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武汉旅游发展总规划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旅游民宿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意见-武政〔2019〕42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旅游民宿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意见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旅游民宿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意见武政〔2019〕4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发展旅游民宿是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是盘活农村存量用地和闲置农房、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对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为培育经济新业态、发展新动能,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更好地推动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现就促进全市旅游民宿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目标。
认真组织实施《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全域旅游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武发〔2017〕21号),以规范旅游民宿管理为切入点,以促进旅游民宿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着力推进“农旅文”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三乡”工程建设,推动民宿经济集聚化、品牌化、智慧化和产业化发展,构建促进民宿经济发展的人才、技术、土地、资金、市场等要素保障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绿色高效的现代民宿经济新格局,为建设国际滨水旅游名城和“三化”大武汉作出贡献。
(二)适用范围。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9),本意见所称旅游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被誉为“九州通衢、天下三岸”。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为了了解武汉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武汉旅游资源1. 历史文化资源武汉有悠久的历史,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名胜,如黄鹤楼、户部巷、琴台路等,这些都是旅游者热衷于参观的景点。
此外,武汉还有南湖、花湖等美丽的湖泊,吸引着众多游客。
2. 现代城市景观武汉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
特别是武汉武汉中环广场、万松园、东湖磨山景区等,都是旅游者喜欢逛街购物和观光的地方。
二、武汉旅游市场现状1.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武汉的旅游业发展迅猛。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游客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
2. 旅游消费水平提升与游客数量增长相对应的是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
游客在武汉的旅游消费多样化,不仅购物消费增加,还有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
三、武汉旅游问题与挑战1. 缺乏专业化旅游管理人才目前,武汉的旅游行业还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缺乏专业化的旅游管理人才,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 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武汉的旅游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比如,停车位不足、厕所不够、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
3. 缺乏特色旅游产品虽然武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缺乏特色旅游产品。
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需要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四、武汉旅游的发展建议1. 加强人才培养要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服务人才,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2. 提升旅游设施建设应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停车位、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品质,改善旅游环境。
3. 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要发挥武汉的特色,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如举办特色文化节、开展民俗体验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6页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6页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的东北部,是该市最大的城市公园。
区域总面积达到88.56平方公里,以东湖为核心,周边景区众多,包括黄陂山、古房山、青山和磨山等著名景点。
该景区拥有湖光山色、古迹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山水田园游览胜地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该景区的旅游发展水平,保护和发展景区的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了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本文将简要介绍该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背景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广大游客心目中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然而由于旅游资源的有限和管理水平的欠缺,景区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为此,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本规划。
二、规划目标1. 明确区位优势,突出自然生态和文化历史特色。
推进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强有力的组合力量,做大做强一批有特色的旅游品牌。
2. 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加强园区服务品质,强化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3. 坚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提高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使东湖风景名胜区在中国南方晋级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内容1. 区域整体规划本规划认为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区位优势、旅游旺季、旅游特征以及区域现有的基础设施等因素,及市场需求、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等因素,提出适宜区域内以阳光度假、文化旅游、历史人文旅游、乡村休闲游、生态旅游等为重点的各类旅游主题。
