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轻快、活泼地演唱这首歌曲。
2、感受校园歌曲清新、质朴的风格。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好奇、好表现,同时思想趋于独立,但是非观念不是很清晰,在音乐教学中,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音乐互动,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音响资料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学会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把握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学习难点:1、掌握切分节奏。
2、掌握八分休止符声断气不断的歌唱方法。
3、体会八分休止符对旋律的动力作用。
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2014年有一个组合非常火爆,大家知道是哪个组合吗?(TFboys)(出示课件)是的,老师也非常喜欢他们,因为他们非常努力、勤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老师带来了他们其中一员的表演,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视频)大家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王源)非常好,大家知道他演唱的是哪首歌曲吗?(校园的早晨)是的,《校园的早晨》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也是我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们喜欢的组合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喜爱。
】(二)初步聆听、回答问题1.音乐作品由来介绍。
(出示课件)2.初步聆听,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①歌曲描述的什么地方?(美丽的校园)②歌曲情绪是什么?(充满朝气、欢快活泼、轻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情绪)③朗读歌词,说一说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描绘了一幅阳光、和谐、欢快的美丽校园景象)④歌曲中运用了什么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 :||)(三)再次聆听、尝试回答问题(出示课件)1.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2/4 4/4变换拍子:在乐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
初中音乐_《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演唱、演奏、背唱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
2、初步了解民族五声音阶,复习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了解我国传统优秀的音乐文化。
3、了解乐器分类以及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乐曲主旋律,感受乐曲的民族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
教具准备:钢琴、古筝、口风琴、多媒体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教学过程:一、导入:用一首藏头诗:春风吹处灯如火,江水绕山过,花影落,月光穿云,夜如梭。
引出课题—《春江花月夜》。
二、新授1、作品简介:《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
它源于清末的一首琵琶古曲,原名《夕阳箫鼓》。
在1925年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乐曲共分为十段: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
2、第一乐段(引子+主题旋律)欣赏:(1)出示视频,聆听并感受江楼钟鼓描绘的意境。
(2)从音乐情绪、力度、速度方面分析产生意境的原因。
3、出示主题旋律:(1)熟悉及背唱主题旋律。
(2)初步了解民族五声音阶、复习创作手法鱼咬尾。
(3)吹奏口风琴、师生合作巩固主题旋律,加深学生对主题旋律的理解。
4、全曲欣赏《春江花月夜》:(1)认识乐器,掌握乐器的两种分类方法。
(2)了解民族管弦乐的乐队编制。
三、拓展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感受民族管弦乐的丰富表现力。
不仅可以演奏中国作品还可以驾驭外国作品。
四、小结《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在我们民族音乐宝库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崇高声誉。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春江花月夜》,整体感受这部作品的魅力。
《春江花月夜》学情分析1、初中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经过训练能够做到自己识谱视唱。
初中音乐_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切分音节奏,并能用各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课型:唱歌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课件展示月亮,提问: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温馨和团圆,看见月亮会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同学们,你们你听过哪些有关月亮的歌曲吗?生:《望月》《月亮之上》《红月亮》等师: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学习一首也是有关月的歌曲《彩云追月》。
二、学习歌曲,深入感受1、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抒情的,慢速2、看歌谱,找出歌曲中频繁出现的节奏型(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
)3、教师讲解什么是切分节奏,师带领学生练习打切分节奏。
4、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仔细体会歌曲所描绘的画面,以及思考歌曲表现的情感是怎么样的?(师讲解,歌曲描绘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夜色景象,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美妙画面,学生展开想象力……歌曲表达了作者盼望两岸早日统一,亲人早日团圆的迫切心情。
)5、教师弹琴范唱歌曲。
6、学生跟钢琴用la模唱旋律。
