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与数值模拟应用于风能资源综合评估新尝试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备受关注,有关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对当前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一)测风塔法
测风塔法是一种常见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通过设置测风塔测量风速、方向和温度等参数,来评估该地区风能资源的适用性和可利用程度。
测风塔一般设置在地面或者离地较近的高度处,同时需要测量一定数量的数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
(二)卫星遥感法
卫星遥感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来获取风能资源信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图像分析、数值模拟等方式,评估不同区域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和适用性。
(三)气象资料法
气象资料法是一种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气象观测数据来评估风能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性。
该方法可以通过现有的气象测量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来得出相应的风能资源评估结果,是一种较为可靠和简便的方法。
(四)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和数学原理建立起来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该方法采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模拟风能资源分布和预测风速、风向等参数,较好地解决了测量方法的受限和不确定性问题。
综上所述,不同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以保障风电项目的成功实施和运营。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风电场选址和风能资源评估是风能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测绘技术在风电场选址和风能资源评估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为风电场的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详尽的情报。
本文将就使用测绘技术进行风电场选址和风能资源评估的重要性和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测绘技术在风电场选址中具有重要意义。
风电场选址的目的是寻找适合建设风电机组的地点。
这需要对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多个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测绘技术能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貌数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可以实现对风场地形特征的三维表达。
同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卫星影像数据,可以对地表覆盖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选择区域的地理环境。
在风电场选址中,考虑到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生态保护、土地开发成本等多个因素,测绘技术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为选址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测绘技术在风能资源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
风能的开发利用需要准确评估风能资源的丰度和分布情况,以确定可行性和经济性。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风速仪、风向仪等风测仪器测量风速、风向、风力等参数,分析风场的风能潜力。
通过具体测量和实地调查,可以编制风测报告和风力资源图,为风电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利用LIDAR技术,可以准确测量风速和风向的垂直分布,确定风能资源的变化趋势,指导风电场的布局。
测绘技术使风能资源评估更加准确、可靠,为风电项目的设计和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测绘技术还能在风电场的建设和运维中发挥作用。
在风电场建设前,利用测绘技术可以进行工程测量,确定场区边界、道路、线路、设备的位置等,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在风电场运维中,利用GNS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INS技术(惯性导航系统)等,可以实时监测风机的位置和姿态变化,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配合无人机技术,可以对风机进行巡检和故障排查,提高风电场的管理和运维水平。
风电场工程中的风能资源评估

风电场工程中的风能资源评估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风能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性较高的清洁能源,并且有着很高的利用潜力。
然而,在建设风电场之前,必须进行风能资源评估,以确保风电场的可行性并提高发电效率。
一、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在风能资源评估的过程中,使用多种方法来确定目标地点的风能潜力。
首先,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测风杆观测。
在选定目标地点后,会安装测风杆并采集一段时间的风速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该地点的风速分布情况,从而评估其风能潜力。
其次,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利用地形、气候和其他相关因素来预测目标地点的风能资源。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传统测风杆观测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另外,卫星遥感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风能资源评估中。
通过对卫星图像的分析,可以获取目标地点的地表特征,并以此来推测该地的风能潜力。
二、风能资源评估的重要性风能资源评估对于风电场工程的成功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评估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风电机布置和机组容量。
通过充分了解风能资源,可以更好地规划风电机的布局,并选择合适的机组容量,从而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此外,风能资源评估也可以指导风电场的设备选择和维护。
通过评估风能资源,可以选择适合该地区风能特点的风电机,同时,可以根据风能资源的分布,合理安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最后,风能资源评估还可以为风电场的经济性分析提供基础。
通过评估目标地点的风能潜力,可以预测风电场的发电能力,进而计算出风电场的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帮助投资者做出决策。
三、风能资源评估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尽管风能资源评估在风电场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风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受到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的限制。
由于风能资源评估需要大量的风速数据和复杂的模拟算法,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准确性是评估结果的关键。
其次,风能资源评估还需要考虑地方气候特征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风能发电项目的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分析

风能发电项目的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分析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备受关注。
