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1a52e7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b.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1. 《边城》中的古诗词1.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小燕子》中的古诗词1.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 《平凡的世界》中的古诗词1.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 《围城》中的古诗词1.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 李煜《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山路峰回天险险,一片晴川开无际。
5. 《草房子》中的古诗词1.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1.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不知今夕何夕,月明松间照亭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解释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ad3fd5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60.png)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修:身高昳丽:光艳美丽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窥镜:照镜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孰与:与……相比怎么样“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复:又,再及:比得上旦日:第二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次日,第二日孰:同“熟”,仔细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弗:不寝:躺着休息曰:“吾妻也。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美:认为……美私:偏爱于:向,对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诚:确实,的确不私王,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认为。
地方:土地方圆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莫:没有谁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之:取独,无意蔽:所受的蒙蔽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上:上等上:进献,呈上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
市朝,公共场合闻:使……听到初:刚市:集市时时:常常,不时间进:偶然进谏。
间,间或,偶然。
期年:满一年虽,即使朝于齐:到齐国朝见。
于,到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取得胜利二、全文翻译:(重点句划线)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齐国的最美的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29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29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3d3d65e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b.png)
【暑期必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001 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33903796bd97f192279e996.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参考翻译9.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样的本心,人人都有这颗心,只是贤德的人能不丧失它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些做法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我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施予恩惠,用大换小,非常好;虽然这样,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秦王很不高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翻译注释整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翻译注释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f348e8c1c708a1284a44d1.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注释整理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⑵,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⑶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⑷有所不辟⑸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⑹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⑺?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⑻耳。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⑼食,一豆⑽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⑾,行道之人弗受;蹴⑿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⒀也。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万钟⒁则不辩⒂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⒃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⒄,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⒅?乡为身死而不受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⒇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c08562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8.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九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已经接近中考,大家一定要继续坚持,唯有坚持才能成功,语文的古诗词背诵也是如此,本店铺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4篇(附译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4篇(附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0f0eb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9.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4篇(附译文)011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
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
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
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012 曹刿论战春秋·左丘明【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陈涉世家》字词解释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陈涉世家》字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bf944fbe2bd960590c677ee.png)
陈涉世家尝:曾经佣,被雇佣。
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曰: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辍:停止之,去、往。
怅恨:惆怅,极端不满之,语气助词。
若:如果若:你”太息:长叹燕雀:泛指小鸟,比喻庸人。
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发:征发適,通“谪”。
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屯:停驻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为:担任会:恰逢,恰巧遇到度:推测,估计失期:误期法:按照法律曰:亡:逃跑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等:同样死国:为国事而死苦秦:苦于秦(的统治)乃:是以:因为数:屡次故:缘故或:有人爱士卒,或以为死,怜:哀怜,怜悯诚:如果诈:假装,冒充唱:同“倡”,倡导、发起然:对,正确乃行卜:就去占卜。
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宜,应当指意:意图。
指,同“旨”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
皆成,有功。
”陈胜、曰:”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念鬼:考虑卜鬼的事。
念,考虑、思索。
威众:震慑众人卒买鱼烹食,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丹,朱砂,这里指用朱砂书,写。
王,称王。
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罾,鱼网,这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
书:书信固以怪之矣: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以,同“已”,已经。
“大楚兴,陈胜间(jiàn)令:暗使。
间,私下。
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次:军队驻扎。
篝火:用竹笼罩着火。
这里指用篝火装“鬼火”篝:笼王!旦日:明天,第二天。
往往语:到处谈论。
指目:手指目视。
吴广○素爱人,将尉醉,素:向来多为用者:多是被他所用。
为,被忿(fèn)恚(huì):使……愤怒令辱之:使(将尉)责辱他。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字词解释及译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字词解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fdd6dc5acfa1c7ab00cc52.png)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字词解释及译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字词解释及译文词句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白话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字词解释及译文词语注释⑴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⑵旧游:昔日的游览。
