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实地观察和数据采集,绘制出地质填图图件,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将对近期进行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填图范围、填图方法、填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二、填图范围本次地质填图工作主要涵盖了某地区的三个矿区,总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

填图范围包括了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三、填图方法1. 实地观察:通过对地质地貌的实地观察,了解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情况,并进行记录。

2. 采样分析:对不同地质单元进行采样,进行室内分析,获取岩性、矿物组成等数据。

3. 遥感影像分析:利用遥感影像,对填图区域进行解译,获取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信息。

4. 数据整理与绘图:将实地观察、采样分析和遥感影像分析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绘图。

四、填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地形复杂:填图区域地形复杂,存在大量的山地和河流,导致实地观察难点。

解决方案: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结合实地采样分析,尽可能准确地获取地质信息。

2. 数据不完整:部份填图区域的数据不完整,缺乏详细的地质调查资料。

解决方案:通过与相关单位合作,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整理和补充。

3. 岩性复杂:填图区域岩性种类繁多,存在岩性转换带。

解决方案:采用逐地质单元填图的方法,将岩性转换带进行细分,提高填图精度。

4. 数据处理难点:大量的采样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工作量较大。

解决方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五、填图结果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完成为了地质填图工作。

填图结果包括了地质构造图、岩性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内容。

填图结果将为后续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六、工作总结本次地质填图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大,工作量较大,但通过团队的协作和科学的方法,顺利完成为了任务。

在填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案,成功克服了难点。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引言概述: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与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绘制地质填图可以对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矿产资源等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

本文将对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分别从填图前的准备工作、填图方法与技巧、填图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填图后的数据整理与分析以及填图工作的价值与意义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填图前的准备工作:1.1 地质调查:在进行地质填图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工作。

这包括对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在填图过程中准确地绘制地质要素。

1.2 数据采集与整理:在填图前,需要采集并整理各种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地图、地球物理勘探数据、钻孔数据等。

这些数据将为填图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填图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填图计划与设计:在进行填图工作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填图计划与设计。

包括确定填图的范围、比例尺、填图要素等,以及制定填图的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

合理的填图计划与设计将提高填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填图方法与技巧:2.1 地图绘制工具的选择:在进行地质填图时,需要选择适合的地图绘制工具。

常用的地图绘制工具有地图绘图软件、CAD软件等。

根据填图要求和个人习惯选择合适的工具,以提高填图效率和质量。

2.2 填图要素的绘制:在填图过程中,需要准确绘制地质要素,如地层、构造线、断层等。

绘制时要注意比例尺的准确性和符号的规范性,确保填图结果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2.3 色采与纹理的运用:填图时可以运用不同的色采和纹理来表示不同的地质要素,如使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地层,使用不同纹理表示不同构造线。

合理运用色采和纹理可以使填图结果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三、填图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3.1 数据不完整或者不许确:在填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质数据不完整或者不许确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进一步的地质调查和数据校正,补充和修正不完整或者不许确的地质数据,以保证填图结果的准确性。

对地质填图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对地质填图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对地质填图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地质填图工作是煤田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的基础工作。

是将矿区或井田范围内的地面地质信息,按一定比例和图式填绘在地形图上或平面图上,形成地形地质图或平面地质图。

有的也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信息都填绘在地形图上,形成综合性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

该图是煤炭工业建设远景规划、矿区总体发展规划、矿井初步设计提供的必要的地质资料。

煤田地质勘查工作一般可分为预查(找煤)、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各阶段开展的地质填图工作的项目大同小异利用价值却不一样。

一般来说,预查、普查是为煤炭工业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为1:2.5万~1:5万,甚至1:20万(区测)资料均可;详查则是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矿井的初步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为1:5千~1:1万;勘探成果则是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矿井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勘探一般以井田为单位进行,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2千~1:5千。

各阶段的要求和要达到的地质研究程度也不一样。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总之,地质填图工作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工作,涉及的学科较多,如地球物理学、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形地貌学、古生物地史学、岩矿学、煤田地质学、测量学、地质制图学等。

地质填图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野外与室内并重的工作。

作为一个合格的地质工作者必须能胜任地质填图工作,从地质填图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此项工作绝不可漠然置之,等同一般来对待。

