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进社区民情日记

合集下载

党员联系群众民情日记

党员联系群众民情日记

党员联系群众民情日记“民情”来自于群众,根植于群众。

要写好“民情日记”,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下便是党员联系群众民情日记,一起阅读欣赏吧!党员联系群众民情日记(1)5月29日星期二阴今天中午,我打电话联系姜桥村支部书记姜金田同志,决定下午到村里走一趟。

下午3时许,我来到姜桥村。

姜书记和村里的一些领导已在那里等侯我。

他简单介绍了村里近期工作情况后,我们就如何切实改善民生,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些问题作深入探讨。

一是如何依托该村与木业园区较近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大户。

二是如何为自主创业人员协调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困难,联系和拓展产品销路。

三是如何落实加快全民创业园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6月22日关于农村道路的铺设问题,我个人的思路是:新农村建设改变村容村貌要量力而行,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应该首先对主要街道进行硬化,对小街小巷搞好平整和清理,重点清理村内垃圾、臭水沟和“三大堆”。

村庄治理要有乡村特色,还要注意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不盖高楼农村照样可以更美。

6月23日今天利用周末,来到来安街道办胡集村,与村干部一起进行环境整治,胡集村有一条主要街道,一条通村道路,我们一起拿着扫帚、一起扛着铁锹,在主要路段进行清理,虽然累出了一身汗水,但是内心还是感到为民作一件实事,流汗很值得。

7月21日这次到挂钩村,通过走访,进一步深化了对县情、乡情、村情、民情的再认识。

尽管胡集村,还存在着因各种原因,而没有脱贫的贫困户,但是不走进村民家中,对我县到目前为止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印象,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

贫困现状在提醒我们各级干部:我们不能被已经取得的发展成绩所陶醉。

一些贫困村还存在“学科技难”、“发展产业难”等这样那样的困难。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可以摸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扶持措施。

8月25日走访群众,说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但是我有新的认识,与农民交朋友,加深感情。

与群众交流,要诚心诚意,群众才会信任你。

党员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党员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党员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民情日记是干部联系群众的一种好形式。

下面是给你准备的党员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欢迎借鉴阅读!党员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一20xx年4月16日星期一多云今天,我开始了“串门行动”。

走在李家村平坦的村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

经过上一次义诊活动,村里有不少人已经认识我了。

走进孙福聚和孙丛木的家,坐在他们的炕头上,面对面的交流。

从个人经历到家长里短,从以前的困难境遇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无话不谈。

我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倾诉”的意愿很强烈,愿意和第一书记交流,敞开心扉互相沟通,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毫无陌生感。

在孙福聚家,孙大叔把自己希望能办退休的事向我反映,我一一记下。

孙丛木是村里的低保户,本人二级残疾。

我见他时,他正坐在轮椅上。

不大的小院里也是一片狼籍,屋内摆放着一些杂物。

虽然每月能及时领到低保金,但如果遇到生病,生活会更加拮据。

孙丛木的妻子金大娘则是一边说话,一边掉眼泪。

我对金大娘进行了安慰,希望他对生活充满信心。

我对孙大爷反映的问题也一一作了记录,帮他向有关部门咨询一下有关政策。

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事.........党员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二20xx年4月10日星期二小雨转晴早晨起来,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下午,天气转晴,但路很泥泞。

白天,来访群众不断,几乎没有干几件事。

晚上,因为要推选第五队的村民代表,我们按时赶到村支部,那里空无一人,我们静静地等待村民的到来。

等了一段时间后,才有村民赶到。

突然,我们接到村支书电话,“有村民家里着火了!”我们立即赶到失火现场,大火已被扑灭,消防战士和村民们正在揭开屋顶的砖瓦清除隐藏火点。

经了解,该村民家中无人,所以没有人员伤亡,但屋里生活用品、电器、家具等全部损毁。

待房顶上的人员拆除完毕,我们与消防队长见面沟通了情况后,又让村干部安排好人员做好后续的防范工作,紧急赶回村支部。

这时村民仍然没来几个,或许是路太泥泞,村支书感到后又用喇叭通知了几遍。

下基层社区民情日记三篇

下基层社区民情日记三篇

【导语】民情日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201x年10月24日星期一晴上午,我们走进了海勒派尔社区退休老党员买买提·吾斯曼的家,一进家门,老人就热情地将我们迎了进去。

小小的客厅里两张沙发,一个茶几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空间,也充斥了我几乎全部的视野。

沙发上凌乱地铺着厚厚的一层层的东西,是棉被还是垫子,还是各种衣物?似乎什么都有。

茶几很乱,盖着厚厚的一层灰,除了一些瓶瓶罐罐,还有一堆被掰碎的,颜色深浅不一的干干的馕。

这些馕,到底已放了有多久呢?茶几的脚上放着一个白色的碗,里面除了有一块干馕之外,还有一根干干净净的羊骨头,我不知道,这个碗里曾经盛放的是老人今天的早餐,还是几天前的午饭或者晚餐?老人很健谈,不停地向我们叙说着他的历史与个人情况,因为语言不通,我只能通过同去的维吾尔族同事的翻译,才了解到老人的一些情况。

