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板带钢生产压下规程设计
1250热轧板带轧制规程设计
1250热轧板带轧制规程设计一、前言热轧板带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热轧板带轧制规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热轧板带轧制规程设计,旨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二、制定背景以钢材为例,热轧板带是制造厚度在4.5mm及以下的钢材的重要工艺步骤。
因此,制定一套适用于厚度为4.5mm及以下的热轧板带轧制规程,对于提高钢材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三、规程设计要点1.轧制工艺设计: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轧制工艺,包括轧制温度、轧制次数和轧制速度等。
轧制温度应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塑性选定,轧制次数和轧制速度应根据材料的厚度和要求的成品尺寸来确定。
2.设备选择与调试:根据热轧板带的设备和生产工艺要求,选购适当的轧机、辅助设备和检测设备。
同时,进行设备的调试和优化,保证轧制工艺的稳定和精确性。
3.质量控制: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检测、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
采用合适的检测工具,如超声检测、硬度检测等,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对于不合格品,进行返修或者剔除,以提高产品质量。
4.生产计划与调度: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调度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和设备运行情况,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调度,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工艺优化和持续改进:根据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对热轧板带轧制规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通过改变工艺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四、总结与展望热轧板带轧制规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厚度为4.5mm及以下热轧板带的轧制规程设计。
通过制定合理的轧制工艺、选择适当的设备、实施质量控制、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并进行工艺优化和持续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轧制工艺和设备,提高轧制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热轧板带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竞争力。
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计
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计一、引言热轧板带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金属材料,其性能的稳定性和质量的优越性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因此,热轧板带钢的制造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热轧板带钢的轧制规程设计。
二、设计目标本轧制规程的设计目标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以确保热轧板带钢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具体的设计目标包括:1.确定合适的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以确保给定的产品尺寸和机械性能的要求。
2.设计适当的冷却方式,以确保产品在冷却过程中达到理想的组织结构。
3.确定合适的轧制压力和辊缝尺寸,以确保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
4.设计适当的轧制工艺和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5.设计合适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设计思路本轧制规程的设计思路是在充分了解产品需求和原材料性能基础上,通过迭代优化的方式确定最佳的轧制工艺和操作规程。
具体的设计思路包括:1.通过分析产品的尺寸要求、力学性能要求和成分要求等,确定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的范围。
根据产品的板厚和钢种,选择适当的温度和速度条件,以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2.设计合适的冷却方式,以确保产品在冷却过程中达到理想的组织结构。
根据产品的厚度和形状,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并确定冷却速度、冷却介质等参数。
3.确定合适的轧制压力和辊缝尺寸,以确保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
通过分析产品的厚度、宽度和长度要求,选取合适的辊缝尺寸,并确定合适的轧制压力。
4.设计合适的轧制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根据产品的尺寸和性能要求,确定轧制的工艺流程,并设计详细的操作规程。
5.设计合适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制定合适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产品的质量检验和评价。
四、设计步骤1.分析产品需求和原材料性能,确定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的范围。
2.设计合适的冷却方式,确定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
课程设计压下规程
(1)概述制定压下规程的方法很多,一般为经验法和理论法两大类。
经验方法是参照现有类似轧机行之有效的实际压下规程(经验资料)进行压下分配及校核计算。
理论方法就是从充分满足前述制定的轧制规程的原则要求出发,按预设的条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或图表方法,以求最佳的轧制规程。
这是理想和科学的方法。
通常在板带生产中制订压下规程的方法和步骤为:1)根据原料、产品和设备条件,在咬入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经验分配各道次压下量,这包括直接分配各道次绝对压下量或压下率、确定各道次压下量分配率()及确定各道次能耗负荷分配比等各种方法;2)制定速度制度,计算轧制时间并确定逐道次轧制温度;3)计算轧制压力、轧制力矩及总传动力矩;4)校核轧辊等部件的强度和电机过载过热能力;5)按前述制订轧制规程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
(2)限制压下量的因素限制压下量的因素:金属塑性、咬入条件、轧辊强度及接轴叉头等的强度条件、轧制质量。
最大咬入角与轧制速度的关系见表2-1。
表2-1 最大咬入角与轧制速度的关系轧制速度0 0.5 1.0 1.5 2.0 2.5 3.5/m/s最大咬入角/0 25 23 22.5 22 21 17 11(3)道次压下量的分配规律道次压下量通常有两种分配规律。
1)中间道次有最大的压下量,开始道次受到咬入条件的限制,同时考虑到热轧的破鳞作用及坯料的尺寸公差等,为了留有余地,给予小的压下量。
以后为了充分利用钢的高温给予大的压下量。
随着轧件温度下降,轧制压力增大,压下量逐渐减小。
最后为了保证板形采用较小的压下量,但这个压下量又必须大于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以防止晶粒过粗大,如图2-1(a)所示。
2)压下量随道次逐渐减小? 压下量在开始道次不受咬入条件限制,开轧前除鳞比较好,坯料尺寸比较精确,因此轧制一开始就可以充分利用轧件的高温采用大的压下量,以后随轧件温度的下降压下量逐渐减少,最后1~2道次为保证板形采用小的压下量,须大于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如图2-1(b)所示。
H68(Y)热轧压下规程
18.09
5 44 33 11.00 25.00 16.67 462.05 466.58 464.32 4.53 20659 27278 10.91 10.00 20.91 9.22 773.78 3.60 16.03 757.75 765.77 68.37 31747 90.00 10.45 0.80 0.30 1.15 24.84 28.57 1.23 35.11 1119.99 0.44 67.39 2.42 0.80 3.22 5.39 16.45 2.01 681.50 2250.00 2500 8.597 0.91 540 0.004 29.54 2.91 639.10 150.32 105.98 90.00
32 轧制压力 P
KN
33 力臂系数x
34 轧制力矩MZ
KN*m
35 轧辊轴承中附加摩擦力矩Mf1 KN*m
36 传动机构中附加摩擦力矩Mf2 KN*m
37 摩擦力矩 Mf
KN-m
38 空转力矩 M0
KN-m
39 静力矩Mc
KN-m
40 等效力矩M'
10^4N-m
41 计算电机功率N
KW
42 选择电机功率N
2500 8.597 0.91 540 0.004 155.15 33.76
13.03
4 63 44 19.00 30.16 20.11 454.87 462.05 458.46 7.18 14656 20659 8.26 10.00 18.26 12.12 784.73 3.60 10.95 773.78 779.26 89.86 41198 90.00 9.88 0.85 0.29 1.12 24.85 28.57 1.20 34.43 1429.53 0.58 149.01 3.09 1.75 4.84 11.92 34.09
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之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计(56页)
在校核粗轧机咬 入能力时,取机 架最大压下量的 那道次进行,精 轧F1~F3可取 F1较核,F4~ F7可取F4校核.
