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移动学习需求调查
高职学生手机移动学习现状调查
高职学生手机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作者:朱婷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30期摘要:研究高职学生手机移动学习不仅是对时代需求和政策要求的积极响应,还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迫切实际需要。
本文从移动学习内涵研究入手,分析移动学习的现实意义。
设计《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对高职学生手机移动学习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出高职学生手机移动学习状况。
关键词:高职学生手机移动学习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人心,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移动学习以显著的天然优势,在极短的时间内俘获学习人群的芳心。
智能手机以便携性、操作简单等特征,成为移动学习重要的技术设备之一。
具有灵活的思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很快成为手机移动学习主要的目标群体。
然而由于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更加难以控制,學习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1]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办学标准,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
可见,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教育质量保证手段及质量监测工作。
因此,研究高职学生手机移动学习不仅是对时代需求和政策要求的积极响应,还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迫切实际需要。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从1994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项目Wire-Less Andrew开展至今已有20余年,但移动学习的发展速度远远不及专家学者们对其倾注的热情和兴趣。
直到近年来,在各类高端通信技术的保驾护航之下,智能手机、智能笔记本电脑和一些无线通信终端设备广泛应用,使移动学习的小火苗又燃烧成了熊熊火焰,发展态势着实喜人。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移动学习更是展现了相较于其他学习形式无与伦比的魅力。
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并没有对移动学习的定义形成统一认识。
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究
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究随着移动手机的普及,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逐渐突出。
他们对手机过度依赖,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学习和生活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职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交需求。
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对与同龄人的交流和沟通有着极大的需求,而手机成为了他们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渠道。
二是娱乐消遣。
手机上的游戏、音乐、视频等娱乐内容丰富多样,中职生在课余时间往往通过手机来消遣自己,屏蔽外界的压力。
三是学习资源。
中职生对于手机上的学习资源有着极大的依赖,他们通过手机获取和查找学习资料,进行作业答题等。
来自家庭教育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一些家长以解决生活琐事为由,给予中职生过多的手机使用时长和自由度,导致中职生对手机形成依赖。
面对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需要加强对中职生的教育引导。
学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对中职生普及手机过度使用的危害,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
家长也应起到榜样的作用,合理规定中职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供丰富的社交和娱乐空间,满足中职生的需要,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学校可以配备专门的学习资源室,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中职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学习资源。
中职生自身也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应明确学习和娱乐的分寸,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的原因可以从社交需求、娱乐消遣、学习资源和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对策包括教育引导、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供学习资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有效解决中职生“手机成瘾”问题,保证他们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
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引言为了更好地了解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探讨提升措施,本文将对当前移动学习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展开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的移动学习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研究显示,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移动学习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深入研究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支持,还可以为学校制定更科学的教学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这项研究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研究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探讨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提升措施。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目前高职院校中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还希望通过案例分析和建议的形式,为高职院校在推进移动学习发展过程中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促进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为高职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1. 移动学习设备普及率逐渐提升。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学生们具备了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条件,方便了他们的学习过程。
2. 移动学习平台多样化。
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移动学习需求与运用分析
55.5 98.5
56-3 l0o.0
l00.O
丢 失 数 据
7
1.5
总 数
458
lo0.0
表 2 “您是 否 开展 过 移 动 学 习”统 计 表
开 展 过 从 未 开 展
不确 定 总数
丢 失数 据 总 数
份数 lO9 l83 l56 448 lO 458
(一 )大 部分 学 生愿 意参 加移 动 学 习 ,但对 移 动 学 习 的 认 识 不 足
