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池计算书

合集下载

清水池结构计算书

清水池结构计算书

计算书专用纸计算书编号第 1 页共 7 页计算书专用纸计算书编号第 2 页共 7 页计算书专用纸计算书编号第 3 页共 7 页裂缝宽度验算:构件参数: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 = 2.1截面尺寸 b×h =1000×450mm 纵筋根数、直径: 7Φ18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 deq=∑(ni×di2) /∑(ni×υ×di)=18mm带肋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υ = 11.1 受拉纵筋面积 As=1781mm钢筋弹性模量 Es=200000N/mm1.2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c=50mm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as=59mm ho=391mm1.3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 = 2.01N/mm1.4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距值 Mk =111kN·m1.5 设计时执行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2 .1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te,按下式计算: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 8.1.2-4)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Ate=0.5×b×h=0.5×1000×450=225000mm ρte = As / Ate =1781/225000 = 0.00792 取ρte=0.012.2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按下列公式计算:受弯:σsk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 8.1.3-3)σsk = 69200000/(0.87×391×1781) =183N/mm2.3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 8.1.2-2 计算:ψ = 1.1 - 0.65 × ftk / (ρte ×σsk)= 1.1-0.65×2.01/(0.01×183)=0.3882.4 最大裂缝宽度ωmax,按混凝土规范式 8.1.2-1 计算:=αcr×ψ×σsk× (1.9×c +0.08×deq/ρte) /Esωmax=2.1×0.388×183×(1.9×50+0.08×18/0.01)/200000=0.178mm计算书专用纸计算书编号 第 4 页 共 7 页1.水平配筋计算:(M 设计值=81.5KN.m )一、基本资料: 弯矩M 角=81.5KN梁宽b=1000mm 梁高h=450mm砼强度等级30 f t = 1.43 N/mm 2 fc= 14.3 N/mm 2 α1= 1 受拉钢筋f y =300N/mm 2 a s =60mm E s =2.0×105 N/mm 2二、计算过程:εu =0.33-(fcu,k-50)×105= 0.0033 ξb = 1/[1+fy/(Es×εu )] = 0.5500 αs =M/[ 1×fc×b×h 02)] = 0.03747 ξ=S α⨯--211= 0.0382≤ξb =0.5500 γs =2211sα⨯-÷=0.9809As = M/(γs ×fy ×h0)=710mm 2 ρ= As/(b ×h0)=0.182%ρmin =max{0.2%,0.45×f t /f y }=max{0.2%,0.215%}=0.215%ρ<ρmin 故按最小配筋率配筋As min =0.215%×1000×370=795.5mm 2 选用7Φ14(Φ14@150)As =1077mm 2 裂缝宽度验算: 构件参数: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αcr = 2.1 截面尺寸 b ×h =1000×450mm 纵筋根数、直径: 7Φ14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 deq =∑(ni ×di 2) /∑(ni ×υ×di)=18mm 带肋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 υ = 11.1 受拉纵筋面积 As =1078mm 钢筋弹性模量 Es =200000N/mm 1.2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c =50mm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as =57mm ho =393mm 1.3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 =2.01N/mm1.4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距值 Mk =58.2kN ·m 1.5 设计时执行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 混凝土规范 2 .1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ρte,按下式计算: ρte=As/Ate (混凝土规范 8.1.2-4)XXXXXX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计算书专用纸计算书编号第 5 页共 7 页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Ate=0.5×b×h=0.5×1000×450=225000mmρte=As/Ate=1078/225000=0.00479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ρte<0.01时取ρte=0.012.2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按下列公式计算:受弯:σsk =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 8.1.3-3)σsk = 58200000/(0.87×393×1078) =158N/mm2.3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 8.1.2-2 计算:ψ = 1.1 - 0.65 × ftk / (ρte ×σsk)= 1.1-0.65×2.01/(0.01×158)=0.2752.4 最大裂缝宽度ωmax,按混凝土规范式 8.1.2-1 计算:ω=αcr×ψ×σsk× (1.9×c +0.08×deq/ρte) /Esmax=2.1×0.275×158×(1.9×50+0.08×14/0.01)/200000 =0.094mm计算书专用纸计算书编号 第 6 页 共 7 页底板计算:(池内无水时)侧壁自重为:[(14.0+14.0+7.0+18.0)×2+2×18]×5.5×0.45×25=8786KN 顶板自重:0.15×(28×12×0.5+28×3×2+7×18)×25+[0.3×(0.6-0.15)×(14+14+7)×0.5]×25 =1732.5+59=1791.5KN顶板上的活荷为q 活=(28×12×0.5+28×3×2+7×18)×4=1848KN 传至底板的压力标准值为G =8786+1791.5+1848=12425.5KN 设计值G ‘=1.2×8786+1.2×1791.5+1.4×1848=15280.2KN 底板面积A=(14+14+7)×18=630m 2则基底净反力标准值AGq ==12425.5/630=19.72KN/m 2基底净反力设计值为AG q ''==24.25KN/m 2按四边固定的双向板计算底板弯矩 计算简图如右图所示 计算结果如下底板弯矩及配筋计算结果(注:括号内为设计值) 基本资料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 固端 / 固端 / 固端 /固端 计算跨度 Lx =14000mm 计算跨度 Ly =18000mm 基底净反力标准值q =19.72kN/m (24.25kN/m ) 1.1 弯矩计算结果1.2.1 平行于 Lx 方向的最大跨中弯矩MxMx P 水=0.0296×21.8×142=114.4kN ·m (140.74kN ·m ) 1.2.3 平行于 Ly 方向的最大跨中弯矩MyMy P 水=0.0130×21.8×142=50.25kN ·m (61.8kN ·m ) 1.2.4 沿 Lx 方向的支座弯矩Mx'Mx' P 水=-0.0701×21.8×142=-271kN ·m (-333.2kN ·m ) 1.2.6 沿 Ly 方向的支座弯矩My'My' P 水=-0.0565×21.8×142=-218.4kN ·m (-268.5kN ·m ) 底板厚度取h =750mm计算配筋: X 向:Φ18@100 Y 向:Φ16@100 裂缝验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 =0.162mm计算书专用纸计算书编号第 7 页共 7 页。

