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范文(3篇)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保障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健康安全的重要设施之一。
为了更好地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要求1. 设计同时: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合理设置和布局。
设计应符合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通风、消防、照明等设施的设计。
2. 施工同时:在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应规范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建设。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设施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
3. 投入使用同时:在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完毕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必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的具体措施1. 设备设施的选择与购置(1)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备设施选择。
(2)购置的设备设施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健康、环保等要求。
2. 设备设施的安装与调试(1)设备设施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2)安装完毕后,对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备设施的维护与保养(1)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的正常。
(2)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4. 设备设施的运行与检查(1)设备设施的运行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严禁超负荷运行。
(2)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5. 设备设施的管理与使用(1)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档案,记录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
(2)设备设施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严禁乱用、私拉乱接。
六、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
3. 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5篇)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1目的为贯彻执行《____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确保建设项目投产后劳动者职业健康,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____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与管理。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危害是指《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3职责公司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负责。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安全部负责____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
4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4.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预评价报告的内容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执行。
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建设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聘请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工作。
安全部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4.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内容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建设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____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工作。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4.3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与试运转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____日,最长不得超过____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中,对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同时进行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设计同时:在项目的整体设计过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应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从职业病防护的角度考虑,合理设置通风、排风、除尘等设施,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2. 施工同时: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应与主体工程的施工同时进行,确保施工现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能够及时建设完成。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质量控制,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 使用同时:在项目的使用过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应与主体工程的使用同时进行,确保工人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职业病防护。
使用过程中要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通过建立和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质量,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建设项目中,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工作,落实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第 1 页共 1 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模版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模版职业病是指在一定的劳动过程中,因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引起的慢性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蔓延,建设项目必须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的模板,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保护建设项目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蔓延,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建设项目中的施工单位和所有从业人员。
第三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实施的同时要求。
第四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并进行规范和监督。
第五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的具体要求详见第二章。
第二章内容及要求第六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包括基本设施建设同时、设施使用同时和设施管理同时。
第七条基本设施建设同时要求:1.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相关规定,确定需要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2.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提供和配备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3.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布局设计和技术支持,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合理布置和良好效果;4. 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施工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安装和调试工作;5. 施工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八条设施使用同时要求:1. 施工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2. 施工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施故障;3.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记录,记录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4. 施工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达到预期效果。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三同时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过程中,同步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和职业病检测,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协调、同步进行。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职工的身心健康,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下面将从三同时管理的具体措施入手,深入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管理方法。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的第一步,通过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监测包括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和建筑材料、化学药品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建立监测档案,为后续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 制定监测计划: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种类和规模,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计划,明确监测频次、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
2. 配备监测设备:建设单位应配备专业监测设备,并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工作,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3. 定期监测和报告:建设单位应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项目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处于可控状态。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监测的基础上,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三个方面。
1. 技术控制:建设单位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减少危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如在施工现场设置通风设备、降尘设施等,有效控制粉尘、有害气体等危害因素的扩散。
2. 管理控制: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全面落实。
如制定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方案,加强职工培训等。
3. 个人防护措施:建设单位应为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三、职业病检测职业病检测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和职业病筛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的存在和职业病患病情况,为进一步防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第九章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1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1.1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2工程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由项目主办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各项目主办部门落实,相关部门应予以配合。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1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主办部门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将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相应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根据要求组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评审会,做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各项工作。
2.2在进行预评价时,预评价报告或综合分析报告中必要时应提出项目的有关职业卫生对策措施和建议。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3.1项目主办部门应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时,选择相关单位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3.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使用标准的规定,并尽可能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可靠的设备、设施。
3.3项目主办部门会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组织使用、管理等相关部门代表和安全人员,并邀请体系管理部安全组参加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部评审,在评审会上由建设项目设计部门介绍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危害问题及采取的具体措施。
3.4对报建项目,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安全专篇通过公司内部审批后,主办部门按法定程序将所需资料向政府安监部门报审。
3.5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获得公司内部报批或政府安监部门批准后,工程项目方可开工建设。
3.6若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评审发现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或设计存在较大隐患等而未获得审批的,则要求设计部门整改,修正设计,项目主办部门再次组织原有评审人员进行再评审和审批。
3.7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批后,若主体工程出现重大变更、或改变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并可能导致安全性降低、或施工期间重新设计职业病防护设施,需按原程序进行审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三同时制度什么是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必须同时考虑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建设项目中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三同时制度的内容三同时制度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同时: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考虑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的设计与布置,以确保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不会受到职业病危害。
