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定放样点位的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全站仪中间法测量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

全站仪中间法测量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

全站仪中间法测量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摘要]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在我国许多工程中有所应用,但业界人士对其研究比较少。

为此,本文通过介绍全站仪中间法三间高程测量的原理,重点针对全站仪中间法测量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工作进行探讨,并阐述了各种因素对高程测量精度的影响,以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观测方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工程建设数量日益增加。

在工程项目勘测和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高程测量,这对项目的测量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传统的高程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水平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平测量是一种直接测定高差的方法,但容易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外业工作量大,测量速度慢。

而三角高程测量具有灵活性好、效率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较快,是丘陵和山地测定高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同时,全站仪的推广也使得三角高程测量在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

但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出现误差。

因此,加强全站仪中间法测量误差的分析工作就十分重要了。

1全站仪中间法高程测量原理全站仪中间法高程测量原理如图1,A和B两点上安置反光棱镜,在A、B 的大致中间位置0点安置全站仪。

0、A两点的高差为:式中:S1、α1、f1分别为0至A点的斜距、竖直角、球气差改正数,为仪器高,为A点的目标高。

球气差改正数计算公式为:同理,0、B两点的高差为:A、B两点间的高差为:由公式(4)可知,全站仪中间法避免仪器高的量取,但高差测量精度还受到测距精度、测角精度和觇标高量取精度以及前后视球气差的影响。

2观测方法及分析2.1外业观测方法参照三等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要求,进行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可消除或消弱误差的影响。

具体的观测方法有:(1)控制前、后视距差和视距累计差。

大气折光是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系统误差来源,其系数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变化,难以精确测定。

工程测量中全站仪坐标法点位放样误差分析

工程测量中全站仪坐标法点位放样误差分析

m ; = S x m / p 。 ( 1 - 8 )
上 式 即 为拨 角 误 差 对 放样
进行鉴定方可使用 , 我们视仪器 自身的误差为固定值 , 这里不作为研究对象。 使 用 全站 仪放 样一 般 都采 用角 度 与距 离交 会 的方法 来确 定 放样 点 的位 置 , 因
此 全 站仪 的放 样属 于极 坐标 放 样法 。 按 其作 业 流程 , 如图1 - 1 所示 , 其 误差 来 源及 影 响分别 为 :
工程测量 中全站仪 坐标法点位放样误差分析
摘要 : 目前工 程测 量 中利用 放样 全 站仪 的方法很 多, 本 文主要 叙述 了全 站仪 坐标 放 样法 的误 差来 源 及如 何 采取相 应 的措 施减 少 误 差并 提高 放样 精度 方 法进 行探 讨 。 关键 词 : 坐标 放样 法 误 差 分析
则 : = 一 ¥ 2 / ( 2 × ) 一 × c o s p / 。 } × ( 1 - 6 )
上式 即为安 置仪 器过 程 中两 种误 差对 点 位放样 精 度 的影 响 。
2 . 2角度误 差 对放 样 点的影 响
按下放样键后 , 仪器会自动提示旋转的角度和移动的距离。 用全站仪放样点位 , 可事先输入气象元素即现场的温度和气压, 仪器会 自动 进行 气象 改 正 。因此 用全 站 仪放样 点 位既 能保 证精 度 , 同 时操 作 十分 方 便, 无需 做 任何 手工 计算 。
3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往往是在沉降转测点以及基准点布设之后进行的其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一方面就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案以及其观测周期进行沉降观测为了对初期数据的准确性加以保证往往在每一点的初期观测采取多次测量并对观测的数据加以记录最后分析处理观测的数据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随着新仪器新设备的不断出现,测量技术的不断提高,同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这就对精度的要求加强了许多,随着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的广泛应用,为了使全站仪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运用,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对全站仪在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在我们建筑施工测量中,全站仪主要是用于测量坐标点位的控制和高程的控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全站仪放样的误差作简要概述。

1、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坐标点的误差分析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点位中误差MP由测距边边长S(m)、测距中误差ms(m)、水平角中误差mβ(″)和常数ρ=206265″共同构成,其精度估算公式为:而水平角中误差mβ(″)包含了仪器整平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仪器本身的测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响等。

式(3)表明,对固定的仪器设备,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样时,误差相等的点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心为测站O。

因此对每一个放样控制点O,可以根据点位放样精度m计算圆半径S,在半径范围内的放样点都可由此控制点放样。

由式(1)可看出,放样点位误差中,测距误差较小,主要是测角误差。

因此,操作中应时时注意提高测角精度。

2、全站仪在控制三角高程上的误差分析一般情况下,在测量高程时方法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

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当A、B两点距离较短时,用上述方法较为合适。

在较长距离测量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

设仪器高为i,棱镜高度为l,测得两点间的斜距为S,竖直角α,则AB两点的高差为:一般情况下,当两点距离大于400m时须考虑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在高差计算时需加两差改正。

式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取6371km, k为大气折光差系数,k=1-2RC (C为球气差,C=0.43D2/R,D:两点间水平距离)。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当距离较远时,影响高差精度的主要因素就是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如果高程传递次数较多,累计误差就会加大,在测量时,最好是一次传递高程,若有需要,往返测高程,取其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全站仪坐标放样注意事项

