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合集下载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模板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模板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模板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一起看看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欢迎查阅!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史论的一般特点。

2.学习根据史料提炼出观点的方法。

3.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很多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他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

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1.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新运动的倡导人。

大力提倡古文,并且提拔和奖励后进。

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尤以散文的造诣。

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时代背景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的动荡时期。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

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

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

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体验情感第一单元体验情感活动课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思想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其获得情感与能力的提高;努力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的课程目标,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层次;在教学内容上,本设计以必修教材为依据,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加深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学科特征明显的语文活动,充分体现活动课的语文性、活动性和综合性特征,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学习目标。

二、课程活动主题的分析人类的情感何其丰富、又何其多样,高中阶段是一个情感发展丰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进一步扩大,将会遭遇到很多的情感问题,比如,对爱情的憧憬与困惑,在亲情、友情方面碰到的麻烦等等,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情感向人倾诉,学会释放情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情感问题进行一定的理性分析,提高他们对情感问题的认识。

前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借鉴,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并实践如何用语言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提高自己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掌握散文的写作方法及学会鉴赏散文细致动人之处。

2、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鉴赏、搜集材料、调查研究、课堂讨论及小组讨论、写作、演讲等活动,运用启发、讨论、引导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与迁移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及探究情感问题,从而深入认识情感、体验情感,进而更加尊重情感、珍惜情感,更好表达自己丰富、独特的情感。

四、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查找资料、进行综合、展示表达中学会体验情感。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5【教学课件】《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5【教学课件】《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无可去之处 尽侮辱、家毁夫亡——无安身之所

无数垦殖者:雪夜、草原、失去家畜、失去田地、拥挤在污巷、绝望、饥馑、颤抖
——无生存之根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二
• •
4、作者为何要描写这四个人物形象? 诗人选择的人物形象具有代表性,有北有南,有老有少
,有男有女,有个体有群体。诗人通过描绘这些人物形象来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二
• • •
本文写作特点 1.散文化的语言 艾青的诗歌语言不是简单的情绪的外化,而是
与内在生命不可分割的,它整体地形成了诗的有声
有色有形的搏动着的生命体。许多评论者评述这首 诗时说它具有散文美,这正说明了它的平实自然的 艺术特色。它没有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几乎看不到 什么有形的技巧。而所谓散文美,也正说明诗歌语
中国呀”。

“风”和“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也是对当时中华大地惨遭战乱的艺
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二
• • •
6、“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一“主旋律”诗 从情感表达上,这两句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 从篇章结构上,这两句是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形象的刻画,都是沿着
第三幅
刻画了拥挤在绝望的污巷里的垦殖者,他们 人身遭凌辱,土地受蹂躏。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二
• • •
2、找出诗中的人物形象。 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 3、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 •
北方农夫:大雪、丛林、赶马车、戴着皮帽、冒着大雪、刻满皱纹、痛苦、憔悴
南方少妇:雪夜、河流、破烂的乌篷船、垂着头、蓬发垢面、充满恐怖的眼神、受 无数母亲:寒冷的雪夜、破屋、蜷伏、异邦人、无助、绝望 ——无归宿之地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一、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5册。

册别
活动文体文体
语体
语文必修1 认识自我传记散文古典诗歌
语文必修2 体验情感诗歌散文文言文
语文必修3 关注社会议论文小说文言文
语文必修4 感悟自然科学小品小说古典诗歌
语文必修5 走近经济新闻戏剧文言文
每册统一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古诗文)单元。

二、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14册
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陈新璋)
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谢飘云、闵定庆)
选修3.《中国现代诗歌选读》(陈少华)
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陈剑晖)
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叶祖帅、杨挺)
选修6.《戏剧欣赏》(袁国兴)
选修7.《电影文学欣赏》(柯汉琳、何晓园)
选修8.《新闻阅读与写作》(崔大江、陈建伟)
选修9.《传记选读》(刘晟)
选修10.《说话的艺术》(周国光)
选修11.《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蔡建华)
选修12.《常用文体写作》(陈佳民、陈妙云)
选修13.《〈论语〉选读》(邓裕华)
选修14.《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傅剑平)。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本教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本教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本教案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体验情感1、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大家欣赏画面和新闻,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

(生回答:母爱。

)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高中语文254精品教案粤教版必修2教案

高中语文254精品教案粤教版必修2教案

高中语文254精品教案粤教版必修2教案高中语文精品教案课题:《忆江南》赏析教材版本:粤教版必修二教材简介:本教材是广东省高中语文教材粤教版必修二中的一篇课文。

其中的《忆江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一首词,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融合了杨慎自己对江南故乡的怀念与对时光如梭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江南乡愁的深情。