2.施工同时:在项目施工阶段,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的安装和调试,以确保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3.运行同时:在项目运行阶段,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的维护与检查,以确保设施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从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
为什么需要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很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噪声、尘埃、有害气体等。
如果不在建设项目中及时采取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则有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的健康受损,甚至发生职业病。
而三同时制度能够在建设项目各个阶段都注重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从而有效地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三同时制度需要的准备工作在实施三同时制度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职业病危害评价: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需要安装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
2.技术条件:确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的技术标准、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等技术条件。
3.设备购置:采购符合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技术条件的设备和器具。
4.专业人员:拥有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安装、维护和检测的专业人员。
三同时制度的实施步骤三同时制度的实施步骤如下:1.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台账,记录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对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安装情况和维护记录。
2.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的安装、调试工作,确保设施符合技术条件和使用要求。
3.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的检测和维护制度,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并记录检测和维护情况。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配置与项目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以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和职工的健康,进一步推进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下面将从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内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高处作业、危险物品、高温热力、粉尘、噪音等各种安全风险,因此配置合适的安全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预防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
2.保护职工健康:建设项目的施工工地通常存在一些有害因素,如粉尘、噪音、化学品等,职工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环境中,会引发职业病,严重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
配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可以有效减轻职工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降低职业病发病率。
3.完善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动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内容1.安全设施方面:(1)安全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2)安全防护设施: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危险环境,配置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安全网、脚手架、防护栏杆等。
(3)消防设施:合理设置消防器材和灭火设备,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置火灾。
2.职业病防护设施方面:(1)通风设施:合理配置通风设备,确保施工现场的空气流通,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2)防护用品:提供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职工在作业过程中不受到有害物质的伤害。
(3)职业病防护培训:开展职业病防护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三、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1.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通过合理配置安全设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中,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职业病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职业卫生设施的建设的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建设项目中存在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职业病“三同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工接触危害因素的机会和程度。
职业病防治设施建设:建设项目中要求建立相应的职业病防治设施,包括防护设备、监测设备、清洁设备等,以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
同时,还要设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完成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卫生设施建设:建设项目中还要建立职业卫生设施,包括洗浴、更衣、餐饮、休息等设施,以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和休息环境,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对于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要求。
通过建立和实施这一制度,可以有效保护职工的职业健康,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促进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用人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用人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三条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第五条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价。
第六条预评价报告应当在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完成,并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七条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对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第三章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第八条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当根据预评价报告的要求,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第九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浓度或者强度、接触时间等信息;(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布局、功能、性能等技术参数;(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及其验证方法;(四)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维护、检修和管理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应急预案。
第十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应当纳入工程施工设计中,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第四章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第十一条建设项目试运行之日起30至180日内,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危害防治“三同时”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三同时”制度
是指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和提供职业健康监护三个方面同时进行,以确保职业卫生安全。
具体来说,职业危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预防与控制措施同时进行: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控制污染源、改变作业方法、采用安全设施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同时,要对生产设备和职业危害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防护。
2. 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同时进行:对于无法通过控制措施彻底消除职业危害的场合,要求员工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身体健康的损害。
同时,要确保个体防护装备的质量和适用性,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 提供职业健康监护同时进行:在职业危害防治过程中,要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早期症状。
同时,要建立和管理职业病档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提供参考。
通过职业危害防治“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的伤害,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指数,保护员工
的身体健康和职业权益。
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77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90号),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项目部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2.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3.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四条公司安质部负责制定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监督检查项目部三同时执行情况。
第五条项目部负责人负责组织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安质部门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工程部门负责安全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与验收。
第二章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第六条项目部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同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依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第七条项目部应当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第八条项目部发现安全设施设计文件有错漏的,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出。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当及时处理。
第九条项目部发现安全设施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建设单位进行整改。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范本一、背景说明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我公司特制定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
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配置、使用和维护,确保所有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护。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从业人员和相关岗位。
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的要求1. 设备配置与生产运营同时a) 在公司新建、改扩建、改造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配置和安装纳入考虑,确保设施与生产运营同步进行。
b) 各生产车间、办公室等工作场所必须按照相关规定配置适当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屏障、通风设备、吸尘装置等,并保证其正常使用和有效维护。
2. 使用与作业操作同时a) 所有从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操作前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b) 在作业过程中,若涉及有毒有害物质或高温、高压等危险情况,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施,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3. 检修与维护同时进行a)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应与生产间断时间相同步进行,确保每一次停工检修都能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b) 特定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如通风设备的滤网更换、安全阀的检修等应按照规定的维护周期进行。
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与管理1. 领导责任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配置和使用,确保相关预算的投入,同时要督促各部门和岗位按照规定要求落实相关防护措施。
2. 监督检查a) 安全环保部门要定期对各个生产车间、办公室进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修复或升级设施,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有效。
b) 各生产车间应配备专人负责监督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并定期向安全环保部门报告,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 人员培训所有从业人员在入职前必须接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使用培训,了解相关设施的配置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应的操作规程。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监管0102源自03施工单位资质要求
承担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 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并按照规定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监管
建设单位应委托监理单位 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 要求和相关标准。
施工变更管理
如施工过程中需要变更设 计方案,应及时向监管部 门报告,并经批准后方可 实施。
处罚措施及依据
行政处罚
对违反“三同时”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产 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
对违反“三同时”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信用惩戒
将违反“三同时”规定的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实施信用惩戒。
典型案例分析及教训总结
案例一
实施步骤与流程
