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是临床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尿液干化学测定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比重、pH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等。

同时也需要检测尿液有形成份,如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等。

此外,还需要检测24小时尿总蛋白、尿肌酐和尿尿酸等。

二、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集脑脊液标本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三、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四、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六、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七、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八、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未梢血标本采集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护理课件

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护理课件
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 理护理课件
目录
•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尿液与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注意事项 • 尿液与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目录
• 尿液与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风险及防 范措施
• 尿液与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01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尿液标本采集
确保尿液标本新鲜、无污染,准 确反映患者的病情。
粪便标本采集
确保粪便标本具有代表性,能够反 映肠道健康状况。
评价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反馈等方式,对 尿液和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 质量进行评价。
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
培训与教育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尿液和粪便标本 采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 和技能。
在处理尿液标本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污染。检测尿液标本时,应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常 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尿潜血等。检测后应对结果进行仔细分析,以确保准确性。对于异常结果,应及时 通知患者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02
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关键
采集过程中的护理操作
• 容器标记与处理:将尿液留取在适当的容器中,并标记好 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留取时间等。
采集过程中的护理操作
观察粪便情况
注意观察粪便的颜色、性 状、气味等,以便初步判 断是否存在异常。
采集适量标本
使用适当的采集工具,采 集适量的粪便样本。
避免污染
确保采集过程中使用的工 具干净、无菌,避免粪便 受到污染。
护士操作失误
采集尿液和粪便标本时,护士 可能因操作失误导致标本采集 量不足或采集错误,影响检验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标准版文档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标准版文档

信息不清、标本采集时间不清或
麝香草酚(<lg/L尿 )
尿标本采集时间超过2小时的标本
硼酸( lg/L尿 )
应拒收
检验后的处理
严格消毒
尿液的处理( 10g/L过氧乙酸, 或30~50g/L漂白粉) 重复使用容器的消毒(70%乙醇 或30~50g/L漂白粉浸泡 ) 一次性尿杯的销毁
三、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质量保证
二、尿液标本接收与处理
• (一)待检者准备:根据检验申请目的,告知待检者采集尿标本的严格消毒处理 。 • (二)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 • 常规用一次性塑料尿杯 • 收集细菌培养的尿标本应选用无菌容器 • 容器周围应标有患者姓名、检验联号(条形码)
二、尿液标本接收与处理
标本的接收与拒收
标本的保存
标本标记信息 二容收二标第标 ①生(收(重二容收容收重标二收运生生待收收生健收、器集、准一准患活一集二复、器集器集复准、集送活活检集集理全集尿 周 细 尿 操 节 操者 习 ) 细 ) 使 尿 周 细 周 细 使 操 尿 细 要 习 习 者 细 细 性 尿 细液围菌液作作 姓惯待菌尿用液围菌围菌用作液菌求惯惯的菌菌状液菌标应培标程尿程 名(检培液容标应培应培容程标培(((状培培态标培本标养本序液序 、如者养标器本标养标养器序本养缩如如态养养本养①②③(接有的接制标制 性饮准的本的接有的有的的制接的短饮饮控的的的的采采患年收患尿收定本定 别食备尿的消收患尿患尿消定收尿时食食制尿尿验尿集集者龄方姓的与者标与与采与 、、:标收毒与者标者标毒与与标间、、(标标收标、法名日处姓本处下集下 科饥根本集(处姓本姓本(下处本、饥饥告本本制本性、、期理名应理发与发别饿据应容理名应名应发理应防饿饿知应应度应77尿性、别00、选处、、检选器、选、选选止、、、选选选%%量别时、检用理床运验用:检用检用用气运运控用用用乙乙、、间妊保科验无号动申无验无验无无泡动动制无无无醇醇娠存别联菌、请菌联菌联菌菌、、、)菌菌菌或或、条、号容饮目容号容号容容生饮饮入容容容33件床月00(器酒的器(器(器器物酒酒文器器器~~等号经条等,条条安等等字55等00形告形形全gg))))//LL码知码码)漂漂)待))白白检粉粉者浸浸采防甲甲浓泡泡集腐醛苯盐尿剂溶(酸:液0l标0.12m(5.本.l~0/L.低1的化5m尿ml温严学l/1/保格01防00m0存消腐lml尿毒尿))处理 。