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基本形式,并了解杨慎的作品特点;2.通过词句、词藻等精品提炼阅读要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故乡、家乡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诗词的基本内涵及情感;2.领悟杨慎的作品特点,并理解作品的表达方式;3.通过学习杨慎的作品,揣摩其对乡愁的独特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课文(10分钟)Step 2 导入课文(15分钟)课前准备一些生活中与家乡、故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这些图片,并回忆起自己对家乡的感觉和记忆。

然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共鸣。

Step 3 朗读课文(20分钟)组织学生逐句朗读全文,并解释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基本内涵。

特别是要解释诗词中“忆”、“温柔”、“红豆”等词语的意义,让学生掌握其形象意义和象征意义。

Step 4 词句分析(25分钟)按照段落分组,分析每个段落中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杨慎作品的特点。

首先,学生自己阅读诗句,在理解后,然后老师逐句解释,并进行相关分析,如探讨词句的意象、音韵、节奏等。

Step 5 归纳特点(20分钟)通过分析词句,梳理杨慎《忆江南》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杨慎作品的写作特色,如流畅自然的笔触、丰富的物象描写、抒发思念之情。

Step 6 感悟家乡情结(20分钟)通过学习杨慎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家乡情结。

带领学生回忆和思考自己与家乡有关的故事,写下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自由发表观点和感受。

Step 7 课堂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多读诗词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与妻书》 课件 (共21张)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与妻书》 课件 (共21张)

与妻书
林觉民
被 誉 为 天 下 第 一 情 书
与 妻 书 又 名 绝 笔 书
陈意映
林林觉觉民民一家
检查与补充
下列字的正确读音是:
称心快意 必不能禁 当哭相和也 念六夜四鼓
几家能彀 使之肖我 依依旁汝也 一恸
检查与补充
解释词语
1段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写完
(2)使吾勇于就死也。 接近,靠近, 2段(3)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③ 去”
使或选择等。 5、形容词词头。
重点
今则又望其真有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它,人称代词 他们,人称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

吾望其言是实
自己,代词 这,指示代词
汝其勿悲 语气副词,表示祈使,希望
汝其善抚之 语气副词,表示祈使,希望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语 气 副 词 , 表 示 揣测
一词多义
1、 认为。 《战国策.齐策》“皆以美于徐公”。 2、用。《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原因。《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 4、介词,因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 天下。” 5、介词,用。《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陷子之 盾,何如?” 6、介词,凭借……的身份,按照。 7、介词,在……的时候。 8、连词,相当于“而” 9、通“已”,已经。
多情不必不丈夫,
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 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 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 真爱心。
——钟叔河

妻子

—陈意映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文档讲义 4.19 兰亭集序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文档讲义 4.19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本课话题——善待生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王羲之认为,人的生命短暂,应该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思考规划人生,做好自己的一切。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假如生命是花,应当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地撒在人生的征途上;假如生命是草,应当联合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自己的一丝浅绿;假如生命是树,应当一心一意地把根扎向大地的深处,汲取生活的源泉;假如生命是船,应当高扬起理想的风帆,劈波斩浪地驶向成功的彼岸;假如生命是水,应当奔腾不息,咆哮地融入江河、湖泊;假如生命是云,应当幻化成雨,默默无闻地撒向大地;假如生命是一段原木,应当铺路、架桥、修家具;假如生命是一根枯枝,应当甘作柴薪,点燃火炬……阅读——文学中的典故被尊为“史圣”的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受腐刑后,承载着极大的心理、生理上的痛苦,忍辱含垢,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受眼盲、耳聋、口哑三种痛苦折磨的海伦·凯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眼睛是明亮的,只不过这个世界太黑暗。

”正因为她能正视人生的不幸,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才被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并获得“总统自由勋章”这一殊荣。