手 机 是高 职学 生拥 有 的主要 移 动设 备 ,其拥 有 率 已 占 94% 其次 是笔记 本 电脑 ,占 43.3%。学生 经常 使 用移 动设 备上 网 ,每天 上 网时 间在 2小 时 以上 者达 到 78%。在上 网过程 中 ,学生 有意 、无 意间 已参 与到 了移 动学 习 ,并 且有 59%的学 生表示 非 常愿 意或 比较愿 意 参加 移动 学 习 ,仅有 7.7%的 学生 不太 愿 意 或完 全 不 愿意参 加 移动学 习 。但 是 ,在 “您 是否 听说 过移 动学 习 这一 概念 ”(见 下 页表 1)和 “您 是 否开 展 过移 动 学 习 ” (见 下 页表 2)这两 项 调 查 中 ,有 56.3%的学 生 表 示 没 有 听说 过 移 动学 习 ,75.6%的学 生 表示 从 未 开 展 或 不 确定 是否 开展 过移 动学 习。可 见 ,随着 互联 网时代 的 到来 ,高 职学 生使 用 移动设 备 上 网的情 况 非常 普遍 , 他 们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已经 参 与 到 了移 动 学 习 之 中 。但 是 ,大 多 数 的 同学 都 没有 听说 过移 动 学 习 ,或 者 不 太 清 楚什 么是 移动 学 习 ,对 移动 学 习这个 概 念不 太 了解 或 界定模 糊 。更 准确 地说 ,他 们 不清 楚科 学 的移 动 学
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分析
重要性, 认识到全面能力培养的必要。 某学院对
学生选 修 课调 查 的结果 显示 ,有将 近 7%的非 0
第 3期
பைடு நூலகம்
杨
梅: 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分析
. 1. 5
计算 机专 业 的学生 选修 与计算机 有关 的课程 ; 有
6 %的学生 认为人 际沟通 、 0 公共关 系 、 交礼 仪 、 社
() 5 自主性较 强 ,但 自制 力较弱 高职 生虽 然与 普通 高校 的学 生存在 差距 , 但 也有 自己 的优势 :他们 具 有 活跃 的思维 和 爱 劳 动 、爱表现 自己 “ 华 ” 的天性 。也是 职业 教 才 育 的特 点决定 的 , 生们乐 于参与 ,重视 动手 能 学 力 的培养 。但 由于思 想认识上 的肤 浅性 ,对思想 道德 教育 存在 一定 的逆 反心 理 , 思想 活跃但 却相 对散 漫 ,在行 为上 自我约束 力不 强 。 () 习 内容 多 ,学习 时间紧张 6学 高 职 教育 的 目标 是 培养 大 专 以上 学 历 和具 有 熟练 的专 业技 能 并取 得 相应 的职业 资 格证 书 和上 岗技 能证 书 的 “ 合人才 。 目前 许 多高职 复 院校 都开展 了 “ + ”教 学模式 改革 ,第三 年走 21
严重 ,新 生调 查结 果显 示 :每 年有 大约 1%h 5  ̄ 右的新 生都存 在 自卑心 理 。 然从 国家教育 政策 虽
上看 ,职业 教 育是 我 国 社会 经 济 发展 的必然 要 求 , 兴起和 发展成 为人 才培养 的重要方 式 。 其 但
是 由于社会对 高职 存在偏 见 , 他们认 为进入 高职 院校 是学生 考不上 “ 牌 ” 大 学 的无奈选择 , 名
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究
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究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与应用技术的发展,其在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探究。
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下载各类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教育游戏、教学视频等。
这些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无论是在教室上课还是在家自学,学生都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
这种便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移动终端设备在中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设备使用的技术要求较高,学生和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操作和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
设备的成本较高,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购买移动终端设备。
移动终端设备在学校的管理和安全保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加强管理和监督。
移动终端设备在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可谓举足轻重。
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学习途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移动终端设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我们也要正视设备使用的技术要求、成本和管理难题,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以提升移动终端设备在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文化视野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边 巍 李 雪 张 兵 武 景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随着4G网络的成熟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在发生改变,移动学习逐渐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学习方式之一。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从而构建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分析了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及移动学习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4-0351-02引言随着4G网络的成熟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在发生改变,移动学习逐渐成为目前受关注的学习方式之一。
移动学习指的是利用移动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从而实现随地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
高职教育是知识型工人培养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大多数还处于生源质量以及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认可的问题,传统教育方式已经难以解决。
目前高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来获得,但对于听课、记笔记、课下完成作业这些传统的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职学生学习的需求,不能调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在校生为对象展开调查,并对高职院校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调查基本情况1.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在校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2.调查目的与内容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以及移动学习的现状;调查的内容是高职学生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状况以及学生移动学习的效果。
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究
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究移动终端设备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教育领域,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中职教学中,移动终端设备更是被广泛应用。
移动终端设备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文将就移动终端设备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其教学效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完善这种教学方式。
