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绘画作品选
开国大典油画
开国大典油画简介《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库,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开国大典》画作的复制品。
该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开国大典》油画原作于1953年创作。
《开国大典》草图于2014年12月首次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面世。
画作内容《开国大典》油画(纵:405cm;横:230cm),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
时任中国领导人,11位入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时代背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
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泽东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创作过程1951年初,中国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
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参展地,迅速组织中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突击创作。
短短几个月,便创作出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典时刻——开国大典的作品没有。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
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
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
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小人国商城文化部、国家出版局、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评定获奖作品共110件,计:经过一段筹备工作,1981年1月上旬评奖委员会在北京开会1、绘画一等奖共5部:《白求恩在中国》绘画:许荣初、许勇、顾莲塘、王义胜正连环画《白求恩在中国》,是近年来连环画创作中一部较为突出的作品。
作者怀着对白求恩同志崇高的敬意,以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热情地歌颂了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全套画有两处高潮,即第47到57幅和第87到97幅,这两段内容都是表现白求恩火线抢救伤员,忘我地为中国抗日战争服务的情节,也是歌颂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重点篇幅《白光》绘画:贺友直。
《白光》是鲁迅先生于1922年6月所创作的,描绘了一个辫子老童生陈士成的悲惨故事。
本连环画版是贺友直先生据之为脚本而创作的。
贺友直先生毕生致力于鲁迅青睐提倡的连环画,他取水墨写意之道,把中国画引入连延的故事之中,在白光的明灭隐现之间完成对鲁迅思想的“翻译”和诠释。
画中,无论刻画人物表述环境烘染气氛战士情节都与整个主题丝丝入扣,沉郁顿挫,活画出陈士成这一个“苦恼人”的行状来,阅罢,令人唏嘘,不忍释卷。
《十五贯》绘画:王弘力本故事通过生动曲折的艺术情节,提倡实事求是地搞调查研究,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很有现实教育意义。
他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形象、/u/b_f20e1964384e3cd601384f765b370002.html深刻而细腻地将人情事理倾注在这部神话作品中,使得整个画面情趣盎然。
被译成多国文字对外发行。
《白毛女》绘画:华三川原版书,华三川绘,方轶群配文,上海少年出版社64年9月一版一次印刷,印量:65.000。
《白毛女》(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绘画1等奖)从历史角度看,他的原创作品开启了现代动漫产业的序幕,但可惜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毁灭了这一美好的前景和前程。
画家华三川的艺术态度极其认真,力求尽善尽美,他独具匠心的连环画作品精彩无比,魅力永恒。
我画《民族的星空——第一次国共合作》
驱动我完成这件作 品 有一个更直接的原 因.那就是文化部启 还 重大历史题 材绘画工程 . 江苏 国画未有作品八围。遮对 许多江苏国叵
说也许算不 上是特别大的挫折 . n 有笔精墨妙作 为笑做江湖的资席
在整部 中国美术史中老祖先 占 据半 壁江山的辉煌业绩来 支撑精神黜
血雨瞎风 的艰 岁月,使我 为 天 这片土地上追求 光明、上下求索的先 难 昨 在 辈们抛酒热血所 开创的丰功伟业所震撼。 者交织在一起的反差如此强烈 . 两
专版介绍。
2 0 年 夏。应老战友主 约与妻子 一起去广 州旅游 .顷 参观 纪念 o8 I便 改革开放 ∞ 周年全国美展“ 这 期间战友安排我们去 了黄 军校.如果说 . 埔 美展 中 幅幅反映鲜明时代特点 的 品让我油然而生 出 一 作 一种 欣逢盛世的慨 叹的话 .那么 代中国革命—幕 幕 近 波澜 壮阔的历史画 面却将我带到了那个
呈现历史 ^物犹如老 照片般定格 了沉淀的历史 . 身就具备 了 实的审美 本 朴
品质 同时.在笔墨 的收放之间还 可以寻得一方 自得其乐的空 间。我将自 己的水墨 肖像作品与 过去的工笔画 创作作过 比 ,觉得虽然在形 式上不如 较
后者 亮 .但从内涵 上讲,却更具 文化品格和精神 张力。然而 ,单个的人 丽 物 肖 总的说来毕竟 显得份量不够 重,因此 , 像 我也 想借画遗件大 场面的作
使我 久久难以释怀 。由此.我很 自然地想到 了 将这一段 历史搬上画面 . 要
了却 自己多年来创作 件宏大历史作品 的 慝。 夙
