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高中人教版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42张PPT)

2019高中人教版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42张PPT)

大封建主
保护
封建主作为领主
在各自的领地内 小封建主 独自行使权力提供土,农地耕
3.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耕种提供了合法性, 农民 出现了不同程度
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孕育统一的力量。
的分裂割据局面。
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
契约(相互尽义务),控制力有限。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影响
知识拓展:封君封臣制度
人口增长;经
灾难与
济、城市发展
新变化
1000 教育振兴
1300 并存 1500
罗马

帝国
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中期
中世纪晚期

晚期

西罗马帝国

空间:欧洲、西亚、北非
早 期
东罗马帝国
一、西欧封建庄园
2.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1.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条件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
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 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 依附农民耕种,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份地维持生活。农奴份地的 所有权也归封建主,农奴子弟继承份地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典型的庄园主要集 中在法国中部和英格兰,13世纪成为庄园直接经营的兴盛时期。14—15世纪,随着经 济的衰退,自营地经营又变得 无利可图,庄园最终走向解体。




(中古西欧基本
的农业经济组织)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0张ppt)

文艺复兴 大航海时代
古代史
476年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近代史
14-15世纪
中国南北朝
中国明朝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
明的发无展论中如,何有,一中个世光纪辉都灿不烂是的一古个代沉,睡又的有、一可个怕光的芒时四代射,的而现是代一。但在 两者之个间充却满有变一化个的没时有代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 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美期叫朱做迪“斯中.M”.本世内纪特,《也欧就洲是中处世在纪“史光》芒”和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结果

前期加强地方统治 后期造成地方割据
维持手段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天下共主 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 ,不可越级统治
社会性质不同
西周:奴隶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
3.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庄园的构成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 叫作庄园 ,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 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 有的庄园 。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 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基督教神权至上
一、西欧封建社会
2.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 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护宗教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 别人。这些武装扈(hù)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 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兵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 土地称为“采邑”。
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

第2单元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教学课件(共19张

第2单元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教学课件(共19张
(1)特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 员的等级制度。 (2)地位: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部编版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形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 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2)查士丁尼的统治 ① 扩张:拜占庭帝国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② 法律:在位期间编订的《 查士丁尼法典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帝国灭亡:1453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部编版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习目标
1. 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 了解封君封臣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了解庄园与农奴制度的主要内容。 3. 了解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王权的加强、城市自治的发展、教会 地位的显赫。 4. 掌握西欧城市发展的条件、过程和影响。 5. 了解拜占庭的兴盛和衰落;了解俄罗斯的兴起和壮大。
(1)原因:中古中后期,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2)表现 ① 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 15 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 ② 法兰西: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 15 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部编版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部编版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封君封臣制度 (1)推行基础:封土制,土地层层封授。 (2)各级领主:国王、大封建主(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小封建 主(骑士)。大封建主既可以是封臣,也可以是封君。 (3)权利和义务:体现了基于土地的领主与附庸间的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即 双向契约关系。 (4)弊端:各封建领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容易形成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教学设计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理念】本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特点,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清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教学目标】知道西欧封建庄园、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拜占庭与俄罗斯等基本史实,理解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特点。

通过文献、图片资料、地图等的解读,基于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的视角了解中古时期西欧、拜占庭、俄罗斯等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理解这一时期欧洲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的原因。

感悟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中第3课的内容,由“西欧封建庄园”、“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拜占庭与俄罗斯”三目组成。

主要讲述了中古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风貌,聚焦于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随着城市的复兴,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拜占庭与俄罗斯帝国的文明特征。

【教学资源】本课教材中“学思之窗”的材料,“一个庄园的图解”,中古西欧的“三种人”,“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俄国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扩张(至18世纪)”、“问题与探究”部分的材料以及课外搜集的资料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运用。

【内容主旨】中古时期的欧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文明: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成为西欧中古时代的基本景观。

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

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重点难点】重点:中古时期欧洲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

高中人教版必修2019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教学案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高中人教版必修2019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教学案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程标准】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状况,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理解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解释】通过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理解中世纪西欧社会的贵族体系与政局动荡的原因。

理解认识查士丁尼法典的内涵与作用。

【家国情怀】理解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

进而感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内涵,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时空观念】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和时空定位,了解在空间上涉及中古的西欧和中古的东欧,在时间上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状况,进一步认识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产生了的重大影响,进而理解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

【史料史证】结合史料,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居民构成、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响,感受材料体现的中世纪基督教的显赫经济与精神力量,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把握城市与宗教对于王权强化的重要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结合材料,比较中国西周分封制与中世一、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进入封建社会背景:建立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

