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非洲华侨华人生存状况及其与当地族群关系
![非洲华侨华人生存状况及其与当地族群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c15d9e10975f46527d3e18b.png)
Z h o u H a i j i n
( I n s i t t u t e o f A f i r c a n S t u d i e s , Z h e j i a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n h u a 3 2 1 0 0 4, C h i n a )
,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 i mmi g r a n t s nd a t r a n s i t i mmi ra g t i o n .T h e y b e c o me mo r e nd a mo r e a c t i v e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d e v e l o p —
Ke y wo r d s : Af ic r a;Ov e r s e a s C h i n e s e ;L i v i n g C o n d i t i o n;E t h n i c Re l a t i o n s
Ab s t r a c t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y p r o mo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t e mp o r a r y S i n o - - A f i r c a n r e l a t i o n s h a s b r o u g h t he t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 . me n t o f b i l a t e r l a n o n — g o v e r n me n t a l e x c h a n g e s ,a n d mo r e nd a mo r e C h i n e s e g o t o A f r i c a t o w o r k,s t u d y a n d l i v e . T h e Ov e r s e a s C h i n e s e i n Af i r c a h a v e o v e r o n e mi l l i o n,a n d he t y c a n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hr t e e t y p e s :l a b o r mi g r a t i o n
如何保护海外的华
![如何保护海外的华](https://img.taocdn.com/s3/m/785a2add33d4b14e852468e7.png)
4、中国政府要加强对境外华人、侨 民和机构权益的保护。对发生动乱或 遭受战争灾难的国家,要及时的采 取安全的撤侨、移侨措施确保其生 命安全,同时还要通过驻使馆人员 与所在国家进行沟通确保其境外资 产不受进犯或对其经济损失赔偿其 一定的费用。
总而言之,保护和拓展中国的海外利 益就要维护好华侨华人的利益。随着中国 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社 会的程度日益提升,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 到海外去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到海外投 资,会有更多的资本到海外寻求新的机会。 中国的国家利益也会在不断的延伸与扩展。 因此加强保护海外的华侨华人,切实的保 护他们的权益应当也必须成为一切侨务工 作的着手点。
中国对本国海外侨民的保护措施:
在海外发生严重的骚乱事件,海外公民生命或财产遭 受损害时,我国政府一般是通过外交渠道加以解决,或者 通过使领馆实施保护和救助。但是,这些方式的作用相对 有限。我们知道任何时候,安全都需要一个较为全面而系 统的保护体系。海外公民的安全,同样需要一个多层次、 立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如何保护海外公民的人身和 财产安全,重视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已经非常现实而 紧迫地摆在我国政府的面前。
二、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现状
(一)经济地位 作为居住国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华人经济对居住国经济的工业化和现 代化发展(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以华人为首的少数派在东南亚 的商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东南亚的 华人对于当地居住国家而言其经济地位相 对比较高一些。
全球华人富豪500强
第五名,缅甸和老挝;缅甸、老挝华人都是由于历史和 政治原因而留下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缅甸华人 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并且从事牙骗生意,还发了大财。缅 甸和老挝政府军几次要围剿他们,都无功而返。 第六名,菲律宾、越南;菲律宾有三百多万华人,和新 加坡全国人口差不多。但由于目前中菲关系紧张,华人的处 境也不是很好。而越南对中国一直采取敌视的态度,因此越 南华人在社会上受到一定的歧视。 第七名,柬埔寨;柬埔寨在红色高棉时期,迫害过许多 华人,目前虽然柬埔寨政府调整了对华人的一些政策但华人 处境仍旧一般。 第八名,东帝汶;东帝汶由于经济相当落后。而且帝汶 人勇猛好斗,华人常常成为他们的欺负对象。 第九名,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反华事件时起彼伏, 华人处境非常糟糕。
《海外华侨华人》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
![《海外华侨华人》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54dd61514791711cc791767.png)
《海外华侨华人》课程作业《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正如此片开头所说,东南亚是世界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
自古以来,东南亚就是中国人移民海外的乐土。
然而,那里也包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华侨华人的辛酸泪。
在近代,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许多中国人背井离乡,定居他乡。
《安身立命东南亚》这个纪录片真实地讲述了华侨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
看完《安身立命东南亚》这部片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的感触良多。
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这一段历史,我从小到大几乎都没有听过。
历史书上从古到今几千年的历史,唯独少了这样一段。