2.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将整体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
包括交通设计,商品和服务设施,疏散路线,停车场及其场地规划等。
3. 旅游品位提升规划提出在景区推广高品质旅游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大力推进旅游精品工程,使得景区增加了多方位的文化、娱乐、休闲、购物、品味等多种旅游业态,增加旅游支出,提高旅游消费。
4. 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大保护环境,提高水质,推进生态修复,做大山林生态休闲区、花海、果园、垂钓、农事体验等新型农业产业,全面建设新时期的城市农业的示范区,店长环境提高区域的生态形象和旅游美誉度。
《武汉新城规划》全文及解读(一)
《武汉新城规划》全文及解读(一)《武汉新城规划》是一份详细而全面的城市规划方案,旨在指导武汉市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该规划基于全面的情况分析和未来展望,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方案,以促进城市化和可持续的发展。
以下是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解析。
一、总体规划思路该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人为本,城市为家”,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城市化特征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的发展方向。
该规划以“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资源优化、文化传承”为主线,致力于将武汉市东部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二、规划范围该规划覆盖了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其中江夏区东南部和新洲区西北部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区域。
三、发展目标该规划提出了全面的发展目标,包括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市发展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等。
四、城市空间布局该规划提出了全面的城市空间布局,在城市发展规划、交通规划、土地用途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其中提到了要注重城市景观和绿化、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等等。
五、城市发展重点该规划明确了城市发展的重点,包括支持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集聚、扶持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等。
六、生态保护该规划特别强调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增加城市绿化、生态廊道等措施。
同时,该规划还提倡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
七、城市治理该规划还涉及了城市治理,提出了要把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城市治理结构和体制,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武汉新城规划》是一份全面且有益的城市发展方案。
该规划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化思路和方向,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武汉市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武汉旅游如何避免踩雷
武汉旅游如何避免踩雷武汉,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然而,在旅游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为了让您的武汉之旅更加愉快和顺利,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您避免踩雷。
一、出行规划在出发前,一定要做好详细的出行规划。
首先,确定好旅行的时间和预算。
武汉四季分明,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特色,但旅游旺季(如节假日和寒暑假)人流量较大,酒店和景点门票价格可能会上涨,所以要提前预订。
其次,了解武汉的交通状况。
武汉的公共交通较为发达,包括地铁、公交和轮渡等。
下载当地的交通APP,如“智能公交”“Metro 新时代”等,方便查询公交线路和地铁运营时间。
如果选择打车,要注意避开高峰时段,以免遭遇堵车。
二、住宿选择住宿地点的选择对于旅行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如果您主要想游览黄鹤楼、户部巷等景点,可以选择住在武昌区的司门口附近;要是对汉口江滩、江汉路步行街感兴趣,住在江岸区会更方便。
在预订酒店或民宿时,不要只看图片和评价,还要留意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有些酒店可能看起来不错,但实际位置较为偏僻,出行不便。
同时,要注意查看房间的设施和服务,如是否提供免费的WiFi、洗漱用品等。
另外,避免选择那些价格过低但评价寥寥的住宿,以免遭遇卫生条件差、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
可以多参考几个预订平台,对比价格和用户评价,选择性价比高的住宿。
三、景点游玩1、黄鹤楼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但游客众多。
如果您想避开人群,可以选择在早上刚开门或者傍晚临近关门的时候前往。
而且,不要在景区内盲目购买高价的纪念品,很多在外面的商店也能买到,价格更实惠。
2、东湖风景区东湖很大,建议提前规划好游玩路线。
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者乘坐观光车游览。
注意天气情况,如果是炎热的夏天,要做好防晒和补水措施。
3、武汉大学武大樱花季时游客非常多,需要提前预约。
如果不是樱花季,也能欣赏到武大优美的校园风光。
但要遵守校园规定,不要随意进入教学区域和学生宿舍。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部,是一个集风景、文化、休闲、旅游、体育、科普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湖风景名胜区已成为汉水旅游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和研学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针对其旅游资源和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目标1. 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通过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景区设施设备,塑造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国际知名度,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度假胜地。
2. 引进多元化的旅游资源。
通过丰富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潜水、划船、钓鱼、赏花等。
3. 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深入挖掘东湖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
二、旅游资源分析1. 自然景观:东湖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湖泊,周边山水相依,苍翠葱茏,特别是湖面上的倒影,如同一幅天然山水画。
东湖还有很多树木,如樟树,被人们喜爱赏景;此外还有许多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自然景观。