热轧带钢时,最大咬入角一般为15°~20°,低速轧制时为20°, 所以上述咬入角符合条件,咬入能力满足。
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
19
3 速度制度设计-粗轧速度制度
粗轧为可逆式轧制,一般采用梯形速度图
38.1
34.8
16.76 9.69 6.00
7.07 9.69
3.69 6.00
2.09 3.91
F5 30.2 3.91 1.18 2.73
F6 24.6 2.73 0.67 2.06
F7 12.5 2.06 0.26 1.8
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
18
2 咬入能力校核
压下量与咬入角的关系
h D (1 cos ) cos 1 h
No 轧制力能参数校核
Yes 压下规程、速度规程等
最终确定
结束
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
2
压力加工车间设计课程
➢ 初始压下规程设计 ➢ 咬入能力校核 ➢ 速度制度设计 ➢ 轧制温度计算 ➢ 道次变形程度计算 ➢ 道次轧制力和轧制力矩计算
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
3
压力加工车间产线概况
生产工艺流程
SF 2 4 9.69 1 2 0.25
7.07 400
0.13
SF3
3.69 4 6.00
1
1 2 0.25
3.69 400
0.12
SF 4
4
2.09 3.91
1
1 2 0.25
2.09 375
0.11
SF5
4
热轧窄带钢压下规程设计
201224050120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课程设计题目:12mm热轧窄带钢压下规程设计专业:金属材料工程班级:12轧钢学生姓名:赵凯指导老师:李硕日期:2015年12月3日目录1 任务要求 (3)1.1 任务要求 (3)1.2 原料及产品规格 (3)2 压下规程设计 (3)2.1 产品规格 (3)2.2 设计原则 (3)2.3 粗精轧道次,分配压下量 (4)2.3.1轧制道次的确定 (4)2.3.2 粗轧机组压下量分配 (4)2.3.3 精轧机组的压下量分配 (5)2.4 咬入能力的校核 (6)2.5 计算轧制时间 (6)2.5.1 粗轧速度制度 (6)2.5.2 精轧速度制度 (7)2.5.3 各道轧件速度的计算 (8)2.6 轧制压力的计算 (9)2.6.1 粗轧温度的确定 (9)2.6.2 精轧机组温度确定 (10)2.6.3 粗轧段轧制力计算 (10)2.6.4 精轧段轧制力计算 (13)2.7 轧辊强度校核 (14)2.7.1 支撑辊弯曲强度校核 (15)2.7.2 工作辊的扭转强度校核 (16)3 设计总结 (19)一、设计任务1、任务要求(1)、产品宽度1650mm,厚度12mm(2)、简述压下规程设计原则(3)、选择轧机型式和粗精轧道次,分配压下量(4)、校核咬入能力(5)、计算轧制时间(6)、计算轧制力(7)、校核轧辊强度2、坯料及产品规格依据任务要求典型产品所用原料:坯料:板坯厚度:120mm钢种:Q235最大宽度:300mm长度:7m产品规格:厚度:12mm板凸度: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坯料单重:2t二、压下规程设计1、产品宽度300mm,厚度12mm2、设计原则压下规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由一定的板坯轧成所要求的板、带产品的变形制度,亦即要确定所需采用的轧制方法、轧制道次及每道次压下量的大小,在操作上就是要确定各道次辊缝的位置(即辊缝的开度)和转速。
因而,还要涉及到各道次的轧制速度、轧制温度及前后张力制度及道次压下量的合理选择,因而广义地来说,压下规程的制定也应当包括这些内容。
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计PPT课件
考虑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和张力等因素,计算轧制力矩,保证轧 制过程的稳定性。
速度制度设计
轧制速度
根据设备能力和生产节奏确定轧制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卷取速度
与轧制速度相匹配,保证带钢卷取整齐、紧密。
加速和减速
在轧制过程中适当进行加速和减速操作,以调整带钢厚度和板形。
张力制度设计
张力设定
01
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 计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热轧板带钢轧制概述 • 热轧板带钢轧制设备介绍 • 热轧板带钢轧制工艺参数设计 • 热轧板带钢质量控制与检测 • 热轧板带钢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
应用 • 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计实践案
例分析
01
热轧板带钢轧制概述
热轧板带钢定义与分类
定义
热轧板带钢是指通过高温加热后 ,在轧机上经过多道次连续轧制 而成的具有一定厚度、宽度和长 度的钢板或钢带。
基于轧机刚度、轧辊磨损、热膨胀等因素,建立精确的厚度设定 模型。
厚度自动控制(AGC)
采用测厚仪对带钢实际厚度进行实时测量,通过AGC系统对轧机进 行调整,确保厚度精度。
厚度变化趋势预测
利用历史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带钢厚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 前采取控制措施。
宽度控制方法与策略
1 2
宽度设定模型
预测控制
基于历史数据和当前状态,预测 未来一段时间内热轧板带钢生产 过程的发展趋势,提前采取控制 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 产品质量。
