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核心竞争力 实现跨越发展
锻造基础知识培训
锻造基础知识培训锻造基础知识是每个人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都应该重视的一项能力。
它为我们构建坚实的知识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基础知识培训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什么需要锻造基础知识1. 开拓思维锻造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维,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掌握基础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复杂的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增强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
而如果基础知识薄弱,将会对后续学习产生较大障碍。
3. 打造核心竞争力在职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基础知识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机会。
二、如何进行基础知识培训1. 学习计划的制定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进行基础知识培训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先根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来确定每日的学习任务,并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复习时间。
2. 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对于基础知识培训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选择图书馆、学校或者在线教育平台等途径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课程,以便系统地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3. 多种学习方式结合基础知识培训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如阅读、听讲座、实践等。
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学习效果选取合适的学习方式,并注重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
4. 做好学习笔记和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做好学习笔记和总结是锻造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记录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
5. 不断巩固和复习巩固和复习是保持基础知识稳固的关键。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定期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巩固,以及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避免知识的遗忘和流于表面。
三、锻造基础知识培训的意义1. 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锻造基础知识培训,我们可以不断扩充知识的领域,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谋划新发展 实现新跨越——对我省跨越式发展总目标的几点认识
产 业 链 ,2类 项 目,规 划 总 投 资 2 3 7 13
四是 外 部 压力 越 来 越 大 。纵 向看 ,
“ 和“ 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改革开 亿元 ;关中一 《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将 我省发展速度并不算低 ,十五” 十
一
平 放 特 别是 西部 大 开 发 以来 , 我省 高 举 中 天水市 定位 为经济 区次 核心 城 值 “ 五 ” “ 一 五 ” 间 年 事 求 是 , 学 合 理 , 妥 可 行 , 保 跳 起 十 和 十 期 科 稳 确 三 、 于 跨越 式发 展 的着 力 点 关
五是 内生 动 力 日益增 强 。 因是 变 均 增 长 接 近 1%, 这样 的基 础 上 ,十 来 能 够 摘 到桃 子 。 内 1 在 “ 化 的 根据 , 因是 变 化 的 条 件 。随 着 西 二 五 ” 时 期 应 当确 定 什 么 样 的 发 展 速 外
精 神 面貌 发 生 了深 刻 变 化 ,加 快 发 展 、 量 的 关 系 ? 七 届 五 中全 会 审 议 通 过 的 的 , 工 作 的着 力 点 。 能 有 所 突破 , 十 是 如 逐 改 变 面貌 、 追求 美 好 生 活 的 愿 望 日益 强 《 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 发 的根 本 动 力 。 出 , 十 二 五 ” 期 , 以科 学 发 展 为 主 “ 时 要
家支持甘肃加快 发展一 系列政策 的实 学 测 算 。
施, 使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
城镇化率低 的问题 、落实难的问题 , 这
三是 怎样处理 增长速度 与发展质 些都是 “ 十二五 ” 间需要 下功夫解决 期 化解 , 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减少阻力
是 应在 转变 观念 上 寻求 突破 。
食品安全锻造添加剂企业核心竞争力
充剂、营养强化剂、富营养食品、营养调整食品、有 机食品、新资源食品等 , 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其他国
福建轻纺 2 0 1 3 年6 月 第6 期
舆论高度关注机构改革能否真正告别 “ 九龙治
水 ”2 0 1 3 年3 月2 2 日,国家 食 品药 品监督管 理 总局 正 式挂牌 。公 众期待新 的食品药 品监管部 『 、 5 从 四方面采 取 切实可行 的措施破解 目前的食 品安全 困境 :提高监
了与国际接轨外 ,完善标准还涉及到整合、健全、加
强可 操作性 等 问题 。 《 食品安全法 》能否尽 决修 『 I 而 应公众 呼声随着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 显得尤为关键和紧迫。而公 众的信心与信任 ,显然不会来自别处 ,只能来 自食品 安全监管的真正到位与相关信息发布的开诚布公。 媒体报道和网民爆* 2 ' / 4 7 5  ̄是引发食品舆情事件的 主要渠道2 0 1 3 年, 媒体报道在食品领域舆情事件传播
最大隐患。专家对此指出,目前国内外经济低迷状况 短期很难改观 ,国民消费增长速度将随之放缓 , 消费
特征将 逐渐改变 。在 此背景 下 ,食品添加 剂相关企 业 如何 紧跟 厂商发展动 向 ,顺 应买家需求 ,在 新形 势 、 新市场 中创造机遇 ,如何用食会 ,谋变突围。” 据悉 ,作为全球食品原配料行业的 “ 风向标”, 2 0 1 3 年F I A C 将于6 月2 5 — 2 7 E l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举行,目前已有上千家食品原料、食品配料、食品添 加剂、健康天然原料和食品包装机械等代表企业报名 参展 , 其中海外展团近总量的2 0 %。值得一提的是 ,
企业 无所适从 ,影 响了食品安全事 件 的应急 处置 。除
成为食品监管的有力技术支撑。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制造业进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总量规模大幅提升,转型升级快速推进,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进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范围内创新资源快速流动,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迎来“由大变强”的难得机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进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破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17 年〕》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制造业进展形势、任务和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当前形势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进展、改善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全然所在。
纵观世界强国的崛起,基本上以强大的制造业为支撑的。
在虚拟经济蓬勃进展的今天,世界强国仍然高度重视制造业的进展。
制造业始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强保障。
通过精准施策、有的放矢,上一轮行动计划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制造业培育了竞争新优势,积蓄了进展新动能。
要紧表现在:重大装备亮点频现,示范应用扎实推进。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投入商业化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实现示范应用。
