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如何穿插议论和抒情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作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抒情语言,使文章充满真情、见解深刻。
学习过程:1、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抒情是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文章的主旨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我的老师》片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议论和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穿插议论:在记叙文中适时加入对事件、人物或景物的看法,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穿插抒情:在记叙文中适时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议论和抒情,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议论和抒情的运用。
2. 实践指导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作文中的议论和抒情部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案例文章,用于分析讲解。
2. 学生准备自己的作文,用于修改和讨论。
【教学环节】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议论和抒情手法,让学生体会其作用。
3. 实践指导: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穿插议论和抒情。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修改后的作文,交流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六、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是否觉得文章缺乏深度和感染力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文章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议论和抒情的手法。
如:原文:“那天,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
”修改后:“那天,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为国家繁荣昌盛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修改后的句子如何在记叙中穿插抒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实践指导】1. 议论要言之有物,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抒情要真实自然,体现真挚的情感。
使用抒情叙事议论两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使用抒情叙事议论两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在记叙文中,记叙好似基本的表达手法,但也夹有议论和抒情。
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记叙,而开头和结尾部分是议论或抒情;一是边叙边议(或边抒情),通常称为夹叙夹议(或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不管哪种方式,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而议论和抒情是记叙的深化。
一般说来,在记叙文中,对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比较具体,而议论和抒情则应力求精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比较具体的记叙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之后,写道:“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事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士我们只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儿自豪!”这段议论和抒情,虽不多,却在前文具体叙事的基础上,充分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全国人民对他们的舞步热爱,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在议论文中,议论是基本的表现手段。
但在行文中,也时有记叙。
议论文中的记叙,大致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议论对象的交代,一是议论是的举例不管哪一种,议论文中的记叙都要求言简意明。
如《谈骨气》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简明的记叙的文字“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杯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文中除了文天祥拒绝降元的事例,还列举了古代一个穷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和闻一多先生宁死不屈的事例。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在记叙文中自然、巧妙地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分析法、写作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写作中,单纯的记叙往往会显得平淡无奇。
如果能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就能够让文章更有深度,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么,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技巧。
(二)理解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概念及作用1、记叙记叙是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过程作概括的陈述。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2、议论议论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看法。
在记叙文中,议论可以深化主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3、抒情抒情是作者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感情。
它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示例分析1、出示一篇单纯记叙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谈谈感受。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学生可能会觉得文章只是在陈述事实,缺乏情感和深度。
2、再出示一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文章,让学生对比阅读。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它们像是一群争奇斗艳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着自己的美丽。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运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高考专题复习:记叙文中如何巧用议论抒情句课件
修改: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
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 一条缝,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 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 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 碧水的温顺,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 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迷恋,那是冬日里的 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例如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 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 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 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 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 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
扭。实在美丽极了。
夹叙夹议:开头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 的厌恶和无奈之情,引出下文;最后一句表 达讽刺之情,总结上文。
例: 一位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
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 一篇《探亲》的作文。在文章结尾,小 作者妙用点染: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 城了。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 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 从梦中醒来呢。
结尾既点明主旨,又余音袅袅,语 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
给下面两段文字补充几 句抒情性语句。
不能散去。
片段2: 议论句:“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 充满着喜悦”、“我发现本来生
活就像这芍药一样美丽。” 情势:夹叙夹议
作用:第一句点明了大伯笑的内 涵;第二句揭示了我对生活的理
解,点明了主旨。
小试身手: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 病,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 。
• 段落一:雨,纵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 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 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 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像每 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 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 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 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 我的衣服、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 我到了她眼前,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 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 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画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 特有的光华。
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详解演示文稿
告别童年,扬起我们远航的风帆,犹 如从溪流中奔出的纸船,义无反顾地飘向 远方的大海,为着梦想,努力向前。
---------《告别童年》
记叙文中直抒胸臆常用第二人称,显得真 情流露;
常用铺陈,显得感情充沛;
常出现在文章首尾,以情入文或激情收文;
常用形象的意象化的手法,避免直白.
