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要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要点
第一章生命的多样性和遗传
•生命的基本特征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生物名命及分类方法
•遗传的基本特征
•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
•基因的结构
•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
第二章微生物的繁殖和应用
•微生物的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细菌的代谢方式
•微生物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第三章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植物的生长特征
•植物的器官结构
•植物的组织结构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实验的方法和过程
第四章动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动物的多样性与特征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
•动物的运动和体内调节
•动物的消化和排泄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和生态位
•生物群落和生物链
•生物的生态作用
•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加强
总结
本书的复习提纲要点重点涵盖生命的多样性、遗传、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生态等方面。
复习时应尤其注意概念的理解和关系的联系,掌握实验方法和过程。
同时,应该关注生物类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环保措施的实施,具有实际意义。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结果和意义:生物适应环境,不断进化。
6.人工选择的例子:按人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7.自然选择的例子:(1)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
灰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
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
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
(注: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甲虫的颜色相近)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藻类、苔藓、蕨类都是靠孢子繁殖,又称孢子植物。
(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消除污染,净化废水。
如: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2)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只有假根,没有输导组织。
与人类的关系: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心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可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如:葫芦藓、墙藓。
(3。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可编辑版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育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一、 讨论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发生的1、神创论:生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
如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2、自然发生论: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3、生生论:(1) 雷迪实验:(2) 巴斯德实验:A 实验过程、B 结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4、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化学进化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过程。
(1)原始地球: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2)原始大气: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没有氧气。
现在大气: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氧气。
(3)米勒实验 (4)推测原始生命出现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
(已得到证实)电极(提供能量)模拟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冷凝装置冷却水(模拟降雨) 沸水 含有有机小分 子的溶液 米勒的实验证明:下,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
原始海洋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
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即宇宙射线、紫外线 随水流入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 有机高分子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热能、 闪电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生命诞生的摇篮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6、其他学说热泉生态系统学说: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要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 质.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一般认为经历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和生命发展的生物进化阶段。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一、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最有力的证据)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二.米勒实验示意图:参考试卷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
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四.马的进化过程年代:5000万年前→4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现今(现代马)体型:似狐狸——→似羊——……→现代马四肢:短小———→稍长————→较长—……→现状足趾:4趾———→3趾————→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干旱草原五、鸟类化石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六、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
见课本P11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某某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
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由漫长的演变过程。
七.生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八.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的起源——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基本观点及论据)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
如腐草化营,腐肉生蛆。
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雷迪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进一步使人坚信生生论。
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4.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陨石雨。
如科学家发现陨石表面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
5.化学进化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化学进化才能演变为原始生命。
(1)生命起源的条件:原始大气的成分: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没有氧气);外部条件:高温、紫外线、雷电等原始生命诞生的地方(摇篮):原始海洋(2)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3)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原始生命(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而成)(4)米勒实验表明:①实验过程:用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电火花模拟闪电和宇宙射线给混合气体提供能量;②实验结果:生成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③结论: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即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实现的)。
二、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
化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记录了地球的生命史。
通过对古代生物化石的研究,人们认识到生物进化的①生物生存年代和环境;②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③生物进化的趋势和结果。
所以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是生物进化最有力的证据。
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知识点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知识点:一、细胞分裂1. 细胞分裂的概念和分类2. 线粒体的细胞分裂3. 核的细胞分裂4. 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二、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概念2. 变异的基本概念3. 基因的遗传规律4. 突变的产生与分类三、生殖与发育1. 生殖方式的分类2. 动物的发育方式3.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4. 胚胎发育过程的主要阶段四、生物多样性和分类1.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2. 常见的生物分类阶元3. 植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原则4. 动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原则五、生物与环境1. 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调节4. 生物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六、保护环境与健康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内容2.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影响3. 常见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4.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与维护七、生物科学实践1. 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 常见的生物科学实验技术和方法3. 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4. 科学研究、科学探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细胞分裂1. 细胞分裂的概念和分类:-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或更多个细胞的过程,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 根据发生的方式,细胞分裂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
- 有丝分裂:包括有且回形核分裂(动物细胞)、细胞板分裂(植物细胞)等。
- 无丝分裂:原核生物的常见分裂方式,不涉及有丝分裂产生的结构如纺锤体等。
2. 线粒体的细胞分裂:-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有线状结构,主要参与能量的合成和供应。
- 线粒体的分裂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不断分裂和合并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3. 核的细胞分裂:- 核的细胞分裂是指细胞核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核的过程。
