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融其人以及仰融事件的前前后后
中国上市公司十大诡秘高管
中国上市公司十大诡秘高管经过考究公司文档与咨询国内知名商学专家,《董事会》杂志评出自2000年4月1日至2005年4月1日五年间中国最为“诡秘”的十名高级管理人员。
这份名单主观色彩浓厚,但不影响其代表性。
这些高管的“离奇”故事,在某个层面造成了中国公司的“短命”,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司高管通透化”对于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张海:“密法大鳄”2005年3月24日,正在享受美味的“神秘富翁”张海被佛山警方拘留审查,罪名是涉嫌挪用公司巨额资金。
此外,张海还涉嫌做假账、虚假投资、虚增销售等多项罪名。
早在1988年,年仅14岁的张海考入河南大学武术专修班,以“特异功能”著称。
4年后,张海招揽学徒,传授“密法”,收入颇丰。
1995年迁居广州时,其身份由“藏密大师”摇身转变为拥有名车和豪宅的“富豪”。
退出江湖的张海很快投入到资本市场。
1996年,张海和他的另外两个伙伴筹资1亿改组了中航科技下面的一家财务顾问公司,即后来的深圳凯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而展开收购活动。
2001年,频频得手的凯地又先后介入了银鸽投资、深大通和浙江国投;2002年初,28岁的张海轻取健力宝,被称为“资本巨鳄”。
据报道,在张海主持健力宝的两年时间里,银行负债增加了10亿元,其他经营负债增加了11亿元。
健力宝的内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张晨:“中国式”职业经理人因为海外贸易的背景而被开开集团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张晨,是典型的不讲游戏规则的“中国式”职业经理人的代表。
他利用了国有企业的信任和纵容,通过一系列关联交易,不仅取得旗下上市公司部分控制权,而且从中骗取了不少钱财。
目前,张晨携款潜逃可能已至海外,其下属和亲戚均已涉案被拘。
这个杭州人现年42岁。
1989年至1992年任美国太平洋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张晨做事非常隐蔽,在与开开实业发生的资金往来中,没有任何一笔看上去与他有直接关系。
在控股开开实业之前,张晨就开始利用各自公司实施相互担保。
仰融事件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Hale Waihona Puke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这个当时在刘鸿儒(中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一个叫仰融的人操盘成功了,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纵观仰融的发迹史,遭遇“金杯”是其事业的转折点。而“金杯汽车”始终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华晨帝国就是仰融将金杯汽车反复包装的产物。
仰融案始末
1991年仰融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了一家生产汽车的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名为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汽车),其主要合作方是由仰融全资拥有的在香港设立的华博财务公司(华博)和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杯)。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的股权。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权,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博控股40%。
1992年9月,华博将其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转让给了基金会。最终,仰融与尚明同意“基金会将为华博托管股份,事实上作为华博的被指定人”,仰融全权管理、控制和支配基金会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被转让的华晨中国的股份以基金会的名义持有。在这一安排下,加之2002年10月华晨中国出售了28.75%的股权,基金会拥有了华晨中国55.85%的股权,金杯拥有15.37%的股权。根据仰融的指示,华博支付了华晨中国股票登记和上市的费用,并为基金会支付了各项管理费用。他还负责华晨中国的主要股东在沈阳汽车的工作,安排为丰田和通用汽车生产汽车。沈阳汽车的所有生产设施均在辽宁省。
仰融:何许人也 讲述金融奇才背后的故事
仰融:何许人也讲述金融奇才背后的故事当今汽车金融界,仰融绝对算得上一号新闻人物;拿外人的钱,造自己的车,让别人说去吧!就在一年前,一个在汽车界、金融界传奇的敏感人物,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宏伟计划,这个人就是仰融。
2009年的那个夏天,出走美国的仰融意欲再次回国,二次造车,计划十分宏大: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成300万辆产能的整车生产基地。
而在中国,仰融计划一期投入400亿-450亿元人民币,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产能基地。
仰融还给地方政府开出了前所未有的诱人承诺——“831111”: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元,税收1000亿元,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 0万元。
对于这个计划,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漫画般的景象:梳着背头的中年仰融,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仰望星空,思念故乡,眼前是一片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蓝天。
无庸置疑,“浪子归来”的身份效应及其二度出手的宏大气魄,使仰融回归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显得神秘而离奇。
现在,这层神秘面纱正在逐渐剥去。
大起大落对于了解上世纪最后10年的汽车产业发展历史的人来说,仰融本身就是一个传说;在仰融的前半生里,大起大落,有着太多的不安分,也有着太多令人艳羡的光环。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鳄,在2001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
他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祖籍安徽,出生于1957年江阴市北国镇的仰融,原名仰勇,自幼和4个兄弟过苦日子一起长大;初中毕业后,仰融做过厨师,承包过商店,还有过在江阴市外贸公司的经历;仰融上过越南前线,头部受伤,并且被敌人打断了腿,三进三出手术室后,他大难不死,仰融说,越南战场回来,他开始珍惜而又藐视地看待生命。
虽然仰融何时改名并不得而知,但是有如他叫仰勇时勇往直前般,改名为仰融的他,人生际遇亦因金融开始风生水起。
