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讲解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课前引入:绿色植物吸收光能,为地球带来能量,植物及其先祖改造出生命赖以存活的大气,制造了动物的食物,让我们的地球充满生机。
所有这一切,要归功于植物细胞内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
目标呈现: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本节的学习目标。
地位认知:光合作用是必修一这本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学习。
导入新知:光合作用的原理是被人们认识,经历了300 多年,下面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一次思维的探究。
自主学习:探究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先通读课本101-102 页内容,再完成学案表格。
核对表格:表格答案问题设计:1、总结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化学反应式表示出来吗?尝试给光合作用下定义。
学生回答:(略)语言过渡:人们得出这一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对光合作用更深层次的探索,目前仍在进行。
问题设计:2、回顾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给你的启示?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解:德国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实验。
语言过渡:理解了科学家的实验设计,面对问题,你能设计实验去证明吗?能力训练:设计实验证明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知识小结: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设置对照组。
教师点评:本题就是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如果仅有乙组能否证明?为什么?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什么原则?语言过渡: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一系列化学反应。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温故知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中酶和色素的分布。
自主学习:探究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自学课本103 页后三段、图5-15 和104 页前两段,完成学案填空。
核对答案:(略)动画演示:接下来,我们看一段关于光合作用的动画,请大家注意:光合作用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步讲解:光反应和暗反应。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
2.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实质2.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3. 光合作用的意义4. 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发现历程和意义。
2. 难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什么是能量?生物体的能量从哪里来?”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光合作用的主题。
2. 讲解: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发现历程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光合作用的存在。
5.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光合速率的测定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实质:有机物的合成、能量的转化发现历程:PPT展示意义:PPT展示探究实验:PPT展示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实质和意义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光合作用意义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探究。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性质和光合作用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生物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性质:光的传播、光的强度、光的波长等。
2. 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类型。
3.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4. 光合作用的生物意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能量平衡、光合作用与生物的进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性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光合作用的生物意义。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生物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的性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光合作用的生物意义。
2. 采用实验法,观察光合作用的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叶片在光照下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性质和光合作用的兴趣。
2. 讲解光的性质,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强度和波长等概念。
3. 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类型。
4. 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重点讲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步骤和物质变化。
5. 讲解光合作用的生物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能量平衡和生物的进化关系。
6.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光合作用的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7. 组织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光的性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光合作用的生物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光合作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3. 讨论参与评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思考深度和对光合作用应用的理解。
4.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过程。
2.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与意义2. 光合作用的过程3. 光合作用的原理4.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5.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过程、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及其生物化学反应。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原理及应用。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提高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光合作用实验器材。
2. 教材:高中生物教材《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3. 参考资料:光合作用相关论文、书籍。
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光合作用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过程和原理,配合PPT 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过程和原理。
2. 总结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查阅资料,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光合作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高中高中生物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一、课题:《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3〕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能力方面: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有质疑、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三、课型与课时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讲解五、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
2. 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3.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六、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2.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七、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请同学回忆叶绿体的结构及叶绿体中的色素等知识,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
科学家们是如何知道的,经历了哪些探索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怎样?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请大家预习教材P101-P104。
㈡进行新课第一学习时间:课内预习、基础训练——不看不讲。
问题:1、光合作用的原理?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重温该历史,你有哪些感悟?3、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条件、主要过程、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4、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条件、主要过程、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5、光反应、暗反应的相互关系?第二学习时间:展示交流,精讲点拨——不议不讲。
1、光合作用探究历程18世纪中期观点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ey〕的实验普利斯特利时期其他人的实验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的实验 1785年的结论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R.Mayer)的观点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及结论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的实验及同位素标记法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M.Calwin)的实验及卡尔文循环2、光合作用过程〔1〕光合作用原理〔概念〕〔2〕光合作用反应式〔3〕光反应阶段〔4〕暗反应阶段〔5〕光反应、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三〕总结光合作用过程第三学习时间:拓展训练,提炼升华——不练不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章节一:光合作用的概念与意义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反应。
