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总论2014-2015期末真题(无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总论期末真题附答案

刑法学总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A卷考试对象:法学本科及试验班一,单项选择题(20×1=20)1,我国刑法规定了【】法定原则,其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我国刑法还规定,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4个空格中,有()处填写“罪刑”,有()处填写“罪行”。
A,1,3B,2,2C,3,1D,4,02,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外国人甲在国外寄送含有毒药的营养品到中国,意图毒死中国人乙,乙一直没有饮用,一年后甲到中国旅游,中国司法机关对甲没有刑事管辖权。
B,外国人甲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法定刑最高为两年有期徒刑的,不适用中国刑法。
C,我国船舶停靠在巴西港口时,中国籍船员甲乙两人打架斗殴,甲致乙死亡,巴西法院判处甲故意伤害罪处4年有期徒刑,甲经假释回国后,我国法院不能再对甲进行起诉、审判。
D,外国人甲在公海上,带领乙丙等5人抢劫过往商船,但未曾劫掠中国船只。
甲的船只停靠在中国港口,我国司法机关对甲等人没有刑事管辖权。
3,以下情形中行为人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的是A,甲男与乙女谈恋爱并商量准备结婚,乙威胁甲称:“你家不给买婚房的钱我就跳楼。
”甲对此置之不理,乙真的站在阳台护栏上,甲没有制止。
乙从5楼上跌下受重伤,对甲的不制止行为。
B,乙在甲经营的饭店里吃饭时喝多了酒,出门时殴打街上无辜的行人丙,甲在一旁围观未制止,乙将丙打成重伤,对于甲的不制止行为。
C,母亲甲不喂养自己亲生的婴儿乙,继而将其弃置家中,导致以饿死,对于甲的不喂养行为。
D,甲见邻居家8岁的小男孩乙在河里游泳而不制止,乙游进深水区后被淹死,对于甲的不制止行为。
4,关于首要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B,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
中国政法大学-刑总-刑法学总论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刑法学总论》(304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哪些选项不是罪刑法定原则应有的内容()A.禁止习惯法B.禁止扩张解释C.明确性原则D.禁止事后法2、下列关于刑法空间效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普通公民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应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司法机关对甲无管辖权。
B.我国军人乙某在邻国A国旅游期间对韩国人B某实施一侵害行为,该行为按A国刑法不构成犯罪,但按我国刑法规定则构成犯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
则对乙某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
C.毒贩丙某(C国人)来我国旅游,虽然丙某不是我国公民,亦从未在我国境内贩毒,但对其贩毒行为仍可适用我国刑法。
D.丁某因犯故意杀人罪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如其回国,不可再受我国刑法追究。
3、陈某于1997年1月至6月(当时其未满16周岁)多次盗窃他人财物5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根据1979年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陈某承认自己构成犯罪,但以量刑过重为由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于1997年10月13日审理该案,此时新刑法已生效。
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
则对于新刑法溯及力说法正确的是()A.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应依行为时刑法即79年刑法对其定罪B.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审结C.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可考虑新刑法的因素对陈某判刑从轻或减轻D.新刑法具有溯及力,应按“从旧兼从轻原则”判决其不负刑事责任4、胡某逗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强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脚将其倒悬在河边,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综合一(答案解析)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综合一(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命题考点】执法【真题解析】法理学里的执法指的是“狭义的执法”,即行政执法。
确定一种行为是否属于执法,首先需要明确行为主体是否是行政机关,其次判断该行为是否是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二者缺一不可。
A项的主体系司法主体,故而该主体从事的活动当然不属于执法,A不符合题意。
B项的行为主体海关系行政机关,海关工作人员查办涉嫌走私的案件属于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B符合题意。
C项符合司法的行为主体和活动性质,属于司法活动,C不符合题意。
D项的行为主体系司法主体,故而该主体从事的活动当然不属于执法活动,D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B。
2、【命题考点】属地原则【真题解析】刑法上规定的“船舶和航空器”属于拟制领土,在我国的船舶和航空器上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该条规定很明显体现的是属地原则,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A。
3、【命题考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真题解析】“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体现的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从结构上看,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权利和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A正确。