一、移动终端设备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1. 移动终端设备种类繁多,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这些设备的功能强大,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种需求。
2. 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软件种类丰富,包括在线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学习交流平台等,这些软件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习需求。
3. 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中职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1. 提高学习兴趣移动终端设备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取更多实时信息,了解社会动态,增强学习兴趣。
2. 促进学习互动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互动的机会,例如通过学习软件进行在线交流、讨论,学生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互动,分享学习心得、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移动终端设备也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单词记忆、语音训练等,提高学习效率。
4.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参与各种教育游戏、学习活动,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
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逐渐深入到了高职教学中。
本文主要以南京多所高职院校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移动学习效果进行了调研分析,并从完善移动学习硬件设施、开发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移动学习的认识程度及加强移动学习的教育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移动学习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效果1 移动学习及其特征1.1 移动学习的定义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它是指学习者在其可能实现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讯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协作,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构建的过程。
1.2 移动学习的特征移动学习应包涵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形式上是移动的。
即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
学习环境不是特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者都是可移动的。
(2)实现方式上是数字的。
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移动设备及无线互联网进行数字化的学习,这一点是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的关键。
(3)内容上是互动的。
移动学习的技术基础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只有这种双向交流的模式,才使得“移动”更有意义,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移动学习的优越性。
2 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1 调查方法及对象为了解目前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掌握高职学生常见的移动学习方式,总结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
本次调查针对南京江宁大学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展开,抽样年级涉及到大学一、二、三年级的专科生,男女比例比较平衡,文理专业样本分布基本均匀。
2.2 调查内容本调查内容设计“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共分为5个方面:概念调查(对移动学习的了解情况)、移动设备调查(高职学生拥有的设备、使用情况等)、移动学习情况调查(高职学生使用的移动学习方式、时间等)、移动学习资源调查(移动学习的资源使用情况、偏爱的资源形式等)、移动学习效果调查(学习效果自我评估、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等)。
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究
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究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一种形式,也逐渐开始尝试将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教学中。
本文旨在探究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移动终端设备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1. 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率大大提高。
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设备,这为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2. 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丰富多样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各种教学应用程序层出不穷。
有些应用程序是专门为教育领域设计的,如学习视频、课件展示、在线测验等;也有些是通用的应用程序,如微信、QQ等社交软件,它们也可以被教师灵活运用到教学中。
3. 中职教学中的应用尝试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学生更倾向于实践性教学,而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些学校和老师已经开始尝试将移动终端设备应用到中职教学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1. 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安排更灵活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方式,如学习视频、在线讨论、互动测验等。
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学习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应用程序,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4. 增强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中职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而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性学习机会,如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操作练习、通过网络课程进行技能培训等,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职生智能手机学习应用及管理调查
中职生智能手机学习应用及管理调查“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学习工具,是实现课前知识推送、课中学情反馈及课后延伸拓展的重要途径。
在某些情境下它还是学习的内容之一,成为引领教学新模式的重要手段。