智能化技术在热轧板带钢生产中的应用展望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挖掘潜在规律并应用于生产过程优化和质量控制 。
智能感知与决策支持
热轧带钢压下规程设计
材料成型课程设计热连轧板带钢工艺与规程设计目录1. 题目及要求2. 工艺流程图3. 轧制规程设计3.1 轧制方法3.2 安排轧制规程3.3 校核咬入能力3.4 确定速度制度3.5 确定轧制延续时间3.6 轧制温度的确定3.7 计算各道的变形程度3.8 计算各道的平均变形速度3.9 计算各道的平均单位压力P及轧制力P和各道轧制力矩4.电机与轧辊强度校核4.1 轧辊校核4.2 电机校核5. 车间平面布置图指导老师:丽颖晶晶学号:1004040114班级: 材料101姓名:小七(1)题目及要求1) 设计题目已知原料规格为300×2500×12000mm,钢种为Q345,产品规格为20×3000mm。
2)Q345的产品技术要求(1)碳素结构钢热轧板带产品标准(GB912-89),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 GB-709-88标准钢板长度允许偏差公称厚度钢板长度长度允许偏差>4-16≤2000 +10 >2000-6000 +25 >6000 +30切边钢板宽度允许误差公称厚度宽度宽度允许偏差>4-16 ≤1500 +10>1500 +15(2)牌号、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低合金结构钢1)碳素结构钢热轧板带产品标准(GB912-89)2)力学性能: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低温性能亦可,塑性和焊接性良好,用做中低压容器、油罐、车辆、起重机、矿山机械、电站、桥梁等承受动荷的结构、机械零件、建筑结构、一般金属结构件,热轧或正火状态使用,可用于-40℃以下寒冷地区的各种结构。
3)表面质量:表面要缺陷少,需要平整,光洁度要好。
(2)工艺流程图1)工艺流程坯料→加热→除鳞→定宽→粗轧→(热卷取→开卷)→精轧→冷却→剪切→卷取2)绘制工艺简图3)确定轧制设备粗轧机:二辊、四辊轧辊的主要参数的确定(辊身直径D 、辊身长度L )决定板带轧机轧辊尺寸时,应先确定辊身长度L,然后再根据强度、刚度和有关工艺条件确定其直径D。
毕业设计(论文)-6×1700mm热轧带钢粗轧压下规程制定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6×1700mm热轧带钢粗轧压下规程制定学生姓名:学号: 201111102034 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 2011级压力加工班指导教师:肖玄职称:助教2014年10 月13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摘要板带钢是钢铁产品的主要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业。
热轧板带钢在国名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热轧板带生产一直是轧制行业中高新技术应用最为集中、人为最为关注的领域。
本次设计的是中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粗轧压下规程。
本次设计介绍了热轧板带钢的粗轧压下规程,主要设备参数,以中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来设计选择坏料,制定粗轧压下规程,制定速度制度、温度制度,最后对轧机的咬入角和轧辊的强度进行校核。
关键词:热轧带钢,中板坯连铸连轧,温度制度,速度制度,轧辊强度ABSTRACTPlate band steel is one of the main products of steel product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ot-rolled strip steel plays a huge role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t-rolled strip production has been being the field of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which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and of most concern in the rolling industry. The design of the rolling schedule of rough rolling of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has been made. This design introduces the roughing press rules of hot-rolled strip steel, main equipment parameters, the choices of bad material of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develops speed system and temperature system, and checks the bite angle of rolling mill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roller.Key words hot-rolled strip steel,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speed system, temperature system, the strength of the roll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热轧板带钢概述 (1)1.1热轧板带钢概述 (1)1.2热轧板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 (1)1.3热轧板带钢生产的生产设备 (1)2典型产品轧制工艺制定 (3)2.1压下规程设计 (3)2.1.1坏料尺寸 (3)2.1.2粗轧机组压下量的分配 (3)2.1.3校核咬入能力 (3)2.1.4确定速度制度 (4)2.1.5确定轧制温度 (6)2.1.6轧制压力的计算 (7)2.1.7传动力距的计算 (8)3 轧辊强度校核与电机能力验算 (10)3.1轧辊的强度校核 (10)3.1.1支承辊弯曲强度校核 (10)3.1.2工作辊的扭转强度校核 (12)3.1.3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的接触应力 (13)3.2电机的校核 (14)3.2.1 静负荷图 (14)3.2.2主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15)4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1 热轧板带钢概述1.1热轧板带钢概述国名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中钢铁材料占很大比例,例如2005年世界钢产量约为11亿吨。
板带轧制规程设计
板带轧制规程设计bandai zhazhi guicheng shejidesign of passschedulefor plate and strip rolling制定板带轧制规程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限制压下量和产量提高的设备因素咬入条件轧辊及接轴等设备的强度条件电机能力的限制轧制(压下)规程对板带产品质量的影响保证板形质量和尺寸精度保证金属塑性和组织性能制定板带轧制规程的一般方法板带轧制规程设计的经验方法和步骤压下量或压下率分配法能耗负荷分配法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原料条件和生产设备能力,运用数学公式对板带轧制时的压下、规程、速度规程、温度规程、张力制度和辊型制度的制定。
制定板带轧制规程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板带轧制规程设计的原则要求是,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并使操作方便,设备安全。
限制压下量和提高产量的设备因素要提高产量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大压下量、缩减道次、确定合理速度规程、缩短轧制周期、合理选择原料坯重及提高轧机作业率等。
对于可逆式轧机,主要是提高压下量以缩减道次; 对于连轧机则主要是合理分配压下量并提高轧制速度。
增大压下量和提高速度都涉及轧制力、轧制力矩和电机功率。
从设备能力着眼,限制压下量和提高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咬入条件、轧辊及接轴等强度和电机功率等。
冷轧时也可用简化公式△=Rf2 (2)式中D、R分别为轧辊的直径和半径;f为摩擦系数。
根据实验资料,式中D、L、l分别为轧辊直径、辊身及辊颈长度,mm;B为板带宽度,mm;R b为许用弯曲应力,MPa,取为:轧辊材质铸铁合金铸铁铸钢锻钢合金锻钢Rb,MPa 70~80 80~90 100~120 120~140 140~160在现代四辊轧机上,Pyx还取决于支承辊辊颈弯曲强度,此时Pyx可取为式中d、l为轧辊辊颈直径与长度。
最大允许轧制力矩Myx除了取决于电机额定力矩之外,通常还取决于传动辊的辊颈强度及万向接轴的板头和叉头强度。
热连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定
17.2.3 热连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定17.2.3.1 确定连轧机压下规程的一般方法带钢热连轧机的粗轧机组一般不采用多机连续轧制,其轧制特点和压下规程的制定方法×104×104N/mm)乘以轧件宽度和钢种修正系数的简单办法大致求出,便可基本满足要求。
因此本节只着重讲述连轧机组轧制规程设定的一部分主要问题。
连轧机组轧制规程设定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来料情况及产品要求确定各架轧机的空载辊缝和空载速度,也就是确定各架轧机的压下制度、速度制度和温度制度。
其中主要是各架压下量或轧出厚度的设定。
厚度设定之后,才能确定各架的轧制速度。
由于各架轧出厚度实际等于空载辊缝值加上轧机的弹跳值,故欲确定各架的空载辊缝值,便必须由实际厚度减去轧机弹跳值。
轧机的弹跳值又取决于很多因素,所以对弹跳值的估计很难精确,从而使空载辊缝的正确设定十分困难。
在人工操作时对弹跳值只是根据经验来估计,因而只能采用逐步过渡的办法来进行调整,也就是在换辊后,先进行“试轧规格”×1050mm普碳钢作为试轧规格,因为考虑规格厚一些比较好掌握一点。
试轧时根据轧出的实测厚度不断调整修改原设定的辊缝值和速度,使实际厚度接近于额定值(4.0mm)。
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逐步改轧其他规格,改动的幅度一般不能太大.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操作经验,通常每次板厚变动 0.5~1.0mm,板宽变动100~200mm左右。
改换规格时调整轧机已经不再考虑各架辊缝和速度绝对值大小,而只根据改换规格的幅度考虑各架应作的调整值。
这样改换规格后的开始1~2块料的成品厚度也还难以达到额定值,但通过调整即可逐步达到要求。
达到要求以后对于同一批料,一般由于人工操作来不及调整,故不再作调整,因而人工操作时同批料的各板卷厚度差值就较大,甚至达0.2mm以上。
人工操作时采用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还容易导致各架负荷不均,造成负荷向前面机架或向后而机架积累的现象,从而不仅影响整个机组能力的充分发挥,而且影响带钢的质量。
