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题库
第 1 章商业银行概述一、填空题1.商业银行是以( )为目标,以( )为经营对象, ( )的企业。
2. ( )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3.现代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有( ); ( ) 。
4.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基本上是循着两种传统: ( )和( ) 。
5.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 ) 、( ) 、( )和( ) 。
6.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 、( )和( ) 。
7.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
8.实行单元银行制的典型国家是( ) 。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 )A、分支银行制B、单一银行制C、连锁银行制D、集团银行制2.银行的发源地是( )A、英国B、美国C、意大利D、德国3.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是( )A、曼彻斯特银行B、威尼斯银行C、汇丰银行D、英格兰银行4.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A、金融百货公司C、控制大部分股权的并购B、贷款为主D 、控制少部分股权的并购;5.银行是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由( )演变而来的。
A.商人B.货币兑换业C.货币经营业D.保管业6.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在其( )职能上产生的。
A.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B.金融服务C.金融服务和信用中介D.支付中介7.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
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总经理8.商业银行发行的自偿性贷款是指() 贷款。
A.基于经济行为而能自动补偿的B.基于商业行为而能自动清偿的C.基于信贷原则而能自动调剂的D.基于结算原则而能自动结清的9.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 ( )是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最本质的区别。
A.支付中介B.信用中介C.信用创造D.金融服务10.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 )A.单元制银行B.分支行制银行C.银行控股公司D.连锁银行三、多项选择题1、商业银行的功能有(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金融服务E、表外业务的创新2. 商业银行的性质是( )A、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B、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C、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D、追求贷款数量最大化3.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对于( )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
• 背景 金融体系、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 观点 三性目标实现 途径在于资产 管理
• 资产管理理论分为:
商业贷款理论:该理论从银行资金主要来源 于活期贷款,认为银行只发放短期的、以真实票 据为贷款抵押的、与商业生产周期相联系的工商 企业为贷款。 资产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流动性要求 仍然是商业银行特别强调的、但银行在资金运用 中可持有具有可转换性的资产。 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笔高质量的 贷款,其还本付息的日期表应以借款人的未来收 入或现金流量为依据。
• 2、负债管理理论
意义:提升了银行管理绩效
• 背景 金融体系、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长足发展
• 观点 三性目标实现 途径在于负债 管理
• 发展 部分负债管理 全面负债管理
•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主张:银行管理层需对资产和负债的数量、结构、收益及 成本统一管理;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必须协调;分析资产负 债表的所有项目、所有服务成本与受益。 • 意义:资产管理论、负债管理论的扬弃
一、什么是商业银行
“银行这种地方,只有你能够证明你不需要钱, 才能从哪里借到钱。” ——戏剧演员鲍勃.霍普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是 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 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 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二、商业银行的特性
• 性质: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标,以多样化金融资产和
三、西方商业银行
• 西方商业银行的主要特点:
以客户为中心、专业化、垂直型的组织架构 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一)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二)真正以利润为中心,实现集约化经营 三)推行科学管理,提高业务运行的效率与质 量,强化风险控制 四)注重责权利的统一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英文)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课程性质:必修课层次:专升本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1)使学生掌握具体从事银行经营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商业银行运作的具体业务,初步具备从事银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理论水平;2)引导学生分析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新动态、新观点,熟悉商业银行管理的理论、惯例,研究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践和发展趋势。
2.教学要求: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的发展,近年来非常迅速。
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变化,不断地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而改革又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环境。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既改革传统的业务,又创造新的业务,而且在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业务的技术性和复杂程度都大大超过以前。
因此,本课程的内容也相当多而且比较复杂,这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货币银行学理论,并要有一定数学基础和英文基础。
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应是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原则以及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践;有关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具体操作,包括业务经营成果的分析;有关银行风险防范的机制与措施等.3.教学方法:讲授4.课程类型:专业课5.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经济学原理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导论内容提要: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把握商业银行的设立与机构设置,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从而为学好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包括:商业银行的性质和基本职能;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的功能;经营的“三性”原则;商业银行的基本组织制度形式。
难点包括: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及相关关系,商业银行的基本组织制度形式.§1。