全站仪坐标放样注意事项

全站仪坐标放样注意事项
1. 嘿,一定要检查全站仪的设置啊!就像你出门得先确认带没带钥匙一样,要是全站仪的设置错了,那后面的工作不就全乱套啦!比如上次我和小李一起干活,就差点因为这个出大错呢!
2. 注意棱镜常数要设置对呀!这可不是能随便乱来的,不然就像跑步比赛你跑错了赛道,能到达正确终点吗?我记得有一回就是因为这个常量没设置对,浪费了好多时间重新来过。

3. 测站点坐标可千万不能弄错哟!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地方,地址都搞错了,还能找对地方吗?上次我们组的小王就是因为这个弄错了,被领导狠狠批了一顿!
4. 放样的时候角度得看准喽!就像射箭得瞄准靶子一样,稍有偏差那可就谬之千里啦!那次我自己放的时候就不小心偏了一点点,还好及时发现修正了。

5. 别忘了随时复核啊!这多重要呀,就像走楼梯得时常回头看看走得对不对。

有一次我就偷懒没复核,结果差点出大问题!
6. 天气不好的时候更要小心啊!大风大雨的,全站仪也会受影响呀,就像人在恶劣环境下也会不舒服一样。

记得那次下暴雨的时候,我们硬是等雨小了才继续。

7. 仪器要爱护好呀!这可是我们的宝贝,要是弄坏了可不好办了。

就像你爱惜你的手机一样,得好好对待全站仪。

我可是每次用完都小心翼翼地放好呢!
总之,全站仪坐标放样一定要认真仔细,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全圆方向法是适应于较低精度的角度观测方法,全 组合测角法适用高精度角度观测。
第3页/共14页
二、仪器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
㈠ 视准轴误差 仪器的视准轴不与水平轴正交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视准轴误差。 产生视准轴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望远镜的十字丝分划板安置不正确; ➢望远镜调焦镜运行时晃动; ➢气温变化引起仪器部件的胀缩,特别是仪 器受热不均匀使视准轴位置变化。
第4页/共14页
如图所示,视准轴偏离了与水
平轴HH′正交的方向而产生视准轴
误差c,规定视准轴偏向垂直度盘
一侧时,c为正值;反之,c为负
值。测量学中已经证得,视准轴
误差c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为 c
c c
cos
式中a为观测时照准目标的垂直 角。由式可知,c的大小除与c值 有关外,还随照准目标的垂直角a 的增大而增大,当a =0,则
c =0。
第5页/共14页
盘左时视准轴偏向垂直度盘一侧,正确的水平度盘读数L0 较有视 准轴误差影响c 时的实际读数L为小,故
L0 L c
以盘右观测时,视准轴则偏向盘左时的另一侧,这时正确的水平 度盘读数R0显然大于有视准轴误差影响 c的实际读数R,故
R0 R c
取盘左、盘右读数的中数,得 A 1 (L R) 2
2.用两个度盘位置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视准轴误差影响的前提条 件是什么?
3.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方向观测值的影响与观测目标的垂 直角和方位有关?为了削弱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方向观测的影响, 《规范》对观测操作有哪些规定?
5.影响方向观测精度的误差主要分哪三大类?各包括哪些主要内 容?
水平轴所形成的平面呈水平状态,下图中的 HN,1H即N 画有斜线的

全站仪导线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探讨

全站仪导线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探讨

全站仪导线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探讨霍菲摘要:全站仪因其测量精准、易于操作、所需劳动量不大等,在现今测绘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但受到一些实地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制约,全站仪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工作正常进行的问题,如此便可能导致所测数据与实际有出入,导致实测数据不准确,质量无法保证。

实际工作中,小范围内的控制网测量会利用导线进行测量,此方式对精确程度有着高标准的要求。

于户外进行观察测量时,稍不注意所测数据便极易超出限制。

本文将探讨全站仪导线的测量工作时出现数据误差其缘故与解决方式。

关键词:全站仪;导线测量;分析误差;探讨方法、对策现今的许多的测量工作会应用到全站仪这一仪器。

尤其是进行控制测量时,全站仪优势便凸显了。

但在测量工作方面,应注意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多次的核对,数据若有出入,那么及时的分析与计算是必要的,并且,还应据实际提出解决方案,如此可使准确度得到保证。

一全站仪其运行的特点(一)全站仪运行特点1.全站仪是结合测角和测距两大功能与一身的智能测量设备。

所需的各类数据都可以测定、记录和运算,这一系列操作都是仪器自动进行的。

2.全站仪其拥有的一些与外界的设施进行通讯的插口有很大作用,譬如与计算机以及扫描类的仪器进行连接,这样所需的数据便可以得到很直观的呈现,同时,计算整理数据、测绘图像这类工作便更加有效率。

