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填空题已知两个数的与其中一个,求另一个的运算叫做.【答案】和;加数;加数;减法【解析】解: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故答案为:和;加数;加数;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意义: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填空题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减数= -.和= + .【答案】和;另一个加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加数;加数【解析】解: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和=加数+加数.故答案为:和;另一个加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填空.填空题根据3421+12376=15797,不用计算直接写出后面算是的结果。
15797-12376= .15797-3421= .这是根据.【答案】3421;12376;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析】解: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可知:15797-12376=3421,15797-3421=12376,这是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故答案为:3412;1237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直接写出减法算式的得数即可.填空题填上适当的数+26=43 90+=280-560=700 +800=1900980-=650 450+ =2800【答案】17;190;1260;1100;330;2350【解析】解:43-26=17,所以17+26=43;280-90=190,所以90+190=280;700+560=1260,所以1260-560=700;1900-800=1100,所以1100+800=1900;980-650=330,所以980-330=650;2800-450=2350,所以450+2350=2800.故答案为:17;190;1260;1100;330;2350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根据这些数量关系计算即可.判断题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73页至第74页的加法和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有:1. 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求其中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即加法中的和等于减法中的被减数与减数的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将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关系。
2. 讲解加法的意义: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过程,强调加法中各部分的关系。
3. 讲解减法的意义:以购物场景为例,讲解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求其中一个加数的过程,强调减法中各部分的关系。
4.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的关系。
具体设计如下:1. 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求其中一个加数。
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互逆运算,和等于差加上减数。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加法的意义。
2. 请用一句话描述减法的意义。
3. 请用一句话描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答案:1. 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求其中一个加数。
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互逆运算,和等于差加上减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 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一章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1.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是()A.(48﹣12)÷9B.87﹣(23+37)C.49+(8×7)【分析】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没有变化的算式即可.【解答】解:A:(48﹣12)÷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8﹣12÷9,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B:87﹣(23+3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87﹣23+37,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C:49+(8×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9+8×7,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所以C选项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答】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知道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
2. 使学生掌握加数、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的意义2. 减法的意义3. 加数、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加数、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加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两个苹果加上三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五个橘子减去两个橘子还剩下几个橘子,使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加数、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加数、被减数、减数和差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 = 和,被减数 - 减数 = 差。
3. 练习与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加数、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同时,布置一些拓展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实例,与家人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数、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加数、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小华有10个苹果,吃掉了4个,还剩下几个?
A. 5个B. 6个C. 7个
3.应用题:
-小刚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苹果3元,一袋牛奶5元,他给了收银员10元,应找回多少元?
-小红有20元,她买了一个笔记本7元,还剩下多少元?
教学反思与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方面表现良好,能够通过实例来解释这两个概念。然而,在加减法各部分关系的掌握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巩固。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关系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加、减法的例子?”,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如计数器、数轴、PPT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加减法的积极性。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拓宽了知识视野,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激发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生能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与同学、老师进行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数学故事会——加减法的起源与发展》
这本阅读材料通过趣味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加减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文明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历史背景,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4.加、减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物品增减等。
5.练习与巩固:通过课本练习题,提高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堂检测:
1.判断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方法,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一、加减法的意义:1.加法的意义: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进行叠加的计算方法。
它的意义在于求出两个数相加后得到的总数。
加法常用于计算两个物体的数量总和,例如:两个篮子里分别有3个和5个苹果,通过加法可以得知总共有几个苹果。
此外,加法也常用于计算连续发生的事件总数量,例如:一天内一共有10个人来到图书馆,想要知道图书馆一天内总共有多少人访问,可以使用加法运算。
2.减法的意义: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值从另一个数值中减去的计算方法。
它的意义在于求出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
减法常用于计算减去一部分后,剩余的数量或差额。
例如:小明手里有10块钱,花掉了2块钱,想要知道还剩下多少钱,就可以使用减法运算。
此外,减法还常用于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距,例如:小明的身高是160厘米,小红的身高是150厘米,想要知道小明比小红高多少,就可以使用减法运算。
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的各部分包括被加数、加数和和。
被加数是指待求和的数,加数是要加到被加数上的数,而和是指被加数和加数相加后的总数。
在加法运算中,被加数和加数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数,它们通过加法运算符“+”连接在一起,得到的和是两个数相加后的结果。
例如:3+5=8,在该加法运算中,“3”和“5”是两个加数,通过加法运算符“+”连接在一起,得到的“8”就是它们的和。
2.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的各部分包括被减数、减数和差。
被减数是指被减去的数,减数是要减去的数,而差是指被减数减去减数后的结果。
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和减数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数,它们通过减法运算符“-”连接在一起,得到的差是被减数减去减数后的结果。
例如:8-5=3,在该减法运算中,“8”是被减数,“5”是减数,通过减法运算符“-”连接在一起,得到的“3”就是它们之间的差。
(新插图)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
合并
两个数相加,然后 得到另一个数。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400 + 2600 = 5000
小红
小亮
370 + 630 = 1000
80 + 50 = 130
把两个数 合并 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刘阿姨为了锻炼身体,上午走了2400米, 下午走了2600米,一天走了多少米?
