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论文提纲
题目: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论点: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诗歌之所以有永久的生命力和审美价值,与他的爱国思想是分不开的。
正文:
一.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诗人雄奇之笔,使祖国山河更添色彩。
二. 李白关怀祖国命运,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情民之疾苦,并
且急切希望为国效力。
三. 把爱国放在忠君之前,敢于在诗歌中揭露,讽刺,批评皇帝为首的昏
庸腐败的统治集团。
参考文献
童一秋《中国十大文豪全卷·李白传》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年版
王琦《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周啸天《唐诗鉴赏词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
葛剑雄《千秋兴亡·盛唐气象》长春出版社 2004年版
浅议李白诗歌中的爱国情结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有着一颗执着的爱国之心。一方面通过浪漫主义笔调和抒情手法深情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另一方面,终生不肯与害国的权贵合作,反对那些祸国殃民的权贵。诗人对权贵们腐朽淫乱生活的揭露,对反动黑暗政治的抨击,对对外侵略战争的鞭挞,是一贯的,是诗人爱国思想最现实、最集中、最深刻的表现。李白反对权贵是为了爱国,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富贵。报国、爱民以及对民众的同情的动机是李白反权贵的原动力,当李白报国之愿屡遭挫折和打击后,他便由憎恨权贵而发展为鄙视功名富贵。李白诗歌之所以有永久性的生命力和审美价值,与他的诗歌所体现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李白诗歌爱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行侠仗义。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①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浪漫主义为主调,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在文学史上,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尽管是以浪漫为主调,其诗同时也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的疾苦寄予深切的同情,讴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山河。诗歌风格宏伟豪放,情感炽烈,笔力雄健,具有丰富的想像力。
另外,李白不愿像当时一般士人那样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官位,而企图通过隐居山林和广泛的社会结交来培养声誉,获得帝王赏识。这也就为他以后的政治悲剧埋下了伏笔,也注定了他的终身布衣。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的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
通过李白的诗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他诗中所反映的强烈的爱国情结。
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颂。诗人雄奇之笔,使祖国山河更增色彩
李白约在二十五、二十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他又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可以说在这十几年间,李白游遍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如峨眉山、匡山、庐山、黄山、泰山、黄河、长江的雄姿美景在诗人笔下都得到描绘。如他的《峨嵋山月歌》: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坐小船从清溪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是在从清溪到渝州的旅途中,月亮总是被两岸的高山所遮住,使诗人思念无比。那秀美的景色,幽深的意境在诗人的笔下使读者向往不已。在《峨嵋山月歌送蜀僧宴入中京》中,诗人又以更加昂扬的感情描绘了这种景色。
又如《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②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本是写天门山,不过下笔着力之处并不在山,因为天门山在李白看来实际上是被水冲开,而被一分为二中断了的山。由此使人感到长江之水的无穷威力,生
①《李白传》第151页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年版
②《李太白全集》第441页中华书局 1977年版
生把天门冲开了一个缺口,从中间挤开一条通路,奔腾前行。读着这一句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长江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冲破一切阻挡,勇往直前,面对这种形势,天门山不得不敞开胸怀,分为东西两扇,眼睁睁看到江水从身下涌过而又无可奈何。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是以怎样的豪情来抒写的。东去的江水,被大山截流,于被迫北折之时,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涛声,卷起了雪白的浪花。山水相依,你冲我挡,“楚江开”、“至此回”,才形成了“天门中断”、“碧水东流”的天下奇观。李白不仅象其它人那样,看到了江面上东西两山对立的静态画面,而且能够别具慧眼,从动态的角度来领略欣赏这幅惊心动魄的江山胜景,所以才会写出这不同凡响的《望天门山》。面对如画江山,在颠簸动荡的舟行中,李白丝毫不曾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相反激起了他万丈豪情,自己似乎成了天地间的主宰。随着船儿的航行,在视觉上天门山越来越近,可是在感觉上李白却认为不是自己的小船在缩小与山峰的距离,反而是屹立江边的两座天门山前来迎接自己的造访,这是何等的气魄!李白是从长江的上游千里而来,他把自己当成大江之子,别看我只是“孤帆一片”,但我是从“日边来”的,“日边来”三个字,具有千钧之力,一下子就使李白与眼前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等量齐观,相提并论了。再如《早发白帝城》此诗中,一是说地势,李白高居山顶,如在云中,正是朝霞满天的清晨。诗人从白帝城出发,顺江而下,为了显示长江东流过程中的落差之大,诗人突出了白帝城之高和一日千里的航程。
总之在李白的山水诗中,他总是以万丈豪情去赞美诸如长江、黄河、黄山、泰山这样的大山大河,这也充分说明了诗人对这壮丽山河的由衷热爱,流露出诗人的爱国情结。
二、李白关怀祖国命运、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情民之疾苦,并且急切希望为国效力
李白的整个青年时期,正是唐王朝的全盛时期,就是历史上所称道的开元盛世。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盛唐社会,给了他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建立非凡功业的理想。国家的强大,鼓舞他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热望。
“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事实上,在盛世的表面下,掩盖着许多政治上的弊端,首先是盛唐的边塞就已经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开元中叶,边塞就紧张起来,其主要的矛盾就是与吐蕃的矛盾。吐蕃早在唐太宗时就是边患,曾以文成公主和亲,之后高宗时薛仁贵两征吐蕃也未建功,这样,吐蕃就一直成为民族矛盾的中心。这一矛盾在李白的诗中也有反映,如《关山月》: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青海湖”也就是对吐蕃的主战场,这样一个民族矛盾相持了百余年是应当寻求解决的,而解决的办法单用武力是无效的,所以李白感叹:“由来征战地,不
见有人还。”可以想到边防靠的是实力,当时唐朝有六十万军队,其中有四十万放在边塞,这庞大的军队,军需供给都要来自民间,对于人民而言,沉重的兵役徭役就可见一斑了。
在边塞的问题上应当寻求除武力以外的其他方法,不然,“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的这种局面就始终不会改变。到了天宝年间,开边问题就更加严重起来,特别严重的是加深了国家内部矛盾。一方面权臣借此培养自己的势力,把持朝政:另一方面,随着人力物力的不断消耗,进一步拖跨了盛唐的经济。李白以一颗爱国的忠心,盼望祖国能够“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他也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喊出了“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的警告。他说: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死,父子得闲安。①这是李白的和平主张,他强烈要求朝廷不能再在开边的政策上使人不得安宁。“何时天狼死”喊出了民众的心声。诗中一问一答,反映了诗人的和平主张,“疲兵”“贤安”“可叹”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又如《古风》诗中: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