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疳积挑治

合集下载

疳积的治疗方法

疳积的治疗方法

小儿疳积如何食疗?疳积是积滞和疳症的总称,是儿科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疳和积在程度上有一定区别。

积也称食滞、食积,是指饮食失于节制,造成脾胃运化失常,宿食积而不化所致的一种胃肠道疾患。

疳有“甘”和“干”之意。

“甘”指饮食过分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干”是由此而产生身体干瘦。

临床所见,疳症是积滞日久,正气耗伤而致营养不良,出现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全身消瘦,精神不振等全身衰弱表现。

故积滞是疳症之早期,病变以实为主,疳症是病之后期,因积滞日久发展而来。

故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

疳和积关系密切,所以,一般统称疳积。

饭前不要给宝宝吃零食,宝宝半岁~1岁期间,须改变临睡前喂食(如喝一大瓶牛奶)或半夜喂食的习惯。

宝宝生疳积几个特征1、厌食,饭入口后久含不呑,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

2、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

3、免疫力低,经常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烦躁易哭,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动则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生长不良,面黄瘦弱,口气较重,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酸臭或溏薄。

饮食疗法:脾虚气弱型:面色黄暗无华,形体消瘦;毛发焦枯,发结如穗;困倦神疲,目无光彩,乳食懒进;头大颈细,脘腹胀满;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易哭易怒,睡眠不宁,大便不调,小便如米泔样。

舌质淡红,苔腻,脉细而滑数。

治宜益气消积理脾为主。

气血双亏型:面色苍白,形体赢瘦,四肢不温,发稀干枯,睡眠露睛,哭声无力,腹部凹陷,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完谷不化,大便溏泄。

舌质淡,脉弱无力。

治宜益气养血健脾为主。

小儿疳积茶疗方法每周一次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给宝宝喝。

注意:宝宝在喝山楂水的那一两天,尽量少吃肉类。

特别提醒:夏日少喝冷饮大多数孩子夏日都喜欢冷饮、冷食,然而,冷饮、冷食最伤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虚寒、脾胃不和。

喜欢冷食冷饮的孩子,大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间长了,日见消瘦,可造成发育迟缓。

法宝之二--捏脊法捏积就是推拿,是治疗小儿疳积的有效方法,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孩子得了疳积,针挑四缝最管用!

孩子得了疳积,针挑四缝最管用!

孩子得了疳积,针挑四缝最管用!相信很多妈妈,都曾为孩子“吃饭”问题而苦恼过;孩子平时吃饭少、不知道饥饿,再好吃的东西吃上几口,就挥着小手跑开了,任凭你再哄,都扭头不肯吃;生长发育缓慢、面黄肌瘦、头发无光泽、舌苔厚腻,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得了疳积。

扎四缝穴可以治疗小儿疳积,是调理小孩子体质的好方法,因为四缝穴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四缝穴可以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呢?手掌上有人体全身的反应点,可以比作一颗大树,我们的手指就好比树干分出的枝杈,对应的就是树的树枝(手指),手指中部的四缝穴正好对应人体中部的脾胃消化系统,所以四缝穴对于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点刺四缝穴方法:三棱针浅刺0.1~0.2寸,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粘液。

如果挤出的黄水较多,过半个月或一个月后再扎第二次。

一般的孩子扎两次后,挤出的就全是鲜红的血液了,以后就不需要再扎了。

如果第二次扎时挤出的血液里仍有淡黄水,则需要一个月后再扎一次,直至挤出来的全是血为止。

但要注意,扎四缝穴效果最好的是真正得了疳积的孩子。

在门诊上会遇到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平时喂饭困难,可扎了四缝穴后效果仍不明显。

这类孩子的问题多是出在喂养的方法上,孩子不好好吃饭,自己吃只吃半碗,大人喂却能吃上一碗,虽然时间长一些,但还是能吃下去,而且还知道饿。

这样的孩子可能没有患疳积,所以就算扎了四缝穴,也没有效果,这是由不良的进食习惯造成的,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使孩子能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预防小儿疳积,应抓下面几个环节: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定时定量,按时按序添加辅食,供给多种营养物质,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不要过早给孩子添加辅食,添加时候循序渐进。

3、合理安排小儿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4、饮食习惯从小养成。

纠正饮食偏嗜、过食肥甘滋补、贪吃零食、饥饱无常等不良饮食习惯。

5、嗜冷之殇伤脾胃。

小儿疳积三棱针疗法

小儿疳积三棱针疗法

小儿疳积三棱针疗法疳积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精神萎靡为特征。

一般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于小儿喂养不良、病后失调、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病等。