老人曾经当过兵,部队退役后在铁路上工作,是一名道班班长。

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每每说到这句话时,我能感到他的骄傲和自豪。

老人没有家人,独居的他又是怎样熬过那些有病痛的日子?又是怎样打发着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寞?虽然老人的身体很硬朗,虽然他的笑容很灿烂慈祥,可我的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过几天,我们还会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帮他整理整理凌乱的房间,打扫打扫厚积的尘埃。

也许,我们无法带给他永久的快乐,但至少,我们能让他的心温暖并幸福过。

篇二201x年10月25日星期二晴今天,我们跟随社区的工作人员走进了独居老人肉孜汗的家。

因为是同一个小区,房间的结构已让我不再陌生。

不同的是,客厅没有沙发,是一铺木板搭的炕,满实满载地占据了整个房间。

炕上铺着一层地毯,一个简陋的、矮矮的小木桌贴墙立在炕上,我想,这就是老阿妈的茶几兼餐桌吧。

加强筑牢履行民情日记

加强筑牢履行民情日记

加强筑牢履行民情日记
今天是我作为一名公务员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了社区居委会工作,负责履行民情日记。

这项工作要求我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关注点,为他们解决问题,促进社区的发展。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责任,我要努力加强筑牢履行民情的能力。

早上,我来到社区,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提到了社区公共设施的不足,道路的破损以及环境卫生等问题。

我认真记录下来,并与其他工作人员商讨解决方案。

在处理居民的问题时,我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是为他们服务。

我要细心聆听他们的需求,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我要做到公正、透明,确保每一个居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下午,我参加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

会上,代表们就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意见。

我将这些意见记录下来,并向上级汇报,以便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和资源。

在日记中,我不仅要记录居民的问题和需求,还要记录我所采取的行动和解决的结果。

这样可以让上级领导和居民们了解到我在履行民情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我意识到,履行民情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只有真正关心居民,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所以,
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以更好地履行民情。

通过今天的履行民情日记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筑牢履行民情的能力,为居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注民情,社区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和和谐。

2023年社区干部走访民情日记(大全8篇)

2023年社区干部走访民情日记(大全8篇)

2023年社区干部走访民情日记(大全8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以下是一些关于意见建议的范文,供你参考。

社区干部走访民情日记篇一接到组织的通知后,我背着行李赶往三门阐黄庙村。

初建村级工会时我曾来过这个地方,给人的印象是贫穷落后。

村里除了一些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之外,年轻人大都去了外地打工。

村级工会刚成立时,村民不知工会是做什么的,感到很好奇!村工会主席因以前没有接触过工会工作,更是不知工作从何入手。

难道我们把工会建立在乡村就是挂一个牌子吗?不能这样,一定要加强培训,提升工会干部的业务水平。

在和村支书谈了我的想法后,立即得到了他的支持。

里就是好客,心中对我们的党还是信任的!7月16日雨“三夏”基本结束,天空飘着雨,给闷热的天气降了温。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第一堂工会干部业务培训课在村委会会议室开讲。

来自县总工会的两位部长给并不多的学员讲了怎么维权、怎么建设工会组织、如何发展会员等相关知识。

我也谈了个人对村级工会的看法,表达了自己对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和打算。

看着下面听讲人员不在乎的表情,我清楚,仅仅靠上几堂课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晚上,路过村支书的家,听到他正在煲电话粥。

“小刘啊,我现在多了个帽子,兼着咱村的工会主席。

所以我要经常和外出打工的家乡人联系联系,不然对不起这顶帽子,嘿嘿!听回来的小李讲,你小子在外面有出息了,自己投资建了一个大厂子。

不是我说你,千好万好不如咱家好,人总要叶落归根,啥时也回来考察一下,给咱家作点贡献。

我第一个报名给你打工……”“近来,我打了几十个这样的电话,要是有一人能回乡投资多好啊!”村支书笑嘻嘻地说着,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中国的老百姓最善良,但也最实际。

只有让老百姓看到摸得着的实惠,才能进一步把工作做好。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是我们工会干部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村支书中午可能喝了酒,哼着小曲来到了新建的蔬菜大棚,揪了一根新鲜黄瓜,在袖头上擦了擦就吃了起来。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

【导语】榜样是一道光,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温暖是一阵风,抚平了我们不安的心。

基层党员干部应坚持践行为民情怀,遍访民情民意,记录感人故事,发掘身边榜样,并能想民所想、忧民所忧、解民所需,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写好自己的“民情日记”。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欢迎大家阅读。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篇一今天事情比较多。

