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系统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系统复习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系统复习课件
一、原子的构成
[开放探究] 义?
1.
中 a、 m 分别表示什么含 b、
提示: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b表示化学式 中原子个数,m表示化学式中元素X的化合价。
二、核素 1.元素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定义: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的同一 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2)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 2.核素 质子 中子 (1)定义:具有一定数目____和一定数目____的 一种原子。 质子数和中子数 (2)决定核素种类的微粒:______________。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7)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Li、P; (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9)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10)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C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 4倍 C.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D.存在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离子
易得电子 __________
化合价
0 __
既显负价又显 ____________ 只显正价 ________ 正价 _____(F例外)
特别提醒
一、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一低”——电子首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里。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各电子层电子数不超过2n (2)“两不超”—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 不超过2个
3.同位素 质子数 中子数 ______相同而______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核素互为同位素。 如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1.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共90张PPT)

1.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共90张PPT)
【比较】三种氢原子结构的异同。 【质疑】它们是不是同一种元素?
H
D
T
0
2
1、元素 【思考】4、元素的种类是由 质子数 决定的. 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类原子。
【思考】5、核素的种类是由 质子数和中子数 决定的?
【思考】6、元素的种类 少于 核素的种类(填多于、少于、 还是等于)。为什么?是否所有的元素都有多种核素?
2、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
答案 不一定,氢原子(H)中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 子,不含有中子。
随堂练习:
1、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以来,人类对 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丰富、完善原子结 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4、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
微粒 符号
O
Cl-
质子数
8
17
中子数
8 18
质量数
16
35Biblioteka 微粒所带的 电荷数0 1-
电子 数
8
18
Mg2+
12
12
24
2+
10
A nZX
z
z A-
A
n-
z+n
随堂练习:
【议一议】
1、离子的质量数是否等于其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答案 是。因为离子是通过得失核外电子形成的,而 质量数只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有关,与核外电子数 无关。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2_n_2___(n代表电子层数);
(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 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化学课件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同步教学第1章至第3章阶段复习课

化学课件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同步教学第1章至第3章阶段复习课

【解析】(1)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3d64s2,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最外层 两个电子,即4s轨道上的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成为阳离子 Sm3+时首先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即6s轨道上的电子,再失去4f轨道上的一个 电子,所以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5。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 F-<O2-。 答案:(1)4s 4f5 (2)小于
提示:Ni价电子排布式3d84s2,价电子数为10,每个配体提供一个电子对,则 10+2n=18,即n=4;让N元素代替O,则该离子为CN-,若让C代替O,则该离子为 C22- , 若让O代替C,该离子为 O22 等。
(2)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O原子的 杂化方式是什么?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相比 哪个大? 提示:甲醇分子中—OH,其中O有2个σ键,2个孤电子对,即O的杂化类型为sp3;甲 醇分子内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杂化方式为sp3,键角小于120°,甲醛分子中C原子 形成3个σ键,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2,甲醇分子内O—C—H键角小于甲醛分 子内的O—C—H键角。
(5)比较二者的第一电离能:As________Ga(填“<”“>”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砷化镓晶胞结构与NaCl相同 B.GaP与GaAs互为等电子体 C.电负性:As>Ga D.砷化镓晶体中含有配位键
【解析】(1)镓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ⅢA族,故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阶段复习课 第三章
核心整合·思维导图
情境探究·素养提升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1章第1节第3课时.ppt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1章第1节第3课时.pptx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9Tl与209Tl3+互为同位素
B.208Tl3+与211Tl3+属于同素异形体
C.208Tl与211Tl两种原子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208Tl与208Tl3+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4)根据对原子结构知识的了解,完成Tl的原子结构示意