1989年,仰融借款400万元,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做华博财务的公司。
仰融的悲剧与轮回
仰融的悲剧与轮回作者:丁爱波来源:《齐鲁周刊》2016年第31期所有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学者,都无法回避一个叫仰融的人: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交所成功挂牌的人。
仰融其实早已被多数人遗忘,近期诸多媒体开始重新挖掘,是因为在辽宁继省委书记王珉落马、贿选、经济数据造假等坏消息铺天盖地之后,2016年8月28日推出一个大手笔:出售本钢、华晨等9家国企股权,想以此行动扭转辽宁日渐衰颓,已难以为继的经济局面。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辽宁人会想到一个人,并长叹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个人就是把东北第一家尝试股份制改造的大型国企——沈阳金杯汽车一举起死回生到红红火火,并运作至纽交所上市的仰融。
2001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仰融位居第三。
2002年5月仰融出走美国,2002年10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1988年沈阳金杯汽车向国内外发行1亿元股票,历时一年有余却响应寥寥,公司甚至曾在国家体改委的大院里贴布告卖股票,整整一天也只卖出了2.7万元。
1991年7月22日,仰融上门,以1200万美元买下金杯汽车40%的股份,之后他又安排了一次关键性的换股,将控股比例扩大到51%,成为该公司的绝对控股方。
当仰融真正进入之后,这位大局观十分清晰和敏锐的战略家很快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颠覆者”,并一举令企业脱胎换骨。
之后,在彼时资本在中国还只是一个极其新鲜名词的时候,仰融更是石破天惊,运作公司到美国上市融资。
为了让公司上市更顺畅,仰融筹划成立了非盈利性的“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发起人是人行教育司、华晨控股、中国金融学院和海南华银四家。
1992年10月,“华晨中国汽车”在纽约成功上市,融资7200万美元。
这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第一例。
为上市和经营,仰融戴上了一顶国营资本背景的“红帽子”,它让这位枭雄得益于先而倾辙于后——这很类似清末大贾胡雪岩,他也戴着同样的“红顶”,但其商业帝国也因为“红顶”而最终烟消云散。
中国第三富豪出走美国仰融事件的前前后后
中国第三富豪出走美国仰融事件的前前后后
孔文清
【期刊名称】《中国民商》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第三大富豪的原华晨集团董事长仰融,去年五月突然出走美国,自称受到“迫害”。
这一事件曾引起轩然大波。
事隔八个月之后,该事件内幕依然扑朔迷离。
仰融究竟为什么出走呢?——rn仰融事件的来龙去脉rn仰融原是中国“华晨集团”的董事长,2001年度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排名第三的富豪。
2002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CBA)宣布,依照主要股东...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孔文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71
【相关文献】
1.仰融为在逃富豪趟路? [J], 贺大卓
2.中国第三大富豪出走美国事件前后 [J], 孔文清;王冉
3.中国第三大富豪出走美国事件前后 [J], 孔文清;王冉
4.中国第三富豪出走美国仰融事件的前前后后 [J], 孔文清
5.来自中国内地的新上榜富豪最多,达89位,其次是美国,有45位新上榜富豪。
印度有18位,德国有13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仰融事件的前前后后
仰融事件的前前后后2007年05月25日星期五下午03:11回首2002,中国汽车界最轰动,同时又最扑朔迷离的新闻是什么?是仰融事件!曾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第三大富豪的仰融,去年5月突然出走美国,自称受到“迫害”,在中国乃至全球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在关于这一事件的八个月以来近百万字的海内外公开报道中,九成以上是以仰融方面为消息来源的。
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角度看,公众舆论事实上始终被仰融一方所左右、引导。
事件的另一方,这一事件的其他人物始终保持缄默。
真相就像硬币,有两面。
单有一面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片面的、不真实的。
在经过数月的关注、采访之后,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一事件的有关人员。
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
在此将我们所了解的“另一面”公之于众,以帮助公众了解、判断事件的全貌。
1仰融事件的来龙去脉仰融原是中国“华晨集团”的董事长,2001年度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排名第三的富豪。
2002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CBA)宣布,依照主要股东要求,经董事会通过决议,解除仰融的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职务。
9月,仰融在美国现身,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自称受到“迫害”,并表示他之所以离开中国,是因为他担心,如果自己拒绝接受辽宁省政府“拥有”华晨中国控制权的计划,就会被“双规”。
采访中,仰表述自己的“委屈和冤枉”起因于其个人与国家股东即辽宁省政府的股权之争。
仰同时披露他已委托了律师拟对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行使民事诉讼。
2002年10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正式立案受理——由仰融担任主要股东的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一案,此案涉及上市公司“华晨中国”(CBA)的资产划分问题。
2002年10月18日,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
2002年12月2日,北京市高院驳回“香港华博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一案”,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本着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将此案移交辽宁省公安厅查处。
中国民营企业的大败局:健力宝和华晨之殇
们只侧重于针对更加具有时代感的《大败局II》中的经典 案例进行剖析。在大环境下,作为致力于企业建设的人, 个体显得过于渺小。尽管可以起到一部分推动作用,但 是无法改变诸如时代、体制等客观因素。并且我认为,