下面谈一下地质填图工作的基本要求及方法:一、室内准备工作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必要的准备是不能少的。

首先是做好室内的物质准备工作,如罗盘、GPS、野外地质包、放大镜、地质锤、卷尺、稀盐酸瓶(13%)、文具、记录手册(或卡片)、通讯工具、照录相器材、标本袋等物件(最好每人必备)。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任务背景地质填图工作是地质调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信息的采集和整理,绘制出地质填图图件,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本次工作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地质填图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提高地质填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内容1. 地质调查数据采集在本次地质填图工作中,我们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包括野外实地观察、采集地质样品、测量地理坐标等。

通过使用先进的地质调查仪器和设备,我们成功获得了大量准确的地质数据。

2. 数据整理与分析在野外调查结束后,我们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类、筛选和加工,我们得到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准确性的地质填图数据。

3. 地质填图图件制作基于整理好的地质数据,我们开始进行地质填图图件的制作工作。

通过使用专业的地质填图软件,我们按照规范和要求,绘制了各种类型的地质填图图件,包括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等。

4. 质量控制与审查为了确保地质填图图件的质量和准确性,我们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审查工作。

通过多次核对、对比和校验,我们确保了填图图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工作成果在本次地质填图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完成了规定范围内的地质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获得了大量准确的地质数据。

2. 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到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准确性的地质填图数据。

3. 制作了多种类型的地质填图图件,包括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等。

4.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审查,确保了填图图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工作经验与教训在本次地质填图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1. 地质调查前要充分准备,包括熟悉调查区域的地质背景和相关文献资料。

2. 采集地质数据时要使用准确可靠的仪器和设备,并保持良好的数据记录和管理。

3. 数据整理和分析要及时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制作地质填图图件时要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图件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任务背景地质填图是一项关键的地质调查工作,旨在对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地质地貌等进行准确记录和描述,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地质填图任务涉及XX地区,目的是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填图,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开辟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二、任务目标1. 准确记录和描述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地质地貌等地质要素;2. 绘制符合地质规范和标准的地质填图图件;3. 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支持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工作。

三、任务步骤1. 前期准备在开始地质填图工作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采集了相关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件和卫星影像等资料,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

其次,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地质填图技能和专业知识。

最后,准备好必要的填图工具和设备,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实地调查根据前期准备的资料和目标要求,我们组织了一支由地质专家和测量人员组成的调查队伍,深入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测量仪器和工具,记录了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地貌特征等重要地质要素的数据。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野外采样和实地观察,以获取更准确的地质信息。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地调查结束后,我们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采样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室内分析和实验,以获得更详细的岩性特征和成因解释。

其次,利用GIS软件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生成为了地质填图所需的图件和数据。

最后,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了地质填图所需的各项指标和参数。

4. 地质填图在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地质填图工作。

根据地质规范和标准,我们选择了适当的填图比例和图幅大小,将地质要素准确绘制到填图图件上。

在填图过程中,我们注重绘制的准确性和美观度,确保填图图件的质量达到要求。

5. 质量控制与检查为确保填图工作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查。

首先,对填图图件进行了内部审查,确保填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的方法(2008-01-21 09:14:23)标签:杂谈地质填图一、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㈠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

地质填图在固体矿产普查找矿工作中和矿床(区)评价工作中,是一项基本的,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手段。

㈡地质填图矿产勘查全过程中,常采用的比例尺有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五种。

从使用的范围和目的出发,一般在普查找矿阶段。

在物化探及重砂异常找矿中、在矿床(区)勘探期间的矿区外围找矿时,常使用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在矿床(区)详查、勘探阶段,常进行1:5000~1:1000比例尺地质填图。

在确定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时,还必须综合考虑矿区范围的大小、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石质量或矿化均匀程度等因素,通常是当矿体形态较复杂、矿层厚度或矿石质量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时,地质填图比例尺应适当放大。

㈢布置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目的,在于阐明测区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用以找矿和扩大矿床(区)远景。

测区范围一般应包括:与已知矿床有地质联系的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地段;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的综合异常地段。

㈣ 1:5000-1:1000地质填图是在矿床(区)普详查或勘探阶段进行,主要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地质资料。