7、请学生加入歌词演唱,并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合适?生:……(深情、优美)8、艺术处理①教师神情并茂的讲述:(每当中秋月圆时,我们站在白沙滩,遥望日月潭,月光照着宝岛,我的情思也随着月光漂向远方,泪水不自然地流了下来,亲人呀,你听见了我的呼喊声吗,什么时候我才能与你相聚呀。
)所以在演唱时我们要唱出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盼望亲人重归的期望之情。
②引导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跟伴奏演唱)9、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初中音乐_《我和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和你》教案一、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和你》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
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2、知识与能力了解2008北京奥运会的有关知识,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能够用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情的演唱《我和你》,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上的各种音乐活动。
3、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演唱和欣赏,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课件电钢琴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材分析《我和你》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也是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生命之杯》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旋律简单、优美动听,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奥运体育场馆鸟巢。
师:同学们,大家刚才看到的这座建筑你们认识吗?学生回答:鸟巢。
师:它的形状像什么?(总结:形状如同一个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
主要采用钢结构,总重量达4.2万吨,如同一个铿锵有力的钢铁巨人。
)师:那么、它位于哪儿?它是用来干什么的?答:举行体育活动,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师:曾经在这里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答:2008北京奥运会。
师:2008北京奥运会圆了中国人民的一个百年奥运梦。
使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强大的威信,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初中音乐_歌唱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乐_歌唱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歌唱祖国》教学设计教学⽬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进⾏曲风格的作品,并感受祖国的美好。
2、过程与⽅法⽬标: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段学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标:能够准确把握节奏、节拍、⾳准等⾳乐要素,感受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
能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风格与⼒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1、能听好前奏,准确唱好起句,感受弱起⼩节及旋律的推动感2、唱准附点节奏及⼀字多⾳处。
3、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4、歌曲中的⾳乐记号:D.S. 反复记号。
教学过程⼀、感受开国⼤典,导⼊新课1、PPT展现开国⼤典图⽚及视频,感受壮观的开国典礼。
2、引出开国⼤典亿万见证者中的其中⼀位——王莘。
PPT简介《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介绍歌曲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开国⼤典视频⽚段,激发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了解歌曲背景及词曲作者,知道《歌唱祖国》在作者及国⼈⼼中的重要意义。
⼆、新歌学唱(⼀)聆听歌曲1、聆听歌曲第⼀段,思考歌曲的演唱风格。
(1)选择:A、进⾏曲B、民歌C、抒情歌曲(2)了解进⾏曲含义。
(3)聆听进⾏曲风格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设计意图】⾳乐课是参与性极强的学科。
学⽣从观看、聆听中积蓄着丰富的情感,通过聆听、踏步感受进⾏曲特点,把内⼼积累的感受转化为肢体参与的体验,⾝⼼愉悦的同时认知也更深⼊。
2、聆听歌曲第⼆段,思考歌曲的速度与情绪。
速度:中速情绪:激动、⾃豪地复习2/4拍指挥图3、聆听歌曲第三段,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聆听时挥2/4拍指挥拍)播放歌曲第三段时,PPT同时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相关图⽚。
思想感情: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美好⽣活的向往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欣赏歌词对应图⽚,加深对歌曲思想感情的理解。
4、完整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的⾳乐结构及起唱特点。
(1)引导学⽣为歌曲分段:A呈⽰段B 对⽐段A’再现段(2)认识不完全⼩节,感受弱起⼩节。
初中音乐_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我的祖国》,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学生通过听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主题片段,从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分析、体验、探究、模仿等教学方法,体会作曲家斯美塔那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从而使学生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地演唱歌曲《我的祖国》。