3.另外还须注意的是全站仪拥有双轴的补偿系统,这对于纠正某些数据或者结果的误差是有作用的。

(二)导线测量的分类及技术要求1在控制测量中,导线一般分为闭合导线、附和导线和支导线2.导线测量中,全站仪测定的速度快,精确度高,与较为传统的经纬仪器加测距仪相比显得更为直观可靠,因为前者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各项数据,并且可以进行记录,这样人为的原因对于测量的影响则会降低。

二关于测量误差的区分测量误差极易对观察以及测定的结果形成一个消极的影响,以下将讨论关于误差的区分问题。

(1)系统类误差,这个类型的误差是指假定观测所处的环境以及各所需条件都一样,这时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以及测量,若是出现误差其数值以及各符号都有规律的变化。

全站仪点放样实验报告(5篇)

全站仪点放样实验报告(5篇)

全站仪点放样实验报告(5篇)学生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为以后的进展奠定根底,是丰富自己的文化学问,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学问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当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与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学问应用于实际工程工程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k“ href=“/Special/xuexifangfa/“ target=“_blank“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受有很大益。

同时也可以说这次工作是对同学的一次考念,在实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虽然生病但是依旧坚持工作,可以说着种精神是相当名贵的。

通过这次野外工程实习,加强了自身把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但是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白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当留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学问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首先,通过实习,让我发觉我在平常学习中存在的许多学问漏洞。

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学问都比拟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学问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教师再次进展指导。

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坚固的把握相关的学问点;也能令我提高对仪器的操作的娴熟、精准程度(比方能够快速对中整平)。

全站仪点放样试验报告二首先感谢学校和教师给以了我这次参与工程实践的时机,在这次20多天的实习过程中,经过这次实习,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熬炼,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

学生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为以后的进展奠定根底,是丰富自己的文化学问,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学问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当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与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学问应用于实际工程工程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受有很大好处,实习报告《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

浅谈全站仪坐标放样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全站仪坐标放样中的几个问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Leabharlann 03全站仪坐标放样的优化策略
优化坐标系选择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坐标系是全站仪坐标放样的 关键,可以减少测量误差和提高测量精 度。
VS
详细描述
在坐标系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测量区域 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与实际相符的坐标系 。对于大范围测量,应优先选择国家或地 方统一的坐标系,以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对于小范围测量,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独立坐标系,但需注 意避免坐标系变形和扭曲。
规范仪器操作
总结词
规范仪器操作是全站仪坐标放样的基础要求,可以避 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和损坏。
详细描述
在仪器设置方面,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初始化 和设置,确保各项参数正确无误。在观测过程中,应 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对整体目标进行粗略定 位,再对局部目标进行精确放样。同时,应密切关注 天气变化和仪器状态,避免恶劣天气和高温等因素对 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数据处理方面,应采用合适的软 件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提高测量成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坐标系选择问题
总结词
坐标系选择错误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 差
详细描述
全站仪在进行坐标放样时,需要选择 正确的坐标系,包括地理坐标系和直 角坐标系。如果选择不正确,会导致 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影响施工精度。
坐标点位精度问题
总结词
坐标点位精度不足可能导致施工误差
详细描述
在进行坐标放样时,需要确保坐标点位的精度。如果坐标点位精度不足,会导 致施工时无法准确找到目标位置,从而产生施工误差。
详细描述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算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高精度测量仪器,可以 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目标点的坐标数据。通过全站仪坐标放样,可以将设计图纸 上的坐标点位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测设到实地,为施工放样提供依据。

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分析

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分析

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分析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分析一、简介在土木工程和建筑领域,全站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地面或建筑物的坐标、角度和高度等参数。

在工程测量中,坐标放样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测量任务,旨在确定建筑物或工程项目的具体位置和几何形状。

本文将对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进行分析,以探讨该实验的意义、目标和相关参数等。

二、实验目的1. 确定测量点的坐标:通过全站仪精确测量各个测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用于后续设计和施工工作。

2. 验证基准点的准确性:通过对已知基准点的测量,检验全站仪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3. 实践操作全站仪的使用: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1. 实验步骤:a) 设置全站仪:在实验前,需要设置全站仪的初始参数,如大地坐标系、高程单位等。

b) 放置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位置放置全站仪,确保能够覆盖测量区域。

c) 观测测点: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获取测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数据。

d) 计算坐标:根据观测数据和测点的基准点,计算各个测点的坐标。

e)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结果分析:a) 测点坐标的准确性:通过与已知基准点进行比对,评估测点坐标的准确性。

如果测点坐标与基准点存在较大偏差,则可能存在观测误差或仪器偏差,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修正。

b)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全站仪作为高精度测量仪器,其观测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对于实验结果不可靠的情况,需要重新观测或检查仪器的校准情况。

c) 数据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和算法,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存在异常数据或明显偏差的情况,应进行异常值检测和处理。

四、实验总结坐标放样实验是土木工程和建筑领域中常用的测量任务,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和观测,可以准确确定测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

在进行该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全站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保持仪器的校准状态和定期维护。

rtk测量精度规范

rtk测量精度规范

以全站仪所测定的坐标值为真值,那么2种方法所测得的坐标的差值即可认为是RTK测量的误差。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点位误差<5cm,可得如下结论。

