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家庭]中国城市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
养老模式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
养老模式研究及新型养老模式建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愈发凸显。
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从养老模式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当前养老模式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趋势,并提出新型养老模式的建议。
一、养老模式研究1.现状分析我国养老模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失去了它的优势。
现代家庭结构中,夫妻双方都在外工作,而年长者却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料,这导致了家庭养老模式的难度逐渐增加。
(2)养老院模式存在着服务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院主要分布在城市,而且由于人员和资源的限制,养老院往往无法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养老院的收费也偏高,导致了很多老年人无法负担。
(3)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依然存在着服务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2.趋势分析在未来,我国养老模式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多元化养老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未来的养老模式可能会趋向多元化,不同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2)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模式。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未来国家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推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3)科技化养老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养老模式可能会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例如智能养老设备、远程医疗等。
二、新型养老模式建议1.建立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员的培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推行“居家养老”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在家中养老,提供相应的服务和配套设施。
3.发展老年社区。
政府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加大老年社区的建设力度,提供适合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环境和设施。
5.加强科技与养老的结合。
关于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
这一方式与我国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 比较相 根据 老 年 人 多年 的生 活 习惯 安 排 日常 生 活 ,节 省
同时, 也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较 适应的。据江苏省常州市对该市 1 0 0 8 4 名老人f 性 开支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1 5 作者简介 : 张纪轩 ( 1 9 7 1 一 ) , 女, 江苏常州人 , 会计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居家养 老是对传统 的的家庭养老模式 的补充 别 、年 龄 、区域分布均有较好代表性)的调查 ,
与创新 ,是 我 国建 立具 有 中 国特 色 社会 养 老 服 务
8 0 . 2 7 %的老年人最愿意选择的养老形式是居家养
老, 且 老 年 人 对居 家 养 老 的认 同不 受 性 别 、 年龄 、 健 康状 况等 的影 响 。江苏 省 南京 市 老龄 工 作 委员
还 不发 达 和 完 善 ,社 会 还无 力 承 担 老年 人 的全 部 动实施 了城 市社 区“ 星光计划 ” , 共 投入资金 7 . 6 8
社会福利 , 老年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继续依赖 “ 家 亿元 , 建立城市社 区“ 星光老年之家 ” 1 4 0 0多个 ; 庭养老” 模式 。 2 . 从文化传统来看 , 养老 院缺乏“ 家” 的感觉 , 2 0 0 6 年将 “ 星光计划 ” 向农村延伸 , 结合农村 社区
第 5期
张纪轩 : 关 于我 国城市居 家养老模式 的探讨
6 3
之人院养老 , 具投 资少 、 成本低 、 服务广 、 受益大 、 显, 全 力 推 动城 镇 社 区普 遍 展 开居 家 养 老服 务 , 同
收 费廉 、 见效快等特点 , 可 减 轻人 院 养 老服 务 的压
[中国,模式]中国的养老模式
中国的养老模式一、养老模式的分类及其问题所谓养老模式实际上属于养老方式类型化的问题。
虽然对于不同的老年人,以何种方式养老存在着大量的个性化差异,但是在社会制度规范下的人类社会生活,又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趋同性和均质性,在养老问题上也不例外。
对多种多样的养老方式进行概括,提炼出所谓的养老模式,固然有助于规模化的商业开发,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处于同一养老模式,不同的养老主体仍然保持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同一养老模式做出调适。
而且,不同的养老主体在适应相同的养老模式的过程中还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程度和适应周期。
关于中国养老模式的分类,有的学者认为,应以养老资源的提供者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认为存在自我养老、家庭(子女)养老、社会养老三种基本类型。
有的学者认为应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场所或其居住方式对养老模式进行分类,因此出现所谓的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基本分类。
这些分类方法都蕴含着对中国式养老本质特性的不同理解。
认为养老模式存在着自我养老、家庭(子女养老)、社会养老三种基本类型的观点,实质上是把养老理解为资源供给的问题,即使是自我养老,实际上也是用先前工作状态下的自我向当下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自我提供资源。
这一观点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把养老单纯理解为生存所需的资源供给和消费过程。
这样理解养老问题的实质,无法把养老和其他人生阶段内在地区分开来。
把养老理解为资源供给,虽然解释了包括养老在内的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经济学特征,但不能解释养老不同于其他人生阶段的社会学特性,事实上简化了生活的内涵,压缩了养老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所具有的多重意义。
第二,即使从资源提供者的角度考察,在实际生活中,也很难截然区分出这样三种养老模式。
人们的日常生活既需要物质资源的供给,也需要围绕生活事务而建立的人际社会性联系,以及与家庭成员、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交流,而所有这些生活要素的实现都涉及自我、家庭、社会等多个场域。
我国城市化养老的模式及发展趋势
同时 , 可吸纳社区中身体健康的新退休人员到养老服务队
