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剂在肾病综合征中的运用
抗肾病综合征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西药使用指南
![抗肾病综合征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西药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45a88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c.png)
抗肾病综合征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西药使用指南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征是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
目前,西药在抗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西药,并提供肾病综合征的西药使用指南。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CEI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物,也被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收缩和尿蛋白排泄。
常见的ACEI 包括依那普利和雷米普利。
在使用ACEI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血压。
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也是常用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药物。
它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减少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尿蛋白排泄。
洛沙坦和氯沙坦是常见的ARB药物。
与ACEI相比,ARB更适合那些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3.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
它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少蛋白尿和水肿。
然而,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和免疫抑制。
因此,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需要权衡利弊。
4.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肾脏损伤和尿蛋白排泄。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和他克莫司。
然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状态和副作用。
5. 利尿剂利尿剂被广泛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它们可以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减轻水肿。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
然而,在使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以避免不良反应。
总之,以上介绍的西药在抗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各异,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因此,在使用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最大化。
(字数:502字)。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https://img.taocdn.com/s3/m/8985e4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3.png)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发布时间:2022-10-18T07:57:33.6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3期作者:凡丽[导读]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患者年龄范围大,涵盖了儿童、青少年以及中老年群体。
对于大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只要治疗及时且高度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措施,他们的身体都存在临床治愈的可能。
凡丽南充东方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患者年龄范围大,涵盖了儿童、青少年以及中老年群体。
对于大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只要治疗及时且高度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措施,他们的身体都存在临床治愈的可能。
根据不同病患的不同情况,医护人员会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使用利尿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段。
患者的治疗过程是医护人员努力和患者配合的过程,只有患者努力配合才能够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
为此,了解一定的利尿剂使用小知识对于患者及其亲属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使用利尿剂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加重糖尿病。
患者使用利尿剂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血糖,这对于一般患者来说没有影响,其血糖在停止使用利尿剂后便会得到恢复;但对于那些已经患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来说,长期或大量使用利尿剂会加重他们糖尿病的病情,从另一个方面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
导致身体缺水。
顾名思义,利尿剂的使用会使得患者排尿量与排尿次数增多,在剂量与使用时长合理的情况下,这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但若利尿剂的剂量以及使用时长安排不合理,便有可能造成患者严重脱水,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导致患者休克。
利尿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剂有效的降压药,但对于非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能会使患者陷入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诱发痛风。
某一种类的利尿剂能引起高尿酸血症,从而增加患者的痛风几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导致听力障碍。
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来说,使用利尿剂可能会使其出现耳鸣、听力衰退、暂时性甚至是永久性失聪的情况。
呋塞米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呋塞米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3aa28784868762caaed556.png)
A,Gupta frequently
白蛋白血症使之在肾脏转化为非活性形式的数量增多”,, 减少肾小管对呋塞米的重吸收且更易以游离形式由肾小 球滤过,从而导致活性形式的呋塞米在肾脏内灭活率下 降”1,这突显了血浆白蛋白浓度的重要性。 综上,利尿剂抵抗产生的原因包括:利尿剂非活性形 式的转化增加;利尿剂在小管的重吸收减少;利尿剂与尿 蛋白结合,可能会使小管液中游离形式的利尿剂减少。 应对利尿剂抵抗的措施,除了被动地增加利尿剂的剂 量外,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扩容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和 血浆白蛋白单独或与呋塞米合用u…“。对于低血容量患 者,这样可以增加有效血容量,以达到更好的利尿效果”3I。 而且研究发现,白蛋白应该在利尿剂之前应用,以保障呋 塞米达到峰浓度时有更多的血容量,才能起到最佳的利
参考
文
献
【1]
GonzOlez—Martin pharmacokinetics of
G,Bravo
I,Ibarra in
N,et
a1.Clinical nephrotic
furosemide
children
with
syndrome[J].Int J
601.
Clin Pharmacol Ther Toxicol,1983,21:598—
on
hypoalbuminaemia furosemide in the
the
renal metabolism
and dynamics
of
rabbit[J].Br J Pharmacol,1996,1 19:885-890.