气。而 出自草根有着军旅画家背景 的我.却不能不说是 与 次重大酷 之交臂 的 憾。或许 . 遗 完成这件 作品对于画坛来说 无 轻重,而想b 足
证 明自己具备 刺重大历史题 材的实力,可能犹 如 唐 的实现 与 羊料 的慰藉 亡 牢 吉珂德大战 疯狂举动 一样可笑 ; 但对找 自己而言。实实在在 收获的却是一种 蚕
历史与时代的艺术坐标—重大题材美术创作40年
116我们所常说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历史,可以回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当时的新中国美术面临两个重大课题:一是如何以宏大叙事与崇高性审美风格来表达中国共产党乃至近代以来进步力量为构建新型民族国家而奋斗的历史;二是如何通过描绘工农业成就来构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形象。
为适应这两大课题的要求,新中国美术不仅在题材、主题历史与时代的艺术坐标□ 陈 明—重大题材美术创作40年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创造了追求崇高和英雄主义的叙事风格,正因为其崇高性与历史感,我们称之为“重大题材美术创作”。
新中国最早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开始于1950年。
这年1月,南京率先成立了革命历史画创作委员会。
同年5月,中央美院也完成了文化部下达的绘制革命历史画的任务。
其中著名的作品有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王式廓的《井冈山会师》、冯法祀的《越过夹金山》、胡一川的《开镣》等。
这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
1951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画家进行历史画创作,此后陆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历史画和雕塑作品,如吴作人的《过雪山》、李宗津的《飞夺泸定桥》、罗工柳的《地道战》、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朝闻的《刘胡兰》等。
第二次集中画家力量进行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是在6年之后的1957年。
其中,高虹的《毛主席在陕北》、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董希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冯法祀的《刘胡兰》都是美术界所熟知的作品。
除了1951年和1957年的两次革命历史画创作外,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和1961年还由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全国的画家进行了两次重大题材创作,出现了如石鲁的《转战陕北》、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潘鹤的《艰苦岁月》、王盛烈的《八女投江》这样的经典作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涌动新的思潮,也对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在创作手法、风格形态乃至主题选择上都出现了新的动向,而且也形成多元、丰富、繁荣的局面。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财政部•【公布日期】2005.12.05•【文号】•【施行日期】2005.1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为创作具有强烈艺术魅力和鲜明时代特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美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文化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现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文化部财政部二○○五年十二月五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创作具有强烈艺术魅力和鲜明时代特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美术作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下简称“美术创作工程”)以繁荣美术创作为中心,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挥美术家的智慧,调动美术团体和美术工作者积极性,创作出具有民族史诗性质、能够与伟大时代相匹配并传之久远的美术精品。
第二章作品范围第三条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须表现公元1840年以来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四条美术创作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和鼓励艺术家进行新作品的创作,推出以重大历史题材为主体内容的新作品。
第五条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主要是中国画、油画和雕塑(包括壁画、浮雕)三种艺术形式,共100幅(件);其中,中国画40幅左右,油画40幅左右,雕塑20件左右。
图像和革命史——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探索
术创作既是 国家文 艺方针 的必然要 求和客观反 映 ,也 是新 中国美术在一定历史阶段的 内在诉 求。 中国国家博物馆
(前 身为 中国革命 博物馆和 中国历史博物馆 )因配合政治导向和展览活动 ,曾于 1951年 、1958年 、1965年、1970年 四
