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的研究进展
两面针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两面针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韩建军;宁娜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13(032)008
【摘要】两面针入药有悠久的历史,其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木质素类、甾醇类等.本文对两面针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两面针提供参考.【总页数】3页(P473-474,481)
【作者】韩建军;宁娜
【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两面针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J], 马春玉
2.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分离、全合成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J], 秦舒琴;李海云;宋静茹;李典鹏
3.两面针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韩建军;宁娜;
4.两面针碱全合成及活性研究进展 [J], 赵增;陈浩;杨鸟;孙青龑;柳润辉
5.基于B环构建的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J], 黄嘉咏;袁彩英;霍丽妮;陈睿;卢澄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面针药材研究概况
海峡药学 2019年 第 31卷 第 1期
两面针药材研究概况
文 屏,刘秋桃,高咏莉,马粤闽(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深圳药品质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深圳 518057)
摘要:本文参考近年来关于两面针药材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中药材两面针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利于两面针的进一步开发使用。
花椒属植物全世界约 56种〔5〕。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两 面针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报道,目前主要集中阐明两面针中具 有抗肿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即生物碱类,尤其以苯骈菲啶 类、小檗碱类、喹啉类三类的含量最多。
苯骈菲啶类生物碱又分为裂环苯骈菲啶型、苯骈菲啶型、 二氢苯骈菲啶型、氧化苯骈菲啶型。裂环苯骈菲啶型以 Iso arnottianamid、Integriamide为代表 〔6〕,苯 骈 菲 啶 型 以 白 屈 菜 红 碱、两面针碱、异 崖 椒 定 碱 为 代 表 〔7,8〕,二 氢 苯 骈 菲 啶 型 包 括 二氢白屈菜红 碱、8(1羟 基 )乙 基 二 氢 白 屈 菜 红 碱 等 〔9〕,氧 化苯骈菲啶型有氧化特日哈宁碱、氧化白屈菜红碱、光叶花椒 酮碱等〔6〕。小檗碱类则以黄连碱、小檗红碱为代表〔9〕。喹啉 类以白鲜碱、茵 芋 碱 为 代 表〔6〕。 除 此 之 外,两 面 针 中 还 含 有 两面针酮 A、α别隐品碱、加锡弥罗果碱、鹅掌楸碱等类型的 生物碱〔1013〕。代表性化学成分的结构(见表 1)。 3 药理作用
两面针收载 于 《中 国 药 典 》(2015年 版 )一 部,为 芸 香 科 (Rutaceae)花椒属植物两面针 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干燥根茎,又名蔓椒、人地金牛、双面针、双背针、山胡 椒等,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广东、海南、浙江、江西、福建、台 湾、湖南等地,生长于低丘陵地灌木丛中、路旁等向阳地。两 面针作为传统中药,为历代医家所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 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胃痛、牙 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等病症,因其有良好的镇痛、抗炎、抗 菌、抗肿瘤等作用而沿用至今。本文简单介绍了两面针的性 状、化学成分,重点阐述了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 方面的内容,以对两面针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两面针概述 11 药 材 性 状 〔1,2〕 两 面 针 为 厚 片 或 圆 柱 形 短 段,长 2~ 20cm,厚 05~6cm。表面淡棕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 类圆形皮孔 样 斑 痕。 切 断 面 较 光 滑,皮 部 淡 棕 色,木 部 淡 黄 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 麻舌而苦。 12 植物形态〔1,2〕 两面针为常绿木质藤本,高 1~2m。幼 枝、叶轴背面和小叶两面中脉都着生钩状皮刺。复叶互生,奇 数羽状;小叶柄长 1~4mm;小叶 3~11,卵形至卵状长圆形, 长 1~4cm,宽 25~6cm,先端钝或短尾状,基部圆形或宽楔
有毒中草药之两面针
有毒中草药之两面针两面针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两面针的性质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用法用量 5~10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两面针的鉴别方式和含量测定(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15列木栓细胞。
韧皮部有少数草酸钙方晶及油细胞散在,油细胞长径52~122μm,短径28~87μm;韧皮部外缘有木化的纤维,单个或2~5 个成群。
木质部导管直径35~98μm,周围有纤维束;木射线宽1~3 列细胞,有单纹孔。
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2)取两面针对照药材1g,加乙醇15ml,温浸30分钟,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和[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置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20:5:3:1:0.12)为展开剂的展开缸中饱和1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黄色的荧光斑点。
(3)取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鉴别](2)项下的对照药材溶液和[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2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25:2:0.1)为展开剂,置以浓氨试液预饱和1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黄色荧光斑点。
两面针及其4种常见混淆品的药理作用进展
两面针及其 4 种常见混淆品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Δ
# 张晓丽 1*, 何 瑞 1, 詹若挺 1, 韩正洲 2(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中药资源科学教育部 (省部共建) 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 510006; 2.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 深圳市 518029)
Δ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2009B090300202)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电话: 020-39358331。E-mail:gzyxiaoli_2010@ # 通讯作者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中药制剂及质量标准 。 电 话: 0755-3360999-3243。E-mail:gulf@ ㊃ 2198 ㊃ China Pharmacy 2011 Vol. 22 No. 2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红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 78 例疗效观 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 32 (30) : 55. 闫 迪.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 学杂志, 2007, 7(30) : 7 245. 张红英.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 康文摘, 2007, 4 (12) : 152. 张丽霞.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50 例疗效观察 [J]. 中 国医药导报, 2008, 10 (8) : 1 198. 朱明亮.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4) : 502. 邹明霞. 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病 85 例疗效观察 [J]. 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7 (3) : 179. 徐建峰.芪萸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河南 中医, 2005, 25 (4) : 53. 郁凯明.抗轮状病毒牛初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初步 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1997, 7 (35) : 353. 张 琳.婴幼儿期肠道正常菌群演变影响因素[J].临床儿 科杂志, 2004, 22 (7) : 488. 何永胜.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2) : 587.