1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一、商业银行的概念二、商业银行的产生三、商业银行的发展§1。
《商业银行管理》讲义
(存款)创新存款负债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短期同业拆借市场“主动”负债(非存款)长期金融债券2、存款成本是银行经营的主要成本,它由利息支出和非利息支出两部分构成。
对银行来说成本管理的要求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利息支出上。
利息支出是与存款规模正相关的,而且利率越高存款的吸引力就越大,这是银行扩张存款的基本手段。
非利息支出管理主要是强调如何降低支出的问题。
存款规模越大,自然就拥有了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效应,因此,银行应当设法提高非利息支出的效率,尽可能地减少浪费和闲置。
3、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临时性借款,主要用于支持银行资金周转、弥补银行暂时的头寸短缺。
同业拆借的基本特点:1)同业性与批发性2)短期性与主动性3)市场化和高效率4)交易的无担保性5)不需向中央银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4、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由官方或行业性的特种公司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承担保险义务的一种制度安排。
其运作方式:管理体制,保险范围,筹资方式,存款保险和互相担保。
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总体评价:1)保护存款人利益只是存款保险制度的一个方面2)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3)一个完善的存款保护体系可以淡化某些银行所享受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促进竞争的公平性,有利于促使那些效率差的银行退出金融体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市场机制的运作效率4)存款人对这些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并不十分关心,一些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冒更大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为了使负效应降至最小限度,存款保险制度正朝着以存款的风险程度和特点为基础来构建和运作的方向发展,把“共同保险”和“差别保险”的概念纳入存款保险制度框架正是这一发展方向的表现。
第三章商业银行的现金和证券业务1、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
2、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预测:资金来源与运用法,资金结构法,概率分析法3、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获取收益,分散风险,增强流动性,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对象:货币市场工具(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中央银行票据),资本市场工具(股票、债券)4、证券投资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利息类收益,包括债券利息、股票红利等,另一部分是资本利得收益,即证券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所带来的收益。
国家开放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一(正确答案附在题目后面,请用Ctrl+F进入查找答案)说明:请大家学习完第1章和第2章之后,完成本次作业. (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共32分每题4分)1商业银行正确答案是: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2信用创造正确答案是:信用创造亦称“货币创造”或“存款创造”,西方国家货币理论中关于制约货币供应量规律的一种重要理论。
指政府发行的钞票(基础货币MB) 的增加可以导致货币供应量(由钞票与银行支票共同构成)的多倍增加。
3混业经营正确答案是:所谓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
4商业银行负债正确答案是:商业银行负债是银行(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
负债所代表的是商业银行对其债务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
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款项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银行)的负债。
5资本盈余正确答案是:资本盈余是指公司股票的原始销售超过名义价值的数额部分,即股票发行溢价。
6巴塞尔协议I正确答案是:《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
巴塞尔委员会由来自13个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组成,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四个常务委员会之一。
由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准则规定的资本要求被称为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
7再贴现正确答案是: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2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经营管理
§2 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二、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2 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1、营业功能:购置固定资产。 2、保护功能:在银行停业清理时,用来偿 还存款及其他债券。 3、管理功能:提供的资金支持。 美国对商业银行资本的认识。
关键:银行资本能吸收意外损失,消除银 行的不稳定因素 (1)缓冲器,吸收经营亏损,保证正常经营 (2)银行正常经营之前的启动资金 (3)显示银行实力,维持市场信心 (4)为银行扩张和业务拓展提供资金 (5)适应监管当局的需要,保证银行的持续 增长
(三)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方法的优劣势比较 1、内部筹资:增加留存盈余(未分配利 润),是银行增加自有资本最方便、最廉 价的方法。 发行普通股 发行优先股 2、外部筹资
发行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 可转换债券
三、增加资本的几种方法比较
3、筹资方法的比较 案例分析2-1 几种增加资本方法的收益效 果
※对银行资产与银行资本关系的认识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银 行监管当局基本上将银行的最低资本额与银行的 总资产相联系,与各银行资产的质量及风险没有 直接的联系 (2)1986年,美国金融当局首先提出了银行资本 额应反映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 (3)1988年,BIS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 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规定12个参加国应以 国际间可比性及一致性为基础制定各自的银行资 本标准
二、银行资本的构成
(一)《巴塞尔协议》银行资本构成的划分 核心资本(一级资本) 附属资本(二级资本)
《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的分类
核心资本: (1)股本:普通股、永久非累积优先股 (2)公开储备: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等 附属资本: (1)未公开储备:没有公开,但反映在损益账上并为银行的 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2)重估储备:对记入资产负债表上的银行自身房产的正 式重估和来自有隐蔽价值的资本的名义增值 (3)普通准备金: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亏损而设立 (4)混合资本工具: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性质的 一些资本工具 (5)长期附属债务:资本债券与信用债券的合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业务范围、经营原则以及管理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如存款、贷款、结算等,并了解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和业务范围。
2. 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管理方法。
