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讲义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语法讲义体会教学内容

语法讲义体会教学内容

语法讲义体会读朱德熙《语法讲义》的几点心得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出版于1983年9月,后多次在版。

并对书中的观点有误之处加以订正,如朱德熙先生在重印序言中说:“第七章把句首的处所名词和时间名词一律看成主语(7.2),其实有的是状语,例如,屋里坐,明天见。

这两类格式的区别可以从重音的位置看出来。

‘屋里坐’‘明天见’的‘屋里’‘明天’必须重读。

如果处所词、时间词作主语,重音只能落在后边谓语部分。

这一点是陆俭明同志告诉我的。

”朱德熙先生很有胆量承认自己的认识不足,是伟大学者的大胸怀。

《语法讲义》在我国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构拟了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系统,是我国八十年代语法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力作。

直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创见仍被学界加以借鉴和应用,是语法学界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两次读来《语法讲义》一书,仍有很多不明白之处,加上朱德熙先生也说过,有些问题为什么那么处理,道理没有交代清楚。

我理解的也更是一知半解的了,读后也没有什么见解,但对本书的知识体系和特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语法讲义》的来源《语法讲义》的底本是朱德熙先生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二)这门课程的讲义。

当时只有十四章内容,出版前增加了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和第十八章几章的内容。

二、《语法讲义》的结构框架《语法讲义》共有十八章的内容,第一章语法单位是对整个语法体系内容的总体概括,有语素、词、词组、句子。

以下十七章的内容则是对其其进行的具体地、详细地阐释,概念、分类及相关语法问题,有词的构造,词类,六大结构,复句以及省略和倒装。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又是第三章词类的子章部分。

三、《语法讲义》的突出特点(一)词组为本位的观点。

汉语语法应以词组为本位, 这是朱德熙先生首先提出并首先实践的。

他的《语法讲义》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而在19 8 2年发表的《语法分析和语钱体系》和《语法答向》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述了这一观点。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法”二字听起来就颇有难度,小学开始学英语语法,到大学两年学了现代汉语和词汇学,虽仍有种种困惑,但小有收获。

大三年级有幸跟随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学》,让我对这一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汉语语法也由朦胧逐渐清晰明了起来。

结合本学期所学,拜读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其内容对我之语法学的理解很有帮助。

本篇读书笔记,将结合黄廖本《现代汉语》、朱德熙先生的《语法问答》及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两本小册子谈一谈浅薄的几点收获。

一、总体分析这本书是朱德熙先生1961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讲义,至今已五十余年,却仍是汉语方向同学应必读的一本书。

先生是从物理专业转入语言研究的,作为一名重要的语法学家,他既有理科生的逻辑思维,又有文科生扎实的知识功底。

本书总体上是总分结构,最主要的两部分是词类和结构。

据我所读所感,内容上最突出的特点第一就是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非常仔细,每一章都划分为四至十九个小节不等,大部分知识在课上已经接触过,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初次会面,例如系位构造、系位组合等。

第二,书中具体词语的辨析和讲解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如“别人和人家”、“大家和大伙儿”、“跟和同”等,都进行了详解。

第三,书中常有组与组之间的对比,有时是相近的两组,比如讲存现宾语时对列举的A、B两组进行了对比,或者是变形对比,讲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时,把性质形容词做变形,换成跟它对应的状态形容词,从而得出二者的不同。

二、收获通读全书后,发现书中有一些观点是熟知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太了解或者是内容相同,其概念和归属有了一些变化,在这里谈几点思考的问题。

①粘合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我发现书中有三处提到了粘合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分别在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和偏正结构,于是我把这三处放在一起研究了一下。

总的来说,粘合式就是前后两部分直接粘附,而组合式有的会加上“的”“得”或补语等。

述宾结构就是述语是单独的动词,宾语时单独的名词,二者直接粘合。

语法报告演讲稿范文

语法报告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语法报告的演讲。

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掌握良好的语法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语法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语法的重要性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它规定了句子成分的构成和组合方式。

良好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语病,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语法;在学习、工作、交流等各个领域,语法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语法报告的内容1. 语法基础知识首先,我们要掌握语法基础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

了解词性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词语,避免搭配不当;掌握句子成分和结构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完整、清晰。

2. 语法错误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语法错误。

通过分析这些错误,我们可以找出问题所在,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语法错误:(1)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语法错误中最常见的一种。

例如:“The students is very clever.”(学生们非常聪明。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The students are very clever.”(2)时态错误时态错误会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

例如:“I have done my homework.”(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作业。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I have done my homework already.”(3)介词使用不当介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作用,使用不当会导致句子不通顺。