3. 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定义。
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能吸收、电子传递、碳固定。
3. 光合作用的反应:光反应、暗反应。
4. 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氧气产生、有机物合成、能量转换。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绿色植物的生长,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
2. 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及基本过程。
3. 通过图表和动画展示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
章节二:光合作用的历史与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2. 掌握光合作用的主要发现者和贡献。
3. 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的研究。
2. 光合作用的主要发现者和贡献: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萨克斯、恩格尔曼、鲍林等。
3. 光合作用的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揭示了生命起源和能量转换的奥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历史,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
2. 讲解光合作用的历史和发展。
3. 讲解光合作用的主要发现者和贡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
章节三: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机制教学目标:1.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光能吸收、电子传递、碳固定。
2. 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光系统、碳系统、ATP合成。
3. 了解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能吸收、电子传递、碳固定。
2. 光合作用的机制:光系统、碳系统、ATP合成。
3. 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光合作用的过程,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
2. 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给和利用第 4 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设计目标知识方面: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构造和功能。
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能力方面:试尝试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要素。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研究过程,认可科学是在不停地察看、实验、研究和争辩中行进的;认可科学家不单要继承古人的科研成就,并且要擅长汲取不一样建议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有怀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二、教学设计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设计要点:⑴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响、暗反响过程及互相关系。
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要素。
解决方法:⑴经过色素提取和分别实验,让学生认真察看分别出的不一样色带,色带的颜色、散布次序和宽窄,思虑其原由及作用。
⑵让学生从化学反响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的前因后果和相应的能量转变的过程。
⑶让学生经过研究活动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教学设计难点:⑴光反响和暗反响的过程。
⑵研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要素。
解决方法:⑴经过由浅入深的解说,让学生理解光反响和暗反响的过程,差别和联系。
⑵经过研究活动——环境要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四、教学设计方法:解说、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认识的知识点。
2、让学生议论认识叶绿体的构造,这类构造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色;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要素等。
七、教学设计程序第 1课时[问题商讨 ]联合教材P97图议论:1、用这类方法有什么利处?不用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2、为何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增补光源?导言:追根溯源,对绝大部分生物来说,能量的最后根源是光能。
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性质和光合作用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3.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性质:光的传播、光的类型、光的影响因素。
2. 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3.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
4. 光合作用的机理:光合色素、光合酶、碳同化作用。
5. 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有机物的合成、氧气的产生、能量的转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的详细解释。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的性质、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2. 实验法: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现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实验器材。
2.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能量如何转化为生物能。
2. 新课导入:介绍光的性质,引导学生了解光对生物的作用。
3. 知识讲解: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
4. 知识拓展: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6. 实验操作:带领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现象。
7.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8. 知识总结: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强调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9.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10.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光合作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4节第二小节。
本节主要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知识。
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等内容。
本节是在复习完细胞呼吸后立即转入的难度较大的一节内容,在知识模块上给学生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为以后学习第三模块中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打好基础!但是,学生对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成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过程,对于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指导学生复习好这一节课,意义重大。
三、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⑴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⑵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⑶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⑷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⑸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⒉能力目标⑴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⑵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关注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
⑵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⑴说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史。
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⑵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五、教具准备:课件、微课、导学案六、教学与学法教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适当加以讲授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法:在学法指导上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与总结方法等。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
2.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学习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公式2.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3. 光合作用的实质4. 光合作用的意义5. 光合作用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发现历程、实质、意义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应用。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公式。
3. 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讲解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
4. 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
5. 讲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如碳氧平衡、生物氧气的来源等。
6. 讲解光合作用的应用,如农业、能源等领域。
7. 组织小组讨论: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公式、发现历程、实质、意义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光合作用实际应用的理解。
3. 作业布置: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
七、作业布置1. 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发现历程、实质、意义和应用。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思考问题: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的本质和光合作用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生物化学变化。
3.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本质,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变化,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本质和光合作用的意义。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际应用。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PPT。