尿液标本的收集、保存与处理

尿液标本的收集、保存与处理

尿液标本的收集、保存与处理一、尿液标本收集为保证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正确留取标本。

收集容器要求:①清洁、干燥、一次性使用,有较大开口便于收集;②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等污染;③无干扰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混入;④有明显标记的如病人姓名、病历号、收集日期等,并必须粘贴在容器上;⑤能收集足够尿液,最少12ml,最好超过50ml,如收集定时尿,容器应足够大,并加盖,必要时加防腐剂;⑥如需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液。

尿标本收集后应及时送检及检查,以免发生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等。

尿标本也应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少。

二、尿标本种类按检查目的,常可采用下列标本: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也便于对比。

适用于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早期妊娠试验等。

但由于晨尿在傍胱内停留时间过长易发生变化。

因此有人推荐用清晨第二次尿标本检查来取代晨尿。

2.随机尿(随意一次尿)即留取任何时间的尿液,适用于门诊、急诊患者。

本法留取尿液方便,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影响,可致使浓度或病理临界浓度的物质和有形成分漏检,也可能出现饮食性糖尿或药物如维生素C等的干扰。

3.餐后尿通常于午餐后2小时收集患者尿液,此标本对病理性糖尿和蛋白悄快活的检查出更为敏感,因餐后增加了负载,使已降低阈值的肾不能承受。

此外由于餐后肝分泌旺盛,促进尿胆原的肠肝循环,而餐后机体出现的碱潮状态也有利于尿胆原的排出。

因此,餐后尿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

4.3h尿收集上午3小时尿液,测定尿液有形成分,如白细胞排出率等。

5.12h尿晚8时排空傍胱并弃去此次的尿液后,留取至次日晨8时夜尿,作为12小时尿有形成分计数,如Addis计数。

6.24h尿尿液中的一些溶质(肌酐、总蛋白质、糖、尿素、电解质及激素等)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内其排泄浓度不同,为了准确定量,必须收集24小时尿液。

小便标本采集和处理

小便标本采集和处理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尿液检查的目的
1.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2.其他系统疾病诊断和观察 3.安全用药监测 4.职业病辅助诊断 5.健康状况评估 6.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检查
尿液检验的整体化
理学检查
LIS系统 整体化报告
有形成分 分析
化学检查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
全面质量控制 (total quality control, TQC ) 正确留取尿液标本 是保证尿液分析质量的先决条件
4.标本采集器材
5.标本运送
6. 标本验收
样本核收
一、尿液标本的采集
1 标本采集一般要求 2 采集容器及器材
3 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4 标本保存和处理
1 标本采集一般要求
患者告知 明确标记
安静状态,平常饮食 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混入 避免前列腺液、精液混入 专用聚乙烯塑料袋 导尿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 立即送检
2 容器及器材准备
成像系统
尿液分析仪
一、患者状态和时间对尿液标本影响
生理性状态 生活习惯 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干扰
(一)生理性状态
(二)生活习惯
(三)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二、尿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
选择项目开申请单
打印申请单
病人准备及采集样本
1.标准操作规程(SOP)
2.检验项目的申请
检测分析
3.受检者准备
固定作用 有形成分检查
保护薄膜 化学成分
防腐
激素类等
防腐;保存 化学成感染
尿液:10g/L过氧乙酸或漂白粉 容器:30~50g/L漂白粉
或10g/L次氯酸钠液浸泡2h; 5g/L过氧乙酸浸泡30~60min; 一次性尿杯,先消毒后烧毁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的下列问题:1.尿液检查的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2.用于尿液标本采集的容器及离心机有何具体要求?3.尿标本采集有哪些种类、方法和临床应用?4.未经保存的尿液标本可发生哪些变化?导致其变化的机制有哪些?5.尿液标本保存有哪些方法?6.患者状态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7.尿液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8.药物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9.从哪些方面着手可实施尿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第一节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泄物,尿液成分的变化可以反映泌尿系统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为了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坚持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保证尿液标本的完整性。