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思想主张书法主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主要作品《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城西南郊名胜。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课件 全册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课件 全册
答案
多读厚积
Ⅰ 读技法 ·勤练笔
白描手法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 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手法用于写景,描摹景物的 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 真;白描手法用于刻画人物形象,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 使读者如见其人。 《我的母亲》一文就大量运用白描手法来刻画母亲的形象。 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 一两大绿瓦盆”一句便运用了白描手法,“鲜红微肿”逼真地展现了母亲 辛苦的程度,“洗一两大绿瓦盆”说明了母亲的吃苦能干。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 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 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 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 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答案
Ⅱ 深读——重点探究
1.阅读课文1~2段,概述这两段文字的内容及其作用。 答案 (1)内容:介绍了母亲的身世及家庭背景。 (2)作用:暗示母亲身世普通,从侧面写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
答案
2.课文以生命的教育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母亲的一生。请简要 叙述具体的时间顺序。 答案 具体的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 (庚子闹“拳”的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 “我”廿三岁——“我”廿七岁——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秀娇挑起千斤重担,以一己之 力撑起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值得庆幸的是,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大儿 子已经恢复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上学了。 【选材感言】 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 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 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 母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当我们的母亲满嘴唠叨甚至卧床不起的时 候,我们都要加倍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她永 远是我们的唯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全集(41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全集(41页)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精心的选材,组织巧妙的结构。

2、感受冰心与巴金的纯真友谊,学做真人。

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1、给下列生字注音僖藻尹汲靳笃2、介绍古代一些表现友谊的诗歌。

赠汪伦问刘十九别董大李白白居易高适李白乘舟将欲行,绿蚁新醅酒,千里黄云白日曛,忽闻岸上踏歌声。

红泥小火炉。

北风吹雁雪纷纷。

桃花潭水深千尺,晚来天欲雪,莫愁前路无知己,不及汪伦送我情。

能饮一杯无?天下谁人不识君!3、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古今中外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4、简介冰心、巴金的生平事迹。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福建长乐人。

1919年在北京求学时即投身“五四”文学革命。

1923年因成绩优异,提前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及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后赴美留学。

1926年获硕士学位,随即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系任教,并在清华大学兼课。

1954年以来当选历届人大代表。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

另有《冰心著译选集》、《冰心文集》等。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春天里的秋天》、《寒夜》等,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5、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如:淡交如水。

语出《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外国诗歌四首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外国诗歌四首

外国诗歌四首一、学习《致大海》1、走近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

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

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

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

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

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2、课文品读《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

普希金的激进思想和他那崭露头角的声望,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

原想把他流放西伯利亚,由于他老师的说情,后让他去南方当差(其实是变相流放)。

由于他性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件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件 粤教版必修2

写作手法
• 叙事、抒情、描写与议论融为一体
• 大量使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方 法
• 讲究声律,语言和谐优美
思想感情
• 辨证的看待人生的短暂和挫折
• 要保持一份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 态度
• 泛舟:泛,漂浮 • 清风徐来:徐来,徐徐吹来 • 举酒属客:属,同“嘱”,zhu 劝酒. • 斗牛之间:指星宿名 • 白露横江: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笼罩.
10、酾酒( shī ) 11、横槊(shuò) 12、渔樵(qiáo) 13、扁舟(piān) 14、匏樽(páo ) 15、蜉蝣(fúyóu) 16、无尽藏(zàng) 17、狼籍( jí ) 18、枕藉( jiè)
儒,道,禅思想的融合
• 面对人生的不幸,苏轼把儒家固穷的坚毅 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 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 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
•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一苇,小舟;如,往;所如, 理解为随意飘荡.
• 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万顷,广阔;茫然,江面旷 远迷茫.
• 如冯虚御风:如,仿佛;冯,同“凭”,ping,乘,动 词;虚,太空;冯虚,凌空.
• 御,驾;御风,乘风. • 遗世独立:离开人世,超然独立
第一部分:写赤壁的自然景色和作 者游玩的感受.1段
• 关于苏轼
•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 书法:列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 • 元丰5年写的“两赋一词”是创作上的高峰: •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 背景 提示
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年),苏轼遭受政 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 经两年了。水中的鲜鱼, 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 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 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 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 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 “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 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 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 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 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高中语文 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
答案
2.第四段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悲”,是真的“悲”吗? 探究点拨 本文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 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再次来 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 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忧愁和局限拥 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答案
2.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 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 (2)少长咸集: _形__容__词__用__作__名__词__,__年__轻__的__人__,__年__长__的__人__。_ (3)映带左右: 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环__绕__。__ (4)一觞一咏: 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喝__酒__。_ (5)引以为流觞曲水: _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流__。_
答案
3.特殊句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2)其致一也: 判断句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判断句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省略句 (5)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省略句 (6)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句 (7)当其欣于所遇:介宾结构后置句 (8)亦将有感于斯文:介宾结构后置句
答案
第四单元 文言文(1)
第19课 兰亭集序
文本导学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背诵全文。 2.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 待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3.赏析本文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和骈散结合、清新质朴、自然流畅 的语言风格。
1.词语理解 (1) 一词多义
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死水》ppt课件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死水》ppt课件
•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
•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 月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第二节紧承第一节的后两句,从色彩上静态 的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诗人运用“反讽” 的手法,选用“翡翠”、“桃花”、“罗绮”、 “云霞”等美好华丽的词语来描写死水,从而 表现死水的丑恶。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死 水
闻 一 多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
的真名姓?
我 离 开 你 的 襁 褓 太 久 了, 1925年写的《七子之歌》。
母亲!
那时,闻一多刚刚27岁,他把
但 是 他 们 掳 去 了 我 的 肉 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九龙
体,
、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
你 依 然 保 管 着 我 内 心 的 港、旅顺大连等7处国土比作离
“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所谓“音乐的美”,指的是音乐和旋律的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 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所谓“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绘画美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形象 的意境美上,他曾鼓励诗人大胆地“跨在幻想的狂姿的翅膀上遨游,然后引 嗓高歌”,(《冬夜评论》),其实,这就是在引导诗人努力塑造意象,创 造意境。当然,意境美要着色,要勾勒廓线,这或许又是绘画出身的闻一多 在有意无意地追求“诗中有画”的古诗遗韵;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教案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教案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全册教案
广东版高中语文必修2 教案全集
粤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全册教案
《我的母亲》
教学目的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韧精神
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理解母亲“软中硬”的性格
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有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与巴金、鲁迅等人同时代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生前写过许多小说和剧本。