看到那些老人流落异乡数十年,心里却还是惦记着祖国,盼望着在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够回到祖国和见到自己的亲人,我感动于他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感叹某些中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看到那位93师的退伍老兵黄家福,他每天都到将军的墓前打扫,其精忠如此,真让人肃然起敬!而当看到93师的残军为了得到在泰国定居的权利而答应泰国政府去帮助剿灭反政府游击队时,我再一次为这些海外同胞的遭遇感到心痛。
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和平的生活环境啊!当看到兴华学校里的那位老师时,他说的那番发自内心的话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说:“我们是爱国的,真的,自己是爱国家的,好像看起来是国家不爱我们一样。
有一种失落感,是不是我们就这样完了?”看到这里,我也在想:国家为什么不把他们接回来呢?大家都是中国人,他们当初也是为了远征才会流落异乡的啊!我再一次对中国远征军的命运深表同情,同时也折服于他们的坚强勇敢的生存斗志。
在东南亚,每个华侨华人都有自己的一部血汗史,其地区排华事件时有发生。
有些人的财产一夜之间被没收,自己奋斗半生得来的一下子化为乌有。
华人们在东南亚社会努力打拼,终于占有了华人的一席之地,却又遭到政府的无情打压…如此种种,只是东南亚,甚至是世界各地区华人的一个缩影。
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角落,那里总少不了他们拼搏的背影和道不尽的辛酸…。
侨情基本情况汇报
![侨情基本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337c8f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5.png)
侨情基本情况汇报侨情是指海外侨胞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状况,是我国对海外侨胞的关心和重视的体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海外侨胞对祖国的关注和参与愈发频繁,侨情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心海外侨胞的生活状况,我对侨情进行了调研和汇报,以下是我的汇报内容。
一、海外侨胞的基本情况。
海外侨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美洲、澳洲和欧洲等地区,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他们在海外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有的是留学生,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科技专家,有的是普通劳动者。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和国际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海外侨胞的生活状况。
海外侨胞在海外的生活并不总是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他们面临着语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障碍,有的还遭受着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同时,他们也要面对着思乡之情和与家人的分离之痛。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祖国的温暖和关怀。
三、侨情工作的开展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心海外侨胞的生活状况,我国政府积极开展了侨情工作。
通过建立侨务机构、开展侨务活动、制定侨务政策等措施,我国政府加强了对海外侨胞的关心和服务,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各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到侨情工作中,为海外侨胞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四、加强侨情工作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关心和支持海外侨胞,我们需要加强对侨情的了解和研究,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帮助。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侨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海外侨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帮助。
总结,侨情工作是我国对海外侨胞的关心和重视的体现,我们需要更加关心和支持海外侨胞,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优质的服务和帮助。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海外侨胞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享受幸福生活,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俄罗斯远东地区当代华侨华人社会经济状况
![俄罗斯远东地区当代华侨华人社会经济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414ab3d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8.png)
16俄罗斯是当代军事和经济强国,在石油、冶金、军工、航天、核工业等方面有着特定的优势。
而中国作为进出口大国,在经济、贸易上与俄罗斯有密切的合作。
正是这个良好的契机,使在俄罗斯远东发展的中国人数量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社会身份和发展格局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
从中俄建立友好关系和密切邦交以来,一部分有外贸意识和外贸经验的中国商人便开始踏入俄罗斯从事基础性的劳务,随着国际发展趋势不断深入和复杂,中俄贸易及各领域合作地不断加深,了解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社会经济现状和历史进程对于当今中俄关系的长远性研究和促进中俄外交关系的策略构建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远东华侨华人迁移的人数、社会经济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远东华侨华人的数量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苏之间已经有了小规模的劳务方面的合作,在两国关系稳固的背景下和高校外语专业语言人才交换培养模式下,中俄教育文化交流的推进激发越来越多的华人去俄罗斯进行交流文化、教育培训、就业与深造及多样性的商业活动,俄罗斯华侨华人的数量逐渐增加,多达50万人[1]。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的媒体夸大在俄华侨华人的数量,同时引起了该国民众的恐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经济博士希尔博明确表示:“俄罗斯目前有800万华人华侨,而根据中国远赴俄罗斯的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发展趋势,到了2010年华人华侨的数量将增加至2 100万,而到了2020年将增加至4 400万”,经查阅俄罗斯官方文献资料,该观点显然是夸张的,从1996到1999年,每年经俄中边界东段(远东和外贝加尔)边境通道进入俄罗斯的中国人为35—38万人;从2000年起增加到50—55万[2]。