例如:“He went to the library to buy a book yesterday.”(他昨天去图书馆买了一本书。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He went to the library yesterday to buy a book.”3. 语法练习与提高为了提高语法水平,我们需要多进行语法练习。

以下是一些建议:(1)阅读语法书籍,学习语法知识。

朱德熙《语法讲义》述评

朱德熙《语法讲义》述评

朱德熙《语法讲义》述评朱德熙的《语法讲义》:汉语言文学的经典之作在汉语言文学的领域中,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

这本书被许多学者和教师视为必读之作,不仅因为它是朱德熙先生多年研究和教学的心血结晶,更因为其对语法学说的深入探索和精细解读。

《语法讲义》是朱德熙先生对汉语语法的独特理解和系统阐述,是他多年在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这本书全面地讨论了语法学中的诸多重要问题,对于一些关键概念、语法规律、特殊用例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

书中,朱德熙先生对语法学说的精炼概括和独到见解,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读者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他所提倡的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和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语法讲义》作为一部学术经典,并非是易于掌握和理解的。

大量的语法实例描写和复杂的规律总结使得许多读者望而却步。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它的价值。

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深入研读,才能领略其中的精髓。

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会觉得书中的内容繁琐复杂,难以把握。

我们应当明白,学术研究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语法讲义》虽难,但正是这种难度使得它成为了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

我们需要耐心地反复阅读,用心去理解和思考,才能真正从中获得知识和启示。

《语法讲义》是一部深奥但极具价值的著作。

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宝贵资料,也是所有对汉语语法有兴趣的读者的必读之作。

尽管阅读和理解这本书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只有用心去读,才能真正领略其精华,从而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

在《语法讲义》中,朱德熙对于词类的划分存在一些矛盾之处。

他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传统词类划分为十大词类。

然而,这种划分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甚至被一些学者批评为不科学。

朱德熙对于一些具体词类的定义和用法也存在模糊之处,容易让读者产生困惑。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对于句法结构的处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朱得熙语法讲义读后感

朱得熙语法讲义读后感

朱得熙语法讲义读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小嘀咕呢,语法这东西,听起来就有点干巴巴的。

可是没读几页,我就被朱先生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吸引住了。

朱先生讲语法,就像是一个超级耐心的老师傅在教小徒弟手艺。

他不会一上来就给你甩一堆高深莫测的术语,而是用特别接地气的例子来把那些复杂的语法规则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

比如说讲到动词的时候,他不是干巴巴地说什么是动词的定义,而是像讲故事一样,从我们日常说的“吃饭”“走路”“看书”这些简单的词入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动词在句子里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这感觉就像是原本雾蒙蒙的玻璃,被朱先生用一块神奇的抹布擦得干干净净,一下子就看清语法的样子啦。

而且啊,这本书的条理特别清晰。

就像建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稳稳当当的。

从词类开始讲起,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些,就像是房子的基石。

然后再慢慢讲到句子结构,主谓宾、定状补这些复杂的关系在朱先生的讲解下就像是一个个被精心组装的零件,组合成了完整的句子这个大机器。

我跟着朱先生的思路走,就像是跟着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在语法的大观园里游览,每个角落都能走到,还不会迷路。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一点挑战都没有。

有些地方还是得让我停下来好好思考思考,就像爬山的时候遇到了几个陡峭的坡。

但是这种挑战也挺有意思的,当我把那些有点难理解的部分琢磨透了的时候,就有一种打游戏通关了的成就感。

语法讲义读后感

语法讲义读后感

读《语法讲义》有感《语法讲义》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的一部重要的语法专著,其构拟了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系统,是我国八十年代语法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御性和启发性的力作,直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创建仍被学界加以借鉴和应用。

是语法学界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在概览全书后不难发现《语法讲义》一书在句法研究部分着重的描写了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连谓六种基本句法结构。

在众多知识点中,有几个是值得让人探析的,比如汉语的介词大都带有动词的性质,所以介词虽然不算谓词。

可是“介词+宾语+谓词性成分”的格式跟由谮词组成的连谓结构性质上十分接近,可以算连谓结构中的一种。

再如书中认为由动词组成的连谓结构指的是形式为“是+N+V”的连谓结构。

前者可以由李临定创作的《现代汉语句型》一书来对比阅读,且可以发现李临定将介词短语当作状语面起到修饰谓词的作用且并不认为其可以作为谓词。

而后者则认为连谓结构是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格式,如果说从语法角度而言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就可以认定这样的举例完全可以隶属于书中定义的连谓结构。

同时,在阅读《语法讲义》一书过程中我发现其在音节重叠与语素重叠的分类问题上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的来说,作者在“词的构造”这一章中将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分为重叠、附加和复合三类,然后分别进行了阐释。

