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推荐完整)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四、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五、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六、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七、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什么是个案工作方法?1.定义:运用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适应社会的工作方法。
三大要素: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个别化方式;目标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人是社会环境中的人,要注重人的社会方面的发展,帮助的目标是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和谐。
2.本质协调适应、恢复和增强社会功能所谓的社会功能,是指社会角色及其所应发挥的作用。
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社会功能恢复;(处理困境能力、社会环境适应性、人与环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社会功能增强;(发掘运用自身资源、运用环境资源能力、预防能力提高)二、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2)理论假设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三因素也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问题假设:三种条件——早期没获得满足、现在压力使早期的表现出来、能力不足人际沟通的假设:形成健康人格的条件人的价值:每个都有价值,都有潜能(3)治疗技巧看图要做选择两大直接治疗,即非反映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与宣泄)反映性技巧(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这六大技巧必须知道怎样做。
(4)模式特点A、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场境中了解对象B、综合的诊断(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C、多层面介入五个层次(也就是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练习小何每当儿子哭闹就会动手打儿子,在妻子的劝说下来见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何幼年时,其父亲有酗酒习惯,并在酒后常常打骂小何的母亲。
社会工作者经过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小何之所以打儿子是因为早年受父亲的压力,目前对儿子的问题又没有很好的教育办法,倒至他的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社会工作模式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模式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理论背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个案社会工作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
其最早可追溯到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首次使用了“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密尔顿在“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系统阐明了该学派的有关理论,标志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1951年,汉密尔顿又出版了《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一书,书中观点认为人是心理和社会共同作用下的个体,必须用整体的观点去诊断和治疗案主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阐明了该学派的理论,标志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Hollis)出版了《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一书成为该派的代表性著作。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初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很大,后来一些学者不断加以修正,逐步吸收了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人类学理论、沟通理论、学习理论、家庭理论、系统理论,危机理论等等,在此基础上,由此提出了该模式的一些基本假设和原则。
二、基本假设和原则(一)基本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在情景中。
“心理社会”这个名词是指人是由生理、心理及社会各部分组成,而其中的互动作用更促成各部分之间不断的彼此影响。
“人在情景中”认为人不能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一定要同时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即是他的家庭、学校、朋友、工作场所等社会组别因互动所产生的状态。
2、个人的成长经历对当前状况的影响。
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事物,所持的观念,所学习得到的技巧、知识和态度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个人当前的一切。
因此了解案主的早年经历对了解他的现状有很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心理社会治疗法亦强调了个人的自我调节功能,即是说不单探索问题的背景和成因,也重视案主人格的强度,由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3、个人与其环境的互动,他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对超我和自我理想的建立都有着重大意义。
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了解案主沟通的能力与技术有助于理解案主的问题以及做出正确的诊断。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摘要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并促进社会适应性。
本文将探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定义、特点、相关理论和应用,以及此模式在实际中的运用。
简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结合了心理治疗和社会工作的方法,旨在综合考虑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通过多种技术和策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改善心理健康并促进社会适应性。
这种治疗模式强调个体内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心理问题不仅受个体内部因素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特点•综合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综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注重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问题解决。
•系统性:该模式考虑个体的整体情况,将心理问题与社会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调互动:治疗过程中,个体与治疗者、家庭、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强调合作和共同目标的达成。