权利和义务不能等同也不能混淆,只有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宪法权利又是宪法义务,B错误。
在不同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地位是不一致的。
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强调义务本位即义务第一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则强调权利本位即权利第一性,C错误。
每个人未必履行特定义务则肯定享有与该义务相应的权利,例如在奴隶社会国民没有权利可以对于君主只能履行义务,D错误。
参考答案:A。
4、【命题考点】法律原则【真题解析】《刑法》第4条规定的“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是刑法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故而该规定属于一项法律原则,B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B。
5、【命题考点】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真题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因为违法行为或者违约行为,即没有履行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或者主体虽未违反法律义务,但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中国政法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纸上写明正确箸案的大写英文字母。
每题2分,共10分。
)1.关于中国经济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人民法院设立过经济审判庭B.《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已废止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8年颁布施行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白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为排挤竞争对手,某商店在销售中向购买电冰箱的顾客赠送一套餐具,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如果电冰箱的价格减去餐具的价值小于电冰箱的成本价则商店构成不正当竞争B.商店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C.如果赠送餐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D.无论餐具的价值为何,商店的行为都值得肯定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19条,按经营者在特定市场的占有率推定其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一个经营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二分之一以上的可以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B.二个经营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可以推定其具有市场文配地位C.三个经营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四分之三以上的可以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D.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五分之- -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4.某市一家食品厂“生产- -种“芳香”牌面包,口感很好,销路很旺,其包装上注明是用“精一级面粉”作主要原料。
为节约成本,该厂在打出名气以后,用粗面粉代替“精一级面粉”制作面包,再加入一定量增白剂,但仍然使用原来的“芳香”牌面包的包装及标识进行销售,用粗面粉制作的面包符合卫生标准,每块售价仅为“精一级面粉”为原料的面包价格的1/3,且市场销售状况良好。
对该食品厂的上述作法定性正确的是( )。
A.有关指标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不属于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B.“粗面粉”面包售价大大低于“粗一级面粉”面包,不属于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C.应当认定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D.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5.某甲购买了一台电磁炉,该电磁炉的产品说明书明示安全使用期为8年。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14年6月期末真题(无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试卷满分7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70%;平时考查3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社会本位
2、串通招投标
3、缺陷产品
4、财政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商业贿赂。
2.简述垄断协议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区别。
3.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三、案例分析(共15分)
欣欣公司为了销售其开发的保健品,委托某广告公司在设计广告时特意增加了保健品不具有的一些功能,为了扩大广告影响力,欣欣公司又聘请了某大碗明星做广告代言人,该代言人以谁吃谁明白的语言向消费者推荐。
另外,欣欣公司还请某社会团体向消费者推荐。
该广告公司在报刊和电视上高频率地发布,引起人们普遍关注。
请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 广告在民法中是何种性质的行为?有何规定?
2. 经济法对广告行为都有哪些规定?上述案件违反了哪些法律?为什么?
3.在上述案件中,哪些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承担何种责任?广告公司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为什么?
4. 某明星代言人和某社会团体?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为什么?