2. 通过欣赏主题旋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感受音乐要素,理解音乐作品,丰富想象力,感受到河水奔流不息的情景。
三、知识与技能:1. 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生平及贡献,知道民族乐派的作品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民族情感的音乐共性。
2. 通过赏析,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国》,体会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歌曲演唱的音准、力度、节拍及调式色彩的变化,感受和体验音乐家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请同学们看两个词语“音乐”“情感”,有什么关系?音乐创作者,他们源于内心、生活的感受,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于是有了音乐。
而我们通过聆听音乐,联想到音乐描绘的内容,后产生情感。
2. 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力,听听这段音乐描绘了一幅流动还是静止的画面?二、《沃尔塔瓦河》主题1. 聆听音乐(引子)谁感受到了?这幅流动的画面像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聆听2. 再次聆听(引子)画面中两条曲折交错的线条,不仅代表着波西米亚群山中涌出的两股清泉,更代表了水的各种形态,它们终将汇成条条江河,最后奔腾的涌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3. 聆听主题4. 作者及作品简介这两段音乐的作者是捷克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斯美塔那。
捷克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国家,几千年来深受周围大国的压迫与侵略,但捷克人民面对强大的侵略势力毫不畏惧。
初中音乐_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_春江花月夜_音乐_初中_《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情感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2、能力发展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熟悉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3、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旋律发展手法“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结构特点。
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鱼咬尾”和“换头合尾”变奏法的结构特点。
(2)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简单合奏协作能力与群体意识。
2、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民族调式的风格。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一)声像呈示行为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取其容量大,手段新,刺激感官强度大等优点,灵活再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强视觉享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并将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引导到理性的分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二)启发诱导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对音乐“不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心理状态,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创设意境、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以主题因素的发展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各乐段的分析与描述,层层深入音乐的意境,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
初中音乐_《天山之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天山之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课题:《天山之音》授课人:学校:班级:七年级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青春舞曲》,增进对我国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熟悉并学会歌曲。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演唱《青春舞曲》,并要求学生学习、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感,把握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熟练的演唱歌曲,声音要求轻快、活泼、富有弹性。
教学难点:解决旋律中带附点的节奏、相近旋律进行中的小差异。
教具:多媒体、钢琴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歌唱导入《在那遥远的地方》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播放新疆的接单介绍以及新疆歌舞。
二、新课1、聆听《青春舞曲》范唱。
2、学习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
教师给出节奏型,带领学生边唱边打节奏,并在节奏中加入歌词。
3、视唱乐谱。
教师教唱。
4、填词演唱。
教师弹琴分句教唱,并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等难点。
5,、完整演唱歌曲。
跟琴完整演唱。
6、再听歌曲《青春舞曲》范唱,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7、跟伴奏,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知识拓展1、欣赏注入现代音乐元素的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让大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欣赏新疆手鼓、冬不拉音乐,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新疆音乐及其典型乐器。