尿液标本正确、合理、规范化的采集和处理,是尿液分析(urinalysis)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不合格的尿液标本、其检测结果并不反映患者的实际状态,即使用质量最优的试剂、最好的仪器设备、最具经验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弥补标本采集、转运过程中的差错。

因此,必须有书面详细规定尿液标本采集的各个环节的标准文件,并将文件分发给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

一、标本采集一般要求1.患者告知尿液标本采集,首先应告知患者关于尿液标本采集的目的,以及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具体指导尿液标本留取的方法。

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见表4-1。

表4-1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一般要求①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按平常生活饮食②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以有利于细菌生长③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的结果④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应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污染尿液⑤如采用导尿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一般应由医护人员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

4尿标本收集操作规程

4尿标本收集操作规程

尿标本采集操作规程一、目的明确尿标本采集的操作方法,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我院实施尿标本采集的所有护理人员。

三、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排尿情况和配合程度。

2、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若在月经期,则不宜留取尿标本。

四、操作要点1、首次晨尿:留取晨起后第一次尿液的中段尿放入清洁容器送检。

2、随机尿:不为条件所限,适于门诊、急诊病人。

3、午后尿:午餐后2小时尿中尿胆原和糖含量高,适用于测量这两种成分的检验。

4、3小时尿:收集清晨5:00~8:00的尿标本,用于1小时尿沉渣计数。

5、12小时尿:前1日晚19:00排空膀胱并弃去此次尿液,收集至次晨7:00的全部尿液,适用于Addis尿沉渣计数。

6、24小时尿:适于代谢产物24小时定量测定,如尿蛋白定量等测定。

应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并测量尿量记录在送检试管上(晨7:00排空膀胱并弃去此次尿液,收集至次晨7:00的全部尿液),从混匀尿液中采集100~200ml送检。

收集24小时尿液应根据检验目的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4小时尿液沉渣还可用于找抗酸杆菌。

7、尿胆原检测:以留取14:00~16:00的时间段的尿液为宜。

8、特殊体位采集尿标本:如分别采集直立或运动后尿标本与平卧8小时后尿标本,对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有诊断帮助。

9、尿培养标本检测(1)、中段尿采集法:一般要求在膀胱内存留4~6小时或以上的尿液为佳;用清水充分清洗会阴部,再用灭菌水冲洗尿道口。

若男性患者包皮过长,应将包皮翻开冲洗。

排尿,将前段尿弃去,留取中段尿10ml,置于灭菌容器内。

(2)、导尿管尿液采集法:一次性导尿者先弃去前段引流出的尿液,留取中段的10~15ml尿液置于无菌容器内送检;留置导尿患者应先夹闭尿管30s,消毒导尿管外部及尿道口,用注射器通过导尿管抽取尿液,防止带入消毒剂;长期留置尿管者,应在更换新导尿管后留取尿标本。

