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倾向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特点和问题。
首先,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而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大。
每年毕业季,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使得岗位竞争愈发激烈。
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等,毕业生数量众多,而市场需求逐渐饱和,导致就业难度加大。
其次,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不少大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过于追求高薪资、高福利、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大型企业和热门行业,而对基层、中小企业和一些新兴行业缺乏兴趣。
这种就业观念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就业选择上范围缩小,增加了就业难度。
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导致在求职时盲目跟风,缺乏针对性和竞争力。
再者,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在高校教育中,理论教学占据较大比重,实践教学相对不足。
这使得一些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此外,部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另外,就业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相对有限,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招聘需求和岗位信息。
而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宣传不到位等原因,无法将招聘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学生。
这种信息的不畅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成本。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也有一些积极的趋势和应对措施值得关注。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例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提供创业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就业培训和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
2024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4年度高校就业实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高校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 、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为90乐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24届高校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化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24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 探讨得出的比例推算,2024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探讨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 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高校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接着找寻 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打算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高校毕业生供应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殊是西部地区很难对高校生形成有 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变更。
综上状况所述,阳光高校生网给2024年高校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更,使得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 缓成为也许率事务。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 济结
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将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也许率事务。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结论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结论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其背后的原因,本研究设计了一份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
经过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结论一:大部分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就业形式在本次调查中,约75%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就业形式,如就业单位或政府机关。
他们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和良好的福利保障。
这一结论与大学生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密切关系。
结论二:创业意向较高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部分专业领域尽管大部分大学生倾向于稳定的就业,但我们也发现一部分大学生对创业有着较高的意向。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创业意向较高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工程类、计算机类及商科类专业。
这与这些专业领域的创业机会相对较多以及大学生对于个人发展和创业梦想的追求有关。
结论三: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本次调查中,约6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就业,主要考虑的是一线城市较高的薪资待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还有约3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就业,主要考虑的是生活成本低、工作压力小和人际关系较为简单。
结论四:大学生就业决策中家庭因素的影响依然较大本次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就业决策中家庭因素的影响依然较大。
约5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会考虑家庭意见,并会受到家庭的期望和支持影响就业意向。
这反映了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家庭未来发展的期望。
结论五: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受教育背景和就业观念的影响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受教育背景和就业观念的影响较大。
大部分受访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会优先考虑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他们认为专业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很高。
此外,教育背景的高低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高学历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较高级别的工作和更有发展前景的职位。
大学生就业倾向
大学生就业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社会新鲜血液的代表,大学生们对未来的就业倾向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倾向、就业地点选择以及岗位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倾向大学生是人才储备和创新引领的关键群体,对他们的就业倾向有助于洞察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倾向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就业而不是创业。
与过去相比,现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发展和职业的稳定性。
