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明治维新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时间646 1868内容无见教材相同⑴改革派都在天皇的支持下,在斗争中获胜,取得政权,进行改革.②改革的结果都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③在改革中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大化改新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吸收中国文化,明治维新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提倡“文明开化”不同封建制性质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启示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盛。
只有不断地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富国思想,不断地推行改革,才能使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在世界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日本民族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不同点背景日本幕府统治腐朽;外族入侵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参加者中下级武士、农民、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等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少数官员领导力量倒幕派掌握了实权,得到人民拥护,推翻了幕府统治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发的人民群众。
结果成功。
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强大起来失败。
中国仍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相同点背景改革前,两国都处在封建的统治之下,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领导者日本由中下级武士领导,中国由资产阶级戊戌领导,都具有资产阶级倾向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对社会起了推动作用俄、日资产阶级改革的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原因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的幕府统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容见教材见教材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相同点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改革后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反思
1、俄国1861年改革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教
材,自己去找答案,更好的认识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完全交给学生,问题答案都有学生自己来完成,老师辅助。
充
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课件的运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
新。
4、在“俄国1861改革”中,老师讲的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思维
的活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以改进。
5、学完本课内容后,应强调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借鉴作用,让学生
感到历史的实用性,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改革开放,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的比较
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及改革开放的比较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明治维新: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下面对三者在四方面进行比较:一:主要社会矛盾洋务运动时期:清王朝的衰败开始加速,政治黑暗,国库空虚,财政连年赤字,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农民由于穷困和自然灾害的连年发生,也被迫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
二、领导者和根本目的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
他们主张借用“西法”,谋求清朝封建统治的“自强”和“自立”,即洋务派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定位: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者是:推翻了幕府政府的明治天皇政府,他们采取全新的改革措施以抵御西方势力的压迫,他们完成了从封建制度向天皇制度的转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
定位:自上而下、反侵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革。
改革开放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为了为尽快加快经济发展,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体制。
定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4.改革与革命明治维新属于革命,洋务运动属于改革,而改革开放则算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并不推翻原有统治阶级的统治,而“只要统治阶级在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作一些让步”。
而革命通常伴随着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变化,一种制度企图推翻另一种社会制度,造成社会较大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变革内容洋务运动局限于军事、工业等几个方面,统治者关心的仍然是“坚船利炮”,殊不知即便军事发展起来,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中国的弊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近代化的含义、阶段、事件、特点
2、洋务运动的时间 背景: 指导思想: 口号或目的: 建立的军事企业: 民用企业: 结果: 评价
《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 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 以制器为先。”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 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勉强 涂饰,虚有其表。”
2、民族大融合的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迁都洛阳、穿汉服、学汉语、采用汉姓、 与汉人通婚。作用:推动了民族大融合
1、秦国改革事件,人物,指导思想,背景, 内容,作用。
2、民族大融合的事件: 内容: 作用: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 “无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 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 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 为,当加降黜。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1、伟大的转折的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 1978年 内容: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指导思 想、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以邓小平为核心。意义:使中国走上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内容:土地公有的前提下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意义:调动农民积极性 解放农村生产力。
一 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二 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 三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振兴国家之根本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 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 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 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 西方仍然失败”。
1、消灭地主的事件:土地改革 时间:1950-1952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消灭地主阶级 农民获得了土地 解放农村 生产力。 土地所有制:农民所有
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凸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的教学中强化对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
、
大 化 改 新 时期 : 习 中 国隋 唐 时期 文化 学
造就了日本大和民族能够迅速摆脱危机 , 离开中国, 向欧 转
美 、 学艺, 拜师 最终 历 时二 十 多年 的 明治 发 展 时期 , 为一 成
首 先 向学生介 绍这一 时期 日本学 习 中国隋唐 文 化 的背