五、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

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

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一、名词解释1.餐后尿2.中段尿3. 24h尿4.“分析前阶段”二、选择题【A1型题】1.尿液标本从留取到检查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A.0.5hB.1.5hC.2hD.2hE.3h2.尿液标本冷藏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超过A.2hB.4hC.6hD.8hE.10h3.对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的要求不包括A.干燥洁净B.特殊容器C.带密封口装置D.足够容积E.可重复使用4.检查管型、细胞等有形物质最适宜的标本为A.空腹尿B.餐后尿C.随机尿D.首次晨尿E.3h尿5.尿蛋白定量检查应采用A.1h尿B.2h尿C.3h尿D.12h尿E.24h尿6.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最适宜标本为A.首次晨尿B.随机尿C.3h尿D.12h尿E.24h尿7.尿肌酐排泄率测定应采用A.首次晨尿B.随机尿C.3h 尿D.12h尿E.24h尿8.作细菌培养用尿液标本基本要求是A.无菌操作的导尿B.清洁尿道口后的中段尿C.晨尿D.随机尿E.24h尿9.导致试带法尿糖测定结果呈假阴性的是A.麻黄素B.睾丸酮C.VitKD.H2O2E.大剂量抗坏血酸10.用于尿蛋白成分保存的是A.甲苯B.甲醛C.麝香草酚D.浓盐酸E.稀盐酸11.适用于尿17-羟、17-酮检查的防腐剂是A.二甲苯B.甲醛C.浓盐酸D.浓硫酸E.麝香草酚12.甲苯用于尿标本防腐时,每升尿中最多加入A.0.5mlB.1.0mlC.5~10mlD.20mlE.30ml13.尿中有形成分防腐时,100ml尿液应加入40%甲醛为A.0.5~1mlB.1~2mlC.2~3mlD.3~4mlE.5~20ml14.关于尿液检验质控要求,错误的是A.可以不考虑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B.尿液检验记录本应存档2年以上C.不能直接用敏纸打印的结果贴在报告单上D.电脑定期备份检测数据结果E.必须作好室内、室间质控的数据记录15.关于尿液标本检验完毕后的处理,错误的描述是A.容器可用10g/L次氯酸钠浸泡2hB.尿标本可加过氧醋酸处理C.尿标本可收集后统一集中高压消毒D.尿标本可加漂白粉处理E.因为医院有污水处理系统,可直接排入下水道16.对一次性塑料杯的处理,正确的是A.直接清洗回收B.直接毁形-回收C.消毒-回收D.消毒-烧毁E.直接送焚化炉【B1型题】题17~18备选答案A.首次晨尿B.随机尿C.3h尿D.24h尿E.餐后2h尿17.适于尿糖测定的标本为18.适于尿沉渣检查的标本为题19~20备选答案A.中段尿B.导管尿C.尿三杯试验D.随机尿E.24h尿19.适用于泌尿道出血初步定位的检查为20.尿路感染患者作尿细菌培养的最佳标本是题21~22备选答案A.甲醛B.甲苯C.浓盐酸D.碳酸钠E.稀盐酸21.适于尿蛋白测定的防腐剂是22.适于尿液中有型成分测定的防腐剂是【X型题】23.检验后尿液标本的正确处理办法有A.30~50g/L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hB.用10g/L次氯酸钠浸泡2hC.5g/L过氧乙酸浸泡30~60minD.0.01%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E.加入约为尿量相同的75%乙醇24.尿液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时,患者准备包括A.控制脂肪饮食B.用药控制C.活动控制D.清洁局部E.带上身份证25.尿液分析前质控包括A.患者的准备B.标本容器准备C.标本采集和处理D.标本存储和转运E.结果登记26.首次晨尿适于做A.管型计数B.尿红细胞形态分析C.尿hCG检查D.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E.Addis计数27.餐后2h尿适于做A.尿糖测定B.尿蛋白定性试验C.尿胆原定性试验D.尿有形成分计数E.管型计数28.24h尿标本适于定量测定的有A.血细胞B.蛋白质C.尿胆原D.电解质E.激素29.甲苯适于保存尿液中的A.17-羟类固醇B.尿红细胞C.尿糖D.尿蛋白E.尿钙三、问答题1.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有哪些?2.对尿液标本的收集有哪些要求?3.尿液标本如何保存和防腐?4.尿液检查完成后标本及盛尿容器如何处理?5.尿液标本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哪些变化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餐后尿通常于午餐后2h收集到的患者尿液,即为餐后尿。