次 大规 模 组 织历 史题 材 美 术创 作 ,由 此 而 产 生 并 保 存 下 来 的 一 大 批 作 品 ,成 为 新 中 国美 术 史 上 独 具特 色的 历 史篇
二 、中国 国 家博 物 馆 组 织 的 几 次 大 规 模 创 作 (一 )博物 馆与革命历 史题材 美术创作 的相 互选择 革命 历史题 材美术 创作 在新 中国美术 史上 具有 特殊地 位和重 要意义 。中国国家博 物馆在 革命历 史
艺 术 探 索 2018年 第 32卷 第 4期 总 第 151期
题 材 绘 画 的创 作组 织 、征集 、收 藏 、保 护 、研 究等 方 面 ,多年来一 直发挥 着重要作用 。
中围国家博 物馆 的前 身 为 中国革 命博 物馆 和 中 困历史博 物馆。两 馆因配合历次政治运动或意识形态 性 的展览 活动 ,曾于 I951年 、1958年 、】965年 、1970 年 四次大规模组 织历史题材 美术创作 ,由此而 创作并 保存下来 的一 大批作 品 ,成 为新 中国美术史上 独具特 色的历史 篇章 。经过几 次创作 活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 革命历 史题材 经典 美术作 品的收 藏方面拥 有 国 内 独一无二 的丰富资源。其 中许 多已成为新 中国美术公 认 的经典作 品 ,其影响广及海 内外 。中国国家 博物馆 的历史进程 与中 国现代美 术的发展脉络 紧密 相连 ,在 新 中国美 术演进 中发挥 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红色图像与历史书写——建党百年红色美术的历史价值与审美建构
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001美术与设计 | FINE ARTS & DESIGN 2021_02红色图像与历史书写——建党百年红色美术的历史价值与审美建构收稿日期:2020-12-12作者简介:黄 晨(1981-),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史与艺术学理论。
黄 晨(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摘 要]红色美术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红色经典”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华诞之际,探讨研究红色美术的社会价值、时代审美、文化内涵、艺术精神与历史脉络,不仅可窥见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与变革,也为此后相关题材的美术创作提供清晰的参照。
[关键词]红色美术;历史价值;审美建构[ 中图分类号 ] 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1)02-0001-05建党百年的红色美术是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构成,众所周知,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与逐渐形成的文化产物。
事实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红色美术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价值取向,描绘了英模人物的杰出功绩与伟大牺牲,刻画了时代浪潮下的气势浩荡和砥砺奋进,记录了人民大众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
这些作品既反映时代轨迹与民族精神,也映射出艺术家对历史的认知与态度,构筑起大众的共同记忆。
一、历史变迁与现实取向20世纪以来,在不同时期涌现出一批采用大众“易懂”的形式表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与折射时代精神的红色美术作品。
这些作品在党的各个时期,呈现出的题材和风格探索、思想意涵与价值取向均有所不同。
在红色美术的历史回溯中,促使美术走向“为人生”与“大众化”始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战动员与激发民族斗志成为此时美术创作的首要任务,在救亡运动的号角声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开始尝试以各种艺术形式,普及抗日民主宣传与大众化的创作。
新中国油画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回顾(图)
新中国油画与重⼤历史题材创作回顾(图)△油画《南昌起义》黎冰鸿 1957年作△油画《南昌起义》局部黎冰鸿 1957年作新中国油画与重⼤历史题材创作回顾书画圈⽹—官⽅⽹站作者:陈明图⽚选辑:洪哥警影新浪博客新中国建⽴后的⼗七年中,以油画为媒介进⾏重⼤历史题材创作成为重要的创作模式,这有其特殊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且与⼯农兵相结合”成为⼴⼤艺术⼯作者的主要思想路线[1]。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符合马克思主义⽂艺思想,并适应于⼴⼤⼯农兵的美术形式,如新年画、连环画和政治宣传画等⼤量出现,油画因便于描绘现实,扩⼤宣传也格外受到重视。
由于在国际上受到美国等西⽅国家的敌-视和封-锁,以及中苏友好和建设新中国的现实需求,政府在政治上制订了“⼀边-倒”政策,这在⽂艺界也得到了响应,摹仿苏联油画成为中国油画家学习最主要的途径。
与此同时,欧洲油画特别是现代派绘画被排斥。
在创作实践上,为“宣传中国⼈民解放战争和⼈民⼤⾰命的伟⼤胜利”[2],反映重⼤历史事件、⾰命军事⽃争、社会主义建设的油画⼤量出现。
这些作品的语⾔和风格受苏联油画的强烈影响,总体特点是在⼿法上以写实为主,“避免⾮现实主义的形式主义”[3],在风格上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在重⼤题材创作中,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也是重要的⼀部。
关于油画“民族化”的讨论开始于1956年9⽉的“全国油画教学会议”,此次讨论经媒体发表后,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在1958年掀起⼀个全国性⼤讨论的⾼潮。