•关注环境:该模式认为心理问题不仅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注重改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相关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涉及多种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其中包括:•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强调家庭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整体思考家庭问题解决个体问题。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鼓励个体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关注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个体重构认知、改变行为,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应用及实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于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心理治疗等领域。
治疗者通过个体面谈、家庭访视、团体活动等形式,与个体建立密切联系,深入了解个体问题的根源并提供专业支持。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还广泛应用于社会问题的干预和解决,例如帮助家庭重建、促进职场心理健康、支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等。
通过该模式的应用,个体能够获得全面的支持和治疗,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模式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谈到社会工作的发展尤其是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无论如河都跳不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座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提升和强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个案社会工作中的主导模式,而且,创造了个案社会工作的标准处理流程产也正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推进作用。
所以,“这使个案社会工作逐渐与精神医疗工作和临床心理医师等之工作开始并驾齐驱。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心理治疗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美国一个名叫玛丽杰?雷特的精神病理社会工作者重新检省了里士满在《社会诊断》那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所讨论的个案,她的结论是,其中一半以上的案主都呈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她由此断言,个案社会工作将不可避免地进人到心理学导向。
事实也的确如此,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对心理社会治厅理论乃至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专业角度来看,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真正产生年代应该定位在1930年左右。
其中,美国史密斯学院的富兰克,汉金斯首先创造并使用了“心理社会” 这个词。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则在他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名称,并系统阐明了心理社会治厅模式的主要理论,这意味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度被认为是理论内容最丰富、理论涵盂最宽厂的杜会工作治疗模式,这主要是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广泛吸收了众多理论流派,集大成于一体。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早接受的是心理分析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后来,心理杜会治厅模式逐渐拓宽了视野,进一步吸纳了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理论学科,从而成就了国身丰富多彩的理论。
具体来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以下几个:1、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从基本理论到主要方法都对心理社会治厅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在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心理防御机制和早年生活经验等几个思想观点之上: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本构成。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思维脑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其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她)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理论假设】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它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它强调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来自过去、现在以及处理问题三个方面的压力有关,这三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它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治疗技巧】1、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它又可以分为: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
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
它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2、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辅导第三方来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它的运用对象包括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它扩展了个案服务介入的焦点,构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技巧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特点】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它认为,在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过程中,只有把服务对象放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的场景中,并把服务对象目前的内心冲突与以往的经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揭示服务对象困扰产生的真实原因。
社会工作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其关注的焦点不限于心理层面,更是扩展到社会层面。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核心理念源自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创始人里士满。
社会学家弗兰克·汉金斯直接将社会因素引入社会工作,于1930年提出了心理社会概念。
社会工作学者高登·汉密尔顿,首次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
1、人在情境中是社会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的核心概念。
心理社会模式将影响人的因素划分为个人、环境以及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看来,环境具有整体性。
3、不同于精神分析理论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个体童年的经历。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更关注人们面对的现实状况和对现实状况的心理反应。
它更关注服务对象的可以被意识到的、对当前生活的回应方式。
它强调自我不是本能的附属物,而是个体对现实反映的结果。
4、心理社会模式认为,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现实(具体的食物、衣物、住房、生命安全、医药、就业机会和受教育机会等),另一种是社会心理现实(人际关系),如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个人与同学的关系,夫妻关系等。
5、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建立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信任的关系是开展有效服务的前提。