2. 文化景观:东湖区域内不仅有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黄鹤楼、毛泽东故居等,还有著名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这些文化景观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3. 休闲娱乐项目:东湖风景名胜区拥有跑步道、儿童游乐区、垂钓区等各种休闲娱乐项目,如垂钓作为东湖的传统文化,每年吸引大量的垂钓爱好者聚集到这里。
三、旅游规划建议1.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品质。
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深入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
在景区周边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如水上活动、自驾游、徒步旅行等。
4. 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推出不同主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游客前来。
5.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武汉旅游营销文案策划方案
武汉旅游营销文案策划方案在旅游资源方面,武汉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有悠久的历史街区汉口老街,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鹤楼,有豪华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有悠悠的长江大学,还有壮美的东湖风景区等等。
武汉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然而,武汉旅游市场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竞争激烈。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武汉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武汉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旅游营销策划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套完整的武汉旅游营销文案策划方案。
一、市场分析1. 客群分析:武汉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城市,吸引着八方来客。
主要客户群体以青少年、中青年为主,他们对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美食、购物等方面有着浓厚兴趣,是武汉旅游市场的主要消费力量。
2. 竞争对手分析:武汉旅游市场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其他国内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等,这些城市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大的知名度。
此外,国外旅游目的地也是武汉旅游产业的竞争对手,如巴黎、东京、纽约等。
3. 外部环境分析:武汉是中国旅游业的热点城市之一,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这些都为武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战略定位根据市场分析的结果,结合武汉自身的发展现状和旅游市场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战略定位:1. 突出自然风光:武汉是一座水陆并重的城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长江大桥、东湖、知音湖等美丽的景点。
我们将突出武汉的自然美景,打造“山水之城”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游客。
2. 强调历史文化: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黄鹤楼、汉阳陵、汉口老街等等。
我们将强调武汉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文化之城”的旅游形象,让游客领略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魅力。
3. 注重产品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我们将注重产品创新,推出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主题旅游、文化体验、特色美食等,提升武汉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武汉滨水景观规划与旅游业的发展
是武 汉旅游 的另一 个重 点 , 德 的 “ 湖暂让 西湖 好 , 朱 东 今
后 定 比西 湖 强 ” 东 湖 增 色 不 少 。 东 湖 面 积 是 西 湖 的 六 让
倍 , 湖 风 景 区是 国 家 重 点 名 胜 风 景 区 , 郭 郑 湖 、 果 东 由 水
2武 汉 滨 水 旅 游 现 状 与 发 展 .
除传 统 的 观 光 型 旅 游 产 品 外 , 些 年 来 , 汉 的 商 近 武
务 会 展 旅 游 、 闲度 假 旅 游 、 态 旅 游 、 项 旅 游 等 新 兴 休 生 专 旅 游 产 品 也 得 到 了较 大 发 展 。 武 汉 滨 水 旅 游 如 武 汉 江
吹 玉 笛 , 城 五 月 落 梅 花 ” 又 有 “ 城 ” 美 名 。 武 汉 江 而 江 的
湿肾独 圈武水加 重工点翅 瑟王房; 个 地矿保 要英地 ; 的”有 点汉水 周城的 “企护 水, 湖水产 薹 与 生进开 边行治 库业 发 泊库特 态市 和及 的、 ,重 之富 是圈
还 是 全 国 内 陆 湖 最 多 的 城 市 , 资 源 非 常 丰 富 , 称 为 水 被
在 中 部 崛 起 的 背 景 下 , 助 山水 相 映 的 自然 生 态 , 城 借 在
市 建 设 中 努 力 彰 显 滨 水 城 市 、 山 水 园 林 城 市 的 自然 神
态 。未 来 五 年 , 汉 市 将 进 一 步 彰 显 城 市 滨 江 滨 湖 的 生 武
态特 色 , 视 山 、 、 和 人 的融合 , 力把武 汉 构 建成 重 水 城 努 国际 型城市 功 能的现代 化 生态旅 游城 市 。
水景鬃毓 鼻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5.13•【字号】鄂政发〔2015〕26号•【施行日期】2015.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的通知鄂政发〔2015〕2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5月13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目录前言(5)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7)第一节发展背景(7)第二节战略定位(9)第三节总体要求(10)第四节发展目标(11)第二章优化空间布局(15)第一节构建“两线”开发主轴(15)第二节实施“两段”错位发展(17)第三章有效因应水文情势重大改变(19)第一节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19)第二节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22)第三节完善防洪安全体系(24)第四章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6)第一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26)第二节实施生态红线管理(27)第三节加快生态建设与修复(28)第四节加强环境治理与监管(31)第五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34)第一节健全立体交通网络(34)第二节强化能源基础支撑(37)第三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38)第六章构建生态产业体系(40)第一节积极发展新型工业(40)第二节稳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44)第三节突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47)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