3. 认识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和业务范围2.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3. 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4. 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5. 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业务范围、经营原则和管理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商业银行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参观商业银行,了解商业银行的日常工作。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商业银行基本概念、业务范围、经营原则和管理方法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商业银行案例分析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解,以及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商业银行参观活动的感受和认识。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和业务范围。
第9-16课时:讲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管理方法。
第17-24课时:讲解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25-32课时:讲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和案例分析。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
2. 案例库:收集各类商业银行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视频资料:寻找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相关视频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 模拟沙盘:购买或自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拟沙盘,用于实践操作。
商业银行管理 第二讲银行流动性管理
四、银行挤兑与流动性危机
在正常情况下,银行通过制定流动性需求安排,保持银行流动性。 活期存款契约本质的和独有的特性是引发银行挤兑的根源。当存款客户 有理由相信,哪怕是错误的理由,就要求银行兑现其存款资产,这时银行外 面就会出现排队提款的队伍。当人们看到银行的提款队伍不断壮大,出于理 性考虑,他们也会加入到提款队伍,希望尽快提出其存款。 随着挤兑态势的发展,即使银行及时动用现金储备以及向其他银行求 援也无济于事,因为更多存款客户的加入到提款队伍,以及一家银行挤兑现 象的传染效应会波及其他银行。这时银行会发现,以任何价格从市场上购买 资金都很困难,于是银行挤兑流动性危机便形成了。 如果让挤兑态势进一步发展下去,存款客户对银行产生怀疑的刺激动摇 了银行体系的基础,以至于其他银行也被不可预期的大量存款流失和流动性 需求推入无力清偿和破产境地。 在传染挤兑或银行恐慌时期,存款客户对整个银行体系失去信心,并对 所有银行挤兑,而不是根据银行资产质量对其采取区别对待。
五、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核心存款管理 (二)流动性资产变现力 (三)突发流动性需求 (四)创造流动性来源
六、《巴塞尔协议Ⅲ》规定的流动性分析指标 (一)流动性覆盖率(LCR)= 优质流动性资 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流动性覆盖率的标准是不低于100% 。 意义:确保单个银行在监管当局设定的流 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 质的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些资产可 以通过变现来满足其30天期限的流动性需求。
(三)银行流动性资产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 利率的变动就会同时影响客户对存款和贷款的 需求。这两者都会对商业银行资金头寸产生强烈的 影响。 利率变动也会影响商业银行为筹集额外的流动 性资金而需要出售的资产的市场价值,并直接影响 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借款的成本。 (四)银行解决流动性问题面临着机会成本风险 银行为了满足流动性需求而出售盈利性资产所 放弃的未来盈利,即流动性的机会成本。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习题二说课讲解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习题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习题二、名词解释1、银行贷款按期限可以分为( )、( )和( )2、按保障条件,贷款可以分为( )、担保贷款和( ),担 保贷款又可分为( )、( )和()。
3、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贷款可分为()、( )、 )和(),其中属于不良贷款的是 ( )。
4、按贷款的性质,贷款可分为()、( )和( ) 5、任何一笔贷款都必须遵循以下工作程序:贷款申请、( )、对 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贷款发放、 ( )和贷款的收回。
6贷款价格的构成包括:()、( )、( )、和 ( )。
7、 贷款定价的方法主要有()、( )、( )、优惠加数优惠乘数定价法、和( )。
8、 担保法中规定的保证方式包括( )和( )。
9、 我国《担保法》中规定的保证方式有( )、( )和( )。
11、 消费者贷款按偿还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 和( )。
12、 “五C ”原则是指( )、( )、能力、( )和环 境条件。
13、 银行用来进行财务分析的比率通常有( )、盈利能力比率、)和经营能力比率。
14、 根据银行贷款过程的特点,通常可将贷款过程中的审贷工作划分为 以下几个岗位:贷款调查岗位、( )、贷款决策岗位、和( )。
三、不定项选择1、下列指标中属于流动性比率的是( )。
银行贷款 贷款政策贷款利率 贷款承诺费 补偿余额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 保证贷款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 者贷款信用卡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分析 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审贷分离制 抵押率 票据贴现 消费 现金流量不良贷款关填空( )。
10、抵押物的处分方式主要有三种: )和A速动比率B 现金比率 C 资产收益率 D 资产周转率2、贷款的定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A利润最大化原则B扩大市场份额原则C保证贷款安全原则D维护银行形象原则3、在发放抵押贷款时,对于抵押物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A合法性原则B易售性原则C稳定性原则D易测性原则4、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问题,但潜在问题如果发展下去将会影响贷款的偿还,此种贷款是()°A正常贷款B关注贷款 C 次级贷款 D 不良贷款5、按照风险分类方法,下列属于不良贷款的是(A逾期贷款B关注贷款C次级贷款D呆滞贷款6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A贷款业务B存款业务C证券投资D结算业务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企业效益好,销售收入多对银行贷款需求就越小B企业效益好,销售收入多对银行贷款需求就越大C周转快相对占用资金少,对银行贷款需求就越小D周转快相对占用资金少,对银行贷款需求就越大8、信用分析方法主要有()A对比分析法E风险度分析法C财务报表分析法D财务比率分析法E思维推理分析法四、判断并说明理由1、贷款的价格就是贷款利率。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背景: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 的初期,当时企业的资金需求比较小,主要依靠 自有资本经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商业周转性 流动资金为主。此外,由于金融机构管理水平较 低,还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在商 业银行发生清偿危机时给予救助,商业银行的经 营管理者更强调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并不惜以牺 牲部分盈利性为代价。在这种金融市场很不完善、 融资渠道和资产负债业务单一的历史条件下,银 行在经营实践中找到了保持资产流动的理论依据, 即商业性贷款理论。