第一,重叠式名词主要是亲属称谓。

书中将“奶奶、姥姥、姐姐”放在一起举例说明重叠式名词,指出这一类重叠式名词的基式基本上都属于粘着语素。

粘着语素是不能自己单独成词的语素,它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第二,《语法讲义》中对词缀做出了严格的区分,对附加式构词方式是这样阐述的:“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他跟词根部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所以类词缀是属于过渡的一类,类词缀与词根意义上还存在着一些联系,但它们在长期的使用中已经逐渐定位、类化了。

第三,书中有个观点认为“性、式、自”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而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所以应该将由“性、式、自”构成的词都看成复合词。

《语法讲义》读书心得随笔

《语法讲义》读书心得随笔

《语法讲义》读书心得随笔除了欢乐与闲适,学习能让假期变得更加充实,因为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放飞思想、敞开心扉。

《语法讲义》是学好汉语语法必不缺少的读物之一,在阅读本书时,我获得的启发源源不断,特意将随感记下,勉励自己要不断学习。

读书随笔一《语法讲义》对汉语语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与考究,主要包含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体词等十八章内容。

书中所研究的问题,均是汉语语法基础知识,通俗易懂又全面细致,读后受益颇深。

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思路清晰,文风朴实。

作者在研究问题过程中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论述具体语法问题过程中,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先分后总,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其次,分析透彻,深入全面。

全书对汉语语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对语言现象与语言文化有独到的分析,对汉语语法的研究透彻独到、深入细致。

最后,科学求实,注重人文。

凡所论述的问题,作者都能够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分析阐释,但在研究语法问题的同时,也不乏人文情怀,使全书弥漫语言文化的气息。

读书随笔二“我”“吾”语法功能的区别与分工,“吾”字用于主格,“我”字用于主格和宾格,当“我”用于宾格时,“吾”往往用于主格。

但是汉语的复杂性和多层面又使得很多研究都只能是探索过程的一个转换器,换种说法是通向真理之路的一块垫脚石。

“我”“吾”语法功能的差别具有时代特征。

总的来说,应是:“我”既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定语,“吾”只能作主语或者定语,对于“我”“吾”语法功能的异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吾主我宾:今者吾丧我,如知之乎?(战国《庄子》)吾恐齐之攻我也。

(春秋《墨子》)吾闻子盖将不欲立我也。

(战国《公羊传》)吾定我宾:吾君杀我而不辜。

(春秋《墨子》)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

(春秋《左传》)我主吾定:我食吾言,背天地也。

(春秋《左传》)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春秋《左传》)“我”“吾”的语法功能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大多用例都是“吾作主、我作宾”,或者“吾定我主”,或者“吾定我宾”,只有极少数是“吾定我主”。

语法讲义读书报告

语法讲义读书报告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第一章语法单位【主要内容】一、语素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

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

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

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

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音)乐≠(快)乐(开)会≠(不)会盘(子)≠盘(货)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

例如:吧=罢算=祘脉=脈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

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

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

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语法讲义》读后

《语法讲义》读后

《语法讲义》读后语法讲义体会读朱德熙《语法讲义》的几点心得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出版于1983年9月,后多次在版。

并对书中的观点有误之处加以订正,如朱德熙先生在重印序言中说:“第七章把句首的处所名词和时间名词一律看成主语(7.2),其实有的是状语,例如,屋里坐,明天见。

这两类格式的区别可以从重音的位置看出来。

‘屋里坐’‘明天见’的‘屋里’‘明天’必须重读。

如果处所词、时间词作主语,重音只能落在后边谓语部分。

这一点是陆俭明同志告诉我的。

”朱德熙先生很有胆量承认自己的认识不足,是伟大学者的大胸怀。

《语法讲义》在我国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构拟了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系统,是我国八十年代语法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力作。

直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创见仍被学界加以借鉴和应用,是语法学界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两次读来《语法讲义》一书,仍有很多不明白之处,加上朱德熙先生也说过,有些问题为什么那么处理,道理没有交代清楚。

我理解的也更是一知半解的了,读后也没有什么见解,但对本书的知识体系和特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语法讲义》的结构框架《语法讲义》共有十八章的内容,第一章语法单位是对整个语法体系内容的总体概括,有语素、词、词组、句子。

以下十七章的内容则是对其其进行的具体地、详细地阐释,概念、分类及相关语法问题,有词的构造,词类,六大结构,复句以及省略和倒装。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又是第三章词类的子章部分。

三、《语法讲义》的突出特点(一)词组为本位的观点。

汉语语法应以词组为本位,这是朱德熙先生首先提出并首先实践的。

他的《语法讲义》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而在1982年发表的《语法分析和语钱体系》和《语法答向》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述了这一观点。