景 。日 本大和统一 日本各岛是在公元 5 世纪时期, 统一过后
的 日 依然是 一个 非常落 后 、 部 民制的奴 隶制 国家 。 本 盛行 这
个强大的国家 , 迅速跻身于欧美强国之列。
在具体 的史 实讲解 时 ,应 该补 充强 调学 习欧 美先 进文
时的中国即将走过分裂的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国封建社会最
繁 荣开放 的隋唐社 会 时期 , 学生 从这 个 时间点 上来 比较 , 让 阶 段 上, 中国繁 荣先进 , =即 日本原 始落 后 。 当时 的 日本处 在奴 隶社会 时期 , 日 社会 处 于激烈 的 本
经济 、 文化制度 , 进行社会改革 , 实行和隋唐一致的典章制
度和 文化 。
在讲述大化改新的内容时要着重突出其与中囝隋唐制
度如 出一 辙 。
师在 日本的工资水平相 当于文部内阁大臣工资的 2 , 倍 仅 这一点来说, 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日 民族精神 本 勤恳学 习外
民族先 进文 化 , 真是 不惜一 切代 价 。
到建统 治秩 序。
论 :日本历 史发 展 与进 步的原 动力 来 自于不 懈地 学 习外来
民族 的先 进文化 。 三 、 史 与现 实 的联 系拓 展 历
在 此可 以给学 生总结 一下 :大化 改新仿 效 隋唐 的律令 和中央 集权制 国家 为典 范 ,使 日 社会 阶级 关 系发生 了根 本
历史改革成功的例子
历史改革成功的例子历史上有许多改革成功的例子,这些改革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将列举十个成功的历史改革例子,并进行详细描述。
1. 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英国开始的一场工业化变革。
这场革命的成功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面貌,将英国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这场革命的成功在于推动了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在法国的一场重大政治革命。
这场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法国的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政权,并宣布了人权和公民自由。
法国大革命的成功对当时的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民主运动和宪政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3.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殖民地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成功赢得了美国的独立地位,结束了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
美国独立战争的成功在于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决抵抗英国的统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4. 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末中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
这一改革开放的成功使得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的成功在于中国政府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吸引外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5. 德国统一德国统一是19世纪末德国各邦通过谈判与战争达成统一的过程。
这一统一的成功结束了德国的分裂状态,使得德国成为欧洲强国。
德国统一的成功在于普鲁士的领导和德国各邦的合作,以及对外战争的胜利。
6.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是19世纪末日本政府进行的一系列维新变革。
这一维新的成功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使得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工业国家。
明治维新的成功在于日本政府的坚定决心和对外国经验的借鉴。
7.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20世纪初苏联政府推行的一项农村改革措施。
这一集体化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物质基础。
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与现代化
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与现代化在19世纪末,日本国内开始逐渐意识到其落后的现状,尤其是在与西方列强接触、交互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开展对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的改革,成为了当时日本社会和政治界的重要议题。
这一时期被称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开始面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社会改革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制度呈现出一些传统的面貌,如封建制、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等。
而经济、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进步,也为这些特色造成了一些限制,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因此,为了实现日本社会的更好发展,明治政府在刚刚成立之初,就着手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
主要措施如下:1、废除旧有传统制度,封建制开始消失。
明治政府最开始的改革计划,是废除了日本的诸侯领制度,从而将全国统一管理起来。
同时也废除了各种制度障碍,让“天皇制度”成为了兼有政治领导力和宗教色彩的新制度,取代了原有的“诸侯制度”和“武家制度”。
2、推广普及教育为了推广普及教育,明治政府大力发展了教育事业,使教育得到了改善和普及。
比如在学费方面进行了普及,派遣学者到国外进修学习,引进新知识和技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日本在不断进步。
3、废除农村土地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日本还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进行土地的重新配置和土地的商业化,日本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巨大发展,从而完善了在该国内部农业专业和商业专业的发展原则等。
二、经济改革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经济和商业也得到了开放式的改善和升级。
因而,日本经济在推动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开放和推动贸易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政府派遣了官员到各国留学,以便更好地学习到西方的知识和技术。
同时,通过派遣外交官,日本成功推动了与各国的贸易,并达成了多份有利于日本的贸易条约。
经过这些措施,日本的政治和经济都意识到了与外部联通的必要和重要性。
2、支持工业化逐渐开始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也得到了明治政府的大力支持。
明治维新原因及影响
明治维新原因及影响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天皇继位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将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国家的一次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主要有以下原因和影响:原因:1. 外部压力: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遭受挫折,日本面临着外部威胁。
为了保卫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发展,明治维新成为必要之举。
2. 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明治维新时期,西方的现代思想进入日本,包括民主、宪政、民权、科学技术等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日本人民对变革的渴望。
3. 内部动乱:日本幕府时期,封建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以及外来贵族和地方统治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国家动荡,经济衰退,社会不稳定。
这些问题迫使日本寻求一种改革的解决方案。
影响:1. 中央集权: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较为集中的国家政权,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这使得国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改革和现代化。
2. 社会变革:明治维新结束了封建等级制度,改革了土地制度,废除了武士社会的特权,使得社会地位与能力的联系逐渐增强。
这种社会变革为人才的选拔和流动提供了机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3. 改革开放: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广泛的对外开放,引进西方的技术和文化,吸收西方的经验和模式,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日本快速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并逐渐发展成为亚洲的强国。
4. 经济发展:明治维新后,日本进行了经济改革,包括推行现代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这些改革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日本崛起为亚洲的强国奠定了基础。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原创]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1、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相同点