关键技术多点突破,自主创新成果丰硕。
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靶向肿瘤药甲磺酸阿帕替尼等重大疾病 1.1 类新药实现产业化。
检测认证能力提升,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以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标准化总体组、检测认证联盟为架构的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新兴领域异军突起,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快速进展,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进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强化“四个管理”_锻造天津基地核心竞争力
rinciple of Management管理之道462023 / 11 中国石化强化“四个管理”锻造天津基地核心竞争力天津石化聚焦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建设、存量业务提质提效两大主线,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统筹把握好四种关系,持续强化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产业管理和治理现代化,加快打造具有“西方一流企业共性特点、中国央企鲜明特征、石油石化传统特色”的管理“特区”,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天津基地。
把握“变与定”的关系持续强化战略管理变,就是要积极拥抱百年变局;定,就是要不断增强战略定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能否识变应变、化危为机,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兴衰成败。
对天津石化来说,要统筹把握“变与定”的关系,持续强化战略管理。
天津石化认真领会集团公司党组着眼大势大局作出的基本判断,在大变局中发现蕴含的大机遇,努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天津石化制定实施“三步走”战略、“双港双核、一轴四区”总体布局,锚定集团公司党组为天津石化明确的“建设世界一流环渤海炼化一体化产业基地,打造中国石化高端新材料技术研发基地,奋力成为沿海城市型炼化企业典范”发展定位。
新征程上,天津石化科学把握战略机遇、发展优势和风险挑战,增强系统思维、全局观念,把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炼化行业“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殷切嘱托结合,与落实“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不断提升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贯通,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通过科学高效管理,把企业各类优势转化成为打造世界级、现代化、创新型炼化基地不可逆转的定势、胜势,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高端跃升、奋力跨越“双碳”关口、着力激活内在动力,助力中国石化构筑强大战略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精神感召力,以天津基地“精彩局部”支撑中国石化“壮观全局”。
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从科技创新必须进行思维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做法。
标签: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内部经过了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而企业核心能力表现为一种竞争优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特定企业个性发展中的产物,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始终融于企业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各方面的职能部门,体现企业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科技創新是现代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企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所以,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变革的大趋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发掘潜力,用科技创新锻造一流企业,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成功。
一、以思维创新为基础思维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只有坚持思维创新,才能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从而实现科技创新。
思维创新的重点在于领导班子。
班子成员的创新意识和理念水平决策企业的方向与结果。
领导班子只有不断进行思维创新,与时俱进,企业才能发展,因此班子成员必须时刻保持“决策做准,营销做大,生产做强,品质做精,机制做活”的工作思路。
思维创新还要体现在全体员工的观念转变上,在创新的决策做了之后,也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及时转变观念,这样才能使之在创新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围绕科技创新在员工中要着重抓好的是三个观念转变:一是产品观念由过去常规单一、常年不变转变为差别化、新特优;二是管理理念由过去以生产、销售为中心转变为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三是企业模式由传统生产型转变为科技开发型。
通过思维创新,自觉地运用科技创新的眼光来审视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优势和劣势,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技术力量能否通过有效载体加以体现;公司机制转换够不够彻底,经营灵活性以及有效激励足不足;还有干部员工的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够不够强。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精选10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
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
下面店铺准备了关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途径的文章,欢迎大家参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篇11、可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
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联盟的各方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等。
因此,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可通过企业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
企业兼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兼并,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因此,兼并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3、努力培育更多的更忠诚的稳定顾客群。
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
企业都应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
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篇21、普遍认知。
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2、要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
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
在发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3、加强技术创新。
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
锻造你的核心竞争力
四、成为金牌员工的关键素质
• • • • • • • • • 1、主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2、敬业:敬业让你更卓越 3、忠诚:忠诚于自己的企业 4、合作:融入到团队中 5、激情:永远最佳的工作状态 6、学习:不断实现自我增值 7、勤奋:永不过时的工作精神 8、果断:不要优柔寡断 9、双赢:与公司共同成长