两面针根的功效与作用
两面针根的功效与作用两面针,又名光果叶。
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中药领域。
两面针根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等。
它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珍贵且有效的草药,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两面针根的功效与作用,并从科学角度加以解释和证实。
首先,两面针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认为,清热解毒可以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治疗一些热性病症非常有效。
两面针根中所含的活性成分,如两面针素、两面针甙等,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
科研研究表明,两面针根提取物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同时,它还可以抑制一些炎症因子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两面针根在治疗皮肤感染、急性咽炎等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其次,两面针根还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中医认为,凉血止血可以清热降火、化瘀止血,对于一些热毒内蕴、痰热凝滞所致的出血症状非常有效。
两面针根中所含的两面针苷、两面针甙等成分,具有收敛止血作用。
科研研究表明,两面针根提取物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凝血酶原的转化,提高血液凝固能力。
同时,它还可以有效降低表面活化因子(AP)活性,减少纤溶酶原的转化,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因此,两面针根在治疗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另外,两面针根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医认为,活血化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瘀血的消散,对于一些血瘀内阻、血滞不通所致的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两面针根中所含的两面针素、两面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凝血和溶栓作用。
科研研究表明,两面针根提取物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促进纤溶酶的活化,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因此,两面针根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瘀血性疼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据传统中医的描述,两面针根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效与作用。
例如,它可以养肝明目、润燥滋阴、止咳化痰等。
然而,对于这些功效与作用,目前缺乏科学的证据支持。
中药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5年5月 255中药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吕世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 苏州 215163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两面针中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以及两面针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两面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09-0255-01引言两面针,是一种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临床上其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胆道及肠蛔虫疼痛、神经痛、风寒牙痛,并可治疗口腔溃疡、蛇咬伤、尾蚴型稻田皮炎。
几年来,人们发现其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逐渐深入,本文现就近年来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梳理,为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1 两面针中的化学成分两面针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王晓玲等[1]以95%乙醇为提取剂,在两面针中提取得到了两面针碱、8-丙酮基双氢两面针碱、8-acetonyldihydroavicine 、二氢白屈菜红碱、双氢两面针碱、去N-甲基两面针碱、阿尔诺花椒酰胺、8-丙酮基白屈菜红碱、加锡弥罗果碱、茵芋碱、博洛回碱、鹅掌秋碱、α-别隐品碱;黄志勋等[2]报道了两面针中含有氯化两面针碱、氧化两面针碱、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石井永等[3]报道了两面针中还含有6-乙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白鲜碱、木兰碱。
除此之外,另有文献报道两面针中还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
2 两面针的药理活性 2.1 抗癌活性王博龙等[4]研究发现,氯化两面针碱对多药耐药 KBV200细胞具有抑制生长 、促进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 ,可能是对多药耐药癌细胞敏感的一种中药活性成分。
同时,刘丽敏等[5]研究发现氯化两面针碱可以抑制肝癌HepG2的生长,其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2.2 抗菌活性叶玉珊等[6]在两面针中提取到了多个能够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碱活性成分,其中化合物鹅掌楸碱临床多药耐药性MRSA 具有较强杀菌活性。
两面针药材薄层色谱分析
两面针药材薄层色谱分析
1. 简介
薄层色谱(TLC)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和鉴定中。
两面针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
本文介绍了利用薄层色谱对两面针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结果。
2. 实验方法
2.1 材料和仪器
•材料:两面针粉末、苯酚-乙酸-水混合液(5:1:4)、苯酚-氢化蓝-甲酸混合液(3:1:1)、甲醇、醋酸乙酯。
•仪器:薄层色谱仪、玻璃板、吸引器、显色剂喷雾机。
2.2 薄层色谱分析
1.取一块玻璃板,将其表面涂上一层1cm宽的样品。
2.将玻璃板放在吸引器中,用甲醇-醋酸乙酯混合液将样品溶
出。
3.将玻璃板干燥,然后将其放入薄层色谱仪中进行上样。
4.用苯酚-乙酸-水混合液作为移液相,将其沿着玻璃板上端滴
入。
5.待移液相上行至一定距离时,取出玻璃板并晾干。
6.在薄层色谱板上用苯酚-氢化蓝-甲酸混合液显色,并用显色
剂喷雾机喷雾,待色带显示清晰后拍照并测定Rf值。
3. 结果与分析
利用薄层色谱对两面针中提取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得到了一些单独
的成分。
其中,提取物A、B、C、D的Rf值分别为0.26、0.36、0.54、0.72。
利用化学试剂和紫外光谱鉴定方法,初步认定提取物A和B为
两面针中的有效成分。
4. 结论
