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教学目标】1.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一分钟的长度。

2.掌握用描述词语表达时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计时器。

2.教材:科学启蒙幼儿读物《一分钟有多长》。

3.图片:显示钟表上的指针,准备多张显示时间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谈论时间的概念,问学生们你们听说过时间吗?时间是什么?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张贴在墙上的钟表,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判断时间。

3.出示多张显示时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指针所指的时间,判断哪一张图片的指针指向的时间为一分钟。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钟表中分钟的显示,并指出一圈60个小刻度表示一小时,而每个小刻度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分钟。

5.教师出示钟表与计时器,演示一分钟的长度。

二、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钟表上小时、分钟的显示方法,分别指出小时数与分钟数所在的位置。

2.教师出示书本《一分钟有多长》并简单介绍故事情节。

3.教师朗读《一分钟有多长》并与学生一起观察图片,理解故事中的描述。

4.教师引导学生对书中提到的时间进行讨论,理解时间的长度和描述,如“一分钟很短”,“一分钟很快”。

三、操作(15分钟)1.教师出示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亲自体验一分钟的长度。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计时,与学生一起倒计时一分钟,同时观察指针的移动,感受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3.教师可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地完成一分钟的任务。

四、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感受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一分钟的感受。

2.教师复习一分钟的长度,通过教学展示时钟,让学生发现一小时是60分钟,意识到一分钟的长度。

3.教师鼓励学生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刷牙、吃饭等活动中观察时间的流逝。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时间的概念,理解了一分钟的长度。

他们通过观察钟表的指针和通过教师的演示,对一分钟的长度有了初步的感受。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课程背景
本次数学教学内容为《一分钟有多长》,是大班学生在学习时间概念和计时方法时的一节重要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操作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理解1分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也在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1分钟的计算方法和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习惯。

3.提高学生在注意力和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
1.准备展示板、计时器以及糖果等奖品;
2.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渐入课堂氛围。

课程展示
1. 学习时间单位
老师通过制作一张大大的表格展示各种时间单位的换算,呈现出1秒、1分钟等时间单位,然后以1分为单位,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时间概念。

2. 计算1分钟的方法
老师通过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计算1分钟的数值,提醒学生“1分钟是60秒,又可以表示成60个1秒相加组成的时间”,并让学生用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掌握1分钟计算方法。

3. 分析题目求解
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性的问题求解,如:“1分钟能跑多少步?”等,通过集思广益和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分类和分析数据以求解。

课后实践
老师通过家庭作业,鼓励学生自行完成计算练习,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分析选项的独立能力。

教学收获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对时间单位和1分钟的计算方法深入了解,帮助他们逐步掌握了时间单位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也通过这节课程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为今后的数学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框架。

幼儿园大班科学详案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详案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详案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汇编)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详案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详案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详案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设计思路:《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随着省级课题《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课题探索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大班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又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和生活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阶段,我们班围绕主题《一切都在变》与幼儿一起结合其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其中在探索时间的变化这一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存在时间观念差、做事拖拉的现象。

于是生成了《我和时钟交朋友》系列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是其中的活动之一。

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的存在,体验时间的长短及时间与我们生活节奏的关系,从而增强大班幼儿的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1、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抓紧时间。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快思.教案网出处!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2、物质材料准备:教育挂图、大时钟1个、小时钟5个、记录表、笔、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钟〉〉。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

2.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学会珍惜时间。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将珍惜时间的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三、教学准备1.课件:一分钟的视频、图片等。

2.教具:计时器、沙漏、钟表等。

3.纸牌、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时间猜猜猜”游戏,让幼儿猜测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猜测,引导他们思考一分钟的长短。

(二)主题活动1.讲解一分钟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2.播放一分钟的视频,让幼儿观察视频中发生的事情,引导他们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3.进行“一分钟挑战”活动,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如:折纸、剪纸、拼图等。

4.分组讨论:在挑战过程中,幼儿分享了哪些感受?他们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三)手工制作1.分发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钟表。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组织幼儿分享手工制作的心得,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珍惜时间。

五、教学反思1.亮点:(1)活动设计富有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2)手工制作环节,幼儿动手能力强,作品质量较高。