前期准备阶段
立项审批
建设单位在申请项目立项时,应同时 提交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 设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立项 。
选址评估
资金筹备
建设单位应确保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 护设施的建设资金到位,专款专用。
对项目选址进行安全评估和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确保选址符合相关法规和 标准要求。
复查要求
建设单位在整改完成后,应当向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查,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 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 问题整改台账,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确保问题不反弹。
07
责任追究与处罚措施
违反“三同时”规定的责任追究
建设单位责任
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 护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的,依法追 究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
目的
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障员工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从源头上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主要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第三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内容要求。
(一)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单位按照规定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写预评价报告。
(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单位按照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
(四)建设项目在试运行期间或竣工验收前,单位按照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第四条本制度由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为落实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的规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并建立单位的“三同时”备查档案。
二、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必须按照本制度进行落实。
三、本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根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各项工作程序。
1.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组织具有职业卫生相关专业背景的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或者具有职业卫生相关专业背景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简称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验收),并形成是否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评审(验收)意见;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组织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验收)工作,并形成评审(验收)意见。
2.单位应当在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前编制验收方案,并将验收方案于验收前20日向管辖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3.单位应当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其中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在验收完成之日起20日内向管辖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建设项目安全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安全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安全措施是指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保障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措施。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在工作现场为防止职工因工作而导致职业病发生、发展或职业危害而采取的设施和措施。
而“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劳动保护工程应与工程施工、改建工程、扩建工程的实施同时具备的管理制度。
1.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提前制定好项目实施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表”。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计划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应该明确记录在项目安全手册中,供参考。
2.职业病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建立相关职业病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疏散通道、防护栏杆等。
制定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方案,包括设施选型、安装、调试等。
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劳动保护工程:制定劳动保护工程方案,如为施工人员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霾口罩、防护手套等),建立施工人员休息和饮水区域,设置卫生设施,提供饮用水等。
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1.安全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地预防施工现场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生命安全。
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可以降低工人职业病发生的风险,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3.劳动保护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三同时”管理制度的落实将有助于建设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做好安全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建设项目,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在落实建设项目安全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明确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建立健全的评估和监督体系,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相关的安全信息,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职业危害防治“三同时”制度(5篇)

职业危害防治“三同时”制度一、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护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二、术语和定义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三同时――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管理职责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2、企管科是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项目“三同时”各项管理工作。
3、安全监察站是职业卫生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进行监督和检查。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四、一般规定1、对可能产生一般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的卫生审核,设计阶段应当进行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竣工验收时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防护设施的卫生验收。
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3、矿属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
4、矿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确保建设项目投产后劳动者职业健康,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与管理。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危害是指《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3职责
公司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负责。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安全部负责组织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
4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4.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4.1.1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由安全部组织公司有关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评价预评价报告的内容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执行。
4.1.2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形成是否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评审意见。
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建设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聘请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工作。
4.1.3由安全部组织公司有关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照评审意见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安全部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4.1.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通过评审后,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等发生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评审。
4.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4.2.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由安全部组织公司有关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照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内容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4.2.2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评审,并形成是否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评审意见。
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建设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组织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工作。
4.2.3由安全部组织公司有关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照评审意见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4.2.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在完成评审后,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等发生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对变更的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评审。
4.3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与试运转
4.3.1职业病防护设施采购和施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评审通过的设计和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采购和施工。
4.3.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公司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3.3条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公司依照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采取《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4.3.4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4.4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验收
4.4.1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或者试运行期间,由安全部组织公司有关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内容应当符合《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4.4.2在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前,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编制验收方案。
验收方案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和风险类别;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执行情况;参与验收的人员及其工作内容、责任;验收工作时间安排、程序等。
安全部在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前20日将验收方案向管辖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4.4.3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以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并形成是否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评审意见和验收意见。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聘请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和验收工作。
4.4.4由安全部组织公司有关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项目建设管理部门按照评审与验收意见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整改完善,并对最终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负责。
安全部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在验收完成之日起20日内向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书面报告。
4.4.5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分期与建设项目同步进行验收。
4.4.6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按照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5附则
5.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工作过程报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报告内容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执行。
5.2本制度所称的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具有职业卫生相关专业背景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