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道路要两条腿走──兼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和实施了GB/T 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以代替GB/T 51129-2015《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引起建筑业很大的争论,有些争论甚至已经上升到装配式技术路线死活的高度。拥护和积极响应者有之,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鼓励本地区发展装配式建筑;反对和质疑者亦有之,以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证实装配式不应是建筑工业发展的唯一道路。

本人最早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提到我国建筑工业化始于1953年[1],

1956年翻译了全苏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会议中的《居住-民用建筑中使用装配式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问题分组会议资料》[2];

1957年参与我国大专院校“混凝土及制品”专业的创建工作,曾在北京基地设计院和东郊的第一构件厂实习;1960年暑期带学生在北京十里堡构件厂实习。可以说,本人在建筑工业化的道路上已走了60余年,看到如今业内分歧这么大,不禁要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历史变革

1956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决定》,这是我国最早提出走建筑工业化的文件。该文件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工厂化、机械化施工,逐步完成对建筑

建筑工业化道路要两条腿走

─ 兼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陈振基

亚洲混凝土学会工业化建筑体系委员会主席

工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完成向建筑工业化的过渡”。

经过20多年的实践,1978年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正式提出,建筑工业化以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以及墙体改革为重点,即所谓的“三化一改”。几十年来,建筑业的同仁就是不懈地依循这条道路在前进,特别是施工机械化及墙体改革。君不见,以往深基础的土方是用镐刨肩扛的方式挖掘的,后来无不用挖掘机装车代替;桩基过去是人工挖井、吊篮出土的方式,后来进步为钻土机,现在通行的是靠打桩机将预制管桩打入地下;过去几乎所有工地都有混凝土搅拌机,一包水泥配几小车砂石,不经称量就搅拌,现场尘土飞扬,噪音扰民,现在都是用预拌混凝土,泵送可以将混凝土打到数百米高度;几千年来一统天下的红砖逐渐被新型墙体材料代替,节土省工。

在装配式构件方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已流行预制空心楼板,在那个鼓励“敢想敢干”的时代,几乎街边有空地的地方就可以建一个预制场,用简单的木模浇注成型后,翻转脱模,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把组装成的圆芯抽出,自然养护一段时间即可吊起。预制场的投资极低、技术落后、手工操作繁多、效率和质量低下,100公斤左右的成品用人力扛起放到墙上就位,根本无需吊装设备。但是那时无人理会水平楼板和竖向墙体的连接问题,直到唐山大地震造成95%的房屋倒塌,人们才从这

了混凝土预制装配化和现浇机械化施工并举的方针,促进了现浇混凝土技术的发展。1980年前后北京建筑界四次开会,结合建筑业和混凝土的特点,总结经验、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了建筑工业化的内涵,从理论上弄清了“大工业生产的特征,首先是使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操作,工业化的核心应该是机械化”,并认为“发展工业化建筑必须以多快好省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的标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要采取预制和现浇相结合、干法作业和必要的湿法作业相结合、新材料和传统材料相结合、工厂生产和现场预制相结合等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地制宜,多种途径,走我们自己发展工业化建筑的道路”。(摘自胡世德先生著述《历史回顾》)

建筑工业化标准及政策之我见

进入新世纪以来,建筑建设主管部门先是提出“住宅产业化”的口号,然后全国各地建筑主管部门、协会和研究组织纷纷跟上,冠名为住宅产业化中心、协会和研究部;后来又提出“建筑现代化”,没有多久,由于过多人不接受,这个名词就销声匿迹了。2015年建筑界翘首以待的国家标准GB/T 51129-2015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

种“简易装配式”的误区里醒悟过来,明白装配式不是简单地将建筑物的构件在工地现场搭接起来,而是必须将各个构件牢固连接,方能抵抗水平和竖向的外力。事实上,当时预制建筑物的水平构件基本没有任何拉结,简单地用砂浆铺坐在砌体墙上,无配筋的砌体墙和无拉结的水平楼板是建筑物倒塌的主因。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法国、瑞典等国广泛采用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工艺建造高层混凝土墙体,这项技术在唐山大地震后传到我国[3],

