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4ff8c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d.png)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六)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欠缺资金分配,发展趋势艰难。
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精品范文
![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精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7a9f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d.png)
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精品范文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300份有效问卷,并进行针对性的访谈和观察。
二、调查结果分析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积极进行。
80%的受访者表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和速度适中,20%的受访者认为还不够快。
在调整的内容方面,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是重点。
同时,近年来农村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包括农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的兴起,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2.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农业收入仍然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快。
其次,农村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展不平衡,规模小、竞争力弱。
最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还需加强。
3.改进的方向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本调查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2)提升农村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竞争力。
加强农村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新兴产业的发展。
(4)加强农业集约化发展。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品质,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5)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通过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持。
三、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正在推进,但仍存在问题。
通过加强农村新兴产业培育、提升农村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竞争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和加强农村人才培养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范本3份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范本3份](https://img.taocdn.com/s3/m/63c83a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7.png)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范本3份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1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范文一、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我是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国民产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经过30年来的__开放,我县的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
自上世纪九十年__始,历届县委、县__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了一些探索性的路子,逐步确立了蚕桑、畜牧两项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一是全县桑园面积达7万亩,常年发种量15万张,畜牧业生猪饲养量达49.2万头;二是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蚕桑、生猪产业目标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已形成,畜牧业也通过专业市尝中介__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也雏形初现。
三是在结构调整中,农民来自粮食的收入趋于下降,畜牧业与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结构调整真正让农民在“看得见”中受教育,在“摸得着”中学本领,在“学得会中”得实惠,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收。
__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__万元,按参考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7.5%,比“__”末期达到6.1亿元,净增加1.8亿元,年均增长7.6%,比“__”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7.2%左右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__万元,较上年增长7.2%。
比“__”末期达到3.9亿元,净增加0.69亿元,年均增长7.3%,比“__”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7.2%左右高0.1个百分点。
二、我县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小富即安的思想障碍尚未破除一是安于现状不愿调。
一些人小农经济意识较强,习惯了“吃一点、卖一点、贮一点”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有些人满足“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缺乏高速调整的主动性。
二是怕担风险不敢调。
怕种不好,没有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经验,怕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担心普遍种植造成价格下跌。
三是按部就班不愿调。
面对滚滚而来的结构调整大潮,一些人消极对待,被动应付心思严重,一味求稳、求准、不愿接受一丁点风险,满足于微调、慢调,具体表现在品种选择上,只选择自己熟悉,会种、会养的品种,在调整进度上,看左右、随大流,没有一个时间表,调到几时算几时。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2ccf4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9.png)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相关推荐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1县政协农业委员会根据工作安排,于XX年3月中旬至下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比1997年的亿元增长%,平均每年递增%。
其中,农业产值38217万元,林业产值518万元,畜牧业产值24790万元,渔业产值4086万元。
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2%、53%、%。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189元上升到XX年的2875元,上升了%。
农村经济结构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加。
其比例由1997年的:变化为XX年的:。
全县粮食、经作、畜牧、渔业四项产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33::35:调整到XX年的:::。
经济作物产值比值上升了个百分点,粮食产值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四大主导产业成效显著。
XX年,全县农业土地使用面积万亩,用于粮食生产的面积万亩,占57%,用于多经及生态农业的面积万亩,占43%。
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1997年的79:21调整为57:43,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由1997年的40:60调整为28:7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四大主导产业,涌现了一批专业村、组。
XX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总产量万吨;水果成片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万亩;出栏肉兔163万只、家禽1073万只,水产品养殖面积近2万亩、产量10200吨。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6f26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0.png)
就业机会增加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二 、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 更多的就业机会。
收入来源多元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农民收入 来源更加多元化,包括农业收入 、工资收入、经营收入等。
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1 2
生态保护意识增强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和企业更加注重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 。
技术创新
农业科技研发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先进的农业 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信息化技术应用
利用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 等,实现农业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 生产效益。
市场开拓
农产品品牌建设
鼓励农民和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
农产品营销渠道拓展
开拓多元化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如电商平台、线下直销等, 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
尽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但 传统农业在农村经济中仍占据较大比重, 现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环境压力 逐渐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问 题较为突出。