- 根据细胞有无核膜,核的细胞分裂可以分为有核膜的有丝分裂和无核膜的原生质分裂。
- 有核膜的有丝分裂包括有且回形核分裂(动物细胞)和细胞板分裂(植物细胞)。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一、遗传与进化1.遗传与变异:a.变异的概念及类型;b.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c.遗传变异的原因。
2.DNA与基因:a.DNA的结构和功能;b.基因的概念和特点;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生命的演化:a.生物的起源和进化;b.人类的起源和进化;c.生态系统的演化。
二、细胞的分裂与生殖1.细胞的分裂:a.细胞周期的概念和阶段;b.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区别;c.合子的形成。
2.细胞的生殖:a.有性生殖的概念和过程;b.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特点;c.无性生殖的概念和方式。
三、生物的发育与繁殖1.植物的生长发育:a.植物幼苗的形态结构;b.植物器官的形成和发育;c.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2.动物的生长发育:a.动物个体的发育阶段;b.动物的生长规律;c.动物的适应与非适应性特征。
3.生物的繁殖方式:a.植物的繁殖方式;b.动物的繁殖方式;c.生物群落的繁殖方式。
四、人体与健康1.人体的结构与功能:a.人体的结构组织;b.人体系统的功能。
2.健康与卫生:a.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b.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措施;c.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五、生态系统1.生态学基本概念:a.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b.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c.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2.生物的生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a.生物的生活空间和资源;b.生物之间的竞争和依存;c.生物的捕食与逃避。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循环的概念和种类;b.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c.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六、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1.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a.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b.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中的应用;c.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
2.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a.生物资源的意义和分类;b.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法;c.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仅为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的基本大纲,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情况和教师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知识点
1. 种质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种质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 遗传与进化
-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基因的变异与变异的原因
- 进化的证据及其支持
- 进化的原因和驱动力
3. 分子生物学基础
- DNA的结构和功能
- DNA复制和传递
- RNA的功能和类型
- 蛋白质的合成
4.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生物膜的特性和功能
-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5. 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 雌雄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生殖的过程和方式
- 受精与胚胎发育
- 基因遗传与性别的决定
6. 生物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
-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 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循环
- 生物在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7. 生物与环境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调节
- 生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生态平衡和生态位的概念
8. 人体健康与常见疾病
- 饮食与营养的关系
-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节
- 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关系
9. 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
- 人类基因工程的应用和意义
- 基因转导的原理和方法
-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 化学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
10. 科学探究与实践
-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 科学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 科学观察与测量
-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其应用。
八级生物下册总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的起源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4)化学进化论(M勒实验参见课本6)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原始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二、生物的进化1.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
③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
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⑤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⑥生物进化在趋势: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2.地球上的生命史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每代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纪。
中生代主要生物为: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
3.自然选择:①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
自然选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三、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森林古猿是人类的最早祖先和现代类人猿的祖先;2、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3.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人类的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4、现代人种:蒙古利亚人(黄色人种);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5.南方猿人是目前位置发现的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
八年级生物下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一、物质与生命1.生物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生物分子的化学结构-生物分子的功能2.生物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核酸3.元素与生物-常见元素的生物活性-微量元素的作用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发现和发展-细胞的基本特征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纹状体和溶酶体的作用3.细胞的器官-质膜系统-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4.细胞的运动和功能-细胞的吞噬作用-细胞的分泌作用-细胞的运动作用-细胞的分裂作用三、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概念-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遗传的历史发展2.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密码及遗传信息传递3.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和隐性遗传-交叉亲和和基因地图4.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的证据-进化的机制-进化的结果四、生物多样性1.物种的起源和进化-物种的定义和分类-物种形成的机制-物种的进化过程2.动植物的多样性-动物的分类和特征-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动植物的多样性保护3.地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物的生态适应和生境要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五、人体的健康与相关知识1.健康与疾病-健康的定义和标准-疾病的分类和特征-预防疾病的方法2.人体的组织与器官-组织的分类和结构-器官的功能和组成-人体系统的相互关系3.健康饮食与营养-主要营养物质和功能-健康饮食的宗旨和原则-能量和物质的平衡4.人体的呼吸与循环-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与循环的协调与调节六、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1.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工程的发展和意义-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生物技术的应用-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抗体工程和基因治疗-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七、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退化和生物灭绝-全球变暖和酸雨2.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和生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再生利用-生态伦理与绿色发展此为1200字以上的生物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学习生物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细胞与生命1.细胞的结构1.1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2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1.3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2.细胞的生活活动2.1细胞的自营生活与异养生活2.2细胞的分裂与增殖2.3细胞的新陈代谢与生活活动的关系二、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1.1孟德尔实验和孟德尔遗传规律1.2基因的概念和分离定律1.3重组的原理和常见模式2.生物的进化2.1进化的概念和证据2.2进化的驱动力2.3进化的机制和模式2.4生物的分类与进化关系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1.1生态系统的组成1.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2.生物的种群、群落和生态位2.1种群的结构与变动2.2群落的结构与相互关系2.3生态位的概念和种类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环境问题的发生与产生原因3.2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3.3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践四、人体结构与机能1.人体的器官及其功能1.1器官系统的概念和分类1.2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2.人体的生长与发育2.1人体的生长过程和规律2.2性别和遗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2.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3.人体健康与保护3.1健康与疾病的关系3.2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3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五、生物实验与科学探究1.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1.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2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素1.3实验过程的记录和分析2.实验技巧与数据处理2.1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2.2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2.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3.科学探究与创新3.1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意义3.2科学探究的创新思维和方法3.3科学探究的道德和伦理要求。