49)第七章统筹城乡发展(51)第一节提高城镇发展质量(51)第二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53)第三节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54)第八章扩大对内对外开放(57)第一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57)第二节深化国内区域合作(58)第三节拓展国际合作(59)第九章创新体制机制(61)第一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61)第二节探索资源市场交易机制(61)第三节创新投融资机制(62)第四节创新区域联动机制(62)第十章强化组织实施(63)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63)第二节加强宣传交流(63)第三节加强实施考核(64)前言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重要影响区,发挥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纽带作用,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武汉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
武汉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武汉旅游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武汉具备巨大的旅游潜力和吸引力。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系列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武汉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项目目标1.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武汉旅游,增加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
2. 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旅游品牌,提升城市形象。
3. 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三、项目内容1. 文化体验游推出参观黄鹤楼、古琴台、湖北省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的线路,配备专业导游进行讲解,让游客深入了解武汉的历史文化。
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汉剧表演、楚文化展览等。
2. 自然风光游开发东湖风景区、磨山、木兰山等自然景观的旅游项目,提供徒步、骑行、游船等多种游览方式。
打造生态农庄,让游客体验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
3. 美食之旅整合武汉的特色美食资源,如热干面、鸭脖、武昌鱼等,推出美食街区和美食体验活动。
举办美食文化节,邀请知名厨师进行厨艺展示和交流。
4. 都市休闲游打造武汉的商业步行街,如江汉路步行街,提供购物、娱乐、餐饮等一站式服务。
发展夜经济,推出夜间游船、灯光秀等项目。
四、市场推广1.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发布旅游攻略、图片、视频等内容。
2. 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定制化的旅游产品。
3. 参加国内外旅游展会,展示武汉旅游资源和产品。
4. 邀请旅游达人、网红等进行体验和宣传。
五、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完成项目策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景点整合、线路设计、合作伙伴洽谈等。
2. 第二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推出旅游产品。
3. 第三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根据游客反馈和市场情况,对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
六、项目预算1. 景点开发和维护费用:[X]万元。
2. 市场推广费用:[X]万元。
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产品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
为培植新兴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大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我省旅游业发展实际,制订《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旅游业发展态势(一)“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1、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 32亿人次,年均增长12.9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85亿元,年均增长15.96%。
接待入境旅游者3534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750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7846万人次),年均增长15. 33%;旅游外汇收入1089亿美元,年均增长14.41%。
接待国内旅游者329亿人次,年均增长11.48%;国内旅游收入1898亿元,年均增长16 08%。
2005年,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73亿元,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7%。
我省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十五”期末,全省已评定国家质量等级旅游景区99家,其中4A级24家、3A级34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旅行社67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2家、出境旅游组团社19家;星级饭店527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31家;长江星级游船26艘,其中四、五星级游船17艘,居全国首位;设有旅游院系的大专院校28所,旅游中专22所,职高56所,是全国旅游教育较强的省份。
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行、游、住、食、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它关联产业为支撑,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3、旅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国家先后安排我省旅游国债和旅游专项资金36亿元,促进了三峡黄牛岩和大坝旅游区、神农架天燕和大九湖、武当山太子坡和南岩、东湖落雁景区、大别山、九宫山、陆水湖、巴东神农溪、秭归九畹溪、五峰柴埠溪、长阳恩施清江闯滩、梭步垭、坪坝营等重点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10•【字号】武政〔2022〕20号•【施行日期】2022.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武政办〔2022〕8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10日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为推动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下简称东湖风景区)“十四五”时期保护与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时期,东湖风景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东湖从最大城中湖向最美城中湖、从武汉东湖向世界东湖、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三大转变,“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坚持“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社会共治”治水理念,多措并举推进水质提升,东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