尽管农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增长速度 相对较慢,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03
调查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分析和 案例研究等多种方式。
02
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传统农业结构
农业种植结构单一
以粮食作物为主,缺乏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
养殖业规模小
家庭养殖为主,缺乏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以家庭为单位,缺乏合作和联合经营。
现代农业结构
农业种植结构多样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04c41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1.png)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多元、协调发展”的历史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还增强了农业经济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具体来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种植业结构优化:在种植业内部,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这不仅满足了市场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渔业和林业发展:渔业和林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其产值和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通过发展渔业和林业,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种类,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业服务业兴起: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服务业逐渐兴起。
这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
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农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来说,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例如,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种植,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6444c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4.png)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迅速,农业产业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压力。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一、现状1、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调整生产方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二是经营方式粗放。
在过去,农民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耕种,缺乏了解市场和经营技巧能力,导致许多农民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同时,却无法实现农业收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三是生态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在经营过程中,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和快速发展,盲目使用化肥农药,损害了土地和水资源,影响了生态环境。
2、调整方向和目标为了改变当前产业结构的现状,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加大农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创新和推广适合本地农村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提高农业产质和效益;二是加强农业支持政策的扶持力度,鼓励使用农业科技,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变革和发展新业态的高素质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和可信赖度,促进农产品市场化。
同时,要从加强环境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两方面入手,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未来展望1、调整目标实现我们认为,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农业将朝着高效、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
通过落实政策,支持高素质农民的引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和共同富裕等措施,将农业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发展新产业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要重视发展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增值产业,加强与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配合,通过产业的多元化,促进农村经济的腾飞。
3、优化稳定经济发展同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国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3935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1.png)
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及现行政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有200位农民参与了问卷调查,同时我们还访问了1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在过去五年中没有进行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其中,有80%的农民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种植业,只有10%的农民涉足现代农业产业如养殖业、渔业等。
另外,农产品供应结构也存在问题,大部分农民选择种植一两种主要农产品,造成市场供应过剩和价格波动。
2.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绝大部分农民依然使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但少数农民已开始尝试使用现代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还不高,主要原因是投资成本高、技术操作复杂,以及缺乏相关技术培训和支持。
3.政府政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通过访谈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得出结论: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农业补贴、农村金融支持和农业科技创新等,以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然而,政策执行不力、信息传达不及时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农民积极行动。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缺乏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识和能力: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知还不足,缺乏适应新模式和技术的能力。
建议政府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2.技术推广和应用不足:政府应加大投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3.农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当前农业产业链中的加工、储存和销售环节还比较薄弱,导致农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的扶持,促进农产品增值。
4.政策执行不力: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执行不力,导致农民缺乏信心和动力。
建议政府改进政策执行机制,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0973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1.png)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农产品加工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问卷设计上,将问题涉及到的区域多样性、农业产业多样化、农民收入增长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
问卷样本总计1000份,其中涵盖东、中、西部地区以及不同规模农场的农户。
个别访谈对象包括农业专家、政府官员和农民。
三、调查结果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程度:根据调查结果,约70%的农户表示已经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整体调整程度较大。
东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较好,西部地区相对较弱。
2.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显示,农户逐渐将种植业向高附加值农产品方向发展。
以果蔬种植为例,约40%的农户改种了绿色、有机果蔬,这是一种积极的调整趋势。
3.养殖结构调整情况:约60%的农户表示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放在养殖业上。
养殖品种上,农户普遍趋向于稳定饲养规模,提高肉禽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5.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调查显示,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面临诸多问题。
包括农民素质相对较低、技术瓶颈、市场需求不稳定等。
此外,农产品加工和消费结构调整滞后也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6.建议: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政策支持: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户通过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等方式提高农业产业链综合效益。
2)加强农技培训:开展农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栽培技术水平。
3)优化农业产业链:加强农产品加工环节,提升附加值,培养农产品品牌意识,建立市场保护机制。