多由禀赋较弱,喂养不当,或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壅滞中焦,损伤脾胃,不能消化水谷形成积滞,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衙要址大。

因此,产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

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得越多就能长的越好。

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导致乳食精微无从运化,脏腑肢体失养,身体日渐羸瘦,气阴耗损,终成疳证。

亦可因饮食不洁,感染虫疾而耗夺乳食精微,气血损伤,不能濡养脏腑经脉,日久成疳。

本病的病位在脾胃,病性有虚有实,主要病机是脾胃虚弱,运化失调。

本证形成后,日久不愈,又可变生他证。

小儿疳积三棱针疗法一取穴:四缝(双)。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挑治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三棱针以15°~30°角刺入2~3mm后,上挑针尖,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继用手轻轻挤出黄色液体或血液,随之用消毒棉球擦去,直至挤不出液体为止。

疗程: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

主治: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三棱针疗法二取穴:第一组为四缝(双),第二组为中脘、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第一组用三棱针挑治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三棱针以15°~30°角刺入2~3mm后,上挑针尖,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继用手轻轻挤出黄色液体或血液,随之用消毒棉球擦去,直至挤不出液体为止。

第二组穴用亳针刺法,中脘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用补法。

对婴幼儿可采取速刺不留针。

重症疳积之第二组穴用灸法。

疗程:每3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的挑四缝法

小儿疳积的挑四缝法

小儿疳积的挑四缝法小儿疳积小儿疳积的症状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小儿针挑疗法又称“挑四缝法”、“挑疳积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钢针)选准特定部位和穴位,挑破皮层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疗小儿疳积(包括虫积)的一种外治方法。

本疗法系从古代中医砭刺术中派生而出。

最早见于《针灸大成》,在其他中医学典籍中记载甚少,但却以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而广为流传。

包括挑液法和挑脂法两种。

1、挑液法(针挑四缝穴):(1)选用三棱针(或圆利针、缝衣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掌面第2、3、4、5指腹侧第一、二指间关节横纹处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用消毒三棱针挑刺上述横纹中心,对准挑点,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摇,术者以左手在第一指节腹面向针尖方向按准,随即出针,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也有清稀液体渗出量多),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

患儿两手8指均一一挑刺,血出则用干棉球压之,嘱患儿(或家长帮助)捏紧双拳,以压迫止血。

(4)疳积重者,刺出全是稠质粘液,轻者粘液夹血,未成疳者无粘液而见血。

隔日或隔2、3日针挑1次,一般针挑3-6次,粘液渐少,直至无粘液,仅见血为止。

2、挑脂法(针挑疳积点):(1)选用三棱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手第2、3、4、5指第一、二指节腹面正中,即疳积点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押手:因为挑脂要挑皮下脂肪层,取出脂肪团,容易出血,故要充分利用押手来压取脂肪和止血。

可请助手协助。

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挟持住患儿手指,并以左手拇指分别向自身方向,经过挑点,滑压几次,然后固定在挑点的旁边,用力压着不动。

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压迫止血,并使挑点皮肤张露,皮下脂肪易被挤出。

小儿疳积 病情说明指导书

小儿疳积 病情说明指导书

小儿疳积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小儿疳积概述小儿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属于中医病证的范畴。

本病是疳证(分疳气、疳积、干疳三阶段)发展至第二阶段,是由于喂养不当、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

但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的“营养不良”。

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结论。

发病部位:胃,脾脏常见症状:腹胀、睡眠不安、消瘦、面黄主要病因:喂养不当、疾病因素、先天因素检查项目: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超声检查、X 线、CT、内镜检查、胃功能检查重要提醒:家长应合理喂养孩子,科学营养搭配,避免偏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小儿疳积的发病特点三、小儿疳积的病因病因总述:小儿疳积主要由于喂养不当、疾病因素、先天因素等原因所造成。

基本病因:1、喂养不当这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会一次性大量喂哺或频繁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

但是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气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

2、疾病因素多因小儿长期患病,如虫病(多指蛔虫病)、经常呕吐、慢性腹泻等,加之病后失调,津液受伤,均可导致脾胃虚弱,吸收和代谢的功能减弱,气血得不到充分补充,长此以往则导致疳积的产生。