伍 中, 使其作为准养老对象 , 架起工作人员与养老对象沟
的, 完全社区化的养老服务也只是针对空巢、 鳏寡独居老人
通的桥梁。 此外 , 还应积极借鉴国外养老服务的先进经验, 定期开展养老服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 制定养老服务的服
归到社区和街道。这种方式可行与否, 应先在个别城市中进 行试点验证。
困老人被拒之门外; 因其追求一定利益而服务水平得不到保
障; 服务项目单一, 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 行业发展和 管理制度不健全, 养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 商业性的服务缺
少家庭式的温情。 3 . 社区化养老模式
、
我国现有城市化养老模式
我国的城市化养老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 以家庭为依
托 的居家养老模式、 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主的行业化养老 模式 、 以社区资源为依托的社区化养老模式。这三种模
式在城市养老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同时也存在着各 自的
局限。
服务机构可以分为公办和民办两种形式。 公办养老机构属于 国家保障性福利机构, 由政府出资扶持, 但所占比例很小 , 无
离退休单位与社区组织关系、 医疗关系的转移或衔接 ; 政府
对不同社区相关人员、 设施、 以及医疗 、 文体设备等资源的配 备标准 ; 社区养老服务是否实行行政收费制度, 以及行政性 收费的标准。
3 . 社区化养老工作人员的资质要求
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这种方式相比前两种的优势在于:
人员 , 并达到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还 未开设老年服务的相关专业,随着老年人 口的不断增加 ,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养老方式探究
口
摘 要 随着我 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 问题 已成
王文嘉
于 老人 来说 , 社 区绝 非一 个 单纯 的居 住场 所 , 实际上, 社 区还 是 老 人 的一个 情 感共 同体 , 这 里不 仅有 他 们 熟悉 的街 坊 邻 居 , 而 且也 是一 个安全 可靠 的地方 , 能够 给他 们带 来认 同感 和归 属 感 , 可 以 让他们 寻 找到 老年 生 活 的乐趣 。第三 、 依托 社 区 资源 的 居 家 养老 可 以最大 限 度地 调动 老 人的 秋极 性 , 仪之 能 够按 照 自己 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寻求社区养老资源的帮助 。第四、 基于城市 社 区 的居 家 养老 还 可 以为社 区 内部 的弱 群 体提 供 一 些 再 就 业 的 岗位 。 2 、 社 区居 家养 老 的挑 战 。作 为一 干 叶 , 新型 的 城 市养 老模 式 , 当前城 市社 区 居家 养老 尚处 于起 步 阶段 , 也面 临 利 一 利r 困难 , 主 要 表现 在 : 第一、 政府 还没 有 意识 剑 社 区J l 苦家养 老 对城 市 养 老 的重大 意 义 , 未 能 明确 自身 在居 家 养老 中 的职 责 。 第二 、 就 社 区资源 禀赋情 况而 言, 能够 提供 居家养 老 服务 的资源 参 差不 齐 , 或 者是 社 区缺 乏对 养老 资源 的有 意 识整 合 。 ( 四) 新 兴 的 养老 方 式。 l 、 异地 养 老 。异地 养老 是 指老 年 人长 时 问 ( ・ 一年之 内至 少 累 计 3个 月以上 或长 期) 离开 原居 住地 而 在片 地生 活 , 具 符养 老 投 靠 的固 定住 所和 明确 养 老 目的 的 一利- 养老 方 式 。 2 、搭 伴养 老 。搭 伴 养老 指 男女 老 人在 不 办理 结 婚 登记 手 续 的情 况 下生 活在 一起 , 以实现 晚 年生 活 的 十 1 I 互 照料 的 一利 同 居 生 活方 式 。 3 、 自我养 老 。 自我 养老 是 强调 由老年 人 [ | 我 提 供经 济 来 源 的养 老 方式 。“ 储蓄 养老 ” 、 以房 养 老和 老 年人 再 就 业是 实 现 老年 [ J 养 的具 体形 式 。
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镇养老模式探索
比例都将 始 终 维 持在 3 % 以上 。家庭 养 老 功 能 的 0 日益 弱化 、 机构 养老 发 育 不足 及 其 养 老服 务 供 给 的 不适 应性 , 使得 老年 人 养 老服 务 供 给 已经 成 为 重 大 的社 会 问题 。随着“ 位制 ” 社 区制 ” 单 向“ 的转 变 , 社 区在 公共服 务供 给 中扮 演 着越 来 越 重 要 的 角色 , 养
庭 的人 口为 4 4人 , 9 5年 为 3 7人 ,0 5年 为 . 19 . 20
为依托 、 构 养 老 为 补 充 的养 老 服 务体 系 ” 0 8 机 。2 0 年 1 , 国老龄 委办公 室 、 月 全 发展 改革委 、 教育 部 、 民 政部等 1 0个 部 门联 合 下 发 的 《 于 全 面 推 进 居 家 关
老服 务需求的快速增 长。社 区居 家养老模式具有养老服务供给的综合优势 , 是解 决 中国城镇养 老服 务需 求的有效 途径。然而在运行 中存在 着服务人 员专,4 程度不 高、 A L k 社会 资源利 用不足等 问题 。培 育专业 的社会 化养老服 务机
构 和服 务人 员 、 合 社会 养 老服 务 资 源 是发 展 社 区居 家养 老 的有 效 对 策 。 整
口总 数 已经 达 到 了 16亿 , . 占总 人 口 的 1% 。到 2
22 0 0年 , 达 到 2 4 将 . 8亿 , 比现 在 净增 近 l , 均 亿 平
每年增 长 5 6万 。直 到 本 世 纪末 , 国老 年 人 口的 9 我
、
发 展 社 区居 家 养 老模 式 的
必 要 性 与 可 行 性
1 中 国人 口家 庭 结 构趋 向 小 型化 。2 . 0世 纪 8 0
探索我国养老服务新模式(全文)
探究我国养老服务新模式自上个世纪末,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成为我国本世纪社会经济进展的一个大难题。
我国已多次提出“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同时明确了“优先进展社会养老服务”步伐,可见政府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及应对养老问题的决心。
同时多次提到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三种主要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希望分析目前ZG城市养老所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养老服务模式,根据ZG 社会经济特点,探究更适合ZG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一、ZG养老服务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通过多年的探究,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经构建起一套较为成熟的养老机体系,比较典型的有“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家庭养老模式及问题其中家庭养老为我国养老最为传统的模式,这是在我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下沿袭下来的养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最为主要的养老模式。
ZG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情养老。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的家庭规模不断变小,越来越多的“四二一”或“四二二”家庭出现,年轻夫妇在承担小孩的抚养和教育下,难以承担双方老人沉重的赡养;同时,退休老年人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他们经济和生活较为独立,这些人退休后大部分不情愿与子女同住。
在以上背景下,家庭养老模式在二十一世纪受到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急需找到新的养老服务模式来解决传统家庭结构变化下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二)社区养老模式及问题若家庭养老的养老服务者主要是家庭成员的话,那么社区养老模式的养老服务提供者则是政府。