这也说明俄罗斯远东华人华侨在俄罗斯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也是中俄互通有无的一个历史性体现。
厦门大学外文文学院的于丹红教授在其研究的“俄罗斯远东华人现状与形象”的学术研究中对“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的开始发展节点做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和分析,1992年是历史性标志的一年,这一年中俄宣布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中俄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中俄宣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首脑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之间建立友好合作,自2006年以来,互办“国家年”“语言年”“媒体年”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中俄双边合作全面发展,拉近了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也是赴俄人数逐渐增加的一个客观因素[1]。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099f61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6.png)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作为一群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并分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外华侨华人的规模和分布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海外华侨华人的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东南亚国家是海外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尤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为主。
同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有大量的华侨华人。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身份认同、工作机会、教育环境、社交网络等。
首先,身份认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海外华侨华人往往身处异国他乡,需要在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融入当地社会。
这需要他们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与本地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挑战。
其次,工作机会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至关重要。
在国外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新移民来说。
语言、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就业情况产生影响。
因此,一些海外华侨华人可能会面临就业困难和职业发展的挑战。
教育环境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的重点。
对于那些带着家庭移居到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他们需要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
在面对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时,如何帮助子女平衡中西教育,维护自身文化传统,成为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建立社交网络也是海外华侨华人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海外华侨华人数量众多,加入社区组织、参加社交活动等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扩大社交圈。
同时,社交网络的建立也为他们提供了求职、交流等方面的机会。
面对这些问题,海外华侨华人也有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维护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无论身处何地,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加强身份认同和自信心。
其次,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是融入社会的关键。
通过学习当地语言,他们可以更好地与当地人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就业和社交网络的建立。
边境地带的中心化:墨西哥传统华人的分布与生存发展
![边境地带的中心化:墨西哥传统华人的分布与生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b165e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f.png)
和乌雷斯等地区则鲜有华侨。1919 年当地华侨组织向联邦劳动部提供的数据表明,与美国接壤的墨西哥
索诺拉州华侨最多,共有 6078 人。该州 62 座城镇中有 58 座都有华侨居住③。不过当时该州的其他美国人
只对经营棉花种植园感兴趣,当地的华商则紧随美资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开店设厂。他们主要是原在美国
西部参加修建南太平洋铁路和德克萨斯州境内铁路的华工,在被美国解聘后来到墨西哥修筑铁路。此外
侨前来墨西哥修铁路的时间差不多。在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拐骗华工出国之风极度盛行,令人防不胜防。
到 19 世纪 70 年代后期,墨西哥有意来华招工,但没有成功。19 世纪 90 年代末起,外国公司直接从华南沿
海招工输往墨西哥,前去墨西哥的自由移民越来越多。就目前所知,墨西哥是拉美唯一有华侨移民经纪人
苦耐劳且工资低廉的华工,美国华侨遂成为招募对象。美国华侨是 19 世纪下半叶淘金潮开始后陆续来到
美国的。淘金潮源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则因 1846—1848 年美墨战争而起。这场战争导致墨