东湖“自然氧吧”深入人心。
大力实施“拥抱蓝天”工程,“十三五”期间PM10、PM2.5分别下降45.9%、42.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4%。
东湖风景区成为武汉市民以及游客亲近大自然的重要场所。
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严把开发利用准入关,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有效。
(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
东湖绿道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向全球推介。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2.18•【字号】武政〔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武政〔2022〕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2月18日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特制订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文化产业总量持续增长,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壮大,文化融合深入推进,文化品牌效应持续放大,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武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811.98亿元,比2016年增长70.13%,占全省比重为45.62%,占全市GDP比重为5.01%。
(二)企业培育成效明显。
2019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972家,比2016年增加467家;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总额2036.67亿元,比2016年增长98.3%,企业质量效益持续向好。
(三)产业集聚初见成效。
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文化产业出口基地。
武汉东湖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武汉创意天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华中智谷)、红T时尚创意街区等骨干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强。
认定市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19个、市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20个。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本规划是武汉市第7轮总体规划,上一轮是1996-2020。
由市规划院完成,2004年就开始编制了,这个版本也不算是最终版本,毕竟发展形势太快,比如轨道交通又重新修编了。
最终版本应由市人大通过,再报国务院通过。
文中的黑体字是强制性规划。
总则一、编制背景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武汉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
武汉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武汉旅游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繁荣的现代都市风貌。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进一步提升武汉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特制定本旅游项目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武汉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2. 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促进武汉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旅游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历史文化旅游挖掘武汉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以黄鹤楼、东湖、辛亥革命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举办历史文化主题活动,如文化节、展览、讲座等,让游客深入了解武汉的历史文化。
开发历史文化纪念品,如书籍、邮票、明信片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2. 自然风光旅游利用武汉的自然风光优势,推出以东湖、木兰天池、云雾山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旅游线路。
加强自然风光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
开展自然风光体验活动,如徒步、骑行、露营等,让游客亲近大自然。
3. 现代都市旅游展示武汉的现代化城市风貌,推出以江汉路步行街、武汉天地、光谷广场等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旅游线路。
举办时尚文化活动,如时装秀、音乐节、艺术展览等,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开发都市休闲产品,如咖啡馆、酒吧、电影院等,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
4. 美食旅游挖掘武汉的美食文化,推出以热干面、豆皮、鸭脖等为代表的美食旅游线路。
举办美食节、烹饪比赛等活动,推广武汉美食。
开发美食纪念品,如美食书籍、美食地图、美食明信片等,让游客带走武汉的美食记忆。
四、项目实施1. 宣传推广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武汉旅游的知名度。
举办旅游推介会、招商会等活动,吸引国内外旅游企业和投资者参与武汉旅游项目。
与旅行社合作,推出武汉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
(word完整版)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有高清大图)
(word完整版)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附有⾼清⼤图)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2-12-12 来源:市局前⾔⼟地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
基于我国⼈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贯彻落实"⼗分珍惜、合理利⽤⼟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地制度,统筹⼟地资源的开发、利⽤和保护,提⾼⼟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
根据《湖北省⼟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纲(2005~2020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于武汉市⼟地资源供需状况和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确定全市2006~2020年⼟地利⽤主要⽬标和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各业各地区⽤地,优化⼟地利⽤空间布局,明确耕地和基本农⽥保护、建设⽤地节约集约利⽤、⼟地利⽤⽣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城区⼟地利⽤的管控要求,布局和安排⼟地整治⼯程和重点建设项⽬,提出统筹区域⼟地利⽤的调控政策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06~2020年为规划期,2010年为近期⽬标年,2020年为远期⽬标年。