很难在商界成功。同时,个体永远是渺小的,企业家既 不是明星,也不是政客,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使 用和行为边界,不要被自我膨胀冲昏了头脑。李嘉诚处 于舆论漩涡的时候也曾经说过:我仅仅是一个商人而已, 希望
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无论高的,还是矮的,我 都不想有……2005年8月,仰融接受《中国企业家》的越 洋采访,声称“如果我真的有机会接手华晨,我会义无 反顾,宁愿折寿、减命,也要挽救它的‘滑铁卢’”。
进行协商、解决,由此埋下了个人与政府对企业所有权 之争的隐患,并最终与当地政府交恶。1997年秋,健力 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之时,三水市 政府以“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
为由,拒绝批准经营团队购买股票。李经纬一怒之下, 放弃上市。1999年,李经纬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 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 所持有的股份,这一方案又被政府否决。自此,健力
他的公司主席、总裁等职务。仰融将自己所持有的华晨 中国股票在香港股市全数抛售套现,并于同年l0月14日起 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财政部,其直接诉讼争议 标的达到了2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
大的产权纠纷案。4天后,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经济 犯罪为由,发出全球通缉令,正式批捕仰融。2004年, 华晨中国的利润从3年前的9亿元下跌到了4860万元,降 幅之巨令业界震惊。到2005年底,华晨的最
1989—2003:仰融以头相撞华晨汽车 不可一世只能死路一条
这何 曾经 资 本和产业均 有建树 的枭雄纵然年暮 ,却也时 常见诸媒体
报 端 , 做 越 洋 访 问 , 温 一 下 自己的 做 重
汽车梦 。
物, 觉得 自己已能量看涨 , 大应改 头换 面, 力争上游。 于是 , 自己吏 名为 “ 他 仰
融 ” 后 来 人 们 多 猜测 有 “ 仗 金 融 ” 。 仰 的
大 家都 认 为 他 是说 梦 话 。
证 监 会 , 融 只能 靠 自 己创 造 , 种 情 仰 这
计 出 来 后 ,仰 融 自我 感 觉 有 了 找 回面
仰融不走 “ 以市场换技术” 按部就 、
我这 个 班培养创新能 力的寻常路 , 而是想将资 况下最能看出人的大智慧 , 也容易犯 子 的机 会。他找到耿 昭杰说 :“ 但
正 逢 国营 业 进行 股 份 制 改造 , 阳金 沈 杯 汽 车成 为东 北第 一 家尝 试股 份制 改造 的大 型 国营 企 业 ,发 行 1 亿元 股 票 ,历
时一 年 多 却 乏 人 问津 , 便在 国家 体 改 即
过得 比较得意的 , 至少其优游于林泉 ,
上著名的杨百 万、 刘太 、 朱焕 良等炒家
厮 混 日久 , 赚 到 了~ 点钱 , 又 更重 要 的
买 下金 杯 汽 车 4 %I 份 , 后 他 又 安排 o 1 之  ̄
成 为该 公司 的 绝对 控 股 方 。 仰融 为此 专 门在 百慕 大设 立 了华 晨 中 国汽 车 控 股 有 限 公 l ,由华 博 10 — J 0 % 控 股 ,而 华 博 的 股 权 结 构 为仰 融 7%、 0
另一 自然 人为 3%。 0
然 后 , 仰融 以 香 港 注 册 的 华 晨 公
是 他 偶 然 结 识 几 个 金 融 界 的 知 名 人 r
《仰融案法律分析》课件
CHAPTER 05
仰融案的教训与启示
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仰融案中,如果金融监管机构能够及早发现仰融公司的违规行为,并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那么该案可能不会演变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因此,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以保障金融市 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
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仰融案中,如果仰融公司的治理结构 更加完善,董事会和管理层能够更好地 履行职责,那么该公司的违规行为可能
不会发生或至少不会持续如此之久。
。
公安机关对案件涉及的财务、资 产等进行审计、查封、扣押等措 施,以保障国家利益和被害人权
益。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仰融案进行审查起诉,确保案件符合法律程序。 检察机关对案件涉及的证据、事实、法律适用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公诉质量。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依法与辩护律师进行沟通,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在此案件中,仰融控制的公司可能涉及经济犯罪行为,因此应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
国家赔偿责任
国家因仰融案可能需承担的赔偿责任
在仰融案中,如果相关国家机关因违 法行为导致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害,受 害者有权要求国家进行赔偿。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国家机关在行使 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应承 担赔偿责任。
仰融作为案件的主要当事人,应承担因违法行为导致的 法律责任。
利益与法律颠覆者仰融颠覆计划
利益与法律颠覆者仰融颠覆计划简介仰融是中国最大的P2P平台之一。
2015年底,由于资金链断裂,仰融开始逾期还款并陷入负面舆情。
在其关闭之前,仰融已经借出了160亿元人民币。
而现在,仰融颠覆计划将会颠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投资者、逾期借款人以及其他支持平台正常运营的公司和个人。
同时,仰融颠覆计划也将会可能触犯法律和法规。
仰融颠覆计划说明仰融颠覆计划是仰融借款人发起的一场运动,该运动的目标是:通过向广大逾期借款人提供援助,使这些借款人能够继续维权并避免利息的增加,从而尽可能地避免这些借款人遭受利益上的损失。
据了解,该计划的发起人已经在微信公众号上撰写了一份长篇文章,并附上了一份投资人名单,这些投资人将会为逾期的借款人提供援助。
影响尽管仰融颠覆计划是可取的,但其也会对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
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次运动将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因为这些逾期的借款人将不再支付逾期利息,而这些利息是投资人应获得的收益之一。
其次,对于其他支持平台正常运营的公司和个人来说,他们将可能面临更多的竞争,因为可能会有更多的逾期借款人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继续支付增加的利息,从而有更多的资金流向与P2P平台相关的竞争性业务之中。
法律问题此外,仰融颠覆计划也会触犯很多法律和法规。