测区范围通常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但应包括探矿工程布置范围。

二、地质填图准备工作㈠资料收集:收集工作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成果资料。

1、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

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地质图(1:10万或 1:20万等)也应收集。

2、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任务背景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地质地貌、岩性、构造等地质要素进行准确记录和绘制,为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和图件支持。

本文将对近期进行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等方面。

二、工作目标本次地质填图工作的目标是准确记录和绘制调查区域内的地质要素,包括地貌特征、岩性类型、构造特征等,并生成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填图图件。

通过本次工作,旨在提高地质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地质研究和工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内容1. 调查区域划定:根据任务要求和调查计划,确定本次地质填图的调查范围和边界,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地质要素调查:对调查区域内的地貌、岩性、构造等地质要素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

包括地貌特征的观察和测量,岩性类型的采样和分析,构造特征的测量和描述等。

3.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归类、编码和处理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地质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

4. 地质填图绘制:根据整理和分析后的数据,采用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进行地质填图的绘制。

确保填图符号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地质填图图件。

四、工作方法1. 野外调查:根据调查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野外地质调查。

采用现场观察、测量和采样等方法,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

2.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到的岩性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岩性鉴定、岩石成分分析等。

通过实验室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了解岩石的性质和成因。

3. 数据处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专业软件对野外采集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包括数据的编码、分类和空间分析等,以便后续地质填图工作的进行。

4. 地质填图绘制:采用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进行地质填图的绘制。

根据数据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选择合适的填图符号和比例尺,绘制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填图图件。

五、工作成果1. 地质填图图件:根据本次工作的成果,绘制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填图图件。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引言概述:地质填图是地质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对地质实体的描述、记录和绘制,为地质工程、矿产资源勘探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本文将对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从数据收集、地质图绘制、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数据收集1.1 野外调查:地质填图的第一步是进行野外调查,通过实地观察、采样和测量,获取地质实体的准确信息。

在野外调查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 文献研究:地质填图还需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地质地图、矿产资源报告、地质调查报告等。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地质实体的演化历史、构造特征等重要信息,为填图提供科学依据。

1.3 数据整理与管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对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管理。

建立数据库,规范数据格式和命名,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易于使用。

二、地质图绘制2.1 地质图要素绘制:地质填图的核心工作是绘制地质图。

在地质图的绘制过程中,需要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绘制地层分布图、构造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

绘图时需要注意符号的规范使用和图件的美观性。

2.2 图件编辑与修订:地质图的绘制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图件的编辑和修订。

在图件编辑过程中,需要根据新的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及时更新地质图的内容,确保地质图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3 地质图输出与传播:地质图的输出和传播是地质填图工作的最终目的。

通过将地质图输出为纸质版或电子版,可以方便地分享给其他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决策者,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三、质量控制3.1 数据质量检查:在地质填图过程中,需要对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质量检查。

通过对数据的比对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地质图质量评估:对绘制的地质图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地质图的准确性、清晰度、美观度等。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发现并改正地质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地质图的质量。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任务背景和目的地质填图是一项重要的地质调查工作,旨在对特定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本次地质填图工作的任务是对某一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填图,并总结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过程和方法1. 工作范围确定根据任务要求和资源条件,确定本次地质填图的工作范围为某一特定区域,并确保所选区域的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

2. 资料采集和整理采集和整理与所选区域相关的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地质样品等资料,了解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3. 地质调查根据任务要求和前期资料,组织地质调查队伍进行实地勘察。

采用步行、车辆、航拍等方式,对地质地貌、岩性、构造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实地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包括地质剖面绘制、地质图绘制、数据统计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揭示区域的地质特征和规律。

5. 填图制作根据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和前期资料,制作地质填图。

采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详细的地质填图,包括地层分布、断裂构造、矿产资源等。

三、工作成果1. 地质填图根据前期资料和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制作了详细的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包括地层图、构造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准确反映了所选区域的地质情况。

2. 地质报告根据地质填图和数据分析结果,编写了详细的地质报告。

地质报告包括地质背景介绍、地质特征分析、地质调查方法和结果、地质填图说明等内容,对所选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3. 经验总结和教训在地质填图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总结了一些教训。

