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件编制格式规定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bd0f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8.png)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一、引言城市规划制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城市的规划布局、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
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制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标准,以规范城市规划制图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二、适合范围本标准适合于城市规划制图的各类图件,包括总体规划图、详细规划图、专项规划图等。
三、标准要求1. 图幅和比例(1) 图幅:根据规划范围和内容确定图幅大小,普通采用A0、A1、A2等国际标准图幅。
(2) 比例:根据规划图件的用途和内容确定比例尺,常用的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等。
2. 图件命名和编号(1) 图件命名:每一个规划图件应有明确的命名,反映图件的内容和用途。
命名应简明扼要,便于识别和管理。
(2) 图件编号:每一个规划图件应有惟一的编号,编号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制,便于查找和归档。
3. 图件布局(1) 图件布局应符合规划图件的要求和规范,包括标题、图例、比例尺、北方向、边框等。
(2) 标题应清晰明确,反映图件的内容和所属规划项目。
(3) 图例应包括所有使用的符号、颜色和线型的说明,确保图件的易读性和一致性。
(4) 比例尺应明确标注,确保图件的比例关系准确传达。
(5) 北方向应标注清晰,便于读者判断图件的方向。
(6) 边框应完整齐全,包括图件名称、制图单位、日期等信息。
4. 符号和标注(1) 符号应符合规划图件的要求和规范,反映城市规划的各类要素和特征。
(2) 标注应清晰明确,包括地名、道路名称、用地性质等信息,确保图件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5. 数据来源和准确性(1) 数据来源应明确标注,包括调查、测量、遥感等数据的来源和时间。
(2) 数据的准确性应得到保证,包括数据的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图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6. 版权和保密(1) 制图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和图件应符合相关的版权和保密规定。
(2) 制图过程中产生的图件应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数据和图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测绘图件编制规范的要求和标准
![测绘图件编制规范的要求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4ae49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png)
测绘图件编制规范的要求和标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需求的增加,测绘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和推动。
测绘图件作为测绘工作的核心产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频繁而广泛。
为了保证测绘图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为工程建设和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持,编制测绘图件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标准。
首先,测绘图件的编制需要满足规范要求。
规范要求包括技术标准、程序流程等方面。
在技术标准方面,测绘图件要具备一定的精度和尺度要求。
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和应用场景,确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例如,道路测绘图件需要满足车辆通行的要求,房屋测绘图件需要满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需求。
在程序流程方面,测绘图件的编制需要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无误。
一般包括测量、作图、质量控制等流程,每个流程都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其次,测绘图件的编制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
标准是对测绘工作进行统一规范的指导文件。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测绘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测绘数据格式、图件设计要求、测绘成果报告规范等。
例如,测绘数据格式标准规定了测绘数据的组织形式和数据存储格式,图件设计要求标准规定了测绘图件的版面设计、图例说明、文字标注等规范要求,测绘成果报告规范标准规定了测绘成果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测绘图件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测绘图件的编制还需要考虑其应用场景和使用者的需求。
不同的工程建设和规划项目对测绘图件的要求不尽相同。
在编制测绘图件时,需充分了解和分析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者的需求,确保测绘图件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例如,道路工程建设需要的道路测绘图件要包括道路的纵横断面、边坡等详细信息,土地规划项目需要的土地利用图要详细标注各个用地功能区域。
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测绘图件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差异。
此外,编制测绘图件时还需要注意数据准确性和版面美观性的统一。
数据准确性是测绘图件的基本要求,决定了其使用价值。
规划常用规范
![规划常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fe494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5.png)
