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近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
在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原 因和本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本章简要阐述了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分析其主要内容和缺陷。 早期的经济理论认为,波动或者由银行信用、消费和投资等内生力量决定, 或者认为取决于战争等外生冲击。早期的经济周期理论有: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 (H.S.Jevons)提出的外部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制度 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动;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R.G.Hawtrey)提出的纯货币理 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 的唯一原因;投资过度理论主要强调了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结构的不平衡, 尤其是资本品和消费品生产之间的不平衡, 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 (F.A.Hayek) 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 适用于经济周期收缩阶段,即衰退或萧条重复发生时期的
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综述
——实际经济周期
【摘要】 对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扩张与衰退现象进行理论解释,是现代宏观经 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从近代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过度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对这些经典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进行总结。 并结合国内外对于经济周期的实证研 究中拐点识别与预测、协动性和 RBC 模型实证研究进行分别阐述。最后,对这 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协动性 拐点识别 预测经济形势
Yt f Lt , K t , zt
(1)
其中,Yt 是实际产出变量,Lt 是劳动力变量,Kt 之是资本存量变量, zt 代表 对生产函数的随机冲击因素,包括技术进步、人口结构的变动、投人要素的相对 价格改变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 假定随机项服从简单的具有漂移的随机游动过 程(random walk with drift) :
对第一种解释,曾五一和张立(2010)在 ARCH 族模型动态地刻画了中国 经济周期的条件波动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经济变量的波动机制、波动率 对经济变量条件均值的影响程度与方向以及经济变量在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波 动力度差异等问题。徐梅(2015)利用 MS-VAR 模型,研究经济周期与金融资产 投资之间的协动性关系, 同时分析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经济周期和 金融资产投资变动的影响;丁志国、苏治和杜晓宇(2007)基于向量 SWARCH 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 GDP 增长率与证券收益率间的关联性。 对于第二种解释, 国内外有关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对双边贸 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研究文献比较多。McKinnon 于 1963 年研究最优货 币区(the optimum currency area,即 OCA)理论时指出,国际贸易将带来贸易伙 伴国经济活动的高度相关。Frankel &Rose(1997,1998)对 21 个发达国家双边 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双边相关性的研究得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程惠芳和岑丽君 (2010)分析国际贸易强度、外商直接投资(FDI)强度和产业结构变化与中国 贸易伙伴经济周期协动变化的相关性, 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周期协动 性的主要传递因素、传递效应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黄玖立、李坤望和黎德 福(2011)考察了 1952~2009 年中国省区实际周期的协同变化及其决定因素,改 革前后的周期协同性呈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 V 型特征,双边距离、经济 规模显著地影响了周期协同性, 但地区周期波动并没有表现出简单、统一的空间 特征。 3. 基于 RBC 模型的实证 自 Kydland 和 Prescott 对经济周期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来, RBC 理论就被广泛 应用于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中。McCallum(1989)认为,RBC 理论已 经成功地解释了一些关键经验规律的经济波动。Backus 等(1994)将其扩展到开 放经济模型。 我国学者们在 2000 年以后才开始运用 RBC 模型来解释中国经济的波动特 征。卜永祥和靳炎(2002)构造的两部门 RBC 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经济有较 大的偏离;陈昆亭、龚六堂和邹恒甫(2004)构造的三部门 RBC 模型的预测结 果与实际经济同样有较大的偏离;黄赜琳(2005)构造的三部门 RBC 模型的预 测结果对实际经济的解释力较低,只能解释 70%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李文溥、 王燕武和卢盛荣( 2009) 的预测结果只能解释 58%的经济波动。 基于 RBC 模型在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中差强人意的表现,近年来,又有很多学者针对中国国情 进行基于 RBC 模型的实证研究。 吕朝凤和黄梅波(2012) 构建了一个同时引入偏向性技术变迁与中性技术冲 击的包含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 1979~2009 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检验。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中国的特征事实