洛中:指洛阳一带。
⑶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⑷豪英:出色的人物。
⑸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月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⑹疏影:稀疏的影子。
⑺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⑻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⑼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⑽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白话译文回忆年轻时在午桥桥上酣饮,坐中多是杰出的才俊。
月光随长沟水波奔涌,流去悄然无声。
对着杏花疏落的清影,我们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同梦境,此身劫后虽存,每想起一切,只觉得魄悸魂惊!如今我闲登小楼,观赏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叹古今有多少兴亡伯事,都付与渔父歌唱在三更。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出师表》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出师表》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013b2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4.png)
23 出师表品文言文对照翻译作品主旨本文主要写了诸葛亮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希望能早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记文言知识字词梳理1. 重点注释①中道崩殂..(指帝王之死)②恢弘..(发扬,扩展)志士之气③引喻..(不合道理)..(称引、譬喻)失义④陟.(提拔、晋升)罚臧否..(赞扬和批评)⑤性行淑.(善)均.(公正、公平)⑥躬.(亲自)耕于南阳⑦不求闻达..(有名望,显贵)于诸侯⑧猥.(辱。
谦辞)自枉屈⑨后值倾覆..(覆灭,颠覆。
这里指兵败)⑩夙夜..(早晚,日日夜夜)忧叹⑪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跑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⑫攘除..(排除,铲除)奸凶⑬至于斟酌..(考虑可否)损.(损害)益.(益处)⑭临表涕零..(流泪,落泪)2. 词类活用①形容词作名词:此皆良实..(忠良诚实的人)优劣..得所(德才高低的人)攘除奸凶..(奸邪势力)②名词作动词:深入不毛.(生长草木)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③形容词作动词: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④形容词作名词: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邪事情)⑤动词作名词:恐托付..不效(托付的事情)3. 古今异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候今义:秋季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陟罚臧否.古义:批评今义:表示否定由是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臣本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引喻失义.古义:合理的主张和思想今义:正义猥.自枉屈古义:辱。
谦辞今义:卑鄙;下流庶.竭驽钝古义:表示期望今义:众多4. 一词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受任.于败军之际(委任,任用)任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责任,职责)然后施行.(实施)行性行.淑均(品行)必能使行.阵和睦(特指军阵,作战队伍的行列)中道.崩殂(道路)道以咨诹善道.(方法)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论每与臣论.此事(议论,述说)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才能)能必能.使行阵和睦(能够)至于斟酌损益.(益处)益香远益.清(更加)忠志之.士(的)之欲报之.于陛下也(代指先帝的特殊礼遇)先帝不以.臣卑鄙(认为)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于受任于.败军之际(在)恐托付不效.(见效)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示原因)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5a179533169a4517623a373.png)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诗词目录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1、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翻译及重点赏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翻译及重点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96b2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6.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翻译及重点赏析喝着美酒,胸中豪情依旧。
虽然胡须上有些微微的霜,但这并不妨碍我的豪情壮志。
我手持节制的权杖,仰望云天,不知何时才能召回___,再次出猎。
我会像满月一样高高挽起雕弓,向着西北方向远眺,射杀天上的狼。
作者简介:___,字子瞻,号___。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文化名流。
他的文学成就极高,被誉为“___”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豪情壮志、英雄气概,抒发了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自立、个性的追求。
重点赏析:这首词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开头,突出了作者年轻时豪情壮志的一面,为下文的出猎情景做铺垫。
选景生动,描绘出了出猎时的场景,千骑卷平冈、射虎、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展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射天狼”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和勇敢,也寓意着作者的追求和反叛。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___在怀念旧友___时所作,通过描写___,回忆往事,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夜色沉沉,登上___,回忆起___的旧日时光,思绪万千。
曾经和朋友们一起游历山水,畅谈人生,如今却已散落各地。
看着远处的烽火,我感到无限的孤独和思念。
回忆起曾经的欢聚时光,我不禁感慨万千。
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回忆和思念。
如今的我已经孤身一人,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美好时光的可贵。
作者简介:___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词作风格清新明丽,具有浓郁的山水田园情趣。
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回忆旧友和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重点赏析:夜色沉沉,独倚小阁,凭栏思故人,独立凝眸。
远处烽火依稀,多少事,从来急。
天涯几时见,只恐又,把酒重陈。
”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夜晚登上___,回忆过往时光,思念旧友的情景。
语文九年级下古文六篇全文翻译(部编版照课下注释整理)
![语文九年级下古文六篇全文翻译(部编版照课下注释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9f13e46137ee06eff918b7.png)
部编版九年级下古文翻译说明:九下古文共六篇,翻译是根据部编版最新教材的课下注释整理,是为了我们自己使用而整理,很实用。
教材目录:9.鱼我所欲也/《孟子》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9.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所喜爱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灾祸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呢?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生存,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按照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做。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b261eaf1ffc4fff47ac4d.png)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此书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为“四书”。
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词语积累1.通假字。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2.一词多义(1)于①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②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而①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可不译)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可是)为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动词,接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采用)3.词类活用患①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作名词,祸患,灾难)4.古今异义①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增加三、重点词语解释1.鱼我所欲也2.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3.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5.行道之人弗受(弗:不)6.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可接受)8.妻妾之奉(奉:侍奉)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10.贤者能勿丧耳(丧:丢掉)11.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12.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加:益处)13.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来的思想,天性)15.一箪食(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6.一豆羹(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17.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18.