[4]Pichette
of
V,du Souich P.Role of the kidneys in the metabolism inhibition by
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8071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a.png)
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案一、引言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症状。
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保护肾脏功能的目的。
二、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是肾病综合征的基础治疗手段,包括利尿剂、降压药、降脂药等。
利尿剂有助于消除水肿,降压药可降低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降脂药则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
此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
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损害,有助于蛋白尿的缓解。
免疫抑制剂则可降低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对肾脏的损害。
使用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反应进行调整,同时注意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细胞毒药物应用对于病情较重或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细胞毒药物。
这类药物可进一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小球损害,但需注意其副作用较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减轻蛋白尿症状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需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症状。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等,以减轻肾脏负担,降低蛋白尿水平。
降低白蛋白水平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低白蛋白血症,需采取措施提高白蛋白水平。
这包括适当补充优质蛋白、改善营养状况等。
同时,还需关注患者的肝功能,确保白蛋白的合成与代谢正常。
升高球性比容球性比容是反映红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指标,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球性比容下降。
为改善红细胞形态和功能,可适当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促进红细胞生成。
同时,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
手术治疗肾移植对于某些病情严重、肾功能严重受损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移植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肾移植能够替代受损的肾脏,恢复正常的肾功能,但需注意移植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监测。
透析治疗辅助对于肾病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透析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281e70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e.png)
常采⽤肾上腺⽪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
1.利尿 对激素敏感病例,使⽤激素后即可有很好的利尿作⽤。
但对激素耐药或激素尚未起作⽤之前,或因感染不能⽤激素治疗⽔肿严重者,可配合使⽤利尿剂。
(1)氢氯噻嗪和安体舒通,呋塞⽶和安体舒通联⽤可加强疗效。
(2)⽆盐⽩蛋⽩或⾎浆代⽤品。
患⼉⾎浆⽩蛋⽩<20g/L时,常伴有严重⽔肿,利尿剂作⽤不好时,可先⽤⽆盐⽩蛋⽩0.5g/kg静滴,6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呋噻⽶,也可⽤低分⼦右旋糖酐每次5~10ml/kg,静滴,常可产⽣利尿作⽤。
2.预防和控制感染 感染是本病患⼉最常见的合并症、死亡原因和复发诱因。
出现感染症状时应选⽤有效的抗⽣素治疗,并暂停⽤免疫抑制剂药物。
预防接种应推迟到肾病完全缓解⼀年后进⾏。
3.肾上腺⽪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为诱导肾病缓解的⾸选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初量⾜、减量慢、维持久、个体化。
常⽤治疗⽅案分两阶段: 诱导阶段(⾜量治疗)。
即⼤剂量每⽇分多次持续使⽤,以达快速疗效反应; 巩固阶段(维持治疗)。
尿蛋⽩减少后⽤药量减少,间歇使⽤,以达到维持⼀定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
⽬前国际及国内常⽤短疗程及中长疗程两种⽅案,国内多采⽤后者。
(1)短疗程⽅案。
常⽤于单纯性肾病。
泼尼松每⽇2mg/kg,每⽇总量不超过60mg.分3~4次给药,疗程4周,如4周内尿蛋⽩阴性属⾼度敏感型,然后减为1.5~2.0mg/kg,隔⽇清晨顿服4周,全疗程共8周。
如在治疗开始4周以后尿蛋⽩才开始阴转属低敏感型,则由阴转⽇算起隔⽇⽤药4周,总疗程12周。
(2)中长程治疗⽅案。
⽤法:泼尼松每⽇1.5~2.0mg/kg,分3~4次⼝服,尿蛋⽩转阴后巩固2周,⼀般⽤药4周,最长不超过8周,后改为1.5~2.0mg/kg,隔⽇清早顿服,以后每2周减量1次(5~10mg)直⾄停药,总疗程6个⽉(中程)。
凡尿蛋⽩转阴较晚者(4周以上)或尿蛋⽩阴转不稳定者(减量或停药尿蛋⽩⼜出现),减药要缓慢,总疗程可延⾄9~12个⽉(长程)。
利尿剂应用指南最新
![利尿剂应用指南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5e617d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7.png)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利尿剂应用指南最新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利尿剂应用指南最新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利尿剂应用指南最新一、利尿剂概述利尿剂是一类药物,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从而达到减少体内液体和盐分含量的目的。
利尿剂的分类繁多,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影响肾小管对钠、氯等电解质的重吸收,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另一类是影响肾脏排水的能力,如渗透性利尿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利尿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肾脏的水盐代谢,增加尿液的排出,从而达到降低血容量、降低血压的目的。
