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2、什么是知觉?有什么特点?知觉选择性取决于哪些因素?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即对客观事物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

知觉影响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是以知觉为基础。

特点:(1)知觉的选择性:即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时,能优先把知觉对象从背

景中清晰的分离出来。

(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

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

(3)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来按照事物的局部特征和个

别属性去感知事物的整体。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某些变化时,

而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

知觉选择性取决于哪些因素:影响直接选择性的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如鲜艳的颜色,醒目的标记,响亮的声音,均容易被人清晰的知觉。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二者反差越大,愈容易被识别。

对象的组合方式:对象在距离和形态上的接近,更容易被人们视为一个整体被知觉。(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例如:(1)兴趣人们常常把知觉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而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被排除在知觉之外。(2)需要与动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动机的事物,常常被人们当作知觉对象。(3)个性特征人们的个性、气质、性格特征都会对知觉产生影响,例如多血质的人群对事物感知速度快,而抑郁质的人群则对事物感知细致入微(4)经验内行与外行对事物感知的深度有很大的差别。(5)环境与文化不同环境与文化背景,即使感知的同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3、什么是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定义: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织)的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它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基础。

关系与区别: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基础,社会知觉是知觉的一部分。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觉的表面上,而会深化产生归因问题。

4、什么是归因?简述凯利和韦纳成功与失败归因理论的基本要点。

定义:指通过人的外部表现或行为来推测人的内在动机,意图和属性。正确的归因是了解人、分析人的行为的基础,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凯利:心理学家凯利把知觉和被知觉者的心理和行为放在同一系统中分析,归因结果比较客观全面。其基本观点是:归因的三个基本要素:内因(知觉者本人的特点),外因(知觉对象的特点),情景因素(环境)。归因判断的三个标准:即一贯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并依照三个标准,对归因做出正确判断。

韦纳: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即属于可控因素的能力、努力,和属于不可控因素任务难度、机遇。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应当在可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

多创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并客观评价其成果。

5、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有哪些?

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晕轮效应(以点盖面):人们往往用一些明显的品质和特点,去掩盖其他品质和特征,以致影响对知觉对象本质的了解全面正确评价,产生偏见性。

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对自己所熟悉的人,最近或者说最后所得到的印象最为深刻难忘,往往会改变人的看法。

定型作用(社会刻板印象)和投射作用: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对比效应:人们的知觉往往受到参照物的影响,使知觉产生失真现象。

6、什么是能力?能力形成的因素是什么?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定义:指人们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是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性因素。成因:天资(遗传因素)包括智力天资和体力天资

学习(后天因素)包括培训和经验

需具备:技术能力,人际能力,管理能力

7、什么是态度?构成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什么?

定义:态度是指个体对社会事物所特有的心理倾向。包括判断、评价和行为倾向。

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成分:认知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情感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它是态度形成的核心。

意向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它是态度的重要外部表现。

8、什么是价值观?哪些因素影响职工的满意度?

定义:价值观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持久的社会信念和价值系统。包括内容和强度两个维度(如追求平等、自尊、刺激、享乐、舒适、友谊等)。价值观强烈影响职工的态度与行为,它是了解职

工态度与动机的基础。当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时,则能发挥

出更大的作用。

因素:大量调查事实证明,态度影响职工的满意度,是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职工满意度受下述因素的影响:

心理挑战性工作:即提供员工发挥能力与作用的机会。特别是中等强度的挑战性工作,对人最有利。

公平报酬:分配制度和晋升制度公正明确。不仅仅是绝对所得,还包括职工公平的感觉。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如工作场所的安全、舒适、较少的干扰等)和社会环境。

融洽的同事关系:包括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友好与善解人意的主管。

工作与人格性匹配:能使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技能得到充分施展。

9、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宣传手段改变人的态度?

因素:(1)态度本身的特性,包括:A. 态度形成时间的长短,稳定性和持久性。

B.态度的协调性: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人们总是寻求认知和感情

的一致性,从而保持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协调。因此,当个体认知因

素和感情因素不一致时,就能提供一个改变态度的良机。C. 态度形

成中感情因素及其极端程度

(2)个体的心理因素:如智力因素、气质因素、年龄与性别特点、自我防范心理的强弱等。

(3)与群体的关系:群体对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既能起到维护和保护自身利益的作用,又能为人的态度改变施加压力和影响。

(4)切身利益的影响: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人们态度的改变。

宣传:宣传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宣传效果的好坏在人们态度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整个宣传过程中,信息发布者,传递过程,以及信息接收者需要有机配合。

(1)宣传者(信息传递者)个性特征(品格、能力、仪表、风度、形象等)v权威作用(是否是专家或名人)

v组织与表达能力

v与被宣传者之间的关系(心理距离大小)

(2)宣传过程

A. 宣传方式:有效运用口头的、文字的、形象化宣传;

v单面与双面、正面与反面的宣传;

v交替运用宣传中情绪与理智因素

v宣传的真实感和恐惧感

B. 运用“自己人”和名片效应

3)接收者(被宣传者)利益的相关性

v人格特征和心理因素所在群体所持的态度与强烈程度10、什么是群体的规范作用与从众行为?以上两种作用对人的行为可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