四、小结。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较差,音的长短、节奏与节拍等都还基本不懂。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新疆歌曲,我分析我们学生可能在节奏上面遇到问题,所以在学唱歌曲环节我设计了歌曲的主要节奏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唱歌曲。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自小很少接触音乐,对于音乐学习的缺乏造成自信心和主动性的缺失,不愿意也不敢去主动表现自己,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的鼓励与引导,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学习音乐中来。
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学会《青春舞曲》,能在课堂上感受新疆音乐的美,能引发学生对于新疆音乐的学习情趣。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八年级第五单元《彩云追月》教材分析:歌曲《彩云追月》是由词作家刘麟根据作曲家任光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乐意境改编而成,歌曲描绘了在清澈透明的月夜中,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优美意境。
合唱形式的使用,更增添了月夜的神秘感,令人遐想。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在演唱和欣赏《彩云追月》基础上,感受、体验中国民族乐曲的意蕴之美。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彩云追月》,能够在有感情地演唱基础上体验《彩云追月》二声部合唱部分乐句,初步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过程与方法:示范、聆听、体验、演唱、合作创编等方法。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歌曲意境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彩云追月》。
三、教学难点:切分音及休止符的演唱。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出色的表现会让人刮目相看,在今天的音乐课上,究竟谁能脱颖而出,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二)新授过程:1、首先,请同学们集中精力观看大屏幕,动动脑筋猜个谜语吧!有时落山腰,有时挂树梢,有时像圆镜,有时像镰刀。
(打一天体)。
好,请手举得最高的那位同学回答。
师:对,是月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对《彩云追月》。
2、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首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都唱了些什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A、如果是欢快的你就拍拍手 B、如果是优美的,你就点点头 C、如果是悲伤的,你就举起手)好,歌曲欣赏完了,谁来发表一下你的高见?。
3、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接下来让我们边看歌谱歌词,边聆听歌曲演唱,边思考三个问题:(1)、歌曲是几拍子?其强弱规律是什么?(2)、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3)、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请合作小组进行探究学习,展示合作学习结果。
(4/4 强、弱、次强、弱;齐唱、合唱; A+B 两段体结构。
初中音乐_歌唱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风格。
2、认识附点音符,能够准确的读出与演唱带有附点节奏的旋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聆听、视唱曲谱等方法,使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及旋律。
2、通过欣赏歌曲、分析演唱情绪等方法,正确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3、通过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进行演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资料、欣赏重要场合的升旗等画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人民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2、拓展欣赏《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和人民的浓浓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为理想而读书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1、弱起节奏的掌握。
2、歌曲风格的正确表达及声音、感情的处理。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视唱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片段《歌唱祖国》)师生问好。
二、导入:相信刚才的这段视频大家都不陌生,视频出自哪?(生:2008奥运会开幕式)是呀,我想2008年8月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会永记在脑海深处。
因为我们完成了自己的百年梦想,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
在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中,第一首歌曲的演唱震撼了现场及电视机前的亿万万观众,这首歌的歌名为?(歌唱祖国)。
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都非常熟悉,谁来说一下你对它还有哪些了解?(教师提示:比如它的词曲作者,它是如何诞生的?)生交流。
好,让我们从下面的视频中寻找它背后的故事(播放视频资料《歌唱祖国》的创作背景)三、作曲家简介及创作背景从这段资料中,大家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过程。
那你知道这首歌创作于哪一年吗?(1950年)对,它是王莘在1950年创作的。
让我们一起走近它的词曲作者——王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字。
(出示资料——王莘简介)请同学交流对作者的认识。
(归纳提炼知识点)师点评、总结:这首歌的词、曲创作都出自王莘教授一人之手,实属难能可贵。
初中音乐_《红旗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管弦乐《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2、抒发对“国旗”、“国歌”热爱之情和对幸福生活乐观向上赞颂。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乐曲,分析音乐调性,掌握乐曲内容,体会音乐情绪。
