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版小学语文新课标PPT课件
23
阅读教学学段目标
学段
语言学习目标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凸显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凸显词和段的教学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凸显表达方法的领悟,力 求读写结合
CHENLI
24
写作教学学段目标
学段
训练目标
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以句子训练为主,重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不专门开设写话课,写话教学随机穿插在语文课堂各个 环节的教学之中,学完拼音之后便可开始让学生尝试用 汉语拼音写话。从学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再到写一段 话,最后学会简单的日记甚至短文。
体、美的和谐发展。
性和健全的人格。
CHENLI
Hale Waihona Puke 19(二)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CHENLI
20
(二)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1. 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
CHENLI
21
(三)在教学实践中突显语言中心
CHENLI
22
(三)在教学实践中突显语言中心 1、把握学段目标
CHENLI
三、教学建议(分别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 习提出建议)
四、评价建议
CHENLI
6
改动内容: (1)前言部分导语完全重写,
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补充,课程基本理念、 设计思路上有较多修改
(2)“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的总体目标与内
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也有较多修改 (识字、写字)
17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新课标.ppt课件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第一部分 前言
•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 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 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 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 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 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 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 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 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原4条,现5条)
•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 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
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 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
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 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 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 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 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 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第一部分 前言
•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 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 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 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 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 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 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 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 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原4条,现5条)
•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 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
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 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
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 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 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 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 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 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新课程课改的总结PPT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评价方式改革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01
新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同时结
合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多元评价方式
02
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测试、口头表达、实践活
动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
评价主、家长等多方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
教学方法改革
1 2 3
倡导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强化阅读与表达
新课程注重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阅 读、写作练习和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新课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利 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通过情境模拟和实践活 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得到提高。
教师教学能力提高
教育理念更新
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不断更新 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教学方法改进
新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 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 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提 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语言文字 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 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和创新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
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
跨学科整合
整合其他学科资源
03
2024全新ppt课件小学语文(2024)
2024/1/29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 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 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
国主义感情。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 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训练阅读技巧
通过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预 测、概括、推理等阅读技巧,提高 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12
不同文体阅读策略
叙事性文本阅读
指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形 象和语言表达,理解文本的主题
和情感。
说明性文本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的特征、功能 和说明方法,理解文本的逻辑关
系和科学性。 和论证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应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22
06
考试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2024/1/29
23
考试形式和内容设计
2024/1/29
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考试,注重学生的知识 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结合平时 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
考试内容
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涵盖识 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等方面,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实 践性。