小结
• 在职场中,我们也应该保证完成任务的勇 气和决心,我们不能找任何借口逃避,而 是要做到高效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 真正的完成了任务,才会逐渐成为公司里 的金牌员工。
• 要想做到高效执行任务,就必须明白时间 的重要性,不轻易浪费每一份,每一秒。 为了能高效的完成任务,管理时间高手建 议你这样做:制订工作执行表,把工作计 划包括工作中的重要步骤写在纸的左边; 没完成一步,就将相应的情况写在纸的右 边。这样一目了然,方便将计划与执行对 照,很容易就能找出执行中的问题,让执 行变得更加高效和顺利。
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
-----保证完成任务
目录
• • • • 一、高效执行任务 二、执行重在定位 三、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四、成为金牌员工的关键素质
一、高效执行任务
• • • • • • • • • 1、确立明确的目标 2、制订可行的计划 3、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4、拖延是一种恶习 5、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 6、做管理时间的高手 7、学会自我定位 8、细节决定成败 9、让执行成为一种文化
二、执行重在到位
• • • • • • • • • 1、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 2、差不多是差很多 3、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 4、行百里者半九十 5、小处不可随便 6、做事要全力以赴 7、及时跟进、检查工作 8、学会使用备忘录 9、最想放弃时最不能放弃
锻造核心竞争力心得体会
锻造核心竞争力心得体会在现如今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锻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面对的任务。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锻造核心竞争力呢?以下是笔者在自己的企业发展中所摸索出来的几点体会。
首先,核心竞争力的锻造需要企业须具备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思维。
企业须打破短浅的市场利润观念,远见卓识地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
企业老板要对自己的企业目标和市场前景有充分的了解,清楚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应该是什么,逐步建立企业的长期战略思路。
这一战略思路需要包含两个方面: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的份额,企业需要判断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产品的差异化方面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
两者之间并不是互斥的关系,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策略,所以企业家必须具有长期稳定的思维,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企业战略。
其次,企业需要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创新是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品创新都是企业创造差异化的关键。
企业老板需要在市场中持续不断地观察市场变化及业务趋势,并为之制定出合适的创新策略。
此外,企业需要保持与顾客的交流沟通,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动态,寻找创新的机会点,这是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
同时,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在当今时代,顾客对于企业的体验感考虑越来越多。
企业须注重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开发人性化的服务,为顾客带来顶级的购物体验,这将直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树立起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架构,严格管理过程,确保组织高效运转。
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一套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确保企业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最后,企业必须得有优秀的身板,健康的内脏。
企业的身板即是其基础设施和资源,越强大越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企业需要注重发掘和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不断加强对物资、资金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保持企业的运作能力。
内脏则是指企业文化,企业要拥有积极向上,团结向心,不断自我完善的文化体系,这将为企业的成长提供长远的保障。
农商银行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锻造核心竞争力银行工作总结.doc
农商银行全面提升服务品质锻造核心竞争力-银行工作总结农商银行全面提升服务品质锻造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农商银行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形象,将自己打造成为“苏区”老百姓喜欢、信任的流程化现代银行。
一、加强网点硬件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该联社加大对网点服务功能优化改造的投入,全面提升网点的服务功能。
一加快网点改造升级。
根据省联社新的VI要求,2012年先后对辖内6个网点进行升级改造,与客户实现了面对面的服务,缩短了柜员与客户的距离;二改善营业厅环境。
在营业厅内统一设立了一米线,安装了空调、饮水机,配备了排椅、填单台、老花镜等便民服务设施。
营业内厅柜员的私人用品统一放置在客户视线范围之外,柜员桌面各种凭证、印章等物品归并放置在专用盒内,保证了营业厅内干净、整洁;三加大自助设备的投入。
为各营业网点统一配备存折补登机,有效的缓解柜台压力。
2012年全年投入运营自助服务设备8台,其中存取款一体机4台,自动取款机4台。
尚有2台存取款一体机在安装调试中,近期将可以投入运营。
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服务质量的好坏,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员工的综合素质。
县联社紧紧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员工培训。
一是文明规范训练日常化。
营业网点在每日晨会中进行规范的服务礼仪训练和文明用语练习,将文明规范服务融入到每一日的工作中;二是业务培训常态化。
营业网点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业务知识,新的政策、法规、文件精神或者业务技能练习,并将学习情况按月进行上报。
同时该联社根据各岗位的不同不定期的组织全县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三是技能竞赛定期化。
该联社每季定期举行岗位大练兵、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设立业务技能竞技榜,并为每位员工建立成绩档案,使员工们的业务技能在竞赛中得到提高,营造出一个“学、比、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加强监督检查,促进服务提升。
为了落实好文明规范服务发展提升的各项要求,该联社建立了文明规范化服务处罚办法等一系列的检查制度。
抓住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1. 引言1.1 抓住新机遇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抓住新机遇,才能实现新的跨越。
抓住新机遇意味着开启新的市场,拓展新的业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的情况下,只有勇敢主动地去抓住机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抓住新机遇需要企业具备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只有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抓住新机遇也需要企业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快速的执行力,只有迅速行动,才能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抢占先机,引领行业发展。
抓住新机遇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积极地寻找新的机会,不断尝试新的业务模式和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跨越。