所谓汉语语法应以词组为本位,就是说“由于汉语的句子构造原则跟词组构造原则墓本一致,我们就有可能在词组的基础上来描写句法,建立一种以词组为基点的语法体系”。

朱得熙语法讲义读后感

朱得熙语法讲义读后感

朱得熙语法讲义读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直犯嘀咕呢,语法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干巴巴的,像个老学究似的,能有趣到哪儿去?结果呢,朱德熙先生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把那些看似枯燥的语法规则变得鲜活起来。

你看啊,先生讲语法的时候,那例子就像是随手从生活里抓来的一样。

就说讲词类吧,不是干巴巴地给个定义,然后让你死记硬背,而是举着像“我吃饭”“他跑步”这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例子,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名词、动词在句子里是咋回事儿。

就好像是在跟你聊天,说:“你看啊,这个‘我’就是个名词,就像你自己的名字一样,代表一个人;这个‘吃’呢,就是个动词,就是你嘴巴干的那事儿。

”这一下子,那些原本在脑袋里乱成一团麻的概念就跟被梳理过的丝线似的,规规矩矩、清清楚楚的了。

还有在讲句子结构的时候,那层层剖析,就跟拆乐高积木似的。

从最基本的主谓宾,到复杂一点的定状补,每一个部分都讲得特别细致。

以前我看那些长句子就头疼,就像看一团乱麻,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读完这本书之后,就像是突然有了一双透视眼。

再看到那些长得像蜈蚣似的长句子,我就能够像庖丁解牛一样,把它大卸八块,清楚地知道哪块是主语,哪块是谓语,哪块又是在修饰其他成分的。

不过呢,这书也不是那种完全让你轻松得像看漫画一样的读物。

毕竟语法这东西,有时候还是挺有深度的。

有些地方我也得停下来琢磨琢磨,就像爬山的时候遇到了几块有点陡峭的石头,得小心翼翼地找个落脚点才能继续往上爬。

但这种“琢磨”的过程也是挺有趣的,就像在解谜一样,一旦解开了,那种成就感就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

语法讲义

语法讲义

《语法讲义》读后感本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想做笔记梳理知识点,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来讲,这可能是由于在大一时期长期处于被《现代汉语》支配的恐惧所造成的。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语法学界最有权威的一部语法学著作,读这本书时,大部分是熟悉的内容,尽管熟悉,但是以前这些语法知识,我头脑中是混乱不成体系的,因为我一直对语法方面不太敏感。

读这本著作时,每读一部分,就会梳理清楚一些。

读完之后,虽然忘记的也很多,但是我还是觉得收获不小。

本篇读后感我想从这些内容的归纳,收获以及启示、还有存疑的地方这三点来完成。

一、语法讲义的主要内容《语法讲义》这本著作分为了十八章来讲,分别就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句型等内容做了多方面,具体的阐释。

下面主要是对一些主要章节具体内容的归纳阐释。

第一章为语法单位,从语素、词、词组、句子等最基本的语法内容讲起。

在这一章里我了解到了语素作为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有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自由语素、粘着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等不同方向上的分类。

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它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在区分是不是词的时候,朱德熙先生归纳了目前存在的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能不能单独成句、语言成分活动能力的强弱、扩展法等三种方法来判定是不是词,朱德熙先生指出,这三种方法其实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缺陷的,比如在划分“铁路”、“白菜”、“理发”等词语时,都不能根据其中单一的标准来划分,否则就会出现歧义。

所以我们在划分一个词的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本章中,朱德熙先生还讲到了词组,并具体阐释了词组的几大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连谓结构。

并通过举例“我们班有许多外国留学生”来介绍了层次分析的具体应用以及二分法。

在本章中,朱德熙先生还指出任何句法结构都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一个看句子的内部结构,一个看语法功能。

语法讲义朱得熙读后感

语法讲义朱得熙读后感

语法讲义朱得熙读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小嘀咕,语法嘛,那得多枯燥啊。

可是读着读着,就被朱先生那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吸引住了。

就像有个特别耐心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怎么去剖析汉语语法这个精密的仪器。

朱先生在书里把那些语法概念解释得超级明白。

比如说讲到词类的时候,他可不是干巴巴地给你下定义,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生动的例句来让你理解。

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魔法表演,那些平常看起来有点模糊的词,一下子就被清晰地分类归位了。

我原本对一些虚词的用法总是迷迷糊糊的,什么“的、地、得”,在朱先生的讲解下,就像雾里看花突然变得清晰可见。

就好比以前看它们是一团乱麻,现在朱先生给了一把神奇的梳子,一下子就把这团乱麻梳得整整齐齐。

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特别好。

就像盖房子一样,一层一层地往上搭。

先从最基础的语法单位开始讲起,然后慢慢地构建起整个汉语语法的大厦。

我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是跟着朱先生一起在搭建这个大厦,一块砖一块砖地往上垒,特别有成就感。