解决了建筑界对装配式建筑抗震的忧虑。上世纪70年代中期,北京开始研究和发展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采取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混凝土预制装配化和现浇机械化施工并举的做法,采用大型工具式模板在现场组装,以机械化的方法浇注混凝土承重墙体来建造房屋,适用于内墙较多的住宅、旅馆等。因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艺,便把这种现浇混凝土建筑简称作“大模建筑”。

北京住宅建筑总公司前副总工程师金鸿祥很好地总结了上世纪70年代北京发展建筑工业化的经验,他曾在文章中写道:从1974年开始,北京研究发展高层建筑,打破了“只有混凝土预制装配才是建筑工业化”的框框,确定

(以下简称《标准》)发布了。《标准》首先把“工业化建筑”定义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不少人心脏“咯噔”一下,难道全国近万个预拌混凝土工厂、56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4]、数万个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只是工厂化生产,不能装配化施工,难道就被打入工业化外的另册?

当时本人细读了《标准》,感到问题极多,预料这份标准可能成为住建部发布寿命最短的国家标准。果不其然,有关部门开了几次修订会,终于在前一个国标发布两年后,推出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以代替前一个《标准》,旗帜鲜明地用装配式建筑代替工业化建筑,舍弃了半个世纪以来业内对工业化建筑方式的理解,单一地推行装配式建筑。其实,装配式建筑只是诸多建造方式中的一种,有关部门不应该引导依靠这条单腿走在建筑工业化的道路上。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前言写道:“认真总结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人对此表示怀疑。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当业内人士对标准内容还有许多异议的情况下,“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从何谈起?能否拿出一个实施样板的评价实例,来说明前一个标准的不妥而必须修订。细心人可以看出,两个标准的主编单位虽然都是一个单位,但前一个标准的参编单位中只有四个单位参与了后一个标准的编写(占总数的7%),主要起草人只有四人(也是7%)是两个标准都参加的,而主要审查人员只有一人是重复的。令人不解的是,为何用另一套班子推翻自己主编的前一个国家标准,用新标准(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下同)代替发布仅两年多的旧标准(指《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下同)。

2016年,金鸿祥老先生曾向住建部领导进言:“近年来,本人对把装配化当作产业化、着力推进装配化混凝土结构的导向一直持有异议,怕盲目推广造成不良后果,去年初花半个月时间写成这篇带有科普性的文章,送有关领导部门以供参考”,似乎没得到重视。不过本人看了金鸿祥的文章不禁哑然失笑,金老发表时冠以“科普一文”,原来单独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导向错误只是科普知识,似乎暗指我们犯了低级错误。

新标准基本规定中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最低装配率为50%。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门槛指标过高,全国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均提出意见[5],认为这样将使装配式建筑的推进难度更大,大规模推进有可能出现质量隐患,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新标准中计算装配率的“表4.0.1 装配式建筑评分表”,也可以明显看出编制人的倾向,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给分很高(20~30分),而非砌筑的内隔墙则只有5分。且不说目前竖向承重构件(整个建筑中最重要的受力结构)的设计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工人操作马虎、业内对采用预制装配式有很大分歧,至少施工难度是明显的。本人在《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途径》[6]一文中对我国住宅工业化描绘的发展路径模式是:内隔墙板—楼梯和楼板—外墙板—立体构件—结构承重构件,相应各阶段的预制率累计可能为15%~20%、35%~40%、50%~60%、65%~75%和85%~95%。实际上,这也是香港公共房屋预制装配建筑方法的演进路径,本人在12年前即已撰文提及[7]。这种装配式“三板”和竖向构件的生产难度,拿岑岩先生的比喻来讲[8],如果把传统施工方法视为第一阶段(小学),那“三板”的应用就是第二阶段(中学),预制外墙板是第三阶段(大学),预制承重构件是最难的,可视为第五阶段(博士)。现在许多地方刚刚开始推行装配式,新标准鼓励先用承重构件,而设计、施工、安装各阶段的人员还没完全掌握技术,好似让中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去搞博士的课题,这种导向是值得讨论的。2017年3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新建建筑中加快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等的通知》,该文件要求从2018年7月开始,“全省城市(县城)范围内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简称‘三板’……单体建筑中强制应用‘三板’的总比例不得低于60%”,“三板”应用有所反应。在2015年7月住建部住宅建筑产业化促进中心召开的“装配式建筑装修与建筑设计一体化及BIM应用交流会”上,住建部陈宜明总工程师也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