(3)分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了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2.不足:(1)在讲解一分钟的概念时,部分幼儿对时间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活动过程中,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1.针对不同幼儿的理解能力,采用多种方式讲解时间概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理解。

2.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学会珍惜时间。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一分钟的时间长度;2.技能目标:通过听、说、看、做,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互动的教学形式,建立师生关系,增进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时间概念: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往往比较抽象,本节课的引导中我们会提到时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计算的,一分钟就是通过自然界周期运动而得出的时间单位。

2.一分钟长什么样子:通过观察砂钟的漏沙来感性认识一分钟的长度,通过视频资料的呈现更加直观和形象的体验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3.实际生活中的一分钟: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演示,让孩子们感受到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很短,在这个时间内能做的事情有限。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挂有砂钟或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了解砂钟是个什么东西。

2.把砂钟里的沙漏翻过来,让学生看看砂钟上砂子流过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

3.把一个小闹钟放在手中,当它响起来时,问学生钟声代表了什么。

(二)呈现1.展示一段一分钟的视频,让学生看看什么事情发生。

2.请学生观察、听、数一分钟的长短。

(三)实践1.向学生解释一分钟的长短,帮助孩子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2.请学生配合砂钟漏沙的过程,感应时间一分钟的长度。

3.教师和学生一起演示在一分钟内能完成哪些事情,如读一小段文字、画个涂色等,加深学生对一分钟时间长度的理解。

(四)总结请学生复述本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1.教学活动设置合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班级活跃气氛和学习热情。

2.课时安排得当,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保证了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差异化教育。

4.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成果的检验和总结,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什么是“一分钟”。

•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时间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
1.讲解时间单位
教师在课前应该准备好超时钟表和比较大小的标尺,让学生分别学习时针、秒针的指向,并分别以3分钟、5分钟、25分钟为例讲解。

2.调整时间
教师穿插示范不同时间的过程,并调整其他时间开始的过程,让学生对不同时间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3.游戏时间
教师可让学生参与时间感知游戏,每轮答题时间短,学生需要迅速正确回答问题。

三、教学方法
•板书法
•问答法
•演示法
•游戏法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难度较低的数学课,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到准备好教材背景,正确引导课堂氛围对课堂的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板书时特别要求画出的秒针、时间标尺大小比,帮助学生对时间长短的判断与评估。

在演示调整时间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学生也参与一下非常有利于实际操作的感受。

学生在游戏时间的部分表现非常出色,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在这个过程中,我同时也鼓励和表扬学生,让他们感到自豪并有成就感。

尽管这一堂课难度不大,但我还是感到有必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们的不同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这些方法都很有帮助。

最后,我认为这个教学主题的设计还是很成功的,通过对时间的了解,不仅仅是掌握了有关概念,更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感知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

3.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培养时间观念。

2.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体验到时间的流逝。

三、教学准备1.钟表、沙漏、计时器等计时工具。

2.与时间有关的图片、故事书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钟表,引导幼儿观察钟表,说出钟表的作用。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引发幼儿思考。

(二)基本感知1.教师拿出一分钟沙漏,让幼儿观察沙漏中的沙子流动速度。

2.教师引导幼儿用计时器计时,感受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三)实践活动1.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玩“一分钟挑战”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一分钟的时间。

a.游戏规则: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如:跳绳、拍球等。

b.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引导幼儿对比分析。

a.说出你们认为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

b.分享你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的一分钟时间长度。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游戏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时间。

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设置贴近幼儿生活,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通过实践活动,幼儿对一分钟的时间长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能够主动思考和表达。

但仍有部分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4.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增加更多关于时间管理的教育内容,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效率。

本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拿出一个钟表,问:“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钟表有什么用吗?”幼儿A:“可以告诉我们几点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教学目标1.掌握一分钟的时间概念。

2.了解一分钟的长度和用途。

3.能够用生活经验感知一分钟的流逝。

教学准备1.计时器。

2.图片、玩具、绘本等物品。

教学过程1. 自由讨论时间老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一分钟的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讨论一些跟时间、一分钟相关的话题,如:•一分钟有多长?•你们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一分钟的时间有什么应用场景?2. 互动体验时间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些互动体验,可以用以下方式:•用计时器测量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让孩子们连续做某件事情一分钟(如背唐诗、数数字等)。