《规划》是指导全市⼟地利⽤和管理的纲领性⽂件,是落实⼟地宏观调控和⼟地⽤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地利⽤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章总则⼀、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的战略机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地的根本指导⽅针,统筹区域、城乡、近远期的⽤地需求,协调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为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龙头城市和⽣态宜居滨江城市提供⽤地保障。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2.06•【字号】武政办〔2016〕18号•【施行日期】2016.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2月6日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全面提升两江四岸旅游功能,将我市打造成世界级滨水旅游目的地,按照《武汉市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要求,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江城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突显武汉特色、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加强综合管理,以两江四岸核心区为重点,充分整合和发挥两江四岸各方面资源优势,努力将两江四岸区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二、工作目标到2016年底,两江四岸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核心区港口岸线环境焕然一新,城市英雄广场和渡江文化系列景观彰显滨江文化特色,长江灯光秀和长江实景演艺秀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亮点。
到2017年底,两江四岸景观绿化和美化让城市更加靓丽,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品质、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形成较完善的水陆旅游产品体系。
到2018年底,两江四岸核心区建成武汉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契合点、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区、生态与人文的对话处、市民共享的新客厅和国际旅游的支撑轴,成为全国闻名的“滨江都市画廊”、具有示范效应的都市滨江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国际知名城市水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2010-2030(评审稿)《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组2010年1月目录第一章旅游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第2条规划性质第3条规划愿景第4条时空尺度第5条规划依据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第6条类型分析第7条区域分析第8条质量分析第9条综合评价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第10条市场潜力第11条市场定位第12条市场预测第四章发展环境分析第13条主要优势第14条制约因素第15条重大机遇第16条面临挑战第五章旅游发展战略第17条战略思想第18条战略原则第19条战略目标第六章旅游形象规划第20条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第21条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第22条旅游形象传播方案第七章空间组织规划第23条空间结构规划第24条主体功能区规划第25条旅游产业集群规划第八章旅游产品规划第26条产品开发目标第27条产品体系构建第28条专项产品建设第29条产品线路整合第九章项目建设规划第30条政府主导性项目第31条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第32条地区布局与规划导向第33条总体效应评估第34条项目管理举措第十章旅游交通规划第35条区域总体配置规划第36条交通运输方式规划第37条交通旅游产品规划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第38条总体目标第39条政策建议第40条实施方案第十二章保障系统规划第41条总体构想第42条实施方案第一章旅游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国际发展视野:旅游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进入大众化和全球化旅游时代后,国际旅游市场表现为从团体化转向个体化和家庭化发展;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与专题旅游等多样化发展;从远程旅游向中短途或邻近国度区域旅游多维度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部分国家可持续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助推器,并将成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综合性产业。
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第一大市场。
国内发展态势:区域旅游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发展旅游业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国民旅游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群可能成为影响旅游发展格局的主要空间力量,城乡以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方式日益普及。
与此同时,伴随高铁和3G时代的出现以及国民休闲计划的推行,将极大的改变国人旅游方式,空间上将出现以点带面的城际旅游,旅游产业组织将从单体型向网络型转变,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和产品升级转型速度不断加快。
省域发展格局:“一城两圈”区域旅游的新战略。
湖北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就加快湖北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合作协议,确立了“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并进,双轮驱动”的“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正在构建一个“中心城市-区域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名村”依次递进的旅游网络节点支撑体系。
第2条规划性质该规划性质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是“十二五”时期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总体发展部署和中长期旅游发展导向。
第3条规划愿景旨在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加速建设新型的以武汉为龙头的都市旅游综合体;不断增强城市圈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城市圈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和“两型社会”建设与改革的先导产业;为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全国低碳旅游业的典型示范区以及中国最滋润的山水休闲地提供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第4条时空尺度地理区位: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部,规划区域包括武汉、咸宁、孝感、黄冈、黄石、鄂州、天门、潜江和仙桃九个城市。