1.2 实现新跨越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新的机遇往往伴随着新的挑战,而实现新的跨越需要我们更加敏锐地把握机遇,勇于挑战和突破,不断创新和进取。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战略布局,抓住机遇,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跨越。
实现新的跨越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展市场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保障。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迎接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各方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共同推动行业发展,也是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作,不仅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卓越。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增长。
装备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装备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管理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1摘要装备制造企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其整体能力和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装备制造竞争技术一、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搬迁改造、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制上市的十年发展,成为重工行业的龙头企业。
企业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紧抓机遇,大力实施“三改一加强”,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经营规模、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机制体制以及综合实力和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实现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重大转变。
但是从根本上看,大连华锐重工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不够强,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面向未来的产业转型和国际化发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内涵式增长不足,与国际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主要核心技术还依赖国外,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滞后;重大装备国产化不强;制约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必须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
(一)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不仅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这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解决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历史使命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必须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通过自主创新,锻造具有各自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内外部优势资源向东北地区增值流动,建立起一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构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平台,带动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快速繁荣。
45个站位很高的领导发言金句
45个站位很高的领导发言金句1、凝心聚力谋发展,务实创新促跨越,以实干姿态开创新局面。
2、精准施策强根基,多元共进拓未来,让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3、统筹兼顾显担当,攻坚克难展作为,在挑战中锻造坚强团队。
4、深耕实践求突破,创新思维谋发展,以新视角助推高质量转型。
5、固本培元强基础,创新驱动促升级,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6、聚焦重点破难题,多措并举增活力,激发内生动力再创辉煌。
7、深化改革增动能,优化结构提质效,在变革中塑造核心竞争力。
8、协同联动聚合力,融合发展创新高,构建互利共赢新格局。
9、锐意进取开新局,稳中求进促发展,以匠心精神铸就卓越品质。
10、守正创新谋未来,与时俱进求突破,在传承中开辟发展新天地。
11、凝聚共识强信心,同心同德谱新篇,以团结之力共创美好明天。
12、精准发力补短板,创新机制增效能,在攻坚中实现质的飞跃。
13、把握机遇迎挑战,顺势而为谋发展,以前瞻思维引领行业潮流。
14、深化改革激活力,优化环境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5、聚焦主业强实力,多元拓展增后劲,打造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16、锻造铁军强队伍,培育人才促发展,以人为本构筑事业根基。
17、坚持创新驱动,深化融合发展,在变革中开创美好未来。
18、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以精细化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19、践行绿色理念,推动低碳转型,在可持续发展中彰显责任担当。
20、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发展根基,以稳健经营保障长远发展。
21、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在解决难题中实现新的突破。
22、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创新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3、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业态,在转型升级中开拓发展新空间。
24、推进智能制造,引领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5、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铸就百年企业。
26、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全球视野,在开放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27、健全治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以制度创新保障企业长治久安。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者:张德勇来源:《中国报道》2020年第11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发展阶段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时期,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大的作用空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方面,创新驱动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必须牢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更大更新发展,为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的战略抉择,创新驱动发展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
无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其要旨都是牢牢把握发展主权动。
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以创新为引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才能真正掌握发展主动权,壮大竞争新优势,确保我国发展行稳致远。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必须下好创新驱动发展这盘大棋,也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这一解决方案。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了新特征和新要求。
企业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
企业信 息化 :雷声 大 ,雨点小 ?