热轧带钢轧制规程设计(DOC)
热轧带钢轧制规程设计摘要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热轧带钢生产是钢铁生产中的主要环节。
热轧带钢工艺的成熟,为冷轧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大大地满足了国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本车间参考鞍钢1700ASP生产线,本设计中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从热轧带钢机的发展、国外带钢生产先进技术以及我国带钢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热轧带钢发展情况;第二部分参考了鞍钢ASP1700生产线以及实际设计情况确定了车间的轧钢机械设备及参数;第三部分以典型产品Q235,3.8×1200mm为例从压下规程、轧制速度、轧制温度等方面确定了生产工艺制度;第四部分以典型产品为例进行了轧制力和力矩计算;第五部分根据设备参数和实际制定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咬入、轧辊强度的校核;第六部分本次设计总结。
关键词:热轧带钢,轧制工艺制度,轧辊强度目录1综述 (1)1.1引言 (1)1.2 热轧带钢机的发展现状 (1)1.3热轧板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 (2)1.4 热轧板带钢生产的生产设备 (3)1.5ASP1700热轧板带钢生产的新技术 (3)2 主要设备参数 (4)3 典型产品轧制工艺确定 (6)3.1 生产工艺流程图 (6)3.2 坏料规格尺寸的选定 (7)3.3 轧制工艺制定 (7)3.3.1 加热制度 (7)3.3.2 初轧和精轧各自压下制度 (7)3.3.3 精轧轧制速度 (9)3.3.4 精轧温度制度 (10)4力能参数计算 (10)4.1 精轧各机架轧制力计算 (10)4.2 精轧各机架轧制力矩的计算 (13)5设备强度及能力校核 (13)5.1 精轧机咬入角校核 (13)5.2 轧辊强度校核 (14)5.2.1 辊身弯曲强度校核 (17)5.2.2 辊颈弯曲和扭转强度校核 (19)5.2.3 辊头扭转强度校核 (20)5.2.4接触应力的校核 (20)6结语 (22)参考文献 (23)1 综述1.1引言按照厚度可将板带分为厚板、薄板和极薄带钢三大类,我国将厚度60mm以上的钢板称为特厚板,20mm~60mm的钢板称为厚板,4.0mm~20mm的钢板称为中板,0.2mm~4mm的钢板称为薄板,其中0.2mm~1.2mm又称为超薄板带,小于0.2mm的极薄板带称为箔材。
压下规程设计(DOC)
材料131 欧阳占波朱苗斌2014年11月原料规格:220×1800×4000 Q235A产品规格:15×3800×L (宽度预留50mm左右的切边量)轧制工艺参数:轧制速度:最小:0.9m/s 最大:7.04m/s 道次最大压下量:绝对压下量:40mm(受咬入角限制)相对压下量:40%最大轧制力:轧机设计最大轧制力 90000KN可使用最大轧制力 75000KN设备:类型四辊可逆式轧机额定轧制力带工作辊平衡92000KN带工作辊弯辊89000KN轧机刚度8500KN/mm轧辊尺寸工作辊ø1120/1020×4600mm支承辊 ø2200/2000×4300mm轧制方式:一般热轧将钢坯在高温下直接轧制到最终钢板厚度,不要求控制轧制温 度。
控制轧制当钢坯轧制到钢板厚度1.5或2倍以上时,进行控温。
控温后继 续进行轧制,直到达到钢板要求的厚度。
控制轧制可实现2块最 多5块钢板同时轧制。
热机械控制轧制单纯的控制轧制或控制冷却以及将二者组合在一起的技术目前 多称为热机械控制轧制工艺(简称TMCP )压下规程设计:确定轧制方法原料在轧机上横轧到所需成品宽度后回转90°进行纵轧。
采用按经验分配压下量后进行校核及修订的设计方法。
先按经验 分配各道次压下量,然后进行调整。
校核咬入角咬入角计算式:)(1020h-1arccos ∆=α 本规程设计要求压下量≤40mm,则最大咬入角:)(102040-1arccos =α≈16º 确定各道次的轧制速度 轧辊转速计算式:根据公式dπ60vn =计算 12.17.0460n max π⨯==120.0438(r/min ) 02.19.060n min π⨯==16.8517(r/min ) 由于轧制需要遵循低速咬入,高速轧制,低速抛出的轧制制度,所以取咬入速度n 1 =20(r/min ),稳速轧制时n 2 =50(r/min ),抛出时n 3 =20(r/min );最后一道次为平整,所以为了保证产量及温度控制采取咬入速度n 1 =30(r/min ),稳速轧制时n 2 =50(r/min ),抛出时n 3 =50(r/min )。
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计
粗轧后的精轧坯宽度BR4
BB BC C R4 R4 1 B C 1200121m5m
BR4 1 10.012 C1
式中BC -----成品板宽度; C 1 ------收缩率,C 1 =1.2~1.5%。
.
1.1.4计算粗轧机组轧制时的宽展量
粗轧轧制6道次, 粗轧总宽展量:
.
1.1.6计算立辊各道次侧压量 BE11 =108×0.21=22.7≈23mm
BE12 =108×0=0mm BE13 =108×0.24=25.9≈26mm BE21 =108×0.24=25.9≈26mm BE22 =108×0=0mm BE23 =108×0.25=27mm;
.
表1.7立辊各道次侧压量
(5)粗轧机组的立辊,除了立辊破磷机考虑道破磷 和调节板坯宽度给予较大的压下量(50~100)处, 其它万能机座上的立辊压下量都不大,约等于宽 展量。宽展量约为4~32。
.
表1.3粗轧机组各道相对压下率分配表
机座号或道 1
2
3
4
5
6
次
相对压下率, 15~23 22~30 26~35 27~40 30~50 33~35 %
作辊。精轧机组前设置边部加热器。精轧机 F1~
F7全部为液压压下并设弯辊装置。
•
精轧机组的总压缩率和最大延伸率与精轧机
的数量有关。
.