毕业后选择就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技能培养和工作经验积累,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其次,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主要集中在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薪酬待遇上。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在大型企业或者国有单位获得就业机会,以获得相对较好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
再次,大学生对于就业行业的倾向也越来越多元化。
以往以教育、金融、IT等行业为主导,现如今新兴行业的兴起,使得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其中,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备受大学生青睐。
二、就业地点选择大学生就业地点的选择是一个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内大学生就业数据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地点选择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一线城市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职业发展机会也更加广阔,因此吸引着大量的大学生前往。
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其多元的产业结构和较高的生活质量吸引着大学生的目光。
其次,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了新一线的行列。
这些城市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前往寻找创业和就业机会。
再次,乡村和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
在国家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就业环境正在逐渐改善。
一些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大学生就业倾向抽样调查方案
大学生就业倾向抽样调查方案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考虑自主创业或出国就业。
所以本篇文章旨在针对大学生就业趋势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及其原因、就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以期为大学生合理就业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及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当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是怎样的?2、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和选择因素有哪些?3、大学生是否考虑自主创业或出国就业?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设计问卷:本研究将采用结构化问卷,设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受访者基本情况,就业态度和就业情况等。
2、样本抽取: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某高校抽取3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3、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
四、研究内容1、受访者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了解受访者的性别、年龄、专业等情况。
通过问卷了解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是否积极,是否考虑自主创业或出国就业等问题。
通过问卷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就业选择因素等问题,例如:是否愿意进入国有单位就业、是否愿意进入外企就业、薪资待遇等问题。
4、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通过问卷了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例如:专业能力不足、应聘条件不符合招聘要求、城市与生活成本高等问题。
五、研究预期结果及局限性本研究预期结果主要包括对大学生就业态度、就业倾向和面临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尝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但是,由于本次调查的样本来自某高校,所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代表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六、研究时间表本研究将于2021年5月开始,预计2021年8月完成。
七、研究经费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经费包括问卷制作和印刷、样本抽取、数据分析等,预计经费为5000元。
大学生就业选择实习还是全职工作
大学生就业选择实习还是全职工作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实习与全职工作成为了大学生在毕业后需要考虑的两种就业方式。
那么,是选择实习还是全职工作?本文将从个人发展、职业经验、薪资待遇和就业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个人发展方面,实习和全职工作都有各自的优势。
实习可以让大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了解行业规则和专业知识,并且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全职工作则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和职业成长空间。
全职工作能够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一个行业,接触更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不仅对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益处,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经验是大学生就业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实习期间,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具体的项目,积累实际操作的经验,这对求职是非常有利的。
在面试时,能够提供实习经验的大学生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而全职工作则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
通过全职工作,大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机会接触更高级别的工作任务,从而获取更多的职业经验。
薪资待遇也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一大考量因素。
在实习期间,大学生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甚至可能只是报销交通费和餐补。
但是实习所带来的经验和机会比薪资更为重要。
实习是为了拓宽自己的就业道路,积累经验。
而全职工作则相对而言薪资待遇会更高一些,因为用人单位对于全职员工的期望和要求更高,相应的薪资也会相对较高。
就业前景是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选择有实习经验的大学生。
实习经验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快地上手工作,这是毕业生找工作时的竞争优势。
而全职工作则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稳定的职业发展和长期就业的机会。
全职工作可以使大学生在一个行业内持续发展,并且有机会得到更高职位的晋升和提升。
大学生就业意向计划书范文10篇
大学生就业意向计划书范文10篇大学生就业意向计划书(篇1)作为一名大三的在校大学生,我即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加入求职的就业大军,特别是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就业计划,为未来的就业提供指导,避免走出校门而措手不及的问题,为自己的就业及发展做好准备一、自我分析1、我的性格:对于自身,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中性的人,不喜欢热闹,但又可以很好的融入集体,平时的话很少,会和人进行必要的交流,心理素质一般,但经过两年的锻炼,在公共场合发言时不会过于紧张,做事认真负责,很专一,脾气有点急躁,遇到问题必须克制自己不发脾气,可以保证不带负面情绪做事,总体来讲是属于做事实干型的人。
2、我的兴趣对于我的兴趣,我喜欢运动(篮球、跑步)、读书和网络游戏,经常出入篮球场和图书馆。
打篮球、跑步,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保持身心健康,为就业的发展提供身体方面的保证。
在读一些文学作品的同时读一些有关市场营销专业及就业方面的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长时间的玩网络游戏是一种恶习,我会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利用自己对网络的兴趣来学习一些与网络相关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文档处理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了解一些网络营销方面的信息,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多提供一条道路。