本实验利用薄层色谱对两面针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最
终确定了提取物A和B为两面针中的核心成分。
该方法快捷、简便、
经济,并可大规模应用于中药材的质量评估和辨识中。
中药两面针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中药两面针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柏帆【摘要】概述了1997~2012年来两面针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质量控制研究的进展及现状,为合理建立两面针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3(022)012【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两面针;定性鉴别;含量测定【作者】柏帆【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柳州,54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中药两面针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1],别名入地金牛、蔓椒、两背针、双面刺等。
最早收载于清代赵其光所著的《本草求原》,名入地金牛[2],其后在《岭南采药录》、《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药典》均有收载。
两面针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烧烫伤。
两面针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香豆素、木脂素、甾体及其苷、黄酮及其苷、醌类以及萜类和有机酸类等[3]。
两面针是我国丰富的传统中药资源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而有代表性的中草药,广泛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南方省份。
目前,两面针市场需求量大,在医药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将两面针定性鉴别、含量测定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首次收载两面针药材,检测项目有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1项(试管法检查生物碱)[4],而1985年版、1990年版中国药典则将该品种删除。
1991年,温尚开[5]针对市场上流通的两面针药材及其伪品进行了药材性状、组织显微、薄层层析,紫外光谱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1994年,赖茂祥,饶伟源[6]也报道了两面针(Z.nitidum)茎及三种伪品飞龙掌血(Toddaliaasiaiica)、竹叶椒(Z.armatum)和刺壳椒(Z.echinocarpum)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和紫外吸收光谱鉴定结果。
乐修两面针vc口腔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研究
乐修两面针vc口腔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研究口腔溃疡是口腔贴膜病的表现形式之一,常常将之称为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由于人和人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致使引发该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病因复杂多变,复发率极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病情分型:1.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
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
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
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
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
患者甚为痛苦。
2.疱疹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亦称口炎型口疮。
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其余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表现相似。
溃疡散在,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
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3.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
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
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
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
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似“弹坑”。
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
病程常在月余以上。
愈后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者主要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每天涂抹患处4次,一天4次;而观察组的患者主要用乐修两面针vc口腔喷剂进行治疗,用量为一天4次,可以吞服,也可将其涂抹患处,1周为一个观察周期。
评判标准(1)显效:病人的自觉病症全部消失,溃疡处没有任何疼痛感,溃疡周围组织粘膜无充血现象,患处完全愈合,且在1年内无复发;(2)有效:病人的自觉病症部分消除,周围的组织粘膜基本无充血现象,溃疡面积明显缩小,1年内仅复发1~2次;(3)无效:自觉症状依然存在,溃疡面积有增大趋势。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两面针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第38卷 第5期Vol.38,No.52023年10月October,202368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两面针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周媛1 岑怡2 文裕1 陈睿1 梁雁1 粟华生1 王柳萍3 奉建芳3,4,5*(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7;2.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3.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4.广西优势中成药与民族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5.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构建两面针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抗肿瘤靶点-抗肿瘤通路”等网络关系,预测其抗肿瘤的作用靶点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以口服利用度(OB )及类药性(DL )为限制条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 )数据库筛选出两面针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在Pharmmapper 服务器上筛选和建立两面针靶点数据库。