经验总结包括工作组织和协调、数据采集和处理、填图制作等方面的经验。

教训总结包括工作计划不合理、数据采集不许确等方面的教训。

四、工作效果评价1. 地质填图的准确性通过与已有的地质调查资料进行对照,验证了本次地质填图的准确性。

填图结果与实地观察基本一致,地质特征和地层分布等信息准确可靠。

2. 工作成果的可操作性地质填图和地质报告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绘制出地质图,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近期进行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工作目标本次地质填图工作的目标是对指定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获取该区域的地质信息,为后续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支持。

三、工作内容1. 地质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描述。

2. 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包括照片、样品分析报告、地层描述等。

3. 地质填图: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实地观察,绘制地质填图,包括地层分布图、构造图、地质剖面图等。

4. 数据分析:对填图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取地质信息,为后续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支持。

四、工作进展1. 地质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对研究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描述。

共采集到了XX个样品,包括岩石、土壤和地层样品。

2. 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得到了详细的样品分析报告。

同时,对采集到的照片、地层描述等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了完整的地质数据库。

3. 地质填图: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实地观察,绘制了详细的地质填图。

地层分布图清晰地展示了研究区域的地层特征,构造图揭示了地质构造的分布和变化,地质剖面图展示了地下地质结构的垂直分布。

4. 数据分析:通过对填图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得出了以下结论:- 研究区域的地层主要由XX岩层和XX岩层组成,分布较广。

- 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XX构造和XX构造,局部存在断裂和褶皱等变形现象。

- 地下水资源分布较为丰富,适宜开发利用。

五、工作成果本次地质填图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1. 完成了对指定区域的详细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

2. 建立了完整的地质数据库,包括样品分析报告、照片和地层描述等数据。

3. 绘制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包括地层分布图、构造图和地质剖面图。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绘制,为地质研究和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旨在对过去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填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内容1. 填图区域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源需求,选择填图区域。

本次填图工作主要涉及XX地区,包括山地、平原和河流等地貌类型。

2. 地质调查在选定的填图区域内展开地质调查工作。

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采集样品,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和地貌特征等信息。

同时,结合地质图、航空遥感图和卫星影像等辅助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3. 填图数据收集收集地质填图所需的各类数据,包括地形图、地貌图、地质图、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填图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4. 填图绘制根据野外调查和收集的数据,利用地质绘图软件进行地质填图。

绘制地质构造、岩性、地貌等要素,并标注关键信息,如地层名称、岩性描述、矿产资源等。

保证填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5. 填图审核对填图结果进行审核和校对,确保填图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填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点。

6. 填图成果报告根据填图结果,编写填图成果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填图区域概况、地质背景、填图方法和技术、填图结果及其意义等。

报告要求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并配以图表和数据支撑。

三、工作亮点1.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本次填图工作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技术手段。

通过数字化处理和空间分析,提高了填图的精度和效率。

2. 多学科合作填图工作涉及地质学、地貌学、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我们与相关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提高了填图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共享和开放在填图工作中,我们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

与其他研究机构和单位进行数据交流和共享,提高了填图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引言地质填图工作是地质调查与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现象进行准确记录和绘制,可以为地质学研究、资源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本文将对最近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目标、方法与流程、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等方面。

二、工作目标本次地质填图工作的目标是对某地区的地质现象进行准确记录和绘制,以建立详细的地质填图数据库,为该地区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1. 对地质地貌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地形、地貌类型、地貌发育过程等方面的记录;2. 对地质构造进行准确的测量和绘制,包括断裂、褶皱、岩性分布等方面的记录;3. 对地质岩石进行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获得准确的岩石成分和性质数据;4. 绘制地质填图图件,包括地质图、构造图、岩性分布图等,形成完整的地质填图数据库。