上午,在李丹纪和王德海同志陪同下,围着村子转了一圈,看了看村四周的村容村貌,重点看了看胶河拦水工程的周围土地。

然后,又到邻村——盛家庄村走访调研,与该村书记赵爱宝及部分班子成员交流学习工作经验。

走访发现,该村两委组织班子建设方面值得学习,主要原因是该村书记多年一直在岗位上工作,领导带头能力较强,得到了大多数群众认可。

下午,走访了村民李丹孝家。

李丹孝58岁,是当前村计生主任李俊的父亲,也是多年年的老支部书记,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建议。

他说,农村经济要发展,村集体必须要有收入,集体有了钱,才能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才能更得到群众认可。

针对逄家沟发展村集体收入方面,他提出了两条思路。

一是发展养猪业。

按照他测算,如果建立一个养200头猪规模的饲养厂,第一年投资大约20万,一年可为村集体贡献纯收入8万元,三年左右时间收回投资后,以后每年盈余都可作为集体资产。

第二是发展美国鸭的养殖,这是一条比较新颖的饲养科目,投资小回报大,但是他对具体养殖说不清楚,还需下一步择机咨询相关专家做出客观判断。

晚上,邀请了4名村名代表和10名班子成员召开了一次村民意见征求会。

会上各位代表和班子成员都一一发言,站在一名普通村民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

最终大家意见比较统一。

今年当务之急,是要办理路面硬化、自来水和土地调整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难度很大,矛盾焦点多,需要群策群力。

散会后,我又商同丹纪书记马上召集召开了全体班子成员第一次会议。

重点讨论今晚意见征求会的情况,讨论班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

党员的民情日记范本

党员的民情日记范本

党员的民情日记范本深入开展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主题的“民情”活动,以下则是党员的民情日记范文,欢迎阅读欣赏,希望对你有用!党员的民情日记范文<1>3月7日清晨,在*局长的带领下,我们驻村走访组一行九人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县**镇新高桥村。

虽路途遥远,但一路春意盎然,不减大家兴奋之情。

稍作休整,我们兵分两路,开始工作。

一部分同志把驻村要住的房间整理好,一部分同志参加村支两委座谈会。

会上,局领导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这次大走访活动的基本精神和我局的相关方案、目标,并详细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和发展思路。

据村支书邹月生同志反映:高桥村属于**县的贫困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85户,680人。

其中:村干部4人,党员20人;五保户10人,孤儿1人,低保28户;留守老人70人,留守儿童50人,残疾人45人。

全村共有土地708亩,其中水田638亩,旱地70亩,另有山林430亩。

该村支柱产业是种植业,经济作物以黄花菜、冰糖芋、生姜为主。

另有养殖户以培育鱼苗和饲养猪为主,其中最大的养猪专业户年出栏生猪50头。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村里的经济不发达,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依靠在外打工,务农人口人均年收入只有3200元。

迫切希望能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全村的贫困面貌。

3月8日,礼霁副局长的带领我们工作队对全村7个组进行了走访,并参加了第五组的水稻育秧工作布置会。

在走访期间,村民积极向我们反映情况和问题。

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归集和整理。

新高桥村有20名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其中4名困难党员。

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一是急需农网改造。

生活和生产用电都是搭接邻村的。

二是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需新建两处电排;用于灌溉的水轮泵也有三处年久实效,迫切需要更换;90多口山塘都需清淤;需新建灌溉渠道。

三是新建村委会办公楼。

下一步我们针对高桥村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从实际出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真抓实干,把大走访活动落到实处,为高桥村的群众排忧解困。

社区民情日记五篇

社区民情日记五篇

【导语】民情日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小编整理了社区民情日记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社区民情日记【一】我们第二小组所负责片区为军店街社区(原称军店街村),该社区位于房县县城西面、距县城11公里的军店镇,四周丘陵起伏,风景宜人,原316国道穿境而过,奔流千年的军马河将该社区一分为二:河之北为下店子,河之南为军马铺。

社区现居住892户2748人,街道民居多为明清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街面卵石小道依山势一路逶迤。

据了解,早在清末民初,这里就形成了店连店、铺连铺,家家经营、户户摆摊的繁华景象,成为川陕客商的集散地。

几天来,我们的足迹遍布村庄和社区老街,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随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了继续推行农村城镇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土地,一直以来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

而今,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该社区一些因开发需要土地被征收、举家搬迁至老街生活的农民,却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

该社区12组居民张明俊,家中田地因修高速公路而被征收,一家三口来到下店子老街居住,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顾10个月大的孩子,因没了土地,手头资金又不宽裕,一家只能靠在外打工的丈夫每月寄几百元钱维持生活。

在老街,像张明俊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都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搬迁来的农民反映:无论是军店街老街、军马铺老街,还是下店子老街,均存在街道年久失修、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居民生活不便、出行困难。

农村城镇化,应为进城农民带来的是顺畅的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的便捷以及其它生活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解决农民往昔在农村时的不便和困难,并为其日后的生活和劳作提供保障。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范文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范文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范文民情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一)社区作为服务居民的前沿阵地,工作量大而繁杂。

“民情日记”的出现,让社区工作者身在岗、心到位,真正深入居民当中,第一时间了解到居民的困难、问题和诉求,及时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