风能发电项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能资源的评估和选址分析。
本文将探讨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选址分析的要点,以期为风能发电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一、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能资源评估是指对特定区域内的风能资源进行测量、分析和预测的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1. 气象测量法气象测量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对特定地区的风速、风向和风功率的实测,来评估该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但缺点是需要长期连续的测量数据,且受局地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对风场进行模拟和计算,从而评估风能资源。
这种方法可以预测任意地点的风能资源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计算和高超的数学建模能力。
3. 遥感技术法遥感技术法是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和其他遥感手段,对大范围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无需人工操作,但缺点是精度相对较低。
二、选址分析的要点风能发电项目的选址分析是在风能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风能资源丰度选择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风能发电项目成功的关键。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取平均风速较高且风能资源稳定的地区进行建设。
2. 土地条件选址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
避免选择有限制的土地,如农田、水源保护区等。
同时,要确保土地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负荷要求。
3. 周边环境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是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要避免选择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如鸟类迁徙路线、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同时,要考虑与周边居民的距离,避免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干扰。
4. 市场需求选址时要考虑当地的电力市场需求。
如果选址地区附近有大量电力需求,将有利于风能电站的建设和电力的销售。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能已经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载体,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对风能资源进行准确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一、地面观测法地面观测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地点设立测风塔,利用风速风向仪等设备进行实时观测,得到的数据可用于风能资源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接可靠,数据准确性较高,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需要长时间的观测,且受地点限制。
二、卫星遥感法卫星遥感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通过利用卫星图像和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该方法具有广覆盖、快速获取数据的优势,但其缺点是数据准确性相对较低,需要进行一定的校正和验证。
三、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大气动力学原理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通过建立大气模型,模拟风场的分布情况,可以得到地理区域内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段的风能资源数据。
该方法的优点是高效、可模拟多种复杂情况,但其缺点是对模型参数和初始条件要求较高。
四、GIS技术GIS技术是一种将地理信息与风能资源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将地理数据与风能资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准确评估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潜力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效果好,但其缺点是对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需求较高。
五、测量仪器和装置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装置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例如,利用声音传感器可以测量风的速度和方向,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测量风的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测量仪器和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评估的需求和条件。
综上所述,风能资源评估是风电项目开发的重要环节。
地面观测法、卫星遥感法、数值模拟法、GIS技术以及测量仪器和装置都是常用的评估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评估,以确保最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1. 风能资源的现状及重要性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风能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能源形式备受重视。
通过对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2. 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评估风能资源的方法主要有风速测量、气象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等。
其中,风速测量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设置风速测量塔或利用无人机等技术获取实时风速数据。
而气象资料分析则是通过历史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量化分析。
另外,数值模拟则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3. 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海岸线、山脉、平原等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风能资源更为丰富。
此外,气候环境也会对风能资源的分布产生影响,例如温带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地区风能资源更为丰富。
4. 风能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风能资源的开发潜力不仅需要考虑其技术可行性,更需要考虑其经济价值。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风能资源的经济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风能资源具有成本低廉、无排放、可再生等优势,因此在整个能源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5. 风能资源的开发潜力分析通过对不同地区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可以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关的风能资源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库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潜力。