众所周知,P2P行业一直以来都在受到监管机构的审查和限制。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P2P平台需要遵守一些运营规范,否则就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例如,在中国,P2P公司需要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23条的规定下:成立风险备用金制度,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公司的风险储备金应当不低于其净资本的5%,从而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和平台的持续运营。
众所周知,仰融的破产和逾期是由于其无法满足这项要求。
总结总的来说,虽然仰融颠覆计划的目的是可取的,但实际上,这种运动可能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同时也可能触犯某些法律和法规,从而招致法律上的责任。
仰融华晨案
原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人民网 2008年05月04日
1957年6月出生,安徽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 士。1992年开始担任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 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99年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 长、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年开 始担任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2年10月23日,上市公司申华控股发布公告称, 公司于10月21日接到辽宁省公安厅通知,公司董事 长仰融因涉嫌经济犯罪于10月18日被辽宁省检察院 批准逮捕。
财经策划: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赴美上市
第一步,仰融旗下在香港注册的华晨控股出资1200万美元, 以40%的比例参股成立沈阳金客; 第二步,于1992年5月成立‚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发 起人是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华晨(香港注册的华晨控 股)、中国金融学院、华银信托四家,注册资金210万, 其中200万元是华晨出的; 第三步,该会在百慕大注册成立海外公司‚华晨中国汽车 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汽车,CBA),将基金会发起 者之一的华晨控股手中的40%沈阳金客股份注入新公司 ‚华晨汽车‛; 第四步,将基金会手中21.57%的华晨汽车股权与金杯客车 手中11%的沈阳金客股权置换,并再注入华晨汽车,这样 华晨汽车就持有51%的金客股权,达到了海外上市的要 求——“单一职能的上市公司,对下面的资产必须有51%的 控股权‛,最后华晨汽车成功赴美上市。
投行和会计师、律师均告诉仰融,财务和法律 制度要求上市结构中的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 是单一职能的上市公司,对下面的资产必须有 51%以上控股权,二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是谁?
在马蔚华的牵线搭桥下,于1992年5月成立了‚中 国金融教育基金会‛,发起人是中国人民银行教育 司、华晨、中国金融学院、华银信托,注册资金 210万,其中200万是华晨出的,央行教育司拨款 10万。一个月后,该基金会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华 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汽车,CBA), ‚华晨汽车‛资产即为‚华晨控股‛手中‚金杯客 车‛40%的股权。同时,国资局向基金会发函: ‚我局为了探索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需要,现 正式委托贵会代表我局投资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 限公司,金额为1530万美元。资金由我局支付,贵 会作为代理人,不承担此项投资的所有风险,也不 享有此项投资的所有权益,‘华晨’的所有股权及 股票收益均归我局所有。‛这意味着,仰融已将华 晨的1530万美元捐给了国家。
你还记着仰融吗
你还记着仰融吗?02-12-13 18:00 发表于:《记者的家》分类:未分类2002年12月13日外滩画报“仰融事件”上演大结局外滩记者见惊雷/报道●中国最大的产权纠纷案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起诉告终●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使仰融得以顺利把华晨推上美国股市,也给仰融留下了产权隐患●仰融和辽宁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国内诉讼大门关死,仰融要打“国际官司”仰融体面回国的最后一点希望已经破灭了。
12月10日,《外滩画报》得到确切消息,仰融担任董事长的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起诉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一案,在立案近两个月后,即将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
理由是辽宁省公安厅发函北京市高院:仰融涉嫌经济犯罪,建议驳回。
这个裁决意味着:仰融已经不大可能在国内通过司法程序“讨回公道”,实现回国的愿望。
中国最大产权纠纷案“流产”中国最大的产权纠纷案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起诉告终。
10月18日,号称中国第三号富翁的仰融“落马”:辽宁省检察院以仰融涉嫌“经济犯罪”为由将其批捕。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吃了一惊。
由于提前闻得风声,仰融于批捕前三个月出走美国。
但事情并没有因此终结,反而变得更加热闹和复杂——批捕令发布前4天,仰融透过其私人公司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侵占属于仰融个人的资产。
两天之后,10月1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受理此案。
由于涉及到内地、香港和美国六家上市公司,这个案子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产权纠纷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2月6日,记者联系到了原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的全权代理律师——北京昌久律师事务所王海律师。
这个时候,他刚刚向法庭提交了部分证据。
由于被告方没有提供相关证据,王海对打赢这场官司显得很有信心。
“当初基金会没有向华晨投资一分钱,现在反过来要霸占实际投资人华博的投资权益,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当然,打赢官司的前提是法院受理此案。
从法理上讲,仰融有罪在身,由其担任董事长的公司提起民事诉讼,高院介于可受理与可不受理之间。
仰融诉辽宁省人民政府案