这本书让我对汉语语法的认识有了一个全新的提升。

以前写文章或者说话的时候,都是凭着感觉来,有时候就会闹一些语法上的小笑话。

读完这本书后,就像脑袋里装了一个语法小雷达,哪里有语法问题,这个小雷达就会滴滴作响。

比如说我以前老是在句子成分上犯错,把主谓宾定状补搞得乱七八糟。

现在呢,再看句子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去分析它们的成分,就像一个小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一点挑战都没有。

有些地方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地琢磨。

就像在啃一块硬骨头,但是只要你肯花时间,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就会收获满满。

语法讲义读后感

语法讲义读后感

语法讲义读后感《〈语法讲义〉读后感》读完《语法讲义》这本书,我收获颇丰,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思考。

读到书中细致地对各种语法成分进行剖析时,我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有秩序的语言世界。

比如说对于词类的划分,作者清晰地讲解每个词类的特征。

像名词,书中列举了多种名词在句子中的用法、组合方式等。

这让我想起在我们日常的表达中,虽然没有刻意地去想名词的这些语法规则,但原来是有着这样严谨科学的界定。

这也让我明白我们日常话语能够准确传达信息,语法其实在背后默默起着很大的支撑作用。

特别触动我的是关于句子结构的分析部分。

复杂的句子一经过作者的剖析,就变得极为清晰、有条理。

例如长句子中的多层嵌套结构,主谓宾定状补这些成分究竟是如何层层嵌入的。

以往我在阅读一些复杂的长句时,往往会囫囵吞枣,似懂非懂。

但是通过这本书对句子结构的讲解,我现在面对长句,就会尝试先进行语法结构的拆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句子含义。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有一些疑惑之处。

书中有些语法现象进行了高度抽象的分析,脱离了具体的语境。

这让我觉得有一点难以理解。

就像一些特定虚词的用法,在不同的方言或者口语化表述中可能会有变化,而书中相对更注重于通用的、标准的解释。

这让我觉得在实际运用时,尤其是在面对多样化的实际语言情境时,可能需要再进一步灵活调整理解。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对语法严谨而系统的认识,希望读者能够掌握这些语法知识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自己的学习、写作和交流中,更加重视语法在语言中所起的根基作用。

对了还想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理论性书籍,它还引导我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去观察身边的语言现象,并从语法的角度去思考。

这也启发我在未来继续深入学习语法知识,不断提升自己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而语法,作为语言的规则与结构,更是语言学习的核心。

在众多语言学著作中,我选择了《语法讲义》进行深入阅读,因为我深感语法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语法讲义》是一本系统介绍汉语语法的书籍,它详细地解析了汉语的词法、句法以及表达方式。

书中对于语法的讲解深入浅出,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与规律。

读完这本书,我对汉语语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汉语的表达方式和句子结构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语法讲义》的实用性。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句,每一个知识点都配有相应的例句进行解释和说明。

这种实例化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形象化,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书中的例句也涵盖了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从日常对话到文学创作,使我在学习语法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

除了实用性,这本书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对于汉语语法的分析十分深入,对于一些容易混淆或产生歧义的语法点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和解释。

这不仅帮助我纠正了一些原有的错误认识,也为我今后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当然,阅读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有些复杂的语法点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才能理解,而一些相似或相近的语法规则也容易让人混淆。

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理解和领悟的喜悦。

在阅读《语法讲义》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在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语言素养。

我开始更加留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分析语言的逻辑和结构,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同时,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也更加敏感和欣赏。

通过这次阅读,《语法讲义》让我更加明白了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语法的规则和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对于我这样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此外,《语法讲义》也让我认识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深入性。

语言学名著《英语语法教程》读书报告

语言学名著《英语语法教程》读书报告

语言学名著《英语语法教程》读书报告《英语语法教程》是一部经典的语言学名著,由美国语言学家杨伯翰编写而成。

该书首次出版于1930年,迄今已经多次修订。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英语语法的各个方面,是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的必备工具书。

通过阅读该书,我获益良多,以下是我对该书的读后感和总结。

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公认为英语语法的经典教材之一。

我在阅读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该书所包含的知识量之大和深度之深。

《英语语法教程》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语法主题展开。

从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讲解到复杂的句子结构和变化,该书将英语语法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英语语法教程》中,杨伯翰运用了简练明了的语言,将抽象且晦涩的语法规则讲解得十分通俗易懂。

他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练习,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各种语法概念。

同时,书中注重语法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例句和语言运用场景,让我们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英语语法教程》的另一个亮点是其系统性和层次性。