清水池计算

清水池计算

设计计算书初稿Q=50m3/d=2.08m3/h1.集水池①设计参数:停留时间:0.5~1.0h,本设计采用 t=1.0h ②有效体积:V=Qt=2.08*1.0=2.08m3③尺寸设计调节池有效水深h=1.0m面积F=V/h=2.08m2则长取2m,宽取1.1m设调节池超高h‘=0.4m,则总高H=h+h’=1.4m2. 调节池①设计参数:设停留时间:t=8h②有效体积:V=Qt=2.08*8=16.64m3,取17m3③尺寸设计调节池有效水深h=2m面积F=V/h=8.5m2,取9m2则长取3m,宽取3m设调节池超高h‘=0.4m,则总高H=h+h’=2.4m布气管设置1) 空气量D=D 0Q=3.5*50=175m ³/d=2.03*10-3m ³/s2) 空气干管直径33-m 015.012*14.310*03.2*4v 4d ===πD ,取15mm 校核管内气体流速m /s 49.11015.0*14.310*03.2*4d 4v 23-2===πD ‘, 在10-15m/s 范围内,符合要求3) 支管直径d 1空气干管连接2支管,通过每支管空气量qq=D/2=1.02*10-3m ³/s 则支管直径33-11m 015.06*14.310*.021*4v q 4d ===π,取15mm 校核支管流速m/s 77.5015.0*14.310*.021*4d q4v 23-21===π‘ 在范围5-10m/s 内,符合要求。

4) 穿孔管直径d 2沿支管方向每隔2m 设置两根对称的穿孔管,靠近穿孔管的两侧池各留1m ,则穿孔管的间距数为(L-2*1)/2=0.5穿孔管个数n=(0.5+1)*2*2=6每根支管上连3根穿孔管,通过每根穿孔管的空气量q 1=1.02*10-3m ³/s则穿孔管直径-32d 7.36*10m ===,取8mm校核流速m/s 77.6008.0*14.310*.340*4d q 4v 23-2212===π‘ 在5-10m/s 内,符合要求。

清水池计算

清水池计算

清水池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可以调节用水量的变化,并储存消防用水。

此外,在清水池内有利于消毒剂与水充分接触反应,提高消毒效果。

(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可知,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产水曲线、送水曲线、自用水量及消防储备水量等确定,并满足消毒接触时间的要求。