仰融诉辽宁省人民政府案2003年8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就仰融、仰融夫人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诉辽宁省政府非法侵占财产权一案,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辽宁省政府送达了传票,并进行了审理。
一审判决结果,仰融方败诉。
仰融等原告方不服地区法院的判决,提起上诉。
上诉法院根据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第1605节(a)(2)款“商业行为”例外的规定,认为辽宁省政府的行为是完全的主权行为。
因此,上诉法院于2006年7月7日确认并维持地区法院驳回起诉的判决。
1991年,仰融全资拥有的华博财务公司(设立于香港,以下简称华博)与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杯)合资成立了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汽车),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股权,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份,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搏控股40%。
为了通过进入美国资本市场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合作方准备将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仰融作为沈阳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和经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作为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融资工具,并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了华晨中国。
金杯亦将其在沈阳汽车的11%股权转让给华晨中国,至此华晨中国拥有沈阳汽车51%的权益。
作为转让11%股权的回报,金杯取得了华晨中国的21.5%的股份,使仰融在华晨中国的股份减至剩余的78.43%。
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股票,筹备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发行以及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应是一家中国实体而不是香港私人企业,仰融理解如果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一家中国非政府组织担任即可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
1992年5月,华博、中国人民银行及另外几家中国政府机构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组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
《仰融案法律分析》课件
案件时间:2002 年
案件起因:仰融与 华晨汽车之间的股 权纠纷
案件结果:仰融被 判刑,华晨汽车被 国有化
PART THREE
案件背景:仰融与华晨汽车集团的股权纠纷 法律依据:《公司法》、《合同法》等 争议焦点: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股权转让款的支付等 法院判决:仰融败诉,华晨汽车集团胜诉
法律责任主体: 仰融及其关联
风险应对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合规建设 等
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
PART FOUR
股权转让:仰融与华晨汽车之间的股权转让纠纷 股权回购:仰融要求华晨汽车回购其股权的纠纷 股权稀释:华晨汽车通过增发新股稀释仰融股权的纠纷 股权冻结:华晨汽车冻结仰融股权的纠纷
法律意识:了 解法律,遵守 法律,尊重法
律
法律知识:学 习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素养
法律风险:识 别法律风险, 防范法律风险
法律维权:维 护自身权益,
依法维权
诚信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诚信是企业形象的体现
诚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 现
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意识,遵 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违规行 为
合同性质:股权转让合同 合同内容:股权转让、公司控制权变更 合同履行:是否存在违约行为 合同效力:是否合法有效 合同争议:是否存在争议和纠纷 法律适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犯罪主体:仰融及其关联公司
犯罪行为:涉嫌经济犯罪、金 融诈骗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刑事责任: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
权力寻租与民企原罪
权力寻租与民企原罪千里为官只为财,表现的是古代官员的贪婪。
利益是古人为官的终极目的,为民作主、造福一方,不过是没有意义的场面话。
千年为官只为财,归纳的是我国悠久的官史。
在人民群众只能作为治于人的劳力者的历朝历代,治人的劳心者的使命永远是捞钱。
千人为官只为财,讲述的是黄光裕斥资数十亿收买人民公仆的当代传奇故事。
它表明官员身价平均数百万一位――相比死难矿工的赔偿额,这个数字凸显官员的高人一等;也反映了当代官员传承文明古国优良传统,宏扬中华官场文化的壮举;还验证了“何水无鱼、何官不贪”的经典谚语。
也许,它还能进一步指出:在巨额贿赂款流转、为GDP添砖加瓦的背后,在“优秀民营企业”疯狂积累资本、奇迹般创造财富的背后,站着同一个群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百姓。
这群当代国家主人的一滴滴血,一块块肉,积累成巨额赃款和巨大财富,支撑起官商们幸福而体面的生活。
富豪前赴后继落马长达18个月的“黄光裕案”终于一审判决。
事实上,黄光裕并非个例。
数据显示,30年来,将近200个企业家身陷囹圄,而仅股市“中箭落马”一项,就有几十名富豪被写入犯罪卷宗。
中国内地富豪因公司重组、资产置换、操作股市内幕等众多猫腻而纷纷落马,虽然看似一个个偶然事件,但“问题富豪”们的聚财基因如此相似,足以让人警醒。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设股票市场以来,就有一条富豪浮沉轨迹:银行巨额贷款——股市炒作——暴富——迅速扩张——资金链条断裂——瞬间倒塌。
落马富豪们喜欢并善于玩耍熟稔无比的资本或称金钱游戏,而那些上了“贼船”的合作单位即使醒来,也只好再次合作,以期早日止血,收回本金——如此恶性循环,一个个纸糊的富豪一天天长大,再长大……而这样的制度游戏显然不是一个证监会所能控制的。
黄光裕华丽的倒下了还有下一个吗?持续长达18个月的“黄光裕案”终于一审判决。
黄光裕的崛起与衰落,折射出风云变幻的中国经济中企业家状况的无常。
数字显示,30年来,前后将近200多个企业家身陷囹圄,而仅股市“中箭落马”一项,就有几十名富豪。
仰融:为在逃富豪趟路?