北师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48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49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50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中间竞争。
种间关系包括:竞争、共生、寄生、捕食、共栖51水稻与野慈姑是竞争关系,菟丝子与黄瓜是寄生关系,小丑鱼与海葵是共生关系,豆科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狼和兔子是捕食关系52构成生态系统的两大因素:所有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5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5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5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56物质循环的特点:往返循环(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57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58生物富集:又叫生物浓缩。
越往食物链后端积累的毒素越多59食物链越长,损失的能量就越多,所以食物链不能过长,一般不能超过4--5个营养级。
越往食物链后端,生物数量越多60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61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不是绝对平衡,生物的数量是会改变的(但不会大幅度的改变)。
62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森林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强。
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那么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越难恢复63破坏生态系统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台风,海啸),二是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引种不合理)24章背诵内容64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65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66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67农村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68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的转化率69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生态系统70城市大气污染始终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形成,酸雨会破坏植被,污染水体和建筑物71厨房污染物:苯并芘、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等71防冻剂会渗出有毒的“氨气”72混泥土、石材、瓷砖等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氡”,对人体危害极大73油漆、胶合板、泡沫填料等含有甲醛、苯,甲苯、氯仿等挥发性的有毒气体74越是豪华的装修,有害物质可能越多,所以我们最好选择简单环保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1节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气成分:氨、氢、甲烷和水蒸气等。
没有氧和氮。
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
“腐肉生蛆”。
(错误观点)
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
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意大利医生雷迪的实验;法国学者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
4、化学进化论:原始的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其中,氢、氨、甲烷模拟原始大气,水模拟原始海洋,电弧模拟原始闪电。
(普遍认同的观点)
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6、生命起源的过程
原始大气(甲烷、氨、水蒸气)→简单的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7、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最具决定意义的阶段是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第2节生物的进化
1、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化石(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化石。
2、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地球上的生命史:
1)元古代和太古代(前寒武纪时期):35亿年前,出现单细胞生物。
2)古生代:始于5.44亿年前,寒武纪称为“三叶虫时代”。
中期,生物开始由水中向陆地发展,首次出现了陆生的裸蕨类植物。
后期,出现了能够登陆生活的两栖类和有翅的昆虫。
煤也是在此时开始形成。
3)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裸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爬行动物是主要的陆地脊椎动物,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
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4)新生代:始于6640万年前,哺乳动物和鸟类是主要的陆地脊椎动物,被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
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859年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1)人工选择:
选择者:人结果:满足人类的各种要求。
速度:较快。
概念: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自然选择
选择者:自然界各种环境条件。
结果:适应环境,不断进化。
速度:形成新物种需要漫长岁月。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
生物进化的动力——自然选择(过度繁殖引起生存竞争,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遗传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人由森林古猿逐步进化而来。
2、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
3、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4、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直立人(会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智人(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当)。
5、人种: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高加索人(白种人)、尼格罗人(黑种人)、澳大利亚人(棕种人)。
第2章物种的多样性
第1节生物的分类
1、①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生物的主要特征
②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③生物分类阶层系统(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界、门、纲、目、科、属、种
④分类单位越小,其中生物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相似程度越高,亲缘关系越密切。
2、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双名法的提出者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
第2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1、植物的进化: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动物的进化: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植物从种子植物脱离水的限制,无脊椎动物从节肢动物脱离水的限制,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脱离水的限制。
3、描述无脊椎动物类群、脊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4节细菌、真菌和病毒
1、微生物的一般特征:形体小,数量多,分布广,繁殖速度快等。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系统。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蚯蚓等;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4、生态系统的种类: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第2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描写食物链时不能以非生物开始(如阳光、水等),也不能以分解者(如细菌、真菌等)结束(以生产者为起点)。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特点:循环流动。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单向、逐级递减。
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等);人为因素(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外来物种入侵)
第24章人与环境
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1、过量的人口给粮食问题、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以及生物圈带来了巨大压力,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是有一定限度的。
2、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国策。
1)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地说就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
第4节家居环境与健康
1、厨房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
2、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甲醛、苯、甲苯、氯仿)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
3、防治室内环境恶化,一方面要求房屋建筑时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改善室内环境。
第25章生物技术
第1节发酵技术
1、发酵——微生物在无氧气参与下进行的呼吸作用。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19页)
乳酸菌:酸奶、泡菜、饲料
酒曲(曲霉、毛霉、酵母菌):酿酒。
3、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
4、工业化的发酵产品:抗生素(青霉素等)、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等。
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
1、转基因技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例如: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生产人生长激素、干扰素、凝血因子等;培养“超级鼠”;用于治疗遗传病;培养农作物新品种;“超级菌”分解陆地和海洋的石油等。
2、克隆技术
克隆羊“多莉”
应用克隆技术对拯救濒危动物、防止家禽和家畜良种的退化,以及医疗上的器官移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