作为“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中合理利用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深度融合,并探寻出与“互联网+”时代相吻合的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笔者从一名班主任的视角,结合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班级学生建立大数据、提供数字化环境、营造交流平台等等,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智能手机班级管理新模式。
如何有效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助力,这一问题已经引发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讨论和研究。
就此,本人对中职生智能手机学习应用及管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了解中职生智能手机学习应用及管理现状,为实现现代信息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做到“智能手机要智慧使用”。
二、调查对象以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部分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三个不同年级的中职生,涵盖不同专业,男女生各占一半。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问卷采取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三个年级不同专业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回收率达99%;四、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从我校学生视角出发,对中职生手机学习使用现状、中职教师手机学习活动组织与管理的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探究原因。
五、调查结果本人就问卷调查进行了结果分析,数据统计如下:就中职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来看,使用 3 年以上的占75%,绝大多数中职生认同“手机可以用于学习”并会会继续使用手机学习。
就使用智能手机的目的来看,中职生使用手机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进行学习知识的拓展。
中职生认为的手机学习内容包括课堂同步学习材料、课内练习与作业、课外知识;他们喜欢的学习内容呈现形式主要是视频,其次是 ppt教学课件、音频和混合型网页。
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
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不断推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教师缺乏移动学习教学能力、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程度不一、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效果。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中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中移动学习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移动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更加灵活方便。
通过移动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学习效果和水平。
移动学习可以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移动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探究高职院校中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和提出改进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的现状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性较高,对于移动学习具有较强的接受度。
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将移动学习引入教学实践中,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在高职院校中,移动学习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习APP、微信公众号、在线课堂等。
通过移动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活动,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移动学习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工具,设计符合移动学习环境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高职院校中移动学习的现状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趋势,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职学生移动学习的调查研究——以江门中医药学校为例
件等。
3.6建设现代学徒制下的美容应用解剖学实验室美容应用解剖学实验实训室应不同与其他专业的人体学实验室,其标本和模型的配备应适合医学美容专业,重点放在正常人体外部形态、皮肤组织和影响形体、容貌的组织和器官,而与专业联系较少的内脏系统可简略并且模拟工作场景,满足教、学、练的要求。
4现代学徒制医学美容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的方法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可采用以下方法:①调查研究法。
通过发放问卷、企业访谈等形式,掌握美容美体专业岗位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②个案分析法。
为进一步确定现代学徒制美容美体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每一个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内容及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力求形成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职业能力分析。
③实践研究法。
将编制的《美容应用解剖学课程标准》和《美容应用解剖学指导性教学大纲》等教学参考材料应用于教学课本的编写和教学实践,以提高美容美体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
总之,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现代学徒制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改革,使教师清楚地获知美容美体专业面向的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并将此应用于教学实践,能极大地提高医学美容专业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教学效果和岗位胜任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1]王国强.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简析[J].新校园:上旬刊,2015,(1):70.[2]苏红卫,练招民,蔡广飞,等.现代学徒制下的应用电子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探究[1].教育现代化,2016,(39):55-56.[3]梅唯奇,桂勤.正常人体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中职学生移动学习的调查研究——以江门中医药学校为例吴柏雄陈锦燕(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校,广东江门529000)[摘要]笔者为了配合江门中医药学校智慧校园内涵建设的发展,同时为了掌握学校学生移动学习的基本情况,对2016级学生进行了移动学习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的结果并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建设有效的移动学习平台,鼓励教师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探索移动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
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已成为高职院校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在疫情时期加速了移动学习的普及。