表现的大都是一些小人物和旧社会的穷人、“末世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能引起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你们知道是谁吗?
同学:是老舍吧?
老师:对,是老舍先生,他的原名是舒庆春,字舍予。

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的小说和话剧比如,《骆驼祥子》《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你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体验情感1、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大家欣赏画面和新闻,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

(生回答:母爱。

)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

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

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

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明确:四个方面——(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明确——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1、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明确:(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

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

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

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

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五、鉴赏语言特色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的“轮廓”的一种画法。

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

“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

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

”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六、总结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

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

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

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厚,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势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的大声呼唤,“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噶然而止,余味无穷。

七、课堂阅读《母亲杨沫》(《读者》2006年第6期)八、亲情作业1、体验母爱,体验亲恩。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

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2、请以“心中有爱要表达”为题,畅谈你对母亲的爱。

3、浓浓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请找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4、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

将这些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后记:2、冰心:巴金这个人……吴泰昌教学目标1、体会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情,深入体会纯真友情;2、激发每一位同学关注和袒露自己友情的勇气和积极性;3、探讨一些关于友情的问题,培养健康向上的友情观。

教学过程教学课时3课时一、预习安排1、课前预习课文并思考课后练习;2、收集一些关于友情的诗词和名言警句;3、四人小组寻找有关友情的影视资料和名人友情故事;二、导入林肯曾说过: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这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友情。

三、课文探究1、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有两位文学巨匠,80年始终不渝的友爱成为耳熟能详的佳话,他们是谁?对了,就是冰心和巴金!《冰心,巴金这个人……》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冰心和巴金两位老先生是如何诠释“友情”二字的呢?首先请听一段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冰心、巴金之间的对话(这里我将会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巴金和冰心,很有感情地朗读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对话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

(6分钟)然后请两位学生回答(8分钟)总结:冰心、巴金,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上海,人们也许知道他们有许多共同的优秀品质,却未必知道他们之间的莫齿深情,对话向我们展示的是两颗正直、智慧的心灵在相互碰撞中所产生的默契,这种默契,体现了人类最珍贵的友谊。

文中在描述冰心与巴金的友谊时说:淡交如水,大道若弦,古人也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们的友谊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像雨后的碧荷,又像清晨的露珠,是纯洁的,超脱的。

古人曾说:与势交者、势倾则绝,与利交者、利穷则散。

只有在排除利害关系之外,相互尊重、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友谊才会天长地九。

冰心和巴金两位老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友情的真谛。

2、感知把握:阅读全文,掌握大意,概括三个部分的主要事情。

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爱”。

写作者与冰心一道给巴金发贺电,祝他80大寿。

第二部分:“淡交如水,大道若弦”。

写冰心和巴金之间真诚亲密纯朴的友谊。

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写冰心和巴金互引为人生“知己”的故事及原因。

3、分析研讨:(1)作者认为冰心的“巴金这个人……”这句话包含很多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