规划常用规范规划常用规范是指在进行规划工作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管理的要求,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它是规范规划工作的基础,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规划常用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一、规划编制规范1. 规划编制程序规范规划编制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规划调研、问题分析、目标确定、方案设计、评价论证、报批批准等环节。
规划编制程序规范要求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确保规划编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规划编制内容规范规划编制内容应包括规划的背景、目标、原则、任务、范围、方案、实施措施、监测评估等要素。
内容规范要求明确规划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内在逻辑,确保规划的联贯性和可操作性。
3. 规划编制技术规范规划编制应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等。
技术规范要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法、技术标准等,确保规划编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规划图件编制规范1. 规划图件格式规范规划图件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编制,包括图件尺寸、比例尺、图幅、图例等。
格式规范要求规划图件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便于阅读和使用。
2. 规划图件内容规范规划图件应包括规划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等内容。
内容规范要求规划图件的清晰度和详细度,能够准确反映规划设计的意图和要求。
3. 规划图件标注规范规划图件应进行相应的标注,包括文字说明、符号标识、图例解释等。
标注规范要求规划图件的标注内容准确、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三、规划实施管理规范1. 规划实施程序规范规划实施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规划实施计划的制定、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等环节。
程序规范要求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确保规划实施的顺利进行。
2. 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规范规划实施应进行监测评估,包括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等。
监测评估规范要求规划实施的监测指标、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的反馈等,确保规划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地质图件的编制
![地质图件的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d95cbbf7360cba1aa811da55.png)
5.主图中的其它内容
若在测区布置了地球物理、地球 化学和水文地质等观测点,以及 山地工程(探槽、竖井、平巷)和钻 孔等,也应用特殊性的符号将其 位置及编号表示在图上。
6.主图清绘顺序
①先绘制各种观测点、样品采集点、 山地工程和钻孔的位置及编号; ②然后绘断层; ③再绘其它地质界线,各种界线不要 穿过各种符号和编号; ④最后注上各种时代符号 注意:凡是被各种地质界线和断层或 圈闭的范围均应注意时代符号。
(1)剖面位置选择原则: ①垂直地层和构造线走向; ②地层发育较全; ③地质研究程度较高。 从162.9高地—193.9高地—201.2高地—大 砾岩山—官地村 可将162.9高地-201.2高地(大砾岩山南 侧)连线,向两侧延至主图图框止,下 方(SSW)为A,上方(NNE)为A’。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4.主图图框
(1)先从给定地质图上套取图框及重 要地物标志; (2)套在实际材料图上,进行校正。
5.主图内容
填图区内和教师带队的路线,为 实际测量内容; 填图区外,从所给地质图中转绘; 上述二区接图处,注意连线、接 图误差范围和合理性。
4.主图内容
①主要地形、地物标志,如高地、公路、桥 梁、村庄、水库、五副坝、重要山谷、山沟 名称等; ②地质界线(实线),包括不整合界线(实 线+虚线); ③产状要素(与实际材料图一致); ④地质体代号; ⑤断层及其性质和产状(用红线); ⑥滑坡体。
5.图切地质剖面图
图切地质剖面图主要用于补充说 明全区主要地质构造的地下延伸 情况。该图位于主图的下方,要 求有图名、比例尺(可略)、剖 面方位、图例(与主图相同)等。 绘制程序如下:
5.图切地质剖面图内容
图名:A-A’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同地质图 方位:从地质图上由A- A’ 线量出
地球化学图和原始图件的编制规范(正式)
![地球化学图和原始图件的编制规范(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8616282af90242a895e58b.png)
5.5为了提高每个采样点上样品的代表性及保证足够的样品重量,要在采样点附近一定范围内(例如15m~30m)进行多点采集,合并为一个样品。采样重量视不同岩性地区、样品粒度分布状况而定。可以在野外用不锈钢筛过筛,也可以回驻地使样品干燥后过筛。但要保证样品过60目筛后的重量大于200g。
5.8采样点应正确地标绘在1:50000地形图上。使用GPS定点,定点误差不大于50m(GPS定点方法及要求见附录C)。为便于质量检查和异常检查,原则上每个采样点均应留有标志,至少每条水系的最上游采样点必须留有标志。
5.9统一使用标准化的野外记录卡、用代码记录样品的各种特征及周围环境特征,野外记录卡的格式及填写说明见附录A。
b.采样点主要分布在二级水系中和一级水系口上。适当考虑水系长度,超过1km的一级水系,除在水系口上取样外,还可以进入水系取一个或几个样品。注意使每一个点都能控制自己特有的汇水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控制。
c.最上游采样点控制的汇水盆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3km2,不大于3km2;
d.要考虑不同自然地理地质条件下异常的持续性。
5.10记录卡填写的内容在现场用2H或3H铅笔填写或在现场用掌上电脑录入。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录入的要求见工整、清晰,不准重抄和涂改,发现记录有误,只能将原记录代码划去,在其左上方写上正确的代码。
5.12采样小组使用的1:50000地形图手图,每日野外工作结束后要将采样点着墨,以直径2mm小圆圈标定采样点,写上样品号。同时要根据手图将其全部内容转绘到另一张同比例尺地形图上,制成采样点位底图。转点误差应小于0.5mm。
规划修编图件编制指引
![规划修编图件编制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8865efd280eb6294dd886c7c.png)
市县级规划大纲图件成果制作技术指引一、规划图件总述①规划图件是规划文本的图形语言,分为成果图件与分析图件两类。