今年以来,平安社区党委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对待“民情日记”,在入户时,针对居民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整改完善,极大地拉近了居民和社区的关系。

“杂琐事、生活冷暖都写到了日记里。

平安社区的“新人”张菲菲表示,通过“民情日记”快地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随着“民情日记”的认识。

平安社区书记丁宏伟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二)“1月13207国道旁饮食早点经营户会议,”“民情日记”里麻烦事、重点事17本日记本,装了一大箱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村里800?”王强说,他准备了一个日记本,田间地头、村边路旁,前年春天,王强和村里干部查夜,发现该社区七组王华军家的大门没锁,想帮他锁上,却发现没有门闩。

一问才知道,房子一盖起,王华军两口就出门打工了,门闩根本没做。

晚上回家,王强把这件事记在日记本上。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到村里的修理部,请他们帮忙做个铁门闩,给王华军家安上。

王强说,“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对当事村民来说,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水洼社区五组两家人因为修路的事情起了纠纷,社区出面调解后,两家人又反悔,都不愿意让步。

最后,王强拿出“民情日记”,上面写着两家人当初的要求是什么,社区工作人员是怎么调解的……所有信息记录在册,有了“铁证”,两家人不再争嘴,最终各自退让一步,双方握手言和。

“群众相信我们,才会来找我们解决问题。

”王强说,“民情日记”就像是一面镜子,始终照出自己工作中不足的一面;它也像一条鞭子,总让他感觉还有好多百姓着急的事未做,还要更努力。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三)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容。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在乡村的田埂小道,处处闻闻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本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本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本民情是用来给你记录平时工作中涉及到的老百姓的困难,意见和建议的.如下就为大家收集了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本,欢迎阅读!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本【1】8月12日上午,我来到了安澜镇棋盘村15社,见到了我新结的“亲戚”肖安福的妻子李天友。

肖安福全家有三口人,家里有承包地1.5亩,喂有一头猪,属建卡贫困户。

肖安福及其妻子身体都不太好,患有多种疾病。

他们有一个女儿,患有精神病,基本无劳动能力。

一家人的生活艰难地维持着。

承包地都只能靠亲朋好友帮忙才能有所收成。

李天友讲道,“如果不是女儿的病,我们也不会给政府添麻烦的!你们也是拿工资吃饭的,现在还来帮助我们,真是太感谢了!”听着李天友朴实的言语,看着她满含热泪的双眼,我的心微微一颤。

我们能帮到他们的真是太微不足道了,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这将是一项十分漫长的工程。

单纯依靠我们拿出的几百元帮扶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脱贫致富必须靠农户自力更生和政府的有效帮扶措施才可能实现。

通过几天的走访,最深的感受就是社员群众的实际困难确实很具体。

对其进行慰问,是“授人以鱼”,要找到其贫困的根源,并能有所改善,才是“授人以渔”。

第一,对于智力有问题的人员,对其经济帮扶的措施不如对其家庭其他成员的帮扶,只有通过其家庭的力量和家庭其他成员力量才能真正保证对其生活条件的改善有所保障。

第二,帮助解决眼前短期困难,不如帮助解决长远问题。

拿就业需求来说,帮助协调安排落实一份工作,不如鼓励其积极投身社会,并向其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鼓励其主动寻求渠道就业。

为其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培训机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主要还是要靠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第三,一次结对长期帮扶。

帮扶不是见一次面就能帮助其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有通过长期的联系沟通,从思想意识,能力改变,条件改善等方面入手才能有可能真正帮助其走出生活困境。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本【2】3月12日星期三晴今年初,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开门搞活动”的原则,要求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走访普通群众,了解民情民生,开展结对帮扶。

社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范文

社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范文

社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范文社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范文社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一6月4日星期三晴刚吃完晚饭,长马村支书丁作芳打来电话告诉我,潘其佑车祸这件事,当事双方在市交警队把赔付协议签了。

挂断电话后,我为老潘高兴,也为四月份“群众工作日”收集的问题又办结了一件而高兴。

4月26日下午,长马村村委换届工作圆满结束后,潘其佑在村社会管理工作站向我反映:自去年出车祸后,肇事方除手术费付了后,务工费、后期治疗费迟迟未付,请镇、村领导再次出面帮忙解决。

潘其佑的父母去年先后病故,哥哥先天腿残无劳动能力,大女远嫁他乡,小女在读高二。

目前负债6万多元。

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是种田、种菜,农闲时靠摩的出租,贴补家用。

雪上加霜的是,去年在送客过程中与嘉树乡某公司接送员工的专车相撞。

腿部做了两次手术,摩托也骑不成了。

了解情况后,我和支书丁作芳等人陪同潘其佑四次到该公司和市交警队进行协商、咨询。

肇事双方主要在肇事责任划分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后续补偿款难以到位。

我们将潘其佑的现实困境一一向他们讲明后,经多次努力,双方均作出让步,同意在和平解决,一次补偿到位。

潘其佑拿到5万元的误工费、后期医药费后,困窘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小女儿的学费也有了着落。