25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制定个性 化的改进措施,如针对阅读理解 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增加阅读
量、进行阅读训练等。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 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 同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语文实践 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 ,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 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 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
国主义感情。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 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训练阅读技巧
通过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预 测、概括、推理等阅读技巧,提高 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12
不同文体阅读策略
叙事性文本阅读
指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形 象和语言表达,理解文本的主题
和情感。
说明性文本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的特征、功能 和说明方法,理解文本的逻辑关
系和科学性。 和论证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应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22
06
考试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2024/1/29
23
考试形式和内容设计
2024/1/29
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考试,注重学生的知识 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结合平时 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
考试内容
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涵盖识 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等方面,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实 践性。
25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制定个性 化的改进措施,如针对阅读理解 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增加阅读
量、进行阅读训练等。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 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 同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语文实践 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 ,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应用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 解教材。
应用实例
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 学习课文,加深对人物性格、情感等的理解。
合作学习策略及实践案例分享
合作学习策略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写作
在低中年级阶段进行写话训练,高年级阶段进行习作训练 ,注重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阅读
在低中年级阶段注重词句的理解和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高年级阶段强调默读速度、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 意义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口语交际
在各个年级阶段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阅读教育专业书籍与期刊
教师应关注教育动态,阅读教育专业书籍、期刊 和论文,了解同行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
跨学科学习与交流
教师应关注其他学科发展,拓宽知识面,提高跨 学科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能力提升和团队建设策略
深入课堂实践与研究
教师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观察、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反思 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
乏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学生需求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对语文 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需要更 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教师教学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 教学水平,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学 生需求。
新课程标准制定背景及意义
制定背景
为解决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 新要求,制定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新课程改革 (1)PPT课件
• 重视学科渗透(渗透模式)、重视情感体验 (体验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模式);
• 在合作中学习(合作模式)、在交流中分享 (分享模式)、在互动中深化(互动模式);
• 面向社会学习(交往模式)、重视整合方法 (综合模式)、培养对话意识(对话模式)。
附3:温州中小学十种教学模式:
• 1、讲授——演示型 • 2、自主——探究型 • 3、自学——辅导型 • 4、任务——驱动型 • 5、实验——探索型
1、活动课程教育观
• 主张以儿童为中心 • 强调从做中学 • 注重在活动中发展 • 主张教育即生活
2、 人本主义教育观
• 主张以人为本 • 强调人文教育 • 注重精神追求 • 实行“非指示性教学”
3、建构主义教育观:
•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 或假说,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不确定性)
•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同化与顺应); 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者的建 构是主动的、多元的。
• 教学是创设学习环境 • 教学是组建学习共同体 • 教师是伙伴,是合作者
4、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 “去中心” ,否定怀疑一切(无中心论)。 • 反对同一,推崇差异,张扬个性,强调
不确定性、多元理解(多元论)。 • 教学“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
知道的知识”。 •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5、多元智能论
人有多种差异: (1)性别差异 (2)人格(个性)差异; (3)认知方式差异; (4)智能差异;(八大智能)
(三)语文教材内容的陈旧
• (1) 是受“左”的思想影响较大,选 文带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像“阶 级”、“人治”、“官本位”等思 想时时可见 。
• 6、问题——探讨型 • 7、分工——合作型 • 8、话题——论辩型 • 9、课外——拓展型 • 10、活动——体验型
• 在合作中学习(合作模式)、在交流中分享 (分享模式)、在互动中深化(互动模式);
• 面向社会学习(交往模式)、重视整合方法 (综合模式)、培养对话意识(对话模式)。
附3:温州中小学十种教学模式:
• 1、讲授——演示型 • 2、自主——探究型 • 3、自学——辅导型 • 4、任务——驱动型 • 5、实验——探索型
1、活动课程教育观
• 主张以儿童为中心 • 强调从做中学 • 注重在活动中发展 • 主张教育即生活
2、 人本主义教育观
• 主张以人为本 • 强调人文教育 • 注重精神追求 • 实行“非指示性教学”
3、建构主义教育观:
•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 或假说,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不确定性)
•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同化与顺应); 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者的建 构是主动的、多元的。
• 教学是创设学习环境 • 教学是组建学习共同体 • 教师是伙伴,是合作者
4、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 “去中心” ,否定怀疑一切(无中心论)。 • 反对同一,推崇差异,张扬个性,强调
不确定性、多元理解(多元论)。 • 教学“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
知道的知识”。 •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5、多元智能论
人有多种差异: (1)性别差异 (2)人格(个性)差异; (3)认知方式差异; (4)智能差异;(八大智能)
(三)语文教材内容的陈旧
• (1) 是受“左”的思想影响较大,选 文带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像“阶 级”、“人治”、“官本位”等思 想时时可见 。
• 6、问题——探讨型 • 7、分工——合作型 • 8、话题——论辩型 • 9、课外——拓展型 • 10、活动——体验型
《语文教学改革》PPT课件
发展为本的质量观
三维目标、语文素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
3
传统教学论
(苏)凯洛夫《教育学》 三中心论(教师、教科书、课堂) 五环节说(备、复、教、巩、布) 九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观察法、练习法、实验法……) 流行根源:以教师为中心,操作方便
.
4
教学过程观的转变
传统教学过程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 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
无休止的发问 “挤牙膏”式的问答 与尖子生的对话 学生听得发愣 向老师汇报 一人说,全班听
.
44
从教师的问出发→从学生的学出发 放—扶—导—收 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全班教学结合,让 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什么不叫我; 角色表演)
.