解析 本题从Tl元素切题,对原子结构中的各种知识进行了考 查。在(1)中,因为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81,所以其核电荷数为 81,核外电子数为81,又因为其质量数为208,所以其核内中子数 为208-81=127,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27-81=46;在(2) 的设置中,对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原子的存在进行了考查。A选 项中忽视了一种元素对应的可能有几种同位素原子,因此A是错误 的;B中208只是该原子的质量数,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却不能将其看作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B也是错误的; (3)中考查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 同原子,这些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同素异形 体是同一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单质。本题A选项中208Tl3+是一种离
错;互为同素异形体的O2、O3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
单质,④不正确;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不
是质量数,所以⑤错;故选B。
随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 C)
B.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C.某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D.存在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离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C 项,当 M 层
2.下列关于63Li、37Li、2113Na、2142Mg、146C、147N、168O等微粒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基础课时2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基础课时2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
(2)活泼金属易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形成阴离子,但是碳难 以形成 C4-、C4+;氢元素可以形成 H+和 H-。
1.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该原子有 3 个电子层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 个电子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
(1)还原性:Na>Mg>Al。
()
(2)氧化性:Na+>Mg2+>Al3+。
()
(3)金属原子失电子数目越多,还原性越强。
()
(4)金属钠可以从 MgCl2 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镁。
()
(5)因为 Na 比 K 容易失去电子,所以 Na 比 K 的还原性强。
[答案] (1)√ (2)× (3)× (4)× (5)×
结论
2.判断依据
强 水或酸

3.原因解释 (1)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 近,原子越难_失__电__子_、越容易得__电__子__。 (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 越远,原子越容易失__电__子__、越难_得__电__子_。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NO.2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任务1 学习任务2 学习任务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其表示方法
洋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洋葱切开后,我们会看到里面 一层一层的呈现,电子层模型类似于切开的洋葱。请思考:
1.原子核周围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的壳层? 提示:电子层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科学家为了表达形象,根据电
最外层电子数中排满 8个电子(He为2个)
相对不稳定结构
相对稳定结构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复习课课件(35张)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复习课课件(35张)

大于Si;Si和S的电子层数相同,而Si的质子数为14,S的质子数为16,因此得电子
能力S>Si。因此三种元素的得电子能力为S>C>Si。可以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
理证明H2SO4>H2CO3>H2SiO3。 因此可以设计如下实验:
装置a中所盛溶液是稀硫酸,装置c中所盛溶液是Na2CO3溶液,装置d中所盛溶液 是Na2SiO3溶液。
2.(2020·成都高一检测)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 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4)滤液A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的过程中,能否说明Na、Mg、Al三种元素原子的 失电子能力大小顺序?简述理由。 提示:滤液A中含有Mg2+、Al3+,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生成了Mg(OH)2 沉淀,而Al元素形成了Na[Al(OH)4],因此可以推出NaOH、Mg(OH)2、Al(OH)3的 碱性顺序为NaOH>Mg(OH)2>Al(OH)3,因此可以说明Na、Mg、Al三种元素原子的 失电子能力大小顺序为N氧化物,简述这四种氧化物的分类。 提示:从组成角度Al2O3、Fe2O3、MgO属于金属氧化物,而Si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从性质角度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Fe2O3、MgO属于碱性氧化物,SiO2属于酸性氧 化物。
(3)从流程中可以得出Al2O3、Al(OH)3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提示:金属铝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单质的金属性较弱, 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从而导致Al2O3、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溶液反 应。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答案:A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甲同学在 a、b、c、d 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 50 mL 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
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影响因素 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均有关系。 (1)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近,原子越难失 电子、越容易得电子。 (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越 容易失电子、越难得电子。
B.相等物质的量的钠和镁分别和盐酸反应,钠产生的气体少
C.钠与镁的电子层数相等
D.常温下钠能与水剧烈反应,而镁不能
解析:要说明失电子能力:Na>Mg,取决于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不决定于其
失电子多少。
答案:D
2.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Al 的是
()
A.Na 最外层有一个电子,Al 最外层有 3 个电子
2.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性质叫作元素的非金属性。元素的原子 越易得到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元素主要表现非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 的强弱取决于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大小,而与得电子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3.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与元素单质的活泼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变化 规律基本相符,但有特例。如非金属性:N>P,但活泼性:P>N2。再如金属性:Sn<Pb, 活泼性:Sn>Pb。
B.Na 能与冷水反应,而 Al 不能
C.Na 的熔、沸点低于 Al 的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课时课件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课时课件