3、我的价值观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早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积极地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遇到挫折永不气馁,坚持自我,相信自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做好了吃苦耐劳的准备。
4、我的能力对于一个已经读大三的学生来说,我已经基本掌握了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在资料的调查整理分析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心得,但在社会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我必须在课余时间都参加一些相关活动,在假期期间找一些实习的机会,了解社会,不断地检验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在仅剩的一年多的大学时光中努力的学习和锻炼,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积累更深的底蕴。
中国大学生就业趋势的八大走向
中国大学生就业趋势的八大走向◎政府从就业市场的主导位置上逐步后撤,社会及学校积极参与,毕业生成就业最终的主体。
就业是谁的事情?是政府的,还是学校和个人的。
现在实际的情形是政府、学校和个人都特别着急。
可以说,就业这事是方方面面十分关注的事情,所以,年年的招聘会一场比一场隆重,大家像赶集一般,不过,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就业会成为个人的事情,政府和学校参与的力度会有减弱的趋势。
从国外的情况看,学校是一个提高素质和知识的地方,能不能找到工作可能更多的是学生私人的事情。
◎现行偏重于“成品包装”的就业指导模式将为“产品设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就业力的新模式所代替,大学生将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持久性,而非把重点放在可就业性上。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一个捞进篮子都是菜的局面。
大多数学校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学生把眼光放在形象工程上,而不是素质工程上,着眼于当下的就业,而不是持久的事业与生活。
普遍流行于大学校园的形象工程包括:注重个人形象,讲究穿着得体,甚至不惜重金美容和整容。
在寄送和递送简历时,大贴美女照、帅哥照。
临时抱佛脚式地学几招制简历的技巧、面试技巧和沟通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唐钧的研究表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的大学生只占37.7%,还有60%以上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做出规划。
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看到了现行就业指导的盲目性和机会主义色彩,可以想见的是,就业指导将会从成品包装转而向产品设计和强调个人发展的目标转向,就业指导工作将走出以包装为重心的时代而进入一个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的时代。
◎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自承担过渡到由到由学校、社会共同完成,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将掀热潮。
就业力及人生规划到目前为止,还处在一个启蒙的阶段。
在一个需要终生寻求就业的时代,个体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对人生的主动设计和主动管理来保证自己生活的高品质。
返回顶端在这样一场启蒙运动中,各高校的教育改革将会如火如荼地展开,大量的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的课程和培训将进入到大学的课堂。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总体方案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总体方案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总体方案一、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倾向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为政府和高校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就业。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现状:包括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期望薪资、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等。
(2)影响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因素:包括家庭背景、专业背景、个人能力等。
(3)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来收集大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倾向等。
问卷将采用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
(2)访谈调查:针对一些重点问题,对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建议。
(3)数据分析:通过对问卷和访谈数据的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倾向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三、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调查准备阶段(1周)(1)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2)制定问卷和访谈指南。
(3)确定调查对象和样本数量。
2.调查实施阶段(2周)(1)通过在线平台、高校和社区等途径,发放问卷。
(2)与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
3.数据整理和分析阶段(1周)(1)对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
(2)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阶段(2周)(1)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撰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背景、方法、结果和建议等。
四、预期效果和应用价值通过本调查,可以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就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改善当前的就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
五、研究经费和人员安排1.研究经费:本调查所需经费预计为5000元,用于问卷制作、调查实施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2.人员安排:调查小组由研究人员和调查员组成,研究人员负责制定调查方案和分析结果,调查员负责问卷发放和访谈工作。
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分析与趋势
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分析与趋势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演变,各个行业的就业形势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了解就业市场的行业分析与趋势,无疑是为自己的未来规划找准方向的关键一步。
先来看传统行业。
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随着智能制造、工业 40 等概念的兴起,制造业对于具备高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不再仅仅是需要大量的一线操作工人,而是更倾向于招聘掌握先进技术,如机器人编程、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大学生。
这就要求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建筑行业,曾经的“香饽饽”,如今也在逐渐调整。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饱和,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但从长远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建筑设计、节能环保、项目管理等方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仍有机会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
再说说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一直是热门领域,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吸引着大量的大学生。
但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金融业务受到冲击,数字化金融人才成为市场的“宠儿”。