三、方法与流程1. 前期准备:确定调查区域范围、建立调查计划、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2. 地质现象调查:对调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构造等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调查,记录观测数据;3. 野外采样:根据调查目标和需要,对地质岩石进行野外采样,并进行标记和记录;4. 室内分析:将野外采集的地质岩石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包括岩石成分、矿物组合、岩石结构等方面的测试;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6. 地质填图绘制:根据分析结果,绘制地质填图图件,包括地质图、构造图、岩性分布图等;7. 质量检查与修正:对绘制的地质填图图件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8. 最终成果生成:整理地质填图图件和相关数据,形成最终的地质填图成果。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地质现象数据处理:对调查获得的地质现象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地形、地貌、构造等方面的数据;2. 地质岩石数据处理:对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获得的地质岩石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包括岩石成分、矿物组合、岩石结构等方面的数据;3.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地质学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频率分布分析、相关性分析、岩石分类等;4. 数据可视化:通过绘制图表和制作地质填图图件,将分析结果可视化,便于理解和展示。

巢湖实习—野外地质填图

巢湖实习—野外地质填图
安徽巢湖北部地区基础地质综合实习
野外地质填图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提纲
• 一、地质填图概述 •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 三、填图要求 • 四、地质填图报告的编写
巢北地质基础实习
一、地质填图概述
巢湖忠庙、姥山
一、地质填图概述
地质填图是由地质工作者在工作区范围内,选择一定的观 测路线和观测点对地质露头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描述;并 通过一定的方法,采用各种符号,色谱和花纹,按一定比例尺 将出露在地表的地层,岩体,褶皱、断裂和矿产等概括地投影 到地形图上的工作。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1、确定填图单位
为了工作方便,习惯上常在野外填绘的地质草图(地形图) 上用铅笔绘成方格,每个方格一般2×2cm2。
A B CD E FGH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2、观测路线的布置 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有追索法、穿
越法和全面踏勘法。 • 穿越法:观测路线横穿岩层走向和主要构造方向 • 追索法:沿着各种地质界线进行走向追索 • 全面踏勘法:又称露头圈定法,没有严格的路线
2、区域地质填图 又称中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20万,少数地区用1:10万。这种地质图通常是在已经 做过踏勘性地质填图的地区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该区域内 较详细的地质情况、矿产分布及其价值。
一、地质填图概述
3、详细地质填图 又称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5万或1:2.5万。这种地质图往往是在区域地质填图圈定 的含矿地段或成矿有利地段、或在理论上有意义的地区进行, 目的在于对该区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详细了解,初步查明矿 产的储量、质量(或品位)、赋存条件。
C2
C1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引言概述:地质填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地质调查、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从数据采集、地质图件制作、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和团队合作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数据采集1.1 野外地质调查:对于地质填图工作来说,野外地质调查是基础。

在野外工作中,我们需要进行地质样品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地质测量等工作。

1.2 数据整理与归档:野外调查结束后,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归档,包括地质剖面、地质地图和地质样品的详细记录等。

2. 地质图件制作2.1 地质图件绘制:地质图件的绘制是地质填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绘制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野外调查数据进行地质图件的绘制和标注。

2.2 地质图件修订:地质图件修订是地质填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已有地质图件的修订,我们可以及时更新地质信息,提高地质图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3.1 数据准确性:在地质填图工作中,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野外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地质图件准确性:地质图件的准确性对于地质填图工作的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

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地质图件的制作和修订,确保地质图件的准确性。

4. 技术创新4.1 地质信息系统应用:地质信息系统在地质填图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水平。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地质信息系统的技术,将其应用于地质填图工作中。

4.2 遥感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在地质填图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地质图件的制作和修订,提高地质填图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5. 团队合作5.1 有效沟通:在地质填图工作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工作发展和问题。

5.2 协作配合:地质填图工作需要多个团队成员的协作配合。

我们需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合理分工,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矿产勘查地质填图