表1.9精轧机组机座与延伸间关系
机架座数
最大延伸
最大压下量(%)
4
12
91.7
5
16
93.8
6
27
96.3
7
32
96.6
热连轧板带钢工艺与规程设计
热连轧板带钢工艺与规程设计一、工艺概述二、工艺要求和规程设计1.原料准备:-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且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杂质。
-开卷过程中,要避免涂层损伤和划伤情况的发生。
2.预热:-应根据原材料的具体要求,进行适当的预热处理。
-预热温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后续工艺的正常进行。
3.粗轧:-轧辊应经过相关检查,确保轧辊表面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轧辊与钢带之间的间隙应依据钢材规格和特性进行调整。
-粗轧应保证得到具有一定尺寸精度和质量的半成品。
4.精轧:-精轧过程中,轧辊和轧制力的选择应依据钢材要求进行。
-轧辊选用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轧制力的调整应根据钢带以及轧制机的状况进行。
5.热处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应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要求进行调整。
-热处理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保护,防止表面氧化和变质。
6.钢带平整化:-平整度和宽度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
-平整过程中,应根据钢带的特性进行调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
7.冷却:-冷却方法和过程应根据钢带的材质和特性来决定。
-冷却速度应适中,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
8.定尺:-按照客户要求的长度进行切割。
-切割质量和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9.修边:-修边工艺应根据钢带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
-修边质量和精度应满足相关标准。
10.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
-包装方式应根据钢带的尺寸和重量进行选择。
三、总结以上是关于热连轧板带钢工艺与规程设计的一些要点,不同厂家和产品的具体工艺和规程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进行工艺设计和规程制定时,需要考虑到钢带的使用要求和市场需求,以及设备条件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规程制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和资源浪费。
热轧板带钢课程设计指导书
热轧板带钢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1.压下规程制定:1)粗轧压下规程; 2)精轧压下规程。
2.轧制温度及摩擦系数计算:每道次温降计算;每道次摩擦系数计算。
3.轧制力计算:粗轧及精轧每道次轧制力计算。
4.轧辊强度校核:粗轧、精轧危险道次。
1.板带钢轧制压下规程压下规程是板带轧制制度最基本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轧机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
其内容包括确定轧制方法,轧制道次及每道次的压下量等。
热轧带钢的压下规程包括粗轧和精轧两部分。
本次设计的典型产品是SS400,3.5mm 1350mm。
1)粗轧压下规程粗轧机的作用是将加热后的板坯,经粗轧机轧制成规定的厚度和宽度的中间坯。
(1)根据产品选择原料选择连铸坯的规格为:250mm×1400mm×12000mm,其化学成分为:C:0.12~0.21%;Si:0.2~2.0%;Mn:0.7~2.0%;S ≤0.036%;P≤0.034%;Cu:0.10~0.40%;Al<0.2。
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
通过Cu、Mn、Si、Al等合金化,并简单调整普通低碳钢的部分元素含量,在不需改变普碳钢生产工艺条件下,就能生产出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综合机械性能的经济耐候钢。
(2)粗轧各道次压下量分配一般粗轧机轧出的精轧坯厚为30~60mm。
各道次压下率一般分配范围如图下表所示。
表1 粗轧各道次压下率分配范围轧制道次 1 2 3 4 5 6轧5道的ε% 20 30 35~40 35~50 30~50 __ 轧6道的ε% 15~23 22~30 20~35 27~40 30~50 33~35 本设计粗轧轧6道次,采用四辊可逆式轧机,表2表示的是取出粗轧机组的精轧坯厚为32.00mm。
的选用值表2热连轧HRC成品厚度(mm)<3.89 3.90~5.29 5.30~6.99 7.00~9.49 9.50~12.7HRC(mm)32 34 36 38 38~40注:HRC---进精轧的带坯厚度。
热轧板带轧制规程设计轧钢车间设计
热轧板带轧制规程设计轧钢车间设计1.引言轧钢车间是生产热轧板带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旨在介绍热轧板带轧制规程设计轧钢车间的相关内容,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选型与布置、工艺流程等。
2.车间布局设计2.1 生产线布局热轧板带轧制车间应采用连续式生产线布局,以保证生产效率。
一般分为原料准备区、热轧区、冷却区、整平区、切边区、卷取区等功能区域。
2.2 车间通道与设备间隔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和维护的便捷性,车间内应合理设计通道和设备间隔。
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设备间隔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操作和设备维护。
2.3 安全设施布置在车间内合理布置各种安全设施,如防火设施、疏散通道、喷淋系统等。
同时,要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3.设备选型与布置3.1 轧机选型选择合适的轧机类型是热轧板带轧制车间设计的关键。
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可以选择三辊式、四辊式或多辊式轧机。
轧机的选型应考虑其压下能力、轧制质量和维护便捷性。
3.2 设备布置在确定轧机选型后,应合理布置其他辅助设备,如入口辊道、卷取机、加热设备等。