建立这种信任关系的理论假设是:1.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都是生活的专家。
2.服务对象最了解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要求。
3.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服务对象的状况做出专业的评估。
4.双方只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将服务对象对自身的了解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判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服务对象的改变。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层面,心理社会治理模式将社会工作介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直接介入是由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开展的服务。
可以理解为直接介入是针对服务对象本身。
间接介入则是针对影响服务对象的环境因素开展的服务。
也就是间接介入是针对环境因素。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个案工作》教案第七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社会工作专业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个案工作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之一,它是个案工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传统的工作方法。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它是一种直接指导个案工作的方法,而且它的一些理论概念和假设被广泛接受,例如,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各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求助者的特定行为,这些基本看法影响了其他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一、理论背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最早是由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M.C.Jarrelt)在1928年提出的,但最早使用“心理社会”这个名词的社会工作者是美国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的夏健士(F.Hankins),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C.Hamilton)出版了《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整理,后来芝加哥大学的托尔(C.Towle)对汉密尔顿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修正,成为以心理和社会治疗为主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
托尔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
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霍利斯(F.Hollis)出版了《个案工作——一种心理与社会治疗》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扬光大,她认为个人社会生活功能的丧失或不良是由求助者的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共同导致的。
目前所使用的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概念主要来自霍利斯的总结。
二、理论假设(一)对人性的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求助者的问题视为由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处的环境把握求助者的问题。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第一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定义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指通过心理学和社会学手段来解决与心理
和社会有关的问题,心理社会治疗通常包括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和行为治疗等。
1.2 心理社会治疗技巧
(1)叙述技巧:叙述技巧是有效帮助客户理解其问题的认知技术,即提高客户理解和掌握其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及反应的能力。
(2)情绪调节技巧:情绪调节技巧是指使用转移法、应激技术
等一系列的心理技巧来调节情绪的方法,以缓解心理压力感及改善情绪的状态。
(3)自我概念技巧:自我概念技巧是指促进客户接受其自身价
值观念及自我期望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客户认识到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并能够正确的认知社会交流中的规范及自身的角色定位。
(4)计划技巧:计划技巧是指计划用来促进客户实现目标的技巧,它可以帮助客户制定可行的计划,并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5)联系技巧:联系技巧是指使客户通过与他人交流,改变个
人行为和想法,从而改善社会环境的行为技术,它可以帮助客户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然后通过这种人际关系来改善自身的精神状态。
(6)训练技巧:训练技巧是指利用社会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
练等一系列的技术来改变客户行为的技术,可以帮助客户正确的处理
社会问题,同时也能帮助客户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惯。
(7)应对技巧:应对技巧是指与客户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客户发现并实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推荐完整).ppt
? Turner(1986) 认为理论是对事实建构一系列命题 ,亦即提供一个事实的模式,帮助我们理解那是 什么和如何达成。因此,理论提供我们如何有系 统地理解复杂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现象,并且 能够进一步构思如何做适当的介入反应(引自曾 华源,2002)。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个案工作的哲学价值体系 第三章 个案工作者的素养 第四章 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 第五章 个案工作的程序 第六章 个案工作的技巧
第七章 个案工作的理论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 第三节 人本治疗模式 第四节 行为治疗模式 第五节 家庭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回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
无论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还是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都从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了解两者之间失去平衡的原因,并且找到建立新平衡的方法。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需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他(她)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她)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假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以及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过大的现实生活压力或者缺乏个人社会功能发挥的机会,常见的有经济贫困、就业机会缺乏、工作条件恶劣、居住环境拥挤、邻里关系紧张、教育机会不公平、种族和文化冲突以及亲人的去世等。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更容易出现问题。