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政治)⑵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史料解读:史料一:史料二、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代代相传。

但是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因此封君与封臣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马克垚史料三、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课时 教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课时 教案

第二课时:拜占庭与俄罗斯【教学目标】(以五大核心素养为据、结合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参照课本,识记封君与封臣的契约关系、特定仪式、政治意义;庄园的性质与规模、人口与土地构成、庄园法庭的地位与作用基本史实。

感知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所体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2.结合史料,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居民构成、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响,感受材料体现的中世纪基督教的显赫经济与精神力量,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把握城市与宗教对于王权强化的重要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观察《拜占庭帝国图》,了解帝国发展基本历程,加深自身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

在此基础上分析帝国兴衰的原因、启示(保守与创新);识记《查士丁尼法典》的构成与重要地位。

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怀。

4.小组讨论,就“基辅罗斯”到“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进程制作年表,并科学评价伊凡四世政治举措(特别是特辖领地制)在其中的作用,增强自身自主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西欧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特征(封君封臣与庄园制度);2.基督教会与城市在中世纪的地位与王权的相互关系;3.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与俄罗斯帝国伊凡四世的政治举措(二)教学难点1.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基督教的显赫地位对于欧洲封建王权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

2.古今相映,在学习拜占庭帝国的“盛”与“衰”中建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怀。

【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法: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2.学法:听课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3.教具:黑板、多媒体、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啊,老师想给大家观看一组图片。

[PPT展示]:老师:这是上个月杜嘉班纳堪称“视觉盛宴”的时装展示,金色刺绣配上马赛克的宗教图案,这种风格源于哪里呢?事实上就来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大帝国---拜占庭,这是一个怎样的帝国、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多少痕迹?以至于时至今日依旧被视为一种“时尚”。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

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三: 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
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 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 起国王与贵族 、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 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
“造成分裂割据”
封君封臣制度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概念解 读
中古时期,5—14世纪 欧洲,分西欧和东欧。
材料一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 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 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 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 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 “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 纪”。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2、中古西欧的城市
(1)兴起原因: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②封建经济获得 一定发展,耕 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 使用;工商 业复兴和繁荣。
(2) 基本特征: ①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②一 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
暴动, 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 些城市兴办大学。
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二: 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
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代代相传。但 是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上 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因此封君与封臣 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 “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马克垚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一、西欧封建社会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51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51张PPT)
——《世界历史读本》
“用拂特之制(封建制度),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 ——严复《原富》
【课堂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相同点
1.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 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
2.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3.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都分土地
不同点
1.时间不同: 2.维持形式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中古西欧基本
的农业经济组织)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
地,自耕自收 向领 主缴
也要为领主服一定 时间的劳役
纳 租 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
税 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
.....但他们(奴隶)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 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 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 压迫
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 的束缚更宽松。
2、结合教材第15页“学思之窗”及其他课文, 思考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主从, 契约(相互尽义务),控制力有限。
(一).封君封臣制度
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1.形成的条件
(1)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 (2)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以土地为纽带,有条件的封赐)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对接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时空观念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

这一时期的欧洲,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在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兴起;非洲、美洲文明灿烂辉煌。

史料实证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经济发展,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在亚洲,阿拉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美洲印第安文明对人类的贡献。

历史解释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西非、美洲文明的发展。

唯物史观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家国情怀中古时期的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知识点一西欧封建社会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1)封君封臣制度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2)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封建庄园的经济特征(1)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①领主的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③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2)庄园秩序的维护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图解历史] 封君封臣制度知识点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中古西欧的王权(1)西欧王权的衰落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西欧主要王权国家①英国: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国:法国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共21张PPT)
日耳曼人的南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上古奴隶 社会的终结和中古时期的开始,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
的不同国家、民族、宗
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欧洲)
的多元面貌。
西欧
Contents

东欧
传统视角下的中世纪:
产。国由王于为自保然证经兵济源,占将据土统其地权治分利地封义位务给),大、封不特建同点主、地,影区响要之】求他 特们间按点联照:系土薄地弱规,模封提供建相主应们数陆量续的从兵国员。君大那封里建取主得们程也大 以 等 仪 控体分封到效度 握 土 因忠侵依 臣封土级式制不 有 地 此犯封照。,地力森性等行的造时君这直封严为有缔的政主成保,君一到,纽限结特和人了并护要模骑依带…契权司,西封且保式士…次,约,法同欧臣不护,。主。能层关封成 权 时 中把授做封臣土予臣层系为 力 也 古不臣,地土关分所 。 成 初(则利如分地系封得 于 为 期双以于提封者,;向 土 是 土 的封服供给为(分地 , 地权君兵司自封层裂实 封 上利的役法己君级、任建割义际 建 农的,何议提属接间据务的 主 民或事供下受相局)统不的者情金,土对面;治仅统在钱。属地独。者成治封等下者立,为者臣形继成),遭式续为;
适用范围
公民法 BC3C——AC3C 万民法 《卡拉卡拉敕令》
体系化 法典化
212年
《罗马民法大全》
地位: 是欧洲历史上
第一部系统完备的 成文法典
6C 完备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罗马法的影响?
材料一:“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