仰融:为在逃富豪趟路?作者:来源:《英才》2009年第08期或许在地方政府眼中,项目带来的经济利益至上,法律与之相比不算什么。
戴罪之身如何安然归国,甚至是满载荣誉的归来?曾经的汽车大亨仰融正试图趟出这样一条路。
仰融已被通缉七年。
2002年10月21日,辽宁省检察院向仰融发出“批捕令”,其罪名是“挪用资产”。
虽然仰融已于当年6月移居美国,至今已近7年仍未归案,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所以,对于仰融,我们现在还是应称之为“犯罪嫌疑人”。
如今,这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可以被视为是正在寻求被免于起诉的机会——以庞大的投资许诺寻求地方政府的庇护。
作为华晨汽车最早的掌舵人,仰融曾经将进入汽车业称为“一条不归路”,可是现在他却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因为这可能成为他归国的唯一途径。
仰融的造车计划甚为庞大:这一计划将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展开,其中在美国生产整车300万辆、发动机300万台;在中国投入400亿至450亿元,生产整车100万辆、发动机300万台、变速箱300万台,而这仅仅是第一期。
国内造车的远景规划中,仰融提出“831111”概念:8年时间里,在中国整车产能达到300万辆,创造产值1万亿元,上缴利税1000亿元,解决10万人就业,工人年均收入10万元。
仰融计划造的车起点相当高,品牌“正道”将与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直接竞争,在技术上搭载混合动力,并使用第三代内燃机技术,燃油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完全切合国际汽车产业高性能且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更是一场变革。
这是一份让任何地方政府都血脉喷张的投资计划,且仰融的影子团队早已入华。
据其团队透露,仰融造车基地选址对不同政府区别对待:依然倾心辽宁,铁岭是首选地址。
不过,即便仰融早已被塑造为拥有超强融资能力的传奇人物——仰融是现实逼出来的资本运作高手,早期的华晨因为没有钱才不得不考虑海外上市和股权置换方式融资——面对仰融的计划,部分人仍在质疑:质疑其资金来源、质疑其技术团队、质疑这个项目的可能性。
汽车行业“仰融事件”:新闻价值要素浅析
“仰融中国造车的是非恩怨” —新闻报道及价值要素浅析仰融,曾经的融资高人,昔日规模达300亿的华晨汽车帝国创始者,2001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及被央视评为当年度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2002年被辽宁检察院批捕后远走美国……,2010年8月,仰融带着惊人的“831111”计划重返中国汽车行业,并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2010年10月,仰融融资计划审批受阻,其国内造车项目再次搁浅。
仰融会选择曲线进入的方式坚持其造车梦吗?各界都拭目以待……新闻热点合作双方背景介绍昔日的辉煌与落败1.1992- 2002年:仰融开创了中国第一家企业华晨在纽约上市,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他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2.2002年5-10月:他与辽宁省政府因为华晨的股权分配发生纠纷,继而被资产清查、职务解除、直至被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最终被迫出走美国;3.2003-2006年:仰融在美国越洋起诉中国辽宁省政府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中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起诉以仰融失败而告终; 再度重返中国汽车业1.2009年6月:仰融在海外通过媒体向中国地方政府抛出诱人的“831111”造车计划,寻求国内地方政府和汽车企业的合作。
“831111”计划内容: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2.2010年8月3日:仰融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有意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等产品方面开展合资合作,未来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在合肥,首期投资总额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
曾经的:金杯客车董事长、华晨中国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
仰融介绍江淮汽车成立于1999年,是安徽的支柱性企业,全国企业500强之一,2007中国最具价值汽车类上市公司,其业务由客车底盘发展到底盘、轻卡、重卡、MPV 、SRV 、轿车和发动机、铸造等,成为汽车行业门类最齐全的上市公司之一。
仰融案分析
国际法学
国际法学
国际法学
管辖权
注意领会: 领土管辖是国家管辖权中最基本的管辖,在管辖冲突时具有 优越权,但属地优越权并非绝对,它不适用于依法享有特权 与豁免的外国人,也不适用境内的外国国家财产和国家行为。 领土管辖权的行使还要受国际法的限制。例如,对外国人行 使属地管辖权时,应尊重其国籍国的属人管辖权;在领海内 行使管辖权时,应不干预外国船舶上的内部事务,并允许它 们无害通过;利用边界河流时,应不损害邻国的利益和公共 利益,对于国际河流,负有开放流经其领土河段的条约义务; 经允许入境的外国军用航空器和军用船舶不受属地管辖权的 制约等等。
国际法学
限制豁免论
“仰融事件”法律途径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正确理解和运 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理论。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 已被国际法承认为一般规则。从其发展上看,有绝对 豁免论和相对豁免论两种不同的学说和实践。一般说 来,社会主义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坚持绝对豁免论, 西方发达国家主张限制豁免论。自从苏联解体和东欧 剧变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限制豁免论。
国际法学
国家主权豁免
4、限制豁免主义 相对传统的绝对豁免主义,主权豁免内容变化的标志是限制 豁免主义理论(又称相对豁免主义)的出现和发展。该理 论主张将国家行为分为商业行为(管理权行为、非主权行 为)和非商业行为(统治权行为、主权行为),认为国家 的商业行为不应享有豁免权。
国际法学
国家主权豁免