当管网无调节构筑物时,在缺乏资料情况下,可按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 20%| 定。

w 二W W2 W3 W4式中,W清水池的有效容积W1—清水池的调节容积,本设计中调节系数取10%;W2清水池的消防贮水量;W3—水厂的自用水量,本设计中取设计水量的5%;W4清水池的安全储量,按设计水量的0.5%计。

① w =1110% 104-1.1 104m3②本设计中,总设计流量为11万m3/d,查《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得小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4〜0.8万m3/(万人• d),取0.5万m3/(万人• d),计划该城市服务人口为22万,查规范可知其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 一次灭火用水量为55L/s。

贝2 x 2 汉55 x 3600 3W2792m31000③W3 =11 5% 10^ 5500m3④取W^ -200m3则W 二W W2 W3 W4 =11000 792 5500 200 = 17492m3(2)清水池尺寸确定滤后水经过消毒后进入清水池。

两组滤池的滤后水分别进入2个清水池。

则每个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8746m3。

取清水池有效水深为 5.0m,则其面积为1749.2m2,平面尺寸为B X L=40n X44.1m。

清水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水池,水池顶部高出地面0.5m,则清水池顶部高程为6.0m。

清水池超高0.5m, 则清水池最高液面高程为 5.5m。

清水池总高度H=0.5+5.0=5.5m。

则清水池几何尺寸为25m X 35.4m X 5.5m。

清水池计算书

清水池计算书

清水池计算书矩形带柱水池设计(JZSC-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本文简称《给排水手册》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2. 计算内容(1)荷载计算(2)地基承载力验算(3)抗浮验算(4)内力计算(5)配筋计算(6)裂缝验算(7)柱冲切验算单位说明:弯矩:kN.m/m,力:kN/m,钢筋面积:mm2/m,裂缝宽度:mm,配筋率:% 板弯矩正负号规则:顶(底)板:下侧受拉为正,上侧受拉为负池壁: 内侧受拉为正,外侧受拉为负轴力以受压为正,受拉为负内力计算方法说明:顶板、底板、柱:等代框架法侧壁竖向:等代框架法侧壁水平向:按四边固定板的计算3. 荷载计算3.1 荷载标准值计算顶板自重:20.400×20.400×0.250×25.0 = 2601.0kN底板自重:(20.400+2×0.350)×(20.400+2×0.350)×0.450×25.0 = 5008.6kN侧壁自重:(2×20.400×0.300+2×19.800×0.300)×4.450×25.0 = 2683.4kN柱自重(单个):柱身:0.400×0.400×3.350×25.000= 13.4kN柱帽:(0.450×((2×1.300+0.400)×1.300+(2×0.400+1.300)×0.400)/6 +1.600×1.600×0.100)×25.000= 15.3kN柱重:13.400+15.288×2= 44.0kN结构自重:2601.0 + 5008.6 + 2683.4 + 44.0×4×4 = 10996.6kN池内水重(设计水深时):19.800×19.800×4.000×10.0 = 15681.6kN土侧压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土的内摩擦角30.0o,主动土压力系数:3.3 荷载组合计算共计算3个工况,分别为正常使用工况,闭水试验工况,空池检修工况。

清水池 _工程量计算稿

清水池 _工程量计算稿
工程名称:会理县竹箐乡金玉村供水站工程
序 号 部 位1
部 位2
项目名称
一 金玉水站 蓄水池工程
1 蓄水池工程 蓄水池工程
2 蓄水池工程 3 蓄水池工程 (1) (2) (3) (4) 4 蓄水池工程 (1) (2) 5 蓄水池工程 6 蓄水池工程 7 蓄水池工程 8 蓄水池工程 9 蓄水池工程 10 蓄水池工程 11 蓄水池工程
数量
备注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52.00 6.41
#NAME? #NAME? #NAME?
板底 池壁 立柱 顶部梁板
池壁 立柱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模板
C20砼池壁
C20砼底板 C20砼顶部梁板 脚手架 钢筋 C15砼垫层 池底防水砂浆抹面 池壁防水砂浆抹面
工程量计算稿
单位



m3 (7*7+(7+1.2*2)*(7+1.2*2))/2*3.42*0.4
m3 (7*7+(7+1.2*2)*(7+1.2*2))/2*3.42*0.6
m3
(7*7+(7+1.2*2)*(7+1.2*2))/2*3.42-7*7*0.1-6.8*6.8*0.26.4*6.4*3.12
m2 5.44+158.4+3.6+41.23
m2 6.8*4*0.2
m2 6.6*4*3*2
m2 0.3*4*3
m2 6*6+6.4*4*0.12+(0.3-0.12)*6*2