四、事例分析(共13分)
据媒体报道,最近北方某市成立了“XX市西瓜销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西瓜办),职责是“协调和督促相关单位服务瓜农、服务市民,为瓜农提供产后服务,引导瓜农有序卖瓜”
请根据经济法原理,分析某市政府的这一举措。
五、论述题(共15分)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倾斜配置权利和义务的正当性。
--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题

--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题20XX---20XX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GJ工作人员,是指GJ 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属于(B )。
. 司法解释B. 立法解释C. 论理解释D. 学理解释2. 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D ).应认为是犯罪未遂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 )。
.有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 )处罚。
.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5.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B )的犯罪。
.直接有意B.间接有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6.犯罪既遂是指( C )。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D.犯罪人的目的已经实现7.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
.没有有意犯罪B.确有悔改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8.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C )。
.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9.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实际执行(B )以后,可以假释。
.五年B.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10. 在追诉期间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C ).时效继续B.时效中止C.时效中断D.时效延长11. 行为人在实施背叛GJ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GJ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C ). 想象竞合犯B. 结合犯C. 牵连犯D. 汲取犯12.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 C ).只能附加适用B.只能独立适用C.可以独立适用D.不能独立适用13. 我国刑法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采取和数罪并罚原则是( ).汲取原则B.并科原则C.估堆原则D.限制加重原则14.我国通常采纳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B ).犯罪行为的次数B.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的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15、林某因犯强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1989年7月1日起执行,对甲实际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为()、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B、1999年7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C、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D、1989年7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刑分2014年6月期末大题

(回忆还原版)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刑法学分论期末考试试题(A)(存在部分内容还原不清的情况,标红字体或者问号为不确定的字、词或者句子)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甲(非军人)因职务关系而掌有某项国家军事机密,我国军事爱好者乙很想知悉该项秘密,于是对甲谎称自己是某外国间谍,让甲将该项军事秘密给其,以后可以吸纳甲加入该间谍组织。
甲信以为真,违法将该项军事秘密透漏给乙。
则甲的行为构成()A.间谍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2.甲(15周岁)因考试成绩不好被其父批评,郁闷中离家出走,见一栋大楼的水泥外墙面上挂有很多的塑料广告板(80cmx100cm),遂用打火机烧广告板玩儿,被路人发现。
大楼保安抓住甲时其已经烧毁5个广告板,1个广告板正在着火被扑灭,外墙面被烟熏黑。
恢复广告板以及粉刷外墙共花费1万元。
关于甲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甲构成放火罪B.甲构成毁坏财物罪C.甲不负刑事责任D.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3.甲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警察,一次着便衣带五四式手枪一把放在皮包中,携枪出差办案。
乙在火车站候车厅发现了甲,认为甲皮包中有钱,遂将皮包偷走,发现包中居然有枪一把。
乙遂将该枪以每天100元的价格租给丙,并说只能自己玩千万别出事,丙却持枪实施抢劫。
丢枪后,甲一直未及时上报,直至案发。
关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甲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B.乙构成盗窃枪支罪C.乙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D.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与抢劫罪数罪并罚4.关于涉及机动车辆的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甲在某厂矿生活区里超速驾驶,将A当场撞死后逃走,甲造成交通肇事罪B.乙在公路上闯红灯将B撞成重伤,途中发现B已死亡,遂抛尸逃走,则乙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属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C.丙与D某在高速公路上比赛赛车,丙的车速高达250公里/每小时,远远超过该路段限速110公里/每小时,情节及其恶劣,将一行人撞倒致轻伤,丙构成交通肇事罪D.丁为报复社会,开车在人群密集的自行车专用道和人行道上横冲直撞,致6名骑自行车的人被碾压致死,3人受重伤,丁构成交通肇事罪5.甲用工业酒精兑制假酒冒充高档“飞天牌”茅台白酒出售,被人举报后被工商部门查获,其销售金额无法查实,但库存货值金额为20万;经鉴定,该白酒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工业乙醇,但尚未接获人员伤亡的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B卷)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B卷)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在答题纸上写明正确答案的大写英文字母,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包括。