5、主权豁免的放弃 A.明示方式: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通过条约、合同、其 他正式文件或声明,事先或事后以明白的语言文字表 达就某种行为或事项上豁免的放弃。 B.默示方式:国家通过在外国法院的与特定诉讼直接有 关的积极的行为,表示其放弃豁免而接受法院管辖, 包括国家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正式出庭应 诉、提起反诉、或作为利害关系人介入特定诉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融其人以及仰融事件的前前后后仰融主要经历1957在安徽出生1992 开创中国第一家企业在纽约上市金杯客车董事长华晨中国董事长兼总裁1999 上海华晨董事长2001 中国航天董事长2002 被辽宁检察院批捕后远走美国仰融操纵公司沪市上市公司金杯汽车、申华控股美国和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CBA,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1114)一、狂人仰融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
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接着,他又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曾居2001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
2002年5月,自称受到“迫害”出走美国,2002年10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
然而,过去一年中,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
他越洋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的仰融,平时极少把观察他侧面以至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
仰融祖籍安徽,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
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报价图片参数)80年代初去了深圳,几经周折,慢慢走上资本运作之路。
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仰融曾对人讲过自己在华晨之前的经历,"……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时也很寒酸。
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
当时公司只有借款400万元,员工5、6个,主要业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做债券和股票买卖。
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时积累的。
仰融没说清过自己的来历,更没说清过华晨的出身,他曾说过:"华晨出身不好,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
华晨经历的一些事,不管别人怎样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没有权力说清楚。
"也许因为这种扑朔迷离,金杯汽车中甚至传闻,"仰融的名字是假的。
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
传闻毕竟是传闻。
仰融的一位儿时伙伴说:"仰融从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么时候改的名儿也说不好。
仰融从小人很聪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
他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
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报价图片参数)人物。
纵观仰融的发迹史,遭遇“金杯”是其事业的转折点。
而“金杯汽车”始终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
甚至可以说,华晨帝国就是仰融将金杯汽车反复包装的产物。
二、仰融案始末1991年仰融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了一家生产汽车的合资企业。
该合资企业名为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汽车),其主要合作方是由仰融全资拥有的在香港设立的华博财务公司(华博)和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杯)。
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的股权。
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权,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博控股40%。
为通过进入美国资本市场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合作方准备将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仰融作为沈阳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和经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作为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融资工具,并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了的华晨中国。
金杯亦将其在沈阳汽车的11%股权转让给华晨中国,至此,华晨中国拥有沈阳汽车51%的权益。
作为转让11%股权的回报,金杯取得了华晨中国21.57%的股份,使仰融在华晨中国的股份减至78.43%。
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股票,筹备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发行以及纽约证交所上市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层官员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应是一家中国实体,而非某香港私人企业,这样,将是50年来中国公司首次在美国登记和上市。