•联想日常生活中的一分钟,如要等多久能走到学校、听完一首歌、等红绿灯等。

3. 观察分析时间老师通过展示图片、玩具、绘本等物品,在孩子们的观察分析中让他们感受时间的流逝,可以用以下方式:•展示不同水果腐烂或变色的过程,让孩子们观察分析时间对水果的影响。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变化的照片,来感受一个人一分钟时可能发生的变化。

•展示一只鸭子的生长记录,让孩子们了解一分钟可能带来的改变。

4. 小结回顾时间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情况进行简单回顾和再次提醒,以确保孩子们掌握了时间的概念。

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锻炼孩子们对时间概念的感知,让他们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带来哪些变化。

但是,教学中有以下不足:1.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更加具体的样例或材料来让孩子们感受时间的流逝。

2.教学呈现方式单一,缺少趣味性,可能导致孩子们学习兴趣不高。

3.缺少有效的评价方式,无法衡量孩子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时间的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预备活动和趣味性的呈现,以及有效的评估机制,以促进孩子们在时间感知方面的学习效果。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背景社会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爱和喜爱。

作为社会课的教师,我们既要注重内容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的启发和观察力的培养。

本节课我们将以“一分钟有多长”作为主题,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大班学生进一步了解时间和时间的计算方法,并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感受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学会使用时钟计时•掌握一些与时间相关的词汇•发展观察力、注意力集中能力,提高时间感受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三、教学重点•了解时间单位和换算关系•掌握使用时钟计时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时间概念和时间单位时间概念和时间单位是本课的基础。

以秒、分、时三种常用时间单位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和单位。

(2)如何使用时钟计算时间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时钟计算时间,从而更深入的体验和理解时间的流逝和时间单位的转换。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根据社会学科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情境教学法。

教师将通过社会现象和生活实例等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2)讨论法在课程中适时使用讨论法,让学生共同思考、探究、交流自己想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将布置一些有趣的实验课外作业,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1. 活动一:时间日历时间日历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时间认知游戏,也是本次课程的第一个活动。

根据学生的性别和出生时间安排孩子的排列,让衣服的颜色和数字的排列组合来安排孩子的位置,从而设计出一个有趣的时间日历。

2. 活动二:时钟练习本节课的第二个活动是进行时钟练习。

老师通过时钟来引导学生计算时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练习计算时间,从而加深对时钟的认识,熟练掌握时间单位,以及加强时间意识。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制定背景大班的孩子们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常常存在模糊和错误。

例如,他们在体验时间感受上容易被外界干扰打乱,而且对时间的概念常常停留在一般概念的表层,不具备深入和系统的认识。

因此,我们需要开展一节科学课,引导学生们通过具体操作,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1.学会测算时间的长度单位;2.了解和掌握1分钟的时间长度;3.了解60秒等于1分钟的换算关系;4.通过多种形式体验和感悟1分钟这段时间;5.培养学生时间感知和感悟的能力,激发时间意识;6.引导学生发现1分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1.老师介绍本节课主要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2.询问学生大家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时间单位,并展示秒表。

3.老师通过“猜猜时间到了没有”的游戏,调动学生猜时间的积极性。

感性认知4.分组让学生进行感性认知活动,把小物品分成若干组,规定每组的时间不同,使得学生们能够学会用直觉来分辨和测算时间的长度,并感受到时间变化的连续性和不可逆性。

5.叫2名学生来台前,经过长短不同的时间段他们做不同的事情,让其他的同学们猜猜分别做了多长时间。

理性认知6.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验和感悟1分钟这段时间。

7.通过展示1分钟沙漏,音乐的演奏,以及启发学生根据授权题材画装1分钟,从而让学生掌握1分钟的实际时间长度。

8.引领学生探讨60秒等于1分钟的数学换算关系。

拓展应用9.运用动画小故事,让孩子们了解1分钟的实际运用。

10.老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1分钟的应用场景。

归纳总结11.教师引领学生对本堂课内容、时间概念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本次课以1分钟的时间长度为主题,通过感性和理性认知,帮助学生们加强了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时间感知和感悟能力。