A.电脑B.房产C.水果D.手机信号2.下列各项消费者可以根据我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要求经营者双倍返还价金的情形是。
A.商场销售的食品没有注明生产日期,也没有注明保质日期B.商场销售的商品实际价格与标注价格不符C.销售者谎称某国产电器为“进口原装”电器进行销售D.经营者违反“三包”规定拒绝对已售出的商品进行修理、更换或者退货3.我国《价格法》中所称的价格是指。
A.商品和服务的价格B.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价格c.商品、服务和银行汇率D.商品、服务和股票价格4.下列各项不属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是。
A.自来水管网B.搭售C.工会D.地区壁垒5.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与经营者义务相对应的消费者权利是。
A.结社权B.知悉权C.求偿权D.受教育权二、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在答题纸上写明“对”或“错”,若为“错”则需写明正确表述)1.美国于1890年通过的《联邦贸易委员公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被认为是现代反垄断法之母。
2.在法律上,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对经营者而言没有实质性差别,但对消费者而言则有实质性差别。
3.宏观调控权主体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4.就行为性质而言,搭售、地区壁垒、企业兼并都属于经济垄断。
5.我国现已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金融监管领导体制。
三、概念比较题(每题5分,共10分。
要求写明概念的涵义并就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做出比较)1.竞争与垄断2.虚假宜传与诋毁商誉四、简析事例题(每题8分,共16分。
要求提出若干问题并简要论述)1.严格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严格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刑法总论 A卷参考答案

2012 2013学年秋季学期刑法总论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B BCD D A B D D B B A B C B C C C D B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ABD ABC CD AB BD三、法条、事例简述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法条分析题。
[法条]第126条[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问题](1)分析上述法条的罪状和法定刑。
(2)根据上述法条,分析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构成要件(按“四要件说”分析)。
[答案](1)罪状: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有下列三种行为行为之一的:(一)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的;(二)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的;(三)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的。
法定刑三档: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客体:枪支管理规定(公共安全法益)主体: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单位。
客观方面:行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有三种行为之一;对象:枪支。
主观方面:故意。
其中两种行为非法销售的目的。
2.结合事例分析正当化事由的条件。
[问题](1)简述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2)甲的行为可否成立正当防卫?行为如何定性?(请从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说明成立或不成立正当防卫的理由。
)[答案](1)五个条件(教材P128-133)。
(2)不成立。
假想防卫。
过失犯罪。
3、结合事例分析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
[问题](1)该事例中甲的行为如何认定?(须给出理由)。
(2)乙受雇杀李某的故意杀人行为的犯罪形态如何?(须给出理由)(3)乙对李某自断手掌的结果是否应当承担罪责?(须给出理由)答案:(1)甲的行为属于教唆未遂,(2)乙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中止,应当减轻处罚,(3)应当承担罪责,并非被害人同意行为而是乙胁迫造成,乙同时还构成故意伤害罪。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A. 市场主体法律关系B. 市场秩序法律关系C. 国民经济管理法律关系D. 国际贸易法律关系答案:D2. 经济法的主体包括以下哪几类?A. 国家机关B. 企业C. 个体工商户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A. 公平竞争原则B. 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C. 知情权原则D. 国家干预原则答案:C4. 经济法的法律渊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国际惯例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制度?A. 企业法B. 反垄断法C. 反不正当竞争法D. 劳动法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济法的定义及其调整对象。
答案: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干预、调控、管理国民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关系、市场秩序法律关系和国民经济管理法律关系。
2. 简述经济法的主体。
答案:经济法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2)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3)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4)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
3. 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公平竞争原则: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2)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3)知情权原则:保障市场主体的知情权,维护市场秩序;(4)国家干预原则: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和调控,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案例一: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家电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销售家电的商家。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擅自使用他人商品的名称,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若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则该商品及名称必须是( )。
A、知名商品的一般名称B、一般商品的特有名称C、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D、任何商品的任何名称2.产品存在缺陷,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是( )。