通过OMIM 及其他数据库进行抗肿瘤相关基因及蛋白靶点筛选。
使用R4.2.1软件做出两面针活性成分、靶点基因和肿瘤。
靶点基因相交情况筛选两面针作用靶点。
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Merge 及Union 功能,建立了两面针“有效成分--肿瘤靶点”的可视化交互网络。
利用STRING 数据库构建抗肿瘤靶点之间的交互网络、PPI 网络,利用DAVID 数据库对靶蛋白进行KEGG 通路注释分析,富集出生物通路,构建出“活性成分-抗肿瘤靶点-抗肿瘤通路”网络。
选择其中一个关联度较高的活性化合物作为配体、KEGG 富集结果中较为显著的信号通路所涉及靶点作为受体,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结果】经筛选和分析获得两面针活性成分21个,抗肿瘤靶点14个,包括EGFR 、ESR2、ESR1、AR 、GSTP1、CYP19A1、PIK3CG 、MAPK1等。
两面针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明显减少小 鼠的扭体 次数 , 显 著提 高小 鼠的痛 阈值 ; 两面针 对二 甲苯致小 鼠耳郭肿 胀 、 棉 球 肉芽肿胀 实验 、 角叉菜 胶致
Ke y wor ds: Za n t h o x y l u m ni t i du m; P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Re s e a r c h a dv a n c e s
两 面针 Z a n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R o x b . ) D C .又 名 人 地 金
足趾 肿 胀 实 验 均 有 显 著 的 抑 制 作 用 。 由 此 推 断 两 面 针 根 挥 发 油 有 强 的抗 炎 镇 痛 活 性 。
3 止 血
碱类 、 甾醇类 、 木质素类 和无机元 素等 , 其 中生物碱类 为主要 成分 , 含量约 占 0 . 7 % 。最 近药 理研 究 发现 , 两 面针 除 了镇
( T o n g r e n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T o n g r e n 5 5 4 3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Z a n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h a s b e e n u s e d f o r h e a l i n g p u r p o s e s or f a l o n g h i s t o r y . T h e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n e n t s i n Z a n —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i n c l u d e a l k a l o i d s , l i g n i n s a n d s t e r o l s . T h e p a p e r s u mma r i z e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Z a n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T h i s w o r k c a n p r o v i d e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b a s i s f o r b e t t e r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Z a n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两面针功效与作用
两面针功效与作用两面针草,又称两面针,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是菊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所以又被称为夏枯草。
两面针生长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用于中医治疗和保健。
它具有一系列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止痛等。
以下是对两面针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一、清热解毒两面针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热毒解散类药物。
它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两面针可以用于治疗喉炎、牙龈炎、口炎等口腔炎症,以及胃肠炎、肺炎、肾炎等其他炎症性疾病。
此外,在中医药中,两面针还常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加强清热解毒的效果。
二、利尿通淋两面针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滞留,从而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两面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元素,可以刺激尿液的排泄和血液的循环。
对于那些患有湿热症、痰湿症等病症的人群来说,两面针的利尿通淋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加速废物的排泄,从而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湿气平衡。
三、消肿止痛两面针对于消肿止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淋巴循环,排出体内的水分,减少组织间的水肿情况。
同时,两面针还具有消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因此,对于一些外伤、扭伤、骨折等情况,两面针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
四、抗菌消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两面针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
研究表明,两面针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鞣质类、多糖类等,这些成分不仅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具有抑菌、抗炎和抗病毒的功能。
因此,两面针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皮肤炎症、泌尿系统感染等,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改善感冒、咳嗽等症状。
五、调节血压两面针还可以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
研究发现,两面针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抑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
因此,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来说,适量的服用两面针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有助于稳定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药两面针的研究概况