社区养老主要是政府主导,以社区作为养老单位,在社区中设立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虽然这种养老服务模式虽然覆盖面广,且是依托社区投入较低,但由于很难整合社会力量,因此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较为专业的养老服务,更难以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及护理。
国内外养老模式的介绍
国内外养老模式的介绍一、国内的养老模式介绍1、居家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和下文提到的以新加坡和日本为代表的家庭养老类似,都指的是由儿女承担赡养照顾父母的义务,让老人在家里而不是养老机构中安享晚年。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老人对养老院或者护理院存在偏见和抗拒心理,他们不愿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希望能够与儿女一同生活,这样的老人大多会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
2、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这一养老模式巧妙的将家庭居住和社区上门化服务结合起来。
老人既不用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到养老院居住,又可以在儿女无法照顾老人的时候得到社区人员的照顾和陪伴。
这一模式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让社会资源得到了充足的利用。
3、以房养老模式:很多有房产但无子女的老人,会选择将自己的房产抵押出去,以等量的金额换取养老机构的服务,这种模式称为以房养老模式。
可这种模式在2014年开始试点后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老人认为这种养老模式是一种“骗局”。
在“养儿防老”这样传统的养老观念影响下,很多老人始终无法接受“以房养老”。
4、乡村养老模式:相比于大城市的喧嚣,乡村空气更加新鲜、生态环境更加优越、生活成本又低,很多退休人员会选择离开城市到乡村养老。
有一些老人家乡就在农村,本着落叶归根的思想退休后选择回到乡村。
还有一些老人是喜欢贴近大自然,希望能过上养花养草、爬山戏水的生活,所以选择到乡村养老。
二、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介绍1、CCRC养老社区模式:以美国太阳城为典型代表的CCRC模式是一种新型先进的养老社区模式,在CCRC模式下共将老人分为三种类型:生活能够自理且有独立住所的自理型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的介助型老人和完全不能自理的介护型老人三种。
根据老人不同的状况提供不同的服务类型,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
社区内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还有图书和影音阅览室。
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在社区中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2、家庭养老模式:以新加坡和日本为代表的家庭养老模式是一种法律要求孩子必须赡养父母或者长子继承家产的方式。
《2024年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范文
《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老年人口的数量持续增长。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认可和青睐。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并针对这些需求层次提出相应的满足策略,以期为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参考。
二、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1. 基本生活需求城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主要包括饮食、居住、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需要营养均衡、口味适宜的饮食服务;在居住方面,需要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在医疗方面,需要定期的健康检查、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等。
2. 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他们渴望与他人交流、分享生活经验,需要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绘画、音乐、舞蹈等。
此外,他们还希望得到尊重、关爱和陪伴,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3. 社交与情感需求老年人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居民的交往中。
他们希望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与朋友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希望在社区中结交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这些社交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缓解孤独感,提高生活质量。
三、满足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策略1. 针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策略(1)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服务:通过开设老年餐厅、送餐上门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口味适宜的饮食服务。
(2)改善居住环境:加强老年社区的住房建设,提高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
(3)完善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等。
2. 针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策略(1)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会、绘画班、音乐会、舞蹈班等,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2)关爱陪伴服务: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互助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关爱、陪伴和心理支持。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公共事业管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 - - - 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进入2 l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社会转型的巨大冲击,加上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生育率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中国社会迈进了人口老龄化的门坎,人口老龄化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老有所养”更是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且已成为当今无法回避的严峻而紧迫的重大课题。