本文从应用现状及措施两个方面,探讨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一、应用现状1.教师应用情况目前,高职院校中应用移动学习的教师比例还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跟不上,缺少移动应用技能。
(2)应用范围较窄,往往只在某些具体方面使用,尚未在教育教学环节中达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3)资源相对无法打破校内学科间的界限。
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应用情况在不断提高。
在在线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学习,更加灵活。
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使用的设备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设备进行开发。
(2)学生依赖度不足,在课程学习中没有达到必须的水平,很多课程表现出了较高的拒收率。
(3)缺少有效的操作指导,形成了操作困难。
二、措施1.提高教师应用移动学习技能高职教师需要增强移动应用技能,积极应用和制作移动应用程序,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教学质量,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新的教学方式。
2.积极研究并开发运用移动学习高职院校需要正在开发和推广移动学习应用系统,不断完善其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提供全方位、贴近学生的服务。
3.优化移动学习资源应积极构建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打破校内学科间的界限,形成跨学科、综合性的教学协作,提高培养出的人才不同领域的整体素质。
4.探索移动学习生态系统探索移动学习生态环境,有利于学生移动阅读和移动学习,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5.加强技术支持学校需要加强移动学习技术支持,推广各种移动学习平台,包括在线课程、教材和学习社区,提高移动学习的影响力和使用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移动学习的应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可以想到的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要加强技术支持,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生态环境和移动学习平台,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体验,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中职生上网课调研报告
中职生上网课调研报告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在当前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中职学生被迫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远程学习。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职生上网课的情况,以及他们对于远程学习的看法和体验。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为XX市某中职学校的学生,样本包括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上网课的频率、上网课的时间安排、上网课体验、上网课遇到的问题等。
调研结果:1. 上网课的频率:调研结果显示,69%的中职生每天都会进行上网课,18%的中职生每周上网课的频率在3次以上,仅有13%的中职生每周上网课的频率在1-2次。
2. 上网课的时间安排:调研结果显示,42%的中职生在上午进行网课学习,37%的中职生在下午进行网课学习,仅有21%的中职生在晚上进行网课学习。
3. 上网课体验:调研结果显示,46%的中职生对于上网课的体验较为满意,32%的中职生对于上网课的体验一般,仅有22%的中职生对于上网课的体验感到不满意。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中职生对于无法与老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感到失落。
4. 上网课遇到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56%的中职生遇到了网络不稳定的问题,32%的中职生遇到了设备不足的问题,12%的中职生遇到了学习质量不高的问题。
调研结论:1. 中职生每天普遍都会进行网课学习,说明他们对于网络学习的接受度较高。
2. 大部分中职生选择在上午或下午进行网课学习,这体现了他们较好地掌握时间规划的能力。
3. 中职生对于网课的整体体验较为满意,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困扰。
4. 网络不稳定和设备不足是中职生在网课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学校应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设备。
调研建议:1. 学校应当注重用户体验和学习效果,尽量改善学生在网课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关于移动学习的调查报告
关于移动学习的调查报告1. 背景移动研究是指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研究和教育活动的方式。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研究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移动研究的现状和影响。
2.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一百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包含了与移动研究相关的问题,如移动研究的频率、使用的应用程序和对移动研究的看法等。
我们还对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学生表示他们在日常研究过程中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研究。
其中,60%的学生每天至少使用一小时的时间进行移动研究。
最常用的移动研究应用程序包括在线课堂平台、电子书阅读器和语言研究应用程序等。
另外,我们发现使用移动研究的学生普遍表现出更高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和提问,并且在考试中的表现也相对更好。
这表明移动研究对学生研究动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表示在移动研究过程中容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
另外,有些学生认为移动设备在研究过程中的社交媒体和游戏功能会对他们的研究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4. 结论综上所述,移动研究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利的研究方式,并能够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移动研究的一些潜在问题,如分心和研究效果的影响等。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移动研究的优势,我们建议学生在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研究时要注意自我管理,避免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和游戏等娱乐功能。
同时,教育机构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研究工具,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移动研究是未来教育的趋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和学生的更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张三, 移动研究与研究动力, 《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 李四, 移动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2018年。