成果图件一般应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图,土地利用管治分区与重点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图,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与地市级土地利用调控图,省级以上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图。
分析图件一般包括:上轮规划主要指标实施进展图(分地市),人口规模与城镇化发展预期目标图(分地市),GDP与三产结构发展预期目标图(分地市),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调控目标图(分地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目标图(分地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与任务目标图等等。
二、内容概要(五大图件)②1、土地利用现状影像图最新正射遥感影像,含行政边界,政府驻地标记,河流、水库、湖泊及山脉名称,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名称及图例等要素。
2、土地利用现状图含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斑及地类编码,行政边界,政府驻地标记,河流、水库、湖泊及其名称,公路、铁路、管道运输线路、机场、港口名称及图例等要素。
3、土地利用空间管制规划图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反映规划的交通布局、各类园区和重大项目等要素,划定禁止建设区(浅绿色)、允许建设区(浅红色)、限制建设区(浅黄色),图上各类控制区面积应与调控指标衔接。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在土地利用空间管制规划图基础上,重点落实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确保约束性指标与图上面积一致。
其他用地参照用途管制区的规定表示。
①摘自《省级规划编制守则》P5页。
②摘自《广东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指引(试行)》080730 P10-11页。
5、土地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图在现状图上标出“三旧”改造、25°以下园地山坡地改造、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围填海造地等各项重大工程开展的类型、范围、面积、时限。
三、五大图件本质及相互关系表1. 五大图件本质及相互关系3图1. 五大图件的逻辑关系四、 各图件详细操作指引(一)土地利用现状影像图 【重点与关键】:在于图幅的整饰 【制图要素】:1、整饰图幅通用的要素:内外图框、图名、图例、指北针、风向玫瑰图、比例尺、制图单位、制图时间、坐标及投影体系、经纬度及公里网;2、行政边界(市、县、镇、村,需按标准);3、标记:政府驻地名称,河流、水库、湖泊及山脉名称,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名称。
测绘图件编制的规范要求与技术要点
![测绘图件编制的规范要求与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2b94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f.png)
测绘图件编制的规范要求与技术要点测绘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目的是通过测量和制图来获取和表达地理信息。
测绘图件编制是测绘工作的核心环节,对于保障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测绘图件编制的规范要求和技术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测绘图件编制的规范要求1. 精确性要求:测绘图件的精确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测绘人员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严格按照国际公差标准进行测量,并采用适当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制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符号规范和比例尺要求,保证图件的精确度。
2. 完整性要求:测绘图件应包括完整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水系、道路等地理要素。
同时,图件上的标注应准确无误,包括地名、道路名称、地物分类等信息。
完整的图件可以为后续的地理分析和决策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3. 一致性要求:测绘图件上的各个要素应在空间位置和属性上保持一致。
例如,在道路图件中,道路线要素和道路名称应当一一对应,避免出现勘误和疏漏。
此外,图件上的符号和颜色应统一,以提高图件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4. 规范性要求:测绘图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测绘标准和规范要求。
例如,对于地图的比例尺、边框、图名等要素,都有详细的规范要求。
在编制图件时,应参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图件的可比性和可替代性。
二、测绘图件编制的技术要点1. 数据采集与处理:图件编制的第一步是进行数据采集。
测绘人员可以采用现场测量、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获取地表信息。
数据采集后,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纠正、插值、拓扑修复等操作。
数据采集和处理是制图的基础,对于最终图件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2. 数据库管理: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图件编制逐渐从纸质图件向数字化图件转变。
在编制数字化图件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更新。
数据库管理要求具备合理的数据结构和高效的查询功能,以满足测绘工作的需要。
3. 制图软件应用:制图软件是图件编制的重要工具,能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和图件的编辑。
12-DD 2019-04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
