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操作者职业性防护
化疗职业防护【19页】
![化疗职业防护【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e65763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8.png)
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
Ø静脉给药---静推、静滴、静冲、静泵 Ø肌肉给药---无刺激药物、深部注射 Ø口服给药---制成胶囊或肠溶剂 Ø腔内给药---心包腔、胸腹腔、膀胱 Ø动脉插管---多见于肝癌(介入) Ø靶内给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临床中, 静脉输液是化疗药物 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而化疗药物的配置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
被 化 疗 药 品 污 染 的 操 作 台
2024/9/2
四、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防护原则
在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专业人员配置及处理化疗药物过程中的接 触剂量,以达到防护的目的,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1、医院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 要的与化疗药物的接触
2、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 污染
(一)物品准备 •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薄膜手套各一副,一次性防渗透 护衣一件,一次性口罩、帽子、防护镜 •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漏防护垫、化疗废弃物收集容器 (二)工作环境 操作中不要在工作区内外走动,尽量避免频繁的物流及人员进出,避 免将生物柜中的药物带入周围环境。 在配置区域不允许进食、喝水、吸烟、嚼口香糖、处理隐形眼镜、储 存食物。 不能佩戴各种首饰如戒指、耳环、项链、手表等。
2024/9/2
化疗职业防护
科室 时间
本次主题
一、化学治疗药物的职业危害 二、化疗职业防护现状 三、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环节 四、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防护原则
一、化学治疗药物的职业危害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入、呼吸道吸入、经口摄入三种途 径进入人体而使操作者受到低剂量药的影响,具有致癌、致 畸、骨髓抑制和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 化疗所用各种废弃物不可堆积,应及时清理。 • 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各种尖锐的废弃物处理要放在防渗漏、防针
关于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
![关于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67b077f121dd36a22d8209.png)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急性影响 风疹、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头痛、 头昏、脱发
慢性影响 致癌、功能性障碍、病理性肥胖、月经 周期紊乱、早产、异位怀孕、肝脏损伤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 加拿大的Hirst等在7位正在稀释或给予细胞毒药物的 护士的尿液中检测出环磷酰胺的代谢物; ➢ 美国的Neal等在护士配制化疗药物区域,经過320小 时的监控,检测出空气当中存在5-FU(0.12-82.6ng/m3), 环磷酰胺(370ng/m3)80小时; ➢ Me-Devitt等在肿瘤病房和门诊患者治疗区的工作台面 上检测出环磷酰胺。
➢ 丢置在准备、使用细胞毒药物过程中用过的材料; ➢ 处理体液(如血液、尿液、粪便、呕吐物、腹水、
胸水、汗液); ➢ 处置吸收或污染有接受过细胞毒药物的患者体液的
材料和亚麻布织物(如桌布、抹布等); ➢ 清除溅出或溢出的药物。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中的薄弱环节
防护设备
– 很多接触化疗药物的医院或科室没有生物安全柜;
– 保证配药环境无微粒物质(包括生程
– 配药前洗手,穿防水性防护衣、佩戴口罩帽 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再加乳胶手套;
– 操作台铺一次性防护垫,操作完毕后更换;
– 打开安剖时轻敲将药粉降于瓶底,垫纱布后 打开;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 溶解药物时,应将溶酶沿瓶璧缓缓注入瓶底, 待药粉浸湿后再搅动;
➢通常每操作60min或遇到手套破损、 刺破和被药物沾污则需要及时更换手套
➢在戴手套之前和脱去手套之后都必须 立即洗手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防护设施:
– 细胞毒安全柜、安全操作;
– 设立化疗备药操作室;
– 配备专业人员,并定期进行 体检;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最新化疗防护工作规范文件
![最新化疗防护工作规范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a1e80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c.png)
最新化疗防护工作规范文件一、总则1.1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防止职业暴露,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事化疗药物配制、输注及相关操作工作的医务人员。
二、人员防护2.1 所有参与化疗药物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熟悉相关防护措施。
2.2 操作人员应佩戴一次性无粉手套、防渗透隔离衣、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3 怀孕及哺乳期女性应避免直接接触化疗药物。
三、工作环境3.1 化疗药物配制应在专门的生物安全操作柜中进行,操作柜应保持适当的负压。
3.2 配制区域应与其他区域隔离,地面、工作台等应采用耐化学腐蚀材料,便于清洁消毒。
3.3 工作区应保持整洁,避免药物残留污染。
四、操作规范4.1 化疗药物的运输、配制、输注等操作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2 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药液外溢、针头反甩等情况发生。
4.3 发生药液溢出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清理和消毒措施。