该书将语法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进行组织,高层次的内容构建在低层次的基础上。

这种系统性的安排使得读者可以有条理地掌握英语语法的各个环节。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基础知识开始学习,逐渐深入;对于已经掌握了基础的读者来说,可以针对性地查阅需要加深理解的内容。

除此之外,我认为该书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其具有实用性。

《英语语法教程》中所讲解的语法规则和结构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我们的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英语语法的正确使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相信这对我今后的英语学习和应用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该书已经出版多年,一些例句的语境和用法可能与现代英语有所出入。

因此,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注意辨析并将其中的规则与当代英语相结合。

其次,书中的练习题相对较少,没有涵盖到所有内容。

对于想要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额外寻找更多的练习资源。

语法讲义读后感

语法讲义读后感

语法讲义读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有点打鼓,语法这东西,听起来就有点枯燥。

可是看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呢!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语法的大管家,把各种各样的语法规则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比如说,动词、名词、形容词这些词性的讲解,就像是给每个小伙伴都找到了自己的专属座位,让我一下子清楚了它们在句子里的不同作用。

以前我总是搞混一些语法点,像“的”“地”“得”的用法,看了这本书之后,就像有人在我脑袋里装了个小雷达,一看到句子就能敏锐地察觉到该用哪个。

书里举的例子也特别接地气,不是那种让人看了就犯困的干巴巴的句子。

就像一个好朋友在你身边,用特别简单易懂的话给你解释语法规则。

比如讲到句子结构的时候,那些例子就像是一个个小短剧,生动又形象地展示出主谓宾、定状补是怎么在句子里各司其职的。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像个严厉的老师。

有时候一个语法点会讲得特别细致深入,这时候我就得放慢速度,像个小蜗牛一样慢慢爬,一点点把那些知识嚼碎咽下去。

但正是这样的严谨,让我觉得自己对语法的理解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它的骨子里。

语法讲义体会

语法讲义体会

语法讲义体会
语法讲义体会
通过学习语法讲义,我对语法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它规范了词汇、句子和段落的构成和表达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语法讲义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语法规则和规范用法,帮助我整理了以前学习时零散的知识点。

例如,讲义详细解释了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等概念,使我能够准确使用不同的动词形式和灵活运用时态。

同时,讲义还对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进行了详细解析,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

语法讲义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我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法知识。

例如,讲义提供了许多具体的例句,展示了不同语法规则的运用和效果。

这些例句有助于我理解规则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

此外,讲义还提供了一些练习题,让我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

语法讲义还强调了语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讲义指出,良好的语法能够使文章更通顺、准确和易读。

通过研究语法讲义,我意识到自己在写作中常常犯一些语法错误,例如动词时态不一致或主谓不一致等。

因此,我会在写作过程中更加注意语法细节,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语法讲义给我提供了全面的语法知识和实践的机会,使我在语
言运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学习语法讲义,我相信我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提高写作和交流的能力。

语法讲义体会教学教材

语法讲义体会教学教材

语法讲义体会读朱德熙《语法讲义》的几点心得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出版于1983年9月,后多次在版。

并对书中的观点有误之处加以订正,如朱德熙先生在重印序言中说:“第七章把句首的处所名词和时间名词一律看成主语(7.2),其实有的是状语,例如,屋里坐,明天见。

这两类格式的区别可以从重音的位置看出来。

‘屋里坐’‘明天见’的‘屋里’‘明天’必须重读。

如果处所词、时间词作主语,重音只能落在后边谓语部分。

这一点是陆俭明同志告诉我的。

”朱德熙先生很有胆量承认自己的认识不足,是伟大学者的大胸怀。

《语法讲义》在我国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构拟了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系统,是我国八十年代语法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力作。

直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创见仍被学界加以借鉴和应用,是语法学界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两次读来《语法讲义》一书,仍有很多不明白之处,加上朱德熙先生也说过,有些问题为什么那么处理,道理没有交代清楚。

我理解的也更是一知半解的了,读后也没有什么见解,但对本书的知识体系和特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语法讲义》的来源《语法讲义》的底本是朱德熙先生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二)这门课程的讲义。

当时只有十四章内容,出版前增加了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和第十八章几章的内容。

二、《语法讲义》的结构框架《语法讲义》共有十八章的内容,第一章语法单位是对整个语法体系内容的总体概括,有语素、词、词组、句子。

以下十七章的内容则是对其其进行的具体地、详细地阐释,概念、分类及相关语法问题,有词的构造,词类,六大结构,复句以及省略和倒装。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又是第三章词类的子章部分。

三、《语法讲义》的突出特点(一)词组为本位的观点。

汉语语法应以词组为本位, 这是朱德熙先生首先提出并首先实践的。

他的《语法讲义》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而在19 8 2年发表的《语法分析和语钱体系》和《语法答向》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述了这一观点。