与理论探讨相应的是油画家在实践上的探索。
以董希⽂、吴作⼈、罗⼯柳为代表的油画家创作了⼀系列“民族化”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汲取和融合了中国民间和传统的⾊彩和语⾔,既不同于苏派油画,也不同于民国时期油画。
这些油画探索为新中国重⼤题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并影响到后来数⼗年的中国主题绘画创作。
董希⽂绘画的⾊彩问题⼀、新中国油画的特征与⾛向新中国油画与民国时期油画在名称、概念、题材、形式、及创作风格的来源上有很⼤的不同。
展现毛泽东开创安源革命运动的经典之作——油画《唤起工农千百万》赏析
》红色文物HONGSEWENWU□黄领展现毛泽东开创安源革命运动的经典之作——油画《唤起工农千百万》赏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斗争是不同时期艺术家们刻画和表现的重要内容,众多美术家以此为蓝本,精心创作了许多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油画,生动再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党史故事,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的美术经典之作。
本文为大家介绍中国美术经典中的一幅党史油画——方增先油画《唤起工农千百万》,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广泛关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范,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唤起工农千百万》画卷,解读油画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欣赏油画所采用的精湛技法,探寻油画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油画党史解读1921年秋冬和次年5月,毛泽东先后三次到江西安源进行调查研究,点燃安源革命火种,巡视和指导安源革命发展,制定适合安源革命斗争发展的策略方针。
1922年9月,毛泽东第四次来到安源,实地考察安源路矿能否发动罢工斗争。
其间,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安源党支部会议,讨论了当前的形势和对策,经全面考察安源实际情况和客观估量阶级力量对比后,认为组织安源路矿工人进行罢工斗争的条件已成熟,决定立即组织安源路矿两局工人罢工。
他指示安源党组织,在罢工斗争中必须依靠工人群众的坚固团结和顽强斗志,有勇有谋地领导工人坚持斗争,夺取胜利,并从安源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哀而动人”的罢工斗争策略。
毛泽东号召广大共产党员站在罢工斗争的前列,领导工人进行义无反顾的罢工斗争。
会后,中共安源地方支部依据毛泽东的策略,提出“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油画《唤起工农千百万》红色文物HONGSEWENWU的罢工口号。
1922年9月14日,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一万三千余名工人高举罢工猎旗,“罢工,罢工”“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罢工口号响彻了整个安源山。
经过五天的罢工斗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与安源路矿两局签订了《十三条协议》,并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取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全国工运高潮中“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
高中美术高中美术鉴赏《为人生而艺术》
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问世后,获得巨大成功,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人民美术出版社也把 《开国大典》印制成各种美术图片在全国发行,同时作品 被编入当时的中小学课本。董希文的这幅《开国大典》掀 起了“油画中国风”的艺术热潮
《开国大 典》大 直被誉为“共和 国成大 的艺术见证” 。它深 大 大 大 ,也凝聚着大 代大 大 代新 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画家艾 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 到设大 ,从大 物到场大 ,它的大 派很大 以反映泱泱大 国的风度。 董希大 把主要大 物处理在不到大 半幅大 的左侧,不仅是大 法的大 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 局……《开国大 典》的大 块大 彩, 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 这大 红、碧蓝和大 黄是有意安排 的。它把大 个风和大 丽大 大 大 大 个庄严热烈的场大 描绘出来……”
日出东方、油画、赵力中
为了找到天安门建 认真观察悉心 体会。 正是因为7年来画家 的这份精心与执着, 《日出东方》得以 以完美的形象展现 在世人的面前。
以艺术家的眼光诠 释一个历史瞬间
作者有意避开了正面描绘,选取 了从外部侧面进行观察的角度, 使得画面的构图与此前的作品区 别开来。作品在整体布局上打破 了对称性结构,以拉近的外部视 点进行描绘,视觉中心通过主次 关系的设置引向正在讲话的毛泽 东主席,旁边人物排布井然有序, 刻画细致入微。画家在画面前景 安排了渐次上升的彩色气球及飘 带,制造出一静一动的两种态势, 且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中,烘托了 空间的特殊气氛。作品用色明快 而纯净,带有显著特征的建筑物 表明了具体空间的所在,大面积 红色的铺设则有利于稳定视觉感 受,显示出画家独到的艺术视角。
时至今日,当我们看到这幅 油画作品时内心有什么感受 呢?