挑四缝治疗小儿疳积

挑四缝治疗小儿疳积
孩子不好的饮食习惯,在孩子的一日三餐上多下功夫,将饭、菜烧的丰富多样化,来吸
引孩子慢慢减少零食的量,尽量不要喝饮料、吃冷饮,再不断地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你
会看到孩子大口吃饭,身体强壮起来的。
【标准定位】在第二-五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
【取穴】仰掌伸指,当手第二-五指第一指关节处取穴。
只手8个手指都要扎。
如果挤出的黄水挺多的,过半个月后或一个月后再扎第二次,一般的孩子扎二次后挤出
的就全是鲜红的血液了。以后就不需要再扎了,如果第二次扎时挤的血液里仍有淡黄水,
就需要一个月后再扎一次。直至扎出来的全是鲜血就不用再扎了。
●扎四缝穴还可治小儿多动、遗尿、肾炎
在给很多孩子治病我还发现每个手指挤出来的黄水多少与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关,胃口不
们将四个手指的四缝穴全扎了,刺激、疏通了这么多脏器的功能,看来只是用在治疗
“疳积”上,还是小瞧了四缝穴的作用,它适应的面、治疗疾病的面应该也是更广才对,
但其它虽然挤出了黄色对改善孩子的身体有帮助,但确实没有治疗疳积来得立竿见形,
而且效果持久,也许是其它脏器功能的恢复,不如马上就感到饿了的现象让我们更能很
挑四缝治疗小儿疳积
●扎“四缝”穴的具体操作方法
1.备好酒精棉球、干的棉球、三棱针一枚,没有三棱针缝衣服针也行,打火机一个。
2.先将针尖在火上烧一下,杀细菌,然后再用酒精棉球将针尖擦一下,将针放在酒精
棉球上待用。
3.用酒精棉球消毒食指的四缝穴,家长用左手捏紧孩子食指四缝穴的两侧,或在靠近
食指根部的地方用棉线绳多扎几圈,扎紧后,孩子会觉得手指微微发麻,一是可以减
平时是不知道饿的,再好吃的东西也只吃上几口,吃零食的量也不多。

小儿疳积是顽症针挑疗法巧解决

小儿疳积是顽症针挑疗法巧解决

小儿疳积是顽症针挑疗法巧解决小儿疳积是顽症针挑疗法巧解决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王静“疳积”为中医病名,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一种病症。

中医认为,疳症和积滞总称为疳积,其中疳症是指由于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西医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

二者常互为因果,互有联系,故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的说法。

小儿为什么会患疳积疳积的病因多由于乳食不节,喂养不当,伤及脾胃;脾胃虚寒薄弱;感冒发热后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损伤脾胃、某些慢性疾病引起消化功能不良、寄生虫感染等。

以上几种原因常常互相兼杂为病。

症状上常可见:形体消瘦、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食欲差、吃饭不香、无明显饥饿感、面色黄白不均、头发稀疏、腹部胀满、大便干稀不调、夜眠不安。

针挑疗法治疳积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以上症状就需要家长注意到疳积的可能,到儿童医院中医科就诊确诊后,治疗一般采用多种疗法同时进行,即口服中药、针挑疗法(挑“疳积”)、小儿推拿捏脊等。

其中针挑疗法又叫挑“疳积”,此种疗法我国自古就有,在民间亦广泛使用。

因为见效快、刺激小、无毒副作用、相比长期吃药更为经济等优点被广大家长们普遍认同。

其挑治部位为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指节中点,共8个,此处为针灸穴位之四缝穴。

四缝穴在经络上与中医经络之三焦、命门、肝、小肠相关联。

针刺四缝穴具有理脾和胃、平肝泻心、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津等作用。

而现代医学研究则认为针刺四缝穴可使唾液淀粉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增加,消化作用加强;对于营养不良及缺钙患儿,针刺四缝穴后,发现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乘积增加,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

针挑操作要点具体操作有针挑四缝穴及挑脂法2种,后者创口深、出血多,目前少用。

临床主要以前者为主。

医生操作时在手指消毒后用注射器针头对准指缝中点,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摇,术者以左手在第一指节腹面向针尖方向按准,随即出针,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或清稀液体渗出,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分享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分享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分享让我简单介绍一下小儿疳积。

疳积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我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小儿疳积的治疗,发现七味白术散在这一领域具有显著的疗效。

七味白术散是由七种中药组成的方剂,包括白术、茯苓、泽泻、甘草、白扁豆、莲子和山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疳积的原理和具体方法。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茯苓和泽泻则能利水渗湿,消除体内湿邪,减轻病情。

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能平衡整个方剂的药性。

白扁豆和莲子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能提供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山药具有补脾益肺的功效,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治疗小儿疳积时,我会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对七味白术散进行适当调整,有时会增加一些辅助药物,如健脾丸、消食丸等,以增强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疳积的疗效非常显著。