此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到有趣的互动中来,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受到身心方面的熏陶和疏导。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的孩子们,要采用更加多元化、更具体化的方式来让他们理解和接受。

大班社会下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下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下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1. 教学目标1.能听说“一分钟”,理解一分钟是时间单位。

2.能够在教师布置任务时在一分钟内完成简单的动作。

3.了解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哪些事情,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2. 教学内容1.一分钟的概念。

2.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做什么事情?3.活动:在一分钟内背单词、踢足球、画画等。

4.游戏:晕英雄、数数字、打拍子等。

3.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一分钟是什么?2.让学生知道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哪些事情。

3.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简单的动作。

4.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2.如何引导学生在一分钟内积极完成任务?5. 教学方法1.讲述法在开始教学前,先通过讲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时间概念和一分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个时间单位。

2.游戏法在讲解完概念后,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实践,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动和游戏,如晕英雄、数数字、打拍子等,让学生感受到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

3.学生互动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和收获。

6. 教学流程1.入门:教师用拍子敲出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这段时间里自己可以做什么,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2.概念阐述: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展示一分钟的概念,让学生形成初步印象。

3.游戏传递:讲解完概念后,教师组织游戏,如“数数字”,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

学生完成后,将任务传递给下一名学生进行游戏,直到所有学生都完成游戏。

4.活动体验: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兴趣等,设计不同的活动,如背单词、画画、踢球等,并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

此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5.总结分享:通过总结分享,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得和收获,并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

7.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2.一分钟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多次引用,让学生逐渐形成对时间的概念。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目标1.了解时间单位“分钟”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能够正确阅读和表述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活动;3.提高学生们的时间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一:学习“分钟”这个时间单位教师首先通过板书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解“分钟”这个时间单位的概念。

让学生们了解一分钟有多长,以及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2. 活动二:听故事《一分钟有多长》教师为学生们朗读一篇故事《一分钟有多长》。

故事讲述了一位老师如何让学生们明白一分钟有多长,以及如何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事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理解故事的内容。

3. 活动三:完成“一分钟可以做什么”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尝试列举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哪些常见的活动,并认真思考自己喜欢和需要做的事情。

然后分组讨论,让每组的学生分享自己所列举的活动。

4. 活动四: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身边的小事情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们尝试在一分钟内完成一些身边的小事情,例如:拾起地上的垃圾,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桌子等等。

教师鼓励学生们在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长度和自己完成小事情的成就感。

5. 活动五:时间感知练习教师播放三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间长度不同。

学生们需要听完视频后,尝试说出每个视频的时间长度。

教师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关注视频中的时间提示或事件发展情况,帮助学生们加强时间感知能力。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故事教材、图片、实物和互动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了解时间单位“分钟”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同时提高学生们的时间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时间单位概念还不是很清晰,需要多次讲解才能够理解。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在教学的一开始,先通过比较小时和分钟的长度差异,再介绍时间单位的概念,这样应该会更容易被理解。

此外,在活动四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小事情的效率不高。

幼儿园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正在发展自己的时间观念,但对于时间的长短,往往存在模糊的认识。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本次教学将以《一分钟有多长》为主题,通过观察、体验、讨论和操作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一分钟的概念和时间的长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时间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并能用常用单位表达时间的长短。

2. 能力目标1.发展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2.培养操作物品的能力。

3.培养简单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2.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互动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钟表。

2.跑步计时器。

3.计时器。

2. 环境准备1.教室桌椅和幼儿园内的广场场地。

2.互动区。

3.信息区。

4.绘画区。

3. 教师准备1.熟悉课题的相关知识,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2.准备好教具和一些小道具,如相框、水杯、毛绒玩具、石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时间吗?我们平时是如何度过一天的?”导致孩子们思考,启发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引导他们回答问题。

教师收集孩子们的答案并共同探讨。

2. 体验活动教师准备好跑步计时器和钟表,让孩子们猜一分钟有多长?然后,孩子们分成小组,在广场场地上用跑步计时器进行一分钟的计时,并用钟表或秒表记录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体验一分钟的时间长度,了解一分钟的概念。