二、矿产勘查地质填图

(2)追索路线
沿地质体、地质界线及构造的走向布置,用于 追索诸如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等层位,以及 接触界线或断层等。此法可以详细研究地质体的 横向变化。特别是对确定接触关系、断层,研究 含矿现象极为有效,并且可以准确地填绘地质界 线,适于对专门性质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在整个 填图过程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新有地质体或地 质界线进行追索。 (3)全面踏勘路线 若在地质填图或是地质调查过程中将上述两种 方法结合使用即为全面踏勘路线。例如,在穿越 路线上,为解决某个问题向路线两侧做短距离追 索、或在追索路线中因工作需要而穿越走向研究 短剖面,这种方法适于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或进行 某项专题研究或解决某个地质问题,虽然获得资 科丰富准确且研究程度较高,但投入的工作量大。
(l)野外记录本的右页做文字描述,记录项 目包括工作日期、观察路线的编号及路线 的起始点和经由地点、观察点编号及位置、 观察内容和各种测量数据、标本和样品编 号等。有关记录格式、观察点及样品编号 等应按统一要求进记录和编录。 (2)每本记录本都应在封面上粘贴编录标签, 并编制内容目录。 (3)对观察点和观察线上所见到的全部客观 地质事物,原则上都要进行仔细而全面地 记录。文字记录要准确、充实、切忌概念 含混、词不达意。
不同比例尺的填图单位精度要求也不相同: 1∶1000000和1∶500000地质填图精度要求划分到统 或组,对前寒武纪复杂变质岩系或由于其它原因而不能细 分的地层则划分到系或群;1∶200000和1∶100000地质 填图一般应该划分到组,个别难以划分的地层也应划分到 统,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分布区划分到群或组,褶皱区填图 单位厚度超过1000—1500 m、水平岩层填图单位厚度超 过100—150m时,应进一步划分或标出标志层; 1∶50000和1∶25000地质填图,若厚度较大应在组内 填出标志层或分段填图,若厚度很小也可与邻组合并,以 统为单位填图。 1∶50000和1∶25000地质填图时还应注意,褶皱区 厚度超过500 m、水平岩层地区厚度超过50 m的填图单位 应进一步划分或标出标志层,前寒武纪变质岩区则可划分 到组或亚群。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地质填图是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地貌、岩性、构造等特征进行准确记录和绘制,能够为地质调查、资源勘查、工程建设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我所参预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目标、方法与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二、工作目标本次地质填图工作的目标是对某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记录和绘制,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征,为后续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1. 绘制地质地貌图:记录该地区的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以及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 绘制岩性图:记录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岩性特征、岩石分布等,以便分析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

3. 绘制构造图:记录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如断裂、褶皱等,以及构造对地质演化的影响。

三、方法与步骤1. 野外调查:组织地质填图团队进行野外调查,采集地质样品和观测数据,包括采集岩石样品、测量地貌特征、记录断层和褶皱的位置和方向等。

2. 数据整理:对野外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包括整理地质样品的标本信息、整理地貌观测数据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专业地质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绘制地质地貌图、岩性图和构造图等。

4. 绘图与制图: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利用地质绘图软件进行绘图和制图工作,确保图件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5. 审核与修订:由专业地质人员对绘制的地质填图进行审核和修订,确保填图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地质地貌图的制作:根据野外调查获得的地貌观测数据,利用地质软件进行地貌图的绘制,包括地貌要素的标注、地貌单元的划分等。

2. 岩性图的制作:根据野外调查获得的岩石样品和岩性观测数据,利用地质软件进行岩性图的绘制,包括岩石类型的标注、岩性特征的描述等。

3. 构造图的制作:根据野外调查获得的断层和褶皱观测数据,利用地质软件进行构造图的绘制,包括断层和褶皱的标注、构造特征的描述等。

野外地质填图

野外地质填图

野外地质填图经过野外地质踏勘和野外实测剖面之后,在野外把各种地质、矿产现象用一定的符号勾绘在地形图上的过程。

地质、矿产现象主要包括各时代的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及各种褶皱、断裂构造、矿体及各种矿化标志。

野外地质填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路线地质调查,研究地质体的空间形态、相互关系和变化,填制地质图。

由于分别以沉积岩分布为主、以岩浆岩分布为主及以变质岩分布为主的地区,其岩性特征及各种地质条件都有差异,因此,在这些地区的填图方法、内容等虽有大体相同或相似但也有所差别。

野外地质填图工作,包括了观察路线的选择和布置,观察点的标定、内容观察和描述,野外地质图的勾绘及各种标本样品的采集和整理等内容。

一、目的任务1、1∶10000~1∶25000 地质填图(以下简称填图)的目的任务是:了解测区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扩大矿床(区)远景。

2、1∶5000~1∶1000 填图的目的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特征;查明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提供矿区基础地质资料。