袢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氯等电解质的重吸收,使得电解质和水分随尿液一起排出;噻嗪类利尿剂则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氯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的排泄,达到减少血容量的效果。
利尿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多种疾病。
在高血压治疗中,利尿剂常与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降压效果。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可以减轻水肿症状,改善心功能。
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利尿剂可以减少腹水积聚,缓解病情。
此外,利尿剂还可用于治疗肾炎引起的水肿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利尿剂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类型的利尿剂适用于不同的疾病,且利尿剂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使用利尿剂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钾、血压等指标,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
利尿剂临床应用
![利尿剂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b33f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1.png)
引言概述利尿剂作为一类常用的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它们通过调节肾脏的水和电解负荷来促进尿液的生成、减少体液潴留,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利尿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应用利尿剂进行治疗。
正文内容一. 利尿剂的特殊应用1. 充血性心力衰竭:利尿剂作为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排除多余的体液减轻心脏负荷,缓解症状。
应用利尿剂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当的类型和剂量,以避免出现低血钾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 肾病综合征: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利尿剂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促进水和电解质的排泄,从而减少尿蛋白的丢失。
选择利尿剂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袢利尿剂。
3. 肾移植:利尿剂在肾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减少移植肾的水肿和尿液潴留,并降低排尿时的不适感。
应用利尿剂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 肥胖:利尿剂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排除体液减轻体重,但该效果多是暂时的,不可长期依赖。
使用利尿剂治疗肥胖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
5. 妊娠性水肿:妊娠期水肿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利尿剂在其治疗中有着一定的应用。
但妊娠期患者对利尿剂的耐受性较差,且长期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慎重应用。
二. 利尿剂应用的注意事项1. 肾功能监测: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如血清肌酐和尿液常规等,以评估药物对肾脏的影响。
2. 电解质平衡:利尿剂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和低血镁。
因此,在应用利尿剂的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异常。
3. 药物相互作用:利尿剂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药物的毒性。
在应用利尿剂前需仔细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4. 剂量个体化:利尿剂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如疾病的严重程度、肝肾功能、年龄等。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https://img.taocdn.com/s3/m/39a032c57cd184254a353587.png)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作者:邓富丽来源:《康颐》2020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0-01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指的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表现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征、高脂血症及高度水肿为主。
其中,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想要缓解或降低水肿,可通过卧床休息、限盐及利尿剂治疗来进行改善,但因盐的限制比较苦难,且卧床休息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所以利尿剂就成为了最常用的手段。
那么,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如何使用利尿剂呢,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利尿剂在哪种情况下才能使用?正常情况下,利尿剂只适用于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若患者血容量不足的话,使用利尿剂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同时还会增加患有血栓栓塞的风险,并且低血容量状态还会加剧。
因此,想要取得利尿剂的良好效果,首先,需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方位检查,然后对患者循环血容量状态和液体潴留状况进行精确判断;其次,在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有无钠水潴留、钠水潴留的分布位置及循环血容量是否发生改变等进行关注;最后,根据患者的病史、尿比重、尿素肌酐比值、颈静脉充盈程度等进行精确分析,以此对循环血容量状态进行进一步判断。
2 利尿剂有哪几类,分别有哪些特点?利尿剂根据不同的利尿原理和作用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
(1)噻嗪类利尿剂,代表药物氢氯噻嗪。
(2)袢利尿剂,代表药物速尿。
(3)保钾利尿剂,代表药物螺内酯,又称安体舒通。
(4)渗透性利尿剂,代表药物甘露醇。
其中噻嗪类利尿剂要注意其肾毒性,因此肾脏疾病者不宜使用,另外还要注意它可能导致的低钠、低钾、低血压,血液抑制情况的发生。
袢利尿剂代表药物速尿也有引起噻嗪类利尿剂不适反应的可能。
袢利尿剂包括托拉塞米、布美他尼、呋塞米及利尿酸,而比较常用的为呋塞米,其蛋白质结合率超过95%,且利尿效果较强,滤过Na+可达20%-50%,是噻嗪类利尿剂药物作用效果的7倍左右。