![12-DD 2019-04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https://img.taocdn.com/s3/m/585f0631a300a6c30c229f61.png)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 2019-04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Specification for the compil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mapsPart 1:Hydrogeological mapping(1∶50 00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1月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编图原则 (2)4.2 编图程序 (2)4.3 编图方法 (2)4.4 编图要求 (2)5 表示方法 (3)5.1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3)5.2 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 (5)5.3 水文地质界线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5)5.4 水文地质参数及其它 (5)5.5 地下水化学特征 (5)5.6 区域地质背景 (5)5.7 水文地质剖面图 (6)5.8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 (6)5.9 镶图 (6)6 图式图例示例 (6)6.1 水文地质图表示方法相关附表参见附录A.1 (7)6.2 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图面配置示例参见附录A.2 (7)6.3 水文地质图图例示例参见附录A.3 (7)6.4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示例参见附录A.4 (7)6.5 水文地质剖面图示例参见附录A.5 (7)6.6 含水岩组与咸水体分布区概化剖面图示例参见附录A.6 (7)6.7 水文地质立体结构概念模型图示例参见附录A.7 (7)6.8 图幅位置索引图示例参见附录A.8 (7)6.9 接图表示例参见附录A.9 (7)6.10 责任签示例参见附录A.10 (7)6.11 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B (7)6.12 地理底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C (7)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相关示例 (8)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 (32)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理底图编制要求 (39)参考文献 (4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资源科学》图件编制要求
![《资源科学》图件编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1fa0b40767f5acfa1c7cdff.png)
《资源科学》图件编制要求为了提高文章的图件质量,请各位作者配合进行《资源科学》杂志图件修改,请务必仔细修改图件,因为图件必须要达到出版要求,否则不能排版和出版!图件的修改可能会进行多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请各位作者理解!文章中的图件一般分为:折线图、地图(包括遥感影像等)、流程图(矢量格式)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件有不同的制作要求。
1.总体要求(1)命名要求:文章中所有图件命名以“作者—序号”的形式命名,如“尚红云-1.tif”。
(2)格式要求:a)折线图请提供excel格式的原始文件,里面的折线图应该按照文章中顺序规范排列;b)流程图(矢量格式)请提供visio文件格式,其它格式请提供说明;c)地图如果是黑白图件的分辨率必须达到600dpi(非常重要!dpi概念见说明结尾的附录部分),一般为tiff格式,彩色图件分辨率必须达到300dpi(非常重要!)以上,一般为tiff格式。
(3)压缩包要求:将整篇文章的所有图件放在一起进行打包压缩,以作者名命名。
2.折线图制作(1)一般的折线图请作者尽量在excel 2003版本中完成,因为需要作者提供原始的excel文件编辑部会进行后期加工,图中文字要求整齐规范。
(2)折线图整体大小设置:首先请打开“绘图”工具条,如下图所示,点击箭头(如图1所示),根据折线图的内容多少,双击折线图,设置折线图的大小(如图2所示),一般为宽8cm,高4cm,如内容比较多,可以调整为宽10或12cm,高6或7cm。
完成设置后再次点击箭头关闭设置模式。
为了方便制作,可以将视图的显示比例扩大。
图1图2(3)设置字体格式和大小:双击折线图,首先设置边框为“无”(如图3所示)。
图 3再设置字体,如图4所示,中文字体为“华文中宋”,字号一般为7号字。
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一般为7。
注意不要选中“自动缩放”。
图 4(4)设置图表选项:在折线图上右键——“图表选项”,如图5所示,设置数值y轴,主要网格线,确定后,在折线图上双击网格线,设置网格线为25%灰度,一般粗细。
图纸编制管理制度
![图纸编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5d9cc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2.png)
图纸编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规范图纸编制工作,提高图纸编制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图纸的编制工作,包括建筑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给排水设计图纸、电气设计图纸等。
第三条图纸编制管理应坚持“统一规范、程序规范、质量控制、过程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图纸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第四条图纸编制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图纸编制结果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图纸编制流程第五条图纸编制由项目负责人、主创设计人员、专业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图纸编制小组,按照设计要求、任务书和设计说明进行编制。
第六条图纸编制流程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等阶段,每个阶段由相应的专业人员负责,项目负责人统筹协调。
第七条图纸编制小组应按照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图纸编制任务分工表和时间节点,保证各阶段图纸编制工作按时完成。
第八条图纸编制小组应在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质量评审,对图纸内容、规范要求、技术标准等进行审核,确保图纸编制质量达标。
第三章图纸编制规范第九条图纸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筑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给排水设计规范、电气设计规范等。
第十条图纸编制应遵循工程施工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工程建设安全、稳定和质量可靠。