评价: 商业性贷款理论的思想为早期商业银行 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与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 它提出银行资金的运用受制于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和 结构,并强调银行应保持其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性, 以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局限性:首先,这一理论没有 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的相对稳定性,即在活期存款 的存取之间,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余额可用 于发放长期贷款,而是将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 利性很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其次,这一理论忽 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此外,它还忽视了贷款自 偿性的相对性,即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便是有真实 票据做抵押的商业性贷款,也会出现缺乏偿还性的 情况,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背景: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大战 以后,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已逐渐从战 争中复苏起来,开始高速发展。经济的发 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 短期资金,而且又产生了对固定资产投资 和设备更新等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同时, 货币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也使商业银行 迫切地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评价: 预期收入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它 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指出贷款清偿的来源是借 款人的预期收入,找到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动因, 要求银行的资产与预期收入直接挂钩,克服了商业性 贷款理论的缺陷。其次,这一理论促成了贷款形式的 多样化,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银行由生产经营的 局外人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参与者,从而加强了银 行对经济活动的渗透和控制。
银保监会系统精讲之金融学2(商业银行)
理论攻坚-金融学2(讲义)第三章商业银行一、概述(一)商业银行含义商业银行是以办理存贷款和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
二、商业银行的分类1.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又称分离型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于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
其基本特点是:法律规定银行业务与证券、信托业务分离,商业银行不得兼营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不能直接参与工商企业的投资。
2.全能型商业银行全能型商业银行亦称“综合性商业银行”。
可以经营长短期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与分离型商业银行相比,全能型商业银行的业务要广泛得多,经营的主动权和灵活性也大得多。
全能型商业银行不但从事短期资金融通业务,而且从事长期信用业务或直接投资于工商企业,还经营信托、租赁、证券等业务,并提供代理、咨询等服务。
【习题演练】1.(单选)全能银行制在以()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广为流行。
A.瑞士B.英国C.德国D.比利时第二节商业银行业务(一)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重要基础。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分为存款业务和非存款业务。
(一)存款业务存款是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包括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其中,人民币存款分为个人存款、单位存款和同业存款。
1.个人存款业务个人存款又称储蓄存款。
原则: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
个人存款业务包括个人活期存款、个人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个人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和保证金存款。
2.单位存款业务单位存款业务又称对公存款,是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并可以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行为。
3.人民币同业存款因支付清算和业务合作等的需要,由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于商业银行的款项。
同业存款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此相对应的概念是存放同业,即存放在其他商业银行的款项,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pptx
解析
第一步:首先确定目标函数。 如设定目标为利息收入最大化,则
目标函数为: 利润R最大化=0.10X1+0.05X2
第二步:确定约束条件(假设该 银行有三个约束条件)
(1)资金总量限制。即X1+X2≤5000万元
(2)流动性限制。设短期证券(X2)须占贷款的25% 以上,以保持足够流动性。即X2≥0.25X1
场的完善与发展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 西方各国政府开始大量发行短期国债, 这就为银行提供了新的流动性资产,而 证券二级市场的活跃又为银行提供了可 选择又能变形的交易环境。
2.资产转移理论观点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资产
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有必须提高盈
利性的需要。为此,可以把部分资产转
二、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 动因与特点
(一)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动因
1.竞争的加剧,利润的驱动
2.通货膨胀加剧了银行管制
(二)负债管理理论的特点
1.以负债为经营重点
2.为扩大贷款规模提供了条件
三、负债管理理论方法:分类管理
(一)储备头寸管理方法 是用短期的资金借入来弥补资产上的缺口,以补充
银行所需的流动性。即通过营运头寸调度来保持较高 收益、低流动性的资产。
3.理论观点
该理论认为, 资产的流动性和 活期存款
分配的数量与获 储蓄存款 得的资金来源有 关,也就是必须 定期存款
按照资金来源的 不同性质来进行
资本金
资产分配。
现金准备
短期证券
短期放款
长期放款 与投资
如右图所示 图2-2资金配置示意图
(三)线性规划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商业银行的定义、特点和功能2. 掌握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3. 理解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的定义与特点2.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3.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4.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介绍商业银行的定义与特点(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5分钟)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战略2.1 教学目标1. 了解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概念与重要性2. 掌握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类型与制定方法3. 理解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与评价2.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概念与重要性2.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类型3.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制定方法4.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与评价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2.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2.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介绍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概念与重要性(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类型(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制定方法(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与评价(15分钟)第六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6.