姓 名 学 号
张佳铭 2016112872
成
绩
Leabharlann Baidu
评卷人
中 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考 试 试 卷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综述 ——实际经济周期
课程名称 完成时间 专业年级
中级宏观经济学 2017 年 6 月 15 日 应用统计学 16 级
注: 研究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课程考试论文, 并用 A4 页面打印,加此封面装订成册后,送交评 审教师。 教师应及时评定成绩, 并至迟在下学期开 学后两周内将此课程论文及成绩报告单一并交本 单位研究生秘书存档。 (涉及外单位的,由研究生 秘书转交学生所在单位研究生秘书存档)
一、引言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展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 循 环往复的现象。 经济周期原因的研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之一,不同学 派的学者都试图回答诸如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周期波动, 为什么经济的扩张阶段和 收缩阶段要交替重复地进行,这样由经济行为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当经济理论无法很好的解释新的经济现象时,往往会被人们所怀疑,从而为 新的理论出现创造了条件, 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引发经济学家不断完善原有 的理论, 甚至推翻已有理论建立全新的理论框架, 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 同时, 针对同样的经济理论在不同经济现象中的实际应用,国内外学者利用宏观 经济数据,基于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本文第二至第四部分, 分别针对近代经济周期理论发展、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试图全面呈现主要研究成果的概貌。 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
型确定的效用水平时就极易产生错误(Naish,1995) 。其次,模型的校准需要主 观地指定特定的函数形式来计算关键参数值, 然后才能由一系列随机冲击序列确 定产出、就业、消费和投资等的反应,再用模型结果与由实际经济观测值得到的 特征事实相比较, 而确定参数值所依赖的模型形式没有很好的选择标准,这使得 校准模型产生了一定的随意性。最后,在 RBC 模型中,经常用经济系统的特征 事实来作为评价模型的标准, 但是特征事实却存在大最的争论,因为不同时期或 不同国家会遭受不同类型的冲击,大量研究发现,大多数 RBC 模型中的传播机 制相当微弱,产出的动态特征是由技术冲击隐含给出的,因此,正是外生输人的 动态性质决定了产出的动态性质, 产出的动态性质和冲击机制的动态特征完全相 同, 模型本身的扩散机制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Cogley&Nason, 1995a, 1999b) 。 大多数 RBC 模型不能刻画产出的周期特征,这是对 RBC 理论的重要挑战。
消费不足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马尔萨斯(T.R.Malthus)和霍布森(J.A.Hobson) ; 庇古 (A.C.Pigou) 提出的心理预期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 决定作用;熊彼特(J.A.Schumpeter)基于创新的投资活动不断重复发生提出了 创新理论。 古典主义认为经济周期是外生力量驱使的, 经济学家视经济系统为内在稳定 的,只有技术进步、太阳黑子、战争等外生因素才能导致经济波动。因此,倡导 经济自由, 抵制政府干预是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古典主 义假定工资可以灵活调整, 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工资调整可以影 响劳动市场的均衡。 总需求对产出没有持久的影响和始终存在的充分就业是古典 模型的主要缺陷。1929 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使人们对古典的传统理论失去了信 任, 由于古典模型认为劳动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的充分就业的状态,无法解释当时 大量失业的存在。 并且, 不能将连续近四年的产出下降归因于对生产函数或劳动 市场的外生冲击。相反,下降的总需求似乎是萧条的主要原因,现实经济和古典 模型的不一致,导致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导向的模型。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经济周期的产生归因于内生因素, 即经济 系统是内在不稳定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Kenynes)中指出提 出, 在价格水平不能灵活调整的假定前提下, 总需求的不稳定导致了经济的波动。 凯恩斯特别强调有效需求,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包括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企业 对投资品的需求和政府的购买需求, 认为有效需求的不足是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 凯恩斯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归结为边际消费倾向、 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 理论,他认为不稳定的自发消费和投资支出是经济周期出现的主要原因。 世纪 60 年代,凯恩斯主义受到了以弗里德曼(M.Friendman)为代表的货币 主义学派的批判,经济周期理论进一步发展。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上,货币主义和 凯恩斯主义一致认为总需求的不稳定是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 分歧在于货币学派 认为总需求不稳定是货币供给的不稳定造成的。 将经济的周期波动完全或主要归 结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和 观点吸收并加以拓展。他们继承了古典主义的市场出清、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极 大化的假设, 并引入理性预期, 即经济主体根据当前可利用的一切信息形成对某 个经济变量未来值的预期。在对经济周期的本质认识上,卢卡斯(Lucas,1972) 提出了不完全信息的货币幻觉理论,将货币供给变动看作外生需求冲击的源泉, 认为预料不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是价格和产量波动的驱动力。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初,理性预期学派的后期学者不赞成用货币冲击来说明宏观 经济波动, 而将一国的经济周期归结为以技术变动为代表的实际冲击,提出了实