我 国 的企 业信 息化建设 从2 世纪7 年代 开始起 步 ,8 0 0 0 年代进 行铺 垫 ,9 年代 中后期 进人 了快速发 展 阶段 。但赛 0
沟 ” :从物 流到信 息流 的数字 化一一 通过信 息数字 化 ,改 造企业 内部 经营活 动 ,把 自身 融人 到产业价 值链 中 ;从 信 息 流到物 流的商 机挖掘 ——跨 越数字 信息 的背后 ,分析 用 户需 求趋势 ,构建 适用 用户需 求 的商 业模 式 ,从 而创造 新
的商机 。
并没有革 新企业 经营方式 和商业模 式 。
从 “ 物流 ”到 “ 息流 ’ 信 ’
什么是 新经 济 ?业 界说法 众多 。有人 说是 网络经济 , 也 有 人说 是 基 于 电子 商 务模 式 的经 济 活动 。不论 何 种 说
传 统 企业 的经 济 活 动一 直 沿 袭 物 品与 劳 务 的交 易 方 法 ,其核心都 离不开 两个关键 词 :数字 化和 网络化 。 如果 把 买 卖 交易 活 动 成 本 和 时 间消 费 的 总量 也 套 用 式 :研 发 、采 购 、制 造 、包 装 、营销 。 “ 以产 品为 中心” “ 二八 法则 ” 的话 ,我 们可 以定性地 分解 :未来这 种总 量 是 这个 时代 的典型特 征 ,商 业活 动的竞争 聚焦 在品牌 、质 量 、功能 、价格等 几个方 面。 的8 %都将 通 过 网络 来进 行 ,而余 下 的2 %才 用于 物流 配 0 0
维普资讯
新 经 济 时 代 .世 界 成 为 “ 的 o 在 信 惠 大 爆 炸 的 环 境 中 ,企 业 要 平
宝钢:数字化“锻造”核心竞争力
的供应链集成 , 从企 业的供应链管理 到
户服务信息平 台,重点项 目包括:宝钢 股份营销体系 电子商务平台整合 及 “ 宝
钢在线”功能优化 ,以及海外 电子商务 推进 、电子提单 /电子质保书应用推广
未 来的供应链 网络 ,已经集 成了 E RP、
S M、 C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化技术 , 并 逐渐形成集成 、节约 、统一的趋势 。 钢铁 行业供 应链 中两个最 大特征
资金沉淀非常巨大 , 整个供应链过程都 以宝钢下属新事业总公司为例 , 该 需要庞大的资金保 障。同时整个供应链 对物 流的需求和要求均较高 。 再加之钢
公 司 与协 达 软 件 签 署 协 议 , 进 其 电子 推
信 息化工程 ,协 达软件实施 的协 同 O A 铁产 品的生命周期较长 , 故低成本和效
平台作为整个信息工程的 中心系统 , 从 协同平台可 随心进入公司的所有应用 系 统, 并调 用整合其 中的数据 。 这就将 整 个公司所有 人力 、公文 、物资调用、财 务 等整合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 由协 同平 台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控制中心和办公 门户。 这种内部资源 的整合极大 的提升 了新事业总公司 的效率和竞争力 , 使其
信息化建设之前 ,领导成 天忙着签 字、
报销 、批条子。采用信息化后 ,协 同统
一
平 台管理 , 领导 的主要任务就是指挥
生 产 ,他 现 在 的角 色 就 是 一 个 执行 者 , 是 整 个 大 系 统 的 执 行 者 。 当一 部 分 人 相
员 的主要 工作也不 再是琐 碎 的账 单处 理 ,而是有统一的流程管理和报表。这 样节省 了大量时间 , 领导便可将主要精 力转移到研究企 业的获利水平 、 获利能 力、 市场 供应链信息化 建设 、 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方面 已取得 重大进展 ,为打造 “ 数字化宝钢 ”奠定 了 良好基础 。
推动重大创新领域跨越发展战略
推动重大创新领域跨越发展战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打造县域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以创新支撑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
一、推动重大创新领域跨越发展战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
2014年8月,确定要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
面向2030年,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
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作出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战略部署,有利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
(一)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
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锻造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在苏北大地上,有这样一所职业学校,它建立于1978年,在34年的发展中,它一直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近几年来更是乘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东风,抢抓机遇、多元办学,负重前行、孜孜以求,以跨越式的发展姿态在苏北大地崛起,办学实力跻身江苏省职教第一方阵。
它,就是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在竞争与转型并存的大势中,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又是如何乘势而为,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的?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这所苏北大地上的职教名校。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在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领导班子以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并一以贯之地加以推行和落实。
发展需要顶层设计——创新机制走内涵发展之路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机制与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领导班子正是由此入手,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与探索,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面向市场,创新办学机制。