2、能够利用音乐表现手段,感受乐曲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感受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起以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景,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知识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红旗吗?你们在升国旗仪式时心情怎样?假如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有何感受?让我们来听作曲家吕其明是怎样用音乐语言来歌颂红旗。
(第一遍聆听)教师:好,下面请同学谈谈感受。
你们在乐曲中听到哪些非常熟悉的音调?学生1:乐曲中始终听到《国歌》音调,最后听到《东方红》和《国际歌》的音调。
2:乐曲气势宏伟,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是吕其明1965年写的一首标题性管弦乐曲。
同学们也都搜集了吕其明的相关资料,让我们把资料展示出来,一起来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吕其明,1930年出生于安徽无为。
1949年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等四十部电影作曲。
此外,还创作了管弦乐曲《红旗颂》等十余首大中型器乐作品和群众歌曲。
他的电影音乐善于通过富于概括性的音乐主题来塑造人物形象;他的交响音乐则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我们今天欣赏的是他的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
三、深入歌曲内容再次欣赏音乐,请学生划分音乐层次。
(第二遍聆听)学生:音乐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万众欢呼的热烈场面;第二部分是描写时代步伐,奋勇前进;第三部分是描写歌颂祖国、歌颂党。
教师:同学说得对,《红旗颂》这首乐曲是曲作者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五星红旗指引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以《国歌》为素材,引出歌颂红旗的主旋律,并应用丰富的音乐语言对红旗的歌颂。
之所以有这样的宏伟气势,也是曲作者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初中音乐_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乐_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设计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标:能够⽤⾃然圆润的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温柔抒情的情绪演唱《让世界充满爱》。
2.过程与⽅法⽬标:通过欣赏、演唱、感受作品的创作特点,知道《让世界充满爱》这⾸歌曲在流⾏⾳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创编练习,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标:通过学唱歌曲,体验作品的情感,懂得和平的珍贵,知道只要⼈⼈献出爱⼼,世界将更加美好。
充分唤起学⽣因祖国强⼤⽽带来的民族⾃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能⽤⾃然的声⾳准确地演唱《让世界充满爱》,并感受作品中的情绪、情感,同时让学⽣了解流⾏⾳乐的发展过程,并深切体会,因祖国强⼤⽽带来的民族⾃豪感。
2.难点:演唱过程中把握作品三部分的演唱情绪。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掌握应学的知识,使⽤多种教学⽅法,调动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导⼊新课“⾛进⾳乐课堂,让⾃⼰成为⾳乐的⼀部分。
”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乐课堂。
我给⼤家带来⼀段视频,请同学们通过平板⼀起欣赏,(节选⾃《战狼⼆》中的⼀段视频),请同学们谈⼀下⾃⼰的感受。
教师⼩结:当枪⼿看到中国国旗飘扬,他们⼤声说“是中国⼈,停⽌射击”时,我深深感受到因祖国强⼤⽽带来的尊严和⾃豪感。
视频中扔掉的枪⽀,则代表⼈们对和平的期待,希望世界远离战争,永远和平,让世界充满爱。
这也是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欣赏、感受歌曲1.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传递出来的情绪。
师:让我们⼀起来欣赏这⾸歌曲,同时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2.请同学们通过平板完成以下问题。
(通过“⼀对⼀“教学系统的教师提问把选择题推送到学⽣平板,学⽣欣赏后进⾏选择并涂鸦上传,教师进⾏主观题统计,查看学⽣整体完成情况,并检查部分学⽣的涂鸦,进⾏分析讲评。
)播放课件出现以下选择题:歌曲的速度: A 快板 B 慢板歌曲的情绪: A 温柔抒情地 B活泼激情地3.再次欣赏歌曲,让学⽣感受歌曲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并⽤简单的律动表达出来。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牧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分析音乐作品。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演唱形式给听觉带来的震撼。
3、指导学生用舒展的声音演唱《牧歌》,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用舒展的声音演唱《牧歌》,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
2、感受蒙古长调歌曲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视频导入请同学们观看由呼斯楞演唱的歌曲《万马奔腾》的视频,请你说出这是一首哪个民族的民歌。
师:简介马头琴。
师: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一首新歌——《牧歌》。
三、演唱草原的歌——《牧歌》1、师:请同学们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各有什么特点?生:(曲调悠长、宽广抒情,速度稍慢,节奏舒展)2、再听,请说出歌曲有几个乐句?歌中都出现了哪些事物?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两个乐句,像这种由一个乐段构成的曲式叫一部曲式或一段体,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音乐意境。
这首歌形象淳朴且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生活的热爱。
3、比较两句: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上句:蓝天白云——音高上句在高声区围绕着五度音5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