8.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ppt

8.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ppt

尿三杯:是在一次排尿中,人为地把尿液 分成三段排出,分别放于3个容器内,观察记 录各杯尿颜色,混浊度,并进行显微镜检查。 多用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出血部位和炎症部 位的初步定位。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留取晨尿第2次的中段 尿10ml,倒入一次性锥形刻度离心管中, 1500r/min水平离心10min,弃上清液留取 0.25ml尿沉渣备用。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出血 部位的判断。
临床上常用的防腐剂有:
(1)40%甲醛(福尔马林):0.5ml/100ml尿, 固定尿管型、细胞等。但甲醛具有还原性,不适 于尿糖等化学成分检查。
(2)甲苯: 0.5ml/100ml尿,用于尿糖、尿蛋 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
(3)麝香草酚: 每100ml尿中加麝香草酚 小于0.1g,可抑制细菌生长及较好地保存尿 中有形成分,可用于尿液显微镜检查、尿浓 缩结核杆菌检查及化学成分分析。
(4)浓盐酸:10ml/L尿,用于尿17酮、 17羟类固醇、儿茶酚胺等定量测定。 (5)其他防腐剂:如氟化钠、硼酸、冰乙 酸等。
尿液标本保存教学视频
应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加用合适的防腐剂 ,例如加40%甲醛适用于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 分的检查;激素检验常以浓盐酸作为24h尿的 防腐剂;麝香草酚供抗酸杆菌浓集检查。
C.耻骨上膀胱穿刺标本 D.
答案:A
四、标本保存和处理
1 .尿液标本保存
尿液一般检查应在收到标本后立即送检 (2h内),以免发生细菌增殖、蛋白变性、 细胞溶解等。尿标本也应避免强光照射, 以免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 少。
冷藏于4℃ 保存尿液标本最简单的方法,一 般可保存6h。但由于磷酸盐与尿酸盐的析出与 沉淀,妨碍对有形成分的观察,因此,不推荐 在2h内可完成检测的尿标本进行冷藏。 防腐 尿液常规筛查尽量不要使用防腐剂, 然而对定时尿标本和在标本采集后2h内无法进 行尿液分析,可加入特定的防腐剂,常用的有 以下几种:

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只要是到医院去看病,不论是什么病几乎都要验 一下尿,这是因为只要化验一下尿,我们就可以 从中知道很多信息,在这些信息中,仅是肾脏相 关的,而且还有全身相关的情况,如有无糖尿病。 换言之,验尿已经成为现代医疗实践中的一个常 规的检查项目
2
临床常见尿标本
1
晨尿
2
随机尿
3
计时尿
4
无菌尿
3
Diagram
操 作 前 准 备
贴化验单
核对
4
Diagram
能自理的患者,给予标本容器,嘱其清晨第一次尿留于容器内
行动不便的患者协助患者在床上使用便器 然后收集尿液于标本容器内
留置导尿的患者,于集尿袋下方引流空处 打开橡胶塞收集尿液
5
尿常规标本
Diagram
尿培养标本
1.中段尿留取方法 1》屏风遮挡,协助患者取适宜的卧位,放好便器 2》按导尿术清洁,消毒外阴 3》瞩患者排尿,弃去前段尿,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于酒精灯上消毒试 管 4》再次消毒试管口和盖子,快速盖紧试管,熄灭酒精灯 5》清洁外阴,协助患者穿好裤子,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2。导尿术留取法 按照导尿术插入导尿管将尿液引出,留取尿标本
3
请患者将尿液先排在 便器或尿壶内,然后 再倒入集尿瓶内。留 取最后一次尿液后, 将12小时或24小时的 全部尿液盛于集尿瓶 内,测总量,记录于 检验单上
8
Diagram
用物按常规消毒处理
操作后处理
洗手,记录
标本及时送检
9
10
6
晨尿:
7
Diagram
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
1
检将验单附联贴于 集尿瓶上,注明留 取尿液的起止时间

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二、尿液标本采集容器及器材
1.容器要求 尿液标本采集容器的指标与要求 见表4-2。
2.离心管 用于尿液沉渣检查的离心管应洁净、透明、 有足够的强度,并有刻度,刻度上至少标明10 ml、1 ml、 0.2 ml。容积应大于12 ml。试管底部呈锥形或缩窄形。试管 口尽可能具有密封装置。最好使用不易破碎的一次性塑料 试管。
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泄物,尿液成分的变化可以反 映泌尿系统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 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正确、合理和规范化地采集 和处理尿液标本,是尿液检测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因此, 必须有尿液标本采集各个环节的标准文件,并将文件分发给 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
(四)尿液标本采集器材 标本采集器材如尿杯、试管应严格按标准采购, 离心管、离心机符合要求并定期严格校准,器材和 仪器本身及工作环境随时保持整洁。 (五)尿液标本运送 尿液标本运送的要求与评价见表4-8。
二、尿液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
(一)尿液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实验室要制订尿液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程序 (SOP)的文件。相关标准操作程序文件、标本采集 手册等应装订成册,并下发到各病区、门诊护士站。 (二)尿液检验项目选择和申请 1.检验项目的选择 2.检验申请单的填写 3.标识及条码管理系统
(四)特殊尿标本
特殊状态或特殊检查所采集的尿液标本, 如尿三杯试验、尿液红细胞形态检查、浓缩稀 释试验、酚红排泌试验、中段尿、导管尿和耻 骨上穿刺尿、直立性蛋白尿等,其评价见表44-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尿液标本保存和处理 (一)尿液标本保存 尿液标本应在采集后2h内检查完毕, 对不能及时检查的尿液标本,必须进行适 当处理或保存,以降低因标本送检延时而 引起的理化性状改变(表4-5)。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微生物检验课件)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微生物检验课件)