同时,利用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可以提高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6. 风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评估风能资源的开发潜力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持续利用性。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无限的潜力,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合理配置风电场等都是实现风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海洋测绘服务在海上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海洋测绘服务在海上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展望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海洋风能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清洁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充分利用海上风能资源,评估和了解这些资源的可利用性变得至关重要。
海洋测绘服务在海上风能资源评估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以促进海上风能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海洋测绘服务在海上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上风能资源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海上风能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性,为海上风电开发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海上风能资源评估主要包括测量海上风速、风向和风能密度等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对于风电设备的布置和运行至关重要。
而海洋测绘服务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卫星导航和传感器等,收集丰富的环境数据,提供高精度的海上风能资源评估。
首先,海洋测绘服务可以提供可靠的风速测量。
测量海上风速是评估风能资源的基础,而传统的观测站往往受到地理位置限制。
然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测量面积可覆盖数百平方公里,这大大提高了观测的精度和时效性。
例如,通过使用气象卫星获取的真实时间图像,可以分析云层、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从而提供准确的海上风速信息。
其次,海洋测绘服务可以提供空间分辨率更高的风能密度评估。
风能密度是评估风能资源量的关键指标,而传统的风测塔往往只能提供局部的风能密度信息。
然而,海洋测绘服务利用遥感技术能够提供更广泛的风能密度数据,包括海域上不同空间点的风能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风能资源变化和风电场的规划。
此外,海洋测绘服务还可以提供海上风向的评估。
风向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参数,对于风电设备的方向布置和风机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海洋测绘服务通过利用卫星导航和遥感技术,能够提供海域上不同位置的风向信息。
这些数据将帮助风电场的规划者更好地确定风机的朝向和布局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海上风能资源。
未来,随着海洋测绘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海上风能资源评估将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
风能发电的风力资源评估和风电机组设计

风能发电的风力资源评估和风电机组设计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风能发电中的两个核心问题:风力资源评估和风电机组设计。
一、风力资源评估风力资源评估是风能发电项目的重要前提,它涉及到地理环境、气象条件、气候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分析和评估。
以下介绍几个常见的风力资源评估方法。
1.观测法:通过在待建风电场区域内设置测风塔,实时观测和记录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该区域的风力资源情况。
2.数值模拟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地表特征等参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以获取风场内不同地点和高度上的风速分布情况,从而评估风力资源的空间分布。
3.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风速和风向信息,如利用卫星图像、风云雷达等手段,对待建风电场区域的风力资源进行评估。
通过综合分析以上不同的评估方法,可以对风力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估,为后续的风电机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二、风电机组设计风电机组的设计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环节,其设计要充分考虑风力资源特点和机组性能等因素。
1.风轮设计:风轮是风电机组中起到捕捉风能作用的关键部件。
风轮的设计要根据风力资源评估结果,确定合适的型号、尺寸、材料等参数,并考虑风轮刚度和抗疲劳性能等因素。
2.转速控制系统设计:风电机组的转速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机组的旋转速度,以保证机组在不同风速下都能高效运行。
转速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根据风速的变化和机组的性能曲线等因素,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使机组尽可能地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3.电力系统设计:风电机组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力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变流器的性能等因素,确保稳定、高效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入电网。
4.与电网的连接设计:风电机组需要与电网进行连接,将发电所产生的电能注入电网。
风力发电场中的风能资源评估

风力发电场中的风能资源评估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风能资源评估作为风力发电场建设的第一步,对于风电项目的可行性和运营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风能资源的含义、评估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风能资源的含义和特点风能资源指的是利用风的力量转化成机械能或电能的自然资源。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可再生潜力。
与传统能源相比,风能具有免费、充足、分布广泛、无污染等诸多优势,被视为可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二、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1. 现场观测法现场观测法是在风电项目选址的早期阶段进行的,通过在潜在风电场周围设置气象测量塔、风速风向探测器等设备,对风场进行实时、连续的观测,以获取风能资源的相关数据。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较长的观测周期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通过建立复杂的气象数值模型,对目标地点的风能资源进行模拟和预测。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地理条件和气象参数,对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
数值模拟法相对于现场观测法来说,具有成本较低、时间周期较短的优势。
3. 卫星遥感法卫星遥感法是利用卫星数据和遥感技术,获取地表风场的空间分布和风速风向的信息。
通过对卫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风能资源的精确评估结果。
而且卫星遥感法可以避免现场观测对环境的干扰,并且具有可重复和定量化的特点。
三、风能资源评估的应用前景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能资源评估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