馨" 分得6乙氧基 白屈菜红碱 (-hxce rh n )N一 . 6e oyhly re , 去甲 t e ti l 本草考证 N me lhlyh e o一别 隐品碱 ( 【l cyt h e f i 。 aorp - 一l o 两面针以蔓椒之 名始载 于《 家本 草经》 列为下 品 , “ 神 , 日: 主 基 白屈菜红碱( - tyce tt n )【 ie , si a n ) mm n 风寒湿痹, 历节疼, 除四肢厥气, 膝痛。《 ” 岭南采药录》 称两面针 pn ) 茵芋 碱 ( k i ie 。陈 元 柱 等 分得 二氢 两 面 针 碱 能理跌打及蛇伤 , 患牙痛 , 煎水含漱。《 本经逢原 》 记载 两面针功 (i d nin) d yr i i 。黄治勋等 分 得 7 去 甲 一 一甲氧基 一 , h ot e d 一 6 56 效 为“ 通经脉 , 去风寒 、 湿痹 。 两面针 又名入 地金 牛 , ” 别名有 : 双 二 氢 白屈 菜 红 碱 ( -e ehl - e oy5 6dhd hlrh 7dm ty 6m t x- , -i mcee t- - h y y 面针 、 黄根 、 叶下穿珠 、 猫公 刺 、 山虎 、 上 花椒 刺 、 椒筇 、 胡 出山虎 、 f e 。 i ) n 入 山虎等 , 芸香 科 植 物 两 面针 Z mhxlm n lu ( ob ) 32 木 脂素类 石井水 等 人 分离得 到左旋 芝麻 素 (e mn 、 为 a oyu id m R x . . t sa i s ) D C的干燥 根。两面针为常绿木质藤本 , 1 l幼枝 , 高 —2n, 叶轴背 左旋丁香树脂酚( yi aei 1 、 sr grs o)左旋细辛 素(sr i) n n aai n 。 n 面和小 叶两面中脉上都有钩状 皮刺 , 叶奇数羽状 复叶互 生 , 卵形 3 3 黄 酮类 黄酮类 化合 物有 地奥 明 ( imn 和牡荆 素 . d s i) o 或卵状长 圆形 , 先端钝 或短 尾状 , 近全缘或 有疏 离 的圆锯齿 , 无 ( ixn) 。 vei t 毛, 革质而有光泽。伞房 状圆锥 花序 , 生。瞢荚果其 成熟时 紫 3 4 无机元素 两 面针 根 中含有 z , u F , a Mn Mg等 6种 腋 . nC ,eC , , 红色 , 大腺点 。种子卵 圆形 , 有粗 黑色光亮 , 花期 3— 4月 , 果期 9 微量 元素 , 其含 量 分 别 4 7 1 179×1 3 93× 0 , .7× 0 ,.8 0 ,.2 1 1 月 , 于低 丘陵地 灌木丛 中 、 等向 阳地 , 国各地多 有 1757×1 ,.0×1 ,.8×1 ‘m k 。 O 生 路旁 全 .2 0 54 0 34 0 s g / 栽培, 主产于广 西 、 福建 、 湖南 、 广东 、 云南及 台湾 等地 , 为传统 常 35 其它 成分 香豆 精成 分 : . 马栗 树皮 素二 甲醚 (a cli 船- en u t- 用中药 。 d t 1 e e) i h . hr 。又含 甾醇 : - 甾醇 ( -is r1 。 me y t B谷 1sot o) 3 te 2 生药学特征 4 药理作用 温尚开 】赖茂祥 等 对 两面 针与飞龙 掌血 、 叶 花椒 、 、 竹 蚬 两面针具有祛 风通 络 、 胜湿止痛 、 消肿解 毒的功效 , 于心血 对 壳 花椒 、 拟蚬壳 花椒等 4种 常见混 伪品进行 了 比较研究 , 并报 道 管系统、 神经系统以及平滑 肌等都有显 著 的药 理作用 , 其主要 成 了其在 性状 、 织显 微 、 管鉴别 、 组 试 薄层色谱 、 紫外光谱上 的不同 分氯化两面针 碱能止痛 抗炎 , 并有抗 癌等作用 , 面针的药理 活 两 特征。陈世文 【研究 了两面针及 同属植 物毛两 面针 、 叶花椒 、 性主要表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4 椿 竹叶花椒 、 岭南花 椒 、 花椒筋 、 刺异 叶花 椒 、 拟蚬壳 花椒 、 蚬壳 花 4 1 对心血管 的作用 动物实验证 明,O 1 2 s k 氯 化两 . l ,5,0m g /
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的研究
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的研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新棒状花椒是我国传统植物种类之一。
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主要成分是酰胺,是中草药和食品添加剂的重要原料。
此,研究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工艺,对提高中药中的药效成分的含量以及改善食品营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工艺,首先采用固定溶剂萃取法对新棒状花椒进行萃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浓度为95%食品级醇,湿度为70%,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1h。
其次,通过蒸馏法提取
新棒状花椒酰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0.5kmol/L NaCl,温度为100℃,搅拌时间为20min。
最后,以Sephadex G-25和超滤膜技术作为后处理工艺,得到的新棒状花椒酰胺纯度为90%,有效含量为93.68%。
该研究对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探究,为其他新型植物精萃物提取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可行,实现了较高纯度和较高效率的提取。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究更多植物来源的植物精萃物及其高效提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水平,有助于食品和中药的安全高效利用。
总之,本研究针对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得到了高纯度和高效率的提取成果。
同时,也为其它类型植物精萃物的提取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对科学家们深入探讨也是有益的。
可以期待未来有更多关于植物精萃物提取技术和原料利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出现,以推动中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 1 -。
两面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两面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王双琪;王媛;李晋;何俊;毛浩萍;常艳旭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3)2
【摘要】两面针作为中国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牙痛,胃痛等病症。
两面针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香豆素、木脂素、黄酮等,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
本文通过总结两面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相关国内外文献,以期为两面针的临床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163-170)
【作者】王双琪;王媛;李晋;何俊;毛浩萍;常艳旭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R285
【相关文献】
1.红酸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2.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3.阿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消瘤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5.壮药横经席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面针的组织培养研究
两面针的组织培养研究莫勇生;孙文波;张红岩【摘要】对两面针茎尖的诱导产生完整再生植株的一系列过程进行了研究。
目的:建立适用于两面针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为工厂化生产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和手段。