尿液标本
尿液标本
尿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容器要清洁干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 留取尿液标本时要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尿液标本收集后要立即送检,以避免细菌污染、
化学物质及有形成分的变化。 培养用尿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通常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 粪便标本务必新鲜,不可混入尿液,盛器应洁净干燥,如作粪便细菌学
检查应采集于消毒的容器内。
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挑取有粘液或脓血部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 应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
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采集粪便,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 因过稀或混有油滴而不适合作检查标本。
简述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简述尿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
尿液标本采集
学会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学会尿液来自本的运送方法 知道尿液标本的评价指标 知道尿液标本的拒收标准
尿液标本的采集
有肾脏或尿路感染患者,需作尿液病原微生物学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应采集无菌尿液,常用中段尿采集法。
尿液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小时内及时送检。
尿液标本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的下列问题:1.尿液检查的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2.用于尿液标本采集的容器及离心机有何具体要求?3.尿标本采集有哪些种类、方法和临床应用?4.未经保存的尿液标本可发生哪些变化?导致其变化的机制有哪些?5.尿液标本保存有哪些方法?6.患者状态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7.尿液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8.药物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9.从哪些方面着手可实施尿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泄物,尿液成分的变化可以反映泌尿系统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为了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坚持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保证尿液标本的完整性。

尿液标本正确、合理、规范化的采集和处理,是尿液分析(urinalysis)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不合格的尿液标本、其检测结果并不反映患者的实际状态,即使用质量最优的试剂、最好的仪器设备、最具经验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弥补标本采集、转运过程中的差错。

因此,必须有书面详细规定尿液标本采集的各个环节的标准文件,并将文件分发给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

一、标本采集一般要求1.患者告知 尿液标本采集,首先应告知患者关于尿液标本采集的目的,以及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具体指导尿液标本留取的方法。

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见表4-1。

表4-1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一般要求①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按平常生活饮食②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以有利于细菌生长③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的结果④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应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污染尿液⑤如采用导尿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一般应由医护人员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

采集婴幼儿尿,应由儿科医护人员指导,用小儿专用尿袋收集2.明确标记 在尿液采集容器和检验申请单上,应准确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留尿日期和时间、尿量、标本种类等信息,或以条形码做唯一标识。

二、容器及器材准备1.留尿容器 应具备以下特点:①一次性使用,材料与尿液成分不发生反应,洁净(菌落计数小于104CFU/L)、防渗漏。

②容积50~100 ml,圆形开口且直径至少4~5cm。

③底座宽而能直立,有盖可防止倾翻时尿液溢出,如尿标本需转运,容器还应为安全且易于启闭的密封装置。

④采集时段尿(如24h尿)容器的开口更大,容积至少应达2~3L,且能避光。

⑤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容器应采用特制的无菌容器,对于必须储存2h以上才能检测的尿标本,同样建议使用无菌容器。

⑥儿科患者尿液采集使用专用的清洁柔软的聚乙烯塑料袋。

尿液标本采集系统见图4-1。

图4-1 尿液标本采集系统2.离心管 用于尿液沉渣检验的离心管应清洁、透明、带刻度,刻度上应至少标明10ml、1ml、0.2ml,容积应大于12ml,试管底部呈锥形或缩窄形。