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意义和种类2. 掌握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3. 了解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的影响6.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操作流程3.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管理方法4. 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的影响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模拟操作法6.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模拟操作材料6.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0分钟)2. 演示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操作流程(20分钟)3. 讲解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管理方法(15分钟)4. 分析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的影响(15分钟)第七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7.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意义和种类2. 掌握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3. 了解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7.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3.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管理方法4. 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模拟操作法7.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模拟操作材料7.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0分钟)2. 演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20分钟)3. 讲解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管理方法(15分钟)4. 分析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15分钟)第八章: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管理8.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意义和种类2. 掌握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3. 了解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的影响8.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3.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管理方法4. 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的影响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模拟操作法8.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模拟操作材料8.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0分钟)2. 演示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20分钟)3. 讲解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管理方法(15分钟)4. 分析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的影响(15分钟)第九章:商业银行财务管理9.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 掌握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3. 了解商业银行盈利性和风险管理的财务指标9.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3. 商业银行盈利性和风险管理的财务指标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9.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9.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盈利性和风险管理的财务指标(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10.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 掌握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方法3. 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10.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 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方法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第十一章:商业银行市场营销11.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3. 了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11.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2.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3.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1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1.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1.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二章: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12.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义和动因2. 掌握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模式3. 了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和挑战12.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义和动因2.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模式3.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和挑战1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2.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2.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义和动因(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模式(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和挑战(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三章:商业银行法律合规与伦理13.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意义和内容2. 掌握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制度和流程3. 了解商业银行伦理行为的标准和重要性13.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意义和内容2. 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制度和流程3. 商业银行伦理行为的标准和重要性1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3.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3.