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读】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合集下载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 肇 中
创设情境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 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一旦需要 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理清思路
➢ 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旁批六:“这里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写议论文时,一般不举自己的经验为证,但这里的情况 不太一样。这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 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 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文体知识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的事例,真实具体的论证了……,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道理论证,通过讲出……的道理/引用……的名言,论证了……的 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从而 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论证了……的论点。
•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 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 知,知识、认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解读+批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解读+批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解读+批注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批注]这次演讲,是作者是在获奖背景下、在颁奖的隆重场合发表的获奖感言。

所以先从背景说起。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批注]这是演讲者获奖的文章。

从父亲受的传统教育,到自己受到的中西两种教育,很自然地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话题。

以下内容,也是把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比较着谈。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批注]《大学》开篇有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批注]把传统文化、传统教育里最基础的“格物致知”与现代西方学术、现代教育中最基本的“实验”,建立起联系。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批注]这段话,批判了传统教育中缺乏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批注]王阳明的例子,说明传统儒家尝试的“格物致知”,局限在“明心见性”的伦理范畴,忽视了探查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只向“内”没向“外”。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秀课件说课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秀课件说课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新课导入
1.识记并理解本文的重点词语,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篇章结构。(重点)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难点)3.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素养)
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不仅如此,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知识链接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 徨 激变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liào
miǎn

jiǎn
gé w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4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4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的一篇议论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精神在我国古代学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论述深入浅出,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议论文的阅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理解较为深奥的论述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观点,分析论据,理解作者的论述意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理解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会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掌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论述意图,联系实际生活,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课堂讨论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提出自己的疑问。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5.联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格物致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部编版八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部编版八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部编版八下)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八下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议论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性,提倡人们要有探究真理、追求知识的精神。

文章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必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并能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议论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论证思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探究真理、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分析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儒家学说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格物致知”的精神。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分析。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阐述文章的论证思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5.实践运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本解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

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2.文题诠释“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文章题目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演讲的主题。

作者首先提出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举王阳明等例子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大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主旨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4.内容解读作者在首先提出了他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全文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

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

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

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

【初中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在“格物致知”方面,中国学生有哪些不足?原因是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 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 ,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这主要是由传统教育这个文化背景导致的,学生对格物致知 的精神贯彻不足。
反面论证
作者用什么事例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 验”?
C、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 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归纳
论 证 方 法
王阳明“格物”
举 王阳明的“格物”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不能适用于 例 现研在究竹的子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不正确。 论 证 个证人明经实验 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语文(部编版)八年 级 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THERE SHOULD BE A SPIRIT OF KNOWING THINGS FROM THINGS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 验的科学品质。
以他自己在美国读大学的亲身经历为证
反面论证 以自己亲身的经验为证,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验、 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从而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 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
1.思路清晰、缜密。 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
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 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 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 方面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全文思 路清晰,说理严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本解读课件

【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本解读课件

•D.鲁迅和拜伦的事例,旨在证明文化的交流互鉴只会使本民族的精神更加彰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世界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缺失,人类文化的繁荣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B.文明的交流互鉴,不仅能丰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将推动大同社会的到来。
•C.只有讲究方法,民族文化才不会在交流互鉴中失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求得。 《大学》 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脉络梳理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格物致知”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 最高理想——平天下。
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目的也不是为了“致知”。
重点讲解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含义
“格物致知” 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袖手旁观。
重点讲解 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方法

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重点讲解 真正的格物致知做法举例
格“竹”的正确方法
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 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 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脉络梳理 第二部分 分析问题

证 思 路
一(2)“格物致知”的含义。 二(3-5)传统教育未真正“格物”“致知”。(王阳明格竹) 三(6-12)现代科学需要“格物”“致知”。 1、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的“格竹”) 2、当前中国学生的现状。(中国学生、”我”)
重点讲解
《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含义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5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5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 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 《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 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 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2) 第三部分(13)
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学习 自然科学。
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 题和自己的亲身经验,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 重要性。
强调培养实验 精神的意义, 并对中国年轻 一代提出希望。
第二层(3~5):反面论证
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失败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是 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 世界。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 实践,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 格物致知的含义。
第三层(6~12):正反两方面分析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呢?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祖 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 家。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奖。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受传 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适应社会、 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 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 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答案】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 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3.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案】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 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 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四 个月,收到来稿近千篇。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 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初读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论题是?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论题的? 2.“格物致知”出自?意思是?目的是?举了怎样的例子? 3.知识是怎样得到的?获得知识的过程有哪些要求? 4.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哪些弊端?作者是如何验证这些弊端的? 5.“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其真正意义是?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6.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你能否把握文章的结构,并进行层次划分?
1.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文中引用《大学》里的话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物和致知”。 ②举例论证。文中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论证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 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 ③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的论点。
字词积累
丁肇(zhào)中 瞭(liào)望 彷(páng)徨(huáng)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7.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新的知识;实验的过程不是 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 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 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明朝大理论家王 阳明“格”竹子, 头痛失败。
通过实验了解 竹子性质。
中国学生功课成 绩好,面临研究 工作束手无策
作者在美国的学 习经历
阐述道理
传统教育不是真正 的“格物致知”。
实验的过程…… 积极的探测。
科学实验精神的 必要性和现实意 义 以埋头读书应 对……毫无帮助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人教版·“高分低 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 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 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 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理解演讲中事例
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
推进的结构。
创作背景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 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怀念》 被评为特别荣誉奖。1991年10月 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举行,丁肇中在会上 发表了这篇演讲。
字词疏通
瞭(liào)望:登高远望,本文中是指一种周刊的名字。 缅(miǎn)怀: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探察:探听侦察;察看。 探讨:研究讨论。 检讨:找出缺点和错误,并做出自我批评。 彷(páng)徨(huáng):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语文】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本解读课件优质课件