准确评估风能资源的优劣势,对于提高风力发电场的发电效益、优化风电项目的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风能资源评估不仅在风力发电场建设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风电站后续的运维和管理过程中也具有积极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风能资源评估还可以结合地形、气候环境、电网接入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通过利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为风力发电场的规划、设计和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
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随着对可再生能源日益重视,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在风能发电项目中,风电场选址和风能资源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综述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风电场选址是指根据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土地利用、法律法规等因素,确定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地理位置。
选址工作的目标是选择最佳的地理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风能的利用效益。
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风能资源分布:合适的风能资源是风电场建设的前提条件。
风能资源的分布需通过气象站数据、遥感数据、实地测量等手段进行评估,以确定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地区。
2. 地形与地貌:地形和地貌特征对风能的利用有重要影响。
山脉和海岸线等地形特征会形成地理独特的风道,使得风能更加丰富。
因此,在选址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形与地貌因素。
3. 土地利用和环保要求:选址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以及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
低生态敏感性地区和空旷地区通常更适合建设风电场,因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风能资源评估是评估特定地区的风能资源量和潜力。
风能资源的评估工作对于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1. 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值模式,模拟风场内的风速和风向。
该方法基于大气物理学原理,可以利用气象数据、地形数据等参数进行模拟,得出该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2. 实测方法:通过安装风能测风塔和风能测量仪器,在特定地点实时测量风速和风向。
实测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风能资源数据,但成本较高,时间较长。
3. 统计学方法:通过收集历史气象数据,分析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规律,推断该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
统计学方法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但对于新建风电场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4. 遥感方法:通过使用卫星或无人机获取风能资源数据。
遥感方法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地区,对于选址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该方法结合了多源数据,提供了全面的评估结果。
综合以上方法,选择合适的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可以为风能发电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风资源评估综述

风资源评估综述摘要:本文以风能资源评价工作的介绍为基础,着重分析了风资源评估需要的基础资料,以实际为出发点对风资源评估综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资源,评估,综述一、前言在跨入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环保资源的利用发展已经成为资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是推进风资源的发展利用。
可以带动了资源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二、风能资源评价工作的介绍中国气象局及所属各科研院所和各省(市)气象局是研究和掌握中国风能资源状况最为深入的部门。
上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风能资源普查,其中包括了900个气象站资料。
1980-1986年,对海岸带进行调查和评价,推算了近海的风能资源。
“九五”期间尝试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值模拟技术综合应用于风能资源评估,取得的较好的效果。
为了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风能资源,促进我国风电建设的更快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决定从2003年开始用2年左右的时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0个10×104kW以上的大型风电场,井完成风资源评价和提出风电场建设的可行性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风能资源评价由气象部门承担。
按照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和中国气象局的要求,“第3次全国风能资源评价”项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国家气候中心、气象信息中心、广东、河北等省气象局作为参加单位组织实施。
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全国风能资源评价综合报告、研制国家风能资源数据库、开展复杂地形下的风场数值模拟试验、编制相关的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风能资料质量审核规程和风电场气象观测仪器检定规程等管理办法。
项目于2003年10月启动,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已于2004年4月通过专家论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文全国执行。
省级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已经取得初步结果,“全国风能资源评价综合报告”、“全国风能资源数据库”、“小范围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等分项日正按计划进行。
三、风资源评估需要的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风电场的年平均容量系数仅为0.21~0.24,有些风电场的单机年平均容量系数仅为0.16~0.18。
鄂尔多斯地区风能资源评估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风能资源评估分析鄂尔多斯地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风能资源也逐渐受到重视。
因此,对鄂尔多斯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的地理、气候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来初步评估其风能资源潜力。
鄂尔多斯地区位于大陆性内蒙古高原,地形起伏不大,地势相对平坦。
这种地势条件对风能资源的利用十分有利。
此外,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旱和多风,平均年风速较高。
这意味着鄂尔多斯地区有较高的风能资源潜力。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鄂尔多斯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量。
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地表风速和风向的数据,从而确定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通过气象因素和地形条件的模拟,预测出风能资源的变化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鄂尔多斯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