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意义和内容(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制度和流程(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伦理行为的标准和重要性(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法律合规和伦理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四章: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14.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和评价方法3. 了解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4.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2.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和评价方法3.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4.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4.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和评价方法(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五章: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15.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 掌握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趋势3. 了解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策略15.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 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趋势3. 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策略1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5.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商业银行的定义、特点和功能2.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3.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类型与制定方法5. 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6. 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的影响7. 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8. 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的影响9.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内容10.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内容难点:1.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与评价2. 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3. 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影响的深入分析4. 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影响的深入分析5. 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影响的深入分析6.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7. 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方法8.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模式9.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件(PPT47页)
1、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1)有符合《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 定的章程。 (2)拥有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以上的资本。我国《商业银行法》 规定: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 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 000 万元人民币。 (3)银行拥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长(行长)、 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符合 有关要求。
(2)根据银行实力,确立风险管理目标
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时,充分了解银行的整体实力和 抗风险的能力,把握整个银行所能承受的风险度。这通 常可以通过测算以下指标来掌握:年预期收益、年有价 证券收益(市价减去账面价值)、自有资本及出售不动产 收益。这些指标既可用于反映全行经营成果,反映银行 抗风险的实际能力,又可用于激励全行员工重视风险管 理。因为这些指标值的变动直接与员工利益相关,其中, 第三个指标还可调动起全体股东关心银行风险管理的积 极性。
(3)招募入股
当申请营业登记书被核准之后,发起人应依照股份公 司的有关规定,进行招股。发起人要制定招股章程及 营业计划书,写明发行规模、股份种类。如果是委托 其他银行代发,则要写明代募行的名称等。然后由监 管机构审批,待批准后进行股本招募工作。商业银行 股本招募可以采取公募和私募两种形式。
(4)领取营业执照,开始营业
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效率高的金融机构将会不断 发展壮大,效率低的金融机构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在竞争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 高,金融工具将会不断增加和创新,整个行业的效率 将会不断得到改善,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 推动作用。否则,银行业走向垄断,将会导致金融服 务质次价高,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业银行复习资料
商业银行复习资料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1.什么是商业银行?它有哪些功能?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的、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商业银行的功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①信用中介:商业银行充当将经济活动中的赤字单位、盈余单位联系起来的中介人的角色。
②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借助支票这种信用流通工具,通过客户活期存款账户的资金转移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
③信用创造: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④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在国名经济中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等特殊地位和优势,利用其在发挥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借助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融资代理、信托租赁、代收代付等。
2.比较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利弊。
⑴单一银行制:①优点:首先,可以限制银行业的兼并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其次,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使银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此外,由于单一银行制富于独立性和自主性,内部层次较少,因而其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管理起来比较容易。
②缺点:首先,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
其次,单一银行制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再次,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风险较大。
⑵分支银行制(总分行制):①优点:首先,实行这一制度的商业银行规模巨大,分支机构众多,便于银行拓展业务范围,降低经营风险;其次,在总行与分行之间,可以实行专业化分工,大幅度提高银行工作效率,分支行之间的资金调拨也十分方便;此外,它还易于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广泛开展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益。