试管口尽可能具有密封装置。

最好使用一次性玻璃离心管或不易破碎的塑料试管。

3.信息标记 尿标本容器、离心管(试管)、载玻片必须便于标记和识别,且应保持洁净。

信息标记必须粘贴于容器上,不能粘贴于容器盖,牢固且防潮,即使在冰箱内仍保持信息清晰完整。

4.计数板 建议使用标准化的尿沉渣计数板,因为在普通载玻片上随意滴加尿(沉渣)液或加(不加)盖玻片,不能提供标准化的检验结果。

5.离心机 获取尿沉渣分析时,要求用水平式离心机。

离心机工作时,应盖上盖,以保证安全;机内温度应尽可能小于25℃。

如相对离心力(RCF)为400g,则离心机转速与相对离心力的换算公式:400(RCF,g) = 1.118×(rpm)2× R(cm)×10-5或,rpm = [400 /(1.118×R×10-5)]1/2rpm:每分钟转数;R:有效离心半径,指从离心机轴中央到离心管底部的距离;g:相对离心力。

6.显微镜 尽可能选用光线强度可调的内置光源显微镜,具备40倍、10倍的物镜和10倍的目镜。

同一实验室如有多台显微镜,各显微镜的物镜及目镜的放大倍数应一致。

7.尿液分析仪 可使用各类自动、半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但仪器必须经权威机构认可。

8.成像系统 可使用计算机成像系统的显微镜、标准化尿有形成分检测系统和相关辅助软件自动处理结果,但检查方法和结果报告方式须标准化。

三、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尿液标本类型的选择和收集方式取决于尿液检查目的(通常主要包括化学检查、尿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见表4-2)、患者状况和检验要求。

临床常用的尿液标本,依据时间或检测项目的分类如下:(一)晨尿晨尿(first morning urine)指清晨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排出的尿液。

通常晨尿在膀胱中的存留时间达6~8h,各种成分较浓缩,已达检测或培养所需浓度。

可用于肾浓缩功能的评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以及血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细胞病理学等有形成分分析。

住院患者最适宜收集晨尿标本,然而在标本采集前1d,应提供患者尿采集容器和书面采集说明,如外阴、生殖器清洁方法、留中段清洁尿的注意事项等。

晨尿采集后在2h内送检,否则应采取适当防腐措施。

需注意,晨尿中高浓度的盐类冷却至室温可形成结晶,干扰尿液的形态学检查。

第2次晨尿是指收集首次晨尿后2~4h内的尿液标本,要求患者在前晚起到尿收集标本止,只饮水200ml,以提高细菌培养和有形成分计数灵敏度。

(二)随机尿随机尿(random urine )指患者无需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

如患者摄入大量液体或剧烈运动后可影响尿液成分,因而随机尿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状况。

随机尿标本新鲜、易得,最适合于门诊、急诊患者的尿液筛检试验。

(三)计时尿计时尿(timed collection urine)指采集规定时段内的尿液标本,如收集治疗后、进餐后、白天或卧床休息后3h、12h或24h内的全部尿液。