汉语史稿读书报告语法

汉语史稿读书报告语法

汉语史稿读书报告语法在《汉语史稿》这本书中,语法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被详细介绍和解析了。

从这本书中,我对汉语的语法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所了解到的一些重要的语法知识以及我的感悟。

语法的定义语法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中单词的形态、句子的结构、语法规则、句子的语义和语用等问题。

语法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基础,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必要前提。

对于汉语而言,语法更是其核心部分。

汉语的语法特点汉语的语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在《汉语史稿》中也有详细的解析。

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词序灵活汉语的语法中,词序非常灵活和宽泛。

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序来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我爱你”可以说成“你我爱”、“爱你我”、“我爱你”等等。

这种灵活的词序为汉语的表达能力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语法没有格变化在汉语中,名词之间没有格的变化。

例如,“我”和“你”在主格、宾格和所有格中的形式都是一样的,“我爱你”和“你爱我”中的“我”和“你”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

这与其他一些语言(如德语、俄语等)不同,在这些语言中,名词变化会随着不同格的使用而发生改变。

没有语音变化在汉语中,语音没有在语法上影响词义的变化。

与英语中的词义区分归因于词的发音不同,在汉语中,语音并不会对词义产生影响。

这也为汉语的读写教学提供了便利。

区别主谓宾不象英语显著在英语中,主语、谓语和宾语都有不同的形式。

但在汉语中,主谓宾的形式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例如,在英语中,“I eat the apple”中,“I”是主语,“eat”是谓语,“the apple”是宾语。

而在汉语中,“我吃苹果”中,“我”、“吃”和“苹果”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形式区别。

这为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感悟在阅读《汉语史稿》这本书时,我认为学习汉语语法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语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包括其语音、词汇和句子结构等方面。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讲义读书报告《语法讲义》读书笔记第一章语法单位【主要内容】一、语素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

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

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

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

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音)乐≠(快)乐(开)会≠(不)会盘(子)≠盘(货)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

例如:吧=罢算=祘脉=脈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

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

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

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如果一个语言形式的前头或后头没有停顿,那就不是一个句子。

2、从结构上看,句子可以分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形成的句子,非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以外的构或是单个的词形成的句子。

3、从功能上看,句子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称呼句、感叹句五类。

【主要问题】1、朱德熙先生依据能否单独成句,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

但语素最基本的功能是构词,而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语素可以跨越自身的构词功能,而直接成为短语或句子的组成成分吗?2、朱德熙先生还提出了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的概念:“有些语素和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有时在前,又是在后,位置固定的语素交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同样,因为语素和语素只能组成合成词,或者是一个语素直接成词(成词语素)。

但语素和语素决不能组合成词以上的语法单位,但《语法讲义》对此的表述比较模糊,只是提到语素和语素结合时,但并未说组合成什么。

当然按我们一般理解语素和语素只能组合成词,可从所举之例来看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这又怎么理解?例如“吗”、“呢”,作者认为是后置定位语素,但“吗”、“呢”和别的语素结合时,这个组合体已经超越了词的范围,是否可以认为“吗”、“呢”是以词的身份进入句子的,而并非语素?3、一个语素经常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那么着几个义项就有可能分属不同的功能类别。

例如“老”“子”“化”等,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们既可看做是定位语素,又可看做不定位语素。

“理化”、“化工”中的“化”是定位语素,这种现象怎么解释?4、作者认为“最”只能前置,不能后置(没有“ⅹ最”的格式),但“世界之最”、“中华之最”中的“最”却只能看做是一个后置成分。

5、朱德熙先生在讲句子的功能分类,对疑问句的说明是:“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问,它本身无所肯定,也无所否定,所以没有真假的问题。

”但众所周知,疑问句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划分出来的,只要带疑问语气的句子都属疑问句。

因此,反问句也是疑问句,然而反问显然是有所肯定或否定的。

6、朱德熙先生对祈使句的说明是:“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听话的人做某事。

”但“不要说话了!”之类也是祈使句,但表示不要做某事。

7、“啤酒”、“苹果”、“莎翁”、“贝帅”、“费城”、“加州”等,它们只能进行单向替换,并且前一音节都是音译字,都是指外语中相应的人名、地名,后一音节都是汉语成分,怎么确定这类词语的语素情况?8、实词、虚词的划分是否有意义?代词和副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补充】(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语素有三方面的问题:大小问题、异同问题以及与汉字的对应问题。