懂得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风险管理等的大学生,在金融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教育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和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不仅是传统的学科教育培训,艺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也充满了机会。
对于师范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选择公立学校任教,投身于教育培训机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行业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互联网行业无疑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
从电子商务到移动支付,从社交媒体到共享经济,互联网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研究及对策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研究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从事自
己擅长的应用型工作,而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
因此,对大学生就
业意向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研究分析表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相关性较高的岗位:近年来,很多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
专业背景,对于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从
事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 行业前景广阔的公司:大学生希望能够从事有前途、发展空
间大的行业,如互联网、金融、医疗等,而且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
比工作更加吸引人。
3. 工作稳定性强的岗位: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加
注重工作的稳定性,他们希望在工作中有一定的保障,能够获得稳
定的收入和晋升机会。
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学校加强专业教育,提高学生专业背景,为大学生出路创造
更多机会;
2. 企业对于大学生的招聘要更加注重专业能力,避免单纯追求
眼前利益,应该以长远发展为目标;
3. 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为大学生
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4. 企业应加强人才吸引力,提高员工福利和晋升机会,以增强企业的吸引力。
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研究以为例
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研究以为例一、概述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取向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旨在以某高校为例,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取向,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概述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取向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将介绍某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取向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该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就业选择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我们将对比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就业观和就业取向上的差异,以更全面地了解该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我们将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取向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需求,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就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1. 背景介绍: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以及就业观和就业取向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不容忽视。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而市场需求的增长却未能与之同步,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对大学生的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传统行业就业岗位减少,而新兴行业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取向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其引导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其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加倾向于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感,在就业选择和发展规划上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社会效益的结合,这与以往的就业观念有了较大的不同。
本文将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并提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方案。
1. 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新时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他们在就业选择上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更加关注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得到自我成长和社会认可。
2. 偏好多元化就业形式。
相比以往更加倾向于传统的稳定职业,在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倾向于灵活就业和多元化发展。
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会选择创业、自由职业或者跨界发展,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3. 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时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他们希望在就业中能够展现出更多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
他们在就业选择上更加倾向于注重培训和发展机会,更加注重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职业发展规划。
4. 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新时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们希望在工作中不仅能够获得物质收入,更加注重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有弹性的工作制度和多样化的福利待遇,更加注重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融洽。
1. 加强价值观引导。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和价值观念。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就业讲座、就业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的结合,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就业态度和综合素质。
2. 提供多元化就业资源。
学校应当积极拓展就业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就业选择机会。
可以与企业合作组织就业招聘会、创业路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资源。
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性别差异
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性别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研究表明,毕业生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现象,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一、就业观念差异的表现1. 就业倾向男性毕业生普遍更倾向于选择高薪、高地位的工作,尤其是那些与技术相关的职业。