37号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移动学习需求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第二部分为基础,提出通过选择移动学习策略、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改革教师现有的教学方法等来提高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效率,真正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实地考察、访谈等调研形式。调查对象:笔者所在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及周边其他高职学院。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职学生使用移动学习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移动学习,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会对它的定义是: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利用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广义上的移动互联网,指高职学生通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由高职学院和其他网络平台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从而更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2.4 研究假设
2.4.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将成为我国年轻一代未来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式。
2.4.2高职院校构建丰富的、专业的、合适的移动学习资源将有利于高职学生的泛在学习。
2.5拟创新点
目前为止,国内对移动学习相关的技术和应用研究较多,而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移动学生的移动学习需求的较少,本项目拟对高职学院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移动学习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提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国情的移动学习的相关策略。
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理论关系密切,一方面,泛在学习理论为移动学习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反之,移动学习又为泛在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手段与方法。
2.2研究目标
中职学校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中职学校移动学习研究综述移动学习经过知识传递、认知建构和情境认知三个阶段的发展,支持多媒体教学,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碎片化个性化点播式的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
本文通过对移动学习概念、理论基础、优势和中职学校移动学习可行性的分析,对移动学校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能够对接下来的移动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标签:移动学习;中职学校;优势前言2000年,在上海电视大学40年校庆上,国际远程教育专家雷斯蒙德·基更发表了《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的报告,第一次将移动学习引入中国。
从此移动学习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生根发芽,历经17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国内外学者对移动学习的前景兴奋不已,本文通过对移动学习的梳理,以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所改进。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移动学习(M-Learning)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新阶段,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手机)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支持多媒体教学,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碎片化个性化点播式的学习,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感受,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被证明是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和认知内化的学习模式。
二、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育与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特别强调“情境”和“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强调利用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作为“学”的辅助,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完成教学目标,而是进行意义建构,同时强调教育者起着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者的作用,以及会话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学生以前学习的知识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强调真理的相对和对真理把握的主观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明显缺陷,而逐渐将其取代而建立起来的。
中职学校移动学习需求调查
二、 调查方法
本 次 调 查 的 目标 是 了解 校 园 网移 动 学 习平 台 的 用 户 需 求 , 包 括 目标 需
需求管理
校 园网
求和业务需 求, 即 了解 师 生 为 实 现 移 动 学 习 功 能 对 校 园 网建 设 内 容 、 性能
要 升级改造校 园网为之服 务。 本文基于项 目 需求管理原则, 通过师生 问卷调查, 全面了 解中职移动学习的现状和 需求, 旨 在 为中职校 园网移 动学习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移动学习 中职
一
因 此 本 文 以 某 中职 学 校 为例 , 对 学 校 师 生 对 移 动 学 习 的 内容 、 形式 、 来 源 等 现 状 和 期 望 等 需 求情 况 展 开 调 研 , 旨 在 为 中职 学 校 移 动学 习平 台 建
北京 : 科 学 出版 社 , 2 O O 5: 2 28 — 2 3 2
四、 帮 扶 对 策 与 建 议
对 考 研 考 生 从 吃住 行 等 方 面 进 行 帮 扶 , 关 注 至 考 研 学 生个 人 , 面 向 不 同类 型 考 研 学 生 , 开 展 有 针对 性 的 帮 扶 对 策 。
杨 俊霞 , 女( 1 9 8 0-) , 硕 士, 讲 师, 单位 : 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 学学 院。
中职学 校 移动 学 习需 求 调 查
蒋 涵 毅 上 海 信息 技 术学 校 基础 部 教 师 上 海交 通 大学 工程 硕 士在 读
摘要: 教 育现 代化的改革推 动了中职移动学习的发展 , 校 园信息 化建设也为之奠定了 基础 为了 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 提 高教学效率, 需
第一 , 制作 “ 考 研 学 生 前 期 摸 底 信 息 表 ”, 通 过 考 研 学 生 的 前 期 填 写 根 据 信 息 表 中的 筛 选 标 准 将 学 生 进 行 分 类 。 对 不 同学 生 给 予不 同的 关 注 度
高职生手机依赖及手机移动学习的调查研究
高职生手机依赖及手机移动学习的调查研究作者:王进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1期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分析了手机对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和手机移动学习现状,并提出降低学生手机依赖和加强移动学习的思路:加强教育与管理,引导学生健康合理使用手机;课堂教学设计要多体现参与性和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要早日确定目标,学会自控;通过开发满足高职生需求的学习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加强手机移动学习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移动学习;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1引言随着手机由“通讯工具”转向为“个人多媒体终端”,手机媒体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以破竹之势覆盖了市场,标杆成一种新的媒介文化。