第十一条图纸编制应做到工程可行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第十二条图纸编制应规范标注图纸编号、图名、比例、图例、尺寸、图纸格式等内容,确保图纸清晰准确。
第四章图纸编制质量控制第十三条图纸编制质量控制由项目负责人、主创设计人员、技术负责人等共同参与,确保图纸编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第十四条图纸编制质量控制应采取质量抽查、技术交底、设计评审、验收确认等方式,对图纸内容、技术标准进行严格把关。
图件编制计划书
![图件编制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246cfd2d0b1c59eef8c7b48a.png)
图件编制计划书篇一:编制综合图件的一般要求第三章编制综合图件的一般要求十八、为了统一规格和便于折迭保存起见,除按标准分幅编制的图件外,一般图件的规格宜尽量采用 210×29.57厘米(即标准纸A4)的整倍数。
十九、在编制图件时应率先考虑图的布置、方向、图幅大小、图的内容等。
平面图的方向应是上北下南或右北左南。
剖面图的正北、北东、东、南东端一般放在右侧,也可按方位角0?至小于 180?范围内放在右侧;当剖面方位不一致或呈弧形排列肘,应一律向同一方向放平。
图幅大小以图内不剩大块空白为原则。
二十、标准分幅图件接图表示方式按区调的有关要求处理。
一般图件如因图幅过大而需分成数幅绘制时,应在每幅图廓外侧的右上方绘出接图表。
接图表要按各并幅的相对位置绘出本福及其四周相邻图幅界线。
注出各幅的分幅编号,并在本幅图范围内打上阴影。
分幅的相邻图幅要保证接国质量。
二十一、各种图件的整饰(包括内外图廓、分度带、座标网、图廓间注记、图名、图幅号、比例尺、方位标、图例、图签、接图表、座标系统说明、保密等级等)除区域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图按有关规范或要求进行外,一般均按下述规定办理。
1、除部分图件(如技状图)可视需要而定外,其它各类图件都必须绘制图廓。
2、国际分幅的地质图件应在外图廓绘出分度线。
3、高斯一克吕格直角座标网线或独立直角座标网线绘在围内廓和分度带内侧线或内图廓和外图廓细线之间,一般不绘入内图廓内。
4、比例尺1:5万或小于1:5万的各类平面图,应在内外图廓间写出居民地注记,道路到达注记、经纬度注记、座标网注记、邻幅图号注记等。
5、地质图件的图名一般由下列三部分按顺序排列组成:工作地区(省、县或人所共知的地理或地质单元),矿区名称或编号、图的类别,如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铁矿区地形地质图,柴达木盆地冷湖构造地质图等。
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图以及相应种类的图件可省去工作地区行政区划名称,如××铜矿××号勘探线剖面图。
河南省市县级土地利用图件编制要求
![河南省市县级土地利用图件编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d5865d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6.png)
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编制要求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课题组二○○八年十二月为规范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统一性,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省级规划编制要点》,制定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编制要求,包括图形文件、图形参数、图形编制平台及比例尺等统一标准。
一、软件平台及其它1.编制软件本次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编制平台采用MAPGIS软件V er6.5以上和ARCGIS 软件V er9.0以上。
2.MAPGIS系统库系统库采用统一的土地系统库(系统库以电子文件格式提供)。
字体配置采用MAPGIS字体配置,Windows的TureType字体。
配置为:汉字字体码0 1 2 3 4代表字体细等线简体宋体简体仿宋简体黑体简体楷体简体3.比例尺市级图形比例尺原则上采用1:10万,个别地市面积较大的比例尺可以采用1:20万。
县级图形比例尺原则上采用1:5万,个别县面积较大的比例尺可以采用1:10万。
乡级图形比例尺原则上采用1:1万。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图:比例尺原则上采用1:1万,个别城区面积较大的比例尺不超过1:2.5万。
4.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2)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方式:1:1万图幅按3°分带,1:5万—1:20万图幅按6°分带;(4)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二、需要编制的图件市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图、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图、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图、各类产业聚集区布局图和生态功能区分布图等。
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图等。
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三、规划图件分项要求1.成果图件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图。
地球化学图和原始图件的编制规范(正式)
![地球化学图和原始图件的编制规范(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8616282af90242a895e58b.png)
a.采样点要分布均匀、合理。要使1:50000地形图上按1km2划出的采样格子(称小格)中的绝大多数(95%以上)小格内都有采样点分布,应做到基本不出现或很少出现连续3个以上空白小格。采样密度平均为1~2个点/km2时,小格内样品数一般不要超过2个。采样点分布均匀并不意味着将采样点布置在采样格子中央,而应将采样点布置在每一个格子中能最大限度控制汇水面积处(见图2);
GB/T14839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
3总则
3.1区域化探是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工作范围应覆盖我国全部可工作的国土面积。其调查成果,主要为区域矿产勘查中成矿远景区和中大型找矿靶区的圈定、资源潜力预测、地质填图与基础地质研究、环境与土地质量评价以及社会其它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提供数十种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的地球化学资料。此项工作按国际分幅部署测区。基本工作比例尺为1:250000,交通很不发达、工作条件困难的边远地区也可采用1:500000工作比例尺。它们的基本采样密度(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例)分别为1点/1~4km2和1点/16km2。成果图件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对地球化学资料的需求,可制作任意比例尺和不同图示表达形式的图件(册)提供应用。