4)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fa14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a.png)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为了解决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团队对中国农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调研。
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的叙述、分析和总结。
一、当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农业资源不充分,大量资源浪费中国有着广袤的土地和较大的农业资源,但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影响,农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存在大量浪费。
同时,一些地区存在资源过度利用的情况,导致环境恶化。
2.农业产业弱化,单一性明显当前中国农业产业的结构还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多数地区收入来源主要是传统农业种植及畜牧业,普遍缺少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新型农业产业。
3.农业科技不足,生产效率低近年来,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且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方法1.挖掘地方资源,完善农业资源利用体系当前,针对各地具体的资源情况,需进行农业资源整合及配置。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挖掘地方资源,建立完善的农业资源利用体系,并建立科学的农业资源管理体系,最大化地利用农业资源。
2.发展生态文明型农业农业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生态文明型农业,在健康生态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农业生产的环节,建立良好的取证体系,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3.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当前农业产业的结构尚处于传统的单一型发展阶段,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需要发展新型农业产业。
领先的大型农业企业可以建立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吸引农民投身其中,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
三、调整后的规划1.节制性用地示范针对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需采取节制性用地技术。
在农业用地增加的前提下,保护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节约土地资源。
2.拓展生态农业市场培育生态农业产业,打造绿色食品品牌,拓宽生态农业市场空间,提高新型农业经济水平。
3.探索产业合作与创新机制建立更为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推行合作社、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联合发展等模式,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优秀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def636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4.png)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优秀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化经济的需要,我国农业产业经历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就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成效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优秀建议。
一、调查概述本文的调查对象是中国全国各省份的农业生产基地。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农业设施、种植方式、耕作模式等,借此了解农业生产环境和情况。
而深入访谈则着重从农民供给侧、农业需求侧和政策侧面进行了了解,以便全方位了解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成效。
二、调查结果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显著,但仍有提升空间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良好的趋势性。
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种植、耕作等方式不断推出,为农业产业的高效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政策适配方面也有所优化,国家的补贴制度、政策支持等举措都可促使农业产业调整质量提升。
在供需侧的发展上,中国农业产品进出口增速快速提升,可以看出中国农业产业正在走向世界。
然而,农业产业调整的速度和幅度还不够符合国家及社会的要求。
在环保方面,所有时代都需要当地环境及资源的平衡保持正常;如肥料、水资源、土地保存等,不合理农业生产模式正在影响环境平衡,使得国家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防治的政策,但仍然需要随市场而强制;在回应市场上的需求上,曾经受困于低产高价的老成品品类仍在中国农业市场中占据着过大的份额。
2.稻谷和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对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最显著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稻谷和绿色有机农业产品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最大。
因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超过30亿,而且有更多地方正在通过互联网消费、社交媒体等便民工具联系起来,从而迫使农户停止自己的传统农业育种技术,转而使用快捷、先进且固定可靠的种植方式来提高收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073b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e.png)
02
在研究方法上,多以描述性统计和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03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 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应注重对具体地区和农业产业的案例研究,为 政策制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07
参考文献
01
参考文献1
农业部. (2021). 中国农业产业发 展报告. 中国农业出版社.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深入分析。
VS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相 关政府部门,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机 构和学术论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02
现状
种植业结构调整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0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这
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对粮食的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保 护、农村发展等多个方面。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究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的现状、问题及原 因。
提出促进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的政策建议和 发展路径。
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对国家经济发展的 影响和作用。
01
02
0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 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 径,有助于提高农业产
值和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注 重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
目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加 强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和竞争力。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层面,缺乏对具体地区和农业产 业的深入分析。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2312d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17.png)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20xx年工作要点和主席团会议的安排20xx年6月1日早,在镇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带领下,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辣椒生产20xx年全镇共种植辣椒20xx0亩,品种主要以“长虹”、“足法”、“甜杂一号”等品种为主。
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结束,大田移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镇在20xx年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
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xx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
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浅水藕生产20xx年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20xx年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4个村委会完成水稻抛摆秧5000余亩,在4月29日日移栽结束。
此项技术能使每亩水稻比常规育苗增产30至100公斤。
二、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1、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使部分农民得到一定得实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增强。
糯白村委会的山外村民小组,前几年在甜椒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的农户种植甜椒的亩产值超过了烤烟,极大地增强了农户种植甜椒的积极性。
今年群众自发种植“甜杂一号”品种400余亩,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形成一定的品牌,每年甜椒收获季节都有一些老板到村子里收购。
2、村委会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的干部对闯市场充满了自信心。