在老潘眼含热泪的连连感谢声中,我深深震撼了。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我们才能真正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社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二3月15日星期二天气晴今天,是第二十九个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也是**市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以来,我第一次深入我局帮扶联系村之一――顾家店镇高殿寺村进行入户走访。

上午,在村委会大院与党支部书记刘顺兵同志和村委会会计艾志明同志简单交流后,我们踏着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同行出发了。

我们走访了几个村民后,来到二组组长陈友谊家中。

我首先向他们全家问好,并代表**市国税局向他们表达了良好的祝愿社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社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

走基层活动民情日记3篇

走基层活动民情日记3篇

走基层活动民情日记【篇一】多年来,胡广春始终不渝坚持为居民服务。

她对大家说:“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社区工作者就是为居民服务的”。

她始终将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每天来到社区除了处理正常事务,多数时间都深入居民家中,耐心地听取居民意见。

街巷楼宇之间,总能看到她入户走访的身影;逢年过节,她都要到居民区里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干的活;跟老人们聊聊家常,看看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

社区的修桥补路、疏通下水、救灾抢险、矛盾纠纷,她都能身临一线,就这样度过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

社区孤寡老人边俊花80多岁了,无人照顾,她每月都会抽出业余时间登门看望老人,和老人拉家常了解老人的实际情况,并组织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打扫卫生、洗衣被、理发,过年过节还带领党总支成员给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

老人一说起胡书记就泪流满面,“虽然我有儿,但失散多年,多亏了社区胡书记多年的照顾,她比我亲孩子还亲”。

胡广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广泛信赖和一致好评。

她始终本着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一颗赤诚之心书写着一名党务工作者在社区的荣光和精彩,为基层党组织在居民心中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走基层活动民情日记【篇二】2017年3月26日,星期天,市委组织部党支部组织部机关全体人员,赴开发区林子村开展集中走访帮扶活动。

对于我来说,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真正去深入了解现在农村的生活,还没有过静下心来体验,这次帮扶活动,也促使我真正融入农村,深入体验和感悟。

上午约九点半,我带领干部科、综干部、干监科和青干科的同志来到了林子村村部。

经了解,林子村属合并村,东靠官湖河、北邻刘庄、邵声,西邻曲坊村,占地5.4公顷,耕地面积1800余亩,社会人口3850人,共有13个村民小组,因邻近城区的缘故,老百姓主要靠打工为生。

在村组干部的引领下,五个小组分别走进五个片区的老百姓的家中进行走访。

我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路还算宽敞,听说是村里一户在外做药材生意的老板出资40多万为村里修的,也算是对家乡父老的回报。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文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文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近日,我在社区走访了一番,了解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我的日记,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7月18日星期一阴今天,我开始了社区走访的第一天。

早上七点,我准时来到了社区的公共厕所,一位刚刚在里面上完厕所的居民告诉我,他们这里的卫生还需要再加强,比如有时候垃圾桶都是满的,清洁工人没有及时清理,导致环境脏乱差。

还有一些居民在走路的时候不注意,会随地吐痰、扔垃圾等。

这让我深感,社区文明习惯教育的重要性。

之后,我来到了社区的菜市场,这里有很多老百姓在买菜。

一位买菜的市民告诉我,这里的摊位虽然质量还不错,但是价格贵了一些,希望能够有一些保障性的政策。

我走访了几个摊点,了解到,这里的摊主比较辛苦,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并在太阳下工作。

即使天气不好,他们也不能停止卖菜,因为他们需要用这份收入养家糊口。

经过这次走访,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保证摊主能够得到足够的利润,同时价格也不能太高,不能让老百姓承受不起。

接着,我到了一座农村公交车站,一位要乘公交车的老人对我说:“这里的公交车经常不准时,让我们等得很久。

”之后,我跟着这位老人一起等车,我们等了将近30分钟才等到了一辆公交车。

公交车上的人非常多,有些人挤在门口上,十分危险。

这些问题表明了交通运输在社区中的重要性。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社区交通建设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保证社区居民出行的便利和安全。

走访结束后,我召集了一些邻居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并把他们的问题都反映了出来。

通过大家的讨论和建议,我深刻认识到社区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我将继续努力,为社区居民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家园而不懈努力。

党员进社区民情日记

党员进社区民情日记

党员进社区民情日记正文第一篇:党员教师民情日记给留守孩子多点爱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一族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作为贫困县的现状,更是如此??20XX年11月13日晴星期三为了给本次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以班级为单位,了解我班现有16名留守孩子,从在校表现来看,这些留守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表现令师生称赞,但“留守孩子”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表现为:不思进取,人生理想普遍不明;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缺乏关爱,性格内向、自卑;儿童自律能力差,纪律散漫,上网吧;作为独生子女,是祖辈的掌上明珠,可呼风唤雨??面对如此的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么办?20XX年11月29日晴星期五要获取更具体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必须和这些留守孩子谈谈心,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掌握必要信息,为我的下一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