因此,城市老年人要由谁来提供养老服务的问题,已成为国家及学术界探讨的重点所在,在这种背景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养老事业的新途径,也势在必行。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中国养老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城市社区养老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各大城市共同的选择。
虽然,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尽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选题意义: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其他养老模式的退化,健全的城市社区养老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笔者尝试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完善策略就显得意义重大。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社区养老模式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一)社区养老模式的内涵(二)社区养老模式产生的原因二、社区养老模式的构成(一)社区养老模式的目标(二)社区养老模式的内容(三)社区养老模式的法律制度构成(四)社区养老模式的资源(五)社区养老模式的监管三、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养老的探索(一)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养老现状(二)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养老的特色(三)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养老的不足四、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策略(一)积极宣扬孝道文化(二)培养老年服务人才(三)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拟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养老模式的类型介绍,分析了社区养老模式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对社区养老构成的分析,探讨了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 、个案研究法: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例如:对宁波市海曙区的居家养老模式就行个案研究分析。
家庭结构变迁:城市纯老家庭养老服务环境与需求探讨
本期聚焦:老龄化社会中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对策探讨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老龄化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209亿,并且预测将会在21世纪中叶增加到4.9亿人左右,老龄化程度达到36.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时,为"老龄化社会”,达到14%为“老龄社会”,达到20%时为“超老龄社会”。
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我国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的转变只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并即将进入世界超老龄社会的行列。
在这种快速老龄化趋势下,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以及后来逐渐出现的社区居家养老这几种模式。
居家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因为居住环境熟悉,经济负担较轻而易于被老年人接受。
但随着社会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家庭养老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机构养老因其专业化以及能弥补家人无力照顾的局限而受到部分家庭的青睐。
但机构养老因亲情的缺失,以及较高的经济成本使得机构养老的接受度不高。
面对以上两种情况,逐步衍生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使得老年人即可在家居住,同时也能得到较为专业的照料。
本期主题文章就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在应对愈来愈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中提供帮助和借鉴。
现代城市研究本期聚焦:老龄化社会中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对策探讨2019.02才FOCUS:THE STUDY ABOU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MMUNITY HOME-BASED OLD-AGE CARE IN AGING SOCIETY文章编号:1009-6000(2019)02-0002-06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9.02.0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研究"(15ZDCO3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14AZD027)o作者简介:李芬(1990-).女,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人口学•健康与社会福利;高向东(1963-).男,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
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势及前景分析
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势及前景分析(一)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结构现状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社会,截至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约有1.3亿。
而在城市,截至2006年6月1日,我国60岁以上城市老年人口有3856万,被调查的老年人中,低龄老年人(60-69)占56%,中龄老年人(70-79)占34.1%,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占9.9%。
其中,高龄老年人比例从2000年的8.4%增至2006年的9.9%,到如今,年龄结构高龄化问题显露。
(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优势分析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三种基本模式,而对城市养老服务来说,社区养老有着明显的优势。
1、政策优势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养老金标准年男男女女男男女女并且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建议,除了加强社会保障之外,还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发展民办养老机构。
中央的这一态度无疑为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经济优势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逐渐进入老年,出现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个老人的现象。
而现代生产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压力加大,赡养四个老人对许多城市青年来说已成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家庭养老功能愈发弱化。