特别是古城村委会干部,根据村委会土地少的现实情况,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并身先士卒,首先自己租地200亩种植南瓜,自发地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形成了一定得品牌,吸引了部分老板落户**。
这两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集中力量发展辣椒产业,形成了辣椒品牌,老板张友清在长桥村委会建厂,到我镇发展辣椒产业;今年曲靖的老板也积极到**签订20xx亩辣椒合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d289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7.png)
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包括加强良种繁育、推广养殖技术、加强疫 病防控等。
畜牧业结构调整成效
畜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养殖规模得到了扩大,产 品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渔业结构调整情况
渔业结构调整方向
渔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生态友好型渔业、促进渔民增收。
渔业结构调整措施
渔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包括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加强渔业资源保护 等。
0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 。
0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包括种植业、畜牧业、 渔业等领域的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
01 种植结构调整方向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提 高单产和品质,发展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种 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结构调整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低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 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如市场竞 争加剧、技术风险等。
要点三
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 低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主要 是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例如,一些地区的农民长期 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组 织和引导,导致这些地区的农业产业 组织化程度较低。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05
和对策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总结词
科技创新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石。
详细描述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与其它产业 的融合和发展,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bd6b5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7.png)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调查报告主要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农业产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借鉴!农业产业调研报告一为了适应学校的教学计划,本人作周庄镇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涉及周庄镇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一、自然环境周庄镇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中东部,地处红石山南麓,并与五个乡镇毗邻。
周庄镇山岭占55%,属丘陵地区。
有净肠河、玉带河、乌江河、万泉河、燕子河5条主要河流蜿蜒流过。
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全镇辖24个行政村,含61个自然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4.7万余亩,人口37600,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600人。
与大多数乡镇相同,周庄镇建国前交通极不方便,没有公路。
建国后,道路建设发展很快。
镇与村、村与村通过规划,已形成交通网。
贯穿全境的宝李路经多次修整并有县乡公路升级为升级公路,更名南石线S329。
过境平临高速长9.4公里,并设有上下口。
“村村通”工程加强了各自然村的联系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周庄全镇以农业为主。
建国前因陈旧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作物单一,复种指数较低,种子劣,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生产率低,可以说是农业衰败,广大农民在饥饿中挣扎。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至七八十年代部分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出现了了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
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镇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结合本镇特点,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在多方面付诸努力。
(一)抓实传统产业。
坚定不移地抓好粮烟生产,壮大畜牧业、林业和副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方面,积极进行农作物良种推广和农业技术的改革。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3b73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7.png)
林业结构现状
林木覆盖率
林木覆盖率较高,但分布不均衡。
经济林面积
经济林面积占比较小,主要以果树种植为主。
生态林面积
生态林面积占比较大,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破坏生 态环境的现象。
0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安 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水平。
鼓励农业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
03
化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企业 。
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模式,提高农 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产销一体化和农业产业融合发 展。
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
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提供财政、 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加强农业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农业市场 竞争力。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 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利益。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满足消费 者需求为导向,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农产品。
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 目标。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 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数据来源于该地区农业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 相关政府部门等。
0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a650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f.png)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调整农业各个部门的相对规模和地位,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调研范围主要包括农业主产区和农村地区的农户,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
三、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1.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单一化特点突出:大部分农户仍然以传统的粮食种植为主,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
(2)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初加工不完善,附加值较低,农民收益有限。
(3)农产品供应和需求不平衡: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波动较大,产销不对称。
2.影响结构调整的原因分析(1)市场需求方面: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对低质量、重复农产品的需求不高。
(2)技术因素: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缺乏高效、智能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生产装备。
(3)农业政策方面:目前农业政策偏重于保护粮食安全,对其他农产品的支持力度不足。
四、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1.加强市场导向(1)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和养殖业态,鼓励有市场潜力的农业产业发展。
(2)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掌握市场动态,调整生产结构。
2.推动农业科技创新(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2)发展智能农业,推广物联网、无人机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3.优化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模式(1)加强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和技术。
(2)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和农村电商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益。