【解析】常见的10电子微粒中,分子有HF、H2O、NH3、CH4,阳离子有Na+、 Mg2+、Al3+、N 、H3O+,阴离子有O2-、F-、OH-、N3-、N ,根据“B溶于A 后所得物质可电离出C和D”可推出A为H2O、B为NH3、C为N 、D为OH-,再根 据“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可推出E为Mg2+或为 Al3+,从而得出答案。
3.从原子结构角度预测钠、钾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原因。
提示:根据钾、钠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但钾 的电子层数为4,钠的电子层数为3,故钾的最外层电子离原子核远,则预计钾 比钠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则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容易。
4.实验验证 (1)取两只烧杯,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水并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用小刀切下大小 相似(绿豆粒大小)的一小块钠和一小块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同时将 金属钠和钾分别放入上述两只烧杯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提示:可以看到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嘶嘶作响,熔成 一个小球,最后消失,滴有酚酞的水变红;金属钾与水反应比金属钠更剧烈, 钾也浮在水面上,钾游动的速度更快,产生气体更迅速,不但金属钾熔化,还 伴随着发生轻微的爆炸,滴有酚酞的水变红,且水有少许雾状漂在水面上。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对于结构示意图:
(1)若代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y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提示:若代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x=10+y。
(2)若x=13,从内向外各电子层电子数依次为1、8、4,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根据能量最低原则,第一电子层应排布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 为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为3个电子。 (3)若x=16,该结构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则y为多少? 提示:若x=16,该元素为硫元素,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y=8。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2节基础课时4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2节基础课时4元素周期表

5.分区 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区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4 5 6 7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ⅠA 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
(2)原子及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
()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 3 且小于 8 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D [ⅠA 族元素中有氢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A 错;第Ⅷ族包 含三个纵列,B 错;0 族元素氦原子最外层仅有 2 个电子,C 错。]
2.若把元素周期表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 18 列。 如碱金属元素为第 1 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 18 列。按此规定,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
A.只有第 2 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 B.第 14 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第 3 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 16、17 列元素不都是非金属元素
稀土元素 (Sc)、钇(Y)和镧 常见化合价_+__3_价,易形 以 化 合 态 密
系元素
成配__位__化合物
切共生
2.焰色试验 (1)概念:多种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 色,这在化学上叫作焰色试验,亦称焰色反应。如钠呈黄__色,钾呈 浅__紫__色__(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2)操作步骤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0 族元素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2)族(18 个纵列,16 个族)
①主族,共 7 个(由长、短周期元素构成,族序数后标 A)。 ②副族,共 7 个(只由长周期元素构成,族序数后标 B)。 ③第Ⅷ族,包括_8_、_9_、_1_0__三个纵行。 ④0 族,最外层电子数是 8(He 是 2)。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2课件第1章第3节第2课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2课件第1章第3节第2课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弱,则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C说法正确;Ts在同族元素中核外电
子层数最多,则原子半径最大,D说法正确。
化学
学习任务2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NO.1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多角度预测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硅及其
化合物
预测
依据
原子
结构
硅(Si)
元素在
元素周
期表中
的位置
预测
角度
性质预测
性质体现
相似性
②作用:成为化学家的得力工具,为研究 物质结构 、 发现新元素
合成新物质

寻找新材料 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指导。
(2)在科技生产中的应用
D.Ts在同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解析:现行元素周期表最后一种元素为118号元素,则117号元素位于第7周
期ⅦA族。Ts位于第7周期ⅦA族,则最外层电子数是7,A说法正确;ⅦA族元
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由气体递变为固体,碘为固体,则Ts的单质在常
温下是固体,B说法不正确;ⅦA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
渐减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C不正确;单质的颜色分别为淡
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D正确。
化学
4.(2021·四川广安月考)IUPAC 将第 117 号元素命名为 Ts,中文名为“ ”。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B )
A.T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B.Ts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提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为I->Br->Cl-。
化学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课堂篇 素养提升
探究一 有关原子序数的推断
【问题探究】 融雪剂的作用是融雪化冰,可代替食盐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机场、 港口、桥梁等设施的除雪化冰,有的融雪剂还可用作建筑工程冬季施工冰 雪融化的速融剂和防冻外加剂等。融雪剂不能对道路、混凝土构件、桥 梁设施有损害,也不能破坏花草树木、农作物、动物及对人有损害。有一 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 素,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2022
第1章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01 课前篇 素养初探