2.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 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3.一顶帽子80元,一条围巾比一顶帽子贵 50元,一条围巾多少元?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动笔写一写。
1.刘阿姨为了锻炼身体,上午走了2400米, 下午走了2600米,一天走了多少米?
李华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悦悦
你知道加法、减法各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聪聪
小红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小红
李华
悦悦
巩固练习:
1.下面算式中的
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
① +89=260
②600- = 355
+89 = 260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60-89=171
600- = 355
小丽
1.刘阿姨为了锻炼身 体,上午走了2400米, 下午走了2600米,一 天走了多少米?
1.刘阿姨为了锻炼身体, 一天走了5000米,上午走 了2400米,下午走了多少 米?
2400 + 2600 = 5000(米)
这两道题和前面பைடு நூலகம்1题 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
5000-2400=2600(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一章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1.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是()A.(48﹣12)÷9B.87﹣(23+37)C.49+(8×7)【分析】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没有变化的算式即可.【解答】解:A:(48﹣12)÷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8﹣12÷9,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B:87﹣(23+3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87﹣23+37,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C:49+(8×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9+8×7,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所以C选项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答】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a÷0是错误的。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a+0=a。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a-0=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a×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0÷a(a≠0)=0.除不尽的除法没有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4.算式的计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如果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不一样。
2.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图形可能相同。
3.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4.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课件
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01
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应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02
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涉及到乘除运算,应先进行乘除运序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涉及到括号,应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再进行
加减运算。
被加数与和的关系
被减数与差的关系
被减数 - 减数 = 差,这是减法的基本 关系式。
被加数 + 加数 = 和,这是加法的基 本关系式。
03
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加法的运算规则
1 2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需要将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然后从低位开始相加。
进位法则
当某一位上的和超过或等于10时,需要向前一位 进位。
3
借位法则
如果某一位上的数相加结果小于10,而前一位是 0或进位后结果为0,则需要向前一位借1。
减法的运算规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高位减起
01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将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高位
开始相减。
借位法则
02
当某一位上的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向前一位借1。
退位法则
03
当某一位上的被减数与减数相加小于10时,需要向前一位退1。
什么是减法
总结词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方法。
详细描述
减法是用减号"-"连接两个数,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表示 从5中减去3得到2。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总结词
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计算时间、 测量等。
详细描述
在购物时,我们需要使用加减法计算找零、折扣等;在计算 时间时,我们需要使用加减法计算时间差;在测量时,我们 需要使用加减法计算长度、重量等。加减法是日常生活和工 作中必不可少的运算技能。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 0;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字母表示:A÷A=1(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租船问题两个原则:(1)尽可能多的租单座便宜的;(2)尽可能坐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的含义是什么
加法和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们是数学思维和计算的基石。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阐述加减法的概念、意义和应用。
一、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我们称之为加数)相加得到另一个数(我们称之为和)的运算。
加法的意义是用来表达两个或多个数的总量。
在加法中,有三个主要的部分:1.加数:加法运算中参与相加的数。
2.加号:表示要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
3.和: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后的总量。
加法的各部分之间有以下重要关系:1.交换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即交换加数的位置不改变和的结果。
例如:2+3=3+2=52.结合律:加法满足结合律,即多个数相加时,可以先计算其中任意两个数的和,然后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例如:(2+3)+4=2+(3+4)=93.加法的逆元:对于任意一个数a,存在一个数-b,使得a+b=b+a=0。
这个-b就是a的加法逆元。
例如:5+(-5)=(-5)+5=0加法的应用:加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一些物品的累加和计算,比如购物清单、货物的进出库、人口统计等。
在数学领域,加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其他运算的重要前提。
二、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是指将一个数(我们称之为被减数)减去另一个数(我们称之为减数),得到一个数(我们称之为差)的运算。
减法的意义是用来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在减法中,有三个主要的部分:1.被减数:减法运算中要减去的数。
2.减号:表示要减去另一个数。
3.差:表示被减数减去减数所得到的结果。
减法的各部分之间有以下重要关系:1.减法的含义:减法表示减去一个数的意思,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2.与加法的关系:减法和加法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通过加法来验证减法的计算结果。