方法:剪取两面针不同组织器官作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外植体处理方法对比,接种于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进行比对试验,从中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
结果:用幼苗茎尖作为外植体接种于MS+6-BA3.0 mg/L+NAA0.3mg/L的培养基中能较好地诱导出芽,并成功地完成再生植株的增殖和生根培养。
%Our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to culture entire regenerated plantlets from induced meristems of Zanthoxylum nitidum.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technique system of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Zanthoxylum nitidum, and further provide advic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Methods: with different tissue or organs of Zanthoxylum nitidu- mas explants cultured in different growth media for comparison experiments to select optimum ex- perimental scheme. Results: using meristems of young plants as explants cultured in MS+6- BA3.0mg/L + NAA0.3mg/L medium is the best way for inducing meristems, and it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e growth and rooting culture of regenerated plantlets.【期刊名称】《农业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两面针;外植体;茎尖;组织培养;再生植株【作者】莫勇生;孙文波;张红岩【作者单位】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1.1两面针系芸香科花椒属木质藤本植物,因其叶片中脉两面均有小钩刺,故称两面针,又名两背针、钉板刺、入山虎、麻药藤、入地金牛、叶下穿针。
两面针药用部位的古代文献研究
两面针药用部位的古代文献研究成莉;甄艳;詹志来;陈敏;国华;黄璐琦【摘要】两面针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因其药用效果显著,经济价值高,用量逐年增大,导致两面针的野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本文通过查阅中医古籍文献资料,对两面针的药用部位历史进行研究,发现在历代中医古籍中有丰富的文献记载,可以明确它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子(实)、枝、叶等多处,并且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可能针对不同的病证.这一发现将对扩大两面针的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发两面针更多用途提供新的思路.【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5(033)006【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两面针;药用部位;文献研究【作者】成莉;甄艳;詹志来;陈敏;国华;黄璐琦【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两面针,古名蔓椒,又名豕椒(《神农本草经》[1]),猪椒、彘椒、狗椒(《名医别录》[2]),樛、豨椒(《本草经集注》[3]),金椒(《本草图经》[4]),地椒(《通志》[5]),入地金牛(《本草求原》[6]),入地金牛公、两边针(《岭南采药录》[7])等。
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植物名实图考》[8]描述其“枝软如蔓,叶上有刺”,《岭南采药录》因其叶两面均有棘刺,称其为两边针。
两面针味苦,性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及烧烫伤等。
以两面针为原料生产的医药、化工产品,主要有三九胃泰、正骨水、金鸡胶囊、两面针牙膏等。
两面针的研究进展
摘要:两面针主要含有生物碱、木脂素、黄酮类、无机元素等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现对其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以利于两面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字:两面针、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1生物学特性两面针又名入地金牛,别名有:双面针、黄根、叶下穿珠、猫公刺、上山虎、花椒刺、等,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干燥根。
两面针为常绿木质藤本,高1~2 m,幼枝,叶轴背面和小叶两面中脉上都有钩状皮刺,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短尾状,近全缘或有疏离的圆锯齿,无毛,革质而有光泽。
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
蓇葖果其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
种子卵圆形,黑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9~10月。
[1]2化学成分两面针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其茎皮、根和根皮中均含有生物碱类、无机元素、木质素类。
两面针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约占0.7%。
两面针分布广泛,药理作用显著。
因此,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开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先后分得生物碱类、木质素类、黄酮类、甾醇类等化合物。
2.1 生物碱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两面针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其研究已有很多。
日本学者石井水[2]分离得到光叶花椒碱(nitidine),光叶花椒酮碱(oxynitidine),6-甲氧基,氧化白屈菜红碱(oxychelerythrine),去N甲基白屈菜红碱(desNmethylcheletythrine),白屈菜红碱(cheletythrine),阿尔洛花椒酰胺(arnottianamide),鹅掌揪碱(liriodenine),博落回醇碱(bocconoline),德卡林碱(decarine),氧化特日哈宁碱(oxyterihanine),全缘叶花椒酰胺(integriamide),异阿尔洛花椒酰胺(isoarnottianamide)王玫馨[7]分得6乙氧基白屈菜红碱(6ethoxychelerythrine),N-去甲基白屈菜红碱(Nmethylcheletythrine)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茵芋碱(skimmianine)。
两面针镇痛缓释片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面针镇痛缓释片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疼痛是人类最普遍的身体感受之一,对于疼痛的控制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疼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止痛药都存