五、废弃物处理5.1 所有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路等一次性用品应作为危险废弃物处理。
5.2 化疗药物残液及污染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收集、暂存和处置。
六、事故应急6.1 发生化疗药物泄漏等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范围。
6.2 受污染人员应立即彻底清洗,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6.3 所有事故应当详细记录,并进行总结分析,完善相关防护措施。
七、健康监护7.1 参与化疗药物操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7.2 发现可能的职业暴露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八、附则8.1 本规范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并负责解释。
8.2 本规范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
化疗操作者职业性防护ppt课件
![化疗操作者职业性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84fe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1.png)
• 慢性影响:致癌、功能性障碍、病 理性肥胖、月经周期紊乱、早产、 异位怀孕、肝脏损伤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污染证据
• 欧洲Sessink • 加拿大和美国,6个癌症治疗中心研究 • 操作使用抗癌药物的医务人员尿液和排
泄物中,环磷酰胺含量的检测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 加拿大的Hirst等在7位正在稀释或给予细胞毒药物的护 士的尿液中检测出环磷酰胺的代谢物;
➢ 美国的Neal等在护士配制化疗药物区域,经過320小 时的监控,检测出空气当中存在5-FU(0.12-82.6ng/m3),
环磷酰胺(370ng/m3)80小时; ➢ Me-Devitt等在肿瘤病房和门诊患者治疗区的工作台面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 HDs暴露的潜在途径
– 皮肤或黏膜吸收(手、面部等暴露的皮肤) – 经针刺伤或锐器刺伤污染 – 呼吸道吸入粉末或药滴 – 手口途径,污染的食物、饮料、烟草等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 危险因素 – 化疗药物毒性 – 个人体制差异、敏感度 – 接触化疗药物数量、时间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类为HDs。
国内护士化疗防护现状调查
调查单位: 国内167家医院
化疗药集中配置的医院只占4.8% 只有38% 的医院有化疗防护设施 (63家) 在使用防护设备的医院中, 只有13%的医院使用了符
合防护要求的设备 (8家) 化疗操作中带手套的占81%, 而正确带手套符合防护
要求的仅占9.6% (16 家) 62%的医院护士操作时没有穿隔离衣
有关PPE指南
防护服
穿着由低渗透性纤维,例如聚乙烯涂层材料( 制成的不起毛一次性使用防护服。防护衣需前面 结实、长袖、紧袖口和后面闭合。内层手套袖口 需套在防护衣袖口的下面;外层手套袖口需完全 覆盖防护衣的袖口以保护皮肤。明显污染、离开 配药区和处理HDs后需丢弃防护衣。为了防止潜 在的衣服药物污染,防护衣需一次性使用,脱后 不能再使用。
护士化疗防护的现状及对策
![护士化疗防护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21033d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7.png)
护士化疗防护的现状及对策随着化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选择化疗治疗。
化疗过程中护士的防护工作也愈加重要,因为他们直接参与患者的化疗操作,并且是化疗过程中最易受到化疗药品的伤害的人员之一。
护士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免受化疗药物的伤害。
现状目前,化疗药物对护士的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发生多种健康问题,如皮肤损伤、眼部刺激、呼吸系统损伤、免疫功能受损等。
而且,长期暴露可能导致严重的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大量负担和不适。
目前,有些医院提供个别的化疗药物的防护培训,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但是,这种防护培训和设备在不同医院可以差异很大,一些没有足够经验的护士可能并不了解所有化疗药品的作用,以及如何防止受到损害。
对护士的监测不够充分也是问题。
护士的职业危害评估可能不太充分。
由于时间和其他限制,有时针对工作环境和健康影响的监测也很少。
解决方案对于护士的化疗防护来说,解决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点:1. 提供更完善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应该包括更全面的化疗药品知识和防护技巧。
护士应该知道如何处理化疗药品的风险,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和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种培训应该定期进行以保证护士的知识水平得到实时更新。
2. 加强防护设备的供应。
个人防护设备应该提供给每位要参与化疗操作的护士。
这包括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基本的防护设备。
防护设备的选择应该根据特定的化疗药品进行调整,以确保护士能够得到最佳的保护。
3. 监测任职工作环境以及护士的健康情况。
对护士的持续监测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可帮助确保防护技术得到适当应用。
如果护士有存在健康问题,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4. 促进对化疗防护的重视。
弘扬“护士为人民服务,不惧艰难险阻”的奉献精神,增强护士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对化疗防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将其与医院的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总结护士的化疗防护工作对化疗药品的安全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疗药物的使用与职业防护标准版课件
![化疗药物的使用与职业防护标准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58ce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c.png)
450mg危险 ➢右丙亚胺(心脏保护剂) ➢消化系统反应、骨髓抑制、脱发 ➢用GS溶解,禁用NS溶解 ➢红色尿 ➢与肝素、头孢菌素混合产生沉淀 ➢外渗组织坏死
表柔比星(抗生素类)
➢EPI,表阿霉素 ➢心脏毒性:可有一过性心脏不适,较多柔比星轻后期