校园里,人手一机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堂里“低头族”也成了常见的现象。
为了解决学生课堂玩手机,高校也使出浑身解数,除了上交手机外,屏蔽信号、没收、扣分等手段悉数登场外,国外一些大学甚至推出“防手机APP”,学生课堂上每锁屏20分钟就能获得一个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商店商品或者学分,这些也彰显了手机对课堂的侵入影响。
如何减少手机对课堂的消极影响和开发手机在移动学习上的促进作用,消除高职生目前学习不良的现状,促进高职生的手机移动学习,在“教育信息化”这样的大背景下是非常有意义的。
2调查途径及方法本研究的调查分为3个步骤:一是随机访谈部分学生了解手机对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和手机移动学习现状,并根据访谈结果编制《高职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涉及高职生使用手机的基本状况、使用手机的功能途径、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手机对生活的影响、手机对课堂的影响、学生对教师使用智慧课堂的态度等5个大的方面,涉及题目共25道题目,均以单选和多选作答。
二是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48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编的《高职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问卷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智能课堂平台上发布试卷,有效回收248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移动学习需求调查————————————————————————————————作者:————————————————————————————————日期:中职学校移动学习需求调查-人力资源中职学校移动学习需求调查蒋涵毅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基础部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在读摘要: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推动了中职移动学习的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也为之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提高教学效率,需要升级改造校园网为之服务。
本文基于项目需求管理原则,通过师生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中职移动学习的现状和需求,旨在为中职校园网移动学习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学习中职需求管理校园网一、引言在大力倡导发展“互联网+”教育的网络学习时代背景下,在相关政策引领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改革。
其灵魂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其最大优势是个性化、互动性、开放性。
(顾明远)一种新的互联网学习模式—移动学习随之发展起来。
作为远程学习的最新阶段,具有学习无处不在等特点。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宽带的发展、网络资费的下降,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对各学科学习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国内外不少高校和高职也尝试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来提高教学效率,并取得一定成效。
同时,关于移动学习硬件建设和资源开发领域的各项研究也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然而,移动学习在中职阶段的研究和实践尚未得到重视。
虽然有研究表明中职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非智力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影响更大,移动学习个性化、时效性等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但其参与移动学习的现状和需求并没有针对性的调查和研究。
另外,从学校信息化建设角度来讲,由于学校经费有限,也需要在项目建设和管理中体现效率与效益统一的原则,采取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
项目成功因素中了解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而根据StandishGroup曾经的一项报告指出用户的参与情况决定了需求的可靠性和明确程度。
因此,为了保证校园网平台建设能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服务,必须首先对学校师生的需求情况做出全面准确的了解。
因此本文以某中职学校为例,对学校师生对移动学习的内容、形式、来源等现状和期望等需求情况展开调研,旨在为中职学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教育改革。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的目标是了解校园网移动学习平台的用户需求,包括目标需求和业务需求,即了解师生为实现移动学习功能对校园网建设内容、性能等方面的描述。
由于需求获取阶段用户对需求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根据英国学者Checkland的软系统方法论(SSM),需求分析是从复杂无序的描述开始的,因此本次调查就是对校园网现有功能、未来需要实现的功能、使用场景等技术和非技术原始信息的收集。
根据目前中职移动学习和校园网络发展的现状,本次调查选择了一所上海国家级重点中专作为调查对象。
该校校园网平台发展较为先进具有良好的移动学习发展基础。
本次调查采用了抽样问卷的形式,对学校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100名教师和376名学生就移动终端在教育教学环节中的利用情况、现有校园网的使用情况和对移动学习形式内容的需求进行了调查。
为了更全面并准确的了解中职校园内师生对于移动学习的需求情况,问卷结果的统计主要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做出了分别的分析。
三、调查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有45.2%的教师具有20年以上的教龄,31.5%的教师为10-20年的教龄,因而绝大多数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而参与学生问卷调查的人员中,学科比例和年级分布平均,调查对象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1.移动学习的基础和现状(1)移动设备和网络使用情况教师和学生都拥有各种移动设备(见表1),其中利用率最高的是智能手机。
而网络使用方面,无线通讯的模式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尤其是学生基本就是依靠WIFI和4G网络(见表2)。
足够的移动设备拥有率使用率以及便利的无线网络4G网络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工作学习的现状教师工作对于移动终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学生中也有超过81%将移动终端用于学习。
其中有近14%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了,58%的同学初中起开始接触。
54.8%的教师每天利用移动终端处理工作的次数超过5次,主要进行与同事沟通(89%)、收发邮件(86.3%)、搜索教学资源(83.6%)等活动,互动和资料收集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
31.4%的学生每天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时间超过半小时,32.2%的学生移动学习时间为10-30分钟。