二、准备工作1、设计编写阶段的准备工作(1)、充分利用前人工作成果收集工作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a)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

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1∶50000~1∶250000)地质图也应收集。

b)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c)测区内褶皱、断裂的分布、形态特征、规模、性质、产状以及对岩(矿)层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的资料。

d)测区地形图(应与填图比例尺相同或更大的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资料。

如果收集不到与矿区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可以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使用或新测地形草图。

e)测区内物化探、重砂、航遥解释等资料。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引言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与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记录和绘制,可以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本文旨在对近期进行的地质填图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目标、方法与过程、结果与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工作目标本次地质填图工作的目标是对某地区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记录和绘制,为该地区的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价提供准确的地质图件。

具体目标包括:1. 对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性分布等进行详细观测和记录;2. 绘制1:5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图件,并标注关键地质要素;3. 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为后续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支持。

三、方法与过程1. 调研与资料收集:在开始填图工作之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包括查阅相关文献、地质图件和卫星影像等,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

2. 野外观测与记录:根据调研结果,我们组织了一支地质填图团队,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测和记录工作。

在野外,我们使用了一系列地质工具和仪器,如罗盘、测距仪、GPS等,对地质现象和地貌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测量和记录。

3. 数据处理与整理:野外观测结束后,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整理。

首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了校正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以便后续的绘图工作。

4. 地质填图绘制:基于整理好的数据,我们使用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按照1:5000比例尺的要求,绘制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图件。