然而,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的评估。
从经济角度来看,风能发电的成本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较高,需要考虑风能资源的开发成本和电力市场价格的差异。
同时,由于鄂尔多斯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电力产业以煤电为主,因此需要评估风能发电是否能够与现有电力系统协调运行。
从环境角度来看,风能发电具有零排放和清洁能源的特点,对环境影响较小。
然而,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也可能对当地生态和鸟类迁徙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最后,为了有效利用鄂尔多斯地区的风能资源,需要制定适当的发展政策和规划。
政府可以通过引入风能发电的奖励机制和补贴政策,吸引投资者进行风能项目的建设。
同时,需要加强与电力系统的协调和建设,确保风能发电的稳定供应。
此外,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推进风能技术的创新,降低成本,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
总之,鄂尔多斯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潜力,但其开发和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规划。
分析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分析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摘要:风能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从技术可靠度与经济性考虑这一能源都是替代矿石能源的首选能源。
科学做好风能资源评估工作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显著提升其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风能资源评估进行概述,后重点探讨了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风能资源;评估;问题;WAsP;地理信息系统引言当前,自然界中的不可再生能源日渐枯竭,再加上传统能源开发利用引发的气候异常变化、环境污染等愈演愈烈,导致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愈加迫切。
风能资源凭借其含量丰富、分布广泛等特点,逐渐发展成为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风能资源评估作为前期开发风电场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估结果不仅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收益,同时也为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参考依据。
一旦评估结果不够精确不仅会导致项目无法成功开发,甚至还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严格做好风能资源评估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重点探讨了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能够为高效利用风能资源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风能资源评估概述1.1定义所谓风能资源评估指的是对待评估区域长时间的风能资源气象参数进行分析的过程,分析与处理当地的气温、风向风速、空气密度与气压等观测参数,对有效年小时数与风功率密度等参数进行估算。
科学评估风能资源不仅能够明确区域内的风能资源储量,还能为科学选择风电场与风力发电机组类型、确定机组排布方案与计算电量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1.2方法现如今,评估风能资源主要使用以下三种技术手段:1.2.1基于气象站历史观测资料的评估我国气象研究所分别于20世纪80年、90年代与2003年开展了三次风能历史资源整合,主要在气象站历史观测资料的评估技术基础上评估我国风能资源,并对平均风速、Weibull参数等进行计算,并据此制作出高于10m的风能资源分布图谱。
尽管基于气象站历史观测资料风能评估技术的准确性较强,但是在其评估过程中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1)限制了气象站检查风能高度。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一、引言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风能资源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准确评估风场的风能资源,为风电场的选址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种标准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的步骤1. 数据收集在进行风能资源评估之前,需要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
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湿度等,可以通过气象站、卫星数据等途径获取。
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地形高程、地表覆盖等,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地形测量仪等获取。
收集到的数据应具有一定的时空分辨率和覆盖范围,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风能资源评估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首先,需要对气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然后,需要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插值和平滑处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3. 风能资源评估模型建立风能资源评估模型是评估风场风能资源的核心工具。
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基于风场的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风能资源。
统计模型则基于历史气象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预测未来的风能资源。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并进行模型参数的校准和验证。
4. 风能资源评估结果分析根据建立的风能资源评估模型,可以得到风场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包括风能资源的平均值、方差、频率分布等指标。
同时,还可以进行风能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以了解风能资源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特征。
5. 不确定性分析风能资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通过敏感性分析和误差传递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并给出相应的不确定性范围。
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蒙特卡洛方法,评估评估结果的置信度和可靠性。
6. 结果报告和建议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的结果,编写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风能发电设备研发与生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风能发电设备研发与生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部分风能资源调研 (2)第二部分技术现状与趋势 (4)第三部分竞争对手分析 (6)第四部分生产成本估算 (10)第五部分市场需求与潜力 (13)第六部分政策与法规影响 (15)第七部分环境影响评估 (18)第八部分技术风险与应对 (20)第九部分经济效益预测 (23)第十部分可行性结论与建议 (25)第一部分风能资源调研风能发电设备研发与生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本章节将对风能资源进行调研,旨在为风能发电设备研发与生产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对风能资源的充分了解和评估,可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二、风能资源概况风能是指由地球大气运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风能的产生与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不均匀性、地球自转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