不成熟的自我和超我功能是指由于自我和超我功能没有充分发展,服务对象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害怕独立,不愿承担责任,总是要求过度保护,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是过分依赖就是过分敌对,无法建立一种平等、关爱的成人关系;而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则是指由于自我和超我功能之间发展得不平衡,使得服务对象常常表现为过分的焦虑、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行为以及较弱的现实感和理性判断能力等。
无论是不成熟还是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都意味着服务对象在内心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对”与“错”的价值标准以及缺乏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和调整能力。
初级综合能力第四章心里社会治疗模式讲解
初级综合能力第四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讲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愈发突出。
心理社会治疗作为一种辅助心理健康的方式,在近些年备受关注和重视。
本章将围绕心理社会治疗的相关概念、原则、技能和应用进行深入讲解。
一、心理社会治疗的概念心理社会治疗是指通过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个体或裙体的心理健康稳定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主要包括情感支持、文化融合、问题解决等多种方法,并注重个体的主动参与和社会支持系统的配合。
二、心理社会治疗的原则1. 人本原则:心理社会治疗应当以人为本,尊重和理解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2. 综合原则:心理社会治疗应以综合的方式对待个体的身心健康问题,将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3. 全面性原则:心理社会治疗应当全面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治疗的目的。
4. 系统性原则:心理社会治疗应当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将个体的问题纳入系统的社会背景中来观察与分析。
5. 多元化原则:心理社会治疗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满足不同人裙的需求。
三、心理社会治疗的技能1. 交流技能:包括倾听、表达、反馈等方面的技能。
2. 引导技能:包括启发、引导、激发潜能等方面的技能。
3. 解决问题技能:包括问题识别、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技能。
4. 情感支持技能:包括倾诉、抚慰、共情等方面的技能。
5. 自我调适技能:包括情绪管理、压力缓解、自我调节等方面的技能。
四、心理社会治疗的应用1. 个体心理社会治疗:包括对个体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评估和干预,帮助个体实现身心健康。
2. 家庭心理社会治疗:包括通过调解、重建交流和解决家庭问题等方式,帮助家庭实现和睦相处。
3. 裙体心理社会治疗:包括对裙体性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管理,帮助裙体实现共同目标和团结合作。
在实践中,心理社会治疗所需的机构和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专业人士都应当加强对心理社会治疗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3,658
提高个体自我意识
通过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 情绪、行为和认知过程,增强个 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促进个体发展
通过帮助个体发展自己的兴趣、 能力和目标,促进个体的全面发
展和自我实现
74%
30000
改变不良行为模式
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良的 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培养个体 的积极应对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1
2
3
4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A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家庭治疗中最
常用的理论模式之一,它强调个人
的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
方面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及这些
方面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B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的理论基础、治疗目标、治疗技术
、应用领域和限制等
PART 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素的影响情绪理论:情绪理来自强调 情绪在个体的行为和健康 中的作用。情绪体验与个 体的生理反应密切相关, 并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文
化环境的影响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 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在形成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中的重要性。个体的认知 过程受到个人的经验和环
境因素的影响
PART 2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目标
PART 3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家庭评估:家庭评估是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包 括对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角色 和关系、家庭沟通和互动等方面 的评估。家庭评估可以通过观察 、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
家庭干预:家庭干预是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 包括多种策略和方法,如家庭系 统排列、家庭规则重建、家庭沟 通训练等。家庭干预的目标是改 善家庭功能,帮助家庭成员更好 地应对问题和挑战
7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华炜
背景知识: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首次使用 “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系统 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霍利斯 综合各种理论使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发扬光大。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在情境中理论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四个方面)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与三个方面的 压力有关)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2. 行为分析具体原则
第一,人的当前行为往往受到了早年生活经验 的潜在影响。 第二,当前社会环境的不适会引发案王的行为 问题。 第三,人的行为出现问题是因为人格结构出现 了内在问题。
3. 关于治疗的价值取向
第一, 要尊重案主、接纳案主。 第二, 应该承认案王的需要,并以案主为中 心。 第三, 应该承认案主自决的权利,引导案主 自我成长。 第四, 应该鼓励协助案主通过改变环境来改 变自我。 第五, 应该尊重案主的差异性多强调个另化 治疗。
活着还不如家里的乌龟
“我想从天桥上跳下去让汽车撞死,也想过服用安眠药、跳 楼。”19岁的男孩小周在12355热线中诉说自己有过三次自杀的念 头。 “我觉得活着甚至不如家里养的乌龟。乌龟在家,妈妈还不停 地给它喂食呢。” 无奈、孤独、郁闷,小周去年没考上大学,失业在家一年。 “父亲因为我失业在家,经常绷着脸,总和母亲吵架,还以离婚 相威胁。” “爸爸妈妈还有老师,都认为我学习不好,不是好孩子。唉,活 着没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了!”一直低声叹气的小周哭泣着说。 “我自杀之前只想见姥爷,可姥爷早去世了……再也没有人对 我好了。” 分析面临的压力 :大学未考上、失业、父亲下岗、父母威胁离婚、 父母老师认为自己学习不好、姥爷去世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四、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五、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六、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七、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什么是个案工作方法?1.定义:运用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适应社会的工作方法。