45
案例:《植物妈妈有办法》
离开妈妈干吗?(旅行)真的是旅行吗?(不是)是什么? (去别的地方生根发芽)用第一节的词语说,就是四…… (海为家)
钻研教材:读课文、学字词、提问题、谈感想,以 及发现兴趣点、兴奋点、训练点、疑惑点等等。
比如,请小组同学参与备课,可以让几个同学分别
读读课文,看看各种类型的学生读的差别在哪儿,
问题在哪儿;再让他们自由说说自己的感想,自己
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和看法;再提出感兴趣或感到疑
惑的问题,相互说说自己的理解;最后对学习方式
2000
1000
3000 认识 2500 会写
学段
多认少写、识写分开
多认:尽快识字,尽早阅读,发展语言,发展思 维,丰富情感,开阔眼界 少写:控制负担;与儿童手部肌肉发育相适应 会认:在本课认识,换个地方认识,能读准,不 抄,不默,不考。主要从整体上认记
第二讲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优秀资料
◎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
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英国新课程的四方面共同价值观
• 美国 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
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来阐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
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与运行活 力的,用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
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与文化 经济与技术水平
青少年的特点 发展的规律
教育方针 教育体制特点 教育观
环境因素 对象因素
内部因素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
时代的变迁
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 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
“信息爆炸”指的是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的现象。
• 社会: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
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追选终求身自学习由必备与的正基础义知识,和维技能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 四知六方识、面 经 新共济课同时程的代改价的革值到的观来几促个重主使基我本视生们理公活对念公民。民的的基责本素任养重和新家进行庭思考,,尊什么重是未宗来教社会和合格文的化公民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
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9.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10.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台湾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把人、自然、社会视为 有机整体,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规划新课程的目 标体系。
新加坡
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 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 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 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课件
19
(1)围绕关键点设问(重点、结构的联 结点、文章的点睛点)
(2)围绕疑点设问(文章的疑点、模糊 点)
(3)围绕矛盾点设问(作者在文中特意 安排的矛盾点)
20
(4)围绕空白点设问(文中有意省略了 内容,形成了语言文字的空白)
(5)围绕延伸点设问(文章结尾处语止但 意未尽)
10、引导学生设问
6
加德纳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对 传统的智力理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 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力或以 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 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智力不 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时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 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第三, 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 力,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多种智力。
38
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内涵 2、自主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 (1)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第二、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39
第三、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第四、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40
(2)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第二、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 示范点拨、自悟自得、交流中获得 第三、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12
以阅读教学为例,探究如何促 进学生的发展
(一)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
的过程。 (二)实施对话教学,应处理好那些关
系 (1)对话主体之间的关系 (2)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的
(1)围绕关键点设问(重点、结构的联 结点、文章的点睛点)
(2)围绕疑点设问(文章的疑点、模糊 点)
(3)围绕矛盾点设问(作者在文中特意 安排的矛盾点)
20
(4)围绕空白点设问(文中有意省略了 内容,形成了语言文字的空白)
(5)围绕延伸点设问(文章结尾处语止但 意未尽)
10、引导学生设问
6
加德纳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对 传统的智力理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 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力或以 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 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智力不 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时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 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第三, 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 力,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多种智力。
38
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内涵 2、自主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 (1)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第二、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39
第三、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第四、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40
(2)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第二、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 示范点拨、自悟自得、交流中获得 第三、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12
以阅读教学为例,探究如何促 进学生的发展
(一)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
的过程。 (二)实施对话教学,应处理好那些关
系 (1)对话主体之间的关系 (2)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的
语文课程改革之路PPT课件
推动教育改革进程
语文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 成部分,能够推动整个教育改革进 程的发展。
02
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优化课程结构
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 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 达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调整语文课程结构,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 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注重跨学科学习和 综合性学习。
教育理念的更新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 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语文 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语文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 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适应教育发展趋势
语文课程改革是适应教育发展趋势 的需要,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
未来的发展方向
强化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优化课程内容
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 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创新教学方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效 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对教育政策的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协调
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区和学校可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使课程改革更加 符合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语文课程应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加强课程内容 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 用语文。
稳定性与动态性相平衡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