今晚我利用晚自习第三节时间,同这些孩子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了解到王婷同学的父母、哥哥在深圳打工,哥哥同妈妈在一起打工,父亲却在另外的厂里做事,家里只有七十多岁的爷爷无人照料。

父母、哥哥很少回家,只是偶尔打个电话。

但年迈的爷爷经常生病,王婷同学不得不经常请假回家照顾爷爷。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王婷同学自尊心较强,也很自卑,还有一定的攀比心。

在校总体表现还可以,就是在上课时经常走神,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也不明确。

我经常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和同学们多比比成绩,或者跟老师谈谈心里的想法,想爸爸妈妈就打电话,通过交谈,她也开始重拾学习的自信,在专业的背诵中有较大的进步。

夜深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对这样的孩子,作为教师,的确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我常常思考:“留守孩子”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填补吗?答案是肯定的:不。

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心灵的关爱。

20XX年12月18日晴星期三为了掌握更多的信息,了解“留守孩子”监护人的意见和建议,我常常利用空余时间,给留守孩子的父母进行多次电话家访。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第一篇: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3月29日,我走访了辖区**村小区内三户居民家庭。

该小区属于**厂管家属区,共有22栋楼房,732户居民,由于是老旧小区,居住的居民以中老年人口较多。

敲开**栋**单元**室居民沈**家的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年近50,面带笑容的男同志,他就是沈**的小儿子张**,自幼残疾,目前与常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沈**共同生活。

看到我们前来,张**对我说,书记我还记得你上次到我们家来的时间,很感谢社区对我们母子二人的关心、帮助。

沈**家的客厅很小,除了放一张小方桌、一张轮椅外,也只能容纳3、4个人。

向张**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后,张**热情与我们握手。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转到了饭桌上,我看到桌上已经做好的饭菜,我抬头看了一下钟,时间是上午10点20分,我随口问了一句,这个点就把中午的饭菜做好了啊。

张**笑着说:每天都是这个点,烧一次,吃二顿。

我再仔细看了一下饭菜,纯素,二菜一汤,我知道这就是他们母子二人一天的伙食。

来到了沈**的卧室,房间很小,大约6、7个平方,但房间及床上却很清爽,老人平躺在床上,看上去比上次来的时候更消瘦了一些,看到我们,老人家高兴的合不拢嘴。

在详情询问了情况后,我们得知,一个月前老人家摔了一跤,导致盆骨粉碎性骨折,房间堆放的大量尿不湿都是为老人准备的。

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平时上班,休息时才能抽空来看望老人。

离开时,我再次打量了一下坐在轮椅上的张**,我发现他的头发又长了不少,我说: 张**你的头发又长长了,明天我请人来给你理发。

他笑眯眯地说:谢谢书记,过一段时间吧,不能老麻烦你们,反正我也不出门,下次请他给我推个平头,两个月一次就够了。

经过上午的走访,我心里许久不能平静。

在我们看来,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张**,面对失去自理能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却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义务,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在他的身上得到体现和传承。

“书记带头大走访”民情日记两篇_日记作文

“书记带头大走访”民情日记两篇_日记作文

“书记带头大走访”民情日记两篇小事连民心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在姚山村的走访,我越发感觉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访途中,我发现在姚山村陈圩组龙王街路南一棵树上,挂着四块电表,位置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个安全隐患。

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群众房屋拆迁,原先挂在墙上的一些电表无处可挂,只好挂在树上,虽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

对此,村干部和附近群众十分担心,遇到阴雨天,就更为担忧。

听后,我当场安排工作人员给县供电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派人到现场察看,迅速进行整改。

县乡供电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着手施工。

在姚山小学校园内,有一个50米长、20米宽、2米深的水塘,塘内有不少水,虽然周围用尼龙网围着,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个安全隐患。

学校教师和群众反映,曾经有名小学生掉进水塘,由于施救及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心病。

填平这个水塘需要一万多元,村及学校经费很紧张,没有多余经费用在填平水塘上。

听后,我安排身旁的镇党委书记,要求镇政府出资填平水塘,镇党委书记当即表态三天内完成任务。

这两件事,对于有些干部和部门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决的却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涉及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对“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汇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强大力量。

群众心里有杆秤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xx元左右。

走访社区民情日记例文_日记作文

走访社区民情日记例文_日记作文

走访社区民情日记例文3月28日,我与单位部分干部走访了高地社区。

高地社区地处城乡结合处,近几年发展迅猛,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不断凸显。

走访中,高地社区的干部群众反映,该社区部分农户因住房距离杭浦高速过近,来往车辆多,噪声大,特别是夜间不能正常休息,生活为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可是,由于杭浦高速的管理部门不是我们余杭区的,虽然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村民一直为这个问题而苦恼。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走访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