三大要素: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个别化方式;目标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人是社会环境中的人,要注重人的社会方面的发展,帮助的目标是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和谐。
2.本质协调适应、恢复和增强社会功能所谓的社会功能,是指社会角色及其所应发挥的作用。
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社会功能恢复;(处理困境能力、社会环境适应性、人与环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社会功能增强;(发掘运用自身资源、运用环境资源能力、预防能力提高)二、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2)理论假设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三因素也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问题假设:三种条件——早期没获得满足、现在压力使早期的表现出来、能力不足人际沟通的假设:形成健康人格的条件人的价值:每个都有价值,都有潜能(3)治疗技巧看图要做选择两大直接治疗,即非反映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与宣泄)反映性技巧(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这六大技巧必须知道怎样做。
(4)模式特点A、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场境中了解对象B、综合的诊断(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C、多层面介入五个层次(也就是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练习小何每当儿子哭闹就会动手打儿子,在妻子的劝说下来见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何幼年时,其父亲有酗酒习惯,并在酒后常常打骂小何的母亲。
社会工作者经过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小何之所以打儿子是因为早年受父亲的压力,目前对儿子的问题又没有很好的教育办法,倒至他的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诊断
诊断是指社工整理和分析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并对其问题的性 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做出评估和推理的过程。
1、心理动态诊断 2、因由诊断 3、分类诊断
(三)治疗
治疗是指对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 修正、帮助和调整的过程,以便求助者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各种内心困扰,充分利用自身的潜能健康 地发展。 减轻焦虑和不安 减轻系统功能失调 增强自我适应功能 开发潜能 增强自我实现需要
三、治疗过程
(一)心理社会研究
工作者需要把求助者引入到产生其问题的特定的情境中,从求助 者具体的人际互动中收集、了解有关求助者的资料,并将这些资 料综合起来,以便揭示导致求助者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原 因所在。
1、收集资料 ; 2、了解案主 的感受 ; 3、协助案主进行自我发现; 4、 综合分析,确立下一步诊断的方向;
(3)人格发展反映 :认识和评价早年痛苦经历:宣泄、 分析、修正。
2、间接治疗的技术
支持、直接影响、宣泄、反映讨论。
注意: (1)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技巧 (2)尊重求助者的自决权 (3)选择合适的角色 提供者 找寻者 创造者 传译者 中间人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假设和原则 三、工作过程 四、工作技巧 五、模式评述
一、理论背景
1、里士满(Mary E·Richmond)注重人与环境的双重焦点观,标志 着心理社会派理论“情境中的人”这一取向的开始
2、汉金斯(Frank Hankins):1930,首次使用“心理社会”概念 3、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1937,首次系统阐明该学派有关理
论 4、霍利斯(Hollis):1960’s,《个案工作——一种心理社会疗法》
二、基本假设和原则
(一)基本假设
1、对人性的假设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
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 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
2、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
(1)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 (2)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使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
五、模式评述
(一)贡献
1、主导性 2、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开放 3、应用范围广泛
(二)局限
1、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 2、对案主的要求比较高
课后作业 1、案例阅读:国雄的大佬生活 2、案例分析
当事人:我不喜欢我父母经常啰嗦我。我已经十五岁了,他们还当我 小孩。我今天决定一走了之,自己出去闯天下,我不会饿死的。
E、干预
(3)探索-描述-宣泄: 探索和描述:是指工作者用点头、微笑、沉默、不了解的
神情或语气来表达他对案主描述的倾听,同时鼓励案主表 达内心的感受。 宣泄:指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阻碍地表达其负面情绪。
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出现偏差 (3)求助者的问题还与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对人际沟通十分重视,认为它是保证人
际互动有效进行的基础;
4、对求助者价值的假设: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
有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是未被开发而已
(二)基本原则
1、个别化 2、接纳 3、当事人自决 4、不批判态度 5、表里一致 6、保密 7、受控制的情绪反应
理论是指一系列相当抽象和一般化的陈述,其目的 在解释(回答“为何”的问题)某些面向之经验 世界(直接或间接透过我们的感觉来认识“事实 ”)(Chafetz,1987,引自曾华源,2002)
Turner(1986)认为理论是对事实建构一系列命题 ,亦即提供一个事实的模式,帮助我们理解那是 什么和如何达成。因此,理论提供我们如何有系 统地理解复杂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现象,并且 能够进一步构思如何做适当的介入反应(引自曾 华源,2002)。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个案工作的哲学价值体系 第三章 个案工作者的素养 第四章 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 第五章 个案工作的程序 第六章 个案工作的技巧
第七章 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
第一节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第二节 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 第三节 人本治疗模式 第四节 行为治疗模式 第五节 家庭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回顾
2、反映性沟通动力技巧
(1)现实情况反映:工作者通过一些专门的治疗技巧协助 求助者对其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心困扰做出正确的 理解和评价。
(2)心理动力反映:协助案主进一步去发掘其感受、态度 与行为的内在心理根源,重点在于使案主察觉其不适当或 有害的心理形态及倾向,以减少它们对案主的影响力。
四、基本技术技巧
(一)直接治疗技巧
1、非反映性沟通动力技巧 (1)支持
A、对求助者的接纳 B、对求助者的保证 C、向求助者提供实物帮助
(2)直接影响:工作者通过间接或直接地表示自己的态度 和立场来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扰的消除。
根据直接影响的强度: A、强调 B、建议 C、忠告 D、坚持 技巧实训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