对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对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6433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7.png)
对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的负担。
药物治疗是肾病治疗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介绍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案。
希望对患者和医生有所帮助。
一、药物分类1. 抗炎药物:抗炎药物是肾病治疗的关键药物之一。
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
类固醇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肾病症状。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来达到减轻炎症的目的,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副作用。
2.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减少体内液体潴留,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提高肾脏的排毒功能。
常用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
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这些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肾病相关的高血压和蛋白尿。
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或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来降低血压,减少蛋白流失。
4.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抗高血压药物,也被用于治疗肾病。
它们通过抑制钙离子的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降低血压,保护肾脏功能。
二、药物作用机制1. 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减轻肾病炎症,从而缓解肾病的症状和进展。
类固醇还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蛋白尿的程度。
2. 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利尿剂通过不同的机制增加尿液排出量。
袢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单位的钠和水的重吸收来增加尿液排泄,噻嗪类利尿剂则通过抑制肾单位的钠和氯的重吸收而起作用。
3. ACEI和ARB的作用机制:ACEI和ARB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或受体结合,从而降低血压,减少肾脏的负荷,改善肾脏功能。
4. 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的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保护肾脏功能。
三、常用的治疗方案1.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案:对于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肾病综合症的合理利尿消肿治疗
![肾病综合症的合理利尿消肿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bb1d436e2bd960590c6777c.png)
肾病综合症的合理利尿消肿治疗(2013全国肾病年会)一.肾病综合症诊断:
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 3.5g/l);
2.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 30g/l);
3.3.高脂血症;
4.4.水肿‘
二. 在利尿消肿对症治疗前,应该认真评估一下患者的血容量状况。
一部分病人血容量扩张,另一部分血容量不足。
以下可能存在血容量不足:
1.血红蛋白浓度增高;
2.血清尿素氮/肌酐比值增高;
3.尿渗透压增高;
4.尿钠排泄分数减低。
三.利尿消肿的主要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合理使用利尿剂
四.合理使用利尿剂:
口服利尿效果欠佳,原因:1.此类药物利尿作用弱,2.肾综时肠粘膜水肿,影响药物吸收。
所以肾综利尿常需静脉用袢利尿剂。
常用袢利尿剂有: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
呋塞米40mg、托拉塞米20mg、布美他尼1mg等效。
近年静脉用袢利尿剂两个较新观点:
1.不提倡加入输液小壶弹丸给药,建议加入葡萄糖中持续缓慢静脉点
滴避免出现“反跳现象”
2.建议袢利尿剂与远端小管利尿剂联合使用,因长时间应用袢利尿剂后,远端小管钠重吸收显著增加,使袢利尿剂利尿效果下降。
所以辅以后者抑制钠重吸收很重要。
3.。
肾病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
![肾病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dfb4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2.png)
肾病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表现是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肾病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我们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
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疾病的进展。
此外,对于伴有水肿的患者,利尿剂也是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压,以及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其次,对于中度和重度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包括透析和肾移植。
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或人工膜来替代肾脏进行排毒和排水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
而肾移植则是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成为患者的“备用肾脏”,是目前治疗肾病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除了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外,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原则,限制钠盐的摄入,减少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对肾脏的负担。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肾病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诊,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当的药物使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早日康复。