准确的计时和规范的操作(包括防腐方法、食物或药物禁忌等)是确保计时尿检验结果可靠的重要前提。

计时尿常用于物质的定量测定、肌酐清除率试验和细胞学研究。

1.3h尿 一般收集上午6~9时的尿液,多用于检查尿液有形成分,如1h尿排泄率检查,衣原体、支原体培养等。

2.餐后尿 通常收集午餐后2~4 h内的尿液,有利于检出病理性尿胆原(为最大分泌时间)、糖尿、蛋白尿。

3.12h尿 即从晚上8时开始到次晨8时终止的12h内全部尿液。

女性留尿前要清洗外阴,夏天则要先加40%甲醛1ml防腐。

检验当天,除正常饮食外不再饮水,以利尿液浓缩(因低渗会使部分红细胞与管型溶解)。

12h尿还可用于微量清蛋白、球蛋白排泄率测定。

4.24h尿 要规范采集此类尿标本最为困难,最常见的问题是未能采集到全部24h内的尿量。

因此,要求患者密切配合。

(1)收集方法:必须明确告知患者尿标本采集具体步骤,并提供书面说明:①容器:容量最好大于4L,清洁,无化学污染,并预先加入合适的防腐剂。

②方法:在开始标本采集的当天(如早晨8点),患者排尿并弃去尿液,从此时间开始计时并留取尿液,将24h的尿液全部收集于尿容器内。

③在结束留取尿液标本的次日(如早晨8点),患者排尿且留尿于同一容器内。

④测定尿量:准确测量并记录总量。

⑤混匀标本:全部尿液送检后,必须充分混匀,再从中取出适量(一般约40ml)用于检验,余尿则弃去。

⑤避免污染:儿童24h尿标本采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粪便污染。

(2)主要用途:24h尿主要用于肌酐清除率试验、儿茶酚胺、17-羟皮质类固醇(17-羟)、17-酮类固醇(17-酮)、总蛋白质(total protein,TP)、尿糖、电解质等化学物质定量或结核杆菌检查等。

5.尿三杯试验 患者一次连续排尿,分别留取前段、中段、末段的尿液,分装于3个尿杯中。

第1、3杯各留尿10ml,第2杯(尿杯容量宜大些)留其余大部分尿。

此试验多用于泌尿系统出血部位的定位和尿道炎诊断等。

6.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患者清洁外阴,保持正常饮食习惯,不要饮大量水,清晨5~6时排去第1次尿,留取晨尿第2次的中段尿10ml,倒入一次性锥形刻度离心管中,1500 r/min水平离心10min,弃上清液留取0.25ml尿沉渣备用。

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出血部位的判断。

7.浓缩稀释试验 患者普通饮食,不再另外饮水。

晨8时排尿弃去,自10时起至20时止,每隔2h收集尿1次,此后至次晨8时合并留1次,共7次尿液,测量并记录每次尿量与比重。

8.酚红排泄试验 试验前2h禁止饮水,开始试验时饮水300~500 ml,以利排尿。

20min后排尿弃去,准确地静脉注射1ml酚红注射液,记录时间。

注射后第15min、30min、60min及120 min 分别收集尿液,每次均排空膀胱,记录每次尿量,用于比色测定。

9.中段尿(midstream urine) 留尿前先清洗外阴,女性应清洗尿道旁的阴道口,男性应清洗龟头;再用0.1%清洁液(如新洁尔灭等)消毒尿道口,但不可用抗生素和肥皂等清洗尿道口,以免影响细菌生存力。

在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时段排出的尿液,以无菌容器收集中间时段的尿液,主要可避免生殖道和尿道远端细菌的污染(图4-2)。

中段尿一般用于细菌培养,但衣原体、支原体应留取前段尿,且应憋尿3h 以上。

图4-2 中段尿标本采集方法10.导管尿(catheterized urine)、耻骨上穿刺尿(suprapubic aspiration urine) 主要用于尿潴留或排尿困难时的尿液标本采集(2岁以下小儿慎用),但要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以无菌术采集尿液标本。

表4-2 尿液标本类型和应用范围四、标本保存和处理(一)尿液标本保存尿标本应在采集后2h内分析完毕,对不能及时检验的尿标本,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或以适当的方式保存,可降低因标本送检延时引起的尿液理化性状改变(表4-3)。

表4-3 尿液标本无防腐保存措施下的潜在变化1.冷藏 冷藏(refrigeration)(4℃)保存尿液标本是最简便的方法,一般可保存6h,但要避光加盖。

在24h内均可抑制细菌生长,但有尿酸盐和磷酸盐沉淀可影响显微镜检查,因此,不推荐在2h内可完成检测的尿标本进行冷藏。

也可根据检验项目采用相应的防腐剂。

主要用于尿电解质、肌酐、葡萄糖、总蛋白、清蛋白、重金属、药物筛查、促卵泡激素、雌三醇等检查。

2.防腐 尿液常规筛查尽量不要使用防腐剂(preservative),然而对定时尿标本和在标本收集后2h内无法进行尿液分析或要分析的尿液成分不稳定,可加入特定的化学防腐剂,同时,尿液仍需冷藏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