清水设计计算书

清水设计计算书
清水池计算书
1、清水池平面尺寸
清水池设两座,单座有效容积为10000m3(416.7m3),清水池有效水深取4.5m,则其面积为2222.2m2,平面尺寸为BXL=28X80,清水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水体,清水池超高取0.2m,则清水池总高为4.7m。
2、清水池计算
有效容积取最高日供水量的10%,则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为Q=200000m3/d,自用水量取8%,则自用水量为16000m3。
6、通气设计
为使清水池保持新鲜空气流动,适应高低水位的变化,设通气管直径取200mm,每池设23个
7、导流墙设计
为使空气畅通,导流墙顶板距池顶200mm,沿导流墙底部距柱中心2000mm设120mmx120mm清扫孔
8、人孔
每个清水池设两个矩形人孔,直径为边长为1600mm,设置在靠近溢流管和出水管附近
清水池的出水按照最大流量设计,时变化系数取1.5,则最大流量取Q出=1.25x1.5=1.875m3/s,出水流速取0.8m/s,
D出= = =1.492m=1492mm,设计中取出水管径为1500mm,则实际流速为1.061m/s
3、溢流设计
溢流流量QY=1.2Q产=1.2x9000=13500m3/h=3m3/s
消防储水容积
V=nLBH2=2X28X80X1.02=4569.6m3
消防水位时水力停留时间
T=V/Q=4569.6/8333.3=0.5483h
有效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的比值
t/T=0.185 -0.044=0.18586T=0.47h<0.5h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导流墙间距取2.67m,则
t/T=0.185 -0.044=0.185 -0.044=0.94

3-8.清水池

3-8.清水池

清水池设两个检修孔(人孔),检修孔的直径为 800mm,为人和池内管道、设备等进出水池的通道。 检修孔位置一般都靠近溢流管和出水管处,检修孔 上缘要高出水池顶覆土面一定距离,以防止脏水漏 入,检修孔安装有可以锁栓的盖板。扶梯与检修孔 配套设置,直立靠壁安装,采取防腐措施。 清水池的结构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水位 与地面相同,清水池溢流水经厂区雨水管道进入排 水泵房,在储备浇洒绿地用水后多余的水量加压后 排入大黑河。
清水池的结构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水位与地面相同清水池溢流水经厂区雨水管道进入排水泵房在储备浇洒绿地用水后多余的水量加压后排入大黑河
清水池设计
1.清水池 已知设计水量Q=40万m3/d,水厂清水池有效容 积Vc=V调节+V安全储量+V消防储量。对于配水管网中 无调节构筑物的清水池,有效容积Vc可按最高 日用水量的10%-20%,鉴于本设计实际情况取 15%Q,则Vc=15%Q=0.15×40万m3=6万m3。 设四座矩形清水池,每座容积V=15000m3,每 座平面尺寸为75m×50m,有效水深为4.0m, 超高0.5m,池深4.5m,其管路包括进水管、出 水管、溢流管和放空管。

为使清水池内水保持新鲜和适应水位高低变化 的需要,清水池顶上应设置通气管,通气管在 数量上要拥有吞吐足量空气的能力,促使空气 流通。本工程中池顶设九个通气管,设在池的 两侧,通气管直径为200mm;池顶覆土厚度为 1.0m通气孔中的通气管管口高出池顶覆土 700mm-1200mm,气孔上有防护网以防蛀虫, 蚊蝇闯入,其构造还应避免雨水的进入。


4Q 4 1.16 m 1.16m 进水管流速v1=1.1m/s,直径D1 v1 3.14 1.1

清水池容积计算范文

清水池容积计算范文

清水池容积计算范文常见的清水池形状包括圆形、矩形和梯形等。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情况下的容积计算方法。