A.是消费者使用不当的;B.能够证明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C.能够证明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D.能够证明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3.下列属于我国反垄断法明确规定的纵向垄断协议的类型是( )。
A.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签订的不公平高价B.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签订的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晶的最低价格C.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签订的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高价格D.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签订的不公平低价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店堂告示中对消费者作出不公平规定的( )。
A.属于可撤销行为,消费者可申请人民法院撤销B.只要消费者默认,即为有效行为c.属于可请求变更行为D.属于无效行为5.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 ) 构成。
A.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C.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晶和药品监督管理机构D.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社会本位。
2.简述我国税种分类。
3.简述产品召回制度的特征。
2008年8月1日,张某从春秋航空有限公司的网站上订购了-张8月26日从上海飞往乌鲁木齐的3.5折机票,后因行程有变,请求时间延后并改签机票,但遭春秋航空有限公司拒绝。
中国政法大学期末题2011-2012第二学期国际法试卷(A卷)

中国政法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春季学期)法学必修课《国际法》试题A卷课号课序号:303010013-02注意:1、请在答题纸上做答,勿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2、交卷时应将答卷和试卷一并交回,不得带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_,他关于国际法的经典著作是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的协议,派驻该他国某一城市或地区,以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利益的人。
3、内水与领海的主要区别是内水不允许外国船舶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是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而增加领土的一种领土取得方式,现代国际法仍然认可以这种方式取得领土。
5、将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归结为“国家同意”的学派是___________。
6、派遣国在向接受国正式派遣________和_______之前必须征得接受国的同意。
7、1949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它是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的一个专门负责编纂国际法的机构。
8、一国拒绝其他国家的航空器在其领土内装载客、货、邮运往其境内另一地点,这种权利属于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关于国际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B.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C.国际法是有拘束力的,对国家或其他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有强制性的D.国际法是通过特定的权威机关来强制各国执行国际法的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的规定,中国缔结的国际条约与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
A.一律适用条约规定B.一律适用条约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C.须经国内立法机关补充立法,方可适用D.只有“自动执行条约”能适用3、国家不能在外国法院被诉,体现了()。
A.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不干涉内政原则C.国际合作原则D.平等互利原则4、下列选项中没有被《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列为国际法渊源,但在实践中已被承认为国际法渊源的是()。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A. 市场主体法律关系B. 市场行为法律关系C.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法律关系D. 民事法律关系答案:D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公平竞争原则B. 国家干预原则C. 社会公共利益原则D. 法律适用平等原则答案:D3. 以下哪个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功能?A. 规范市场行为B. 保护消费者权益C. 促进经济发展D. 限制企业盈利答案:D4. 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制度?A. 反垄断法B. 反不正当竞争法C. 产品质量法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答案:D5. 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渊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以下哪些?A. 市场主体法律关系B. 市场行为法律关系C.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法律关系D. 民事法律关系答案:ABC7.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公平竞争原则B. 国家干预原则C. 社会公共利益原则D. 法律适用平等原则答案:ABC8.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经济法的基本法律制度?A. 反垄断法B. 反不正当竞争法C. 产品质量法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答案:ABCD9. 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渊源包括以下哪些?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BC10. 以下哪些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功能?A. 规范市场行为B. 保护消费者权益C. 促进经济发展D. 限制企业盈利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答案:正确12. 经济法的基本功能是保护消费者权益。
()答案:错误13.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关系、市场行为法律关系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法律关系。