下句:绿草羊群——音平下句转入以1为中心的围绕进行,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低回婉转的旋律,犹如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
4、用”u”模唱旋律。
缓吸缓呼,可以设想去闻花的芳香状态去歌唱。
5、教师弹琴,学生随琴演唱。
6、(提醒学生注意调整呼吸,缓吸缓呼,咬字吐字要清晰,要唱的自然而舒展。
)闭上眼睛想象,我们现在已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深深的吸一口气,就象已闻到了泥土和绿草的清香,心情非常的舒畅,心旷神怡的感觉。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去演唱首歌曲。
初中音乐_《唱脸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唱脸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京剧唱腔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能用铿锵有力、开阔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净行唱腔的韵味,从中简单了解脸谱、京歌、拖腔、锣鼓经等知识。
3.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示范、欣赏、分析、创编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文化及风格特色,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
二、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唱脸谱》中休止符的把握和拖腔的演唱,以及锣鼓经的演绎。
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1、观看京剧《卖水·表花》选段,看一看这是哪种艺术形式?2、对于京剧有何了解?老师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脸谱的有关知识。
4、脸谱的主色象征着人物的品质、性格和气度,所以“净行”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大花脸”。
5、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走进京剧,学习由闫肃和姚明搭档创作的歌曲——《唱脸谱》。
(三)新课教学:1.完整初听:几种角色演唱的?歌曲由A、B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模仿了旦角唱腔,甜美委婉;第二部分模仿了净角唱腔,粗犷嘹亮。
歌曲中还有人说英语?对,这种融合了京剧唱腔和流行音乐风格的新歌曲题材就叫做“京歌”。
2.复听(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歌曲的节拍。
在京剧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四四拍一板三眼。
3.节奏:针对歌曲的节奏练习。
4.旋律(钢琴伴奏):①强调歌唱状态。
②教师单手旋律,逐句教唱,并讲解其中的重难点。
③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曲谱。
5.填词演唱(钢琴伴奏)①老师范唱一句,同学们模唱一句。
②同学们自己完整唱一遍)③强化:针对弱拍起唱、前倚音、上波音、切分音、拖腔等难点进行解决。
④同学们再自己完整唱一遍。
⑤强化:拖腔。
6、完整演唱①带入第二三段的歌词完整演唱。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牧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牧歌》教学设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少数民族与其独特的风俗民情、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情深深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探秘。
今天,我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蒙古族,感受体验来自大草原的异域风情。
一、教材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辽阔的草原》。
本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牧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
《辽阔的草原》是本册教材中唯一以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课,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
歌曲《牧歌》总体上可以看作是由词曲同步的两大句组成,旋律起伏不大,第三句有较强的对比性。
歌词在语态上流露出强烈的感叹、赞美之意,蓝天、白云、绿草、羊群展现一幅令人神往的草原画卷。
二、教学目标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我依据教学实际,从《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制定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地域及民族风俗特点,通过动听的旋律表达内心对蒙古族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2、在参与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体验歌曲辽阔的情绪和动感的旋律。
3、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牧歌》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学唱歌曲《牧歌》。
三、教法学法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看看大草原的风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直观性强、信息面广的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草原之施的情境,用大草原的民族风情之美、自然风光之美、音乐艺术之美吸引学生,展开认识草原—走进草原—歌唱草原—赞美草原四个环节的教学。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视唱简单的乐谱,在教学中,我主张让学生自主学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认识草原为在一开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在蒙古族民歌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的听觉上产生冲击,用草原上的一种语言欢迎大家的到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出主题,让学生谈谈向往中的大草原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对大草原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年级六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飞来的花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学生对老师充满感激的真挚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诵、唱、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和合唱所带来的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表现和演唱形式以及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作品和谐的和声效果。