回到办公室后,我立即与区交通局、环保局取得了联系,讲述了事情的缘由,寻求解决的办法。

区交通局领导非常重视,答应第一时间与该路段的管理部门杭州市高速路政大队联系。

没过几天,市高速路政大队派出三位工作人员来到社区,我与区交通局等相关部门人员陪同实地踏看了现场,核实了情况,初步商定以社区的名义向市高速路政大队递交一份反映情况的报告,再由市路政大队将社区的报告和要求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努力争取市路政大队、上级主管部门、区交通局和社区能坐下来一起协调解决此事。

市高速路政大队将核实后的情况,上报到其主管部门。

目前,两家单位就处理意见已与村干部进行了沟通、协商,估计不久就会有回复,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区环保局对此事也很重视,积极做了一些配合工作。

我也会一直关注和跟踪这一问题,使这个问题早日得到彻底解决。

随后我又走访了高地社区居民汪鸣忠,其妻向我反映家里的有线电视信号不好,画面不清楚,有时还搜索不到频道。

回到单位后,我联系了数字电视公司的领导,说明了情况。

第二天一早,该公司派人对汪鸣忠家附件的线路进行了检修,但没有发现问题,又对周围的信号进行了测试,也没发现异常情况。

工作人员与汪鸣忠取得了联系,对其家中的电视及数字接收装置进行了调试,线路是正常的,查明是因为雷雨天气“惹”的祸。

临走时,工作人员告诉汪鸣忠,今后在使用中如有问题,联系后他们会第一时间派人过来处理。

事后,数字电视公司将处理结果告诉了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进社区民情日记党员干部“进农家、下基层”民情日记2014年5月21日星期六小雨早上8点,我带领机关11名同志,从县城出发,前往盐井镇长沟村的“万名党员进农家,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联系点。

此行目的,主要是了解农民兄弟的所思、所忧、所盼。

经过几小时崎岖山路的颠簸,我们抵达了长沟村。

在村总支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上,梁龙翠支书介绍了长沟村目前的基本情况。

听了他们的情况介绍,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格外高兴。

我对村总支两委班子同志说,这次县委在全县开展的“万名党员进农家,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意义重大,通过“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在村委会听完情况介绍后,虽然天空依旧下着小雨,但我还是决定去走访几户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也送去党和政府以及全局干部职工的温暖和关怀。

首先到了梯子村民小组农户杨美彬家。

杨美彬房屋等家居设施简陋。

杨美彬不在家,我问他的妻子目前家里情况怎么样,她 1告诉我,家里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补贴家用,今年由于天旱包谷秧都长得不好,可能今年要减产了,等下雨了多栽些红苕代替包谷喂猪才是办法。

她还满怀激情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国家有救济的时候,对我家都很关照。

我跟她讲,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村养老保险也快启动了,到时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钱都不用交就可以直接领取养老补贴了,在一问一答的了解后,他表示将来等这项工作开始了,他一定及时来参保。

从杨美彬家出来,我们又先后来到吴明贵、吴明芳、毛定贵、蒋运发等群众家中进行走访慰问。

返回的途中,我不断地思考:当地基础条件差,人均耕地少,交通不便,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特别是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民就业、养老等现实问题,相关制度还要逐步完善。

我坚信:随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创先争优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广大农村面貌会越来越好,广大农民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第三篇:走访慰问党员干部民情日记走访慰问党员干部民情日记水务局党委书记张克忠2014年7月1日星期日晴早上8点,我带领几名同志,从县城出发,前往“联村联户”联系点大马营乡城南村。

此行目的,主要是走访慰问党员干部,了解农民兄弟的所思、所忧、所盼。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大马营乡城南村。

在村党支部“庆祝建党91周年”的座谈会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别介绍了基本情况,并和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格外高兴。

对参会的党员干部说,这次县委在全县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意义重大,通过“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你们致富的参谋和助手。

在座谈会上,与基层党员干部敞开心扉的交谈,面对面的沟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面及时的掌握了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所急,同时征求了帮扶建的双孢菇大棚、葡萄大棚意见建议,党员干部表示积极参与建设、管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村委座谈会后,我决定去看看那些贫困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送去党和政府以及全局干部职工的温暖和关怀。

我跟村委会的两名干部步行前往石文荣家中,在交 1谈中不一会就到了农户石文荣家。

石文荣的房子是前几年前新盖的,虽说是砖木结构,但还没有吊顶,家里设施简陋,我问石文荣的母亲家里情况怎么样,她告诉我,石文荣今年已50岁了,连个家都没成,患有肺气肿、气管淡,长期服药。

家里收入来源主要靠3亩多地,平时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再加上我七十多岁的老母……。

她还告诉我,党的政策好,村上都给办了低保,对我家很照顾,听村上的干部说你们帮助建大棚,让我们这些老弱病残者在家门前挣钱,共产党好啊!面对眼前这位朴实、善良而又坚强的农村老奶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面对病魔折磨的儿子,她始终不离不弃,既要照顾儿子,又要操持家务,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承受了多少艰难和痛苦啊!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女性的勤劳和善良。