总面积约为5.78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31.23%。
本次旅游规划还包括武汉城市圈的三个观察员城市——荆门市的京山县、荆州市的洪湖市和随州市的广水市。
规划期限:以2010年为基准年,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第5条规划依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文件《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宪章》,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1995年《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与地球理事会(EC),1996年《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世界旅游组织第13届大会,联合国大会,1999年《开普敦宣言:目的地负责任旅游》,南非目的地负责任旅游会,2002年——中国政府有关旅游发展的规定《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旅游局,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旅游局,2003年《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国家旅游局,2003年《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国家旅游局,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国务院,2009年——湖北省和武汉城市圈各市的有关文件《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部省合作协议实施方案》,湖北省人民政府,2009年《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生态环境规划》,湖北省发改委,2008年《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湖北省交通厅,2008年《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武汉市旅游局等,2005年《黄冈大别山旅游开发带专项规划》,黄冈市旅游局,2008年《大别山旅游经济带旅游总体规划》,黄冈市旅游局,2007年《潜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潜江市旅游局,2008年《天门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天门市旅游局,2006年《仙桃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仙桃市旅游局,2006年《咸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年)》,咸宁市旅游局,2007年《鄂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鄂州市旅游局,2002年《孝感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孝感市外事侨务旅游局,2006年《黄石市旅游发展规划(2002-2020)》,黄石市外事侨务旅游局,2003年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第6条类型分析通过历时3个月,调查了城市圈9个城市和3个观察员城市的重点旅游资源,共选取了资源单(群)体2083项(实际列为统计资源的有1978项)。
——基本概况:普查资料汇总的1978个资源单(群)体中,可分为8大类,29个亚类,140个基本类型,单(群)体密度约为300个/万平方米。
旅游资源以人文景观为主,呈现“六分人文、三分自然、一分食购”特征。
——自然基本型旅游资源呈现以“山洞”、“江湖”、“林木”为主要特征。
人文基本型旅游资源呈现“名馆名居、名墓名寺”特色。
旅游资源赋存总量以武汉、黄冈和咸宁三市居多。
——主要特征:类型齐全,种类丰富;特色显著,主题鲜明;山水交融,生态良好;自然人文,禀赋俱佳。
总之,整个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类型表现出四个典型特征:多样性的资源类型,专题性的资源特色,互补性的山水生态,自然人文的合理配置。
第7条区域分析以县(市、区)为基本地域单元,统计旅游资源单(群)体的区域分布密集程度,综合考虑功能类型,划分资源密集区,并从区域旅游合作视角,结合资源密集区的分布情况,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特色和主导功能,并归纳整个城市圈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的总体特征。
1.资源赋存分区——高度密集型(2个):咸安温泉景观资源密集区和罗田天堂寨地文景观密集区。
——较高密集型(4个):英山吴家山地文景观密集区、通山山岳景观密集区、孝黄山水景观密集区、大洪山缘地文生物景观密集带。
——中等密集型(7个):红安将军县红色文化景观密集区、嘉鱼湖泊景观密集区、鄂黄城区山水园林景观密集区、两江四岸江滩景观密集区、大桥—首义文化景观密集带、东湖湖光科技景观密集区、赤壁三国文化景观密集区。
处于中等密集程度的资源区主要以文化景观类型资源为主。
——一般密集型(10个):浠(水)蕲(春)武(穴)名人故里景观密集区、泛梁子湖水域风光景观密集区、新(洲)团(风)山水景观密集区、大悟红色山城景观密集区、黄石—大冶山水园林景观密集区、汉口租界游憩商购景观密集区、麻城红色文化景观密集区、黄梅宗教文化景观密集区、浠水山水地文景观密集区、洪湖红色文化景观密集区、大(悟)广(水)北部山水景观密集带。
2.城市资源概貌——武汉(白云黄鹤,知音江城):都市自然景观相对分散,水体资源极其丰富,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次之。
两江纵横,湖泊交织,水体存量很大,具有典型的滨江滨湖特色,具有“江湖之城”(江城、百湖之市)的美誉。
代表性资源为“一楼一台一湖一江一寺”(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东湖、汉口江滩)。
——鄂州(吴王故都,梦幻水乡):自然景观以低山与湖泊类为主,尤其以水域风光类资源最为丰富,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4,享有“百湖之市”美誉;主要代表有“六山”(西山、莲花山、葛山、沼山、天平山、青峰山)“四湖”(梁子湖、红莲湖、三山湖、洋澜湖)。
代表性资源为“一都两湖”(吴王古都、红莲湖、梁子湖)。
——黄冈(绿色生态,红色胜地,古色人文):人文与自然景观相当丰富,主要以名胜古迹、名人轶事、奇山幽谷为特色,形成两条特色资源分布带,一是沿长江人文景观带,以“名人名寺名校名城”为特色,以人类活动遗址类、综合人文旅游地类为主,以东坡赤壁、黄州旧城、安国寺、青云塔、黄冈中学等资源为代表;二是大别山山水景观带,突出体现为“巍峨青山,英雄红魂”的主题特色,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军事遗址与历史事件发生地类占主导地位,地文景观类以青山、陡崖、奇石、幽谷为特色,军事遗址与历史事件发生地类多是以近代革命战争为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
其代表性资源为“名城名山名人名寺”(历史文化名城、大别山、苏轼、李时珍、闻一多、董必武、李先念等名人、五祖寺、四祖寺)。
——黄石(青铜古都,山水黄石):黄石旅游资源以古迹及建筑类、购物类和地文景观类资源最具优势。
自然景观以山水风光类为主,主要以观赏游憩低山和湖区为代表,以城区的东方山、西塞山和磁湖,阳新的仙岛湖、网湖,大冶的雷山和大冶湖、保安湖为典型代表。
人文景观主要是社会经济活动遗址和综合人文旅游地两个亚类,具有“青铜矿冶文化”、“吴楚文化与宗教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文化特色。
代表性资源为“两山一湖一矿址”(东方山、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西塞山、磁湖、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孝感(孝感动天,情满人间):自然景观基本是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大类,以山岳型旅游地和观光游憩湖(库)区两类为主,二者组合较好,形成四个典型的资源组合密集区:孝昌的“两山两湖”(双峰山、大悟山、观音湖、龙潭湖)、应城的“一泉两湖”(汤池温泉、龙赛湖、老观湖)、安陆的“一山一树”(白兆山、钱冲银杏群)、汉川的“一寺一湖”(仙女山寺、汈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