d.重要异常的查证:包括拟采用的查证方法、使用的现场分析手段和设备、查证程度、提交异常查证的成果图件、简报等。
e.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设备、材料计划、经济预算、组织编制和工作进度安排等;
f.提交成果的内容与时间:包括计划上交的报告、图件等资料,提交时间等。
4.5区域化探项目都应单独编写设计书。设计书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写。
3.2按地理特点和区域化探工作条件,可把我国大致分为以下两类地区(见图1):
a.内地及沿海中低山、丘陵地区;
第五讲_几种主要图件的编制方法
![第五讲_几种主要图件的编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141025af45b307e8719784.png)
第五讲
几种主要图件的编制
第二节 综合地层柱状图的编制 一、作图数据的获取 2、利用钻探资料编制综合地层柱状图 如果研究区已有一定的钻探工程,则可利用钻探资料编制综合地层 柱状图。 首先采用第一节所讲述的方法,编制钻孔的钻孔柱状图,然后根据 岩性、厚度、化石、标志层、沉积相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等进 行地层对比,绘制地层对比图,建立全区的地层层序、接触关 系、以及岩浆活动的顺序、范围与围岩的关系。对于勘探工程 没有揭露的有关地层,可收集区内或附近的有并资料加以补充。 对同一层位的岩层进行综合和描述时仍采用上述方法。统计同 层位、同岩性的厚度值,求出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其平 均值作为作图采用厚度值。注意在原始数据统计时,必须排除 断层的影响,但不要把原生沉积厚度的变化误认为是断层通过。 如果在工作区有实测地层剖面数据,也可将实测地层柱状图与钻孔 柱状图一起进行对比,并参与平均厚度的计算,其效果更佳。
第五讲
第二节
几种主要图件的编制
综合地层柱状图的编制
二、综合地层柱状图的绘制 1、确定比例尺 综合地层柱状图的比例尺要选择适当,由于综合地层柱状 图是反映全区的地层,其总厚度一般要远远大于单个 实测地层柱状图或钻孔柱状图,所以,所选用的比例 尺一般要较前者小,比较常用的比例尺有1:500或 1:1000。 当综合地层柱状图与地形地质图放在一起时,要使柱状图 的长度与地质图上下宽度大体相当。 2、综合地层柱状图格式设计 综合地层柱状图一般应包括地层系统、地层厚度(地层厚 度应表示出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岩性柱状、 层序号、矿层及标志层名称、岩性描述、化石、矿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五讲 几种主要图件的编制
第二节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的编制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编制的主要步骤 (3)勘探剖面线的绘制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的勘探线,就是各个勘探 剖面垂直投影于垂直面上一组相互平行的铅垂线。 本实习,首先应在已确定方位的投影线上,根据上 林铜矿床地形地质图上要相邻勘探线剖面的间距绘 出两条铅垂线,即为第I勘探线、第II勘探线在垂直 纵投影面上的投影线。然后,依次标注它们的编号。 垂直投影面上的勘探线与标高线,共同构成编制矿 体垂直纵投影图的控制网。
3 化探图件编制
![3 化探图件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e7f6f330647d27284b735190.png)
地球化学图色区划分(2015版)
色区及(区名) 深蓝(强低值区) 蓝(低值区) 浅蓝(低背景区) 浅黄(背景区) 浅红(高背景区) 红(高值区) 深红(强高值区) 元素含量范围(g/g 或 ng/g) < X 0-2.5S0 元素累积频率 <1.5% 1.5%~<15% 15%~<25% >25%~≤75% >75%~≤95% >95%~≤98.5% >98.5%
6、找矿预测图
在综合异常基础上,结合测区地层,构造,岩浆 岩分布和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已知矿床(点)的异常
特征,物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对各个异常进行
综合评价,确定其找矿前景,最终根据异常的分布特 并注明靶区名称及找矿种类。
征,圈出找矿靶区,用 A,B,C 三类表示其找矿前景,
地球化学参数 l、总体平均值 x1及均方差S1(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及均方差) 2、背景平均值 x2及标准离差S2(经 x+2S 或 x+3S 反复剔除
后的平均值及均方差) 3、变异系数 CV(S/x) 4.各异常浓集系数(异常平均值与背景平均值之比值) 5、各异常衬度(最大值与异常下限值或背景平均值之比值)
6、各异常平均值(异常区内的元素平均值)
7、各异常面积(一级浓度即T值圈的面积) 8.异常面金属量(异常面积与异常平均值之积) 9.叠加强度D
组合异常图
组合元素异常图是在单元素异常的基础上,根据研究 对象的元素组合特征,选择3~5个元素编绘。同时确 定一个主要元素,用面色表示内、中、外带;其他元 素按异常下限圈定,用线表示,并用不同颜色区分。
综合异常图
X
综合异常图是在组合异常图的基础上,研究几组元素 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综合性图件。将空间上密切相伴、 同种成因的所有元素异常,归并为一个综合异常,并 对异常进行分类。每个综合异常代表几组异常的集合 表现,用线圈闭异常范围,并将元素组合标于线上, 如:Au-Cu-Pb-Zn。
12-DD 2019-04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
![12-DD 2019-04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https://img.taocdn.com/s3/m/585f0631a300a6c30c229f61.png)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 2019-04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Specification for the compil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mapsPart 1:Hydrogeological mapping(1∶50 00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1月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编图原则 (2)4.2 编图程序 (2)4.3 编图方法 (2)4.4 编图要求 (2)5 表示方法 (3)5.1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3)5.2 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 (5)5.3 