记叙文中巧用议论,常能揭示事物 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
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 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 是在叙述、描写和说明的基础上,直接 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 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考满分作文 《最好的奖赏》 广东)
二是“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
春天已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白驹过隙,我们一路潇洒地走到了与李老师 分别的这一天。直至动笔答题的那一刻,才发觉 心中强烈的不舍。从对立到亲密,从不屑到崇拜, 从疏远到亲近,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驱走了寒 冬,用他带来的春的气息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 田。
我与它相知,渐渐地我习惯了它,我习惯了 午后捧一本名著在我的天堂里与阳光邂逅。我甚 至习惯了暴风雨后它的泥泞,清晨它的潮湿。我 渐渐读懂古时文人隐居山林的意蕴,它给了我很 多,它教会了我很多,于是——
我与它相恋。我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我。我需 要它给予我丰富的精神需求,它需要我带给它热 闹和充实。我需要它的安宁,它的清雅去填补我 的及傲,我的倔强,它需要我的陪伴,我的欢笑, 让它孤寂的门庭不再冷冷清清。
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由于花
是空心的,茎也是空心的,在风中格外的柔软摇曳;再加
记叙文的五种构思方法
记叙文的五种构思方法中小学教材中的记叙文,以记事文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
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
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构思方法。
一、巧用穿插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
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
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1.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表现人物形象;3.深化文章主题;4.变化文章结构;5.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从中考作文来看,在作文中巧用穿插,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一、优化文面结构,第二、表现构思水平。
而这两项对于提高中考作文得分是十分有好处的。
先看看如何进行穿插、穿插什么内容:1.穿插描写【例】《孔乙己》中有十几处写到众人的“笑”。
作者处处突出旁人的嘲弄、哄笑,在每一层描叙之后,都以“哄笑”、“笑声”一类语句作结,以至形成一种节奏,使“笑声”在小说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力量。
2.穿插议论或抒情【例】《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感受,揭示中心;然后每叙述一个故事,就用抒情之笔,穿插一段文字;结尾安排了大段文字,进行抒情和议论,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激发人们的情感。
3.穿插主题句【例】《白杨礼赞》在文中反复穿插“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句子,不断地点示着文章的主题。
其实这种主题句也是“结构句”,不仅极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且也有机地组织起文章的结构。
在以上内容的“穿插”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手法就是“反复穿插”。
可以说,没有“反复”就无所谓“穿插”。
正是由于有了“反复”,才能在“穿插”中形成文意的递进,才能形成前后内容的呼应,才能形成一唱三叹的感情波澜,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文章的思路。
二、横向组合横向组合,就是在文章中将一个一个的情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加”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请读下面的诗文,你有什么发现:王安石《麻雀》:一只两只三四只,五只六只七八只,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林和靖《雪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一、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
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二、写记叙文中运用抒情议论时要注意避免几个问题: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
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三、读下面的文字,找出文中的议论句:那是在一节体育课上,我艰难地跑着跑着,那可恶的跑道似乎变得那样崎岖不平,长得几乎没有尽头。
我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小,终于喘着气想停下来。
这时,体育老师向我跑来,瞪起眼睛,挥舞着右手,对着我大声叫喊:“跑下去!”我重新振作了一下,努力加快步伐,可委屈的眼泪却溢出了眼眶。
如今回想起来,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正是这位那么"凶"的体育老师和那么"可恶"的跑道,使我今天的身体这样健康、壮实!四、请看下面一段文字,并给这段文字补上一个议论句:朱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的科学家科尔怎样利用三年中所有的星期天证出了200多年来无人攻克的难题;发明家爱迪生怎样刻苦钻研,废寝忘食,一共有一千三百多项发明;居里夫人怎样被放射元素夺去了健康....他动情地讲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他激情四射地讲华罗庚、陈景润、李四光....每每讲到激动处,他总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在这三段叙述之后有这样三种议论:请选一句最恰当的()1.他了解得是那么多,知识是那么渊博,讲得是那么生动,科学家的精神实在是太感人了。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必须掌握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这种写作技法,这对于提高作文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议论,就是直接说理,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用以说服他人。
它是作者对人物、事物深刻认识的真知灼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1、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的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①泼墨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如《一面》,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尽情的议论,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