接下来是矩形清水池的容积计算。

矩形池的容积计算公式是 V = lwh,其中 V 是容积,l 是矩形的长度,w 是矩形的宽度,h 是水位高度。

如果已知矩形的长度、宽度和水位高度,可以直接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容积。

最后是梯形清水池的容积计算。

梯形池的容积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将梯形分解成若干个矩形和三角形的组合。

首先计算梯形两底边之差的平均值,再计算出梯形的平均宽度。

然后计算出梯形的平均面积,并乘以水位高度计算出梯形的体积。

如果梯形池上部是一个矩形,则可以将上部视为一个矩形的容积加上下部梯形的容积。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或Excel等工具进行自动计算。

通常可以根据清水池的实际尺寸和水位高度,输入计算公式并代入数据,即可得到清水池的容积。

如果要计算水位高度随时间变化时的容积变化情况,可以将水位高度设为变量,建立函数关系求解。

另外,在设计和建造清水池时,还需要考虑到储水需求、供水能力、污水处理能力、结构强度、土壤承载力等因素。

需要综合考虑清水池的大小、深度和结构设计,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并确保安全可靠。

总结起来,清水池容积的计算需要考虑清水池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水位高度和池壁斜率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形状,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或Excel等工具进行计算,以便更加方便和准确地进行容积计算。

同时,在设计和建造清水池时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以满足清水池的实际需求和使用要求。

水池计算书

水池计算书
7)覆土重:
Pf=
= 689.06 kN
8)基底面积:
A =129.75 m2
9)总压力:
Fk=Pp+Ps+Pd+Pf
=
= 4910.06 kN
10)基底压强:
Pk=41.34 kN/m2
2.求解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基础宽度大于3m时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荷载试验或其它原位试验、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照下式修正。
顶板厚:h2= 150 mm
底板厚:h1= 400 mm
壁板厚:h4= 240 mm
垫层厚:h3= 100 mm
底板外伸:C1= 200 mm
基底标高: -4.10 m
地下水位标高: -1.70 m
池内设计水位:Hi= 1.10 m
注:默认地面标高为±0.00。
3.土层参数:
土的类别:人工填土
土的容重: 18.0 kN/m3
钢筋的相对粘结系数: 1.0
保护层厚度:
顶板上层
30
顶板下层
30
底板上层
40
底板下层
50
长壁板内侧
40
长壁板外侧
40
短壁板内侧
40
短壁板外侧
40
5.其他参数:
壁面温差或湿度当量温差△t: 5.0℃
池顶活荷载标准值: 3.50 kN/m2
水池类型:清水池
水的容重: 10.00 kN/m3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α(10-5): 1.00
混凝土的泊松比μ: 0.20
最大裂缝宽度: 0.20 mm
二、地基承载力计算
1.求解基底压力:
1)顶板重:
Pr=449.96 kN

清水池容积计算

清水池容积计算

第三章 清水池容积计算第三章 清水池容积计算3.1一、二级泵站的供水曲线:根据该城市的用水量变化情况,一级泵站一天工作24小时平均供水,二级泵站工作分两级:5时~20时,二级泵站运转,流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的5.00%,其他时间20~次日5时二级泵站运转流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的2.78%,城市最高日用水变化曲线图如下:一泵站流量确定:一级泵站从河流直接吸水送至水处理构筑物。

一天24小时连续工作。

二泵站流量确定:根据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二泵站分两级供水。

从清水池吸水。

在5-20小时流量为最高日的5%,20-次日5时为流量为最高日的2.78%。

但一天的总的用水量等于最高日供水量。

3.2清水池所需调节容积计算=1W 1k dQ =12.91%*75023.75=9685 m 3水厂自用水量调节容积按最高日用水设计用水量的3%计算,则=3%2W dQ =3%*75023.75=2250 m 3.该城镇人口数19.3万人,则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45L/s 。

火灾延续时间按2h 计,故火灾延续时间内所需总用水量为=2*45 L/s *3.6*2h=648 m 3.3W 清水池的安全储量可按以上三部分容积和的1/6计算。

4W 故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1+1/6)(++)4W 1W 2W 3W =(1+1/6)(9685+2250+648)=14680 m 3考虑部分安全调节容积,取清水池有效容积为15000 m 3。