全球范围内,风能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高原地带和山脉地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于风能资源的利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东部、北部和西部地区具有较高的风能资源密度。
三、风能资源调研方法与数据收集地面测量:通过在各地区设置气象站、风力发电场等设施,采集实时的风能数据。
卫星遥感: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广泛范围的风能数据,结合地形地貌等信息进行分析。
数值模拟:借助计算机模型模拟风场的分布情况,为风能资源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历史数据:收集历史气象数据、风速、风向等信息,进行长期统计和分析。
四、风能资源调研结果与分析经过对风能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区域差异性:中国各地风能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高原地带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而南部某些地区则风能资源较为有限。
季节变化:风能资源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夏季风能较弱,冬季风能较强,这需要在项目规划和设计中予以考虑。
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精度提升研究

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精度提升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精度不足的问题展开研究。
在分析复杂地形风电场的特点基础上,对现有风资源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提出了改进的风资源评估方法,并进行了模拟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通过研究,找到了提升风资源评估精度的策略,并进行了探讨。
结合研究成果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可为实际风电场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对提高风资源评估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精度提升、特点分析、现有方法、改进方法、模拟实验、结果分析、策略研究、研究成果、展望、结论、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如今,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风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风电场,由于地形起伏、地形阻挡等因素的影响,风资源分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非均匀性。
如何准确评估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风资源,成为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的关键问题。
目前,针对复杂地形风电场的风资源评估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现有的风资源评估方法在复杂地形环境下的精度和可靠性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实际生产中对风资源评估精度的要求。
由于复杂地形环境的特殊性,传统的风资源评估方法往往难以有效适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精度提升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评估方法和策略,以实现对复杂地形环境下风资源的准确评估,促进风能的更大规模利用和发展。
部分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的精度,解决传统方法在这种特殊地形条件下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问题。
通过分析复杂地形风电场的特点,结合现有风资源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并改进适用于复杂地形的风资源评估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提高风资源评估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地理信息系统在风电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风电中的应用作者:刘敏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06期摘要: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安全、清洁、优质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该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为风电场选址、产业数据库建立、风功率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风电应用中图分类号:T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019-02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安全、清洁、优质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风能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GIS技术。
该文分别阐述GIS在风电场选址、风电数据库建立和风功率预测技术上的应用。
1 GIS在风电场选址上的应用1.1 宏观选址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仔细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及开发情况,广泛收集地区风电场运行数据,在若干场址中,选择一个风能资源丰富,而且最有利用价值区域的过程。
综合以往对风电场选址方案进行的分析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对风电场选址方案做出定量、全面、综合的评价。
利用GIS技术手段,将收集的资料矢量化,与风电场的风速分布图、风功率分布、地形图、遥感航片等资料进行叠加,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选出地势较平坦、建设条件较好的位置优先开发,风资源较好、地形较差地区后续开发。
1.2 测风塔选址测风塔位置选取原则,测量位置周边应无高大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对于地形较平坦的风电场可选择一处安装测量设备,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场,应选择二处及以上安装测风设备[1]。
测风塔选址一般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资源的初步观测,判断一个风电场的资源情况;二是一个复杂风电场的加密测风。
(1)风电场资源的初步观测,一般在风电场宏观选址之后,选定合适位置树立1座测风塔,并进行至少一年的实地测风。
在风电场规划阶段,测风塔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前期风电场产能计算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一个项目的决策,因此,合理选择测风塔位置非常重要。
风能资源评估报告

风能资源评估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某地区进行风能资源评估的综合分析报告。
通过对该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可以为风电站建设和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2. 方法本次风能资源评估采用了以下方法:•地面风速观测:在所选地区的多个站点进行了实地观测,记录了一年内的风速数据;•数值模拟模型:使用气象学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模拟该地区风的传输和分布,计算了风能资源的潜力;•综合评估:综合考虑了观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最终的风能资源评估。
3. 数据采集与分析3.1 地面风速观测在所选地区的5个站点分别安装了风速测量仪器,并记录了一年内的风速数据。
观测结果显示,在平均风速方面,该地区的风能资源具有一定的潜力。