教学用具课件、课本教材分析《飞来的花瓣》全曲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及感激之情。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的旋律中,休止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生动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谆谆教导的感激之情,形成了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
第二乐段采用了混声合唱的形式,旋律更加舒展、开放,逐渐进入高潮,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最后把歌曲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令人感动,令人遐想。
这首歌曲在演唱上突出了力度记号在表现作品意境上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整堂课始终围绕"花瓣"展开,以情感体验和表现为主线,借用视、听、唱、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品味歌曲所表现的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通过对比欣赏,了解(混声)合唱歌曲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在思想上、行为上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音乐基础较弱,所以在上本课时首先应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而歌曲情感的表达离不开音乐要素,因而在上欣赏课时要把音乐要素放在首位,体会在歌曲中节奏、力度、和声等对于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那熟悉的旋律中走入音乐室,老师的形象历历在目。
2、师:还记得这首歌吧,你们会唱吗?可以试着唱一唱吗?这首歌曲运用了怎样的演唱方式?(生答)(出示声乐的演唱形式)(设计思路),引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引发对老师的怀念感激,从而引出本课题。
二、师生合作,欣赏歌曲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中,老师与我们朝夕相伴,无怨无悔的教育着我们、辛勤的培育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满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来欣赏另一首赞美老师的混声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
(出示歌名)(一)完整欣赏歌曲让我们一起完整聆听男女混声合唱《飞来的花瓣》。
思考:1、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歌曲的演唱形式以及歌曲的结构?(生讨论)介绍混声合唱师:“歌曲采用了混声合唱的表现形式。
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
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
”(课件展示混声合唱的声部构成)(设计思路)学生简单初听歌曲,引起共鸣,了解什么是混声合唱。
(二)欣赏歌曲A段1.朗读歌词师:“花瓣飘飘扬扬的洒落,谁想知道上面有什么秘密呢?这些花瓣将飘向何方?你能深情地把它读出来吗?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在朗读的呢?”(亲切地、喜悦地、感激地)2.试画旋律线(1)师:“原来啊,这些都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写给老师的信。
有的为了问候,有的为了表达思念……听见大家那么动情地朗读,他们也想到现场来表现一下,听,他们用了怎样的方式?(演唱)确切的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演唱方式?”(齐唱)师:“同学们能试着画出旋律线吗?旋律线很平稳还是起伏较大?这么平稳的旋律像是学生在对老师……?”(旋律平稳;像在向老师说悄悄话,表达思念之情…)(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画旋律线,感受旋律起伏对音乐表达所起的作用。
(2)再听录音(注意弱起起唱)师“一边想象,一边哼唱,一边体会情感。
”3.认一认休止符(1)师:“学生们是多么的思念老师啊!接下来,你从歌声和旋律线中又发现了什么?”(课件点出休止符)"在音乐记谱中,表示声音静止或停顿的音乐记号是休止符"(出示休止符)(2)比一比师:“休止符在这儿有什么作用呢?”(轻盈、灵动)师:“请对比聆听两种效果的演唱,有与没有休止符对于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吗?”(3)说一说师:“在这儿,歌声虽然间断了,但情感的表达间断了吗?”(声断而情不断)学生试唱(注意提醒学生休止符)(设计思路),学习休止符,体会在音乐中运用音乐记号对于音乐情感表达的作用。
(三)欣赏歌曲B段1.完整欣赏B段(1)思考:“请仔细听,歌曲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力度、旋律线等)师:“力度更强了,旋律的起伏更大了,情感的表达进入了高潮,这些都让我们感觉歌曲的情绪变得?”(学生试画旋律线)(2)对比A段旋律线,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前面的歌唱时而平稳时而深情的,而后面的演唱情绪就变得?那你能听出这热烈的情绪是通过歌曲哪些地方的变化来体现的呢?”(力度、旋律起伏、演唱形式等)2.细节欣赏(1)感受和声效果师:“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了混声合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什么呢?如果采用独唱,效果会怎样?“这些祝福和思念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作曲家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能更充分,更能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情这种效果,并把情感的表达推向了高潮。