女性毕业生则更关注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环境,她们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职业,例如教育、医疗等。
2. 职业发展男性毕业生更注重个人职业发展,他们追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晋升机会。
女性毕业生则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她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更好地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职业。
3. 薪资期望男性毕业生往往对薪资有更高的期望。
他们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物质条件。
女性毕业生则更关注工作的实际收入和福利待遇,她们不太追求高薪。
二、就业观念差异的原因1. 社会角色性别差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社会对男女在职业选择上的不同期望。
男性通常被期望承担家庭经济支持的责任,因此更注重收入和职业发展。
女性则更多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因此更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2. 教育因素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
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科技行业,而女性更适合从事教育、护理等行业。
这种性别的职业分工观念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3. 自我认知毕业生大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也会影响其就业观念。
男性普遍更自信,更相信自己能够获得高薪高地位的工作。
相比之下,女性对自己的能力和职业发展持有较为保守的态度。
三、缩小性别差异的对策1. 打破传统观念社会应该鼓励打破传统的性别职业分工观念,给予男女同等的机会和待遇。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教育学生,告诉他们职业选择不应受到性别限制。
2. 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鼓励女性参与到理工科等传统男性职业领域。
同时,也应该为男性提供更多关于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教育。
3. 提高女性职业发展机会社会和企业应该加强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为她们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培训资源。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1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于择业的倾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研究,探究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的态度和倾向,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线平台向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
问卷共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择业倾向与态度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
共计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3 结果分析3.1 个人基本信息分析在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大致相当,分别占45%和55%。
调查对象所在的大学主要集中在一流大学,占调查总人数的70%。
3.2 择业倾向与态度分析在择业倾向和态度方面,大学生们表现出了较为多元化的选择。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性较高的就业机会,将稳定性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条件,占比达到72%。
其次,薪资待遇也被大部分大学生看重,占比约为60%。
而对于工作的发展空间和个人兴趣匹配程度的考虑相对较少,仅占20%左右。
3.3 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分析在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方面,大学生普遍希望通过工作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0%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进步和提升,寻找到具有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的工作。
同时,大部分大学生也希望通过工作来实现经济独立,过上富足的生活。
4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性较高的就业机会。
2.薪资待遇是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重要考虑因素。
3.大学生普遍希望通过工作来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梦想。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对大学生在择业方面提出以下建议:1.大学生应该将稳定性作为考虑工作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应该关注工作的发展空间和个人兴趣的匹配程度。
2.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应该综合考虑薪资待遇、公司文化、职业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匹配程度。
3.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习和校园活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就业倾向研究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就业倾向研究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然而,随着各行各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行业的就业前景也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行业就业倾向,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行业就业倾向的概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各行各业的就业倾向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热门行业,如互联网、金融和教育等,吸引了大量毕业生的关注和追求;而一些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和农业等,则受到了相对较少的青睐。
这种行业就业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选项和取向。
二、行业就业倾向的原因1. 就业前景的考虑行业的就业前景是影响大学生选择工作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新兴行业和高薪行业通常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如互联网、金融和科技行业。
相反,一些传统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或者技能要求陈旧,就业前景相对较差。
因此,大学生普遍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良好就业前景的行业。
2. 薪资待遇的考虑薪资待遇是大学生选择工作行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一些高薪行业,如金融和互联网等,吸引了大量毕业生的追求。
高薪行业通常提供较高的起薪和晋升空间,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经济需求和发展期望。
相反,一些传统行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经济要求,因此受到了相对较少的青睐。
3. 兴趣和专业背景的匹配大学生通常会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来选择工作行业。
一些大学生在选择工作行业时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和兴趣爱好。
例如,文科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教育、媒体和文化艺术等行业,理工科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科技、制造和工程等行业。
三、行业就业倾向的影响1. 就业机会的分配不均行业就业倾向的存在导致了就业机会的分配不均。
热门行业吸引了大量求职者的竞争,导致了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相反,一些传统行业由于就业需求不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衡的就业机会分配给一些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带来了困扰。