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更新语文课程 的教学内容,注重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增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语文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 成部分,能够推动整个教育改革进 程的发展。
02
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优化课程结构
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 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 达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调整语文课程结构,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 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注重跨学科学习和 综合性学习。
教育理念的更新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 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语文 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语文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 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适应教育发展趋势
语文课程改革是适应教育发展趋势 的需要,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
未来的发展方向
强化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优化课程内容
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 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创新教学方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效 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对教育政策的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协调
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区和学校可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使课程改革更加 符合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语文课程应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加强课程内容 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 用语文。
稳定性与动态性相平衡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
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更新语文课程 的教学内容,注重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增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比PPT课件
•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 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 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 写作。
•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 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 和社会交往。
•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 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
•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 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 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 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 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
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 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 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 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 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 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 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 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 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 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 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 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 养。
新旧语文课程标准对比——第一部分前言
•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 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 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 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 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 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 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 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 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 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 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 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 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 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 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 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 和社会交往。
•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 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
•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 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 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 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 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
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 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 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 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 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 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 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 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 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 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 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 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 养。
新旧语文课程标准对比——第一部分前言
•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 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 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 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 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 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 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 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 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 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 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 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 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 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 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有类似写字本。
▪ 智慧的安排,智慧的组合,艺术与科学的
统一,成就了几千年的汉语教学。
新教材在识字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1“诗意韵语组合” 例1-1 (江苏)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例1-2 (江苏) 寒流 大雪 北风 腊梅 翠竹 苍松 蟒蛇 蚂蚁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绳
4、汉字有好学好用之处,也有难学难用之处。 有识多字之难,无记多词之苦。
▪ 乔姆斯基认为,任何一种广泛使用语言文字,
都会有所长,也会有所短;这方面好学,那方面 难学。
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都不正常。
热爱是基本情感,理智是尊重规律。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理智与情感 的统一
▪ “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
▪ 按照标准编写教材,评价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稿)》简介
▪ 全方位关注课程目标:知识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 关注容易忽略的目标:真实的兴趣、内心的