3. 相关教学资料。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光的本质教学内容:光的定义、光的传播、光的类型。
教学活动:讲解光的定义和传播,展示光的类型。
2.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内容: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教学活动: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3.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内容:光合作用的阶段、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变化。
教学活动:讲解光合作用的阶段,展示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变化。
4. 第四节: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教学内容:光合作用与氧气、有机物的关系,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教学活动:讲解光合作用与氧气、有机物的关系,分析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5. 第五节: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光合作用在农业、环保、能源领域的应用。
教学活动:讲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环保、能源领域的应用。
六、第六节: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变化(续)教学内容: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和分子机制。
教学活动:详细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和分子机制,通过图解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七、第七节: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学内容: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教学活动:探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具体影响,通过实验模拟展示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光合作用过程。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总九篇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总九篇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1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1.知识方面(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能力方面(1)学会提取、分离绿叶色素的方法(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使学生认同科学原理的创立是科学家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建立起来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2)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3)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增强STS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四、教学设计思路要完成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化繁为简,紧扣《课标》,面向全体,注重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的要点(1)光合作用的过程一直是教学上的难点,因为光合作用是发生在细胞内的极其微观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学生无法直接感知,为了突破此难点,我拟采用多媒体演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动态过程,通过简明的图解,把复杂、微观的化学变化形象化,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形成深刻的表象。
另外,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应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
最后,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通过类比,增强记忆。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集合6篇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集合6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集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篇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反思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不仅能满意自身生长的需要,而且是全部动物和人的最终食物来源。
那么,绿色植物是如何产生有机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通过同学的自主学习把握光合作用呢?这就是这节课中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这节课内容比较多,所以我分三课时上的,其次课时讲的内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要内容是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并这两个阶段的比较。
最终还有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比较。
光合作用的过程说起来很简洁,可是同学很难把握的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上这节课时组织了两个活动,先让同学上黑板填图(这过程同学没分组,自由的举手上台,填图)。
然后让同学分组争论填表格(课前预备好表格,上课时给每组发一份,让同学组内争论,填写,然后老师分别显示两个表格,点名,让同学回答)。
通过上这节课我发觉,上这种同学难懂的学问点是时候,我们可以组织跟这次一样的课堂活动,虽然不是很好玩,可是这样做一边可以面对全体同学,避开只给几个人上课,其他人做自己的事的现象,另一边可以激发同学的爱好。
我对其他几个班上过过这节课,可是没能支配活动,结果只有学习好点的同学听,其他同学觉得难,根本就没尝试听一下。
这方面我必需谢丁老师,由于他多次的,急躁的指导,我在设计课堂活动,组织活动方面进步了许多。
这节课虽然同学乐观地思索,再通过老师的叙述,大部分同学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及其产物,但只是在学问层面有所进展,其他的就谈不上了。
经过课后深刻的反思,我认为是以下缘由造成的:①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虽然学到了学问,但这是一种封闭的教学,同学主动地去体验学问、发觉学问的过程很少。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教案标题: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性质和光的来源;2. 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3. 掌握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光的性质和来源;2.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2. 实验材料:水果、酵母、糖、试管、白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光和光合作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出问题:你知道光从哪里来吗?光对生物有什么作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光的来源:太阳是地球上光的主要来源,通过光的传播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2. 介绍光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传播和传递能量;3. 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4. 解释光合作用的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分发实验材料,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2. 实验步骤:a. 将一些水果剁碎并放入试管中;b. 加入适量的酵母和糖;c. 将试管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并用白纸盖住试管;d. 观察实验的变化,记录下来;e.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能才能进行。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并讨论光合作用的重要性;2.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 提出问题:你认为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地球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短文;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2.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认识到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介绍普利斯特利、梅耶、萨克斯、恩格尔曼、鲁宾和卡门等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4. 光合作用的意义:有机物的合成、氧气的释放、能量的转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光合作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
2. 讲解: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发现史和基本过程。
3. 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实验现象和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总结光合作用的意义,强调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的理解,评估学生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光合作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光合作用的应用:介绍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光合作用的研究现状:介绍当前光合作用研究的前沿领域,如人工光合作用等,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4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根据光合作用的图解列举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2、通过完成光强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半开放式实验,能够分析实验的各种相关变量,并控制相关变量;3、能够从细胞的层次对光强影响不同材料光合速率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判断光补偿点;4、能够对自然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的曲线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1、提升对实验设计过程中自变量、无光变量的控制能力;2、通过解读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提升学生对实验数据、曲线的处理和分析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问题,提高综合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情感目标:1、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养成将所学习的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1、完成光强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半开放式实验,能够分析实验的各种相关变量,并控制相关变量;2、从细胞层次解读光强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根据光合作用图解列举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师活动:1、展示光合作用图解,2、引导学生根据图解列举光合作用的因素。