1、RTK测量结果与全站仪测量结果互差均在厘米级,其中互差最大为3.4cm ,最小为0.4cm。

2、若以全站仪测定的点位坐标为准,RTK放样点点位误差均在±5 c m以内,RTK放样点点位相对于全站仪测定点位误差按公式m=±计算,结果为2.3cm。

3、统计数据表明:若以全站仪测量结果为准,可以认为RTK测量结果的点位精度达到厘米级,需要指出的是各点位之间不存在误差累计,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弊端,完全能满足点的测设精度要求。

4、但本次检验的结果是在全站仪测量误差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分析的,如果考虑到全站仪的误差,放样点有可能出现误差大于5cm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点误差,误差的原因可能是RTK系统自身的误差,也可能是测量环境对RTK的影响产生的误差,或许也是我们自身操作的不正确造成的,但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放样时存在测量环境影响中的“多路径误差”或“信号干扰误差”。

5、对于上述误差超限的点,我们可以根据误差的原因,采取措施来消除或减小误差,如:改变基准站的位置,选择地形开阔的地点,远离无线电发射源、雷达装置、高压电线等,或采用有削弱多路径误差的各种技术的天线等。

对于误差较大RTK又难以削弱其误差的点我们可以采用其他的测设方法,如用经纬仪和电子测距仪利用导线点对RTK放样的点进行测量,得出点的精确位置,再制作模板,标出点的正确位置。

表4.1 《地籍测量规范》中对界址点的规定档次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m适用范围A1±0.05大、中城市的的繁华地区街道外(街坊)内的明显界址点A2±0.10中、小城市(城镇)一般地区或大型工矿区、新型住宅区。

街道(街坊)内部的隐蔽界址点。

A3±0.25其他地区A4±0.50农村地区。

全站仪在使用中的误差

全站仪在使用中的误差
二、全站仪测图高程中误差分析。 众所周知,全站仪测图的高程为三角度程,而三角高程单向观测的 高差计算公 h=D×tan α v+(1-k) D2/2R+i-v ,对公式进行全微分求出真误
差关系式,然后根据误差传播定律求出中误差平方关系式为: M h2= (tan α v+(1-k)D/R) 2MD2+(D×sec α v)2M αv+(D2/2R)2Mk2+Mi2+Mv2 。由中 误差平方关系式分析各变量的取值。
≤ 0.4
山地、高山地和 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 坊内部
≤ 0.75
≤ 0.6
4.1.9 ⒈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 0.5m 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
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 0.15m 。
⒊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 4.1.9 的
规定。
表 4.1.9
地形类 别
比例
D
MD
Mi
Mv
Mk

M
半测
1:500
2
150
3.3
2.1
2.1
0.05
5
2
1:1000
250
3.5
2.1
2.1
0.05
5
2
1:2000
400
3.8
2.1
1
0.05
5
由表格数据知,全站仪测图地面点高程精度远优于规范规定的限差
(附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面土质的影响,以及有些点不方便目
标的放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棱镜中心至地面的高度有误差,所以实际工
一、全站仪测图点位中误差分析 1、全站仪测角误差分析 检验合格的全站仪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①仪器本身的误差(系统误差)。这种误差一般可采用适当的观测 方法来消除或减低其影响,但在全站仪测图中对角度的观测都是半测 回,因此,这里还是要考虑其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分析仪器本身误差的 主要依据是其厂家对仪器的标称精度,即野外一测回方向中误差 M 标, 由误差传播定律知,野外一测回测角中误差 M1 测= M 标,野外半测回 测角中误差 M 半测= M1 测=2M 标。 ②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 的影响在《测量学》教材中有很详细的分析其公式为 M 中= ρ e/ ×SAB/S1S2 其中 e 为偏心距,熟练的仪器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对中偏心 距一般不会超过 3mm ,这里取 e=3mm 。 S1 在这里取全站仪测图时的 设站点(图根点)至后视方向是(另一通视图根点)之间的距离, S2 取全站仪设站点至待测地面点之间的规范限制的最大距离。由公式知, 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与两目标之间的距离 SAB 成正比,即水平 角在 180 时影响最大,在本文讨论中只考虑其最大影响。 ③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测角的影响,《测量学》教材推导出的化 式为 m 偏= ρ /2× √ (e1/S1)2+(e2/S2)2 , S1 、 S2 的取法与对中误差中的取 法相同, e1 取仪器设站时照准后视方向的误差,此项误差一般不会超 过 5mm ,取 e1=5mm , e2 取全站仪在测图中的照准待测点的偏差。因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


点号 01 02 03
测量坐标
X坐标 207901.320 207917.295 207899.602 Y坐标 300562.450 300554.979 300518.020
04
05 06 07 08 09 10
207883.640
207886.644 207911.585 207896.675 207923.555 207885.444 207912.850
误差和平均中误差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都 符合精度要求。
但是第二种方法精度更高,所以我们在放样
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选用此法。

