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由而丰富音乐体验空间留给孩子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自由而丰富的音乐体验空间留给孩子们摘要给学生以自由想象和体验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去体验、鼓励他们大胆地把这些想象与体验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音乐作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怎样去欣赏和理解自己喜欢的音乐。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
一、放飞心灵———给学生一个自主体验的思维空间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为学生理解与演绎音乐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要让学生在这广阔的空间自由地翱翔,必须给他们充分的自主体验的思维空间,这是学生拥有丰富音乐体验的前提。
首先,需要老师弱化教学指导者的身份,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成为一名音乐活动的参与者,这能使依赖老师的学生失去依赖,迎合老师的学生无需迎合,自主体验才能真正开始。
其次,要求老师千万别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定格。如给学生欣赏《春节序曲》时,如果一边欣赏,老师一边讲解:“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灯笼,一片喜气洋洋。你看……”那么不管老师的语言多么生动,表情多么投入,学生多么被吸引,这种体验始终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学生由于没有自主体验的思维空间,多么美妙的想象都被扼制了,多少音乐与心灵撞击的火花都被熄灭了。所以,如果老师能坐在学生中间和他们一同静静的欣赏,听完之后再让每位学生讲一个心中真实的感受,并以
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出来。结果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就产生了,有红军的故事;有西游记的故事;有丰收的故事;有春节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的情节和要表达的情感都是那么贴近音乐的主题。这个时候再次复听,同时再展示相关的图片及有关春节气氛的多媒体演示内容,学生们也就充分的理解了音乐,并加深了音乐的印象。
给了学生自主体验的思维空间,就能够使每一位学生自觉地加入到欣赏行列,同的更专注,想象更丰富,对乐曲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也更深入。这不是正好达到了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吗?同时,也达到了新课程标准对课堂和学生的真正要求。
二、盈而不满———留给学生一段自主创新的时间
“静”,是聆听音乐的保障,“动”,则是鼓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行律动的主要环节。常言说,静则思,动则表。欣赏音乐一定要静静的听,细细地想,这样逐渐酝酿情绪,体验作品,待情绪达到一定程度,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使其主动参与音乐的演绎。当然学生们的兴趣也油然而生,且在动中乐,在乐中动,使课堂达到高潮。所以,一堂课45分钟,必须给学生留出一段自主活动的时间,让他们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活动的主动权百分之百掌握在学生手中。自主活动使学生的音乐体验极具个性化,充满创造性,而且学生特别喜爱,个个都积极参与,因为他们能无拘无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表现音乐。
例一:学生学会《青春舞曲》后,我留下20分钟,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教室里一下子
热闹起来,学生积极讨论着、排练着。等到各组展示时,学生的很多表现都是出乎老师意料的。有一组的学生把自己的文具盒当做手鼓,其他同学边唱边跳新疆舞以突出歌曲的地方色彩和高兴的情绪;还有一组通过节奏和演唱形式的变化来突出歌曲的意境。学生们都非常投入的参与到节目中来,就连班里以前表现总是不好的学生也被吸引,主动地融入到同学们中间,来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声音。
例二:在初次欣赏完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第一首中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时,我要求学生复听时,根据自己的感觉在纸上画出和写出自己对音乐的印象。采取图画形式的学生大多能够把握乐曲前后的情绪变化,画出一静一动两幅对比鲜明的海上景色:黎明的大海宁静祥和,波澜不惊,海天之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中午的大海上狂风骤起,乌云蔽日,波涛汹涌。采取文字形式的学生也同样用散文或诗歌描述这样的两组情景。随后,学生一致要求两者合一,我也趁势随和,一切都是这样自然,朗诵的学生不必说,图画的作者也适时的展出他们的图画,更让我欣慰的是全体学生都听的聚精会神,不知不觉的融入了音乐创作的美的境界。这样做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审美态度,同时还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审美想象和联想,把音乐所包含的模糊信息自觉地转化为具体信息,从而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
根据教育学的理论,凡通过主动的、兴趣十足的活动而得到的
体验,印象最深、回味最久。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给学生留一段自主活动创新的时间,在自主活动创新时,要大胆、放手地让他们自己去实践,相信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音乐所包含的情绪、情感和情境,学会用心灵与音乐交朋友。
三、别轻易说不———把鼓励作为丰富音乐体验的催化剂
音乐的不确定性和宽泛性使得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存在绝对的“对”和“错”。音乐的声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个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创造也会不尽相同。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当学生的表现与老师的感受不相吻合时,老师千万不要轻易说:“你错了”,而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现出来。对于特别内向的、不善于表现的孩子,老师更应鼓励为先。老师们肯定有同感,当你轻易否定学生的表现,他(她)肯定是特别沮丧,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降低了,那丰富的音乐体验从何而来?而若你对学生的表现表示关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表情,一句发自内心的赞扬,都会使他自信心倍增,怀着加倍的热情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每个孩子都显得那么活泼、聪明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音乐体验也随之丰富和深刻起来。正像捷普洛夫所说:“人从声音里听到的东西越多,则音乐感受越丰富。”
从更深意义上说,丰富的音乐体验是一把“金钥匙”。它能开启
孩子们美好的心灵,引领他们步入音乐的殿堂,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热爱,让他们终身受益。让我们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条件,空出更多的时间,采用更多的办法,使每个孩子真正拥有这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