仰融理解如果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一家中国非政府组织担任即可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
1992年5月,华博、中国人民银行及另外几家中国政府机构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组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尚明担任基金会主席,仰融任副主席。
1992年9月,华博将其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转让给了基金会。
最终,仰融与尚明同意“基金会将为华博托管股份,事实上作为华博的被指定人”,仰融全权管理、控制和支配基金会在华晨中国的股份。
被转让的华晨中国的股份以基金会的名义持有。
在这一安排下,加之2002年10月华晨中国出售了28.75%的股权,基金会拥有了华晨中国55.85%的股权,金杯拥有15.37%的股权。
根据仰融的指示,华博支付了华晨中国股票登记和上市的费用,并为基金会支付了各项管理费用。
他还负责华晨中国的主要股东在沈阳汽车的工作,安排为丰田和通用汽车生产汽车。
沈阳汽车的所有生产设施均在辽宁省。
与此同时,2002年初,辽宁省政府成立了一个由省长助理领导的“工作小组”。
2002年3月,工作小组宣布基金会名下的所有股权,包括仰融在华晨中国的权益,均为国有资产,要求他将这些股份转让给省政府。
仰融拒绝之后,工作小组通知仰融和华晨中国董事会,基金会不再承认华博在华晨中国的受益权益。
根据辽宁省政府的指示,华晨中国董事会解除了仰融总裁、首席执行官和董事的职务,将工作小组成员安排在这些职务和其他管理职务上。
2002年10月,新组建的华晨中国董事会不再支付仰融工资,并于次月解除了其经理职务,终止其劳动合同。
辽宁省政府还成立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新华晨),任命省政府官员作为新公司的管理人员。
大约两个月后,新华晨以市场价格的6%即1800万美元收购了名义上由基金会为华博托管的华晨中国的股份。
新华晨与华晨中国董事会并对剩余的华晨中国的股份,包括纽约证交所交易的股份进行了要约收购,导致2002年12月18日至19日华晨中国股票在纽约证交所停牌。
当工作小组进行收购时,仰融代表华博在各级法院寻求救济。
2002年9月27日,华博财务向北京高院提出诉讼告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要求确认其在基金会的投资权益,包括华晨股权。
2002年10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正式受理该案。
2002年10月18日,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
2002年12月2日,华博收到一份通知称,北京高院驳回起诉,并本着“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将此案移交辽宁省公安厅调查。
至此,北京的起诉结束。
仰融出走美国。
2002年12月18日,华晨中国在香港发布公告称,辽宁国有独资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同基金会就基金会所持有的39.4%股权正式签署收购协议。
2003年1月,仰融以基金会股权不明为由,提请百慕大法院发出禁止令,禁止华晨中国出售其股权。
百慕大高等法院经过调查,于2月12日宣布驳回禁止令。
针对仰融在百慕大起诉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案,2003年12月31日,百慕大法院已做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诉讼。
百慕大诉讼是仰融以华博财务有限公司的名义提出的。
华博公司声称其“拥有的华晨中国中的股权,被中国辽宁省政府拥有的华晨集团错误征收”。
百慕大法院经对本案事实、证据全面审理,作出判决认定:“华博公司从未拥有华晨中国的任何股权”。
法院还认为,华博公司的诉讼不是“可信的诉讼”;华博公司提出“其以信托方式将华晨中国的股权交给基金会”的主张构成“滥用法院程序”;华博公司是在“蓄意误导法院”,没有向法院说明华博公司从未拥有CBA股权的证据,是对“重大”事项未作披露的“严重”行为;华博公司“故意向法院隐瞒事实”。
据此,PhilipStorr大法官在判决书中警告仰融:如果他本人以个人名义重新起诉,就意味着他在此前向法院提交的所有证言都是谎言,希望他不要再做浪费法律资源的事情。
虽然仰融对该判决可以上诉,但熟悉此案的律师都认为,上诉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百慕大法院的判决实际上彻底宣判了仰融对华晨中国资产图谋的破灭。
在百慕大法院驳回禁止令后,2003年8月7日,仰融在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以个人名义起诉辽宁省政府,此案在当地时间8月7日一经受理便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事实上,仰融正在将这场私人产权纠纷案作为“人质”,向一个地方政府“挑战”2003年8月8日凌晨5点(纽约东部时间8月7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立案受理新中国历史上首例美国公民状告中国地方政府的诉讼案: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码:1114;纽约上市代码:CBA,下简称“华晨汽车”)的前主席仰融在美国起诉辽宁省政府。
“起诉书”称,原告仰融,Rhea Yeung(仰妻)及华博财务(仰融持70%股权)因辽宁省不正当行为,财产被不当剥夺。
其有关请求包括:辽宁省政府将华晨汽车和其他产权利益还给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废止华晨汽车的交易,命令将此股份和其他产权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依华博股份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金额由审判证明,和从原告夺走的其他财产;废止华博在华晨股份的交易(指华博将39.45%的股权交给基金会),被告将此股份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依原告被辽宁省转换的华晨股份及其他产权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金额由审判证明;律师费及该案诉讼费;等等。
8月21日,美国联邦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就仰融等起诉辽宁省政府非法侵占财产一案,正式向辽宁省政府发出民事案传票,并以特快形式寄往中国司法部,由司法部传送辽宁省政府。
该传票称:被告方需在送达后的60日内答辩,如被告未按时送达答辩,法庭将以缺席判决被告方败诉,并按原告方诉状要求的赔偿请求做出判决。
中国司法部已经拒绝了仰融律师提出的司法文书送达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