西哥北部包括加利福尼亚等州在内的大片领土被割让给美国。战后,美国掀起淘金热,大量外来移民前来
淘金,中国的淘金者基本上为广东沿海地区的贫苦农民。淘金潮结束后,大部分华侨留在美国,然后与陆
墨西哥革命后到 1927 年的十多年中,华侨人数仍然大增,可以解释的原因是,这一时期排华理念还只是在
墨西哥社会各阶层蔓延,在排华方面尚未采取大的实际行动,更重要的是,中墨直达航线在鼓励移民方面
仍在发挥巨大效应。然而此后墨西哥全国华侨人数暴跌,则说明在 20 世纪 30 年代墨西哥北部多州对华侨
已经大动干戈,强行驱逐出境。又有统计说,1921 年自美国到墨西哥的华工达 4 万至 5 万人,到 20 年代末
华人劳工生存情况恶劣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
![华人劳工生存情况恶劣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611dd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60.png)
华人劳工生存情况恶劣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在国内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海外华人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本文从海外华人的人口特征、海外华人在其社会内部的多样性和认同性、与祖籍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以及在居住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四个方面详细阐释了21世纪以来海外华人的变化,并对后疫情时代加强海外华人研究进行了思考。
华人劳工生存情况恶劣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1从人口统计特征来看,华侨华人的人口规模、来源地分布、居住地分布、国籍身份构成、性别构成、移民类型以及教育水平与职业流动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华人劳工生存情况恶劣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221 世纪以来,华侨华人的人口规模成倍增长,与20 世纪90 年代相比,翻了一番。
20 世纪9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华侨华人规模为3000 多万人;根据庄国土估算,2007—2008 年,华侨华人人数超过4543 万人; 2014 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华侨华人人数为6000 多万人。
华人劳工生存情况恶劣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3在近代历史上,中国的移民主要来源于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广东和福建成为海外移民众多、华侨资源丰富的第一和第二大侨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国政策的日益宽松,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通过留学、技术、投资、结婚、就业等渠道走出国门。
,掀起了持久的移民潮。
海外移民不再局限于福建、广东,而是遍布全国。
华侨的来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华人劳工生存情况恶劣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4根据国务院侨办2014 年公布的数据,华侨华人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是东南亚、北美、澳洲等传统移居地华侨华人数量激增,非洲、拉美、欧洲等地中国移民也日益增多;移民目的地也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吸引着中国移民的目光。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9639ee0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f.png)
海外华侨华⼈的⽣存状况海外华侨华⼈的⽣存状况华侨华⼈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的“独特机遇”,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量。
随着华侨华⼈的⼤量产⽣和国际影响的扩⼤,有关华侨华⼈历史和现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和政界的重视。
那么海外华侨华⼈有着怎样的⽣存状况呢?他们在外国中的政治经济等⽅⾯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地⽅,通过了解他们在海外的现状,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延续我们的中华民族,因为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他们很⼤⼀部分都是因为⽣活所迫,⽐如国内战乱、兵荒马乱、民不聊⽣。
移居或者说偷渡到国外,都是为了混⼝饭吃⽽已。
因此,早期在海外的华侨华⼈⼤都是靠为别⼈做苦⼒来维持⾃⼰和家⼈的基本⽣活,⽐较少有国内的达官显贵跑到⼀个⾃⼰完全陌⽣的地⽅⽣活,若是有,那也许是叛逃或者遭追捕的吧。
早期的他们在海外的经济条件差,地位⽔平低下,所以,当他们在海外遭受暴⼒时,他们往往⼿⽆⼨铁之⼒,只能任由摆布。
于是,他们当中会有很多⼈死于暴⼒或者贫困,能继续⽣存下来的,都是些能⼒⽐较突出的⼈。
⼏⼗年前的印尼中,就会存在有许多的暴⼒对待华侨华⼈的事件,因为当时华侨华⼈在印尼是处于弱势团体中的。
⽐如1947年发⽣在苏门达腊巨港的事件。
1947年,苏门答腊巨港荷军于元旦发动攻势,攻击扼守市区的印尼军,前后五⽇,双⽅伤亡极少,⽽华侨聚居的街道却变成了⽕海,商店住宅包括领事馆都被炸平。
印尼军民乘机纵⽕抢劫,华侨被炮弹击死者101⼈,被暴徒杀害者80⼈,死因不明者75⼈,受伤114⼈,财产损失较万隆更为严重。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也趋于稳定,各种展⼒排华事件也越来越少。
不过还是避免不了时不时的排华事件。
⽐如1998年在印尼发⽣的严重暴⼒排华事件。
由于当时出现全球经济危机,印尼经济状况也很差,印尼本地民众⽣活⽇趋艰难,于是他们就把发泄的⽭头对准了华侨华⼈,认为华侨华⼈占据了他们的很⼤⼀部分财富,他们要把华侨华⼈赶尽杀绝,起初骚乱发⽣在雅加达,5000多所建筑物被抢劫、焚烧,遭强暴的妇⼥达85⼈(其中⼤部分是华⼈妇⼥),后来骚乱蔓延到全国各地。
李新铸:南非华侨的领头人
![李新铸:南非华侨的领头人](https://img.taocdn.com/s3/m/f75905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1.png)
元,他们根本买不起。 渐渐 地,当地 黑 人敢 进 李 新 铸 的商店
了。看到他们 穿上中国 服 装 时脸 上流 露出 的欣喜 与满足,李 新 铸 决 定 把自己的商业 触角延伸到南非偏远的黑人城镇。此后, 李新铸的批零兼营的中国服装连锁店逐 步扩展到了北开普、自由州等 省,而他 重 质 量、讲 信 誉,任 何 有质 量 问 题 的产 品 都 可免费退换的灵活做法,受到黑人朋友的 欢迎和信任。