大多数患儿在服用七味白术散后,食欲明显改善,腹胀、便溏等症状逐渐消失,生长发育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然而,我想强调的是,七味白术散并非万能良药,治疗小儿疳积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整体状况,包括饮食、生活作息、运动等方面。

在治疗过程中,我会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提倡科学喂养,避免过度依赖药物治疗。

我还会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儿的情志,鼓励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信心。

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克服疳积带来的困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为更多患儿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希望我的经验分享能对同行有所启发,共同为小儿疳积的治疗事业贡献力量。

在我的行医生涯中,小儿疳积始终是我关注的重点之一。

这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生长发育。

我深刻体会到,治疗小儿疳积不仅需要医术,更需要医德和爱心。

七味白术散,这个古方,经过我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成为了我治疗小儿疳积的“利器”。

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

痧、痘、惊、疳被认为是儿科“四大要证”,一度曾严重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受到历代儿科医家的重视,解放后,我国妇幼保健事业得到迅猛发展,随着各项预防措施的开展与普及,痧、痘、惊、疳证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营养摄入,喂养调摄不当而导致的小儿疳积证则有上升的趋势。

小儿疳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证表现或轻或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我科名中医刘以敏主任在治疗疳积有独到见解。

疳证是由多种慢性疾患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以消瘦、赢弱、纳呆、口渴、烦躁为主。

其病因多种,最终却不外乎脾胃受损,气液耗伤,日久而成。

好发于幼弱小儿,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常见于小儿喂养不良、病后失调、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者。

疳之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盛过伤,内则变为疳,食人五脏。

”指出疳为内伤慢性疾病,病可涉及五脏。

嗣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

《颅囟经》列举了17种不同的疳病。

《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

明确指出疳证-的病位、病机变化主要在脾胃。

钱乙云:“诸疳皆脾胃病,内无津液之所作也。

”此要言不繁,切中关键,根据临床所见,结合文献记载,具体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禀赋较弱,哺乳不当。

小儿脏腑娇嫩,“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素体虚弱,而又喂养不当,或断乳过早,或妄投滋补,丽致营养失调,脾胃生化乏源,脏腑肌肉,四肢百骸不得濡养,形体日渐消瘦而发疳证。

即所谓“小儿乳食少者,父母尝以他物饲之,几之性只求一饱,或食太多,或食太少,所以脾胃受损,生此疳病也。

”第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

婴幼儿“脾常不足”,易生积滞。

故“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然小儿自制能力较差,又多贪食,食无定时,壅聚中焦,酿成积滞,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脾胃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吸收,致气液内亏而成疳证。

《诸病源候论))称:“由哺食过度,而脾胃尚弱,不能消磨故也,哺食不消,则水谷之精减损,无以荣其气血,致肌肉消瘠。

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特色治疗
孕妇,体质虚弱的老人儿童。
穴位贴敷
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通过将特殊特殊 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 持续刺激穴位,通经
入络,达到温经散寒, 疏通经络,活血通脉, 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 既可改善临床症状, 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具有方便、效佳,副 作用小等特点。
穴位贴敷
适用范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 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感冒, 哮喘,慢性咽炎,
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
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禁忌症:局部皮肤破损,
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
耳穴压豆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 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 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是将表面光滑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 豆等,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空位或反应点,通过 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
天灸
三九天灸:中医认为冬至养生至关重要, 应加大进补力度,三九灸可作为夏季”三伏 灸“治疗与保健的延续和补充,所谓”三九补 一冬,来年无病痛”。“冬病冬防”,冬夏共 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适应痛。 呼吸系统有哮喘、慢支、肺气肿、鼻炎;
消化系统有消化不良、
适应症:鼻炎、失眠、近视(12岁以下)、感冒、 咳嗽、过敏、减肥、荨麻疹、痤疮、耳鸣、高血 压、糖尿病、颈椎病、
尿频、各种疼痛性疾病。
禁忌症:妊娠5个月前, 习惯性流产的孕妇,耳
廓冻疮或炎症、严重贫
血、大失血、大病后。
足三里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足三里穴 位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具胡 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疳积