采用两座钢筋混凝土水池,每座池子有效容积为7500 m 3。

清水池容积计算表见下表: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时间用水量(%)二级泵站供水量(%)一级泵站供水量(%)清水池调节容积(%)0-1 3.02 2.78 4.17-1.15 1–2 2.32 2.78 4.17-1.85 2–3 2.43 2.78 4.16-1.73 3–4 2.53 2.78 4.17-1.64 4–5 2.65 2.77 4.17-1.52 5–6 4.21 5.00 4.160.05 6–7 5.42 5.00 4.17 1.25 7–8 5.04 5.00 4.170.87 8–9 5.93 5.00 4.16 1.77 9–10 5.26 5.00 4.17 1.09 10–11 5.51 5.00 4.17 1.34 11–12 5.58 5.00 4.16 1.42 12–13 5.26 5.00 4.17 1.09 13-14 4.86 5.00 4.170.69 14-153.945.00 4.16-0.2215-16 4.51 5.00 4.170.34 16-17 4.56 5.00 4.170.39 17-18 4.91 5.00 4.160.75 18-19 5.41 5.00 4.17 1.24 19-20 4.77 5.00 4.170.60 20-21 3.51 2.77 4.16-0.65 21-22 3.28 2.78 4.17-0.89 22-23 2.69 2.78 4.17-1.48 23-24 2.38 2.78 4.16-1.78 合计100.00 100.00 10012.91。

给水厂清水池设计计算

给水厂清水池设计计算

9 清水池9.1 清水池的平面尺寸清水池有效容积为:式中,1W —调节容积,m 3,取最高用水量的10%,1W =Q 1.0;2W —净水厂自用水量的5%-10%,取10%,2W =11.0Q ;3W —消防贮水量,m 3;4W —安全用水,m 3,取200m 3;1W =Q 10.0=1728017280010.0=⨯m 32W =11.0Q =1280128001.0=⨯m 33W =65373672001000036004103=-+⨯⨯⨯-m 3最高时供水量31000024/1600005.124/m Q K Q h g =⨯==水厂设计水量720024/16000008.1=⨯==aQ Q c 4W =1000m 34321W W W W W +++==17280+1280+3736+1000=23296m 3 滤后水经过消毒后进入清水池,两组滤池的滤后水分别进入两个清水池,则每个清水池的容积是11648m 3,取清水池有效水深4.5m ,则其面积为2588.4m 2,平面尺寸为65×39.8,清水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水池,水池顶部高出地面0.5m ,清水池超高0.5m 。

9.2 管道布置⑴清水池的进水管进水管流量为1.0m 3/s ,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 mm DN 1100,流速1.065m/s ,1000i=1.068;⑵清水池的出水管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照出水最大流量计: 式中 K —时变化系数,一般采用5.2~3.1,设计中取5.1Q —设计水量d m 3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mmDN1200,流速1.32m/s,1000i=1.485⑶清水池的溢流管溢流管的直径与进水管直径相同,取为mmDN1100。