际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RBC)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诞生于基得兰德和普雷斯科特(Kydland and Prescott , 1982) 、朗和普劳瑟(Long and Plosser,1983)的开创性论文,他们考察实际经 济, 强调经济周期是由经济活动中以技术变动为代表的实际因素引起的,而不是 货币等名义因素。RBC 理论强调供给的主导作用,认为引起经济增长的那些经 济力量带来了经济的波动, 即供给冲击是产生波动的最主要根源。设生产函数为
四、经济周期实证研究
国外学者对经济周期的实证研究集中于经济周期拐点的识别与预测、 经济周 期协动性的研究和基于 RBC 模型的实证研究。本节就这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进 行探究。 1. 拐点识别与预测 在经济周期的拐点识别方面,有两类实证研究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类是较为 传统的非参数方法,如姚敏和周潮(2013)采用 GDP 增速指标和“谷—谷”法, 将 1953-2011 年中国经济增长分为 11 个周期;或是美国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的 Bry 和 Boshan 于 1971 年开发的测定经 济时间序列转折点的方法,简称 BB 法,陈磊和孔宪丽(2007)就使用了这种方 法对我国 1999 年 1 月至 2007 年 2 月的经济周期拐点进行识别。第二类则是参 数方法, 多为基于状态 (机制) 转换模型等统计模型方法的应用, 王建军 (2007) 通过引入反映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模式改变和状态转移机制变迁的虚拟变量, 改进 传统的 Markov 机制转移模型,得出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特征明显且 经济增长周期模型和经济周期变化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而对于经济周期的预测而言,Gian⁃none 和 Reichli(2006)比较了结构脉冲 响应模型和 VAR 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估计的效果,他们提出在短期样本下,前 者比后者要精确,在中长期样本下,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相近。高铁梅、李颖和 梁云芳(2009)基于景气指数、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及 Probit 模型方 法,对 2009 年的经济景气状况和走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 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经济周期的协动性(business cycle co-movements)在学界有两种解释,其一 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指标的协同变动情况,其二是研究在特定时期内,各 个国家经济周期循环阶段在方向和波幅上所表现出的趋同性。
zt zt 1 et
(2)
其中, 是常数项, 0 , et 是具有 0 均值的随机误差项,这说明每一期 的生产技术以 常数加上随机误差项 et 的新息(innovations)的速度增长。 RBC 模型考虑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代表性主体对经济环境中的这些随机冲击 因素做出的动态反应, 对这些冲击的最优反应导致了消费、投资和产出等与原来 的稳态值的偏离。 RBC 模型认为, 经济系统频繁受到影响产出的外生冲击。 持续 的正的冲击,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带来产出快速增长。然而,如果可 以将经济扩张归结为技术进步, 那么,认为经济的衰退和萧条是由技术退步引起 就很难使人接受了(Mankiw,1989) 。而且,技术冲击影响范围只限于一两个产 业,不能构成对整个经济体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论缺乏实证支持,模型没 有与实际的经济数据拟合好。但是,很多 RBC 理论家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些进 步, 科格利和内森 (Cogley and Nason, 1995b) 的劳动窖藏模型、 金和雷贝罗 (King and Rebelo,2000)的可变生产能力机制都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型,大大提高 了 RBC 模型与美国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 RBC 理论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以来,经过 20 多年发展,其分析问题的 模式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立 RBC 模型的步骤一般是: 首先建立一个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 然后对模型进行求解和校准最后将模型产生 的统计量和相应的实际数据统计量进行比较,其中的每一步骤都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 模型中代表性经济主体的跨期优化问题不能通过解析方法求解,常常要利 用数值方法或近似方法近似计算最优决策规则。 这种近似可能显著地扭曲了模型, 以至于人们无法知道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所能确定的效用水平, 在比较不同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