学生活动:思考在图解上列举各种环境因素。
二:设计实验来研究光强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教师活动:1、展示研究光强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半开放实验;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各个相关的问题。
学生活动:1、分析思考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检测指标分别是什么?2、如何控制自变量和无关变量?3、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曲线图并对曲线图进行分析。
4、设计实验探究怎样进一步研究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光强。
三、给定光强对不同材料光合速率的影响教师活动:1、展示光强对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2、改变实验材料,引导学生从细胞层次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1、从细胞层次分析光强对单细胞生物影响进行分析并明确光饱和点的判断;2、从细胞层次分析光强对多细胞生物影响进行分析;3、分析以叶绿体作为实验材料曲线的差异,明确真光合和表观光合的差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性质和光合作用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性质:光的传播、光的类型。
2. 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3.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4. 光合作用的意义:生物能量来源、碳氧平衡、生物圈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3.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实验器材:植物叶片、酒精、碘液、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兴趣,进而导入光与光合作用的主题。
2. 光的性质:介绍光的传播、光的类型,引导学生理解光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光合作用的概念: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如哈柏、恩格尔曼的实验。
4. 光合作用的过程:详细讲解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机制。
5. 光合作用的意义:阐述光合作用对生物能量来源、碳氧平衡和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实验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叶片酒精脱色、碘液染色、显微镜观察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合作用的过程。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与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六、教学拓展1.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介绍历史上对光合作用的探索和重要科学家,如普利斯特利、梅耶、萨克斯等。
2. 光合作用的应用:探讨光合作用在农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过程和意义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条件。
2.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认识到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过程、意义。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特别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动画演示。
2. 教学素材:有关光合作用的图片、实例。
3. 学生实验材料:绿叶、酒精、碘液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
2. 探究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
3. 学习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播放多媒体动画,展示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光合作用的意义:讲解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的价值。
5. 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与食物链的关系等。
6. 学生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8.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光合作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感受科学家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物燃料、能源领域的应用。
3. 结合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对减轻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本节课主要由光合作用的概述、叶绿体和其他色素两部分组成,本节课是本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的重要内容。
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ATP、酶、细胞呼吸等知识,所以,本节课实为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同时,本节课也为后续光反应、碳反应和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课在教材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具有了较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呼吸,在初中也已经接触过光合作用的知识,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并不简单,反应式也不是初中时学习的那样。
同时,从元素的角度学习反应式,学生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困难。
所以,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的实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场所和产物。
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吸收光谱。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光合作用反应式中的元素来源,发展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同科技进步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色素种类和作用【难点】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五、教法与学法【教法】支架式教学法、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询问学生是否吃饭了引入,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并且,通过吃饭学生联想到了生物界的生物都需要通过补充能量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从而产生疑惑:植物是如何获取能量并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呢?之后,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起初中学习过的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及反应式,在旧知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元素是来自哪里?从而自然地得出新的光合作用反应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比较。
2.更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与实质。
能力目标
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
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过程的学习,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命世界是永恒变化与发展的。
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为“认识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媒体设计
PPT 课件、板书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实验: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证明了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3.1880 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
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三)、引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我们都知道物植物要一些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学们能告诉老师,(问1 )需要的是那些物质吗?(问2)那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在哪儿发生的呢?(问3)产生了什么物质呢?板书: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初步建构光合作用过程,通过同学们快速浏览书本得出的信息,写出光反应、暗反应中的主要反应式。
设问:1、为何光合作用的过程有光反应、暗反应之分?
2、光反应、暗反应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有何联系?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详细分析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
(一)、在光反应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
水是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氧气和[H] 同学们想一想,水能被光直接分解吗?
水不能被光直接分解,实际上是光先被植物吸收,从而引发一系列电子传递过程,才使得水被分解。
(二)、物质的变化总离不开能量的变化,在光反应中,能量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光首先是被固定在了色素中,同时有ATP 的生成,说明光能转移到了ATP 中,而ATP 的
能量是稳定还是活跃呢?所以,光能是被暂时储存在了ATP 中。
同学们能看出光反应中有[H]和ATP,暗反应中也有,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光反应中生成的[H]和ATP 进暗反应,参与了暗反应的反应过程。
暗反应中,首先CO2 从空气中进入叶片,与叶绿体中的C5 结合,这一过程称为CO2 的固定,并生成了2 分子的C3。
能量变化呢?ATP 释能以后,能量就转移到了有
机物中,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稳定还是不稳定呢?所以,能量从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到了稳定的化学能中。
(四)、归纳光合作用的本质
利用光能,产生[H],把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
并把光能储存在更加稳定的糖类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以箭头的形式再次巩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各种变化。
以及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归纳,目标巩固:
投影光合作用过程流程图,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投影:光反应与暗反应对比表格,请学生填空。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