目前全站仪已成为工程测量施工过程中 不可或缺的首选测量仪器,因此,对全站仪放 样进行精度分析 ,从而制定出简捷、适用的使 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 对以上各种问题的实验和研究,了解全站仪 坐标放样的操作方法与放样精度,为指导今 后的施工放样工作提供依据。
mp 8m m
m限 2mp 16mm

点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设计坐标
X坐标 207901.311 207917.287 207899.610 207883.633 207886.652 207911.582 207896.668 207923.546 207885.436 207912.856 Y坐标 300562.440 300554.970 300518.027 300525.496 300571.091 300543.286 300545.394 300569.481 300565.218 300562.185
谢谢!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 及精度分析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工程放样的原理与方法 第3章 全站仪的功能与使用 第4章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误差分析与校正的实际操作方法

全站仪误差分析与校正的实际操作方法

全站仪误差分析与校正的实际操作方法全站仪是测量领域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它可以高精度地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不可避免。

误差的存在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前,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是非常必要的。

误差分析是指定量化测量误差的过程。

全站仪的测量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部分。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的本身性能造成的,如仪器的刻度误差、仪器的非正交误差等。

随机误差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的,如风、温度等因素引起的测量值波动。

误差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各种误差的来源和大小,为进一步的校正提供依据。

校正是指根据误差分析的结果,对全站仪进行调整和修正的过程。

校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刻度校准。

全站仪的刻度误差是导致其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值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之一。

刻度校准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与标准仪器进行对比,确定仪器的零点、刻度间距等参数是否准确。

校准时要注意使用准确的参考点和稳定的测量平台,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第二种方法是非正交误差的校正。

全站仪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非正交误差。

非正交误差是指全站仪的测量轴线与其相互垂直的轴线之间存在的误差。

校正的方法是通过测量一组已知位置的点,根据实际测量值与理论测量值的差异,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非正交误差的大小和方向,然后进行调整和纠正。

第三种方法是系统误差的校正。

系统误差包括仪器的固有误差和人为误差。

固有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结构和性能限制导致的,如刻度不准确、光学系统失调等。

人为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或操作不当导致的,如观测时姿态不稳定、目标点选择不准确等。

校正的方法是通过对一系列已知位置的点进行测量,计算出实际测量值与理论测量值的差异,并根据差异的大小和方向来判断和修正系统误差。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可以用于全站仪误差的校正,如温度校正、气压校正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仪器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校正方法。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精)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精)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引言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在施工测量和放样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全站仪在测量中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影响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全站仪在施工测量和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提高在施工测量和放样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的误差来源测量环境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受到测量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影响: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会使测量误差产生变化;2.湿度影响:全站仪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会出现雾气或水珠,影响测量精度;3.光线影响:测量现场的光线强度对全站仪的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

仪器本身误差全站仪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仪器标定误差:全站仪在标定时存在一定的误差,标定不准确会影响测量精度;2.仪器本身精度:全站仪的精度是有限的,精度越高的仪器,成本也越高;3.仪器老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全站仪所存在的误差会逐渐增加,仪器需要定期检测和校准。

操作和人为因素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造成误差,如:1.操作不当:全站仪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当会影响测量的精度;2.视野问题:在测量中需要注意视野的影响,避免盲点等问题。

如何避免全站仪误差标定和调校为了提高仪器精度,我们需要进行标定和调校。

首先对全站仪进行标定,包括水平标定和垂直标定。

接着需要对全站仪进行调校,操作方法为:1.拿出校准器,使用校准器进行调校;2.进行水平标定;3.进行垂直标定;4.进行电气转角标定;5.进行其他标定。

操作注意事项除了标定和调校之外,正确的测量操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清洁全站仪表面和望远镜:在使用前需要清洁全站仪表面和望远镜,以保证精度;2.安装三脚架:安装三脚架时需要制定合理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仪器必须处于水平状态;3.遮阳处理:全站仪需要进行遮阳处理,以保证可以在强烈阳光下使用;4.视线注意:在测量时需要注意视线的范围,避免视野被遮挡;5.环境条件:在施工测量和放样中需要注意环境条件,避免雨天、大风天等影响测量。

全站仪放样实验报告

全站仪放样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站仪放样实验报告篇一:全站仪综合试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全站仪的应用二、实验目的1、测距综合试验实验报告熟知全站仪的基本构造、操作原理、操作流程、主要功能等,旨在加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出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基本原理(1)光电测距仪发出红外光束到目标点位处调平后的棱镜经反射回来,全站仪计算发出光束的时间点到返回的时间点,从而计算光束运行轨迹的长度,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运行速度的不同,所以要求精确测量时应避免大雾、高温、和空气潮湿的天气,全站仪中有测温度和测气压的装置,测得温度和气压后生成一个改正系数,在全站仪每次测距时都参与计算,尽管如此,全站仪仍然不能把所有气象因素都计算在内,所以在进行要求精度较高的测量时应选在晴朗、空气质量较好的天气进行。

(2)大气折光对测距的影响:光越靠近地面时折光越大,仪器支起应高出地面1m以上,特别在高温天气,靠近地面处的气浪非常大,造成的折射率也非常大,要避免在这种天气进行高精度测量。