高中历史统编版( 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 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2张PPT)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 ,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
—《世界历史读本》
以土地为纽带、等级森严、双向权利义务、契约意识、层级间 相对独立、王权有限。
(二)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形成发展: 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2、土地组成: 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公用土地。 3、居民构成: 领 主:主持法庭、维护秩序 自耕农:法律上自由、缴纳地租、服劳役 农 奴:法律上非自由、为领主服劳役地租
(二)城市自治 1.背景 (1)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 定发展。 (2)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城 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3)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造成影响。
2.方式: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 的自治权。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 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1)经济上:自给自足。 (2)政治上:主持庄园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拓展提升】 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形成: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涵: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3.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4.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 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与教皇争夺权力,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革除其 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煽动国内贵族和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亨利 四世内外交困,被迫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 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这就是“卡诺莎之 辱”。
上述图片和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后期,西欧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知识点1:中世纪西欧的政治 (1)封建割据分裂动荡 (2)封君封臣制 (3)后期局部统一(为近代民族国家出现奠定基础)
知识点2:中世纪西欧的经济 (1)封建庄园经济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 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 流行开来,这就是封建庄 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 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 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 庄园里。
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 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 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 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 纪后期,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 灭亡。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
476年 西罗马 帝国灭亡
14世纪 意大利 文艺复兴
知识点1:中世纪西欧的政治
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先后有法兰克王国、东哥 特王国、汪达尔王国、勃艮第王国、苏维汇王国、伦巴德王国、盎格鲁撒克逊等国 建立。王国之间战争不断
上述材料反映了天主教会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知识点3: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会 (1)政治:天主教神权统治 (2)经济:天主教支配地位 (3)思想: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
材料一:蛮族用战火销毁古罗马最后残迹的时候,基督教在西罗马灭 亡之后的西欧大混乱中充当了秩序的代表,在无政府状态中行使了政府的 职能。如维修公共建筑,开凿新运河,保障供水,移民荒地,给穷人发放 粮食,安置和救济灾民。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优秀教学案例
4.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图片、地图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b.基督教会在中古时期欧洲的作用;
c.中古时期欧洲的经济变革及其影响;
d.中古时期欧洲的文化成就及其意义。
4.反思与评价环节的重视
本案例注重反思与评价环节,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
5.跨学科联系的强调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强调历史与现实、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如通过分析中古时期欧洲的经济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变革对社会的影响;通过介绍基督教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等。这种跨学科联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人教统编版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欧洲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基督教文明对欧洲的影响,以及中古时期欧洲各国间的相互关系。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现象。
2.通过对比分析、史料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
3.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互动性。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6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6张ppt)

二、西欧封建社会 1.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材料1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在西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
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
——朱伟奇《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材料2 查理设计的这一制度是那个时代诸多习惯和条件的自然产物。
查理征募能干的武士……他们变成了他的封臣,领主的封臣。他赐予每
侧重政治关系
国王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只效忠直接上级
天子是最高统治者,都从属于天子
二、西欧封建社会
2.经济上:庄园和农奴制
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
人,受到农奴主的压迫

领主城堡 给
庄园法庭





自由农份地 领主自营地

农奴份地

教堂
公共草地
马厩 谷仓
二、西欧封建社会 2.经济上:庄园和农奴制
(1)庄园构成:
模块一•《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什么是“中世纪”?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中世纪)。它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 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封建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始于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 (地理大发现)中。而中国则相对应的是南北朝到明朝这一段时间的历史。
个人采邑——一大块足够养活他们的地产。只要作为战士为查理很好地
服役,他就能够持有此地产。如此,查理解决了他的军事难题。
——[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1)背景:
① 日耳曼文明和罗马传统的融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2张ppt)


4世纪
拜占庭帝国

9世纪
俄罗斯帝国

15世纪

17世纪
提到中世纪……
女巫 华丽服饰
宗教审判
骑士 神秘吸血鬼
概念解释:中世纪
中古时期=封建社会:5-15C
中世纪(The Middle Ages),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 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 间时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
材料3:


结 婚
死 亡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由教父主持婚礼
涂香油,以求灵魂升天
公共用地
农奴制: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
全来体的剥人削员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补充)
一、西欧封建社会——庄园、农奴制
阅读课本第20页探究与拓展,分析中古时期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
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加宽松。中古时期西欧从奴隶制经济转 变为封建制经济,生产关系进步。(补充)
一、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教会)
以土地为纽带,依靠契约 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
关系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的附庸。
之滨,莫非王臣。
统治
层级间相对独立,不可越 级统治。
天下共主,天子最高统治者。
相同点
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等级秩序 森严;造成分裂割据局面。
一、西欧封建社会——庄园、农奴制
罗马帝国衰亡后, 蛮族首领们为了 稳定统治纷纷皈 依基督教,而基 督教会也急于寻 求新的保护,双 方的结合最终促 使了西欧社会的 基督教化。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7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7张ppt)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同:非自由人,受压迫 异:奴隶所有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属于主 人,因此奴隶缺乏劳动积极性。主人可 以随意买卖奴隶。 农奴只缴纳固定的收成,留下剩余部分, 所以农奴积极性相对较高。农奴有自己 独立的家庭,主人不得随意驱赶或者买 卖农奴。
从奴隶制进步到封建制
基层治理
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 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一个大型庄园, 包括土地、草场、森林、农用工具、家畜、有时 还有湖泊或河流,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采 邑的领主是一个显赫的政治或军事人物。他和他 的代理人为采邑提供行政管理、警察服务和司法 判决。例如,如果农奴之间出现纠纷,领主及其 代理会重新恢复秩序、进行调查并决定如何解决 这一冲突。如果农奴犯了诸如谋杀或其他严重的 暴力行为时,许多领主都有处决农奴的权利。
骑士精神
《罗兰之歌》开创了中世纪骑 士精神的一系列典范:忠诚
理想状态下,一个封臣应当只有一个封君,但一些封建 主为了多得土地,往往从不同封建主那里同时领受土地,因 此出现一个封臣可能有两个甚至更多封君的现象。13世纪 时,德国一个男爵有20个封君,还有一个甚至有43个封君, 由此造成封君封臣关系混乱。特别是当封君之间发生冲突时, 封臣的忠诚就会面临考验。
——《教师教学用书》
二、封君封臣制度
由于频繁的战争和兵役的压迫,许多无家可归 的农民们不得不依附于附近有军事实力和广阔 地产的领主以寻求庇护;从另一方面来说,领 主自己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维持自己庄园的日 常生产或者军队建设。
封君封臣之间互有义务:封君要善待封臣, 并且按规定赏赐封臣(主要是土地);封臣 效忠封君,与封君同敌共友,而且对封君的 命令不能有丝毫违背。
由于英国大封建主 在争夺王位的混 战——玫瑰战争中 死亡殆尽,都铎家 族的亨利继位后, 英国逐渐实现王权 的集中。

高中人教版必修2019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教学案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高中人教版必修2019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教学案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程标准】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状况,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理解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解释】通过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理解中世纪西欧社会的贵族体系与政局动荡的原因。

理解认识查士丁尼法典的内涵与作用。

【家国情怀】理解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

进而感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内涵,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时空观念】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和时空定位,了解在空间上涉及中古的西欧和中古的东欧,在时间上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状况,进一步认识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产生了的重大影响,进而理解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

【史料史证】结合史料,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居民构成、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响,感受材料体现的中世纪基督教的显赫经济与精神力量,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把握城市与宗教对于王权强化的重要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结合材料,比较中国西周分封制与中世一、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进入封建社会背景:建立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

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政治)⑵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史料解读:史料一:史料二、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代代相传。

但是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因此封君与封臣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马克垚史料三、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伊凡四世加冕沙皇
沙皇俄国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教皇国(756-1929)
基督教早期,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给予基督教合法地位;
西罗马灭亡后,意大利的基督教会组织起来,逐渐成为意大利中 部地区事实上的世俗统治者;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大帝治下的拜占庭帝国对意大利展开了一系 列征服活动,破坏了教皇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15世纪欧洲版图
西欧各国王权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
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签订《大宪章》
英国议会最早的起源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封建社会走向稳定
封建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支持王权,促进统一
城市赢得自治权
工商业逐渐繁荣 城市开始兴起
中世纪的巴黎
中世纪的伦敦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伦巴底人将拜占庭势力逐出意大利后,罗马主教格里高利二世开 除了拜占廷皇帝利奥三世的教籍;
728年,伦巴底国王将拉丁地区的一些乡村和城镇捐献给罗马主教, 成为教皇国的立国基石;
教皇司提反二世通过向法兰克人领袖“矮子”丕平大献殷勤,从 而解除了伦巴底人的威胁;
公元756年,丕平将部分意大利领土献给教皇,教皇国成立;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罗马民法大全》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拜占庭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与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廷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 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395-1453
俄罗斯的崛起
10-11世纪的基辅罗斯
莫斯科大公国
经济上: 教会控制了西欧封建地产的三 分之一左右,剥削农奴,征收 什一税,兜售赎罪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对接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时空观念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