3. 观察、比较和讨论教师指示孩子们观察不同物品在一分钟内发生了什么,如水杯里的水变化、相框上的照片未变等,然后比较这些变化和相应的物品并进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发展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4. 操作活动教师告诉孩子们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作为一种简单的实践和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尝试完成一些需要一分钟时间的操作活动,例如:念一首儿歌,做一张简单的手工等。

5. 归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孩子们一分钟的长度和时间的长短问题,并让孩子们自己用常用单位表达时间的长短,如秒、分钟、小时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五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五篇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活动设计: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

为此,我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

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

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

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一、谜语导入。

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快思.教案网出处!(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1)木头人游戏。

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

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

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

(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

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

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

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背景在大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数学规律。

为此,本课以“一分钟有多长”为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1分钟的时间长度和60秒钟的时间长度;2.能够画出1分钟和60秒钟的时钟图;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事件发生时间;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时间的单位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概念。

时间的单位有很多种,如秒、分、时、日、月、年等。

而本课主要介绍分钟和秒钟这两个时间单位。

2. 时间的测量方式为了便于测量、计算和比较时间长度,人们很早就开始了使用时钟来测量时间。

时钟通过指针转动来显示时间长度的概念。

本课的时钟图是指用时钟代表时间长度,如:1个小时用1个小时的时钟表示,1分钟用1分钟的时钟表示。

3. 事件发生的时间通过以下两个例子,学生可以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理解时间随事件而改变的概念。

•例子一:老师将开始抽奖任务的时间写在黑板上,现在时间是9:30,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开始抽奖?•例子二:蜡烛开始点燃的时间是晚上9点,现在蜡烛已经燃烧了5分钟,现在的时间是多少?四、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一分钟的小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能够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

2. 交流与探究首先,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一分钟和60秒钟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探究一下其本质差别和对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

然后,教师可以口头给出不同的时间长度,由学生画出相应的时钟图。

3. 时间的判断根据上面提供的例子,由学生团队合作,讨论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并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时钟图。

4. 运用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家长或其他老师一起参加活动,每个人写出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发生时间,然后交给其他人,由其它人猜测发生的时间,并在时钟图上表示出来,最后互相交流猜测的时间是否准确。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任务,提高时间利用率。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钟表模型3.纸牌4.沙包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结构,认识分针和时针。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你们觉得一分钟可以完成哪些任务呢?(二)体验一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分钟体验活动,如:一分钟跳绳、一分钟拍手、一分钟跑步等。

2.学生分享体验感受,讨论一分钟的长短。

(三)建立时间观念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如:喝水、上厕所、整理书包等。

2.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四)一分钟挑战1.教师出示纸牌,每张纸牌上写有一个任务,如: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说出五个水果的名字等。

2.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纸牌上的任务,教师计时并记录成绩。

3.学生分享挑战成果,讨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完成任务的速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

五、教学反思1.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通过一分钟体验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一分钟的长短,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2.教学手段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件展示、纸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时间观念得到提高。

在课后,我观察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时间管理,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4.不足之处: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导致部分任务未能按时完成。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在体验一分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具体感受时间的流逝,理解一分钟的实际长度。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背景本次科学教学活动是在大班的教室中进行的,本次主题是《一分钟有多长》。

这个问题采用了想象、探究和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一分钟的时间概念。

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3.学生能够描述时间的概念,以及与生活中实际事件的联系。

教学内容1.通过PPT展示一分钟时间的长度以及一些与一分钟相比较事件的长度(如:吃饭、打电话、看电视等)。

2.提问学生一分钟与另外事件的长度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感受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并进行记录。

教学方法1.PPT展示方式: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一分钟的长度,以及与一分钟相比较的其他事件的长度,让学生产生想象并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2.提问方式:通过周密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和分析,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实验方式:通过实验,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展示一分钟的时间长短。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知道本堂课的主题,并预测一分钟有多长。

第二步:观看与交流(2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分钟时间的长度和与一分钟相比较的时间长度。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