【语文】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本解读课件优质课件

•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自从有了这个梦想之后,他几乎天天都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罗布想象不出大海的样子,哪怕是海在翻卷着浪花,拍打着海岸,但那只是电视里的画面,根本闻不到海的味道。
•罗布想要去看大海。但这只是梦想,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
问题探究
请你思考: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 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 理……
•Jva8TLnOtD7!324^&*Jva8TLnOtD7!324^&山顶的海风 胥得意
•当罗布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他便知道了高原上那些叫海子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湖泊。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是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片水域太大了,像是他们心中的海。
•新兵营在城市的郊区。几乎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罗布都能隐隐地听到军舰的汽笛声,浑厚悠远。每一个梦里,军舰都能在罗布的眼前出现。可是,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们轻轻的鼾声。
•罗布最愿意训练的课目是队列训练。其他的课目都是迷彩服,队列训练的时候,新兵要穿上水兵服。风一吹来,罗布能够看到飘带在班长脑后飞舞,那个时候,他总会走神,一直在想飘带在脑后轻盈舞动时自己帅气的样子。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求得。 《大学》 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脉络梳理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格物致知”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 最高理想——平天下。
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目的也不是为了“致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以及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这种精神。

文章通过阐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有一种探索真理、求真务实的精神。

教材安排这篇文章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深层次的含义和运用思辨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引导他们运用思辨能力去分析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了解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会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探索真理、求真务实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思辨能力去分析问题,培养他们探索真理、求真务实的精神。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格物致知”精神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格物致知”。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案例,体会“格物致知”精神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4.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5.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的成果,强调“格物致知”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6.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精神去解决实际问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20/3/30
6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一帆风顺: 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彷徨: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考虑不慎重; 目标不明确。
2020/3/30
7
走进课文
第一部分(1、2段),引出话题。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论题。 第三部分(13段),得出结论。
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
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
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2020/3/30
18
5.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 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没有。
•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 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 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 帮助。
2020/3/30
8
阅读第一部分(1、2段)
1.什么叫“格物” “致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2020/3/30
9
2.引用《大学》里的话有什么作用?
从中国传统教育的角度提出“格物”和 “致知”,既点明题旨——中国学生了 解自然科学时要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又引起下文。
2020/3/30
15
问题探究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实地探察即实验。
2020/3/30
16
3.“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轻视动手能力。

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
search g_translate
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特别是在学习自然科学方面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丁肇中教授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丁肇中(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儒家(rú) 华裔(yì) 论语(lún)
中庸(yōng)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
1.默读课文,讨论和编写阅读提纲。

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交流点拨】(1)提出问题(1):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分析问题(2~12):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①(2):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②(3~5):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③(6~12):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3)解决问题(13):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交流点拨】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3.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交流点拨】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交流点拨】①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②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③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5.找出点明文章意义,提出作者希望的一句话。

【交流点拨】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6.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二)深层探究。

7.文本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点拨)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
【交流点拨】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不一样。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证明王阳明的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4)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是什么?
【交流点拨】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5)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6)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证明知识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的。

(7)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8)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是为了证明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交流点拨】是为了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属于举例论证。

(9)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交流点拨】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10)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交流点拨】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11)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呢?为什么?作者对此是怎样论证的?
【交流点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因为他们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8.写法赏析。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点拨)
(1)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交流点拨】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2)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交流点拨】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

9.各抒己见。

同学们,学完课文后,相信你们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认识。

想一想,你们是否也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否也有通过“格物”来“致知”的生活事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或历史故事?
【交流点拨】生甲:我从探究剪刀的工作原理,从而知道了杠杆原理(中间那个点构造了杠杆)。

生乙:我搜集的名言有: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尚)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生丙:我举一个反面的例子: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交流点拨】生甲:这篇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教育模式。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分数都很高,可是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知识的纯记忆,而应多实践、多动手,要培养创新精神。

否则,即使我们未来能成为研究生、学者,也不可能有大的创造力。

生乙: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它会使我们这些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生丙:我们学校也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能光考察学生的书面知识,而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考试,去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