这一时期的欧洲,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在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兴起;非洲、美洲文明灿烂辉煌。

史料实证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经济发展,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在亚洲,阿拉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美洲印第安文明对人类的贡献。

历史解释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西非、美洲文明的发展。

唯物史观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家国情怀中古时期的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知识点一西欧封建社会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1)封君封臣制度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2)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封建庄园的经济特征(1)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①领主的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③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2)庄园秩序的维护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图解历史]封君封臣制度知识点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中古西欧的王权(1)西欧王权的衰落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西欧主要王权国家①英国: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国:法国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2.中古西欧的城市(1)城市的兴起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②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城市争取自治权①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②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中古西欧的教会(1)教会的经济特权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教会的等级制度①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②教会控制着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轻巧识记]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一大变化趋势:中古西欧孕育着统一的力量。

二大变化动因:中古西欧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三大变化表现:中古西欧逐步形成王权比较强大的国家,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知识点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1)拜占庭帝国的扩张①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②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2)拜占庭帝国的衰亡①帝国陷入混乱拜占庭的连年战争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

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②帝国的灭亡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

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帝国(1)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强国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莫斯科公国兴起①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②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

(3)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4)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特别提醒]拜占庭帝国独具特色的文化(1)特点: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2)影响:拜占庭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西欧封建庄园的主要特征史料一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

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

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

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

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

更重要的是,虽然理论上领主有权随意摊派赋税,实际上义务趋向于保持固定。

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史料二“让地”文书我、女主持某某立让地文书于最可爱的某某女士;缘众所周知,不久以前,你确认把某某地方,你所有的土地,给圣玛丽寺院。

为此,你请求我们和所说的寺院让土地于你。

所以我们立此文书规定:当你生存时,可领有并保持这块土地的使用权,但不管在怎样的方式下,没有转让它的权利,倘使擅自这样做,就立即丧失该土地。

欲使文书有效,我们签字于此。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区别,并说明中世纪时生产关系的变化。

(2)根据史料二,指出“让地文书”中的“我”和“最可爱的某某女士”各是什么身份和地位的人。

(3)史料二中“让地文书”使“某某女士”原土地的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解读](1)史料一从两个方面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第一方面“首先”,农奴虽然仍受领主控制,但“至少稍许获益”。

第二方面“更重要的是”,农奴很少完全听凭他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2)史料二“让地文书”反映了贫困农民请求封建教会保护自己对原土地的使用权。

[尝试解答](1)区别:奴隶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被奴隶主当作私有财产;农奴是深受领主的剥削和压迫的农业生产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有少量财产。

生产关系的变化: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农业经济组织,领主和农奴是封建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2)“让地文书”中“我”指寺院的教会封建主;“最可爱的某某女士”指贫苦农民。

(3)变化:只有生产使用权,没有转让权,失去了对原有土地的所有权。

封君封臣制度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封君赐地的人是封君。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臣领取封地的人是封臣。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认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拜占庭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典》史料一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父亲的罪名或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法典》史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

《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典的蓝本。

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摘自[美]迈克尔·H.哈特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查士丁尼法典》所体现出的法治原则。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解读](1)史料一明确指出:皇帝的威严来自法律,对于犯罪实行罪则法定原则。

(2)史料二高度评价了《查士丁尼法典》,并指出了法典对欧洲、世界的持久影响。

[尝试解答](1)原则: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

(2)因为查士丁尼颁布制定了《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后世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查士丁尼及其法典①背景: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织编纂法典。

②组成:《查士丁尼法典》,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③内容: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④地位:《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一、中古时期西欧封建庄园的社会生活1.庄园生活(1)时间:9世纪开始流行,约11世纪时,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2)庄园结构:在领主统治下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居民:包括自由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均为领主的佃户。

其中,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份地保有权,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

2.土地直领地领主直接经营,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佃户的份地“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以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为条件取得,领主还要征收其他捐税3.庄园法庭特点由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无专门的工作人员;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作用维持庄园公共秩序;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1.基督教的兴起(1)背景:1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基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2)教义: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

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地位: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1)争取自由的斗争:10世纪,西欧城市开始重新兴起,城市居民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2)自由城市: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3)市民阶层的形成及分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