“必须有感恩之心,不能只顾 着赚钱,而忽略了和南非当地 百姓的交流和交往。当地百姓非 常淳朴、传统,要尊重和融入他 们之中,处好邻里关系,只有这 样,你的发展空间才会更大。”
居住,很受当地百姓欢迎。 对 那 些 来非 洲 工作 学习的中国 人,
李 新 铸 通 过自己的 亲身 经 历,希望 他们 把自己 当 成 当 地 的 一 份 子。“必 须 有 感 恩 之心,不 能 只 顾 着 赚 钱,而忽 略了和 南 非当地百姓 的 交 流 和 交 往。当地百姓 非 常 淳 朴、传 统,要 尊 重 和 融 入他们 之 中,处 好邻里 关 系,只有这 样,你的发 展 空 间 才会 更 大 。”
近三十年来美国华侨华人职业与经济状况的变化及其发展态势
![近三十年来美国华侨华人职业与经济状况的变化及其发展态势](https://img.taocdn.com/s3/m/57a7006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5.png)
作者: 朱慧玲
作者机构: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北京100037
出版物刊名: 八桂侨刊
页码: 22-26页
主题词: 美国 华人 经济 变化
摘要:近30年来,随着中美两国相关政策法规和经济全球化等国际大环境的变化,美国华侨、华人社会人口激增,人口结构变化巨大。
随之,华侨、华人的职业与经济状部分也发生着令人注目的变化。
美国华侨、华人职业与经济逐渐改变以中餐、洗衣制衣、杂货与中式食品超市等传统行业为支柱的局面,日益多元,迅速发展。
一方面,传统的唐人街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
在高科技和贸易领域大为拓展。
总体而言,美国华侨、华人经济呈现为边缘经济形态和前沿经济形态。
这表明,美华经济,一方面在美国主流经济中还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主流经济的边缘与前沿生存与发展潜力较大。
日本福清籍华侨与家乡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福清籍华侨与家乡交流的历史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d1b6b6d58fafab069dc020d.png)
福清人东渡日本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中叶就有福清人前往日本贸易。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福清冯淑等340人泛海通番”,(明:董应举《崇相集》第二册《谩言》)在海上遇风,被朝鲜李岖王朝连人带货一并解往辽东。
“咨称闽人向无汛本国者,顷前后获千人,皆市易日本”。
(明:茅瑞徵《皇明皇胥》卷一《朝鲜篇》)。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前往日本贸易的福建海商因遇台风漂流到朝鲜的就有1000多人(清道光《福建通志》、《通纪九明二》),其中也不乏福清人。
因倭寇(中国人对14至16世纪经常骚扰朝鲜和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的简称。
)侵扰而流落海外的福清人也不少。
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福清,不但抢夺财产,还掳掠人口贩卖外洋为奴。
福清人俞体仪和俞添祖的儿子均是被倭寇掳掠出去的。
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倭寇仍在福清新厝一带掳掠人口。
被掳掠到外洋为奴,或是逃往海外谋生的福清人也成为华侨。
从明朝中叶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福建沿海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商人要求扩大市场,加强海外贸易,积极贩货到海外。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福清人林清与长乐船户王厚商造钓槽大船,请郑松、王一为把舵,郑七、林成为水手,金土山、黄承灿为银匠;李明,习海道者也,为之向导;陈华,谙倭(日本)语者也,为之通事”(王在晋:《越镌》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三期),由长乐起航,前往日本贸易。
此后因经商而滞留、移居日本的福清人渐多。
当时日本政府曾划长崎为开放口岸安置他们。
福清海商船主林太卿(字楚玉),1609年东渡到鹿儿岛,在当地娶妻生子,1619年全家移居长崎。
另一福清人何高材(字毓楚),也是海商船主,1628年移居长崎,1671年逝世,葬于长崎。
随兄移居安南东京(今越南河内)的魏之琰,从事安南东京至日本长崎的海上贸易,娶东京王族武氏之女为妻,门庭显赫。
大越嘉宗阳德元年(1672年),魏携两个儿子和仆人自安南移居长崎。
由于日本也是崇奉佛教的国家,当时也有不少福清人是因弘扬佛法而移居日本的。
早期华侨华人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以东南亚洪门为例
![早期华侨华人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以东南亚洪门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1c22b38eefdc8d376ee32f1.png)
关于 “ 洪 门” , 孙 中山先 生在他 所著 的 《 孙文学说 》 出远门时都可 以向兄弟们寻求帮助 , 有 的会员在死后还要 有一 段记 载 : “ 洪 门者 , 创设 于 明朝遗 老 , 起于康 熙时代 。 靠兄弟 为他料理后事 , 举行祭祀仪式。这使洪 门在移 民社 乃欲 以民族 主义之根苗 , 流传后代 , 故 以反清复明的宗 旨, 会里扮演 的角色更具有合理性 , 无形中满足了远离家庭和
文 史 论 苑
早期华侨华 人共 同体 的生存 与发展
— —
以 东南 亚 洪 门为例
夏 雪
2 0 0 0 2 0 )
( 上海社会科 学院 国际关 系研 究所 ,上海
摘要: 海外 洪 门是 华侨 华人 在所在 国生存与发展 所依存 的组织共 同体 。为 了维持在 海外世界的 生存 , 他 们
的洪 门又成为维护本帮利益的组织 , 历经几十年而不衰 。
( 一 )互 助 功 能 在 心 理 上 满 足 了移 民的 回 归感
( 三)带领 华人群体反抗所在 国政府暴政
海外 洪 门历 时近一个 世纪 而不衰 , 与他 们组织领 导 东 南亚的义兴会 、 义福会 、 大伯公会等都把 会员问的 华 人下层 群众反抗 政府暴政 , 维 护华人群众 利益有很 大
念 的束缚 , 派系林立的洪门也经常发生内部冲突。
一
社会里保持 了持久 的生命 力 , 满足每个人 的回归感 。
( 二 )仲 裁 华 人 之 间的 纠 纷
、
互助 : 内部生存与利益 的平衡
移居海 外 的华人 面对 的是险恶 的 自然 环境 的逼迫 、
由于当时洪 门基本囊 括 了全部 的海外华人 群体 , 华
华侨
![华侨](https://img.taocdn.com/s3/m/eda2e8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6.png)
“华侨”一词的由来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 “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 “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法规定义