4.完善农业支持政策(1)制定完善的农业政策,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大对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的扶持力度。
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
![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30861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2.png)
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一、引言农业是乡镇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二、乡镇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一)种植结构单一在许多乡镇,农作物种植仍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相对较低。
这种单一的种植结构导致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大部分乡镇的农业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缺乏规模化和专业化。
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三)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缓慢。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灌溉、排水等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
(四)市场信息不畅农民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往往根据经验进行生产,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时有发生,市场风险较大。
三、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一)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种类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够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安排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乡镇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避免盲目跟风。
(二)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7272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e.png)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一、引言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农业资源的浪费、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同时走访了数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进行实地调研。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1.农业资源的浪费:部分地区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例如,一些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但由于生产方式单一,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导致资源浪费。
2.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种植业占据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
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是多业态、多层次的经营模式,而我国农业主要以小农户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缓慢:农业科技的进步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缓慢,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下,限制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1.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地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农业产业结构,科学调配农业生产要素,推动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2.多元化发展农业:鼓励农户从事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提倡农民发展农、林、牧、渔等多元化经营方式,增加农业生产的层次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3.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动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推动农业向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6170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1.png)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报告旨在调查中国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农业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调查内容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技术、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农业专家和农业企业代表,以了解他们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1.农业产业结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依然以粮食作物为主导,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农业用地和劳动力资源。
同时,蔬菜、水果、畜牧业和渔业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但是,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着单一、低效的问题,粮食种植过多,蔬菜和水果的品种和质量还有待提高。
2.农业生产技术调查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传统的人工劳动逐渐被农业机械化取代,现代化农业设施不断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是,由于农民对新技术的不熟悉和接受程度有限,农业生产效率仍然有待提高。
3.政府扶持政策调查显示,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农业扶持政策,努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例如,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扶持农民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模式,提供农业保险和贷款支持等。
然而,调查还发现,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度较低,导致政策落地的效果不明显。
四、调查分析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农业产业结构尚未实现全面调整。
粮食作物仍然是主要农产品,但粮食的价格相对较低,农民的收入受到限制。
同时,蔬菜和水果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种植比例相对较低,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科技创新的瓶颈调查发现,尽管农业科技创新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不愿意改变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县政协农业委员会根据工作安排,于XX年3月中旬至下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比1997年的亿元增长%,平均每年递增%。
其中,农业产值38217万元,林业产值518万元,畜牧业产值24790万元,渔业产值4086万元。
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2%、53%、%。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189元上升到XX年的2875元,上升了%。
农村经济结构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加。
其比例由1997年的:变化为XX年的:。
全县粮食、经作、畜牧、渔业四项产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33::35:调整到XX年的:::。
经济作物产值比值上升了个百分点,粮食产值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四大主导产业成效显著。
XX年,全县农业土地使用面积万亩,用于粮食生产的面积万亩,占57%,用于多经及生态农业的面积万亩,占43%。
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1997年的79:21调整为57:43,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由1997年的40:60调整为28:7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四大主导产业,涌现了一批专业村、组。
XX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总产量万吨;水果成片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万亩;出栏肉兔163万只、家禽1073万只,水产品养殖面积近2万亩、产量10200吨。
四大主导产业的产值达到383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已大大超过粮油产值。
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至XX 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其中市级4家,县级21家,街道、镇乡级27家。
固定资产总额18619万元,产值5692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9948万元。
龙头企业用地21823亩,从业人员29550人,带动农户16767户,农民从中获得收入7540多万元。
另外,全县还有种养殖专业大户1700多户,专业市场4个。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12个,拥有会员1818人,带动农户5176户,服务范围主要是蔬菜、种子、水果、水产、蓄禽等方面,作用发挥较好的有广东温氏集团、渝西渝川公司、狮子太山果协、健龙莲藕协会等。
这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效果明显。
XX年,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80856亩,流转率为%,涉及农户31690户,涉及工商户2361户。
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其中第一产业内部转移1XX 人,占%,使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
除常年性用工外,不少龙头企业还使用了大量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全县农民从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纯收入人均达到160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难。