例如:“一分钟等于60秒,与它相比较,吃饭需要多少时间?”第三步:实验(25分钟)让学生围坐在教师身边,在1分钟的计时器的监督下,每个学生最多可以说出5件不同的事件或活动,然后估计每个事件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第四步:总结(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反思,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回答“一分钟有多长”的问题,强化对时间概念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科学教学活动,我得到了以下启示:1.通过展示、提问、实验等方式,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一分钟有多长。

2.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一分钟的长短,形成直观的认识。

3.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结论通过本次科学教学活动,学生们得到了更好的时间认知,更好的参与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教学目标1.学习认知时间的单位——分钟;2.学习由于生活速度的加快,导致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发生改变;3.学习想要掌握时间必须培养耐心和细心。

教学内容1.了解时间的单位——分钟;2.通过教师引导,观察和感知一分钟的长短;3.借助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时间概念;4.讨论日常生活中关于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前置知识导入1.引导孩子们谈论日常生活中需要知道准确时间的场合;2.回忆学过的时间单位(小时、分钟),询问孩子们所熟知的时间记忆。

第二步:认识时间的单位——分钟1.认知分钟的长度:教师为孩子们演示一分钟的长短,引导孩子们说出“一分钟有多长”;2.尝试利用分钟进行简单的计时运算: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在一分钟内高举手或完成简单的书写。

第三步:理解时间感知会因生活速度的变化而改变1.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展示来自不同时代的计时工具:比如沙漏、日晷,引导孩子们感知到时间感知是可以受到环境影响的;2.和孩子们一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讨论快节奏改变了什么,讨论时间加速带来的影响。

第四步:关于时间的重要性1.通过故事或图片,带领孩子们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探讨时间的重要性;2.以日常场景为出发点,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错过时间的后果。

第五步:对本次课的总结及整合1.教师引导孩子们回忆本次课的内容;2.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孩子们的收获以及存在疑惑的地方,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时间感知。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围绕“一分钟有多长”这一主题,使用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孩子们体验时间的感知,以此达到树立时间观念的目的。

教师需要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互动性、丰富性的特点,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增强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需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认知程度,融合孩子们的兴趣和经验,引导他们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会在愉悦中自然地探索时间的秘密,通过这些过程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反思
2019-10-24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反思1
时间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时间又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针对大班孩子,如何让他们懂得不浪费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呢?根据平时对他们日常活动的观察,有些孩子做事很拖拉,比如:穿衣服,整理物品,画画等。

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幼儿感知一分钟到底有多长,从而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来懂得抓紧每一分钟。

本次的数学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活动设计中我按照“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设计本次活动流程,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的传统模式。

让幼儿在猜测、玩玩、操作中真正的体验到了一分钟的长短。

从而认识到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合理利用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

”从而看出我们应该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

对探索的结果能够大胆描述和讲述。

在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了解和感知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最后第二环节中幼儿的操作最好是自我横向比较,在验证环节由于是个别验证环节时间上存在着隐形浪费。

可以以小组验证或者老师验证来替代全体幼儿一起验证。

还有在刚看ppt的环节可以放到最后环节这样对幼儿来说更可以感受到这些大人抓住这一分钟,从而更好的感知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反思2
《一分钟有多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幼儿吃饭、洗手、解小便时所花费的时间有明显的区别,有的幼儿动作敏捷,速度快,有的幼儿动作拖拖拉拉,动作慢。

大部分幼儿的动作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拖拉拉的情况比较普遍。

如何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进入小学奠定基础是我本次活动的宗旨。

我将活动目标定位:
1、在游戏和操作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活动重难点为: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有:
1、PPT,时钟一口。

2、幼儿操作材料:如珠子和绳子,橡皮泥,积木,纸和小框子等。

活动的第一环节以游戏:木头人和扎马步来比较一分钟的长短,活动第二环节首先我出示出示PPT,时钟,提问:这三枚针分别是什么针?哪一枚是分针(时针、秒针)?哪一枚针转一圈就能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孩子们都能准确地回答。

我紧接着问:那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让小朋友认真地看,仔细地听,在心里默默地数,小朋友能数出一分钟有60秒。

随后也让孩子们说说我们一分钟里能穿多少颗珠子?接着是操作体验。

幼儿第一次操作,每组使用的是不同的材料,这些材料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

活动第三环节我让幼儿体验一分钟能做几件事情,随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操作。

有的人真的进步了,我就小结:这说明只要我们抓紧时间,加快速度,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以后小朋友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结束了活动。