而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机构养老也难以成为主要养老方式。
首先,成立养老机构在环境、设施、服务、管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无一不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其次,养老院尤其是民营的养老院收费较高,许多老人在退休后并没有什么实际收入,其家庭无法负担高额的养老费用。
就如最近,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卖房养老”事件,他和老伴每月的住宿费大概要两万元,这已经是普通工薪阶层几个月的工资,试问中国有多少老人能够如此“奢侈”?再看社区养老,首先,社区养老服务成本较低,因为社区养老并不需要另外建设一个生活场所,只需有几间房屋作为养老护理服务中心即可。
中国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以成都为例
中国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以成都为例
王义;柳会
【期刊名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年(卷),期】2024()4
【摘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既符合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生活习惯,又能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因此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家庭和老年群体乐于选择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研究以成都市为例,通过走访了民政部门、有关政府机构以及部分老年人,全面了解了目前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况。
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现有多层次、多样化的运行模式,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国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具体建议。
【总页数】4页(P0005-0008)
【作者】王义;柳会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初探--以老年食堂和家庭互助支起城市社区居家养老雏形
2.中国式养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究
3.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路径的研究——以杭州T街道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4.中国式养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城镇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3、管理模式:村庄模式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所有村民都可以参 与决策和监督村庄的运营管理
4、因地制宜发展:在推广和应用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村庄”模式时,应该根 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 建立规模较大的养老村庄;而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可以采取小规模、 分散化的养老模式。
我国城镇社区“互助养老” 模式研究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为了满足老 年人的养老需求,我国城镇社区逐步推广“互助养老”模式,旨在通过居民之间 的互助合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团结与和谐。本次演示将对我国 城镇社区“互助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基本内容
4、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 同推进“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例如,民政部门可以联合卫生、教育等部门,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基本内容
5、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对于参与“互助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和社 会工作者,应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3、管理模式:村庄模式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所有村民都可以参 与决策和监督村庄的运营管理
2、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村民是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村庄”模式的主体,应该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养老问题的认识和 参与度,营造浓厚的互助氛围。
3、管理模式:村庄模式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所有村民都可以参 与决策和监督村庄的运营管理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国内外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的养老模式,以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本文将对国内外养老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和优缺点。
一、国内养老模式1.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养老的主要方式。
传统上,子女会照顾年迈的父母,并承担起养老的责任。
然而,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家庭养老模式逐渐面临挑战。
子女们常常无法在身边照顾父母,而父母又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住所。
因此,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不足之处。
2.养老院模式: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中国城市建设了大量的养老院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这些养老院提供基本的居住和生活保障,让老年人能够在安全和有人照顾的环境中生活。
然而,养老院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不完善、护理人员短缺等。
3.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通过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活动和日常照料服务。
这种模式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生活,同时享受社区的关怀和服务。
二、国外养老模式1.瑞典养老模式:瑞典是养老问题解决得较好的国家之一、瑞典政府提供丰富的福利制度,包括健康保险、退休金等,保障老年人的养老权益。
此外,瑞典注重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工作。
2.日本养老模式: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养老问题,包括建设养老院、推动家庭养老、提供日本式护理院等。
此外,日本还推广“银发经济”,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
