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解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国情国策教育等方面,根据国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要求,要充分地挖掘地理教育的内容,而地理课程也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现如今我们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都和地理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如物种灭绝、滥伐森林、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灾害频繁、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这些更是体现了地理教育在今后的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也要培养具有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来。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把“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改为“培养现代公民的地理核心素养”,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词语的改动,必备的地理素养即:1、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和综合反映;2、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地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而地理核心素养: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具有地理科学特性必备的品格、关键能力。人地观念应是公民具备的重要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识是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的能力。
我们的时代在快速的发展,现在的地理学习不再是以前的那种以成绩高低为标准的时代,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人地观念是这个理科生学习地理后听到最多的一个名词,学习了这么久的地理,虽然还是不太能够把握住其精髓,但是还是觉得我们人类应该协调好人类社会、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够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推进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这门学科是一门文理兼备的一门学科,这就决定了地理不能像数学、物理等这种理科学科和语文、历史那种文科学科那样,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
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这里面有气候、气象、地质、水文等等各种要素,还有时间、空间的变化,动态的变化,这就需要学生要有综合的思维,从整体性角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全面地观察、分析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并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区域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探究,努力地认识我们的地理环境。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分为不同的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区域的差异,知道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的问题,意识到区际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具备全球视野。
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这些内容大都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理实践力要求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和方法适应环境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人才,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学有所用的人才。地理实践力正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反思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能,成就自己。
高中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地理课程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更是学生和老师在学习生活中的指挥棒。地理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有层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