②点示法。
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③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例如《白杨礼赞》。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应以记叙为重点,在详细记叙的过程中发表简短、甚至是片言只语的议论。
(二)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抒情: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在作文中的抒发和倾注。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1、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2)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感情达到高潮,间接抒情已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2、怎样才能使抒情真实感人?1)寓抒情于叙述之中如,抒发的是上大学的儿子和妈妈离别时母子间的依依深情。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技巧。
3. 提高学生通过穿插议论抒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议论的概念与特点3. 抒情的方法与作用4. 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的方法与技巧5. 实际操作演练与评价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记叙文吗?它有什么特点?2. 总结: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客观地叙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文体。
二、讲解议论的概念与特点1. 提问:议论是什么呢?它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2. 总结:议论是以阐述作者观点、看法为主,通过分析、推理、对比等手法,对某一问题进行论证、评价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更具思想性和说服力。
三、讲解抒情的方法与作用1. 提问:抒情是什么意思?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 总结:抒情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通过描绘景物、刻画人物、运用修辞等手法,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四、讲解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的方法与技巧1. 提问:在记叙文中如何穿插议论和抒情呢?2. 总结: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表现力。
具体方法有:在记叙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作者的议论,指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记叙过程中,适当地加入抒情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五、实际操作演练与评价1. 布置练习:请同学们写一篇以“校园一角”为主题的记叙文,要求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2. 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技巧的情况。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文章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效果。
六、案例分析:优秀作品的观摩1. 展示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穿插议论抒情的手法。
中考语文专题16 分析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学生版)
16 分析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考点解读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记叙文中的议论句一般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
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时候,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通过议论句来看作者对所写人物或事物的评价。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出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形式。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
可以这么说: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血肉”,议论、抒情是文章的“灵魂”。
课文解剖例1:试分析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编版七上)结尾段议论的表达作用。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答案示例:这段文字,写“我”由此次经历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人难免会有畏难情绪,把事情化整为零,不去想远大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积小步成大步,慢慢就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结尾的议论揭示了这件事对“我”人生的影响,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2:鲁迅《社戏》(部编版八下)“思考探究”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答案示例: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在记叙文中穿插必要的抒情和议论
练 的关 键 也 应该 在 内容 上 。 因为 紧 扣记 叙 的抒 情 、 论 的 内 容 不 议 仅 能 使 文 章 添 光加 彩 ,而 且 能 使 文章 的立 意 获 得 升 华 。 具体 地 说, 就是 抒 情 、 论 的 内容 绝 不 是 贴标 签 式 的重 复 或 高 呼 几句 口 议 号 , 是 要 使 记 叙 的 内容 带 上 条 理 性 、 象性 , 记 叙 的 内容 上 而 形 从 挖 掘 出人 物 的 宝 贵精 神 和 崇 高 品 质 , 示 人们 认 识 事 物 、 识 世 揭 认 界 的客 观 规 律 , 颂 新社 会 , 击 旧世 界 。 样 . 仅 能 让 同学 们 歌 抨 这 不 获 得 知 识 . 且 能 受 到 思想 教 育 。 当然 , 及 抒 情 或议 论 的 内 容 而 涉 很 重 要 的一 点 就 是有 正 确 性 和 科 学性 , 任 意拔 高 , 为 空 中 楼 不 成 阁 : 不 能任 意 贬 低 , 曲主 题 思 想 。 也 歪 为 此 。 者 把 学 生 中 的典 型作 文 印 发 给 大家 , 动 大 家 找 出 笔 发 没 有 议 论 抒 情 或议 论 抒 情 力 度 不 足 的地 方 ,展 开讨 论 ,各抒 其 见 . 上有 关 内容 : 后 针 对 自 己作 文关 键 的地 方 穿 插抒 情 或 议 补 然 论 的段 落 。 例 如 有个 同学 描 写 他 的 表 哥发 现 小 狗 的 脚 被 玻璃 片 割 破 , 上 把 它 抱 回家 , 心 地 洗 净 伤 口后 上 药 , 纱 布 包 扎 起 马 小 用