2014级刑法总论试卷A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学专业2014级(普本)《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系(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1 分,共20分)1.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B.故意与过失C.作为与不作为 D.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2.醉酒的人犯罪,()。
A.应当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B. 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4.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5年后发现其在犯强奸罪的同时还犯有抢劫罪,应判处10年有期徒刑,那么张某还需执行的刑期最高应是()。
A.15年 B.14年 C.19年 D.10年5.甲前往乙住所杀乙,乙不在家,将睡在乙床上的乙弟杀死。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 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6.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分为( )。
A.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B.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C.预备犯、中止犯、既遂犯、未遂犯 D.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7.拘役的期限是()。
A.15天以上6个月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8.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
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
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
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
甲大喜过望。
对甲()。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总论2014-2015期末考试试题(A)一、单选。
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俄罗斯人甲乘坐从我国呼和浩特市开往蒙古国鸟兰巴托的长途客运汽车(公司注册地为我国),在汽车行驶于蒙古国境内时,将一日本人打死,对甲的行为可按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B.我国公民乙因在英国犯故意杀人罪已被当地法院判处刑罚并服刑完毕遣返回国。
我国司法机关应当对其免除或减轻处罚C.我国普通公民丙在泰国犯侮辱罪。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法定最高刑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丙的行为依我国刑法可以不予追宄.也可以予以追究D.日本人丁劫持美国飞机降落在法国,由于此事与我国无关。
即使丁在我国出现,我国也无权对其行使刑事管辖权2.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构成要件要素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构成要件要素C.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不是构成要件要素D.对任何一种犯罪均非必备构成要件要素3.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甲因受到惊吓而精神病发作。
则甲()A.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4.陈某1981年5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当时其未满16周岁)盗窃他人财物9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日根据1979年刑罚认为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陈某承认自己构成犯罪,但以量刑过重唯有提出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
二审与1997年10月13日进行(此时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则对于新刑法的溯及力说法正确的有()A.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应依行为时刑罚对其定罪B.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前审结C.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可考虑新刑法的因素陈某判刑从轻或减轻D.新刑法具有溯及力,应按照“从旧兼从轻原则”对其判决无罪5.保姆A带着4岁的小宝在公园玩耍,小宝向游客B泼水,B遂将小宝扔进公园人工湖中。
小宝拼命挣扎,B站在一旁不予救助。
A不会游泳,未下水救小宝,只是想路人求助。
期间一着便装的警察C经过,假装没看见而走开。
行人D也站在一旁无动于衷。
当公园管理员赶来捞起小宝时发现其已溺水身亡。
经查,B,C,D均会游泳。
则最有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的是()A.AB.BC.CD.D6.某人在开车过程经过一个弯道时,甲将小传单折成纸飞机扔进车里,不料扔中司机的眼睛。
司机不得已用手揉了一下,结果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将路人撞成重伤,则甲对重伤结果的主观心态是()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无罪过事件7.关于犯罪主观方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护士张三给病人打针时忘记了皮试,导致病人A过敏死亡,则张三对A的死亡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B.司机李四开车时故意闯红灯,不留神将行人B撞死,则李四对B的死亡属于间接故意C.王五用火枪打麻雀,不顾小孩C站在停满麻雀的属下仍然开枪,导致C重伤,则王五对C 重伤的结果属于间接故意D.赵六迷信吃“丹药”(剧毒汞化物)可以长生,为了让妻子D长生便偷偷加入D的饭菜中导致D死亡,则赵六对D的死亡属于过失8.下列情况属于犯罪中止的有()A.盗走他人医药费后良心发现将财物送回B.犯罪过程中因突然生病丧失行动能力而停止犯罪C.对他人连开三枪均未击中,因缺乏子弹而离去D.张某欲杀林某,在林某的事物中投毒后又不忍心,送林某去医院,林某经抢救未死亡但造成重伤。
9.吴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服满10年后刑满释放,则他实际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时间应为()年A.3B.10C.13D.710.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
张某的行为构成()A.立功B.自首C.坦白D.不能视为自首11.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袭击。
王某立即进行反击。
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身份就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斗殴。
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成员,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轻伤。
王某的行为属于()A.假想防卫B.故意伤害罪C.正当防卫D.防卫过当12.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也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C.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热,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如果羁押期间自然流产,也不可判处死刑。