利尿剂
![利尿剂](https://img.taocdn.com/s3/m/2e94760279563c1ec5da713d.png)
利尿剂在肾病中的合理应用利尿剂的临床运用十分广泛, 在肾脏疾病中常显示出它独特的作用。
但由于各类利尿药作用特点上的不同,临床运用有很大差异,应用不当,常可引起血容量锐减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使病情加重。
1 急性功能衰竭速尿在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上目前仍有争论, 但临床上已作为常规使用, 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用药时间, 早期大剂量使用有时可防止ARF 的发生, 显示出速尿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因为速尿可使肾内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从而降低血管阻力, 使肾血流量重新分配, 从髓质回到皮质。
然而对于速尿使用的剂量各有分歧,钱氏认为对肾前性少尿时速尿开始剂量为20 0mg ,观察2 小时如无尿量增加再给400mg ,一日量可达2g。
广州南方医院张训教授认为,根据近年来观察速尿剂量大小与作用的关系似“S”形曲线, 当达到一定剂量时(400mg/ d) 即进入平顶期, 如再增加剂量, 其利尿作用无明显增强, 这取决于少尿期是否有水肿及肾小管的损害程度, 强调早期使用。
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对ARF 的早期保护作用的说法已有报道, 因为甘露醇有稀释血浆、增加循环血容量、提高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并能抑制血管收缩物质,使肾血管扩张,急剧减少肾素的产生而改善肾脏的微循环, 提高小管内渗透压而起到冲刷作用, 早期有利于肾功能恢复。
但甘露醇对严重失水、失盐、血容量不足和尿路梗阻所造成的肾衰,使用时可加重细胞脱水,导致病情恶化;另一方面,使用时间过长, 剂量过大也未证实有效, 且可使肾血管及肾小管细胞膜通渗性改变,造成肾组织水肿,肾小管受压、闭塞、变性的所谓“甘露醇性肾病”。
2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常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的问题已引起关注。
目前的看法认为①肾衰少尿时,极易导致水潴溜,产生稀释性低钠血症。
若水肿严重, 除了对严格控制水的摄入外, 可试投速尿100~200mg 静注;若肾功能损害严重, 速尿疗效不佳, 不宜过多应用,可试用20 %甘露醇200ml 口服以达到排出更多的水分或进行透析清除。
利尿剂临床应用
![利尿剂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89ff3125c52cc58ad6be48.png)
毒性
编辑ppt
26
剂量与用法
呋塞米
编辑ppt
27
托拉塞米
Torasemide
药效学: 1、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及远曲小管,抑制Na+-K+-2Cl‾
同向转运 2、抑制远曲小管醛固酮与其受体结合(抗醛固酮药效较呋噻米强2-4倍 2.作用持续时间较呋噻米长3倍,通常用药 1次/日 3.其作用部位广泛(多靶点),较少出现利尿抵抗现象 4.兼有抗醛固酮作用,排K+作用弱于其他袢利尿剂 5.对尿酸、血糖、脂质代谢无明显影响,耳毒性较小
塞米,可促进部分肾前性因素导致AKI患者由少尿状态转为 非少尿状态,降低对透析要求。1
近年认为:襻利尿剂对ARF患者肾功能的恢复、是否接受 透析治疗和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并无益处,反而增加耳毒性。
2
ShankarSS,et al.AmJ Physiol 2003;284:F11-21
Venkataraman R,et al,Chest 2007;131:300-308
17
三、利尿剂在CKD中应用
• 减轻水、钠负荷 • 防治使用ACEI、ARB时的高钾血症 • 对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有残余肾功
能的ESRD患者,透析间期使用改善 心功能。
编辑ppt
18
四、利尿剂在肾综中应用
判断机体容量状态,个体化处理
判定患者血容量状况
血容量不足
胶体液扩容+利尿剂 编辑ppt
血容量正常/增加
编辑ppt
11
利尿剂依赖
反复使用利尿剂后造成机体的一种适应 状态,虽已无用药指征,却无法停药,停 药后尿量减少。
编辑ppt
12
处理利尿剂依赖对策
国内外鲜见报道, 1)明确是否为利尿剂依赖 2)以其他利尿剂替代,逐渐减量至停用 3)配合心理治疗
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9b1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b.png)
(1)糖皮质激素:采用足量、足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肾脏炎症反应。
(2)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
(3)利尿剂:合理使用利尿剂,控制水肿症状。
(4)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肾脏微循环。
(5)降脂药物: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2.饮食调理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3.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治疗手段,全面改善患者病情。
4.规律随访:定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三、具体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采用足量、足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肾脏炎症反应。
(3)低盐饮食:控制盐分摄入,减轻水肿症状。
3.生活方式干预
(1)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4.规律随访
(1)定期检查肾功能、尿常规、血脂等指标,评估病情。
(2)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饮食调理过程中,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
4.生活方式干预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本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调整。
第2篇
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一、前言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以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以下方案将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方式干预等多方面,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措施。
袢利尿剂临床应用范围
![袢利尿剂临床应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4c0ab04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2.png)
袢利尿剂临床应用范围
械利尿剂是一类用于治疗水肿和排尿问题的药物,袢利尿剂主要通过影响肾脏对尿液生成和排泄的调节来实现利尿效果。