疳积

原文:疳病外证,腹大筋青,大便时结时泻,身有虚热,贪食而瘦,面色苍白,夜不安眠,舌有黄白苔。

病之甚者,名曰走马牙疳,走马者言其病变之速也。

外证口唇部先发生小水泡,外面坚硬,内部破溃,变为黑色,遂向外面穿孔,同时四周蔓延,不甚疼痛,颜色浮肿,虚脱而死。

此中阳虚寒,升降无力,湿热滞于上中二焦不能运动,以至木郁生虫之病。

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之。

炙甘草三钱干姜二钱红枣六枚去核黄芩一钱半夏二钱炒黄连五分干姜草枣温补中阳,连芩清降凝滞之湿热,半夏降逆理滞。

按其情形加减治之,徐徐而愈。

此方分量极重,可减十分之七用之。

当归乌梅亦可加入。

此方宜按脉随时加减,不可呆服。

对于疳证的“疳”的两种解释:其一为“疳”就是“甘”,这是因为本病起先多是由于过食甘而致。

这是从某个侧面,对本病的起始原因加以概括。

其二是“疳”有“干”的含义,这是因为本病会出现消瘦、干瘪、气血津液不足等临床表现。

疳病即疳积,俗称“奶痨”,以形体虚弱羸瘦为特征的慢性营养不良疾病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

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

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

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的说法。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

多见于1~5岁儿童。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常见证型有:①乳食壅滞型疳积。

证见精神烦躁,夜寐不安,纳呆,腹胀形瘦,腹痛,磨牙,毛发稀疏,手足心热,大便泄秽,小便混浊,舌苔厚腻,脉滑数。

治宜消积导滞,方用保和丸、消乳丸等。

②脾虚失荣型疳积。

证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发稀,厌食,腹大青筋、大便完谷不化,小便如米泔,舌淡苔腻,脉濡。

治宜益气理脾,方用肥儿丸等。

③气血两亏型疳积。

小孩疳积认识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

小孩疳积认识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

疳积百科权威:疳疾,指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以致干枯羸瘦的疾患。

由多种慢性疾患引起,临床以面黄肌瘦、头皮光急,毛发稀疏枯焦、腮缩鼻干,唇白,睑烂,脊耸体黄,咬甲斗牙,焦渴,嗜异、腹部膨隆、精神萎靡为特征。

基本信息别称疳积就诊科室消化内科,儿科常见发病部位脾脏常见病因小儿恣食肥甘,损伤脾胃,积滞中焦常见症状面黄肌瘦、头皮光急,毛发稀疏枯焦、腮缩鼻干,唇白,睑烂等疳疾病因病机疳由肥甘所致;多因小儿恣食肥甘,损伤脾胃,积滞中焦,日久形成疳疾,或说“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干枯而患”;系“虫动则侵袭蚀成疳”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胃嫩弱,常为不足,易为乳食、湿热等病邪所伤,脾胃伤,津液耗则气血虚衰,肌肤、筋骨、经脉、脏腑失养,故疳诸症随之发生。

其病机主要是,因乳食不节,积滞伤脾,或感染诸虫,久而生热,热灼津伤,因而热、积、虫三者交蒸,气液亏虚而成。

疳疾临床表现面黄肌瘦、头大颈细、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饮食异常。

疳疾由于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故其分证甚多,其名亦杂。

临床多以五脏分证,其中尤以脾疳为常见。

肝疳,则颊左生疮,眼目赤烂,肢体似癣,两耳前后、项侧、缺盆、两股结核,或咬指甲,摇头侧目,白膜遮睛,羞明畏日,肚大青筋等。

心疳,则口舌生疮糜烂,身体壮热,面黄颊赤,或作肿痛,腹满膈闷,或掌热咽干,渴喜饮,盗汗,咬齿虚惊。

脾疳,则体黄而瘦,皮肤干涩,头不生发,或生疮痂,或人中口吻赤烂,吐逆乳食,嗜土,腹大脐突,大便溏薄,小便浊白,或合目昏睡等。

肺疳,则鼻外生疮,咽喉不利,颈肿齿痛,喘咳气促,寒热少气,皮肤皱揭,鼻痒出涕,衄血目黄,小便混浊而频数。

肾疳,则发育迟缓,脑热吐痰,手足逆冷,肢体削瘦,夜则微寒发热,滑泄腹痛,口臭作渴,齿龈溃烂,尻耳生疮等。

疳疾辨证施治1.心疳又名惊疳,多由心经郁热而致。

证见面赤唇红、壮热、烦躁、小便赤涩、口舌生疮、烦渴,盗汗或虚惊。

治则清心泻热。

挑疳积挑出来的是什么?

挑疳积挑出来的是什么?