振奋人心、自豪
中学美术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和答案解析(11)
2021年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1一、单选题(共40题)1.留存至今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圆明园B:拙政园C:个园D:颐和园【答案】:D【解析】:知识点:考生对园林建筑的了解。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D项正确。
A项: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和题目表述不符,排除。
B项: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属于私家园林。
和题目表述不符,排除。
C项:个园位于扬州古城东北隅,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属于私家园林。
和题目表述不符,排除。
2.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教学评价理解恰当的是()。
A:教师是美术教学评价的唯一主体B: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与学的双向成长C: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记录学生的成绩D:美术学科不宜采用分数进行教学评价【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识记情况。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研究--以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为例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研究--以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为例温洋【摘要】重大历史题材的雕塑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和再现,其历史客观性和主流意识的传达是创作中需要表现的重要方面。
它不仅需要本体艺术语言的表达,更需要关注与建筑体之间在体量、形态、隐喻方面的联系和推敲。
%The sculpture of major historical themes is the recording and reappearance of main historical events. Its historical objectivity and the conveyance of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are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creation. It needs not only the expression of the ontology artistic language but also the relat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volume, shape and metaphor among architecture.【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2页(P104-105)【关键词】重大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作者】温洋【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前言: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坐落于世界最高的城市广场——拉萨布达拉宫广场。
纪念碑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由国务院批准、自治区人民政府筹建的国家重点文化项目,同时也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类型的雕塑创作。
纪念碑由齐康院士主持设计,“碑体造型从珠穆朗玛峰的形象上获得灵感,借用其高耸入云的气势,与天地同在的永恒性,以建筑化、抽象化的语汇来进行创作。
纪念碑主体高37m,以灰白色为主色调,挺拔、简洁,浑然一体,从气势上体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农奴翻身做主人中所蕴涵的伟大的具有世界性的精神,具有极强的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意义深远。
历史与美学的统一: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方法论探索以《觉醒年代》为例
历史与美学的统一: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方法论探索以《觉醒年代》为例一、概述历史与美学的统一,是艺术创作中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如何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审美相结合,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一直是创作者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以近年来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探讨其在创作方法论上的独特之处,以期对今后的历史题材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觉醒年代》以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为背景,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和细腻的剧情展开,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变革。
该剧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深入挖掘了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还巧妙地将美学元素融入使观众在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与残酷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
这种历史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让观众在审美体验中获得了深刻的历史认知。
本文将从剧情构建、人物塑造、视听语言等多个方面,对《觉醒年代》的创作方法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揭示其成功的秘诀所在。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其他历史题材创作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实现历史与美学的有机统一,为今后的历史题材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介绍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影视产业中的地位。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记录与再现历史的重要媒介,更是传递文化价值观、塑造国家形象、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关键力量。