袢利尿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多种疾病和症状。
一、治疗心衰和水肿
袢利尿剂常用于治疗心衰和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水肿问题。
心衰患者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静脉回流不畅,血液在体内滞留,出现水肿症状。
袢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内液体潴留,有助于缓解水肿症状,减轻心脏负担。
二、肝硬化和腹水
袢利尿剂也常用于治疗肝硬化患者的腹水问题。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形成腹水。
袢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产生,促进腹水的排出,有助于改善症状和减轻腹部不适。
三、肾病综合征
袢利尿剂也常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水肿和蛋白尿问题。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肾脏疾病,患者常伴有水肿和大量蛋白尿的症状。
袢利尿剂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泄,减轻水肿和蛋白尿,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四、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袢利尿剂也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水肿问题。
高血压患者常因体内液体潴留而导致水肿,袢利尿剂可以减少液体潴留,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减轻心血管负担。
总之,袢利尿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多种疾病和症状,尤其在治疗水肿和尿液排泄问题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袢利尿剂时,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情况。
若有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处理。
希望本文对袢利尿剂的临床应用范围有所帮助。
利尿剂的应用
![利尿剂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3fc51bb7360b4c2e3f64cb.png)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5岁,以“双下肢水肿3月余,胸闷、气 促3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诊断为肾病综合症。入院 后给予降尿蛋白、改善循环、保护肾功能、利尿、强 心、扩血管等治疗。其中利尿剂的应用及效果如下:
日期 入院第1天 药物剂量 呋塞米40mg 静推 出入量 入量1300ml,尿量 1600ml 入量1300ml,尿量 2000ml 入量1300ml,尿量 2000ml 入量1300ml,尿量 2100ml 效果 胸闷气促及水肿 无好转。 胸闷气促稍好转, 水肿无消退。 同前。 同前。
1
水肿患者应用利尿剂
1.肾病综合征 利尿治疗的复杂因素: 1)水肿产生有两种状况:由于体液流向组织间液导致 低血容量或由于肾脏潴钠导致容量过度。 2)低白蛋白血症对袢利尿剂的影响:①血浆白蛋白下 降使血容量下降,肾血流量下降,运送至肾脏的药物 量减少。②血白蛋白下降使结合的呋塞米减少,游离 的呋塞米在近曲小管S1段被分解代谢。③原尿中滤过 的白蛋白与S2段分泌的呋塞米相结合,使呋塞米与 Na+—K+—2Cl-转运蛋白结合减少,减弱呋塞米的疗效。 3)血容量不足引起RAAS兴奋性增高,导致肾脏灌注不 足,加重肾损害及引起利尿剂抵抗。
1
利尿剂抵抗
第5步:药物应用是否合理。是否合用NSAIDs类; Ccr≥30ml/min,噻嗪类;Ccr<30ml/min,袢利尿剂。 第6步: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种类。 《肾脏病学》建议最大剂量: 肾病综合症 80-120mg/d; 慢性肾功能损伤 GFR20-50ml/min,80-160mg/d; GFR<20ml/min,200mg/d。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损伤250-400mg/d。 给药方式:是否一日内分次给予或持续静点。 种类:可考虑布美他尼和托拉塞米。 第6步:联合用药。袢利尿剂+噻嗪类:有较多的临床 观察或前瞻对照研究证实有明显钠利尿作用。袢利尿 剂+螺内酯:利尿、改善预后。
肾病综合症哪种治疗方法最好
![肾病综合症哪种治疗方法最好](https://img.taocdn.com/s3/m/eff0dc2383c4bb4cf7ecd16b.png)
肾病综合症哪种治疗方法最好说道肾病,很多人不以为然,殊不知,一旦发展成为肾病综合症,出现水肿、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的时候,它对身体的危害不亚于癌症了。
肾病综合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肾病综合症如何治疗呢?肾病综合症的药物治疗(1)噻嗪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襻升支厚壁段和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利尿。
常用氢氯噻嗪25mg,3次/d口服。
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2)潴钾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后段,排钠、排氯,但潴钾,适用于有低钾血症的病人。
单独使用时利尿作用不显著,可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
常用氨苯蝶啶50mg,3次/d,或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20mg,3次/d。
长期服用须防止高钾血症,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应慎用。
(3)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襻升支,对钠、氯和钾的重吸收具有强力抑制作用。
常用呋塞米(速尿)20~120mg/d,或布美他尼(丁尿胺)1~5mg/d(同等剂量时作用较呋塞米强40倍),分次口服或静脉注射。
在渗透性利尿药物应用后随即给药效果更好。
应用襻利尿药时须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发生。
(4)渗透性利尿药:通过一过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使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入血,同时造成肾小管内液的高渗状态,减少水、钠的重吸收而利尿。
常用不含钠的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分子量均为2.5万~4.5万 Da),250~500ml静脉滴注,隔天1次。
随后加用襻利尿药可增强利尿效果。
但对少尿(尿量<400ml/d)病人应慎用此类药物,因其易与肾小管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的白蛋白一起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并由于其高渗作用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衰竭。