②缺点:首先,容易加速垄断的形成;其次,由于实行这一制度的银行规模大,内部层次多,从而增加了银行管理的难度。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
D、超货币实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兴起 的金融效力观下的管理理念。
超货币实际以为,商业银行应在发放贷款提供 货币的同时,积极开展更广泛的金融效力,如 咨询、信托、理财、保管等多种中间业务。
缺陷:短期证券市场会带来商业银行的投资 风险。
;
C、预期收入实际:1949年普鲁克诺在<定 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实际>一文中提出。
贷款的流动性与平安性在于借款人的预期收 入,贷款清偿有时取决于借款人未来的获取 收益的才干。
优点:一是商业银行的运营范围进一步扩展 到消费者贷款;二是银行信贷行为与整个借 款人的生命周期联络在一同,使其与经济结 合的更为严密。
;
第三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 理实际
一、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实际的出发点:是 由于留意到商业银行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 都具有收益性与风险性,坚持其总量与构 造的平衡,有利于进展全方位的、多层次 的管理。
流动性与盈利性与平安性目的综合规划, 资产与负债业务有机结合,使之一致于商 业银行的目的下,到达最正确形状。
财务规划更多运用于利率的变动,其出 发点局限于财务目的。
;
第二节: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一、负债管理实际构成的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出现了
脱媒景象,同时,金融市场开展,出现了更多的金 融机构与金融产品。 二、负债管理实际的开展 A、银行券实际:银行券历史上代表银行的负债, 其管理就是最早意义上的负债管理。 随着银行业的开展,银行券逐渐消逝。 B、存款实际:存款成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 出现了存款立行的思想。
;
C、购买实际:商业银行可以在货币市场上经 过购买金融产品来借入流动性与添加盈利才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
评价: 预期收入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它
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指出贷款清偿的来源是借
款人的预期收入,找到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动因,
要求银行的资产与预期收入直接挂钩,克服了商业性
贷款理论的缺陷。其次,这一理论促成了贷款形式的
多样化,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银行由生产经营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4.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权衡的原则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个权衡利害、趋 利避害的过程,在决策时应该坚持盈利性 和安全性权衡的原则。首先,安全性是商 业银行经营的客观要求。其次,安全性与 盈利性是一对矛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 原则是保证信贷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 利性的有效统一。它是银行管理者决策的 依据。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3. 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 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 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这一理论认为:贷 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收 入即预期收入。如果将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 是短期贷款也可能发生坏帐或到期不能收回的 风险;如果将来的收入有保证,即便是长期放 款,仍可以按期收回,保证其流动性。只要预 期收入有保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 业性贷款,还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和非生产性 消费贷款。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背景: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大战 以后,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已逐渐从战 争中复苏起来,开始高速发展。经济的发 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 短期资金,而且又产生了对固定资产投资 和设备更新等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同时, 货币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也使商业银行 迫切地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 1)筹措足够的自有资本,提高自有资本在 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 2)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提高资产质 量。
• 3)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2. 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 支付需要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 动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3. 盈利性原则
•
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
润的能力,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动力。
这一原则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
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业务收入与业务
支出的差额。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包括贷款利息
收入、投资收入与劳务收入等;其业务支出包括
•
背景: 转移理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下产生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评价: 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性贷款理论 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但突破了商业 性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狭窄局限, 扩大了银行资金组合的范围,增强了商业 银行的盈利性。但转移理论也存在不足, 它对银行短期资产的变现能力缺乏全面认 识,从短期证券自身的变现能力考虑得多, 而对短期证券变现的外部环境考虑得少。 实际上,在经济危机时期或在证券市场不 旺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能顺利地通过 出售证券而保证资产的流动性,近而影响 盈利性目标的实现。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一、 商业银行的脆弱性
■商业银行运用的主要是别人的钱,而 不是自己的钱。
■为社会提供安全的资金存放处是商业 银行基本功能。
■保证存款人资金安全是商业银行的第 一要务。
■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资产组合风险
性及资本比率低决定了商业银行具
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
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
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
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评价: 负债管理理论意味着商业银行经 营管理思想的创新,它变被动的存款观念 为主动的借款观念,为银行找到了保持流 动性的新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 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来保证, 还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来保证,变单一的资 产调整为资产负债双向调整,从而减少银 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最大限度地将资 产投入到高盈利的贷款中去。而且,商业 银行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和组织负债,让 负债适应和支持资产,也为银行扩大业务 范围和规模提供了条件。