学校经过探索形成了“人才预测—招生培养—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服务”一体化办学机制,特别是在系部招生的体制下运用“招生与培养结合、招生与就业结合”的方针,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
面对生源锐减的现状,仍然连续三年招生均在4000人以上。
其次,引入竞争,创新人事分配机制。
对教师实施“竞岗、竞课、竞聘”,对干部实施“定编、定岗、竞聘”,待遇上向教学一线倾斜,并根据个人业绩兑现效益工资。
第三,严格管理,创新约束机制。
学校针对不同岗位、职责,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细则》进行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四,改革后勤,创新服务机制。
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行“校企分开、两权分离、一体多制”的管理模式。
如果说机制、体制的改革为学校突破了发展瓶颈,打开了发展之门,那么,内涵建设与品牌打造则为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让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专业。
学校成立了数控、机电、信息、采矿、汽车等五个专业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并坚持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
开设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13个五年制高职专业,煤矿技术、汽车检测等12个技师(预备技师)专业,还有30多个中职、中技专业,形成了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以采矿类专业为特色、以信息类和汽车服务类专业为补充的专业格局。
并按照“需求第一、适度超前、专业调向、校企结合”的原则,确立了机电一体化、焊接加工、数控加工、煤矿技术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为重点专业的专业群。
经过努力,学校的高职数控技术、高职采矿技术与中职计算机应用、中职焊接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模具制造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被评为市级品牌专业,煤矿开采技术被评为市级特色专业,汽车检测、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焊接加工等12个技师(预备技师)专业被评为江苏省技工院校省级重点专业。
与此同时,学校建成了与现代企业生产同步的国家级数控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机电项目)1个,焊接、汽车、采矿等实训基地及各种实验室、实习车间59个,拥有焊接机器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机床等各种教学设备万余台,实习工位3600多个。
严格管理,深化课程改革。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制定实施方案、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并配备了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和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标准。
对需要改动的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坚持按“先规划教材、再省部或行业级教材、后校本教材”的原则使用教材;举办“创建高效课堂”活动,邀请省内外职业院校来校观摩;每年投资10多万购买万方数据镜像,建立采编播一体的校园广播电视系统,为教学科研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开设了40多门选修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这些努力的基础上,学校大力倡导和支持教学探索,重研究、做精品。
积极推进项目化、模块化、一体化课程改革和“一师一风格”等教学方式探索;启动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立项建设了13门学校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还采取了教学工作线、学生工作线、教学督导工作线“三线监控”机制。
培养师资,实施人才兴校。
在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打造名师队伍是“一号工程”。
学校一方面加大“引智”力度,逐年引进大批研究生及优秀的工程师和技师,长期聘用印度、韩国等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另一方面,加大内部培养力度,精心打造“双师型”师资。
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技术比武、技能竞赛、讲课比赛,强化教师技能训练、提高教师讲课水平,贾涛校长介绍说:“学校每年拨专款100多万元用于师资培训,并有计划地分批组织部分优秀教师赴加拿大、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进修。
”目前,学校专业教师中拥有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有236人,他们师德高尚、教艺精湛、贡献突出。
其中,入选江苏省“333工程”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优秀指导教师1人、省技术能手5人、江苏省技工院校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名师1人。
校企共育,创新培养模式。
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而是大手笔地组织成立了111家企业参加的校企联盟。
在这个合作平台,学校的校企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展拳脚。
一是大力开展订单培养。
2011年学校与40家知名企业签订4820人的培养订单,2012年与51家知名企业签订了6155人的培养订单。
二是创办矿中校。
根据煤矿专业特点,与徐州矿务集团权台矿合作,把采矿专业部分班级的一体化教学全部放在企业,和企业进行零距离对接。
三是开展引企入校,推进工学交替。