根据生产线布局,将各个设备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合理摆放,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效率。
4.工艺流程设计4.1 剪切准备工艺热轧板带生产前需要进行剪切准备工艺,包括切割废钢板、切头尾、切边等。
这些工艺的设计要考虑到剪切效率和切割质量,确保下一步工艺的顺利进行。
4.2 加热工艺在热轧过程中,板带需要经过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工艺的设计要考虑到板带的厚度、材质和加热温度等因素,同时要控制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精确度,以确保板带达到所需的热处理效果。
4.3 轧制工艺轧制工艺是热轧板带车间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轧制工艺中,要根据板带的厚度、材质和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轧辊间隙,控制轧制速度和轧制力度,以获得所需的轧制效果。
4.4 冷却工艺轧制后的板带需要进行冷却以固定产品形状和物理性能。
热轧轧制规程课程设计
热轧轧制规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轧轧制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参数控制,掌握轧制规程的相关理论知识。
2. 使学生了解热轧轧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掌握调整轧制规程的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热轧钢材的力学性能、表面质量与轧制规程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产中的热轧轧制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制定和调整热轧轧制规程的能力,以便优化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 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热轧轧制规程制定中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等因素。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生产案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制定和调整热轧轧制规程,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热轧轧制基本概念:介绍热轧轧制的定义、分类及其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内容:热轧轧制原理、热轧与冷轧的区别、热轧钢材的分类及用途。
2. 热轧轧制工艺流程:讲解热轧轧制的主要工艺流程,分析各阶段的关键参数控制。
教材章节:第二章 热轧轧制工艺内容:加热、轧制、冷却、精整等工艺流程及其参数控制。
3. 热轧轧制规程制定:学习热轧轧制规程的制定方法,探讨轧制规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 热轧轧制规程设计内容:轧制规程的制定原则、影响因素,以及轧制规程对钢材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6×1700㎜热轧带钢精轧压下规程设计学生姓名:乔红林学号:201111102049 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 2011级压力加工班指导教师:肖玄职称:助教2014年10 月13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压下规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由一定的板坯轧成所要求的板、带产品的变形制度,亦即要确定所需采用的轧制方法、轧制道次及每道次压下量的大小,在操作上就是要确定各道次辊缝的位置(即辊缝的开度)和转速。
因而,还要涉及到各道次的轧制速度、轧制温度及前后张力制度及道次压下量的合理选择,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并使操作方便,设备安全的目的。
本课题设计了6×1700㎜热轧带钢精轧压下规程制定。
事实证明影响热轧带钢成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坯料缺陷、轧制温度、轧制张力、轧辊磨损及表面粗糙度等,而该课程设计任务就是采用合理压下规格以提高热轧带钢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压下规程设计,轧制,热轧带钢目录摘要 (IV)1 设计任务 (2)1.1设计任务 (2)1.2坯料及产品规格 (2)2 设计方案 (3)2.1产品规格 (3)2.2设计原则 (3)3 压下规程设计 (4)3.1精轧道次,分配压下量 (4)3.1.1轧制道次的确定 (4)3.1.2精轧机组的压下量分配 (5)3.2咬入能力的校核 (6)3.3计算轧制时间 (6)3.3.1精轧速度制度确定 (6)3.3.2各道轧件速度的计算 (7)3.4轧制压力的计算 (8)3.4.1精轧机组温度确定 (8)3.4.2精轧段轧制力计算 (8)3.5轧辊强度校核 (9)3.5.1支撑辊弯曲强度校核 (9)3.5.2工作辊的扭转强度校核: (11)4 结论 (12)参考文献 (15)1 设计任务1.1设计任务6×1700㎜热轧带钢精轧压下规程制定。
1.2坯料及产品规格依据任务要求典型产品所用原料:坯料:板坯厚度:120mm钢种:Q235最大宽度: 1700mm长度:5m产品规格:厚度:6mm板凸度:7坯料单重:8.07t2 设计方案2.1产品规格产品宽度1700mm, 厚度6mm,凸度7μm。
2.2设计原则压下规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由一定的板坯轧成所要求的板、带产品的变形制度,亦即要确定所需采用的轧制方法、轧制道次及每道次压下量的大小,在操作上就是要确定各道次辊缝的位置(即辊缝的开度)和转速。
因而,还要涉及到各道次的轧制速度、轧制温度及前后张力制度及道次压下量的合理选择,因而广义地来说,压下规程的制定也应当包括这些内容。
通常在板、带生产中制定压下规程的方法和步骤为:1.在咬入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按经验配合道次压下量,这包括直接分配各道次绝对压下量或压下率、确定各道次压下量分配率(△h/∑△h)及确定各道次能耗负荷分配比等各种方法;2.制定速度制度,计算轧制时间并确定逐道次轧制温度;3.计算轧制压力、轧制力矩;4.校验轧辊等部件的强度和电机功率;5.按前述制定轧制规程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
板带轧制规程设计的原则要求是: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并使操作方便,设备安全。