谈记叙性文章中的议论抒情
谈记叙性文章中的议论抒情记叙性文章是一种以描写故事或经历的方式展现某一事件或人物的文章。
它注重情感表达,通常使用描述性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事件和人物,以便让读者对这些事件和人物产生感知和联想。
在记叙性文章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可以表达对某一事件的见解,也可以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来渲染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在记叙性文章中体现议论和抒情。
一、议论是通过一定的论证手段表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在记叙性文章中,议论可以嵌入到描述之中,也可以通过全文的铺陈而表达。
要想在文章中体现议论,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1、强调冲突与反差在记叙文章中,冲突和反差是很重要的手段。
可以尝试通过表现冲突和对比来引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比如,写一个关于一个坚强而顽强的女孩的故事,逐渐展现她面对挫折所采取的不屈不挠的态度。
通过这些阐述,可以逐渐突出自己对于坚强意志的理解,表达对自己立场的看法。
2、逻辑推理与思考在叙述过程中,通过展现人物的行动,可以形成一个连贯的逻辑,从而逐渐阐明一个观点。
逻辑推理是一种快速表达观点的方式,同时也要保证逻辑的流畅。
3、情感渲染情感渲染其实可以视作一种议论的手段,“感动”,“震撼”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读者进行一种情感引导。
在叙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于某个人物的性格和经历进行深入的生动描述,把读者投入到一个特定的场景之中去,进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并产生一种表达自己看法的需求。
例如,在写某个社会现象的时候,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件把读者带入现场,深刻的描述人物的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并引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抒情抒情是一种具有感情倾向的表达方式,就是向读者倾诉自己的感受。
在记叙性文章中,抒情可以是真挚的感受,也可以是虚构的情感,总之要表达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真情实感。
以下几点是在记叙性文章中体现抒情的方法。
1、借助个人经历和感受通过描述自己或者别人的经历来表达对某个事件或者感情的还原。
记叙文中穿插抒情和议论
3、贴切策略。
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是建立在叙述 的基础上,必须使抒情、议论紧扣叙述内 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 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意,有情真意切之感。
4、呼应策略。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前后呼应,不 仅可以使文章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凑, 还能渲染气氛,突出主题,收到良好的效 果。
牛刀小试,蘸墨留情
(二)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 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 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 的作品被登上报纸。。。。。。第一次的 经验不一定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 味无穷。
(三)
车来了,又到了和奶奶分别的时候了。 奶奶急了:“油要不要?米有没有?把鸡 蛋捎着,那只公鸡也带走吧。”父亲拿出 几张钱硬塞给奶奶。“我不要,不要!我 有的吃,有的穿,要钱干什么。你们在城 里花销大!”说着,钱又被塞回父亲怀中。 车子缓缓启动了;车窗外,奶奶被阳光罩 着,脸上沟壑分明,久久伫立。
片断三 《老王》一文中的结尾一段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 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 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 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 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 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 不幸者的愧怍。
片断一 《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 述蔡老师的几件小事中有这样一件事:
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 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 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 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了:“你要去 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 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 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 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 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 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 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 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如何叙事(六)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抒情
如何叙事(六)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抒情一、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如下作用: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的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时候议论用得好,可以对上述这几种作用进行综合的表现。
二、回顾其他学过的课文,评析是如何进行议论的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如何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一)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有明确的目的这种目的,大体上表现在上面的所说的六个方面。