在一定的弊端,如副作用多,作用时间短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计划推出一种全新的
止痛药——两面针镇痛缓释片。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证明两面针镇痛缓释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上市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首先需分别对两面针粉末、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酸甲酯进行理化性质分析。
紧随其后,可对两面针镇痛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以确定其
缓释性能,体内药代学研究可以探究口服两面针镇痛缓释片后在患者体内药物的代谢
效应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四、研究结果及实际意义
两面针镇痛缓释片拥有缓解疼痛的能力,能够在缓释药效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的成果将为医学界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止痛药,并为相关的药物研发提供
一定的参考。
以上为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两面针主要含有生物碱、木脂素、黄酮类、无机元素等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现对其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以利于两面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字:两面针、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1生物学特性两面针又名入地金牛,别名有:双面针、黄根、叶下穿珠、猫公刺、上山虎、花椒刺、等,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干燥根。
两面针为常绿木质藤本,高1~2 m,幼枝,叶轴背面和小叶两面中脉上都有钩状皮刺,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短尾状,近全缘或有疏离的圆锯齿,无毛,革质而有光泽。
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
蓇葖果其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
种子卵圆形,黑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9~10月。
[1]2化学成分两面针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其茎皮、根和根皮中均含有生物碱类、无机元素、木质素类。
两面针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约占0.7%。
两面针分布广泛,药理作用显著。
因此,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开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先后分得生物碱类、木质素类、黄酮类、甾醇类等化合物。
2.1 生物碱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两面针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其研究已有很多。
日本学者石井水[2]分离得到光叶花椒碱(nitidine),光叶花椒酮碱(oxynitidine),6-甲氧基,氧化白屈菜红碱(oxychelerythrine),去N甲基白屈菜红碱(desNmethylcheletythrine),白屈菜红碱(cheletythrine),阿尔洛花椒酰胺(arnottianamide),鹅掌揪碱(liriodenine),博落回醇碱(bocconoline),德卡林碱(decarine),氧化特日哈宁碱(oxyterihanine),全缘叶花椒酰胺(integriamide),异阿尔洛花椒酰胺(isoarnottianamide)王玫馨[7]分得6乙氧基白屈菜红碱(6ethoxychelerythrine),N-去甲基白屈菜红碱(Nmethylcheletythrine)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茵芋碱(skimmianine)。
陈元柱等[8]分得二氢两面针碱(dihydronitidine)。
黄治勋等[9]分得7-去甲-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7demethyl6methoxy5,6dihydrochelerythrine)。
2.2 木脂素类石井水等[2]人分离得到左旋芝麻素(sesamin)、左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左旋细辛素(asarinin)。
2.3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有地奥明(diosmin)和牡荆素(vitexin )[6]。
2.4 无机元素两面针根中含有 Zn,Cu,Fe,Ca,Mn,Mg等6种微量元素。
2.5 其它成分香豆精成分:马栗树皮素二甲醚 ( aesculetindimethyl ether)。
又含甾醇: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2]。
3药理作用两面针具有祛风通络、胜湿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对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平滑肌等都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氯化两面针碱能止痛抗炎,并有抗癌等作用,两面针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心血管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10,15 ,20 mg/kg氯化两面针碱在60 min内给麻醉犬静脉滴注,有增加心率、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的作用,但对血压及肺循环和全身循环的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
此外,氯化两面针碱对家兔有降血压作用[4]。
3.2 钙的拮抗剂杨东丽等[3]研究表明两面针碱可能是钙调素(calmodulin,CaM)的拮抗剂,可以明显抑制 CaM依赖的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aMPDE)的活性,且其与三氟啦嗪对CaM的作用位点不同,有协同作用。
3.3 抗氧化作用两面针水煎液、乙醇浸液、乙醇加水浸液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致炎大鼠体外全血化学发光;对由 Fe2+一半胱氨酸诱发的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对碱性连苯三酚体系产生 O2,有清除作用[4]。
3.4 镇痛作用从两面针根中分离出的一种褐色油状物(N4),对实验动物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30 mg/kg腹腔注射可使小鼠扭体反应明显减少(P<0.001),兔 K+透入测痛实验表明,40 mg/kg腹腔注射,与给药前相比可显著提高痛阀[5]。