在溢流管管端设置喇叭口,管上不设置阀门。

出口设置网罩,防止虫类进入池内。

⑷清水池的排水管清水池内的水在检修时需要放空,因此应设排水管。

pipidan清水池计算

pipidan清水池计算

竖直向上边缘弯矩 竖直向下边缘弯矩 水平向角隅区弯矩 (中部边缘)
0.00 0.00 0.00
-16.50 -22.33 -13.22
3) 短边壁板内力计算: 该边壁板边界约束条件简化为: 四边固定 该边壁板按照一般池计算,按双向计算。 短边壁板内力计算结果: 单位:kN·m/m 水平向跨中弯矩 竖直向跨中弯矩 水平向边缘弯矩 竖直向上边缘弯矩 竖直向下边缘弯矩 水压作用下 0.00 0.00 0.00 0.00 0.00 土压作用下 11.86 9.45 -5.40 -15.89 -21.72
八、荷载组合
计算最不利状态内力,当温度内力同向时相加,否则不加. 考虑混凝土徐变和允许有限裂缝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所承受的温度应力应乘以折减 系数 0.7 计算结果如下: 1) 顶板内力: 横向跨中弯矩 (kN· m/m) 14.55 2) 底板内力: 横向跨中弯矩 (kN· m/m) 44.24 3) 长边壁板内力: 水平向跨中弯 矩(kN· m/m) 水压作用下 0.00 竖直向跨中弯 矩(kN· m/m) 13.93 水平向边缘弯 矩(kN· m/m) 0.00 竖直向上边缘 弯矩(kN· m/m) 13.93 竖直向下边缘 弯矩(kN· m/m) 13.93 纵向跨中弯矩 (kN· m/m) 66.27 横向边缘弯矩 (kN· m/m) -70.79 纵向边缘弯矩 (kN· m/m) -92.59 纵向跨中弯矩 (kN· m/m) 22.84 横向边缘弯矩 (kN· m/m) -30.88 纵向边缘弯矩 (kN· m/m) -42.17
注: 默认地面标高为±0.00。
3.土层参数: 覆土厚度取 0.7m 土的类别: e 或 IL 均小于 0.85 的粘性土 土的容重: 18.0 kN/m3 饱和土容重: 20.0 kN/m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50 kN/m2 土壤内摩擦角: 30.0° 4.材料参数: 混凝土等级: C25 钢筋混凝土容重: 25.00 kN/m3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 1.78 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t: 1.27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 fck: 16.7 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11.9 N/mm2 钢筋等级: HRB400 钢筋类别: 带肋钢筋 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60N/mm2 主筋的弹性模量 Es : 2.00 × 105 N/mm2 保护层厚度: 顶板上层 40 顶板下层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形带柱水池设计(JZSC-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本文简称《给排水手册》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立面布置图2. 计算内容(1)荷载计算(2)地基承载力验算(3)抗浮验算(4)内力计算(5)配筋计算(6)裂缝验算(7)柱冲切验算单位说明:弯矩:kN.m/m,力:kN/m,钢筋面积:mm2/m,裂缝宽度:mm,配筋率:% 板弯矩正负号规则:顶(底)板:下侧受拉为正,上侧受拉为负池壁: 内侧受拉为正,外侧受拉为负轴力以受压为正,受拉为负内力计算方法说明:顶板、底板、柱:等代框架法侧壁竖向:等代框架法侧壁水平向:按四边固定板的计算3. 荷载计算3.1 荷载标准值计算顶板自重:20.400×20.400×0.250×25.0 = 2601.0kN底板自重:(20.400+2×0.350)×(20.400+2×0.350)×0.450×25.0 = 5008.6kN侧壁自重:(2×20.400×0.300+2×19.800×0.300)×4.450×25.0 = 2683.4kN柱自重(单个):柱身:0.400×0.400×3.350×25.000= 13.4kN柱帽:(0.450×((2×1.300+0.400)×1.300+(2×0.400+1.300)×0.400)/6 + 1.600×1.600×0.100)×25.000= 15.3kN柱重:13.400+15.288×2= 44.0kN结构自重:2601.0 + 5008.6 + 2683.4 + 44.0×4×4 = 10996.6kN池内水重(设计水深时):19.800×19.800×4.000×10.0 = 15681.6kN土侧压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土的内摩擦角30.0o,主动土压力系数:3.3 荷载组合计算共计算3个工况,分别为正常使用工况,闭水试验工况,空池检修工况。