情感、动态生成的发展、个性的认知方式、 独特的收获。
▪ 以标准为本做好学力水平监测工作(竞争与
运用语文。
▪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
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九年课外 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识字写字标准调整内容
1.识字量略有增加,小学阶段由2500字左右 增至3000字左右。
和谐)
▪ 以标准为本提高命题水平和评卷水平。
课程总目标的新要求
▪ 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
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 值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 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 品位。
▪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2、大多数的汉字结构具有可解释性,可以运用 “六书”的结构分析法来识字、正字。但是,汉 字的发展,已经是“不怎么表意,不怎么象形” 了,所以解释不宜牵强。
3、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有为艺术价值的文字。它 除了可以记录汉语外,还能以简练的线条造型表 现各种复杂的意境和情趣,体现其特有的美学价 值。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关注对汉字美 的感受,培养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 (知数、识文、小学、四书、孝经、六经、
诸史均有介绍)
▪ 《百家姓》大约成书于北宋初年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
▪ 《千字文》南朝-梁 周兴嗣 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 例1-3 (江苏)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
▪ 例1-4 (湖南)
小桥 垂柳 家乡 庄稼 果园 鱼塘 青山 翠竹 楼房 农民 农场 工厂
▪ 2意近成语组合
▪ 例2-1 (江苏)
例2-2 (江苏)
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 语言,二者同一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 想象。” “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不能舍弃的, 那就是它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生 存所必需的‘呼吸’,是它的灵魂所在。”
—[德]威廉 冯 洪堡特
▪ 所以要坚持对汉语汉字的科学认识。
传统识字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三字经》:南宋 王应麟 撰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新世纪的 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一、以标准为本位的语文课程改革
▪ 课程标准力求明确说明社会认为必不可少
的学习内容;界定预期的学习结果;而这 结果和内容应是可以观察的;与要求相应 的课程结构和实施方法。
▪ 课程标准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
性。
▪ 制订标准的过程:历史总结-现实分析-国外
借鉴-专家工作-汇总编写-实验检验-正式定 稿。
难以想象的构思精巧和宛转有致,对仗工整的 绝妙文章。美妙的音乐感,既帮助记忆,又充满 乐趣,化难为易,化苦为乐。
▪ “三、百、千”用字数和累积生字数统计*
篇名 总字数 不重复字数 连续生字数 累计生字数 三字经 1068 520 520 520 百家姓 472 443 322 842 千字文 1000 1000 610 1452
宁折不弯 义正辞严 风吹草动 雨过天晴
威武不屈 大义凛然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 例2-3 (语文)
春光明媚 大地复苏 鸟语花香
骄阳似火 暑气逼人 绿树成阴
秋高气爽 金桂飘香 五谷丰登
寒冬腊月 滴水成冰 雪中送炭
▪ 例3-1 (语文)
2.不在要求“四会”同步,起始阶段多识字, 少写字,学好字。
3.高年级学写规范的行揩字,使之“有一定 的书写书速度”。
4.降低汉语拼音要求,拼读音节,不要求直呼和 用拼音阅读写作。
汉语的特点
1、典型的单音节语,使用以单音为基础的 二次构词法构词。
2、不用变音的办法来实现语法功能。 3、汉语里充斥着大量的同音异义词。需要
*清 潘子声:《养蒙针度》——转引自 张田若《集中识字的 实践与理论》
另外:《弟子规》《增广贤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父母呼,应无缓, 父母命,行无懒。
▪ 写字的安排:
“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 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
▪ 识字写字不同步,写的字简单。
▪ -——在宋代之前就有:刘复《敦煌掇琐》
固定的符号形式——用不同的方块汉字才 能精确无误的表现意义差别。
4、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 用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方言之间的语音 差别大。
汉字的特点
1、汉字基本上是方块拼符表意文字。汉字重在 “以形表意”,文字符号不同语言里的声音直接 发生关系,而是用一个或几个符号的组合表示语 言里的词或词素。字形不怎么为语音的变化所左 右,“能代表中国古今南北无数的语言”。
▪ 智慧的安排,智慧的组合,艺术与科学的
统一,成就了几千年的汉语教学。
新教材在识字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1“诗意韵语组合” 例1-1 (江苏)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例1-2 (江苏) 寒流 大雪 北风 腊梅 翠竹 苍松 蟒蛇 蚂蚁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绳
4、汉字有好学好用之处,也有难学难用之处。 有识多字之难,无记多词之苦。
▪ 乔姆斯基认为,任何一种广泛使用语言文字,
都会有所长,也会有所短;这方面好学,那方面 难学。
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都不正常。
热爱是基本情感,理智是尊重规律。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理智与情感 的统一
▪ “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
▪ 按照标准编写教材,评价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稿)》简介
▪ 全方位关注课程目标:知识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 关注容易忽略的目标:真实的兴趣、内心的
情感、动态生成的发展、个性的认知方式、 独特的收获。
▪ 以标准为本做好学力水平监测工作(竞争与
运用语文。
▪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
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九年课外 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识字写字标准调整内容
1.识字量略有增加,小学阶段由2500字左右 增至3000字左右。
和谐)
▪ 以标准为本提高命题水平和评卷水平。
课程总目标的新要求
▪ 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
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 值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 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 品位。
▪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2、大多数的汉字结构具有可解释性,可以运用 “六书”的结构分析法来识字、正字。但是,汉 字的发展,已经是“不怎么表意,不怎么象形” 了,所以解释不宜牵强。
3、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有为艺术价值的文字。它 除了可以记录汉语外,还能以简练的线条造型表 现各种复杂的意境和情趣,体现其特有的美学价 值。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关注对汉字美 的感受,培养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 (知数、识文、小学、四书、孝经、六经、
诸史均有介绍)
▪ 《百家姓》大约成书于北宋初年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
▪ 《千字文》南朝-梁 周兴嗣 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 例1-3 (江苏)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
▪ 例1-4 (湖南)
小桥 垂柳 家乡 庄稼 果园 鱼塘 青山 翠竹 楼房 农民 农场 工厂
▪ 2意近成语组合
▪ 例2-1 (江苏)
例2-2 (江苏)
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 语言,二者同一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 想象。” “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不能舍弃的, 那就是它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生 存所必需的‘呼吸’,是它的灵魂所在。”
—[德]威廉 冯 洪堡特
▪ 所以要坚持对汉语汉字的科学认识。
传统识字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三字经》:南宋 王应麟 撰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新世纪的 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一、以标准为本位的语文课程改革
▪ 课程标准力求明确说明社会认为必不可少
的学习内容;界定预期的学习结果;而这 结果和内容应是可以观察的;与要求相应 的课程结构和实施方法。
▪ 课程标准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
性。
▪ 制订标准的过程:历史总结-现实分析-国外
借鉴-专家工作-汇总编写-实验检验-正式定 稿。
难以想象的构思精巧和宛转有致,对仗工整的 绝妙文章。美妙的音乐感,既帮助记忆,又充满 乐趣,化难为易,化苦为乐。
▪ “三、百、千”用字数和累积生字数统计*
篇名 总字数 不重复字数 连续生字数 累计生字数 三字经 1068 520 520 520 百家姓 472 443 322 842 千字文 1000 1000 610 1452
宁折不弯 义正辞严 风吹草动 雨过天晴
威武不屈 大义凛然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 例2-3 (语文)
春光明媚 大地复苏 鸟语花香
骄阳似火 暑气逼人 绿树成阴
秋高气爽 金桂飘香 五谷丰登
寒冬腊月 滴水成冰 雪中送炭
▪ 例3-1 (语文)
2.不在要求“四会”同步,起始阶段多识字, 少写字,学好字。
3.高年级学写规范的行揩字,使之“有一定 的书写书速度”。
4.降低汉语拼音要求,拼读音节,不要求直呼和 用拼音阅读写作。
汉语的特点
1、典型的单音节语,使用以单音为基础的 二次构词法构词。
2、不用变音的办法来实现语法功能。 3、汉语里充斥着大量的同音异义词。需要
*清 潘子声:《养蒙针度》——转引自 张田若《集中识字的 实践与理论》
另外:《弟子规》《增广贤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父母呼,应无缓, 父母命,行无懒。
▪ 写字的安排:
“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 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
▪ 识字写字不同步,写的字简单。
▪ -——在宋代之前就有:刘复《敦煌掇琐》
固定的符号形式——用不同的方块汉字才 能精确无误的表现意义差别。
4、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 用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方言之间的语音 差别大。
汉字的特点
1、汉字基本上是方块拼符表意文字。汉字重在 “以形表意”,文字符号不同语言里的声音直接 发生关系,而是用一个或几个符号的组合表示语 言里的词或词素。字形不怎么为语音的变化所左 右,“能代表中国古今南北无数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