挑疳积挑出来的是什么?挑疳积法可能是很多人非常陌生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特定的部位,尤其要选择准穴位,然后把皮下脂肪挑破,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尤其对治疗小儿疳积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很多人不知道挑疳积跳出来的是什么东西,所以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第一、挑疳积挑出来的是什么要知道,有经验的医生就是根据挑疳积时出来的液体来判断病情的,一般挑出来的若是黄白水,通常说明孩子病情较轻,体质偏弱;如果挑出来的是血液,且质地黏稠颜色紫红,则说明体内有瘀滞,病情相对重;若无粘液而见血那是未成疳者,家长无须过分担心。

★第二、挑疳积怎么做1、首先是挑疳积的位置,并不是在手掌上随机选一处就挑,教科书上讲授的位置是位于第2-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的四缝穴;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掌面第2、3、4、5指腹侧第一、二指间关节横纹处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3、其次是挑疳积的工具,如今临床多淘汰三棱针,因为太粗,痛感强烈,反复使用时消毒是否彻底也是个问题,而是采用纤细的一次性采血针,减轻疼痛感,一人一针,用完就扔,比较卫生;4、用挑刺上述横纹中心,对准挑点,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摇,术者以左手在第一指节腹面向针尖方向按准,随即出针;5、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也有清稀液体渗出量多),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