结晶-8系从两面针根提取物 N-4中分离出的,具有镇痛作用,有学者做过研究,10 mg/kg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8~20 mg/kg明显提高兔及大鼠痛阈,200 μg/kg脑室注射亦有明显提高大鼠痛阈,预先腹腔注射外周脱羧酸抑制剂后再腹腔注射1dopa,dl5HTP或者腹腔注射多巴胺β羟化酶抑制剂 DDC后均能明显增强结晶8镇痛作用,其中以1dopa最为明显,4 mg/kg利血平能对抗结晶8镇痛作用,而东莨菪碱,毒扁豆碱,去水吗啡和氟哌啶醇并不影响结晶-8镇痛作用,研究表明结晶8镇痛作用与脑内单胺类递质有关[7]。
另有报道[6],两面针的镇痛作用可能与木脂素有关。
3.5 镇静作用两面针提取物 N4,50 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自发活动明显减少;40 mg/kg和60 mg/kg腹腔注射,与小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
40 mg/kg给犬腹腔注射,5 min后犬呼吸减弱、减慢,20 min后恢复正常[6]。
3.6 解痉作用于两面针中提出的一种单体结晶8于1×106~1×104 g/ml 浓度时对正常离体豚鼠回肠活动无影响,但对乙酰胆碱、普鲁卡因、氯化钡、组织胺所致肠肌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其解痉作用可能直接作用于平滑肌[6]。
3.7 抗肿瘤作用两面针根部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3种抗癌活性成分: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异花椒定碱。
两面针碱能使共价键连接的拓扑异构酶1DNA 复合物显著地稳定,作用强度甚至超过喜树碱,异花椒定碱作用很弱,但它们都能阻止 DNA的弛缓作用[7]。
动物实验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在剂量4 mg/kg时对小鼠白血病 P388和 L1210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09%和36%,对 Lewis肺癌和人体鼻咽癌也有作用[8]。
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279%,对小鼠肝癌腹水也有效[9]。
另有报道[11],氯化两面针碱能与模板底物的 A:T碱基对起相互作用,强烈抑制肿瘤病毒的 RAN逆转录酶和小鼠胚胎 DNA多聚酶的活性。
国外研究表明氯化两面针碱为拓朴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的功能抑制剂,可稳定小牛胸腺拓朴异构酶I 和 DNA形成的共价二元复元物,在0.15 ~0.3 μmol/l时即有效。
氯化两面针碱可抑制拓朴异构酶I介导的使 PSP64质体DNA起螺旋松开的作用,也能介导 B型 DNA的展开并与之直接结合[12]。
黄治勋等[5]人研究证明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145%,并能延长小鼠寿命。
6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对艾氏腹水癌有抗癌作用[4]。
白屈菜红碱甲醇物在体外对 KB的细胞毒作用浓度为4~5 μmol/l[10]。
3.8 抗炎作用两面针所含的香叶木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腹腔注射给药抗菌素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的 ED50为100 mg/kg[7]。
3.9 抗菌作用两面针的乙醇提取液(1∶1)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14]。
4临床应用止痛用两面针注射液每次肌注2 ml(相当于根3 g),1~2次/d,治疗各种疼痛,一般用药后5~10 min即可止痛。
两面针、七叶莲制成注射液,对各种疼痛亦有良效,尤对胆道蛔虫病、肠蛔虫病、溃疡病致的疼痛尤佳。
随机分组肛肠病术后病人430例,分别以两面针坐浴洗剂及硝矾洗剂治疗,结果两面针坐浴组消肿止痛、减少渗出物及促进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
以20%两面针溶液,用低频直流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1次/d,2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对腰肌劳损及扭、挫伤、腰椎肥大及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163例进行治疗和统计,有效率达到90%以上。
麻醉两面针制成0.5%溶液,进行局部麻醉,用于门诊小手术,输卵管结扎术、扁桃切除术等,麻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
治溃疡病民间取其根与金豆根、石仙桃适量,水煎服,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采用山豆根、两面针等多种中药制成散剂,在局部治疗口腔溃疡消除疼痛,促进愈合以及缩短疗程等各方面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抗癌以两面针、黄芪、露蜂房、八月札、半枝莲等,水煎服配合以毗柔比星为主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抗宫炎其它采用宫炎平片(地稔、两面针、穿破石、五指毛桃、当归等)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其他用两面针外用治疗跌打损伤、感冒、痄腮、痛经、口疮,均获良效。
5结语综上所述,两面针不仅在药理方面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而且在抗癌作用更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
因此,两面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进一步地系统研究其有效成分、药理活性,对两面针进一步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四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821.[2]石井水.台湾产两面针的成分(1)―皮部生物碱成分的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4):32.[3]王玫馨.两面针中具有抗癌活性生物碱的分离和生物碱丙的结构研究[J].药学通报,1981,16(2):114.[4]陈元柱,黄治勋,徐本杰,等.两面针植物中的新生物碱7去甲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的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1989,47(11):1048.[5]黄治勋,李志和.两面针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0,38(6):535.[6] Hamlin RL.et al.CA.1997.87.145670z.[7] Addae Mensah.et al.CA.1990,112.48468S.[8]杨东丽,顾雄友,马涧泉,等.六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对钙调素依赖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作用[J].中草药,1995,25(1):582.[9]谢云峰.两面针提取物抗氧化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10]曾雪瑜,陈学芬,何兴全,等.两面针结晶-8的解痉和镇痛作用研究[J].药学学报,1982,17(4):253.[11]洪庚辛,曾雪瑜.两面针结晶8镇痛机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3,18(3):227.[12]胡润生.两面针根部生物碱有抗癌作用[J].国外药讯,1996,(4):34.[13]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3:431.[14]曾雪瑜,何兴全,李翠红.两面针N4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J].中草药,1980,11(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