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厚禄)2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四、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e3bc332011ca300a6c39061.png)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翻译及实词释义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翻译及实词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c7ef7510d15abe23492f4d32.png)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课文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小时候就爱好学习。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送还。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5、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6、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7、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不曾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8、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我站在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9、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10、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1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有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
1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到了学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1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主要句子翻译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主要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e354c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5.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主要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原则1. 信:准确无误,忠实于原文。
2. 达:表意明确,通顺自然。
3. 雅:语言文雅,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古文句子翻译第一单元1.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释: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解释: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第二单元1. 《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释: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务,在危难之间奉命行事。
2.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解释:小小的燕雀怎么能理解天鹅的志向呢?第三单元1. 《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释:这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如果必须选择,就会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这样之后才会知道,人们是因为忧患而生存,因贪图安乐而衰亡。
第四单元1. 《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解释:只知吃肉的人眼光短浅,不能作长远打算。
2. 《愚公移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解释: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翻译注意事项1.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保留不译。
2. 换:古代的事物名称,现代不同的事物名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换译。
3. 补:省略句要补出省略成分,使译文完整。
4. 删:一些无法译出的虚词,可删去不译。
5. 调:调整句子成分,使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6. 变:用现代汉语的法律、制度、习惯等代替古汉语中的相应表达。
以上翻译原则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实际翻译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和古文句子的特点进行细致分析和判断。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b9f883a19e8b8f67c1cb9ef.png)
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一、鱼我所欲也《孟子》(一)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
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
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三)字词解释亦:也。
欲:喜爱。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胜于。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心:思想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得到。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
尔,语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
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蹴:用脚踢。
而:表修饰。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辩:同“辨”意为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
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
穷乏者:穷人。
得我:感激我。
得:同“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助词。
乡:同“向”,先前、从前。
已:停止。
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四)文言现象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先前,从前。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二、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一)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二)翻译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三)字词解释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辱,辱没、辜负。
使:派遣,派出。
易:交换。
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加惠:给予恩惠。
虽然:即使这样。
虽,即使。
然,这样。
弗:不。
说:通“悦”,高兴、愉快。
谓:告诉。
欲:想。
以:用,用作介词。
秦灭韩亡魏:秦灭韩国在始皇十七年(前230年),灭魏国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之:的,助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在意。
错意,在意。
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广,扩充。
逆:违背。
非若是也:不是这样的。
非,不是。
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况。
直:只,仅仅。
怫(fú)然:盛怒的样子。
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抢,撞。
徒,徒:裸露。
跣:赤脚。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专诸,春秋时吴国人。
公子光想杀王僚自立就使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王僚。
“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都是自然现象,把这些现象同人事联系起来是古代迷信的说法。
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聂政,战国时韩国人。
韩傀,是韩国的相国。
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请聂政去把韩傀刺杀了。
要(yāo)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
公子光杀死王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公子光派要离去把他杀了。
仓,同“苍”,灰白色。
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的预兆。
祲,凶险的预兆。
与臣而将(jiāng)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若:如果。
必:一定。
怒:发怒,动词。
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缟,白绢。
素,白绸。
是:这样,代词。
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
色挠,面露胆怯之色。
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古人没有凳椅,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
为了向对方表示敬重,上身挺直,臀部离开脚跟,就是长跪。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以:凭借。
存:幸存。
者:的原因。
徒:只。
以:因为。
(四)文言现象通假字1.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白色)3. 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4. 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只,仅仅)5. 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6.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愉快)一词多义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用来)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4.以君为长者(把)徒: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夫: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怒: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2.怀怒未发(怒气)使: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