2010年电气系引进音视频接口和键盘两条生产线,扬州热点、徐州中盈瑞成、辛星影视动漫等三家企业在信息系设立车间、工作室,创办起“校中厂”,进行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探索;数控系与南通荣威有限公司、徐州三和机械有限公司、徐州第二煤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工学交替的探索。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育人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走进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楼窗明几净,图书馆藏书丰富,体育场上绿草如茵,篮球场、排球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多功能会议厅清雅大方,学生公寓宽敞整洁,学生餐厅卫生舒适……而更能体现学校硬件建设实力的,是先进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学校建有先进高速、智能化、教学化的校园网络体系,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教室、实训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有健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确保全校信息网络高效顺畅;校园网建有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心理咨询系统、万方期刊系统、oa办公系统、精品课程评选系统。
而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更深刻意识到了文化育人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思路。
学校将校园企业文化建设和专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煞费苦心建立了专业文化标志性识别系统。
通过在校园里、教室里悬挂企业文化标识、统一穿着企业制服、享受委培企业专项奖学金等,让学生直接感受企业化、职场化的氛围。
利用悬挂专业史上的大师画像,张贴与专业相关的名言警句,宣传本系名师、骨干教师,介绍业内成功人士以及能工巧匠、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历史以及新工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为学生营造强烈的专业文化气息。
学校还启动了“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的建设,校园里处处充满了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这既是徐州机电高职人响亮的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学校健全了学生工作网络体系,形成了全校教工共同参与、全程培育引导提高、全方位服务达成目标的“三全”育人管理格局;坚持以生为本,不断加强学生“四自”管理;实施学生党支部引领工程和“一系一品牌”文化创新工程。
学校还以德育学分制为抓手,创设特色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良好品行。
在学校里设立的“心语工作室”,由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主持,定期开放,解答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纾解负面情绪。
学校还启动了“关爱学生”的主题活动,关爱学生已经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文化的建设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引导,促进了学生的均衡发展,推动了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学校有262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4人获国家奖学金,174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013人获高校助学金,3735人获学校奖学金。
2009~2011年,9人获得省、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4人获省、市级“优秀学生”称号,9人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称号,6人获得“徐州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实力是磨练出来的——提升学生就业力成就美好未来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的成功与否,就业水平是一个主要标尺。
“首先得看就业率,但更重要的是看就业质量。
一个月挣1千元和3千元不在一个档次。
”贾涛校长一脸自豪地说。
在就业工作上,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建立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紧密结合的“教、学、研”长效机制,学校连续多年就业率达98%。
与学校建立起长期稳定用人合作关系的近200家企业中,中石油、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国内500强企业以及卡特彼勒等世界500强企业不胜枚举。
据统计,学校毕业生85%以上就业于国内知名企业。
不少学生就业后,迅速成为企业的骨干。
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良好发展,在很大程度得益于他们在校期间得到的专业能力方面的磨练。
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以“国赛有名次、省赛创佳绩、市赛争第一、校赛常态化”为工作思路,面向所有专业、所有师生举办校级技能大赛。
2011年,学校将2名在省赛、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特聘为副教授,激发起全校师生关注大赛、投身大赛的热情。
在2011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学校摘得8枚金牌、16枚银牌和30枚铜牌,共计54枚奖牌,以94分的总成绩在徐州市名列第一,在江苏省职业学校中名列第七;同年国赛中又取得了一金二银的骄人成绩。
2012年,学校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夺得10枚金牌、33枚银牌、36枚铜牌,奖牌总数和总分稳居徐州市第一;国赛中又不负众望,一举夺得7块金牌、3块铜牌,跃居江苏省职校第三!前不久,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201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12年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国赛、省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