华侨、归侨是指哪些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 的中国公民。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为了适应工作中的需要,国务院侨办等有关部门对上述概念做出了具体解释: 一、华侨 是指旅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一)“旅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 居留不少于18个月。 (二)尚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公民,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 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 (三)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 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截止2010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约4543万。
就整体而言,近30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数量的迅速增长和教育及经济水平快速提升。近年来,由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新移民的大量增加, 加上海外传统华社人口的自然增长,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已有较大增幅。而相对于老移民,新移民的教育水平和经 济实力有较大的提高。新移民中,有近1/3为来自港台和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及其眷属,与老移民多为农民有根本 差别。
分布范围Βιβλιοθήκη 从大洲分布来看,亚洲为3627万人,占78%;美洲890万人,占15%;欧洲170万人,占5%;大洋洲100万人, 占1.7%;非洲10万人,占0.3%。
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c146b0d844769eae009edcc.png)
[收稿日期]2007-05-24[作者简介]黄素芳,女,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讲师。
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黄素芳(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关键词]泰国;华侨华人;研究[摘要]尽管几十年以来,中外学术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学术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研究仍然存在着被忽视和研究不够深入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本文试图对目前中外学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进行简要的回顾,并对之进行一些粗浅的评析。
[中图分类号]D634.3.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25(2007)03-0022-08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就目前学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的研究来看,西方学者的研究较早,尤其是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学者研究泰国华侨华人的鼎盛时期。
美国学者斯金纳对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独有贡献,其著作《泰国华人社会:史的分析》[1]是系统研究泰国华侨华人的最经典的著作之一,也是研究泰国华侨华人的学者必读的参考文献之一。
除了斯金纳之外,其他学者对泰国华侨华人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
从本人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最早以专著来论述泰国华人的是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布赛尔,其专著《东南亚的华人》[2]第三卷第9~19章的内容涉及泰国华侨华人的移民史、社会生活和商业发展、20世纪泰国对华人的同化政策等。
认为泰国的同化政策,主要是在身份认同和华人教育方面,促使华人逐渐的同化入泰国社会,但作为整部专著的一部分,该部分内容比较简略。
继布赛尔之后,关注泰国华人的是兰敦,其著作《泰国华人》[3],评价20世纪初期在泰国的同化甚至是排华政策下华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
本书类似一部调查报告,关注的是泰国20世纪初期民族主义勃兴的背景下,泰国排华政策的实施及排华政策对华人在工业、贸易、采矿业、教育、移民等方面的影响。
作者认为泰国华人在泰国同化政策下,已经很难区分华人和泰人。
对早期中国人移民与定居泰国的历史涉及较少。
也门华人华侨发展现状
![也门华人华侨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05ef7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b.png)
也门华人华侨发展现状
由于也门局势动荡不安,也门华人华侨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多种挑战。
他们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人道主义危机、经济困境和外交孤立等问题。
许多华人华侨被迫离开也门,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然而,他们也面临着签证和旅行限制、国际社会对也门的关注度有限等问题。
尽管如此,也门华人华侨在困境中仍然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他们积极寻求各种机会,通过创新和努力,在也门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们建立和扩大商业网络,为也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们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也门的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支持和帮助在也门的华人华侨。
中国驻也门大使馆一直与在也门的华人华侨保持密切联系,提供必要的领事保护和协助。
中国政府还通过各种渠道向也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缓解当地人民的困境。
总的来说,也门华人华侨的发展现状是复杂而多元的。
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在也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和帮助他们。
东南亚各国华人情况
![东南亚各国华人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8b9e820312b3169a451a4ea.png)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现有华侨华人560万,占该国总人口的24.61(1999年上半年全国总人口2271万),仅次于马来族而居第二位。