3.美国养老模式:美国的养老模式注重个人自主和选择。
美国政府提供养老金、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但老年人也可以选择在养老院或独立居住等不同的养老方式。
三、国内外养老模式的比较国内外养老模式存在诸多差异。
国内养老模式鲜明的家庭养老传统,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冲击。
养老院模式相对较多,但设施和服务质量不一、社区养老模式是发展较快的新兴模式,更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B市为例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分享
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B市为例目录一、前言 (3)二、社区居家养老概述 (3)三、B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4)四、B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5)(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分布不均 (5)(二)政策法规不健全 (5)(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内容单一 (6)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化对策 (6)(一)促进居家养老机构均衡发展 (6)(二)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 (6)(三)提高社区服务人员专业素质 (7)六、结论 (7)参考文献 (7)摘要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主要是“四二一”结构,但是由于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现代化的家庭结构和规模也在逐渐转变,社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主要生活场所,社区以其独特的人力、物力和区位特点,逐渐被人们关注且接受。
因此,人们不再实行长期以来的家庭养老模式,而是迈入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方式的行列中。
但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压力的增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给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首要事情。
本文以B市的社区为例,剖析了当前B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一、前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髙,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及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在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0.64%,连续4年跌破1%,我国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急迫。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老年人日数量的不断上升,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如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供需矛盾激化及信任缺失等问题日渐突显。
再则,我国经济发达水平和国民富裕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明显差距,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是典型的未富先老[1]。
因此,构建合理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能够一定程度上减缓老年失能群体给自己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和负担,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同时带动与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养老模式探讨
二 本 国特色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 社区照顾 。所谓 “ 家庭
民生活水平都处于不富 足的阶段 。还 有就是相应的社会养老保 养老+ 区照顾”从字面上看 ,就是老年人在家养老的同时接受 社
障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和完善。基于上述情况 ,如何走 出一 社区工作人 员的照顾。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 条符合 自己国情的养老模式 ,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老有 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 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 ;由正规服务、
学 术探 讨
20年9 09 月
中国城市养老模式探讨
文/ 赵鑫
摘 要 :在 这个 占世 界 人 口1 4 / 的人 口大 国里 ,正 面临 着 一 个 非 常 严 峻 的 问题 — — 人 口老 龄 化 。 “ 富 先 老 ” 加之 计 划 生 未
育政策将供养老人 的年 轻一代 比例缩 小,致使单纯的家庭养老 已出现很 多弊端 ,而完全的社会化养老又尚未达到经济和 社会 的 成熟条件 。如何 解决好城 市家庭养 老功 能的弱化 与社会养老 负担沉重的 问题成 为当务之急 。以家庭养老 为核心 ,社区照顾相辅
助 的 “ 型 居 家 养 老 ”模 式 呼 之 欲 出 。 新 关 键 词 :家 庭 养 老 ;社 区 照顾 中 图分 类 号 :D 7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 :10 -96 2 0 )0 6c一 08 0 0 9 1 6( 0 9 2 () O 5 — l
第五次人 口普查显示 ,我国6 岁以上人 口占总人 口的比例 重 ,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老年群体的要求。而民办的养老机构更 5 已达到6 9%,6 岁以上的人 口比例也已达到1%。根据 国际标 是 由于资金方面等原因力不从心,濒临破产 。就中国的传统养老 .6 0 1 准 ,我 国 已进 入 老 龄化 社 会 。与 同样 进 入 老 龄 化 社 会 的 日本 、 观念而言 ,孝乃敬老、爱老 、养老。儿孙承欢膝下乃是所有老人 德 国等发达 国家相比 ,我国的老龄化又有所不 同。首先 ,是我 的最大幸福 ,也是子女最基本的孝道。如果将老人送到养老院, 国巨大的人 口基数所造成的 ,在相同比例 的情况下 ,我国老年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摘要:我国社会不断向老龄化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养老压力越来越大,选择怎么样的养老方式才能缓解现今的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老龄化的背景出发,探讨我国居家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居家养老的发展。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养老模式一、背景(一)我国老龄化现状《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
预计,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8%;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74亿,占总人口的18%左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5%。
城市人口老龄化每年以3.1%的速度递增。