(适用所有仪器)(3)棱镜常数: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为1.5-1.6,在空气中近似等于1,光在玻璃中传播比空气中慢很多,所以光经过棱镜中所用时间较空气中长,测得距离会比实际增大一定的距离,增大的部分为棱镜常数,这个在说明书中有所标注。

2、测角3、误差与经纬仪的原理是一样的仍旧采用度盘,从度盘采用电扫描和电子元件进行自动读数和液晶显示,以便把测得的角度生成电子数据,为全站仪内部计算提供数据。

因为常用全站仪的光电测距测距中误差为±5mm左右,(我国现行城市测量规范将测距仪划分为两级,即,一级:为中误差小于5mm,二级为中误差大于5mm小于10mm),梭镜对中的高度误差,以及竖直角测量误差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所累积的误差是很大的,所以不宜用全站仪进行要求高程精度比较高的测量工作。

4、全站仪内部运算在进行坐标放样和坐标测量工作中,全站仪在已知点建站后,用另一通视的已知点做为后视,然后测距,测距后全站仪根据这两个已知点自动进行内部运算,计算出这条边的坐标方位角,此时以这条边为起始边就可以进行测量工作了。

浅析施工测量误差及措施

浅析施工测量误差及措施

浅析施工测量误差及措施摘要: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是计量学中的2个重要基本概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指出了测量误差的定义和分类情况,以及每种测量误差的性质,然后针对每种测量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来达到减弱或消除误差的目的。

关键词:测量;误差;不确定度;随机,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1引言经过十几年工程施工测量工作。

我认为施工测量的本质就是尽量减少“误差”。

在导线复测、水准路线测量、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中,像对中整平、消除目镜视差、换手测量等等技术手段,就是减少误差的过程。

现从误差的定义及分类;分别以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水准仪、全站仪来浅析在测量时,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叫误差。

真实值或称真值是客观存在的,是在一定时间及空间条件下体现事物的真实数值,但很难确切表达。

测得值是测量所得的结果。

这两者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是测量误差。

每一个物理量都是客观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大小,人们将它称为该物理量的真值。

进行测量是想要获得待测量的真值。

然而测量要依据一定的理论或方法,使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环境中,由具体的人进行。

由于实验理论上存在着近似性,方法上难以很完善,实验仪器灵敏度和分辨能力有局限性,周围环境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待测量的真值是不可能测得的,测量结果和被测量真值之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这种偏差就叫做测量值的误差。

测量误差主要分为三大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测量装置误差2、环境误差3、测量方法误差4、人员误差器的原因(Instrumental Errors):每一种测量仪器具有一定的精确度,使测量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外,仪器结构的不完善,也会引起观测误差。

观测者的原因(Personal Errors):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辨别能力存在局限性,在仪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等操作时都会产生误差。

工程中全站仪的使用以及误差分析

工程中全站仪的使用以及误差分析

工程中全站仪的使用以及误差分析摘要:本文将对全站仪的基本功能进行介绍以及在误差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全站仪测量高程新的方法,降低误差以实现对工程测量任务的精确控制。

关键词:全站仪基本功能;全站仪测高程新方法;轴线误差分析;减小误差1.引言20世纪下半叶是测绘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近10余年来,它尤其获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 促进这一时期飞跃前进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测量仪器的惊人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全站仪的出现和使用. 作为交大土木工程的学生,掌握以后测量工作中常用的全站仪尤为必要,全站仪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微型计算机组合而成,不仅可以自动测距、测角、自动记录和计算,而且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既节省了人力又减轻了繁重的外业工作,因此深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欢迎和青睐。

2.全站仪基本功能2.1 自动设定方位角功能通过给定的后视点方位角,按输入键全站仪可直接设定方位角. 如后视点方位角未知,可先输入测站点A的坐标值() 和后视点B 的坐标值() ,再照准后视点,然后只需按一下功能键,仪器就会自动计算并设定后视点的方位角.后视点的方位角按下式计算:实质上,全站仪就是利用其自身的编程和存储功能按上述公式实现方位角的自动计算的。

2.2 测量三维坐标功能将全站仪安置于测站点A 上,选定三维坐标测量模式后,首先输入仪器i、目标高v 以及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值() ,然后照准另一已知点设定方位角,接着再照准目标点P 上的反射棱镜,一按坐标测量键,仪器就会按以下公式利用自身内存的计算程序自动计算并瞬时显示出目标点P 的三维坐标值() .式中为斜距;为天顶距;为方位角。

2.3 三维放样功能将全站仪置于测站点上,选定三维放样模式后,首先输入仪器高、目标高以及测站点和放样点的三维坐标, 并照准另一已知点设定方位角; 然后将反射棱镜竖立在待放样点的概略位置p’处;按相应功能键即可自动显示水平角偏差、水平距离偏差及高程偏差.按照所显示的偏差值,移动反射棱镜,当仪器显示为零时即为设计的位置。

有关全站仪使用中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的讨论

有关全站仪使用中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的讨论

有关全站仪使用中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的讨论摘要:介绍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利用实测的数据分析其平面与高程精度。