在中国影视产业中,历史题材作品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们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画卷,为观众提供了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反思历史的独特视角。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上。
通过影视作品的生动呈现,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这种传承不仅有助于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能为现代社会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启示。
创造千年历史大变局中的绘画经典--读唐勇力的巨幅历史画《新中国
2019/09唐勇力04Arts circle解读名家文/林木创造千年历史大变局中的绘画经典画界的人老说,今天是个出不了大师也出不了经典的时代,是个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时代,看看浮躁至极的画坛现状,也不能不承认这观点颇有道理。
就连耗掉十年时间,国家花大本钱集全国之力搞的关于历史画创作两大“工程”,让人有经典感的作品和大师感的艺术家也真不好找。
记得几月前去国博参加中华文明创作工程最后的审定会时,经过国博的中央大厅,抬头一见唐勇力的《新中国的诞生》之巨幅作品,赫赫然挂在中央大厅正中的墙上。
尽管曾见过此幅开国大典场景的图片,但一旦在国博中央大厅高大而宽阔的场景中见到原作,作品如此巨大,场景如此恢宏,一种崇高庄严之感油然而生。
画面上那众多开国元勋或庄重、或严肃、或矝持、或开朗,面对开国大典亦各具神态各有性情。
毛泽东面对话筒自信而庄重的神情,好像正在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面对着高4.8米,宽17.06米的巨幅画面,面对着生动感人的大典场景和个性鲜明的领袖形象,一种直面经典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经典么!在欧美各国参观博物馆,总会见到许多绘画史上的大师们关于西方重大历史题材的历史画创作。
如大卫《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前进》、苏里科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等,都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杰作。
西方有此种历史画的传统。
比较而言,中国则缺乏此种传统。
尽管在宋代画院中也画历史画,而且还不错,但自从元以后文人画盛行于画坛,不要说历史画没人画,连人物画家都屈指可数。
清朝宫廷的一些历史画,大多都是请朗士宁等西方画家来画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有董希文、何孔德、侯一民、高虹等画家画过一些不错的历史画外,此后,画家们都或顾着小情小趣地抒情,或顾着“走向世界”去媚外,历史画早已绝了迹。
及至政府再来组织画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绘画时,临时抱佛脚的画家们已回应不过来了。
唐勇力是偶然地撞到这一历史画创作中去的。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东方红1945年杨家岭》创作自述
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东方红1945年杨家岭》创作自述文/毕建勋从历史事件到历史题材创作这次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 创作,我阃的主题是“中共七大”。
从 主题内容的表现上看,“中共七大”是 一个会议场面;从创作角度来说,此 主题缺乏阃面感。
我曾经到延安杨家 岭考察了会议召开地周边的地貌环境参观当年毛主席、朱德等领导人住的窑洞;在中央大礼堂,我找了一些群众 模仿当年的情形,反复琢磨构图,仍然没有构思出引发灵感的好画面。
历 史事件如果不能转化为历史题材创作, 就会变成一张说明图。
両面的构思从 哪里打开?如何将具体的历史事件转 化为艺术语言?这成为一直闲扰我的 难题。
在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试 从当时的纪实性文字材料、历史照片 人手,收集、整理延安革命纪念馆文 物史料,以及当年的影像资料,使自己 的创作状态能够进人到当年的历史情 境中去,但长达近半年没有思路。
后来,有一天工作到很晚,天快 亮了,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广播喇叭每 天早晨都会播放的乐曲《东方红》。
40 Chinese nationalExpoPioneer of Art Park <艺苑先锋随后马上查资料,《东方红》的歌词是1944年下半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后经改编成为乐曲。
《东方红》代表了那个年代中国老百姓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和情感寄托。
“中共七大”会议是在1945年春天召开的,和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很接近。
这首歌启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初生的太阳为画面的背景,寓意春意、暖意的汇合,参加“七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会场外聚集,看到冉冉升起的红日,寓意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正如毛主席在“七大”会议报告中指出的:“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不久就要诞生了,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我觉得,从《东方红》的抒情角度来描述“七大”,会使一个事件成为一曲咏叹,画面的意境就这样形成了。
创作的母题从历史性事件上升为融艺术性和精神性的主题,即从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真实人物出发,超越历史事件而探索历史中的精神主题,从大事记式的叙事性表达抽象升华到精神史的抒情层面,这也是作为艺术性历史画创作的使命。
《开国大典》: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开国大典》: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9年第2期作为现代油画的经典作品,《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是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一个时代的记录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
经过几个月征集,画家们为这次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当时博物馆的负责人说:“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的有关党史的绘画作品,没有一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力作显然是不合适的。
”1952年,革博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油画《开国大典》,这幅画被大批出版后又被印制为年画发售,并进人中小学课本。