水文地质界线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5)5.4 水文地质参数及其它 (5)5.5 地下水化学特征 (5)5.6 区域地质背景 (5)5.7 水文地质剖面图 (6)5.8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 (6)5.9 镶图 (6)6 图式图例示例 (6)6.1 水文地质图表示方法相关附表参见附录A.1 (7)6.2 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图面配置示例参见附录A.2 (7)6.3 水文地质图图例示例参见附录A.3 (7)6.4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示例参见附录A.4 (7)6.5 水文地质剖面图示例参见附录A.5 (7)6.6 含水岩组与咸水体分布区概化剖面图示例参见附录A.6 (7)6.7 水文地质立体结构概念模型图示例参见附录A.7 (7)6.8 图幅位置索引图示例参见附录A.8 (7)6.9 接图表示例参见附录A.9 (7)6.10 责任签示例参见附录A.10 (7)6.11 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B (7)6.12 地理底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C (7)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相关示例 (8)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 (32)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理底图编制要求 (39)参考文献 (4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图件编制(地质培训讲稿)
![图件编制(地质培训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6c59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d.png)
图件编制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图件编制随着地质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早期的手工绘制到现代的计算机绘 图,图件编制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
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图件编制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 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地质研究和决策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和可视化的支持。
02
地质图件编制
地质图件的类型
地质图件编制的流程
01
02
03
04
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相关地质资料,包括野外 调查数据、钻孔资料、遥感影 像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地图制作与编辑
利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与 编辑,包括地图符号设计、地
图注记、地图整饰等。
数据分析和处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图像处理等,提取
有用的信息。
地质图件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地质图件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地质构造分析
地质图件能够清晰地展示地质构造特征,为科研人员提供 重要的地质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矿产资源研究
地质图件能够反映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 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并评估其开 发潜力。
地球化学研究
地质图件的信息化服务
1 2
数据查询与检索
建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查询、检索和 导出功能,方便用户获取所需的地质信息。
空间分析服务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供地形分析、矿产 资源评价、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的服务。
3
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地质数据和模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矿产资 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基础地质图件
包括区域地质图、地层 柱状图、古生物图等, 用于描述区域地质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2 比例尺尺寸示意图(单位 mm)
3.9 图名(参见图 3-3)
1 图签的编写规则
图签的格式按图件类型分类确定,一般的工程原始编录图件(包括钻 孔柱状图),只需要写出相关责任人即可,不必做成图签形式。工程编录的 电子版本和综合图件(如地形地质图、剖面图等)必须附图签,用规定的 表格形式表示。
图签的长宽比控制在 5∶3,尺寸大小为 10cm×6cm。
1.1 图件的分类
图件编制格式规定
目录
1 图签的编写规则··········································································· ···1 1.1 图件的分类··············································································· 1 1.2图号及顺序号的编写规则························ ············ ·············· ···········2
2.3 图签的格式
综合图件图签的项目包括单位名称、图名、责任栏及图件的相关信息, 具体格式见表 2-2:
3
图件编制格式规定
表 2-2 综合图件图签格式
单位名称
图名
拟编 审核 制图 总工程师
院长
顺序号 图号 比例尺 日期 资料来源
注:表内拟编等列的文字尽可能左右对齐,居中排列。 图名较长时可适当进行左右方向的压缩。
6、纵向刻度值上下之间右对齐,与刻度线间左右居中对齐,横向刻度 值与刻度线上下居中对齐;刻度值与纵、横刻度轴相距均为 1mm。
3.8 比例尺(参见图 3-2)
图名之下需设置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其中,“比例尺”三字与 数字之间空四格;数字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间相距 2cm,两者左右居中对 齐,并成一整体与图幅外边框左右居中对齐。比例尺底端与图幅上边框间 距 7mm。线段比例尺的式样规格见图 3-2。附件 1 可直接复制使用,其单位 和尺寸根据图件的具体比例尺确定。