02 课堂篇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元素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 中位置的关系。 2.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认识变化的观念,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方 法,能运用元素周期表揭示元素周期律。 3.知道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变化的观点认识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4.了解ⅡA族、ⅤA族和过渡元素的某些性质和用途,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 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素能应用】 例1已知A、B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A、B所在周期分别 有a、b种元素。若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x+a ②x-a ③x+b ④x-b A.仅①③ B.仅①④ C.仅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以ⅦA族的元素F、Cl、Br、I、At为例进行分析,它们的原子序数分 别为9、17、35、53、85,所在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8、8、18、18、32。 如9号为氟元素,9+8=17号为氯元素,即①x+a正确;如17号为氯元素,17-8=9 号为氟元素,即②x-a正确;同理③、④都正确。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3)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1~2 3~10
+1―→0 正价:+1―→ +5 负价:-4―→-1
11~18
正价:+1―→ +7 负价:-4―→-1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通过探究可以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
元素的化合价等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的“三个二” (1)二“特殊”:F 无正价,O 无最高正价。 (2)二“只有”:金属只有正价,只有非金属才有负价。 (3)二“等式”:对于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数值|+|最 高正价数值|=8(O、F 除外)。
1.X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 6,Y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
答案:D
关键能力培养
归纳与论证能力
硫黄皂是指添加硫黄成分的香皂,是一种硫黄类药皂,硫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 硫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化合价为-2、+6、+4、+2、+1 的化合物。-2 价的硫具有 较强的还原性(还原性强弱是由失电子能力决定的)。在水溶液中,S2-与 YOn3- 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YO3n- +3S2-+6H+===Y-+3S↓+3H2O,已知 Y 为 1~18 号元素。 根据以上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 (1)YOn3- 中 Y 的化合价是多少?你的计算过程是什么?
2.一些典型元素的化合价 (1)H 元素的化合价有+1、-1、0 价。如 H2O、NaH、H2。 (2)F 元素没有正价,O 元素无最高正价。 (3)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无负价;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F 除外)。 (4)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族序数)为奇数,则变价 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一系列的奇数,如:Cl 有-1、+1、+3、+5、+7;N 有-3、 +1、+3、+5,但还有+2、+4。 (5)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族序数)为偶数,则变价 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一系列的偶数,如:S 有-2、+4、+6;C 有-4、+2、+4。 (6)多数非金属有变价,如 O 元素常见化合价有-2、-1、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单元复习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单元复习课件

内容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 化物的形成及稳定 性
气态氢化物的形 成越来越易,其 稳定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 性
逐渐减弱
气态氢化物形成越 来越难,其稳定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①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__难_ 溶。 ②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未学元素砹 (At)的化合物的性质为HAt__不_稳定,水溶液呈__酸_性, AgAt__难_溶于水。
(3)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联系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核素1 核素2 …… 核素n
属于
构成
同一种元素
单质1 单质2 …… 单质n
一种单质可能由不同的核素构成 一种核素也可以构成不同的单质
【特别提醒】
(1)并非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11 H原子核中只有一个 质子,没有中子。
(2)一种元素可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也可只有一种核
素,因此,核素的种类大于元素的种类。
பைடு நூலகம்
(3)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11 H 与
2 1
H;
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6 C与168 O。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能量规律
离核由近及远,能量 由低到高
数量规律
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2n_2。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8个__(K层为最外 层时电子数不超过__2_个_)。 ③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18_个_。