2. 行业结构的不平衡行业就业倾向的存在也导致了行业结构的不平衡。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制度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制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相关的就业制度。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1.1 就业形势的总体概况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企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大学生就业总体上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就业率。
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1.2 行业分析与趋势目前,信息技术、金融、教育、医疗保健和新能源等行业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较大。
在新兴产业中,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和绿色环保等领域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服务业也是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重要领域之一。
1.3 城乡就业差距大学生就业形势在城乡之间也存在差距。
一般来说,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多一些,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就业环境逐渐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制度2.1 相关政策法规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其中包括“就业优先政策”、“双创计划”和“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就业计划”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便利条件。
2.2 毕业实习制度近年来,许多高校将毕业实习制度纳入到学生就业培养计划中。
通过实习,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适应职场的工作要求。
同时,实习也为大学生与企业建立联系和积累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2.3 创业支持政策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创业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园区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等。
通过这些政策的支持,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实现自我发展和就业目标。
2.4 职业指导与培训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许多高校开展了职业指导和培训活动。
大学生就业倾向
大学生就业倾向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倾向也不断调整和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就业倾向,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就业的动因1.经济压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压力。
很多大学生和家庭都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需要通过工作来减轻负担或者帮助家庭。
因此,就业的动因之一是为了经济上的自立。
2.个人兴趣与专业对口另一个就业动因是个人兴趣和专业对口。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通常会考虑自己的兴趣,希望将来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
因此,有些大学生会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获得个人满足感。
3.就业稳定性和发展空间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希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职业发展空间。
因此,大学生往往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有较高就业稳定性和发展空间的行业和企业。
4.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感一部分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考虑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希望通过工作能够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这些大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工作。
二、就业倾向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倾向也在不断变化。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主要的变化趋势。
1.个体创业趋势增加随着创业环境的改善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创业。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创造自己的事业,并且获得更多的收入和灵活的发展空间。
2.追求个人价值观与成长现代大学生普遍注重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和成长。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乏味工作,而是更关注自我发展和实现个人梦想。
因此,有一部分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机会的工作。
3.跨学科和综合能力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要求大学生具备跨学科和综合能力,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倾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倾向的关系研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倾向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体对职业目标、职业发展、工作内容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而就业倾向则是指个体对特定行业、职位或就业方式的倾向和选择。
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倾向的关系展开研究。
首先,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具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价值观来选择就业方向和行业。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职业的理解、价值取向和追求的总和,不同的职业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就业倾向。
例如,对于价值追求稳定收入和稳定职业生涯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传统行业和大型企业,因为这样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
而对于追求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创业或从事新兴行业。
因此,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就业倾向起着指导和影响的作用。
其次,就业倾向也会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影响。
大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通过不断的体验和认知来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就业倾向决定了大学生选择的行业和职位,而不同的行业和职位会对个体的职业价值观产生影响。
例如,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与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不符合的因素,这会促使他们去调整自己的观念或者寻找更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工作。
因此,就业倾向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起着一定的调整和塑造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倾向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的性格特征对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性格特征包括个体的稳定性、外向性、责任感等方面,不同性格特征的人会有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倾向。
例如,外向性较强、喜欢人际交往的人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销售或公关等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职业,而内向性较强、善于思考的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科研或者技术类职业。