例如:5-3=2可以通过2+3=5来验证。
3.减法的逆运算:对于任意一个数b,存在一个数a,使得a-b=b-a=0。
这个a就是b的减法逆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教案:《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的意义2. 减法的意义3.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加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即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等。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按以下内容进行设计:1. 加法的意义2. 减法的意义3.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运算。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减法的意义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
它常常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运算,比如计算商品的折扣、计算时间差等。
减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法的运用减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购物中,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折扣;在时间管理中,我们需要计算时间的差异;在金融领域,我们需要计算利润和损失等。
减法的基本原理是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值。
2. 减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运算。
通过减法,我们可以计算出差值,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减法的结果可以告诉我们两个数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3.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加法的逆运算。
减法的概念是通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值。
减法的结果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具体取决于这两个相减的数的大小。
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减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分别介绍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 加法与减法的逆运算关系加法与减法是一个逆运算的关系。
对于任意的两个数来说,如果将其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然后再将结果减去这个数,最终得到的结果将与原始数相同。
例如:对于任意的整数a和b,有(a + b) - b = a。
这个逆运算关系使得加法和减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 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加法和减法满足交换律。
在加法中,数的顺序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例如:对于任意的整数a和b,有a + b = b + a。
而在减法中,数的顺序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例如:对于任意的整数a和b,a - b ≠ b - a。
3. 加法和减法的结合律对于任意的三个数a、b和c来说,加法和减法满足结合律。
在连续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以任意改变运算的顺序而不改变最终的结果。
例如:对于任意的整数a、b和c,(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其中减法是一种特殊的运算方式。
在数学中,减法的意义是由两个数之间的差值来定义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减法的意义减法是两个数的差,这意味着我们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
例如,用减法计算6-3的结果是3,因为我们从6中减去了3。
这个被减数是6,减数是3,差是3。
我们可以用减法解决各种问题,例如计算剩余量或查找差异,例如借钱,最大值等等。
减法通常用于比较两个数之间的大小,例如判断5-7的结果是负的,这就意味着7比5大。
二、减法的知识点学习减法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包括:1.减数、被减数、差值减法数学模型为:被减数-减数=差值。
例如:5-3=2。
其中,5为被减数,3为减数,2为差值。
2.进位与借位减数的某一位大于被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借位”,而被减数的对应位前“进位”后才能结束运算。
例如:43-29=14。
首先,个位需要借位,进位后进行运算,得数为4;随后进行十位的操作,结果即为14。
3.加减法混合运算加减法涉及到一些混合运算,学生在进行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这很容易出错。
例如:6+5-2,运算结果为9。
三、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在加减法中,包含了三部分:加数、被加数、和。
同样地,减法也包含了三部分:减数、被减数、差。
1.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减法和加法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例如4-2=2,与2+2=4是等价的。
因此,在解决减法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逆向思维,就是使用加法运算来求解问题。
2.“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解决加减法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加法分配律等数学法则。
加法交换律:a+b=b+a,即加数可以互换位置,不改变结果。
加法结合律:(a+b)+c=a+(b+c),即把加数前后顺序任意调整,结果不变。
加法分配律:a(b+c)=ab+ac。
在解决加减法混合运算问题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些数学法则的运用。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956 km
1956-1142=814
被减数-减数=差
三、小组交流,明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与减法间的关系
(1)814+1142=1956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已知两个加数, 求和用加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 与其中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 用减法。
814 km 1142 km
西宁
格尔木
拉萨
? 用什么方法计算?
1.理解加法的意义
(1)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814 km 1142 km
合并
西宁
格尔木
拉萨
?
什么是加法呢?
814+1142 =1956 加数+加数 =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作加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
?
1142 km
(2)西宁 格尔木
拉萨(3)西宁 格尔木
拉萨
1956 km
1956 km
1956-814=1142
1956-1142=814
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叫什么名称吗?
2.理解减法的意义
814 km
?
?
1142 km
(2)西宁 格尔木
拉萨(3)西宁 格尔木
拉萨
1956 km
1956-814=1142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 分间的关系
四年级下册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 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 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 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讲授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这一节安排了一组问题和2道例题。
这组问题共分为3道小题.第1小题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的应用题,第2道和第3道是由第1题变换条件和问题而形成的减法关系的应用题.教材力图通过学生熟悉的3个问题,以加法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此外还通过2道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简算方法.