背景: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目的: 都要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方式: 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 都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
启示; 近代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2、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不同点
近代三大改革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不同;俄国1861年改革:封建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
中国戊戌变法:民族危机、封建统治危机
近代三大改革的结果与命运不同: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仍然落后。
日本明治维新:摆脱民族危机,崛起为亚洲乃至世界
强国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富国强兵成为泡影!遭受俄、日侵略。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府改革与社会变革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府改革与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运动。
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并追赶西方列强。
这些政府改革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变。
明治维新的政府改革涉及各个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地方行政的重构。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地方行政高度分封,由诸侯统治。
在明治维新后,新政府统一了地方行政,建立了县市镇等级制度,便于管理和推行统一政策。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地方自由发展的基础,鼓励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推动地方发展。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明治维新时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政府成立了中央官庁,以发挥中央集权的作用。
同时,政府还注重国家法律体系的建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政府还积极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推行选举制度,实行议会等机构,以保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然而,政府改革只是明治维新时期的一部分。
与政府改革同时进行的还有社会变革。
明治维新时期,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旧的武士阶级地位受到了冲击,新的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开始崛起。
新的社会阶级结构更注重地位的取得和财富的积累,这导致社会的阶层分化和差距的扩大。
在明治维新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政府推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制度,使农民可以拥有土地。
这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也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热情。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农村经济状况逐渐恶化,农民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此外,明治维新时期的社会变革还带来了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
政府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改革,建立了新的教育机构,推广了新的教育理念。
这使得日本的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总的来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府改革与社会变革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政府改革为国家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制度,为社会变革提供了保障和方向。
而社会变革则是政府改革的结果和目标,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经济、人力和文化基础。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中国部分】一、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概况:1、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生产;3、推行县制;4、奖励军功意义:1、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秦国强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公元4世纪后期人物:孝文帝拓跋宏概况:1、迁都洛阳;2、推行汉化政策;3、改穿汉服;4、学说汉话;5、采用汉姓;6、与汉族通婚。
意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三、王安石变法时间:北宋宋神宗时期(1069年至1085)人物:王安石概况: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结果: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四、张居正改革时间:明神宗万历年间(1581年)人物:张居正概况:1、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制“考成法”。
2、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实行:“一条鞭法”结果:张居正的全面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边境安宁,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但在张居正死后,一些改革措施遭到了破坏,比如考成法,可是另一些改革措施比如“一条鞭法”,或多或少地被保持了下来,甚至延续到了清朝(清代“摊丁入亩”改革是“一条鞭法”改革的延续)。
五、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到90年代人物: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䜣,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
概况: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和民事工业2、创办新式学校(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近代海军。
意义:1、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2、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3、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 日本明治维新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二、日本明治维新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 背景
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怎样的社 会矛盾?
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工业革命。由于农奴制的阻 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俄国在与英法 争夺巴尔干的克里木战争中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 的腐朽,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唐时期,日本曾倾心学习 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 的进步;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 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 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从中你能悟出点什么?
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 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 与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汉唐时期,开放的 中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成为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学习 的榜样;到19世纪中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 因此,日本转而向西方学习。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开放则兴、 封闭则衰。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 背景 2. 目的及内容
目的: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 前提: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 内容: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 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3. 性质和影响 评价:1861年的改革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
2. 武装倒幕
由哪些人构成倒幕派?得到什么人的支持? 以谁的名义来进行?结果呢?