吸收存款的利息支出、借入资金的利息支出、贷
款与投资的损失以及工资、办公费、设备维修费、
税金支出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追求盈利水平的提高应做到以下几点:
• 1)减少非盈利资产,提高盈利性资产的比重。 • 2)降低资金成本,扩大资金来源。 • 3)加强经济核算,节约管理费用开支。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传统负债思想和观念
• (一)银行券思想
• (二)存款观念
• 1.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 资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没有存款,银行经 营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 2.存款是存款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一种选 择,无论出于保值还是盈利动机,存款者 的意愿总是决定存款能否形成的主动因素, 银行只能被动地顺应这种意向。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2. 转移理论
•
转移理论又称转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
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
款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 条件的证券上,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 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 去,兑换成现金,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2.2.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一 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都在银行管理领域中占 据着统治地位。
这种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 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 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 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 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 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 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随着各个历史时期 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 论在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 个阶段,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 综合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背景: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 的初期,当时企业的资金需求比较小,主要依靠 自有资本经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商业周转性 流动资金为主。此外,由于金融机构管理水平较 低,还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在商 业银行发生清偿危机时给予救助,商业银行的经 营管理者更强调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并不惜以牺 牲部分盈利性为代价。在这种金融市场很不完善、 融资渠道和资产负债业务单一的历史条件下,银 行在经营实践中找到了保持资产流动的理论依据, 即商业性贷款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 资产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商业贷款理论,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 。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1. 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这一 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 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 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 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给 银行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业 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 性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 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 的是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行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2.2.2负债管理理论
• 负债管理理论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 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商业银行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
•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
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
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局外人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参与者,从而加强了银
行对经济活动的渗透和控制。
•
预期收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银行对借款人未
来收入的预测建立在银行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由于
预期收入很难预测,客观经济条件经常发生变化,借
款人将来收入的实际情况往往与银行预期存在一定的
差距,所以以这种理论为依据发放贷款,常常会给银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3.商业银行经营高负债率、高风险性以及受到严 格管制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原则不能是单一 的,而是几个方面的统一。通常认为,商业银 行经营的原则就是在保证资金安全,保持资产 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盈利。这又称为 “三性”目标,“三性”既“安全性、流动性、 盈利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评价: 商业性贷款理论的思想为早期商业银行 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与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 它提出银行资金的运用受制于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和 结构,并强调银行应保持其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性, 以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局限性:首先,这一理论没有 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的相对稳定性,即在活期存款 的存取之间,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余额可用 于发放长期贷款,而是将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 利性很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其次,这一理论忽 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此外,它还忽视了贷款自 偿性的相对性,即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便是有真实 票据做抵押的商业性贷款,也会出现缺乏偿还性的 情况,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