[1]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使得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持续下降,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
这样的情形不断发展的同时家庭结构的相应变化,家庭规模逐渐变小,人口抚养关系出现了4-2-1的比例关系,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抚养趋势也有可能延伸为8-4-2-1的结构模式,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压力也会逐渐转移到适龄赡养人身上。
[2]家庭模式的变化,势必使得空巢老人的数量逐步增加,养老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经济社会、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又为养老增加了新时期的新问题,何种形式的养老模式更加是和中国的国情,是本文力求探讨的。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解析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来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
劳务养老主要由社会承担,精神生活养老主要由家庭承担,物质方面的养老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
[3]从实际情况来看,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主要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
大连首创了以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提供服务或街道、社区承办的模式。
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宁波海曙区创立的“海曙模式”,同时上海、北京、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较为领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养老院实现了政府、老人、企业三方共赢。政府投入较少的成本,使最广大的老人得到了服务;老人得到了政府补贴,住在家中就可以得到专业的生活照料,也弥补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也使得为虚拟养老院服务的企业有了更多的服务对象,能得到较好的收益,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难题。或许“虚拟养老院”将成为中国老人家庭养老的发展新范本。
(二)由政府和社会发展老年社区服务起主要作用
社区是老年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在社区兴建基础服务设施更贴近老年人生活,使老年人不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就可以得到社会的服务,并保持与家人、邻里之间的沟通,增加其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在社区为老年人兴建尽可能近便的老人服务中心和救助设施平台,对老年人的家庭养老也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和支持。⑥
(三)发展“虚拟养老模式”――实现政府、老人、企业三方共赢
虚拟养老模式主要针对家庭养老服务,其实质是运用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在养老服务中心与老人家庭之间搭建一个呼叫平台。老人需要何种服务,给呼叫平台一个电话,呼叫平台就会指派相应的企业上门服务。服务需要收取相应的费用,而政府根据老人的经济和家庭状况给予一定补贴,并监督服务质量。据了解,秦淮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现已经正式启动“虚拟养老模式”,目前有542名困难独居老人将享受一定的免费服务,而一些低保困难老人将享受低偿服务,对于家庭经济较好的老人,会根据市场变化,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中国城市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养老话题日益突出。目前国际上的普遍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就代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①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被重视,南京市在创新养老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养老;城市家庭养老;老龄人口
当前,南京市已进入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明显超过全国老龄化水平,如何创新养老模式,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己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家庭养老模式实施背景
家庭养老的主要概念是老龄人在家庭中居住生活,大部分的赡养义务由其子女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由于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家庭人员的独立意识,大部分欧美等发达国家不选择家庭养老。但中国、日本等国家,家庭养老仍然占主体地位。
二、南京城市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家庭养老模式功能的弱化
家庭养老模式是否已经弱化,国内的专家学者们的看法比较一致,大部分专家学者们认可这种说法。首先,人口老龄化及高龄化现象急增了养老方面的需求,以小型化为核心的家庭模式使得家庭养老的供给方面力不从心。其次,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意识的不断侵入和年轻一代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代际之间的经济和伦理关系发生了分化,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了工作和学习上,因此,用来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很少③。
(二)政府与社会在家庭养老方面的支持不足
(三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其家庭,其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子女若不能经常看望或问候父母将属违法。法律虽然规定了家庭及其成员的养老义务,但相关政策对家庭养老环境支持不到位,使家庭养老成为家庭与子女想要承担而又无力承担的一项责任。经调查显示,“常回家看看”并非容易之事,“竞争大、高成本、有假无绩效”等现实问题成为了“绊脚石”。④有专家称,目前最需要做的是要把已有的休假制度落实到实处,由于“探亲假”并不属于强制性休假制度,因此可以考虑将“探亲假”与“带薪休假”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公平的强制性休假制度。同时,相应部门应加强监察,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单位,要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完善南京城市家庭养老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使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与家庭养老模式相结合
把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使政府把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与家庭养老模式结合起来。例如:由政府对70岁以上在家养老的老人给予一定的养老津贴,这样做不仅节约政府的投入成本,而且对老年人感情和精神慰藉方面照顾的效果更好一些;还可以在将来的住房分配政策方面对承担家庭养老责任的子女给予优惠政策等。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