每工况下,考虑3种荷载组合,分别为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标准组合。

4. 抗浮验算4.1 整体抗浮验算式中:G ---- 水池结构自重标准值(kN)F ---- 顶板上覆土重及底板外延覆土重标准值(kN)W ---- 地下水浮力标准值(kN)ηfw ---- 浮托力折减系数K ---- 抗浮安全系数安全系数:(10996.6+6966.9)/(9794.6×1.00) = 1.834 > 1.05满足要求4.2 局部抗浮验算式中:q1 ---- 顶板自重及顶板上覆土单位面积重标准值(kPa)q2 ---- 底板单位面积重标准值(kPa)L x ---- x向柱间距或柱心到池壁中心距离(m)L y ---- y向柱间距或柱心到池壁中心距离(m)G ---- 单根柱重标准值(kN)ηfw---- 浮托力折减系数γn---- 地下水重度(取10kN/m3)H w ---- 底板在地下水位下的埋深(m)K ---- 抗浮安全系数安全系数:((16.1+11.3)×4.000×4.000+44.0)/(1.00×10.0×2.200×4.000×4.000) = 1.370 > 1.05满足要求5. 地基承载力验算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 120.0kPa正常使用工况:P = 80.6kPa < 120.0kPa, 满足要求闭水试验工况:P = 59.9kPa < 120.0kPa, 满足要求空池检修工况:P = 45.3kPa < 120.0kPa, 满足要求6. 内力及计算配筋材料特性:弹性模量:E=30000.000MPa线膨胀系数: 1.0e-56.1 x框架计算模型:x框架是指沿x方向截取的框架,宽度取y方向上的柱间距(或y向边跨) 边跨跨度:L1=4.050-1/3*1.500 = 3.550m中跨跨度:L2=4.000-2/3*1.500 = 3.000m板带宽度: 4.000m6.2 y框架计算模型:y框架是指沿y方向截取的框架,宽度取x方向上的柱间距(或x向边跨) 边跨跨度:L1=4.050-1/3*1.500 = 3.550m中跨跨度:L2=4.000-2/3*1.500 = 3.000m板带宽度: 4.000m6.3 正常使用工况6.3.1 x框架6.3.2 y框架6.3 侧壁6.3.3 x向侧壁内力及计算配筋(表中数值均为每米值)荷载:侧壁顶: 7.477kPa侧壁底: 11.647kPa竖向结果为框架计算结果,水平向为按四边固定板计算结果6.3.4 y向侧壁内力及计算配筋(表中数值均为每米值)竖向结果为框架计算结果,水平向为按四边固定板计算结果6.4 闭水试验工况6.4.1 x框架6.4.2 y框架6.4 侧壁6.4.3 x向侧壁内力及计算配筋(表中数值均为每米值) 荷载:侧壁顶: 0.000kPa侧壁底: -50.800kPa6.4.4 y向侧壁内力及计算配筋(表中数值均为每米值)6.5 空池检修工况6.5.1 x框架6.5.2 y框架6.5 侧壁6.5.3 x向侧壁内力及计算配筋(表中数值均为每米值)荷载:侧壁顶: 7.477kPa侧壁底: 62.447kPa竖向结果为框架计算结果,水平向为按四边固定板计算结果6.5.4 y向侧壁内力及计算配筋(表中数值均为每米值)竖向结果为框架计算结果,水平向为按四边固定板计算结果6.6 柱7. 最终配筋及裂缝结果裂缝验算时采用各工况下的标准组合内力,最大裂缝宽度限值:0.20mm.表格中M1/N1是正常使用下的弯矩、轴力,裂缝1为该工况的裂缝,同理M2/N2为闭水试验工况下的内力,M3/N3为空池检修工况下的内力。

裂缝单位均为mm.7.1 x框架结论:裂缝满足要求.结论:裂缝满足要求.7.1.3 底板柱上板带选筋及裂缝验算结论:裂缝满足要求.结论:裂缝满足要求.7.2 y框架结论:裂缝满足要求.结论:裂缝满足要求.结论:裂缝满足要求.结论:裂缝满足要求.7.3 侧壁结论:裂缝满足要求.结论:裂缝满足要求.7.4 柱选筋结果7.4.1 柱顶截面:上部纵筋:第1排: 3E18下部纵筋:第1排: 3E18左纵筋:第1排: 1E12右纵筋:第1排: 1E12水平箍筋:d8@200竖向箍筋:d8@200柱顶截面配筋图:7.4.2 柱底截面: 上部纵筋:第1排: 3E18 下部纵筋:第1排: 3E18 左纵筋:第1排: 1E12 右纵筋:第1排: 1E12 水平箍筋:d8@200 竖向箍筋:d8@200 柱底截面配筋图:8. 冲切验算≤-ps [Lx Ly()+Bx h 0( )+By h 0]0.7f t u m h 0=um2()+++Bx h 0By h 0式中:p s ---- 板上均布荷载 Lx ---- x 向柱间距 Ly ---- y 向柱间距 Bx ---- x 向柱帽宽 By ---- y 向柱帽宽h0 ---- 顶板(底板)有效厚度 ft ---- 砼抗拉标准强度 8.1 顶板冲切验算有1个冲切面,验算如下: 第1冲切面(底板冲切)冲切力 = 27.1×[4.025×4.025-(1.600+0.215)×(1.600+0.215)] = 350.8kN 抗冲切力 = 0.7×1430.0×7.260×0.215=1562.5kN 350.8 < 1562.5, 冲切满足. 8.2 底板冲切验算有1个冲切面,验算如下: 第1冲切面(底板冲切)冲切力 = 36.9×[4.025×4.025-(1.600+0.410)×(1.600+0.410)] = 451.1kN 抗冲切力 = 0.7×1430.0×8.040×0.410=3299.7kN 451.1 < 3299.7, 冲切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