”①重听师:“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
”②试唱师:“歌曲最后一句给你什么感觉?”(深深的不舍的对老师的依恋)“让我们也通过唱一唱来体验一下吧。
”(设计思路),通过比较和引导学生试唱,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混声合唱的魅力。
(2)体会情感表达师:歌曲中"一句'回答老师'重复了几(三)次,这几句和前面乐句有什么不同呢?(强拍起,不再是弱拍起唱)(课件展示)给你的感觉?(对老师想说的话太多,意犹未尽。
)师:作曲家运用音乐要素来加深情感的表达,同学们,歌曲中的力度记号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力度记号)学生试着演唱“三个回答”,再一次体会力度记号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四)完整欣赏作品师:“这首《飞来的花瓣》由望安作词,由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瞿希贤作曲。
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知道歌曲的演唱形式由齐唱转为了混声合唱;情绪由平稳的倾诉转为了激动的表达,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如诗的意境感动了无数的人们,作为经典曲目,它成为了许多合唱比赛和音乐会的保留歌曲而广为传唱。
让我们随着合唱队的演唱再一次完整感受这份对老师的浓浓深情和感激之情。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欣赏廖昌永《老师我总是想起你》师:廖昌永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唱到高潮时几度落泪,他想起了他的恩师周小燕教授对他许多无私的帮助。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他们帮助我们学习,牵挂我们的生活。
也许从没发生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平凡之中见真情,我们犯错时那鼓励的话语,我们成功时那会心的微笑……无不透露出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难怪有的同学说,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其实歌唱、赞美老师的合唱歌曲还有很多,今天我们欣赏到的这首只是其中的一首。
还有《我爱米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啊,老师,妈妈》《老师,你好吗》也是非常动听的歌曲。
(设计思路),通过聆听这首歌曲,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师恩,从而理解作曲家是怎样通过音乐要素来表达对老师的无比感激之情。
四、交流收获,结束本课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的收获是?(学生讨论)2.结束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学们请永远不要忘记对我们谆谆教诲的老师,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下课的时间到了。
你有收获,老师为你高兴;下课!飞来的花瓣《飞来的花瓣》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在思想上、行为上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音乐基础较弱,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只是单纯的听听歌、唱唱歌,特别对于基础乐理知识简单地懂一点点,怎样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是首要关键。
所以在上本课时我首先应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而歌曲情感的表达离不开音乐要素,因而在上欣赏课时把音乐要素放在首位,体会在歌曲中节奏、力度、和声等对于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性。
即达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又使学生懂得了一定的乐理知识。
《飞来的花瓣》效果分析一堂欣赏课下来,学生还是收获挺多的,即达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又使学生学习了一定的音乐知识。
通过欣赏,学生知道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去尊重自己的老师,可以试着怎样通过音乐来彪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欣赏本课,学生了解了音乐要素在音乐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学习了什么是混声合唱,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从来没有接触过混声合唱,通过今天的学习,使他们体会到了合唱的魅力,并丰富了他们的音乐视野,效果较好。
《飞来的花瓣》教材分析《飞来的花瓣》是一首优美的小诗。
全曲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及感激之情。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的旋律优美抒情中,休止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生动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谆谆教导的感激之情,形成了一种声断而情不断的艺术效果。
第二乐段采用了混声合唱的形式,旋律更加热烈、开放,音乐逐渐进入高潮,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和不舍之情。
最后把歌曲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令人感动,令人遐想。
这首歌曲在演唱上突出了力度记号在表现作品意境上的作用。
《飞来的花瓣》评测练习一.问答题:1.《飞来的花瓣》运用了那些力度记号?请你写出来。
2.音乐要素指的是?3.什么是休止符?4.歌曲运用的演唱方式?5.声乐的演唱方式有哪些?二.学生分组练习四四拍指挥图示,教师指导,个别学生上台演示。
《飞来的花瓣》课后反思《飞来的花瓣》是一首欣赏歌曲,但为了学生们感受合唱的魅力,我采用聆听与比较的形式,并在欣赏中辨别不同段落的情绪,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设计一个个的问题,我将相关的歌唱方法、音乐知识、歌曲感情体验与处理融入到欣赏过程,尽力使学生对歌曲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鉴赏的程度上来但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经过仔细思考,我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老师所创设的课堂氛围还远远不够,还远远不够激发学生的爱师重教情感,还远远不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