(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静脉滴注均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并利尿,如接着立即静脉滴注呋塞米 60~120mg(加于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1h),能获得良好的利尿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尿剂在肾病综合征中的运用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系由多种病因、不同发病机制致多种不同病理內型的肾小球病变引起的。
诊断标准:(1)尿蛋白定量超过3.5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
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须。
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要点不同年龄发生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不完全相同。
(1)青少年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及特点1、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
有典型的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黑便(消化道出血)。
多于上述症状出现后四周内发现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可以是持续性或为一过性,伴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甚至为肾病综合征。
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好发于青壮年女姓。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常表现为发热,皮肤损害,关节痛,心血管、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及肾脏等异常。
亦有以肾脏受累为首发或突出表现者。
肾脏受累病理变化可亲可重,故临床表现多样。
轻者只表现为蛋白尿,也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严重者可有少尿、无尿、肾功能急剧恶化表现及急进性肾炎。
3、乙肝病毒相关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年轻人中多见。
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有肾炎表现,肾活检有乙肝病毒抗原沉积者可确诊。
(2)中、老年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及特点1、糖尿病肾病:临床上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故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
最早临床表现是水肿和蛋白尿。
从微量的白蛋白尿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可助诊断。
2、肾淀粉样变: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肾脏受累进展多缓慢,肾活检有肾内淀粉样物质沉积。
3、骨髓瘤样肾病:系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并合成异常的单株细胞免疫球蛋白的恶性疾病。
利尿剂功效:根据国际上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利尿剂降压效果是肯定的。
在联合用药中,对有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加用利尿剂,疗效显著。
利尿剂对有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尤其是肾病综合征伴有严重水肿患者的对症治疗起主要作用。
临床试验结果利尿剂能减少尿蛋白,可以起到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
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使利尿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地位又有新的提高,它的特点是常用剂量仅表现为轻微的利尿作用,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作用(该药具有钙拮抗作用),且不具有传统利尿剂造成代谢异常的副作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利尿剂分为几种,不同的利尿剂利尿的原理或者作用的部位不一样,副作用大同小异。
利尿剂都可以导致血压下降,脱水,大部分的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除了保钾利尿剂。
低钾血症时鼓励病人吃富含钾的食物。
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血钾的情况,因为低钾血症容易导致洋地黄药物中毒。
利尿剂一般建议上午服用,不要在晚上睡觉前服用,以免影响睡眠。
使用利尿剂后要注意观察尿量。
噻嗪类(Thiazide):比如氯噻嗪chlorothiazide),氯噻酮(chlorthalidone)。
主要作用在肾脏的远曲小管,抑制钠的重吸收,这样钠被排出去了,水也就跟着排出去了。
副作用:肾损害,所以有肾脏疾病的不宜使用。
低钾低钠血症,低血压,血液抑制。
髓袢利尿剂,也叫亨氏环利尿剂(loop diuretics):主要药物是速尿furosemide(Lasix),在髓袢抑制钠重吸收。
引起低钠低钾,胃肠道不适,低血压,血液抑制,还有个很重要的副作用:耳毒性。
保钾利尿剂(Potassium-sparing diuretics):大部分的利尿剂都排钾,只有几种利尿剂是保钾的。
在RN考试中最常见的就是螺内酯类的保钾利尿剂,spironolactone(安体舒通,antisterone)。
这一类药主要的副作用是高钾血症,血液抑制,使用时低钾饮食。
渗透利尿剂(Osmotic diuretics):有渗透压的晶体到达肾脏把水分带出体外。
主要的有甘露醇(Mannito),Urea(尿素)与利尿剂联用有效的药物:利尿剂+ 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ACEI或ATⅡRA注意事项:1、根据有无伴随疾病决定是否应用氢氯噻嗪,有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一般不宜应用氢氯噻嗪;伴有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者也不宜应用氢氯噻嗪,否则病情恶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90μmol/L者也不宜应用。
2.水肿严重时,宜用短效利尿剂如速尿。
常用长效利尿剂如吲达帕胺(indapmide),副作用较少。
氢氯噻嗪与钙拮抗剂或ACEI合用,可用小量,每日6.25-12.5mg/日。
氨苯蝶啶(triamterene)利尿作用较弱很少单独使用。
3.其副作用与剂量相关,因此,剂量宜小。
4.病人不可过度限钠,也不可高钠摄入,一般中度限钠,每天5-8克即可。
5.适量补钾,每天1-3克,或合并使用保钾利尿剂。
鼓励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及水果,如芹菜,香蕉,桔汁等。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病长期治疗,利尿剂历经40余年的考验,目前仍被作为一线用药。
但治疗中,应选择合适的病人,注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副作用:1.利尿剂的“心脏毒性” 1987年美国著名心脏专家Kaplan等认为氢氯噻嗪不能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可能由于“心脏毒性”和脂质代谢紊乱所致。