3.2 数值模拟模型基于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象数据,我们构建了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风的传输和分布情况。
模拟结果显示,在海岸线附近和地势较高的山区,风能资源更为丰富。
3.3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了观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我们对该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建设风电站具有可行性,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发电效益。
4. 结果与讨论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该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特别是在海岸线附近和地势较高的山区;•平均风速在适当的范围内,使得风电发电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并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该地区的风能资源评估为风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5. 结论本次风能资源评估报告得出了该地区具有良好的风能资源潜力的结论。
这为风电站的建设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今后的风电项目中,设计和规划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风能资源特点,实现最优化的利用。
6. 参考文献1.X. Zhang et a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25420096(2003)0420536204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与数值模拟应用于风能资源综合评估新尝试杨振斌1,2,薛 桁2,王茂新2,袁春红2,罗林明3(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100871;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3.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北京100081)摘 要:该文提出一套综合的应用于风能资源评估的分析系统。
应用卫星遥感反演出地形、地貌特征,融合地理信息数字高程数据,获得三维TM图像,在三维地形上进行风场的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到该区域风能分布图,用以进行风电场宏观选址;根据宏观选址结果,通过在备选风电场进行风实测,应用研制的风能资源分析软件对该实测资料进行进一步地可行性分析,为风电场的开发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风电场选址;卫星遥感;地理信息;风能资源分析中图分类号:T K511 文献标识码:A0 前 言回顾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风能利用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其开发利用技术最为成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我国正处于经济迅猛发展时期,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常规能源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加强洁净能源的开发。
改善能源结构,利用可再生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成为我国能源工业关注的热点[1]。
据估算,我国的陆上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126×1011W[2],风能资源丰富。
目前,风电价格已开始下降[3],因此开发和利用风能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到2001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99,895kW,风能资源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随着我国今后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的必然趋势,对风电场的选址和风资源评估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以往对大范围乃至局部小面积的风资源普查基本上是基于对风资源资料的收集、计算,凭借一定的原则和经验,判断一个区域风能资源的地理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作出风电场场址的初步选定。
由于这种分布图带有较强的专业性,对大量的风电人员显得不直观且较难与实际地形相联系。
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瞄准国际前沿科技手段,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中小尺度气象学等相关新技术研究成果,研制我国新一代风电场选址技术,包括适合我国特点的风电场选址资源评估软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卫星遥感资料反演、中小尺度数值模拟、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软件研制等工作,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初步研制出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和风能资源嵌套宏观评估,以及应用实测资料进行风能资源分析软件,为我国今后风能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1 卫星遥感资料的应用评估中小尺度风能资源,确定备选风电场,必须使用分辨率高的资源卫星。
本文采用了地表空间分辨率达到30m的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TM(简称TM),有7个波段,光谱分辨率高,能识别、解译各种地物,对计算粗糙度变化引起的风速变化能提供精确的地物特征,如图1所示:因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在星下轨迹两侧几何变形严重,无法直接应用,必须进行图象重采样和投影变换[4]。
用重采样公式分别沿着两个坐标轴进行重采样,即可校正图像的扭曲。
对于风能资源评估来说,对时效性要求不强,速度可以慢一些,但对精度要求很高,因而重采样采用精度最高的三次卷积重采样法:第24卷 第4期2003年8月 太 阳 能 学 报ACTA EN ERGIAE SOLARIS SINICAVol124,No14Aug.,2003 收稿日期:2002204208图1 广东省东部地表特征Fig.1 The surface feathers in easternGuangdong province,China重采样的通用公式为:f(x,y)=∑h(u′-u,v′-v)×g(u′,v′)(1) 其中,f为重采样后的输出图像强度,g为原始图像强度,h为权重函数,(x,y)为输出图像空间的网格点坐标。
三次卷积重采样法:h(x)=1-2|x|2+|x|3 |X|≤14-8|x|+5|x|2-|x|3 1<|x|≤2 0 2<|x|(2) 这说明在方向上要重采样一个像元,共涉及到4个像元及其权重,在方向也是如此。
因此在二维图像上,要重采样一个像元共需原始图像16个像元参加计算,精度很高。
经过重采样后,即可消除图像的扭曲现象。
但在纬圈方向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仍有显著的变形,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投影变换。
将TM的第4、3、2波段附加上R G B三原色,即形成最常用的TM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
直接合成的图像,虽然还有大量的有用信息,往往对比度差、模糊不清,要经过复杂的增强处理,把有用的信息清楚的提取出来。
将地理信息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与TM图像数据融合,得到3维的TM图像(如图2)。
从经过增强处理并实现了3维立体显示的广东图2 广东省东部地区3维TM图像Fig.2 Three2dimensional TM image in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China惠来的TM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上,可以清楚看到区域内的地貌特征、植被、城镇、河流、水库等地物,立地条件一目了然。
为进一步进行该区域的风场模拟提供了基础。
2 中小尺度数值模拟由于地形对风速的影响,我国陆地上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一般地形比较复杂,在风电场开发的前期阶段,必须摸清风电场的风能资源状况。