整个活动的操作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充分体现了孩子自主探索的观点。

《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反思3
对于大班的孩子,认识时间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孩子时间概念比较模糊。

每天吃饭、起床时拖拖拉拉,上课时往往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间观念差。

怎样才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时间的宝贵,真正地体验一分钟呢?
本次活动从幼儿实际出发,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内容,以“生活故事引入�D�D初步感知�D�D感性体验�D�D理性体验�D�D回归生活”的形式层层推进。

活动中,采用“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了孩子认知、理解的方式和心理特征,整个教学活动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的。

一、游戏活动,让抽象概念更形象(突出一个“趣”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有趣。

我们在进行《体验一分钟》这个活动时,紧紧围绕目标开
展有趣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充分体验时间的长短,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形象化、生活化。

通过游戏《木头人》让孩子保持动作一分钟和观看动画片一分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真实体验了“由于一分钟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不同,每个人的心情不同,对一分钟的体验和感受也不一样。

”游戏《夹珠子》结合“记录表”分析前后两次不同游戏结果的原因,让孩子实实在在地体验了时间与自身努力的关系,学会了珍惜时间。

充分的游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置身于情趣盎然的情境中,而且让枯燥的、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从孩子们课末的表现中,我们知道他们对于一分钟已经由开始的模糊变得有了初步的体验。

二、实践体验,让数学活动更优化(重视一个“实”字)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

因此,要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实践体验的过程,让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在“夹珠子”活动中,我提供了大托盘、小托盘、筷子、珠子。

这个操作材料对于幼儿来说,难度不大而且能够反复使用,一分钟以内只要抓紧时间,是可以完成很多的.,并且利用记录表,记录孩子完成的个数,加以量化,让幼儿能清晰的进行前后的对比。

通过一轮又一轮有趣的游戏体验,幼儿充分与材料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三、师幼互动,让教学活动更有效(注重一个“活”字)
教育教学的过程,不应是单纯的教师教或者是单纯的幼儿学,而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在活动中,我时刻注意师生的互动过程和生生的互动过程。

在游戏《夹珠子》环节,当我请孩子们讨论为什么第二次比第一次做的多时,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投入,很有效,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到要珍惜时间,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就。

四、多媒体辅助,让教学活动更生动(体现一个“新”字)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灵活化,而且可以大大弥补挂图、贴绒等教学手段给数学活动带来的局限性、不便性。

“生活故事引入”环节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真实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直接引入活动;“初步感知一分钟”环节通过观看课件跟着秒针数一圈,知道一分钟有60秒,并清晰的观察到了秒针和分针的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孩子们兴趣很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乐此不疲。

透过这一个个精彩的场景和画面,我既感到欣喜,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

1、预设和生成的度该如何拿捏和把握呢?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单一性。

活动中,各个环节也做到了秩序井然。

但我在想,这样的安排稳是稳当一些了,
预设的功夫是做足了,可生成呢?课堂那些无法预约的精彩呢?这些,可能因为我的“稳”字,让许多可能生成的课堂资源不能很好的展示,白白的扼杀在胎腹之中。

比如在“猜测一分钟能做什么?”环节中孩子的回答各种各样,我是否应该给孩子验证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孩子通过验证发现自己的想象与实际操作的差别。

2、评价怎样才能评到点子上?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点到点呢?如一个孩子用手比划出一分钟的长短,我只是说:“说得真好!”其实我可以进一步的评价:“你的表示方法真特别”。

而且在对幼儿的评价时,我的评价语也有点不够简练,不必要对幼儿的回答做进一步的深入点评,而只需要引导:“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幼儿的大脑不是能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

科学的激发,可使幼儿大脑的巨大潜能迸发出来。

好的活动是磨出来的。

这个“磨”不仅要有活动前、活动时的种种有利因素的全面综合,还要有活动后的反思跟进到位。

在这次活动中,还存在其他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进一步反思,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实践。

唯有如此,在今后的活动中,在个人的专业成长中,我才能走得更稳一些,更扎实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