80年代,华侨华人占该国总人口的32%。
然而,时至今日,华侨华人人口比例下降。
究其原因,有的认为是由于以往华族大家庭的观念已不复存在,目前多数家庭以小家庭为主;华族由过去的早婚,注重生育数量变为现在的迟婚,注重生育质量等原因所致2。
华人在西马和东马都有分布,以西马居多(占全国华人总数的85%以上)。
西马华人较多的州有槟榔屿、雪兰莪、霹雳、森美兰、马六甲和彭亨等,在玻璃市、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等州的华人少。
东马的华人占全国华人总数不到15%,其中大多数分布在沙捞越州。
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大多来自广东和福建,少数来自海南、广西、浙江、上海等地。
马来西亚奉行出生地原则,多数华人已加入当地国籍。
马来西亚政府一贯执行马来人优先政策,即在政治上维护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在经济上给予马来人种种优惠,扶持马来人经济;在教育上建立以马来语为中心的国家教育体系等等。
由于在该国的非马来人中华人占大多数,因此马来人优先的政策首先是针对华人的。
1971—1990年,该国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的核心是要对贫困阶层人数居多的马来族采取扶持、优惠措施,以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该政策的实施结果在扶持马来族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使以马哈蒂尔为首的政府认识到过份强调种族差别的政策并不利于该国经济的发展,因而在1991—2000年实施的新国家发展政策中,虽然政府扶持马来人经济的决心没有变化,但策略有变化,即强调各民族“平等发展的原则”,强调增强土著经济的竞争能力,因此有利于华人经济的发展。
马来西亚的执政党-国民阵线,由14个政党组成,其中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以及以华人为主的民政运动党(简称民政党),是其主要成员之一。
最大的反对党-民主行动党也是以华人为主。
在1999年11月的全国大选中,由于安瓦尔事件而造成马来人的分裂,执政党和在野党都在激烈地争夺华人选票。
广东安置东南亚归国华侨最多
![广东安置东南亚归国华侨最多](https://img.taocdn.com/s3/m/655fce3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d.png)
广东安置东南亚归国华侨最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意识形态以及战争等原因,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生存与开展受到限制,许多华侨华人甚至遭到迫害与驱赶,被迫逃难回到中国,或者逃亡到欧美以及世界各地。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前后接待和安置了五批归国难侨。
前三批由于规模较小,所以绝大多数是以分散安置的原那么安排回原籍或者各种行业部门工作。
而第四、五批因为规模巨大,导致国家对归国难侨的安置政策由分散安置向集中安置转变,华侨农场的数量和规模也因此有了长足的进展。
华侨农场是中国政府集中安置归国难侨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是中国安置归国难侨的最主要方式,而这些农场的生存开展已经成为农场所在地区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局部。
广东的华侨农场数量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总量的27%,分布在14个地级市,总人口29.5万人,占全国总数的49%。
安置归国难侨的人数那么占到40%。
归难侨到粤开辟新家园“华侨农场是在特殊历史时期设立的特殊单位。
”时任广东省委统战部侨务综合处处长吴晓生介绍,1951年12月,全国第一个华侨农场——广东省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珠江华侨农场前身〕在万顷沙一带成立。
此后,全省各地为安置归侨陆续兴办华侨农场,同时向知识青年敞开了大门。
到1978年底,广东共兴办了23个华侨农场〔不含当时海南5个华侨农场〕,安置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8.4万名归难侨。
1978年10月从越南来到大旺的场景,至今印在苏春福的脑海里:“放眼望去,一片山野都是甘蔗林和香蕉树,房子也破旧不堪。
刚抵达的时候,一些人不愿意下车,有的女同胞还哭了起来。
”苏春福坦言,不少人之前住在越南的大城市里,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不错,心理落差自然大,后来也渐渐适应了。
像苏春福一样的海外游子们会聚到华侨农场,用勤劳的双手,在荒山野岭、海边滩涂上开辟新的家园。
“当时国家和省都把华侨农场职工作为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工人来定位和安排,他们的生活水平略高于当地水平。
智利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探析
![智利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b825c4b0717fd5360cdcae.png)
March 2018 No.1
智利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探析 *
莫光木
(暨南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 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关键词]智利;华侨华人;华人社会;华人经济;华人文化 [摘 要]论文梳理了智利华侨华人自 19 世纪以来的移民历史轨迹,探析了智利华侨华人的社 会特征、职业特征以及智利华侨华人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认为到 20 世纪初,智利华侨华人的职业 已逐渐从华工群体向多元职业发展,尤以经商为最。现今智利侨社“新移民”社会特点鲜明,人数约 3 万人左右,且呈现来源地分散而集中及主要聚居于圣地亚哥的特点。智利华侨华人经济以中餐业及 批发零售业为支柱,矿产、房地产等行业亦有一定发展。近年,智利经济环境增长放缓、管理制度多 变、社会治安不宁等社会经济问题给智利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带来挑战。智利侨社的中华文化传承亦 任重道远。 [中图分类号]D634.37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62(2018)01-0041-11
[收稿日期]2017-05-31; [修回日期]2017-10-09 [作者简介]莫光木(1979 —),男,广西岑溪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华侨华人研究院政治学博士后 流动站博士后,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华侨华人史、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拉美华侨华人研究。 * 本文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青年课题《智利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现状及其利益保护研究》(项目编号: 15CZQK1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社区中华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 16ZDA220)之研究成果。