其次,个体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也会对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倾向产生影响。
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往往能够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期望,进而影响他们的就业倾向。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1. 就业压力持续增加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逐渐供大于求,使得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不仅如此,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兴起,都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就业结构变化传统行业的萎缩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使得就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倾向于从事具有前景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和金融等领域。
3. 区域差异明显就业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在不同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就业形势则相对较为严峻。
这也导致了一些大学生为了就业而选择外地求职。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趋势1. 适应产业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大学生就业市场需要适应新的行业和技术要求。
未来,对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加强技能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提升,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创新创业迎来机遇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和创业机遇。
政府的扶持政策以及创业创新的热潮,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3. 人才需求多元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大学生应在校期间培养综合素质,并注重自身的能力提升。
4. 就业服务的改善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就业服务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高校和政府应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结语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问题。
面对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大学生应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拓宽自己的就业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调查报告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班级:2008020201姓名:陈博学号:200802020117二零一二年二月制申请分数:90申请理由:结合了课堂教学所学理论知识,对社会深入调查了解,真实的剖析了新生择业倾向,从而撰写出该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的统包统配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的今天,很多人认为大学生的择业观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那么,大学生的择业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长达20多年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有没有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大学生的择业观有偏差的话,又该怎样调整这种偏差?二、调查活动:调查形式: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成都理工大学调查对象:2011调查方法:到寝室问卷调查调查时间:2012年1月7号到2012年1月10号三、大学新生择业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刚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也备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 在进入大学校门伊始就考虑就业的问题。
笔者对大学新生的择业观作了一个全面的调查分析。
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象是本校的部分大学新生,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 份, 回收100 份, 有效问卷100 份, 有效率达100%。
被调查者中, 男生占49 人, 女生占51人。
笔者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将调查结果和分析归纳如下。
1.1 刚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就开始思考就业问题, 具有一定的择业意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就是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择业问题有过认真地考虑、对现行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并积极关注。
调查显示, 当问到“你是否考虑过自身的择业问题”时, 有近28.97%的大学新生是认真考虑过自身的择业问题的, 有75.3%的大学新生是想过自己将来的择业问题的( 其中包括认真考虑过自身将来择业问题的那部分学生) ,只有11.34%大学新生回答“到时候再考虑”。
当问到“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时, 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的人占到了53.61%,认为就业形势正常、因人而异的占14.43%, 认为就业形势较好、就业易的占6.19%, 还有剩下4.12%的人对此不了解。
大学新生已经在思考就业问题, 也在为将来好就业作着各种准备。
1.2 大学新生比较向往沿海城市就业, 其次是家乡。
选择毕业后去家乡发展的大学生占21.65%, 选择沿海开放城市的占70.1%, 选择内地省会城市的只有4 人, 选择去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的只有2 人, 占2.06%。
毫无疑问, 调查显示, 大学生就业首选的地区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其次是家乡, 而选择去边远地区的大学生是少之又少。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十分发达, 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 这是影响大学新生选择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 大学新生基本不愿意回到经济不发达的家乡和贫穷落后的边远地区, 即使国家给予那些去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的大学生优厚的待遇, 也很少有人愿意去。
大学新生基本是80 后90 初出生的一代人, 从小就过着相对优越的生活, 他们没有去边远地区吃苦的心理准备, 加上又是新生更是想不到要去边远地区服务。
在个别访谈中, 大学新生表示没有考虑过去边远地区服务, 家人也不愿意他们去边远地区工作。
即使那些从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地区出来的大学新生也不愿意再回去, 主要是家乡经济不发达、贫困落后, 没有好的发展机会和前途、生活条件也不好。
1.3成功就业的影响因素学校的各种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调查中有82.5%的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各种就业指导是持肯定态度的。
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当问到“你认为主导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 依次是专业能力( 67.01%) 、社会经历(31.05%)、技能(31.96%)、学历(30.93%)、潜力和品德(20.62%), 调查结果显示, 学历并不是成功就业的唯一标准, 专业能力、社会经历和技能技巧也是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的品德也成为成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1.4对就业环境的认识调查表明, 大学新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 对现行的就业政策评价不高, 65.98%的大学生认为现行的就业政策不好, 只有29.9%的大学生认为现行就业政策是好的。