2 图签的格式规定························································· ······················3 2.1原始编录及表格型图件······································ ····························3 2.2 综合图件················· ································································ ·3 2.3 图签的格式·················································································3
3.7 刻度(参见图 3-1)
单位名称 图名
外框线宽度 0.5mm
图 3-1 图签、刻度和图框尺寸示意图(单位 mm)
1、纵向刻度轴上的刻度线指向图内,横向刻度轴上的刻度线位于刻度 轴的上方(当其与图的上部内边框重叠时,刻度线位于刻度轴的下方)。
2、刻度线长 2mm;若分主副刻度线,则主刻度线长 2mm,副刻度线 长 1mm。
1
图件编制格式规定
1.2 图号及顺序号的编写规则
顺序号以报告所附所有图件按 1-n 顺序编排,由类型 1 向 2、3……依次 排列。
除区调图的图号按照相关规定外,其他图的图号可以根据图件类型划分。 图号的命名规则为图件类型+顺序号(同类图件),如 1-1、1-2……1-n。
2
图件编制格式规定(修订版)
4
图件编制格式规定
3 电子图件编制的相关规定
3.1 字体
英文及数字采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其余文字均用宋体。
3.2 字体大小
图件内各类字体的大小规格见表 3-1 所列: 表 3-1 图件内有关字体大小的规定(单位:mm)
注:图名可根据图幅大小适当缩放;当图例注释文字较多时,字体可适当缩小;地质体 及编号指岩体、地层、构造和矿体等及其编号,当需突出矿体或重要地质体时,其编号 的字体可适当放大;与储量计算有关的块段号、面积号及其面积、品位及储量值等字体 的大小可参照相邻文字的大小作适当调节。
3.3 文字宽度比例
1、图名:根据字数多少调整文字宽度比例; 2、数字 0.8; 3、单位名称 0.9; 4、其余 1.0。
3.4 内框线(参见图 3-1)
剖面图如有刻度轴,则可无内框线。内框线宽取 0.15 mm,实线。
3.5 外框线(参见图 3-1)
用多段线画,线宽 0.5mm,与内框线距 10mm。当内外框线间的文字内 容如坐标数值或标高等较宽时,内外框线间距可适当放大。
表内文字用宋体,四号字(指电子文档,数字及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根据图的大小设置责任表,以布局美观、合理为宜。
表 2-1 责任表的样式 单位名称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手绘
编录人 编录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电脑清绘
制图人 制图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2.2 综合图件
综合图件包括综合平面图和各类投影图。 综合平面图:矿区(区域)地质图、地形地质图、实际材料图、地貌 及第四纪地质图、物化探成果图、探矿工程分布图、工程地质图等。 投影图:勘探线剖面图、取样平面图、水平断面图、储量计算图、纵 剖面图等。 综合图件必须设置图签,规格为 10cm×6cm。
3电子图件编制的相关规·············································· ··············· ·········5 3.1 字体·························································································5 3.2 字体大小···················································································5 3.3 文字宽度比例 ············································································5 3.4 内框线····················································································· ·5 3.5 外框线·······················································································5 3.6 图签··························································································6 3.7 刻度··························································································6 3.8 比例尺·······················································································7 3.9 图名···························································································7 3.10 剖面图中不同类型剖面的规格 ·······················································8 3.11 图例 ························································································8 3.12 工程符号···················································································10 3.13 产状符号···················································································10 3.14 断层·························································································11 3.15 样品分析结果表 ······································································ ··11 3.16 裁图标志···················································································12 3.17 图内各类线型的宽度 ···································································12 3.18 图例内容排列原则 ······································································13
主要分为四类: 1、1 类:平面图,包括地形地质图(物化探异常分布、水文)、工程布 置图、实际材料图、水平(中段)断面图、矿体(垂直、水平投影图)及 各类综合平面图等; 2、2 类:剖面图; 3、3 类:钻孔柱状图; 4、4 类:探槽、坑道素描图等。 5、统一图例的类别随相关主要图件进行分类,如剖面图的统一图例定 为 2 类,若是综合图例则为 1 类(相当于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