1、语素的大小问题。

有很多双音节词,里边是两个语素还是一个语素可以讨论,例如“含胡”(比较含混、胡涂),“什么”(比较这么、那么、怎么),这是语素大小问题,即语素的切分问题。

2、语素的异同问题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思联得上,仍然是一个语素。

例如:“工”有工作、技术、精巧等意思,都联系得上,只是一个语素。

如果几个意思联不上,就得算几个语素。

例如:“公”有共同、公平等意思,又有公[侯]、公[婆]、公的[母的]等意思,这两组意思联不上,就得算两个语素。

有时候,几个意思联得上联不上难于决定,例如:快速、锐利的“快”和愉快、痛快的“快”,这就是语素的异同问题。

3、语素与汉字的对应问题【研读心得】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按照语言系统的层级性把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词组、句子四大类,并分别对各自的分类情况、特点和用法进行了描写。

我们要学会掌握四种语法单位的定义、适用范围、之间的区别以及界定方法。

朱德熙先生根据汉语的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的特点,在讲汉语语法体系时,主张以词组为本位的原则,他认为词和词组之间是一种组成关系,而词组和句子之间则只是一种实现关系,词组本位比起词本为和句子本为更具简明性和严谨性。

这在区别以往的词本位和句子本位上体现出很大的优越性。

第二章词的构造【主要内容】一、句法的词法1、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

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以语素作为基本大薿问。

可见句法和词法是属于两个不同平面上的东西。

2、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有重叠、附加、复合三大类。

二、重叠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三、附加1、把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附加”。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有前置的,例如“第一”“第二”的“第”;也有后置的,例如上边举着的“着”“子”“们”之类,我们管前置的词缀叫前缀,管后置的词叫后缀。

2、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的不定位语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是词缀。

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性、式、自”的情形不是如此。

四、前缀汉语的前缀主要有:初、第、老。

五、后缀汉语后缀主要有:子、儿、头、们、的、着、了、过。

六、复合1、复合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分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用符合方式构成的合成词叫复合词。

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的。

主要有五种类型: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

2、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区别:(1)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可能是粘着语素,也可能是自由语素。

一般来说,组成成分里有黏着语素的格式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

不过这是就不定位粘着语素说的,如果是定位粘着语素,整个格式也可能是句法结构,整个格式是复合词。

(2)后一个音节是轻声的格式是复合词。

如果读轻声的音节是定位语素。

整个格式也有可能是句法结构。

(3)不能扩展的是复合词,能扩展的是句法结构。

(4)句法结构的意义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综合,复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部分的意义看出来。

七、复杂的合成词如果直接成分本身不止一个语素,合成词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

在分析复杂的合成词的时候,要注意语素之间的层次构造和构词方式。

简称是一种特殊的复篇二:《语法讲义》(朱德熙著)第二章词的构造的读书笔记浅谈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语法讲义》第二章词的构造的读书笔记内容摘要: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语法学界的最有权威的一部语法学著作,此书的第二章词的构造主要讲述的就是合成词的构造,朱先生对汉语构成合成词的三种方式,即重叠、附加、复合做了翔实的解释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仅就此书的第二章做一些基本内容的概述及阐述一下本人阅读此章节后的体会及其启示,另外提出几个阅读后的疑惑。

关键词:词的构造,复合式,合成词,重叠式,附加式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可谓是语法学著作里面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在语言学界也具有极高的声誉。

作者以现代语言学的眼光, 用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结论。

并且该书建立了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论述了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体词、谓词、代词、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等重要知识点。

可以说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吧。

《语法讲义》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对一些语法现象论述得很详细。

一《语法讲义》之“词的构造”的主要内容语法是可以被分为句法和词法两个部分的,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以语素作为基本单位。

可见句法和词法是属于两个不同平面上的东西:句法包括句子和词,而词法则是包括词和语素的。

在这一章里面主要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即语素是怎样组合成为词的。

单纯词是由单个语素组成的,是没有构造问题的,因此此章节要讨论的实际上就只是合成词的构造了。

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有三种。

作者在第二章的2.2节至2.6节就分别阐释了现代汉语合成词的这三种构成方式。

另外朱德熙先生在2.7节单独列出了复杂的合成词。

这一章的重点基本上就是2.2节至2.6节,可以说是主体部分吧。

在2.2这一节之中,朱先生首先说明了研究重叠式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就是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喝语音特征,即重音和变调;第二,就是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最后一点讲的是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所在。

然后再随后的几个小节之中分别阐释了构造合成词的三种方式。

重叠词方面主要分为:重叠式名词、重叠式量词、重叠式动词、重叠式状态形容词和重叠式副词。

而附加式的合成词的构词方法主要有前缀附加式和后缀附加式。

前缀主要有初、第、老等等一些词,而后缀则有子、儿、头、们、了、看、过、的、得等等一系列的后缀标志。

最后的一种构成合成词的方法,即复合式,它有五种类型,即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

本章节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讲的以上的内容,由于朱先生在本章节里面叙述的非常的翔实,我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