原子半径

2020-2021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章末复习课

2020-2021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章末复习课

元素“位、构、性”三者之间的相互推断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的性质, 三者之间可相互验证推断。
1.位、构、性的关系图
2.解题步骤 第一步:判断元素 (1)根据题目信息和原子结构判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或 相对位置。 (2)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出元素。 第二步:判断性质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或相对位置,判断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性质或几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强弱关系。
A [由于原子序数按 W、X、Y、Z 依次增大,W 与 Z 是同一主族的元素, 而 X、Y、Z 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只有 X 是金属元素,则这四种元素 W、X、 Y、Z 有多种可能,如可能是 N、Na(或 Mg、Al)、Si、P,或者是 O、Na(或 Mg、Al)、Si(或 P)、S 等。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 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 X>Y>Z>W,A 项一定正确;W 的含氧酸可能是 HNO2,Z 的含氧酸可能是 H3PO4, 酸性 HNO2<H3PO4,B 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 W>Y,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 性 W>Y,C 项错误;若 W、X 原子序数相差 5,则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可能是 Mg3N2,也可能是 Al2O3,D 项错误。]
A [由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a 为 H,b 为 O,c 为 Na,d 为 S。 A 项中,H 与 Na 可以形成化合物 NaH,H 的化合价为-1;B 项中, O 与其他三种元素可以形成 H2O、H2O2、Na2O、Na2O2、SO2、SO3 等二元化合物;C 项中,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Na>S>O>H; D 项中,H 与 S 形成化合物 H2S,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金版新学案原创)设 NA 为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一个 12C 原子的质量为
a g,元素 X 某一核素的质量为 b g,则该核素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
12b
b
A. a
B.a
C.b
D.bNA
三、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依据:电子能量_高__低__、运动区域离核_远__近_。 2.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
电子层 序数
1
2
3
4 567
电子层 符号
_K_ _L_
_M_
_N_ O P Q
电子能量
―――――――→ 电子离核_由__近__及__远__ 电子能量_由__低__到__高__
四、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_升__高_的电子层 里。 2.第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3.最外层电子数_不__超__过__8_个__(第一层为最外层时, 电子数_不__超__过__2_个__)。
C.H3O+、NH4+、NH- 2 D.HCl、F2、H2S
解析: 以OH-为例,O原子中有8个质子, H原子中有1个质子,OH-中的质子数为:8+ 1=9个,因为OH-带1个负电荷,电子数比质 子数多1个,电子数为:9+1=10,同样方法 可得这些微粒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
微粒 H2O F- NH3 NH+ 4 NH- 2 H2S F2 H3O+ HCl
1.原子23质 原量 子数 中质A子=数质与子中数子Z数+大中小子之数间N无固定关系:
11H、186O、164C中质子数分别大于、等于、小于中子数
1阳离子Xm+: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 2.离子2阴离子Xm-: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
(2011·驻马店高一质检)已知 R2+离子核
外有 a 个电子,它含有 b 个中子。表示 R 原子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7)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Li、P; (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9)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10)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C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 4倍 C.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D.存在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离子
(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用 的标准原子为_126_C_;考古中常测量_146_C_的数量来推
断生物体的存在年代。 (2)制造氢弹的原料为_21_H__、_31_H__。 (3)原子弹、核反应堆的燃料_239_52_U_。
特别提醒:
一、原子、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原子
形式
(2011·梅州高一质检)X 元素原子的质量
数为 A,核内中子数为 N,则 m g X+含有电子
的物质的量是( B )
A.mA(A-N) mol
B.mA(A-N-1) mol
C.mA(A+N) mol
D.mA(A-N+1) mol
名师点拨: 将“质量数代替相对原子质量” 进行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质子 10 9 10 11 电子 10 10 10 10
9 18 18 11 18 10 18 18 10 18
答案: D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本质 范畴
质子数相同 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中 子数都一定 的原子
质子数相 同、中子 数不同的 核素
同类原子,
存在游离态、 化合态两种
五、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稀有气 结构与性质 体元素
金属 元素
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_8_(He 为_2_)
_一__般__<_4_
_一__般__≥__4_
稳定性
_稳__定__ _不__稳__定__ __不__稳__定__
得失电 子能力
_既__不__易__得__ _又__不__易__失__
_易__失__电__子_
_易__得__电__子___
化合价
_0__显__ _正__价__(F例外)
特别提醒
一、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一低”——电子首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里。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大家好
第一章 系统复习
一、原子的构成
[开放探究] 1. 中 a、b、m 分别表示什么含 义?
提示: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b表示化学式 中原子个数,m表示化学式中元素X的化合价。
二、核素 1.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_质__子__数__(_或__核__电__荷__数__)的同一
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_原__子__核__内__的__质__子__数__。 2.核素 (1)定义:具有一定数目_质__子_和一定数目_中__子_的
符号正确的是( )
A.baR C.a+b+2a+2R
B.a+b-2a-2R D.aa-+2bR
R2+的电子数为 a―→R 原子的质子 数为 a+2―N―=→b A(R)=a+2+b。
答案: C
1.(2011·启东高一质检)下列各
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OH-、H2O、F-
B.NH3、NH4+、NH2-
各电子层电子数不超过2n2 (2)“两不超”—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
不超过2个
2.四点说明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 地应用其中的一项。 (2)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这是顺利解答推断题的基础。 (3)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间的 区别。 (4)最外电子层中排满8个电子(He为2个)时,这 种电子层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其他的电子层 结构为相对不稳定结构。不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在一定条件下要变为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一种原子。 (2)决定核素种类的微粒:_质__子__数_和__中__子__数__。
3.同位素 质__子__数__相同而中__子__数__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核素互为同位素。
如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名称 符号
11H
21H
31H
_氢__ __重__氢_ __超__重__氢_
_H_
_D_
_T_
4.几种重要的核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