血出则用干棉球压之,嘱患儿(或家长帮助)捏紧双拳,以压迫止血。

6、一般每次挑一只手就可以,通常选左手,隔日或隔2、3日针挑1次,一般针挑3-6次,粘液渐少,直至无粘液,仅见血为止。

★第三、挑疳积的注意事项1、术者剪净指甲,用皂、刷充分洗刷干净,然后以2%碘酊涂擦拇、食指头,再用75%酒精擦净;最好能戴上消毒手套。

消毒严密,可防止患儿及术者双方的感染。

2、针挑选点要准,手法要快,不能留针。

患儿被挑疼痛,哭闹乱动,防其发生意外,术前将手法简要告知家长,征得同意后,请求协助,抱住患儿并固定其双手,方可行之。

疳积散——精选推荐

疳积散——精选推荐

疳积散疳积散42处⽅:鸡内⾦20克,陈⽪20克,砂仁20克,独脚⾦20克,鹅不⾷草20克。

制法:将上药晒⼲,研粉过筛装瓶备⽤。

功⽤:消积导滞,往疳积。

主治:⼩⼉疳积,消化不良,腹胀。

⽤法:每次⽤5~10克冲开⽕服,或取蒸肥猪⾁吃。

配合针挑四缝⽳疗效更佳。

○43脐疗集处⽅:茶辣10克,砂仁10克,胡椒10克,陈⽪10克。

制法:将上药晒⼲,研粉,过筛装瓶备⽤。

功⽤:引⽓、⽌痛、消积导滞。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夜尿,疳积。

⽤法:将此药粉3~5克⽤⽔调⼲,做成⼩药丸挖塞脐窝,外⽤伤湿⽌痛膏布安稳6~8⼩时,每天敷⼀次。

○44穿⼼莲散处⽅:穿⼼莲500克。

制法:将药洗净、晒⼲、研粉、过筛,装瓶。

功⽤:抗菌消炎。

主治:体表各种炎症、痢徐、背泻、吐喉炎、⽛龈炎、⽓管炎、上感、感冒。

⽤法:可外⽤内服,外⽤时⽤75%酒精调成糊状,外涂患处,内服每次3~5克泡开⽔服。

○45胎盘酒处⽅:安康⼈胎盘⼀个,当归20克,黄芪50克,杞⼦50克,五味⼦50度,红枣50克,50度⽶酒5公⽄。

制法:将胎盘洗净,⼲⽔,浸⼊95%医药⽤酒精24⼩时(主若是除⾎腥味和消毒)切成⼩块和中药放⼊宽⼝瓶内,倒⼊⽩酒浸3个⽉过滤即成(过滤后亦可放适当冰糖以调味)。

功⽤:补⽓⾎、壮腰肾。

主治:肾真、失落眠多梦、体强、抵抗⼒低、⽓⾎不够、⽼年体强。

⽤法:⽇⼣各服⼀⼩杯。

○46⾛马胎酒处⽅:⾛马胎500克,35度⽩酒3公⽄。

制法:将⾛马胎切⽚放⼊宽⼝瓶内倒⼊⽩酒,浸30天过滤即成(可再复浸⼀次)。

功⽤: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痛,枢纽痛,腰痛,⾻刺(⾻量删⽣)。

⽤法:每次服20毫升,每⽇服3次。

说明:民间有"两⾜⾛不开,离不了⾛马胎"的说法。

可配其他抗风湿药合营操纵。

○47九节风酒处⽅:九节风500克,35度⽩酒3公⽄。

制法:将九节风切细,放⼊宽⼝瓶内,将⽩酒倒⼊浸30天过滤即成。

功⽤:祛风、除湿、活⾎、化瘀、⽌痛。

主治:风湿痛、肩周炎、腰腿痛。

治小儿疳积

治小儿疳积

治小儿疳积(营养不良)秘方(方5首)关键词:授权模式:无限制阅读次数:214上一篇治小儿厌食证秘方(方8首)下一篇治小儿疝气秘方(方5首)治小儿疳积(营养不良)秘方32.1健脾消积汤【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胡黄连、白芜荑、鹤虱、槟榔、榧子肉、炒建曲、炒麦芽、雷丸(打)、焦山楂、白术各10克,川椒炭1.5克,厚朴、枳壳各6克,苦楝根皮15克。

【用法】每日1剂,浓煎,每日空腹服3次。

3岁以内小儿,可分2日6次服。

【功用】清热、消滞、健脾、杀虫、磨积。

【方解】由于饮食不节,脾胃先伤,健运失职,湿郁热蒸,日久生虫成疳。

本方从化虫丸合曲麦枳术丸加减化裁而成。

方用胡黄连清肝胃湿热;川椒、芜荑、鹤虱、槟榔、榧子、雷丸、苦楝根皮杀虫;白术建脾燥湿;枳壳、厚朴除满消痞;山楂、神曲磨积消食。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杀虫消滞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疳积,形体干瘦,四肢骨瘦如柴,肚腹大如箕,青筋暴露,五心烦热,皮肤干燥,中脘痞硬,纳食少,饮水多,喜吃焦香甜味,或吃生米、泥炭、食盐、布条、纸屑等。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兼治小儿潮热、自汗、形瘦、口渴不欲纳食,或虫积腹痛等症。

连续服用3剂,自能纳食,或泻蛔虫。

验之效果亦佳。

32.2三甲散【来源】马荫笃,《名医特色经验精华》【组成】炙鳖甲、炙龟板、炙穿山甲、鸡内金、炒槟榔各30克,砂仁12克,番泻叶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

1岁服1克,一日服3次,开水冲服。

【功用】消食导滞、消癥破积。

【方解】方中鳖甲、龟板、穿山甲滋阴软坚、消癥破积;鸡内金健脾胃,消食滞;槟榔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砂仁行气宽中,健脾化湿;番泻叶用量较轻,缓泻导滞,以通六腑。

诸药合用,可使疳积消而脾胃健,郁热除而诸症退。

【主治】小儿疳积(实滞型)。

证见面色萎黄、发干稀疏、厌食嗳气、呕吐乳食、咬牙、流口水、小便臊,指纹紫青,脉滑数,舌红、苔白腻。

亦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加减】大便干结者,可少佐清导散,(大黄、二丑等量研细粉)下之;伴腹痛呕吐者,加白蔻散(白蔻仁30克,砂仁24克,青皮、陈皮、香附、莪术各9克,共研细粉)理气止痛。

症状为小儿疳积古方病案

症状为小儿疳积古方病案

小儿疳积
陈孝廉自述云:其子痘疹后,患疳积病,骨瘦如柴,大便不固。

偶得市人传一方,用山楂一两,白酒曲一两,取多年瓦夜壶人中白最多者,将二物装内,炭火存性,研为细末,每服六分,滚水送下,药未完而病愈。

黄上舍瑶台乃郎,患疳,肚大如箕,足细如管,眼生翳膜遮睛,几不可为。

在苏州得异人传授一方,取鸡蛋七枚,轻去壳,勿损衣膜,以胡黄连一两,川黄连一两,童便浸。

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浸透煮熟,令儿服之,遂愈。

后以治数儿,无不立效。

江应宿见丁氏儿医,治疳积腹大脚小,翳膜遮睛者,用大虾蟆十数个,打死,置小口缸内,取粪蛆不拘多少,粪清浸养,盛夏三日,春末秋后四五日,以食尽虾蟆为度。

为粗麻布袋一方,扎住缸口,倒置活水中,令吐出污秽净。

再取
新瓦烧红,置蛆于上,烙干,令病儿食之。

每服一二钱,后服参苓白术散而愈。

若儿稍大见疑,用炒熟大麦面和少虫作饼或丸,看儿大小壮弱,无不验者。

疳积治疗成功案例

疳积治疗成功案例

疳积治疗成功案例篇一:疳积(中医儿科病程记录)患儿惠城z,男孩,6Y,因“消瘦1年,腹胀1月余”于20年07月21日由门诊收入本科。

病例特点:1、福利院儿童,男孩,6Y,因“消瘦1年,腹胀1月余”入院。

既往发现“脑性瘫痪”病史。

2、患儿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体重不增,渐消瘦,胃纳尚可,无挑食、异食,无恶心、嗳气、呕吐,易腹泻,或2~3日大便方解1次,平素易“感冒、发热”,1月余前出现腹胀,无腹痛、哭闹不安,予“开塞露”纳肛后腹胀可稍缓解,今至我院门诊求诊,门诊拟“消瘦、腹胀查因”收住入院。