倒幕派的构成: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 地主。并得到一些大名的支持,进行武装倒幕 活动 。 1868年,倒幕派军队推翻幕府统治。1869年, 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 幕府统治危机 2. 武装倒幕
2014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汇总: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2014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汇总: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例如洋务运动、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也有失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东改革。
简要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历史的转折点,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2)不同点:①改革的内容不同;②影响不同:俄国摆脱了农奴制危机,而日本改革则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建设
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建设近代世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一直备受关注。
而这一切的源头,即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日本进入现代化的开端。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建设,为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一、改革开放与社会变革明治维新的第一步,就是对外开放和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改革。
明治政府积极宣传西方文明,争取西方国家的认可和尊重。
在这一背景下,日本迅速转变为一个具有现代国家意识的国家。
但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的日本是一个严格封建等级制度下的社会,但明治维新后,这种等级制度被废除,改为了近代国家的制度。
农民、商人和地主等社会阶层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社会地位不再完全由出身决定。
改革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活跃,给了人民更多的机会和自由。
二、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为了推进现代化进程,明治政府致力于为日本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他们从西方引进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日本。
明治政府不遗余力地鼓励人民接受教育,提供了普及教育的机会。
这一举措不仅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为日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通过教育,人们对新知识和新文化的认识大大增强,思维方式也开始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
同时,教育也增强了人们的能力和技能,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革命与现代化建设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经济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明治政府意识到经济的发展是国家进步的基础,因此着力推动产业革命,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和设备,日本逐渐从传统农耕经济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
同时,明治政府也积极鼓励人民创业和投资,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这些措施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为日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四、军事现代化与国家崛起明治维新后,日本还积极进行了军事现代化的建设。
明治政府将重点放在了陆军和海军的发展上,并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军事技术和装备。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改革西方化的浪潮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改革西方化的浪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改革西方化浪潮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日本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被称为明治维新。
这场维新运动引领着日本迈向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大门。
本文将探讨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改革,以及这股西方化浪潮对日本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一、背景与原因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发生在1868年至1912年间。
此时,日本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压迫,正面临着国家危机。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力,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措施,以西方国家为榜样进行改革。
二、政治改革:廢藩置縣、立憲政府在政治领域,明治政府废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实行了廢藩置縣的政策。
这一政策削弱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将日本分割成一系列的县级行政单位,为现代国家的中央集权打下了基础。
同时,明治政府还推行了立宪政体,成立了日本的第一部宪法,建立了議會和君主立宪制度。
这一改革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使政府的权力更加制衡和透明。
三、经济改革:工业化与贸易自由化为了追赶西方国家的步伐,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首先,他们鼓励国内的工业化,并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
这使得日本的工业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为国家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明治政府还实施了贸易自由化政策,取消了封闭的锁国政策,并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平等贸易条约。
这使得日本能够与其他国家进行更加开放的贸易往来,吸纳了大量的外来技术和资本,进一步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四、社会改革:教育普及与社会制度变革在社会领域,明治政府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提升。
他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更多的日本人接受到教育,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素质和人力资源。
此外,明治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废除了武士阶层的特权地位,并实行了与个人能力和贡献相称的职位任命制度,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公正。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德川家康画像
德川家康(1542—1616) 日本德川幕府的创建者;1600年掌握 全国大权; 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开幕府于 江户(今东京)。
德川庆喜
德川庆喜(1837—1913) 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在倒幕运动 中被迫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的 统治。
美国海军在横滨登陆(1853年)
(2)农奴解放时可赎买 一份土地
资产阶级改革。
• 5、性质: • 6、影响: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 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 7、局限性: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8、领导人 亚历山大二世
19世纪50年代,当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的时候,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面临丧失民族 独立的危险。然而日本最终却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走 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发展成为当时亚洲惟一民族独立的强国。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日本是怎样推翻幕府统治,自上而下进 行社会改革的?明治政府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对日本 国家的发展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
解放农奴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 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 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
俄国农奴制改革
• • • •
1861年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农奴制危机) 1、根本原因: 2、导火线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直接原因) 巩固沙俄专制统治。 3、根本目的: 4、内容: (1)农奴有人身自由;
美国签约代表团在日本上岸(1854年)
返 回
明治维新的原因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激化
改革开放与明治维新
改革开放与明治维新———改革开放之我见说到改革开放,我立马就想到日本的改革开放——明治维新。
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那么我们中国呢?中国搞改革开放,邓小平出了三次国。
第一次是去美国,卡特总统接待他,邓小平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毛主席讲得不对,美国鬼子不是纸老虎。
第二次是访问日本,坐了日本的新干线,他也一定感慨万千:小日本不可小看。
第三次是去新加坡访问,李光耀对他说:新加坡原来是一个渔村,新加坡人都是渔民,很落后,我们经过20多年的学习西方,也能搞成这样,中国有很多人才,如果改革开放,一定会比我们进步得更快。
同样的,伊藤博文、大保利通等维新人士也曾组成100余人的访问团,对欧美进行了长达22个月的超长期考察,对政府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
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英国的女王维多利亚、法国总统齐鲁、普鲁士皇帝威廉二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都会见了日本使团。
日本的政治精英们花了22个月在国外详细考察,而邓小平只出了三次国,这是两者不一样的地方。
毕竟中日两国的国情差异巨大,邓小平可能有自己的打算,“摸着石头过河”可能是他内心的真实思考。
我认为改革开放无非是两部分,改革和开放。
改革改国内,改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开放对国外,加强对外联系,融入全球化潮流。
对内改革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为标志拉开了序幕。
经济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改革必然是重中之重。
日本明治政府在经济上实行殖产兴业,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简而言之就是大力激发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力,以国家力量为保障。
邓小平则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过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与明治维新
———改革开放之我见
说到改革开放,我立马就想到日本的改革开放——明治维新。
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那么我们中国呢?