在离开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要继续关注石文荣一家,定期回访,帮助他家解决实际问题,让她看到希望。

第四篇:民情日记民情调研民情日记水竹中心校余正燕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刘顺香是初二年级学生水竹乡双旋村,一个文静而漂亮的姑娘。

正是由于她的文静,以至于她在上课时也极少发言,有时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本学期来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

而且,最近书写越来越慢,成绩也越来越差。

针对这个情况,我和班主任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取得进步。

二、处理和解决还没去家访,刚跟刘顺香说了一下,没想到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看来,她也知道自己自从他爸爸去世后,她学习中的现况,摸清她心里的想法,对症下药,针对她的一些特殊情况,妈妈要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谈心,老师也要如此。

让她感受家庭和学校的温暖。

放学后我们来到水竹想把村刘顺香家,她妈妈一人默默的坐在沙发上。

看见我们来家访,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

一进家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黑白照片,简单的家具,一张四方桌,几张椅子,一台很旧的电视可以算是值钱的家当了吧。

刚一坐下,还未开口,这位母亲的眼眶便红了,刘顺香妈妈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她们本是三口之(转载需注明来源)家,虽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满的家庭。

一年前张燕的爸爸得病,经过两次手术,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

十几天前再次发作,离开了她们母女,离开了这个家。

她由于过度忧伤和疲劳,也患病多日。

孩子请亲戚朋友照顾,看了她的回家作业,也发现了她作业马虎、学习也不够理想。

常常还发现她夜间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想同刘顺香学的速度慢、厌学有着复杂的原因,要帮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爱心。

让她时时处处感到同学、老师在爱她,关心她!了解她的所想,关心她的情绪,多一个拥抱,多一个微笑,多一次理解,不是强调她作业做得够不够好,不是需要她一开始就要成为最优秀的孩子。

她是在该得到理解的时候没有得到理解,是在该拥有老师关爱时没有得到关爱,是在她该得到家长帮助时没有得到帮助。

这时作为老师我决定重新出发,从心出发,慢加等待,爱加理解,注意家校交流沟通,让孩子重新找到自己。

家访回来,我马上向街道网格领导反映此事,并为这个家庭申请了低保,让她们感受政府的关怀,在经济上尽可能帮助她们。

并让她帮老师发作业,让她与最能关心同学的孩子做同桌,让她做她期望做得,真诚的发现她的优点,及时表扬;真诚看见缺点,及时指正;对她不责备,对她不发怒。

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

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

三、感想在这样走访的过程中,获知群众心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正在成为“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载体,并在逐步成为常态。

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政府的关怀、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

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

网格走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第五篇:民情日记村里植树日记2014年5月8日晴今天村里准备栽树,我们没有休息,所以格外的期待,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就直奔集合地点。

村民都唧唧喳喳地讨论着植树这件事,有的在想像植树是简单还是困难,有的在讨论我们会植什么树,有的在滔滔不绝地传授着植树的技巧。

看着农舍里跑出来的鸡鸭,还有路旁开得烂漫却有几分孤芳自赏的意味的杏花,异常地激动,空气中洋溢着兴奋与躁动的因子。

组长刘进带着我们直奔树苗,几个人就扶起了一株树干最粗的,最健壮的树苗,继而为它找个“安身之所”去了。

这片山坡因事先挖好坡,左挑右选,选中了其中一个挖的最深的坑,其中一个人扶住树苗,其他组员则一个拿铲子,一个拿锄头,开始刨土,埋根,填土。

平时看似简单的铲土掩埋,根埋得不够深,不够扎实,我们又一次拿起铲子动土,并把坑挖得更深,让这棵树以后能更好的在地下吸收水分,茁壮成长。

日上三竿,太阳的光辉洒遍了上坡,我们逐渐感到了疲劳,纷纷脱掉了外套,可是把这棵树种好的信念一直根植在心,所以谁也没有选择到山上去休息,都尽己所能地为把它打造为将来长的最好的树做着贡献。

一个半小时后,在我们反复填土,反复夯实基础下,这树总算是顺利栽好,我们站在坡上俯视,觉得它真是众多树中最挺拔,最强壮的一棵,虽然别的组早已有了五棵,六棵的战绩,可是我们依然自豪地认为我们的这棵是最有希望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我们是既要数量又要质量,高兴之余我们又抬起了一棵树苗准备在植一棵,这次可比上次有经验多了,也顺利多了,没用多久,便有成功的植好了一棵,这可虽然显得不如上一样强壮,小小的树架中仿佛有一股拼命向上的力量,我们一改刚开始植树的烦恼,密布汗水的脸上是欣喜的笑容。

第一颗树的种植消耗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转眼,我放眼望去,果真是一片绿油油的整齐的一排排杨树,挺立在村主干道两侧,将来为村里的人们乘凉,嬉戏,让村里有了生气,我相信它们一定能在这温暖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本网推荐相关文章:民情日记民情日记民情日记民情日记民情日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