但在具体运用中,就要注意:1.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
2.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议论。
3.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
4.要着重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议论。
5.要着重在对文章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议论。
我们在对作文进行构思时,就应该考虑到要不要穿插议论,就要考虑到这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记叙中的议论。
(二)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①泼墨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情感。
②点示法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③呼应法主要地表现为首尾呼应,结尾与文题呼应。
这种方法使用熟了,也可以用于段与段之间的呼应。
议论与文题遥相呼应,既点了题,又表现出一种结构之美。
④穿插法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例如以后我们将要学习到的《白杨礼赞》就是这样。
《白杨礼赞》的开头、中间、结尾,反复出现对白杨树进行抒情、议论的句子,不仅使全文的结构分外地严密,而且也不断地强化了对主题的渲染。
(三)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避免滥发议论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议论,往往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但如果使用不当,不知道记叙文是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不知道文中的议论,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之上有感而发,于是随意点缀,勉强凑合,或者大发议论而又空洞无物,那么这就是滥发议论。
叙议结合 相得益彰——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4 .记叙 巾穿插 议 论和抒情 的注 意事项
( ) 叙和 描 写要具体 生动 1 记
记 叙和描 写是 议论 和抒情 的基 础 ,只有把 所叙 之事 写得 具体 生动 、所 写之人 写 得 立体 丰满 ,议论 和抒情 才会 水 到渠成 。
黪
●
( 议 论和 抒情 要贴切 自然 2)
指 将议 论句或 抒情 句 当作文 章 的线 索 ,在记叙 和描 写 中穿插使 用 的一种 写作方
法 ,它能让 文章 的结 构更加 清晰 严谨 , 表达方 式的运 用更加 合理 规范 ,文章 的中心
更加鲜 明突 出 。
例 如 满 分作 文 《 受 是 … 笔财 富 》以议 论 句 “ 受是 一 种 涵养 ,一种 处 变不 承 承
记 叙文 中 的议 论与 抒情 都是建 立在 叙述 和描写 的基础 上 的 ,因 此议 论和抒 情一
要 能紧扣 住叙 述与描 写 ,力 求贴切 自然 ,水 到渠成 。切 不可 突兀生硬 ,更不 能空
写作方 法 。
冯骥 才先 生在 《 珠 鸟 》一文 中就 为 我们做 了这 样 的示 范 。作者 用大 量 笔墨 写 珍 “ ” 与珍珠 鸟间 的友好 相处 ,文 末 一句 “ 赖 ,往 往创 造 出美好 的 境界 ” ,一语 我 信 惊 人 ,顿显 生机 ,让文 章 上升到 一个 新 的高度 。 再 如鲁 迅先 生 的 《 长与 < 阿 山海 经 )》中写 了阿长 很 多件事 ,也 只在文 末抒 情 道: “ 仁厚 黑 暗 的地母 呵 ,愿 在你 怀 里永安 她 的魂 灵 !”语 虽简 而情 甚 浓 ,堪称 画
要扣 紧主题 。 ( 叙 议 ( ) 合法 3) 抒 结
或边 一_ 形成 很好 的互 补 ,共 同为 文章 的 中心主 抒 情务 。 作方 法 。记叙 和议 论 、抒情 可 以 指 以叙 为主 ,边 叙述 边议 论 ( 旨服 )的写
怎样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怎样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在记叙中抒怀”也是初中阶段记叙文训练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训练语言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指导学生训练“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我们必须让其了解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记叙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是什么,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一、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所谓记叙文中的议论,就是作者在写人记事的同时,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穿插一些精要的议论,揭示所记写的人或事的本质意义,以表明作者对所记写的人或事的认识态度。
如《孔乙己》,在记叙了孔乙己遭到酒客嘲笑之后,用了一段议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这寥寥二十三个字,点出孔乙己迂腐无能的性格特征,又暗示孔乙已的悲剧性的结局。
这样的议论精辟深刻,帮助读者对文中人和事的理解,起到点明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
有些同学不了解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作用,因而在作文中往往只是单纯的记叙,缺少必要的议论,只列现象,不作本质分析。
这样的文章往往不能引发读者作深入的思考,也缺少感人的力量。
我们要学习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写法,写出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来。
二、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要以“记叙”为基础记叙中穿插议论,必须处理好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议论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要与议论文中的议论区别开来。
记叙文中以记叙为基础,议论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深化。
以记叙为基础,把人和事写好,写得具体、生动、充分,议论才有基础,否则议论就会落空。
有个学生在写《我的妈妈》一文时,文中简单介绍了妈妈的事例,其间穿插议论说:“我的妈妈多么伟大啊!我喜欢我的妈妈!”像这样的议论比较空泛,使人“倒胃”。
这是因为他没有画好“龙”,叙事过于简单、平淡。
妈妈“伟大”在何处?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这些是要通过具体的记叙来充分体现的,这样才能使人认识到文中记叙所体现的道理,才能使人觉得议论的自然贴切。
如冰心的《观舞记》在细腻传神地记叙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全过程后写道:“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塑、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 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 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 我当个孩子呀!