然而几乎是从画作诞生起,在二十多年时间里,画布上的人物就几经删除和添加,油画本身则被再度复制和修改。
这些修改折射出共和国几十年的政治风云。
《开国大典》不仅定格了1949年10月的那一天,更记录了一段中国人无法回避的历史。
董希文,浙江绍兴人,专业美术院校出身,曾在敦煌临摹壁画三年。
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创作了水粉画《北平入城式》,他也曾亲眼目睹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上,他还受任为毛泽东、朱德画像。
绘制开国大典上的领导人群像,董希文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当时,董希文正带着学生们在京郊石景山发电厂深入生活,边写生边劳动。
他受召回京,立刻投入创作,然而他发现所有照片和影像资料画面中,领导人和群众都没有出现在一起。
在他的想象中,《开国大典》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场景,于是他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
董希文在一张明信片大小的纸上画了一个草图,画面左边是众多国家领导人,右面则为布满鲜花的广场,这样左实右虚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是有失平衡的,却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评述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评述摘要:本文旨在评述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对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揭示其对于历史传承、文化传播以及审美价值的贡献,之后论述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的特点,旨在为艺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影响力、文化传播、审美价值。
引言: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忆,是过去与现在的交汇点,承载着无数个体和群体的经历、智慧和情感。
而美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视觉艺术的方式将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历史变得更加真实、感人和具有触动力。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正是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将历史故事和事件转化为视觉形象,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魅力。
一、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性首先,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和再现,更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新解读和审视。
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历史中的英雄人物、重大事件和社会风貌得以永久地留存在人们的视野中,让后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传承历史的记忆。
其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对于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语言,能够跨越时空和文化的界限,传递着艺术家对于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美术作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得以交流和传承,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1]。
最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对于审美价值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往往融合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艺术再现,使得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这种审美价值的提升不仅仅是对艺术家个人创作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影响力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艺术领域,更是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对于历史研究和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艺术家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研究和创作,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中[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绘画作品选詹建俊叶南黄河大合唱(三联油画之一)
詹建俊叶南黄河大合唱(三联油画之二)
詹建俊叶南黄河大合唱(三联油画之三)
郭北平延安文艺座谈会
高天雄转战陕北途中
秦文清挺进大别山-过黄泛区
挺进大别山-过黄泛区局部之一
挺进大别山-过黄泛区局部之二
宋惠民陈建军等辽沈战役-攻克锦州油画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局部之一
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局部之二
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局部之三
骆根兴决战淮海
决战淮海局部之一
决战淮海局部之二
孙立新白展望窦红平津战役-会师金汤桥平津战役-会师金汤桥局部之一
平津战役-会师金汤桥局部之二
平津战役-会师金汤桥局部之三
陈树东李祥百万雄师过大江
杨飞云宋庆龄油画
王少伦《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吴云华等跨过鸭绿江
跨过鸭绿江局部
章小明,周小松抗美援朝-激战陈坚共和国的将帅们
共和国的将帅们局部之一
共和国的将帅们局部之二
共和国的将帅们局部之三
谷刚大庆人
靳尚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冯杰征服珠峰
征服珠峰局部之一
陈宜明青春记忆
青春记忆局部之一
青春记忆局部之二
焦小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毛本华等焦裕禄
马刚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曹立伟施乐群唐山大地震
程丛林夏夜-恢复高考的日子夏夜-恢复高考的日子局部之一
丁一林科学的春天
孙为民山村小学1980 王宏剑复苏的土地
复苏的土地局部
郑艺历史的审判
历史的审判局部
王颖生香港回归
刑俊勤王吉松澳门回归澳门回归局部之二
澳门回归局部之三
赵振华抗击非典
抗击非典局部之一
抗击非典局部之二
抗击非典局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