另外,30.6%的学生每天有1-2次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而学习次数超过5次的也达到了22.4%。
(3)移动学习的现状大多数师生对移动学习持有支持的态度,目前有32.9%的教师支持并经常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移动学习,另有43.8%的教师偶尔推荐学习资源,尤其是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有87.9%表示了支持。
学生方面,有68.3%的学生表示喜欢移动学习,其他同学希望能跟学校的学习匹配,并有足够的资源。
针对师生所接触的移动学习发展现状,目前各方较为看重的优势基本相同(见表3),存在的问题也持较为一致的观点(见表4)。
总之,师生对移动学习抱有较大的希望。
有46.6%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会欢迎移动学习,但也有共计41.1%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态度取决于移动学习的形式、内容和效果。
近70%的同学对移动学习的发展抱以希望。
2.中职校园网的使用现状该校校园内实现了无线全覆盖,校园网建有自己的教育管理系统、图书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平台。
但实际使用情况并不是很良好,利用率一般,功能需求和实际利用差别较大。
调查表明,60.3%的教师登录校园网的次数每天数次,教师使用校园网主要功能为看公告(86.3%);用于搜索课件或教学资料的为41.1%,近2成教师用于搜索图书馆资料和获取其他链接。
学生方面,94.5%的学生知道学校的网站,其中43.7%每隔几天会登录一次校园网。
学生在校园网中使用的主要功能为查课表、查成绩和看公告,不足20%的用来搜索图书馆资源、课件或其他资源。
基于需求,师生希望改变校园网教务管理为主的现状,实现更多的服务功能。
(见表5)尤其是有超过50%的专业课教师都提到了仿真实训、校际、校企的资源共享,希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3.中职移动学习的发展需求从中职移动学习的总体发展特点来看,教师最注重的是内容短小精悍及时更新以及形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方面,工科学生更在意趣味性和互动性,理科生对操作方便界面友好性更在意,而文科生最希望学习内容及时更新。
从移动学习行为角度看,师生都比较重视与上课内容的相关性,希望能够帮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不是单纯的课外学习(见表6)。
同时,各方也比较关注互动交流,而不是单向的信息、知识灌输。
因此,学习包、素材库、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都是各方最希望获得的移动学习内容。
另外,不同科系和年级对移动学习的关注略有不同。
教师方面,工科教师对于学生协作学习和课程相关学习资料最为关注;理科教师更关心教师互动答疑和多媒体课件;而文商科系的教师比较关注学习包和素材库的内容。
学生方面则是文商专业的学生更在意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工科学生更想要老师的课件视频,而理科生更想要题库。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年级移动学习积极性最大,各种类型的资源都很显示较大的兴趣;而高复班的学生更在意互动平台。
从移动学习的形式来看,最受师生欢迎的基本都是视频、图文类(见表7),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已深入人心。
模拟操作和在线测试等互动性强、具有仿真特点的学习形式则受到了理工科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特别关注。
除了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外,面对良莠不齐的学习环境,师生在移动学习获取的途径方面相当一致,基本都选择了教师推荐和学校官网链接。
四、结果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校园网在移动学习、师生互动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功能有所改善。
一方面师生们都认为目前中职移动学习资源少且质量不稳定,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师生也都认为最有效可靠的学习资源来自教师的推荐和学校官方的发布,同时如何利用好移动学习这一形式也是广大师生考虑的方面。
因此利用和改善校园网建立移动学习平台可以有效的促进中职移动学习的发展,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建议如下:1.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统一平台优势根据师生开展移动学习的需求的现状,一方面各方认为学习资源不够多,最受欢迎的各类课件、学习包等学习资料素材都分散掌握在师生各自的手中,另一方面现有校园网的资源服务功能并未得到足够的开发。
如果可以将优质的资源整合到校园网平台中去,可以为更多的师生提供更多的资源。
统一发布的形式还可以发挥教师引导监督检查的职能,这不仅方便师生选择学习资料,也有利于保证质量,改善学习效果,同时也降低了重新开发学习资料的成本。
当然校企、校际的网络平台如果能够实现互通,将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资源共享,使平台成为更有时效性且更为丰富的资源库。
2.提高监督管理功能,体现中职教育特色中职生与大学生对移动学习关注的情况不同,根据调查,多数中职生学习动力不足,能够持续学习的时间较短,更多接受兴趣驱动的学习模式,同时教师也比较担心学生能否合理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任务。
因此校园网的监督管理功能尤为重要。
针对中职特点的移动学习平台需要实现平台和教师双重监督,从内容的监督审核到过程的引导互动都需要平台自身具有更完善的管理功能,同时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管,甚至是家长的协同管理。
相比公共网站,校园网明显具有管理方便的优势,因此更好的发挥其监督管理功能,将有助于中职更为有序的发展移动学习。
3.利用移动云技术,提高移动学习效果在移动学习形式方面,视频、模拟操作等多媒体资源受到广泛的欢迎,师生都希望移学习界面更友好,形式更有趣、内容更新颖,尤其希望增加在线测试、模拟操作等互动性、直观性强的资源。
但这些愿望都对移动设备提出较高要求,无论是内存、系统等都会影响资源的使用。
校园网建设过程中为解决配置要求高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移动云技术,使资源脱离不同物理机造成的限制和浪费,支持各种客户端。
通过改进技术方案,校方可以在减少总拥有成本的基础上提供更丰富的虚拟教学环境,从而改善课堂内外师生移动学习效果。
五、结论促进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使得校园网能够更好的为教育改革提供服务,首先需要了解学校师生新的教育学习需求以及校园网的使用现状。
从师生对移动学习的实际需求,从中职教育理念革新的角度出发,做好需求定义和分析,最终才能保证移动学习在中职校园的成功建设并提高教育效率。
参考文献[1]Desmond Keegan. 丁兴富译. 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J]. 开放教育研究,2000[2]L. Briz-Ponce et. al, Learning with mobile technologiesstudents’behavior[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3] 吴名星. 基于云教育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构建[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Jui- Long Hung · Ke Zhang. Examining mobile learningtrends 2003-2008:acategorical meta-trend analysis using textmining techniques[J]. J Comput High Educ,2012[5] 张冬梅.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及职业教育培养策略研究[D].2013[6] 于成华. 关于加强教育成本管理的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7] 李成好. Y 公司项目需求管理研究[D].2011[8] 郝建青张仲义.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方法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1[9] 茆意宏;魏雅雯. 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实证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3[10] 蔺素珍. 地方理工科院校移动学习需求分析——以中北大学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