另外,风电场的范围一般比较大,能够进行实地测风点很有限,考虑到地形、地表粗糙度、障碍物等因素对风速的影响,利用有限点测风资料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可以对一定范围内风速大小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为全面了解这一区域风速的分布状况和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情况提供有效的依据。
本系统利用加拿大Walmsley等[5]人研制的GU IDE简单模式入手,考虑不同地形和地表粗糙度对风速的影响,模拟一个中小尺度区域内风速分布状况[6]。
模拟点P处的风速u p(Δz p)为:u p(Δz p)=u0(Δz p)+Δu T+Δu R 其中u0(Δz p)———观测点的风速;Δu T———地形起伏对风速的影响;Δu R———粗糙度变化对风速的影响。
ΔuT由下式计算:ΔuT=Δsu0(Δz)Δs=ΔSmaxexp(-AΔz/L)ΔSmax=B h/L735 4期 杨振斌等: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与数值模拟应用于风能资源综合评估新尝试 h ———地形相对高度;L ———地形尺度,Δz ———地形高度变化。
A 、B 为地形参数。
Δu R 计算公式如下: Δu R={[ln (Δz/z 0)/ln (δi /z 0u )][ln (δi /z 0)/ln (Δz /z 0u )]-1}×u 0(Δz ) (Δz <δi )Δu R =0 (Δz >δi )其中,z 0———预报点粗糙度;z 0u ———上风向位置的粗糙度;r ———风距(从地面特征变化处计算的下风方距离);δi ———内边界层高度。
本文应用本模式对广东省东部区域内的风场状况进行了模拟,见图3。
图3 广东省东部地区模拟风场Fig.3 Surface wind field from the numerical model3 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综合评估风能资源将风能资源模拟的结果图像与TM 三维图像叠加,形成合成图像,如图4:图4 风能资源与TM 三维图像合成图Fig.4 Wind map (Superimposed wind field over the 32dimension TM image )从图像可以看出,在广东南澳、惠来西北部山脉的顶部及其沿海、潮阳沿海、福建的东山岛等地风能资源丰富。
这为宏观上评价一地风能资源状况提供有效的手段。
4 风能资源分析软件为了进一步确定风电场的建场场址,在风电场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首先还需要进行备选场址的补充风实测,在此基础上准确的风能资源分析是关系到项目成败与最终效益关键的一步。
为了研制适合我国特点的风电场选址资源评估软件,充分考虑海陆分布对风电场风速的影响,在软件中强调了海陆分布对风速影响的订正。
根据薛桁等人的研究成果[6],以及我国不同海陆影响范围下的风速观测资料,分析得到具有典型意义的风速随距海岸远近的衰减关系:y =[1.93/(x +4.795)]0.656+0.45其中,y 为某点的平均风速与海边风速之比,x 为海岸与该点的垂直距离。
在本软件中,风向按十六个方位进行分析,增加了若干重要的参数计算和相关图、表的演示。
本软件设计流程为:首先考虑场地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将已知的观测资料订正到所在场地的范围上来。
然后计算各种需要的参数,包括:场地的空气密度、场地年平均风速、韦尔分布参数C 和K 值、风的总功率密度、有效风功率密度、有效时数,各风向下的风频及各风向下的风能及按韦布尔分布作出的风功率密度、有效风功率密度及有效时数,按给定的待选风电机组功率曲线估算该风电场的年发电量等。
该软件还可给出风速和风功率的月变化图、风速和风功率全年及各月的日变化图、各等级风速的风频直方图、风速的分布曲线、全年及各月的风向玫瑰图以及全年与各月的风能玫瑰图等。
5 结论本文所进行的工作在国内为首次进行,是一个将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复杂地形上的风实测与风场模拟相嵌套,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风场的资源评估和选址提出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工作:(1)解决了几何校正、投影转换、资源卫星图幅的高程数据配准、浮雕图像显示及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做到卫星数据与数835 太 阳 能 学 报 24卷 字高程数据(DEM 数据)的位置精配准。
(2)初步探讨了考虑地面粗糙度影响、风随高度的垂直变化影响以及考虑到不同的盛行风方向等因素,对复杂地形上空风的变化进行了模拟。
(3)风能资源分析软件,充分考虑了海陆分布对风速的影响,在实测风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计算分析反映该地风资源状况的各种参数,显示反映风速、风功率变化的各种图表。
进一步发展考虑动力、热力影响的流场小尺度模式,进行风电场的微观选址(风机布局),将可以更好地完善该风能资源综合评估系统。
本系统在建立发展我国自己的风电场选址和风能资源评估技术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为今后风电场评估客观化奠定了可贵的基础。
使资源评估可视化和具体化,对我国今后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该技术将成为今后风力发电场选址的重要手段,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贺德馨.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 ].太阳能学报,1999,特刊:144—149.[2] Xue Heng ,Zhu Ruizhao ,Y ang Zhenbin ,et al.Assessmentof wind energy reserves in China [J ].Acta Energiae S o 2laris Sinica ,2001,22(2):167—170.[3] 施鹏飞.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风力发电[J ].太阳能学报,1999,特刊:150—157.[4] 王茂新等.关于NOAA AVHRR 图像重采样及投影方法的研究[J ].中国图形图像学报,1997,2(1):38—42.[5] Walmsley J L ,Taylor P A ,Salmon J R.Sim ple guidelinesfor estimating wind speed variations due to small 2scale to 2pographic features 2an update [J ].Climatol.Bull ,1989,23(1):3—14.[6] Yuan Chunhong ,Y ang Zhenbin ,Xue Heng.The numeri 2cal simulation on wind s peed over complex topography [J ],Acta Energiae S olaris Sinica ,2002,23(2):374—377.[7] Xue Heng ,Zhu Ruizhao ,Y ang Zhenbin.Study on landwind variation in coastal area [J ].Acta Energiae S olaris Sinica ,2002,23(2):207—210.THE SY NTHETIC UTIL ITY OF REMOTE SENSING,GISAN D NUMERICAL MODE L ING IN ASSESSMENT OFWIN D ENERG Y RESOURCEYang Zhenbin 1,2,Xue Heng 2,Wang Maoxin 2,Yuan Chunhong 2,Luo Linming 3(1.A t mospheric Depart ment ,Physics College ,Peki ng U niversity ,Beiji ng 100871,Chian ;2.Chi 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 ng 100081,Chi na ;3.Chi na Meteorological A dmi nist ration Trai ni ng Cent re ,Bei mi ng 100081,Chian )Abstract :A synthetic analysis system for wind energy assessment was presented.The 32dimension TM image can be obtained by mixing the topography retrieved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ata.Based on the image and the wind field from numerical model ,the macro 2scale wind mapping can be done successfully.Additional wind measurement will be needed in the potential wind farm.Validating the existing wind map and micro 2siting can be performed using the wind energy analysis software.K eyw ords :wind farm micro 2sit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GIS ;wind energy analysis联系人E -mail :yangzb @935 4期 杨振斌等: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与数值模拟应用于风能资源综合评估新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