13.孙某纠结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盗窃团伙,自封“大天龙”,要李某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但不要奸淫杀戮”。
李某等人在三个月内盗窃6次,强奸2人,杀死1人。
上属犯罪行为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盗窃1次,对孙某应当()A.对其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B.对其参与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C.对全部盗窃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D.对全部犯罪行为均要承担刑事责任1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才能成为刑法中单位犯罪的主体B.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决定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并决定所获利益由领导班子成员内部分配,该犯罪属于单位犯罪C.单位犯罪中“单罚制”的意思是对单位判处罚金,而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判处刑罚D.单位犯罪中“单罚制”的意思是支出法有责任的人员而不处罚单位15.关于首要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B.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C.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D.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16.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接受教唆后,在实施抢劫银行过程中,看到人多眼杂,就放弃抢劫行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李某不构成共同犯罪B.如果李某15周岁,则王某属于间接正犯C.王某构成抢劫罪,未完成状态是犯罪未遂D.李某不构成犯罪17.对下列哪种情形应当附加使用剥夺政治权利()A.甲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B.乙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C.丙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D.丁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18.王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后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王某中断了关系,王某怀恨在心。
一天下午,王某将李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某家将其丈夫杀害。
王某的行为属于()A.想象竞合犯B.继续犯C.连续犯D.牵连犯19.最不可能属于想象竞合犯特征的是()A.数个危害行为B.一个危害行为C.数个被害客体D.数个危害结果20.我国刑罚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醉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作()A.时效继续B.时效延长C.时效阻断D.时效中断二、不定选。
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关于共同犯罪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共同犯罪中,可能有主犯也有从犯;也有可能全部犯罪人都是主犯,而没有从犯B.教唆犯通常情况下都是主犯,但不排除教唆犯是从犯的可能性C.在一个有院墙的工厂里,郑某从二车间盗窃了价值一万元的电脑散件,刚出车间门不就,碰到从五车间出来的王某。
王某手上也持有价值约万元的电脑配件,则郑某、王某构成共同犯罪D.高某开枪射击李某致其重伤,李某被送往医院抢救,因医生张某与李某有仇而拒绝救治,结果李某死亡。
则高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
2.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下列哪些情形是错误的()A.13周岁的甲实施了杀人行为,但其智商远远高于同龄人,相当于16周岁人的智商,则对甲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B.乙在16周岁生日当天绑架他人并杀害人质,应当以绑架罪追究其刑事责任C.15周岁的丙教唆13周岁的李某奸淫幼女,对于丙不能刑事责任D.76岁的丁过失致人死亡,丁可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初中生甲(15周岁)与乙二人在课间打闹玩耍,朝乙肚子上捣了两拳,乙当场赶到有些不适,也没在意。
一个小时后却晕倒在地,老师当即将其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死亡原因是乙脾肿大异常,受甲拳击而破裂,大出血而死。
正常人在这种打击力度下不可能发生脾破裂导致死亡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B.甲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以为有因果关系C.甲应当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因为有因果关系D.甲不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是因为没有因果关系,而是因为没有罪过,属于意外事件4.关于良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刑罚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减轻处罚时应当在法定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B.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使用减轻处罚需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5.出租车司机甲因为与乘客乙女发生纠纷,心中产生杀死乙女之意,便在一个僻静处停车,生成汽车出了问题,趁乙女不注意,狠掐后者脖子,大约1分钟后,后者便没有了呼吸。
甲以为乙女已经死亡,便将其扔到路边树丛中开车离去。
不就,乙女苏醒,后搭便车回家。
出租车司机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未遂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实行中了的未遂D.能犯未遂三、简答题。
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2.犯罪集团的基本特征?3.适用缓刑的条件?4.非刑罚处罚方法的概念及种类?5.结果加重犯与转化犯的区别?四、案例分析。
3小题,共40分。
1.被告人朱某与被害人陈某(女,20岁)系租房邻居。
2005年8月2日23时许,朱某路过陈某住处,见陈某独自在房内睡觉,遂产生抢劫念头,并准备了老虎钳水果刀各一把,次日凌晨一时许朱某用老虎钳将陈某住处防盗窗螺丝拧下,从窗户进入室内,将陈某按倒在床上,从室内拿了一根绳子捆绑,意图实施奸淫,但遭到陈某强烈反抗,并大声喊叫,朱某因害怕引来他人,只得放弃奸淫企图准备离开。
在离开前,朱某害怕陈某事后报警,便用手敲毛巾勒,其颈部意图灭口,因发现陈某面呈恐怖状,朱某心生恐惧不忍下手,想把陈某放开,遂用水果刀挑断被害人手脚上的绳子。
没想到不小心水果刀没有割断绳子,反而割到了陈某右臂上的血管,陈某受重伤,顿时血流如注。
朱某见状吓坏了,但其并未对陈某施救,而是迅速逃离现场,陈某血流不止,由于被捆绑无法呼救,呼叫也无人回应,直到下午才被前来收房租的房东发现并送往医院,但终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失血过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