根据实际使用经验指出使用免棱镜全站仪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地形测量;免棱镜全站仪;误差;精度分析我们通常采用经纬仪视距法、gps rtk法或有棱镜全站仪法进行地形测量。

采用这些方法进行地形测量需要派人到待测的地形点上跑点。

但对一些人员无法到达的危险区域:如悬崖,礁石,交通繁忙的公路铁路,含有有毒物质的区域等。

就无法采用通常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近年来随着免棱镜全站仪的发展这一矛盾得以解决。

免棱镜测量技术是基于相位法原理利用激光束精确打到目标上通过接收物体的慢反射回光信号精确测定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相对于经纬仪视距法测量,免棱镜测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

免棱镜测量不需要在被测点上放置棱镜,这一特点使得在悬崖、礁石、有危险或剧毒等不易架设棱镜的地方实现测量成为可能。

同时它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免棱镜全站仪测图误差分析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的误差来源与有棱镜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的误差来源一样,其主要误差来源有四方面。

1)测角误差。

测角误差包含仪器固定误差如仪器三轴误差、对中误差及照准误差等。

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存在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竖轴误差,另外还存在度盘偏心误差、竖盘指标差等固定误差。

观测过程中还存在对中误差、照准误差等误差,由于这些误差一般较小,只要仪器经检验能正常使用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则其对地形测量结果一般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2)测距误差。

免棱镜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与有棱镜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一样,其测距误差包含比例误差、固定误差和周期误差:仪器的标称精度表达式为:md=a+bd式中,md——测距中误差/mm;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长度/km。

我们采用的免棱镜全站仪是:托普康gpt-3002ln全站仪;该仪器测角精度为±2”。

测量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分析一.水准测量误差分析水准测量误差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三个方面。

(一)仪器误差1.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例如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虽经校正仍然残存少量误差等。

这种误差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只要观测时注意使前、后视距离相等,便可消除或减弱此项误差的影响。

2.水准尺误差由于水准尺刻划不正确,尺长变化、弯曲等影响,会影响水准测量的精度,因此,水准尺须经过检验才能使用。

至于尺的零点差,可在一水准测段中使测站为偶数的方法予以消除。

(二) 观测误差1.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设水准管分划道为τ″,居中误差一般为±0.15τ″,采用符合式水准器时,气泡居中精度可提高一倍,故居中误差为m =ρτ''⋅'''±215.0·D (D —水准仪到水准尺的距离。

) 2.读数误差在水准尺上估读数毫米数的误差,与人眼的分辨力、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以及视线长度有关,通常按下式计算m v =ρ''⋅''D V 06 ( V —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60″—人眼的极限分辨能力。

3.视差影响当存在视差时,十字丝平面与水准尺影像不重合,若眼睛观察的位置不同,便读出不同的读数,因而也会产生读数误差。

4.水准尺倾斜影响水准尺倾斜将尺上读数增大,如水准尺倾斜033'︒,在水准尺上1m 处读数时,将会产生2mm 的误差;若读数大于1m ,误差将超过2mm 。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1.仪器下沉由于仪器下沉,使视线降低,从而引起高差误差。

若采用“后、前、前、后”观测程序,可减弱其影响。

2.尺垫下沉如果在转点发生尺垫下沉,使下一站后视读数增大,这将引起高差误差。

采用往返观测的方法,取成果的中数,可以减弱其影响。

3.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影响 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影响之和为RD f 243.0⨯= 如果使前后视距离D 相等,由公式计算的f 值则相等,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将得到消除或大大减弱。

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

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

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全站仪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 坐标放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 全站仪2. 放样桩或标志物3. 测量杆或测量棒四、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1. 放置全站仪和设置参数2. 定位放样桩或标志物并进行坐标测量3. 进行坐标转换并进行放样操作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 坐标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计算2. 坐标转换及放样数据的处理与计算六、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七、结论八、参考文献一、实验目的:通过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坐标放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坐标转换和放样操作。

二、实验原理:1. 全站仪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主要由望远镜系统、电子测距系统、角度测量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望远镜观测目标点,同时测量目标点与仪器的距离和角度,再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出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2. 坐标放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坐标放样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根据设计图纸上给出的坐标值,在现场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并将实际点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的过程。

其基本方法是先在现场选择几个位置作为控制点,并对其进行精确测量,然后通过计算将这些控制点的坐标转换为设计坐标系下的坐标值,最后根据设计要求对实际点位进行放样。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 全站仪:常用品牌有徕卡、施耐德等。

2. 放样桩或标志物:一般选用直径约为10cm左右的木桩或钢钉。

3. 测量杆或测量棒:用于对放样桩或标志物进行高程测量。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1. 放置全站仪和设置参数: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相对平整、无遮挡的位置,放置全站仪,并将其水平调整好。