入院症见:精神稍倦怠,营养不良貌,胃纳一般,夜眠一般,大便2~3一解,小便正常。

3、体查:T37.0℃,R24次/分,P92次/分,Wt11.0kg。

舌淡红,苔腻,脉细。

精神稍倦怠般,营养不良貌。

全身皮肤干燥,可见四肢皮肤脱屑,皮下脂肪菲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咽无充血,双扁桃体不大,未见脓性分泌物。

颈软,漏斗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9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四肢肌张力稍增高,四肢肌力4+级,双侧膝反射可引出,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

4、辅查:暂缺。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患儿男孩,6Y,因“消瘦1年,腹胀1月余”入院。

本病患儿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四肢枯细,肚腹膨胀,舌淡红,苔腻,脉细,四诊合参,当属疳积型疳证。

缘患儿脾胃虚损,气液耗伤,日久而成疳证,本病病位在脾胃,病性虚实兼有,经积极治疗、合理调护,多数愈后尚可,若病程迁延,严重者可致阴歇阳脱等危证。

中医鉴别诊断:中医与积滞鉴别,后者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为体征。

无形体消瘦。

中医诊断:疳证疳积西医诊断依据:1、患儿男孩,6Y,因“消瘦1年,腹胀1月余”入院。

2、体查:T37.0℃,R24次/分,P92次/分,Wt11.0kg。

精神稍倦怠般,营养不良貌。

全身皮肤干燥,可见四肢皮肤脱屑,皮下脂肪菲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疳积的症状及病因 治疗小儿疳积的内服方

疳积的症状及病因 治疗小儿疳积的内服方

疳积的症状及病因治疗小儿疳积的内服方疳积的症状及病因疳积是因为饮食失调,护理不当,以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消化吸收功能长期受到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该病大多见于3岁左右的幼儿,并且因为患儿脏腑长期失于濡养,气液干涸,因此在临床中通常表现为患儿形体干枯赢瘦,气血不荣,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部胀大,且青筋暴露,或见腹凹如舟,饮食异常等特征。

疳与积在临床中是有一定区别的。

古代医家认为,“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不仅明确地指出了疳积的发病机制,同时也为疳积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疳积的临床治疗当以消积化疳,调理脾胃为原则。

但是,在临床具体施治过程中,则当根据疳积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抑或内外分治,攻补兼施等方法。

除此之外,在应用药物治疗疳积的同时,饮食营养的合理调节,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治疗小儿疳积的内服方1、【疳积散】组成:鸡内金30克,神曲、麦芽、山楂各100克。

功用:适用于小儿诸种疳积,饮食不振,肌肉瘦弱等。

用法:将以上各药研为极细末后和匀,每服3克,1日3次,糖开水送服。

2、【益黄散】组成:陈橘皮30克,公丁香6克,诃子肉(炮)、青橘皮、炙甘草各15克。

功用: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腹痛泻痢,不思饮食,呕吐腹胀,神倦面黄,以及疳积,腹大身瘦等。

用法:将以上各药研为粗末后和匀,每服5克,水煎取汁,食前饮之。

3、【五谷虫紫金散】组成:五谷虫(稻米内生的小白虫)50克,紫金锭(又名玉枢丹,一种中成药)3克。

功用:化食消胀。

适用于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腹胀。

用法:将五谷虫晒干或置于瓦上焙干,与紫金锭共研末。

每日早、晚餐时,取l—2克,用米汤调服。

4、【四味鸡内金散】组成:玉米、黄豆、白扁豆、芡实、鸡内金各等量。

功用:补脾健胃,益肾利湿,理气消胀。

适用于小儿疳积,身体消瘦,腹如舟状,食欲低下,大便呈糊状,精神不振,舌苔淡白,指纹淡红。

用法:将玉米、黄豆、白扁豆、芡实、鸡内金分别洗净,晒干,微火炒黄酥,砸碎,共研末,装瓶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