学生在前面所学到的加法的意义是学习本小节的知识基础,本小节是此内容的延续,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学生在掌握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加、减法的简算方法成为本小节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观察、比较,要想理解减法的意义并不难.难的是学生是否能弄清楚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是相反的,因此,“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是本小节的教学难点.
本小节不仅通过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在理解减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通过两道例题的讲解使学生在计算中能够正确运用简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计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师在讲授新课的同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减法的意义,然后教师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在教学中对于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要加以巩固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为下学期教学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好铺垫.
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习题内容时尽量与生活贴近,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编应用题,然后从中互相提出问题,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互问互答的好习惯.从而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效果.从而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以此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实践能力.教学中要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这样才可以做到突出重点,强化新知,掌握旧知.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3.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45+16 61-45 35+20 55-30
73-50 23+50 24+19 43-24 43-19
2.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l.导入:小明遇到这样一题,根据741-87=654要求用最快的方法说出741-654=?.小明想求助于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想帮助他,那好首先我们来学习减法的意义一起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课题下载
2.教学减法意义: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问题下载
(1)出示第(1)题,启发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1人板演),解答后,提问: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加法等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板书;加数、加数、“和”)
(2)出示第(2)题,启发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从全班人数里去掉男生人数就得女生人数,去掉女生人数就得男生人数.
(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男生、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
第(2)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求女生人数;
第(3)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求男生人数.
启发学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
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板书:“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想一想: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呢? 继续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下载
教师强调说明: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4)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举出具体实例,再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5)教学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在减法等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数叫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减数、减数、差数各是哪些数。
教师提问: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中就变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则变成了已知.因此说减法中是加法的“逆运算”.)
(6)完成第54页上的“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 3043-575=□
(7)教学0在减法计算中的特性:
教师提问:举例说明0在加法计算中有几种情况?那么有关0的减法又有哪几种情况呢?(同桌讨论)
教师举例写出三种情况:
5-0=5 5-5=0 0-0=0
教师强调: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3.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各部分间的关系式下载
教师:①加法各部分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和=加数+加数(板书)
教师:②如果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利用哪一个关系式呢?
学生: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板书)
如果知道被减数和差,求减数是:减数=被减数-差(板书)
如果知道减数和差,求被减数是:被减数=减数+差(板书)
(3)反馈练习:
练习十二第2、3题,两道题可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用其意义说明.
2题;根据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3题:根据3427-428=2999,直接说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教师说明: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 加法的验算:
出示1234+845,指2名学生板演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验算?你的根据是什么?
教师提示:要注意,因为加数有两个,验算时用和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所以验算此题时出现两种竖式解答,在以后的验其中,可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 减法的验算:
出示1234-987,指名板演
教师提问:加法可用减法来验算,那么减法可用什么方法来验算呢?你的根据是什么?
(3)教师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验算,这样可以检查同学们在计算中出现的差错.
(三)巩固发展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练习1
1.填空:
(1)已知两个数的()与其中的一个(),求另一个()的运算叫减法.
(2)在120-90=30算式中,被减数是(),90是(),30是().
(3)一个数减0还得().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4)根据3600-784=2816写成加法算式是(),另一个减法等式是().
2.判断: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练习2 下载
(1)
(2)对减法的验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另一种是用被减数减去差.()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6-47-153=256-(□+□)
(四)全课小结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6第3、4题.
3题:根据3427-428=2999,直接说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2999+428 (2)3427-2999
4题: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1)2981+4569 (2)4058-739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2.通过游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使学生懂得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游戏准备:
1.将学生分为每3人一组.
2.把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做成卡片.
3.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于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习题,和一些空的卡片.
例如:(1)学校新买来科技和文艺两种图书,其中科技书有83本,文艺书有72本.学校一共买来多少本图书?
(可以一题变多题
)
(2) 实验小学五年一班有学生65人,参加歌咏比赛的有47人,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
(可以一题变多题
)
游戏过程:
1、每一轮分别选取2组学生进行比赛,每组学生的手里都将拥有这6张卡片.
2、老师首先出示习题,然后学生根据题意在空白卡片上写出算式再摆出符合此题的关系式.(其余的学生当裁判).
3、做完以后,哪一小组做得即对又快,那么哪一小组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4、一轮过后,再将请出另一轮的选手.(最好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