3 压下规程设计3.1精轧道次,分配压下量3.1.1轧制道次的确定根据板坯尺寸、轧机架数、轧制速度以及产品厚度等合理确定粗轧机组总变形量及各道次压下量。
由于在粗轧机组上轧制时,轧件温度高、塑性好,厚度大,故应尽量应用此有利条件采用大压下量轧制。
考虑到粗轧机组与精扎机组之间的轧制节奏和负荷上的平衡,粗轧机组变形量一般要占总变形量的60%--80%。
在此,取粗轧的压下率为75%,则粗轧后板坯厚度为30mm ,长度为20000mm 。
由设计要求可知中间板坯厚度为30mm ;成品厚度为6mm ,则精轧轧制的总延伸率为:5630===∑h H μ式中 :∑μ 总延伸率 H 坯料原始厚度 h 产品厚度平均延伸系数取1.26则轧制道次的确定如下726.1log 5log log log ===∑p N μμ(取整)由此得实际的平均延伸系数为:258.157==ps μ由上面计算分配轧制道次,和精轧平均延伸系数如下: 2.精轧为7道次连轧,各道次平均延伸系数 1.26 按μ分配原则我们将精轧的延伸系数如下表3.1.1 精轧的延伸系数3.1.2精轧机组的压下量分配精轧连轧机组分配各架压下量的原则;一般也是利用高温的有利条件,把压下量尽量集中在前几架,在后几架轧机上为了保证板型、厚度精度及表面质量,压下量逐渐减小。
为保证带钢机械性能防止晶粒过度长大,终轧即最后一架压下率不低于10%,此外,压下量分配应尽可能简化精轧机组的调整和使轧制力及轧制功率不超过允许值。
依据以上原则精轧逐架压下量的分配规律是:第一架可以留有余量,即考虑到带坯厚度的可能波动和可能产生咬入困难等,使压下量略小于设备允许的最大压下量,中间几架为了充分利用设备能力,尽可能给以大的压下量轧制;以后各架,随着轧件温度降低、变形抗力增大,应逐渐减小压下量;为控制带钢的板形,厚度精度及性能质量,最后一架的压下量一般在10-15%左右。
精轧机组的总压下量一般占板坯全部压下量的10-25%。
本次设计采用7架连轧,结合设备、操作条件直接分配各架压下量如3.1.3:道次 精轧延伸系数1.28 1.30 1.28 1.26 1.24 1.23 1.22表3.1.2 精轧机组压下量分配及各项参数3.2咬入能力的校核热轧钢板时咬入角一般为15~22°,低速咬入可取20°,由公式其中D 为对应道次轧机工作辊直径。
轧辊的工作辊直径选用400mm ,粗精轧机工作辊相同。
将各道次压下量及轧辊直径代入可得各轧制道次咬入角为:表3.2 粗、精轧各道次咬入角的校核3.3计算轧制时间3.3.1精轧速度制度确定确定精轧速度制度包括:确定末架的穿带速度和最大轧制速度;计算各架速度及调速范围;选择加减速度等。
精轧末架的轧制速度决定着轧机的产量和技术水平。
确定末架轧制速度时,应考虑轧件头尾温差及钢种等,一般薄带钢为保证终轧温度而用高道 次 F1 F2 F3 F4 F5 F6 F7 延伸系数分配 1.281.301.281.261.241.23 1.22 出口厚度(mm ) 23.44 18.03 14.09 11.18 9.02 7.33 6.007 压 下 量(mm ) 6.565.413.942.912.161.691.32压 下 率(%) 21.87 23.08 21.85 20.65 19.32 18.74 18.01 轧件长度(m) 25.60 33.28 42.58 53.67 66.52 81.86 99.83道 次: F1 F2 F3 F4 F5 F6 F7 轧辊直径(mm )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压下量(mm ) 6.56 5.41 3.94 2.91 2.16 1.69 1.32咬入角(°)10.49.48.06.96.05.34.7arccos(1)hDα∆=-的轧制速度;轧制宽度大及钢质硬的带钢时,应采用低的轧制速度。
本设计产品6mm ,终轧速度设定为12m/s 。
末架穿带速度在8m/s 左右,带钢厚度小,其穿带速度可高些。
穿带速度的设定可有以下三种方式:1.当选用表格时,按标准表格进行设定;2.采用数字开关方式时,操作者用设定穿带速度的数字开关进行设定, 此时按键值即为穿带速度;3.其它各架轧制速度的确定:当精轧机末架轧制速度确定后,根据秒流量相等的原则,各架由出口速度确定轧件入口速度。
根据各架轧机出口速度和前滑值求出各架轧辊线速度和转速3.3.2各道轧件速度的计算已预设末架出口速度为12 m/s 由经验向前依次减小以保持微张力轧制依据秒流量相等原则即其中:i v 为各机架出口速度; i h 为各机架出口厚度。
根据以上公式可依次计算得: 各道次精轧速度的确定如表3.3:表3.3 各道次精轧速度的确定道次F1 F2 F3 F4 F5 F6 F7 入口速度(m/s ) 2.40 3.07 3.99 5.11 6.44 7.98 9.87 出口速度(m/s)3.073.99 5.116.447.989.8712.00精轧机组间机架间距为5米,各道次纯轧时间为s v h t HLz 3.877==r i i c v H v h v h==间隙时间分别为t j1=5/3.04=1.63s t j2=5/3.99=1.25st j3=5/5.11=0.98s t j4=5/6.44=0.78s t j5=5/7.98=0.63s t j6=5/9.87=0.51s所以,总轧制时间为s t t tj z 1.14=+=3.4轧制压力的计算3.4.1精轧机组温度确定粗轧完得中间板坯经过一段中间辊道进入热卷取箱,再经过飞剪、除鳞机后,再进入精轧第一架时温度降为1050℃。
由于精轧机组温度降可按下式计算:)(100--=i i h h C t t nn n h h ht t C --=00)( 式中 0t 、0h ——精轧前轧件的温度与厚度n t 、n h ——精轧后轧件的温度与厚度[3]代入数据可得精轧机组轧制温度:根据生产现场经验可以预定终轧温度为800℃,即t n=800℃,计算得: C=62.5,表3.4.1 精轧各道次轧制温度(℃)道次 F1 F2 F3 F4 F5 F6 F7 温度℃9709469178828427947383.4.2精轧段轧制力计算目前普遍公认的最适合于热轧带钢轧制力模型的SIMIS 理论公式:T p LcKK BQ P =式中:P ——轧制力N ; B ——轧件宽度mm ;Qp ——考虑接触弧上摩擦力造成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 L c ——考虑压扁后的轧辊与轧件接触弧的水平投影长度mm ; K ——决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以及变形的物理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及变形程度的金属变形阻力K=1.15s σ;K T ——前后张力对轧制力的影响系数; 由以上公式可知平均单位压力:T p KK Q p =① 计算p Q 时用西姆斯公式的简化公式克林特里公式其中② K T 按下式计算Ka a K fb T ττ)1(1-+-=因为前张力对轧制力的影响较后张力小,所以a>0.5,本设计中取a=0.7,前后张力均取3MPa 。
④接触弧投影长度计算:一般以为接触弧长度水平投影长度为R h Lc ⨯∆=表3.4.2 精轧各道的轧制力道 次 F1 F2 F3 F4 F5 F6 F7轧制力(KN) 56671 55285 50966 46263 44758 42006 409353.5轧辊强度校核3.5.1支撑辊弯曲强度校核四辊轧机的支承辊径D 2与工作辊径D 1之比一般在5.2~5.1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