然后通过设置参数,包括坐标系、高程系统、角度单位等,使其适应实际测量需要。

2. 定位放样桩或标志物并进行坐标测量:在现场选择几个位置作为控制点,并将其用放样桩或标志物进行标注。

然后使用全站仪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测量,得到其三维坐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引言
在工程施 工测量放样中 ,利用全 站 仪进 行 放样 的方 法 主要 是极 坐 标法 ,而 放样点位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 项目 ( 建筑 物) 的 质量 等级 、 结构 、安 全以及 内外部 造型和建 成后使用 功能等 。 我们不乏听到由于测量错误而造成的严重 后果 的事例 。为此 ,本文 主要探 计: ( 1 ) 放 样点 位 的 误 差构 成 ;(2 )影 响 这 么样 点 位误 差 大小 的 主要 因 素;( 3 ) 实际 工作中 保证放 样点精 度的 措施。
主 要 由 定 向 误 差 和 仪器 对 中 误 差 两 项 。
即:
...........⑥
将 ③⑤ 式 代入 上式 , 且 得:
..... ⑦
( 二) 测距误差 m: 根据相位法测距的原理及一般公中:mc 0 ——光 速值测定中 误差;
mn ——大气折射 中误差;
科技资讯 SCI ENCE &TECHNOLOGY I NFORMATI ON 183
.. . .. .. . .. ④ 故
图3 由 误 差传 播 定律 有 :
. .. . .. .. ⑤ 3、 读数误差 m3 ——观测者的视力影 响引 起 水 平角 误 差。 4、 仪器误差 m4 ——由于仪器本身各 轴系之 间的 几何关 系未得 到满 足。 5、 外界因素误差 m5 ——大气折光、 风力 、 气温 等引 起 水平 角误 差 。上 述构 成测角误 差的五项误 差中,m3 、m5 影 响 甚微,m4 也可以 通过适当 的观测 程序或 加改 正 数法 予以 减 除。 因此 , 测角 误差
向位移 d1 。观测距 离之误差使 P 点纵向位
移 d2,从而使放样点实 际位移

为放 样 点的 点位 线 量误 差。 它 直接 影响
到 工程 的 质量 等 。
( 一) 测角 误差 mB: 测 角误 差主要 不源 于定向 、对 中、
读数、仪 器本身、外界 条件的综 合影
响。
图1
1、 定向误 差 m ——如图 2:A点设
mf — —测尺频率中误差; 相 位 测 定中 误 差 ;
mQ ——
mx — —仪器加 常数测定中 误差。 (三 )、 放 样点 位 总 误 差 m P :
. . . . . . .. . . .

将 ⑦⑧ 式代 入上 式可 得出:
三、 实际工 作中保 证放样 点精 度 的 措施:
1. 一个测区内应选择适当数量的针状 建筑物目标用交会法测定 出坐标专用作后 视 方向点。
学术论坛
科技资讯 2 005 NO. 2 6
科技资讯 SCI ENCE &TECHNOLOGY I NFORMATI ON
全站仪测定放样点位的误差分析
董俊平 1 喻艳梅 2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 1510100;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 410114)
摘 要: 简述全站 仪测量放样点 位位误差的分 析,并对误 差公式进行 推导计算。 关键词:全站仪 放样 误差分析 精度。
.. . ②
图2 由 误差传播定律有 : .. . .. .. . .③ 据 上 式可 知 :定 向 误差 所 引 起的 放 样点 位 中误 差的 大 小: ① 与 定向 边 长 成反 比 ,与 待定 边 长 成正 比。 ②与 B′ 点位移有关,当 B′位于 AB 方向线上 时,me = 0 ,当 B′ B 与 AB 垂直 时,m e 最 大 。 2 、 仪器对中误差 m——如图 3:由 于仪器对中误 差 e ,观测时使 P 点产生的 点位误差 E 由两部 分迭加而成。对中线量 误差 e 和对中误差引 起的后视方向偏差δ 而产生的 P 点位移 e ,即 E= e+ e。同上: 根据正弦定律,在 AB′A′、 A′CP′中 可推 出:
2 . 进 行测站定向时,应选 择与本站 通 视最 远的控 制点 作为定 向点。
3. 保证测点的视线长度不能大于定向 边 的长度。
4 . 目标棱 镜尽 量垂直 视线 ,棱镜 中 心 与测点连 线应尽 量与视线 垂直或 重合。
5 . 前 后视操作人员认真操 作、严格 要 求 自己 、 尽量 减 少人 为 的误 差 因素 。
站,B 点后视。 由于后视目标对 中和仪器
瞄准等误差影 响,使照准的目标 点 B′偏
离正确目标 B,偏离值为 e t , 产生角度误差
δ 1 ,放样 点位时,同样使 水平角含有误
差δ 1 。根据正弦 定律,在 ABB′中有:
,因为 e 很小:D′D,故

在 APP′中:
因为 e 很小:S′
≈ S , 又φ′ ≈ 9 0 , 由 ① ② 式 可得 :
二、 误 差来 源
采 用极 坐 标放 样 的实 际 观测 量 有两
个: 待 定方 向线 与 已知 方向 线 间的 水平
角和 测 站点 至放 样 的倾 斜距 离 ,因 此放
样点位的误差来源包括测角误差 mp 和测距 m5。
如图 1 :A、B 为 已知 控制点 ,欲放
样 P 点,由于 观测水平角之误差使 P 点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