美国多项危险因子干预试验发现高血压病人伴心电图异常者,用利尿剂后猝死增加。
1988年Framingham的流行病学观察也报告认为利尿剂治疗高血压有增加猝死的危险。
但也有学者在评定研究多个报告数据后认为无论有无低血钾,噻嗪类利尿剂不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低钾血症各种利尿剂大约减少血钾0.5mmol/L,有些病人可维持血钾在正常范围,但有10-15%的病人血钾可降至小于3.5mmol/L,有些病人即使血钾正常,但整个体内处于缺钾状态,也可在应激反应时钾进入细胞内发生低血钾,可增加应激反应心肌缺血导致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在各种利尿剂中,噻嗪类利尿剂和速尿引起低血钾较为明显,长效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氯噻酮)比中效的氢氯噻嗪更明显,氢氯噻嗪引起的低血钾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大,低血钾的发生率越高。
若适度的限钠(60-80mEg/日)丢钾最少,高钠或过度限钠低血钾都很明显。
故应用时可加保钾利尿剂或适量补钾。
3、对糖尿病肾病:糖代谢有些研究证明氢氯噻嗪可使空腹血糖增加,糖耐量下降并增加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抵抗。
4、脂代谢大多数报告氢氯噻嗪长期应用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主要是影响脂肪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减少甘油三酯升高;也可引起轻度胆固醇增加。
不良反应通过其利尿和利钠作用减少循环血容量、并通过减少血管壁中钠离子的含量降低血管张力。
利尿剂广泛用于高血压肾病综合征伴有严重水肿患者的治疗,并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对这一类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的普及,通过合理的合并用药,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电解质紊乱即低钾、低钠、低氯、低钙、低镁。
是伴随着利尿剂的利尿作用的常见副作用,在大剂量、长疗程、应用襻利尿剂的情况下尤其容易发生,且低钾和低钠血症最常见。
低钾血症可以引起乏力、心律失常、肠蠕动紊乱(甚至肠麻痹)、洋地黄过量;低钠血症引起倦怠、嗜睡、烦躁甚至昏迷;低钙血症引起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抽搐等;低镁血症引起心律失常。
临床上通过下列方法避免或减少利尿剂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解决办法1.补充电解质:为了避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适当补充。
口服或静脉补钾是最常采用的方法。
为避免口服补钾药物对胃的刺激,常采用缓释钾口服。
根据利尿的程度决定补钾的剂量,在补充过程中应注意复查电解质。
在应用利尿剂时对其它的电解质并非常规补充,但在以下情况下必须予以补充:生化测定时发现存在低钠、低镁或低钙血症;洋地黄过量时一般常规补镁;出现身体某部位的肌肉抽搐考虑存在低钙血症时。
以往认为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5mg、或吲哒帕胺2.5mg不会引起低钾血症,但实践证明,在老年、进食不佳时,同时少量补钾是明智的做法。
2.与保钾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合用: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12.5~25mg)与保钾利尿剂或ACEI合用时一般可以不要额外补钾,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故在用药早期应注意复查血钾。
相反,大剂量利尿剂尤其是襻利尿剂与上述药物合用时,应根据情况减少补钾的剂量,并注意复查电解质。
血压下降利尿剂引起血压的变化常见于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大剂量静脉应用襻利尿剂的情况下。
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情况下加用ACEI时,为避免首剂低血压的发生,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在停用利尿剂1~2天后加用ACEI。
血尿酸升高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
在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常见。
应定期测定血尿酸水平,必要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
糖耐量减低也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
应尽量减少用药剂量以避免之,对于剂量不能降低的患者,应注意适当减轻体重、增加活动量。
代谢紊乱为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必要时采用调脂药物治疗。
氮质血症常见于药物引起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如大剂量使用利尿剂、或与其它扩血管药物合用时。
在心力衰竭患者,与利尿剂有关的氮质血症比较常见,治疗的方法包括适当减少利尿剂或ACEI的剂量,必要时适当扩容。
在现代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利尿剂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推荐采用小剂量的噻嗪类,主要是氢氯噻嗪6.25~25mg/d,在这种剂量下较少引起电解质紊乱,很少引起明显的代谢异常。
襻利尿剂仅用于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利尿剂是缓解患者症状的最有效药物之一。
随着利尿剂作用的发挥,尿量的增加,应注意补充电解质,在静脉用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时尤其应注意。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常与ACEI合用,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目前还推荐使用小剂量的安体舒通,因此,应注意复查血钾,根据情况适当补钾。
不良原因(1)肾血流量减少。
利尿剂的作用,有赖于充分的肾血流量,只有维持重要的肾血流量,才能使利尿剂充分发挥其利尿作用;(2)电解质紊乱。
利尿过程中,尤其是在大量持续用药时,往往发生电解质紊乱,导致利尿效果下降;(3)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肝硬化病人大量利尿后,因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可引起继发性醒固酮增加.井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4)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水肿或腹水时往往伴有低血浆蛋白,而血浆蛋白是主要维持血容量的因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间液不易进入血管,如不纠正可以导致利尿剂的作用下降;(5)体质衰弱。
体质衰弱,往往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迟,因而对利尿剂反应差,给予小剂量的强的松或地塞米松,3—5天后再应用利尿剂,可获良好反应;(6)其他。
休息或忌盐也是保证利尿剂有效地重要环节,病因治疗当然不容忽视,此外还应注意有无低血钠等情况,要针对不向的低血钠原因,给予纠正后利尿效果才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