中国搞改革开放,邓小平出了三次国。
第一次是去美国,卡特总统接待他,邓小平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毛主席讲得不对,美国鬼子不是纸老虎。
第二次是访问日本,坐了日本的新干线,他也一定感慨万千:小日本不可小看。
第三次是去新加坡访问,李光耀对他说:新加坡原来是一个渔村,新加坡人都是渔民,很落后,我们经过20多年的学习西方,也能搞成这样,中国有很多人才,如果改革开放,一定会比我们进步得更快。
同样的,伊藤博文、大保利通等维新人士也曾组成100余人的访问团,对欧美进行了长达22个月的超长期考察,对政府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
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英国的女王维多利亚、法国总统齐鲁、普鲁士皇帝威廉二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都会见了日本使团。
日本的政治精英们花了22个月在国外详细考察,而邓小平只出了三次国,这是两者不一样的地方。
毕竟中日两国的国情差异巨大,邓小平可能有自己的打算,“摸着石头过河”可能是他内心的真实思考。
我认为改革开放无非是两部分,改革和开放。
改革改国内,改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开放对国外,加强对外联系,融入全球化潮流。
对内改革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为标志拉开了序幕。
经济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改革必然是重中之重。
日本明治政府在经济上实行殖产兴业,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简而言之就是大力激发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力,以国家力量为保障。
邓小平则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过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相结合。
同样是引入资本主义经济活力,但基本制度是不一样的,这是两国不一样的地方。
我不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应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国民经济也确实焕然一新,不得不说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效益,尽管同时也到来不少弊端,但总归是益大于弊。
在政治方面,明治政府实行立宪,召开议会。
改革开放的政治方面不是很了解,百度了一下,大概是以下几方面:党政分开,依法治国,民主执政等几个主题。
这方面大概碍于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没有什么相同点。
文化方面大抵相同,明治政府实行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邓小平77年恢复高考,在改革开放之前,足以显示邓小平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对外开放是第二个重要部分,日本自黑船事件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到明治政府派出考察团,对西方、对世界的了解逐步加深,愈来愈融入世界之中,这对本国自身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基本是被迫接受外来文化,知道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
的省份之一。
之后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
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的步伐紧凑,逐步迈向世界。
加入WTO可以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成果,此外还有上海合作组织等等。
当然就像明治维新一样,改革也会带来种种问题。
明治维新也带来弊端,比如军事主义膨胀,这也直接导致了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悲剧;过度西化,日本曾一度认为西方文化是完美的,竟想抛弃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崇洋风气在社会中蔓延。
改革开放同样有弊端,比如国企改革、住房改革等,教育改革可以说不尽如人意,在改革开放30年后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害人机制。
教育明显两极化,很多人没书读,能读书的学无所用。
义务教育的程度低下,所谓重点教育的坑爹行为,造成了两大极端,一边是好学校的卖方市场,一边是普通学校的买方市场。
另外诸如凤姐和出现的我爸是李刚,老人跌倒无人敢帮忙等社会心理的日益扭曲现象,也体现出我们当今社会人心态的冷漠,审美观的扭曲。
观察我们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还有残存,旧体制的思想、观念、习惯、活动方式、领导方法还存在,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改革开放无疑是中国迈向富强的最佳途径。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的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而对于现在我国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该将如何去面对,去处理,我想日本的明治维新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1革新,改革,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不改革只会倒退不会发展。
2 继续擅长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对外开放了。
3重人才,因为明治政府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像大久保利通这样人物的智慧,另外,日本一个使团出使西方学习的都是些脑子里有东西的人,对于中国来说,就是科教兴国,人才战略等等了。
4要与时俱进才能赶上潮流。
5改革时不要把老祖宗的东西都扔了。
最后,我相信我国通过以后的改革会变得更加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