一是各级各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无力度;二是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实施差,发展零散。
如十万亩优质梨种植,成片的规模较大的果园不多;三是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喜欢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不愿调整农业结构;四是由于农民经济基础薄弱、信息闭塞、技术缺乏,加之风险大,想调整结构却不知如何调或者不敢调;五是部分农民信息不灵,盲目跟着别人调,导致农业结构调整低水平重复,同类性农产品大幅度增加。
由于对市场行情的变化规律把握不准,调整后见不到效益,甚至造成了损失,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六是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保鲜、包装、储运、销售体系相对落后,农产品增值不大;七是农业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的影响大,又缺乏农业种养业和自然灾害保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服务滞后。
农民在生产与经营中多数“各自为政”,走公司+农户+基地或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基地生产模式的不多,主要是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象温氏集团、渝西渝川公司这样有带动力的少。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少,规范化程度低,其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全县象狮子太山果协和健龙莲藕协会作用发挥较好的合作组织不多。
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业主与农民之间采用订单农业、按利润返还、按股分红方式合作的少,影响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因此,农业生产难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不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创特色品牌。
加之我县农技服务体系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主要是从事农技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太少,全县农技专业人员仅占在岗人员的14%,加之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指导服务不力,农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重发展轻管理的现象,不能提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进程。
农业结构调整项目规模小,档次低,精品少。
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除温氏集团、渝西渝川公司、三业茶叶公司等项目规模较大之外,普遍规模较小,档次较低,产品精品少。
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严重缺乏,无公害农产品少。
部分农产品有比较优势,但推广扩张差,产业规模无法做大做强。
如无公害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璧城街道,在全县的推广较差,种植面积和产量上不去;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有了一定规模,但是一般品牌多,叫得响的品牌少,无法实现高效益;梨子发展分散,成片的有规模的不多,目前产量低,效益不高。
到目前为止,全县种植梨子万亩,年产量万吨,亩平产量公斤,亩平产值380元。
在观光农业方面就一个荷香苑,但规模小,档次低。
从总体来看,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好的项目少、精品少,而且总结利用差,提升推广差,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理想。
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服务落后。
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思想的影响,农业生产一般重产量不重质量,重实用不重加工、包装与销售。
现有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链条短,加工技术落后,销售方法原始,销售人员缺乏,致使农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同时,由于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一体化经营以及营销大户的缺乏,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从四大主导产业来看,有一定加工能力和营销能力的仅风味源兔加工、光宁珍禽加工、渝西渝川等几个企业,而水果、蔬菜基本无储藏、保鲜、加工企业。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
我县农业生产区内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还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由于部分农业生产区域内道路不畅,原料、物资、农产品无法运送,农民和投资者想调整结构、扩大规模也无条件,加之用水用电无保障,用电按照营业用电收费等原因,影响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如蔬菜种植,交通条件较好或紧靠公路的地方的蔬菜单价,要比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的蔬菜单价要高。
丁家的儿菜每斤要高5分钱,璧城的蔬菜每斤要高出1角5分至2角钱,差距明显。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资金投入,发展困难。
农业生产除业主和政府投入外,吸纳社会资金少,投资渠道单一。
农业生产贷款难,限制了农业的投资规模,制约了结构调整。
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有限,除个别街道办事处外,乡镇政府基本未安排资金投入农业发展。
农业业主的资金投入后,无法实现再次抵押融资,不能实行滚动发展。
加之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利润薄,积累少,资金周转慢,投资回报期长等原因,致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缺口进一步拉大。
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进一步调整和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发挥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作用。
二是进一步研究改革农业扶持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的使用和拨付办法,要切实改进扶持农业项目和龙头企业的方式,在扶持对象上,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项目、龙头企业,把它们做大做强,发挥其幅射带动作用。
农业扶持资金应主要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效能地发挥农业扶持发展资金的作用。
对龙头企业要实行动态管理,认真统计考核,做到能进能出。
三是加大对农业工作、农业招商引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的评选、表彰、奖励力度。
四是建立农副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减免运输环节的各种费用,降低农副产品的运输成本,增强我县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对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修编。
随着我县镇乡、街道行政区划和村规模的调整,以及二三产业的发展,应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修改调整。
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应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产品、创名牌产品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农业产品优势产业带或优势区域。
在坚持城郊型经济和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前提下,农村应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因此,在农业用地中,应扩大一般农田保护区的用地规模,缩小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地规模,以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工作,积极引导农民的耕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向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动,形成土地适度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观光农业。
结合我县农业产业特征,进一步优化和发展优质伏淡季水果、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禽兔这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精品,发展精品,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的档次。
同时,还应培育和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和产品。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效益。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把一、三产业特别是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走高效生态农业的路子,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特别是在璧青公路沿线以东,县域公路主干道两旁,以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培植我县新的旅游观光景点,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走优势开发、规模发展之路,使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
努力探索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作用。
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生产、技术、销售、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和培育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要引进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
做好农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资金筹集工作。
在农技服务方面,首先要解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农技队伍不稳的问题,其次是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大力普及农业适用技术、新技术,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上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