在绘制过程中,我们注重标注关键的地质要素,如断层线、岩性分布、构造线等,以确保地质图件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四、结果与分析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地质填图工作,并得到了以下结果:1. 绘制了一份详细的1:5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图件,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和岩性分布等重要信息;2. 标注了关键的地质要素,如断层线、构造线等,为后续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3. 提供了准确的地质信息,为该地区的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做好地质填图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需要有良好的矿物、岩石肉眼鉴定能力和扎实的矿物、岩石、 地层、构造地质、矿床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三、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方法
1、一般程序 收集资料—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正确划分填图单元—剖面地 质小结一开展正式填图工作。 2、基本方法 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由剖面法、追索法和穿越法。 1:50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穿越法辅以 少量追索法,即地质观察路线垂直(或斜交)于主要岩层及构造线 方向进行,但对重点研究对象,如标志层、含矿层、矿体露头、化 石层、重要岩浆岩体及构造线等,则作追索性的布置;1:5000-1: 5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追索法或剖面法,地质简单区 可辅以少量穿越法。
C 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一般岩性控制点不
超过总地质点数的 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地质观测点位测定可用半仪器法(或GPS)标绘在图上,重要的 观测点,如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
五、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 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 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切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 沉积岩区、变质岩区和侵入岩区的观察记录重点各有侧重。 1、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 a 沉积岩区: 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 色、结构、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 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 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 b 变质岩区:描述岩石的产出状态、颜色及结构构造、主要及次 要矿物含量,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特 征矿物(白云母、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闪石、矽线石等) 的出现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构造的叠加与否,混合岩基 体及脉体情况、岩层厚度沿走向的变化情况及次生变化和风化外貌, 特别要注意收集说明地层是否倒转或正常的证据。
六、地质观测研究程度及精度要求
1、地质观测研究程度 a 搞清矿区的地层层序及分布、分层标准(以实测剖面为基础)。 在“段”的基础上,一般应按岩性细分至层。具有填图意义的最小 岩石(层)单位都需填制。矿体(层)、标志层及对找矿有意义的 地层单位,如果在图上小于1毫米时,应扩大表示。 不同变质岩相带与地层单位应分别以不同界线和不同图例表示。 b 搞清矿区各种主要构造类型的性质及产状,特别要详细研究矿 区导矿、控矿及容矿构造,并查明其性质、序次及产状要素。查明 后期构造对矿体的破坏作用及破坏程度。 c 搞清矿体、矿化带、蚀变带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查明其形状、 产状和规模,查明蚀变带的分带情况;对预期有工业意义的矿化现 象,进行检查了解,提出概略的品位参数 。
d 搞清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空间 关系和成因关系,阐明成矿控制条件,特别要研究可能存在有隐伏 岩体和矿体的地段,指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e 对区内发现的其它矿床根据需要,分别进行检查评价。 f 查明矿区物化探特征,并做放射性顺便检查。 2、精度要求 a 地质体标绘精度:在地质图上原则上填绘相应比例尺图面上直 径大于2毫米的闭合地质体或宽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的线 状地质体。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按相应比例尺夸大表示在 图上,并应真正反映其平面形态和产状。 b 地质点精度:点位误差在图上小于1毫米,转点误差小于0.5 毫米。 c 观测点密度( 个/平方公里)。
c 侵入岩区:岩石的颜色和风化色、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 百分含量,矿物结构特征:先描述主要矿物,然后描述次要矿物,再描 述副矿物。 单元之间或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要记录接触的性质和类型及产状。 2、记录格式 (1) 点号; (2) 位置; (3) 点性; (4) 地质描述 a 岩性: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层的组合特征, 地层产状等。 b 构造:产状、规模、形态及其控矿作用;分布规律、断层性质等。 c 矿化及矿产特征(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含量等)。 d 围岩蚀变特征,蚀变范围,矿体与围岩关系等。 e 样品:编号、岩性、位置。 f 素描图、照片、信手剖面等。
四、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
A 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
B 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 蚀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 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测部位,必须 布设地质观测点。
八、室内整理及填图文字小结
1、室内整理 a 整理各类标本、样品,并及时登记送样。 b 检查素描图,按规定填绘花纹图例和各种代号注记,发现问题 及时检查校对。经检查修改后进行着墨。 c 文图对照,核对野外记录和图件是否一致,若发现问题,均需 回到现场查实、校正,任何情况下不能凭臆断修改原始编录,不允 许涂抹或擦掉,只能进行批注、补充,切忌文图不相吻合(大忌)。 d 为了随时进行综合研究,除利用实测剖面外;必要时可以图切 剖面(适用于中小比例尺)。 e 认真整理野外草图,清绘野外地质清图。 f 不断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野外工作结束时应及 时提交文字总结。
七、野外连图应注意的问题
1、 必须现场及时连图,不允许在室内回忆勾绘。 2、 注意地形与地质体的关系(V字型法则) 3、 注意标志层的选择 4、 连图时要有地层的概念 5、连接断层要注意序次 6、被断层错开或错断的地质界线不要跨断层对接,而要按实际情况 勾划。 7、花岗岩按单元勾图,复式岩体要圈出不同脉动次形成的岩体界线。 8、 大构造线在大面积内易查明,小面积中不易查明,它们往往是由 若干小断层或裂隙组成的大断裂,要注意研究。 9、 连图时不能仅凭一点之见,要联系的看问题,要有整体概念。 10、界线不清或呈过渡关系,缺乏截然界线时,在野外要力求将界 线通过部位压缩到最小范围,并结合岩矿鉴定及化验成果,进行确定。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 及其意义


一图工作基本方法 四、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 五、地质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六、地质观测研究程度及精度要求
七、野外连图应注意的问题
八、室内整理及填图文字小结
一 、地质填图及重要意义
1、地质填图:主要是指填制1:5万以上大比例尺的地表(地形)地质 图或简测地质图、草测地质图 。 2、地质填图的重要意义: 地质填图是矿点检查、矿产预(普)查、矿床勘探、物化探异常检查 以及地质构造研究、深部找矿工作的地质作用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 质调查、第四系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治理和矿山开采等工作的重要 手段之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地质填图工作,提交高质量成果。 3、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是: 全面研究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以查明地表矿体形态、规模及产 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其围岩蚀 变,为探矿工程的布置、储量计算以及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地质资 料,填图范围通常包括有地质联系的矿(化)点,各种找矿手段的综合 异常范围,或有利找矿标志的分布范围,或配合物化探面积测量而开展 地质填图工作。其比例尺视实际工作需要合理确定,一般可选择 1:500 -1:50000。
2、填图总结文字提纲
a 概况
目的任务、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完 成实物工作量等。 b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c 测区地质 矿床(点)特征等。 d 结语 主要成果、存在问题、进一步工作建议等。
地层(含火山碎屑岩)、构造、变质岩、岩浆岩、围岩蚀变、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