Analysis on the Historical and Present Statu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Chile MO Guang-m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华侨华人的大量产生和国际影响的扩大,有关华侨华人历史和现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和政界的重视。
那么海外华侨华人有着怎样的生存状况呢?他们在外国中的政治经济等方
面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地方,通过了解他们在海外的现状,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延续我们的中华民族,因为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他们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比如国内战乱、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移居或者说偷渡到国外,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因此,早期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大都是靠为别人做苦力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比较少有国内的达官显贵跑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若是有,那也许是叛逃或者遭追捕的吧。
早期的他们在海外的经济条件差,地位水平低下,所以,当他们在海外遭受暴力时,他们往往手无寸铁之力,只能任由摆布。
于是,他们当中会有很多人死于暴力或者贫困,能继续生存下来的,都是些能力比较突出的人。
几十年前的印尼中,就会存在有许多的暴力对待华侨华人的事件,因为当时华侨华人在印尼是处于弱势团体中的。
比如1947年发生在苏门达腊巨港的事件。
1947年,苏门答腊巨港荷军于元旦发动攻势,攻击扼守市区的印尼军,前后五日,双方伤亡极少,而华侨聚居的街道却变成了火海,商店住宅包括领事馆都被炸平。
印尼军民乘机纵火抢劫,华侨被炮弹击死者101人,被暴徒杀害者80人,死因不明者75人,受伤114人,财产损失较万隆更为严重。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也趋于稳定,各种展力排华事件也越来越少。
不过还是避免不了时不时的排华事件。
比如1998年在印尼发生的严重暴力排华事件。
由于当时出现全球经济危机,印尼经济状况也很差,印尼本地民众生活日趋艰难,于是他们就把发泄的矛头对准了华侨华人,认为华侨华人占据了他们的很大一部分财富,他们要把华侨华人赶尽杀绝,起初骚乱发生在雅加达,5000多所建筑物被抢劫、焚烧,遭强暴的妇女达85人(其中大部分是华人妇女),后来骚乱蔓延到全国各地。
由于当时的我国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我国国家也联合国际社会,向当时的印尼政府施压。
在施压的同时,我国也积极展开各种回国避难的华侨华人,团结一心积极面对当前的灾难。
我国的华侨华人虽然在国外会时不时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他们很多都会坚强地活下去,并有一大部分人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比如扬振宁先生,是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学术界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还有骆家辉,出生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他是美国民主党党员,在1997年至2005年间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是第一个担任美国州长的华裔美国人,1996年11月5日,骆家辉以百分之五十八的比数获选为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的华裔州长,也是第一位能在美洲大陆主政的亚裔州长,2011年3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提名美籍华人、商务部长骆家辉担任驻华大使。
能在别人的篱笆下幸福安康地生活着就不易
了,能像扬振宁骆家辉这样伟大,那就更不简单了,这是需要莫大的能力的。
这很值得在国外生存的华侨华人学习。
还有,为了能在国外更好的生存着,在很多国家的华侨华人都会以各种方式团结起来,一起面对各种挑战,比如设立唐人街,大家生活在一起,设立华侨华人协会,以共同的声音去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比如旧金山的唐人街,早在两百年前,就有广东人在旧金山经商了,为了华侨华人能更好地在当地生活下去,当时中国人就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唐人街,开埠以来,唐人街一直是海外华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唐人街规模不断在壮大,为今天华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进入旧金山唐人街,街上空挂满中国大红灯笼和到处都是中文招牌,所听都是汉语,所见的都十分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装饰,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就会突然升华:中国人就是了不起,能在别人的国土上建立起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还有就是在国外的华人商会,比如美国纽约华人总商会,它创立于1991年,会员由当初成立时相互单纯的商业经营活动,逐步发展到今日全面参与美国主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
以“团结华商,互助互利,发展经济,共保权益”为宗旨,吸引了大批来自不同行业的经营者和专业人士,改善华裔刻板形象、带动华裔顺利融入美国社会是总商会长年努力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华裔社区不仅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逐渐意识到参政议政、争取少数族裔权力和利益的重要。
更多华裔菁英积极投身公职,为华裔社区谋取福利作贡献。
因此,总商会非常关注并全力支持华裔或其它少数族裔竞选人,例如为华盛顿州长骆家辉、国会议员吴振伟、纽约州众议员孟广瑞、纽约市议员刘纯逸等积极筹款、推动各项助选活动,成为美东地区最富赋盛誉和号召力的团体之一。
无论我们的华侨华人身处世界何地,我们都应该用心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因为他们也是作为我们炎黄子孙的一员,我们都有着共同的血统,我们应该共同团结起来,为应对未来的挑战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