现行就业政策是自主择业, 大学生认为不好的原因有二: 一是自主择业应该建立在有业可择的基础之上, 现在我国就业严峻、就业岗位有限, 很多大学生有自主择业权, 可是没有相对应的职业可供选择, 自主择业流于形式化了; 二是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认为完全放开的实行择业自主, 对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有点适应困难, 政府学校社会应该给与大学生适当的就业指导、提供就业的相关信息。
此外, 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环境评价不高, 只有3.1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风气是公平公正的, 认为目前就业风气缺乏公平性的大学生占到43.16%。
1.5自主创业未形成气候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兴趣不大, 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自己创业, 而且对自主创业了解不够。
自主创业是政府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出的主导性政策之一, 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未成气候。
他们认为可以在校期间自己开个小店做些小投资, 积累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增长自己的阅历, 但是毕业后很多人还是不愿意自己创业, 一方面是现在商机已经很难发现, 创业很难; 另一方面是上大学就是希望以后的生活能舒适安逸些, 社会地位较高, 如果大学毕业还要自己创业那还不如不上大学就去自己创业。
四、大学新生择业观的双重性当前大学新生的择业观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方面表现在:2.1 择业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升温, 大学新生的择业自主意识也不断提高。
调查显示, 大学新生中有75.3%的人已经在一入学时就考虑就业的问题了, 而且他们对就业政策、就业信息也是密切关注, 他们在一入大学校门时就知道专业能力、社会经验对就业的重要影响, 他们的整个四年大学就是在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2.2 择业时注重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物质利益无可后非的, 有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择业观过分追求物质利益, 追求物质利益成为大学生择业观的消极一面。
笔者在调查时发现, 大学新生并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就业重点, 更主要的是考虑个人的发展空间、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价值的体现, 同时会兼顾工资待遇等物质利益方面的要求。
2.3 大学生择业趋向务实调查时发现现在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更加务实, 当调查时问到“当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 很多新生都表示愿意从事这份工作, 只有5.2%的大学新生选择不愿意从事该工作。
“当求职状况不理想时, 你是否会调整期望值”, 有67.01%的大学新生会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调整期望值, 21.65%的大学生选择调整期望值, 只有10.31%的大学新生选择不会调整期望值。
大学新生在具体的择业过程中更趋向务实性和灵活性, 会随着具体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做出调整。
2.4 求职心态较端正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择业存在不良倾向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学生择业有依赖社会关系的心态, 一部分大学生择业寄希望于社会关系。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被调查的大学新生中择业求职的心态较端正, 择业时仍然以专业能力、社会经历、技能、学历等为主要因素, 只有8.2%的大学生认为家庭社会关系在择业中会起到一定作用, 当问到家庭社会关系在就业中的地位时, 很多同学的回答是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会对就业起到积极作用, 就业的关键还是看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
消极方面表现在:1) 择业时存在盲目求高心理大学生一般都有优越感, 在考虑工作单位时期望值会相对较高,希望找的工作单位好、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舒适安逸。
调查显示, 在选择工作性质和内容时, 52.58%的大学生选择管理型的工作, 只有16.5%的大学生选择技术性工作, 11.34%的大学生选择从事服务性工作。
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单位还是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大学生择业日益出现趋高扎堆现象。
2) 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调查发现, 大学生择业一般从自我需求出发, 70.1%的大学生选择的就业地区是沿海开放城市, 因为沿海开放地区就业机会多、个人发展空间大、工资待遇高、工作单位好、生活水平较舒适, 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选择职业。
仅有2.0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去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工作。
大学生缺乏集体主义和为祖国服务的理想, 个人主义倾向愈益明显。
3) 择业时存在攀比心理调查时问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7.4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择业过于挑剔、期望值过高。
问到为什么大学生都愿意从事管理型工作, 都想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班时, 发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生择业存在攀比心理。
社会舆论、家庭亲友对职业的评价以及周边同学职业的好坏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观念。
如果社会普遍认同某一职业的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 大学生都会倾向于找这样的工作。
如果身边的同学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 那么在择业时可能会以身边同学的工作为模板去找工作。
4) 择业时对信息了解不足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一般都是通过报纸、网络和学校提供的招聘会, 还是有许多就业信息大学生不能及时充分的掌握。
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出于自身的需要掌握的就业信息相对多些,很多就业信息学校只是提供给大学毕业生。
对于大学新生来讲, 一方面他们刚入校门对就业信息的关注不如毕业生强烈, 另一方面大学生不知道如何获得相关的就业信息, 这就需要学校为在校大学生作好就业信息收集、公布工作。
调查显示, 45.36%的大学新生希望学校能帮助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并及时公布出来。
五、调查总结与反思:1、调查对象比较少,代表性相对较差。
限于时间、人力、物力,我们的抽样调查范围较小,问卷数量也不是很充足。
2、问卷设计得不尽完善,个别问题存在歧义。
问卷的设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回答者对问卷的回答不是很了解,所以出现了8份无效问卷,浪费了时间和问卷。
3、调查过程中,对于调查现场的控制情况较弱。
如有时环境比较嘈杂,导致填写问卷的人填写不够专心,甚至出现了两份不完整问卷,均是由于回答者在站台等公交车时中途上车了。
所以,我们对于调查中的突发情况考虑不够周全。
关于大学新业生择业倾向的调查问卷1.性别: 1.男(49)2.女(51)2.你是否考虑过自身的择业问题1.认真考虑过(29)2.考虑过(46)3.到时候再考虑(11)4.其他(14)3.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1.形势严峻(54)2.就业形势正常、因人而异(15)3.就业形势较好(6)4.不太了解(25)4.毕业后想到什么地方去工作1.沿海、津京地区(70)2.内地省会城市(6)3.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2) 4.家乡(22)5.你认为主导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 专业能力(67)2.社会经历(31)3.技能(31)4.学历(20)5.潜力和品德(20)6.家庭关系(9)6.你认为现行的就业政策、就业风气如何1.政策较好(30)2.政策有待提高(66)3.就业风气差(43)4.就业风气公平公正(3)7.当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你会1.不愿意从事该工作(5)2.愿意尝试新的领域(95)8.当求职状况不理想时, 你是否会调整期望值1.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调整期望值(67)2.调整期望值(22)3.不会调整期望值(11)9.你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性质和内容1. 管理型的工作(53)2.选择技术性工作(16)3.从事服务性工作(11) 4.其他(20)10.你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 大学生择业过于挑剔、期望值过高(47)2.择业信息不足(13)3.竞争太激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