我的肩上。一叶知秋,我将它拾起,仔细地端详。
它那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
卷曲的形态,向我展示了一个生命最后阶段的依
恋与惆怅。
(
)
它似乎在告诉我,生命是多么美好,
时光又是多么容易流逝,珍惜这大好青春 吧!
这个文段有没有表达出母亲的关爱柔情?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 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 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归纳
❖ 1、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开头) ❖ 2、抒情议论、确定基调(开头) ❖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文中) ❖ 4、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
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末或叙事 之后)
❖怎样进行抒情议论?
❖
———教你几点小妙招
❖妙招一、直接抒情
❖ 指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 度。
《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 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 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 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 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 么漫长。
表达效果: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 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在叙述完具体的事情后进行抒情议论:
《爸爸的花儿落了》中间:
我为什么总想到这些呢?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 正经地说:“各位同学都毕业了,就要离开上了六年的 小学到中学去读书,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当你 们回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来看老师的时候,我一定高兴看你们都长高 了,长大了……”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学习目标
1.体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 论”的表达效果。
2.学会在文章叙事中穿插抒情和 议论,为文章添色。
什么是议论与抒情?
❖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 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 等。
❖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 思想感情。
❖文章何处议论抒情为好?
❖
————找准议论抒情的切入点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还有谁是我遮拦天空的 荫蔽……”我在心中默诵着。
❖ 引用了冰心《荷叶母亲》中的句子。
真诚寄语
从模仿中寻求创新 从积累中得到提高 从成功中享受快乐
在下面这段话结尾的括号内,加入能揭示“我”
感受和记叙内涵的句子。(30字左右)
清晨,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片树叶飘落在
没有,少了议论和抒情的文字。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 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 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 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 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 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巧用修辞,虚实相生,深情款款。
总结
❖ 记叙中的抒情与议论常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很难截然分开。学会在记叙中穿插 适当的抒情与议论,对于提高写作记叙 文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2) 中间,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 穿插议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仅是闻 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 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 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表达效果: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水到渠成,文末议论升华
强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因为有
了她而一片光明。
路灯
心中的明灯
(实)
(虚)
妙招三、妙用修辞:比喻、排比、拟人,
增添文采
外婆的身影
下了车,蓦地发现,有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痴 痴地望着路,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痴痴的身影化作世上最美的音符,绽放 了世上最温馨而灿烂的爱。
❖ 朱自清《春》结尾:
❖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 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 的依恋!”
妙招二、联想法
《路灯》
“小璇,我们快到家了。”妈妈的话把我的思绪
拉了回来。在两排路灯的陪伴下,我们又走完了这
条路。我望着那明亮、温暖、柔和的灯光,突然一
个念头跳进我的脑海。
妈妈,她,不就是我生命中的路灯吗?是她照亮
了我人生的道路,帮我绕过陷阱,跨过壕沟,增
❖ 回顾旧知,体会文章中不同位置的议论抒情 带来的不同的表达效果
(1)开头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
2、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表达效果:1、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2、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的朴实真切,震动 人心。
❖ 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
❖ 其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张、 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 魏巍《我的老师》:
❖ 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 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 中间:“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 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 呢?”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 新的,他生长着。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 走着。
❖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 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妙招四、妙用引用,引用名人名言、诗句,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妈妈的目光
❖ 短暂的相聚,痛苦的别离。没有太多的 话语,望着妈妈期待的目光,我理解地点了 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