发泡性: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形成水泡、坏死的药物,常用的有丝裂霉素
、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
刺激性:外渗后可引起灼伤或者轻度炎症以局部刺激为主,多伴有炎症反应
及沿静脉部位的疼痛而无坏死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这些药 物属于局部刺激剂。
非发泡性:可肌肉注射的为非发泡剂,常局部引起短时间疼痛,如阿糖胞苷 。
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 局部毒性反应的表现:
• 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静脉可呈现粗大发硬的条
索样改变。
• 组织坏死:局部肿胀→皮肤由苍白转向暗红(可有水泡)
→逐渐变硬→组织坏死中心溃疡形成。
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1. 骨髓抑制 2. 胃肠毒性 3. 免疫抑制 4. 肾毒性 5. 肝损伤 6. 心脏毒性 7. 肺毒性 8. 神经毒性 9. 脱发
会导致不良反应加重 ➢ 已配制的溶液不可以放冰箱冷藏,以防结晶 ➢ 血管刺激性,可出现局部疼痛症状,选择中心静脉 ➢ 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降低, ➢ 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用药期间不能驾驶机车。
氟尿嘧啶(抗代谢剂)
5-FU,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与其他化疗药联用时,氟脲嘧啶总是放最后输注,
发泡性化疗药外渗后的处理顺序:
血注管意刺 事激项治性:主,疗要可毒出期性现为局前泌部尿疼预道痛刺症服激状,,糖美选司择皮钠中--泌心质尿静系脉激统保素护剂类; 药物如地塞米松,在多西滴注前一天服用7.5mg/3d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课件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3239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d.png)
常见的化疗职业暴露情况
1 药物接触
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如 皮肤和黏膜的接触。
2 药物制备
在制备化疗药物时受到 药物飞溅或吸入药物。
3 废弃物处理
处理被污染的化疗药物 或产生的废弃物。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健康监测
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定期监测 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工作 场所布局、废物处理和安全设 备的使用。
化疗职业暴露的监管及管理
1
监管机构及责任
建立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化疗职业暴
管理机制
2
露的防范和管理,确保执行力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风险
评估、政策制定和目标考核。
3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和评估化疗职业暴露的现状 和效果,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结束语
在职业化疗工作中,理解化疗职业暴露及其防范至关重要。通过采取个人和企业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最 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职业暴露的风险,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总结了化疗职业暴露的重要性和挑战,展望未来的工作重点,为建立更安全的化疗工作环境努力。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 PPT课件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是一张关于化疗过程中职业暴露及其防范的课件。我们将 讨论化疗职业暴露的定义、危害、防范以及相关法律责任。同时也会提供个 人和企业防范的策略。
什么是化疗职业暴露?
化疗职业暴露是指在化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或与化疗相关的工作者接触到化疗药物或有害物质的情况。 其中包括接触过程以及意外的暴露情况。
身体防护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 手套、面具和护目镜,避免 身体接触药物。
化疗药物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安全与防护
![化疗药物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安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f357cad66c175f0e7dd137a4.png)
化疗药物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安全与防护化疗药物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安全管理,是近年来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化疗药物使许多肿瘤病人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但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溢出,形成含有毒性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护士体内,使护士身体健康受到职业性损害;另一方面用药病人排出的粪便、呕吐物、唾液等处理不当,也可对护理人员及周围环境产生危害,对护理人员造成白细胞下降、脱发、恶心等毒性反应。
现就化疗药物操作者职业性安全与防护介绍如下;1 护士接触化疗药物的场合与吸收途径1.1 被动吸收的场合配置化疗药;执行化疗;处理化疗药溢出;处理化疗污染物等。
1.2 被动吸收的途径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呼吸道吸入。
2 化疗药物职业危害后果2.1 早期临床表现腹痛腹泻;口腔炎、舌炎、食管炎和口腔溃疡;脱发;对化疗药物高度敏感者还可以出现过敏反应或白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
2.2 远期毒性作用2.2.1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损害畸胎、异位妊娠和流产;女性月经不调与接触化疗药也有很大关系。
2.2.2 致癌作用很多化疗药物尤其是烷化剂和亚硝脲类药物,有明显的致癌作用。
3 防护措施3.1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做到:(1)穿戴好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衣和口罩。
(2)治疗室应有抽风和排风设备。
(3)在备药过程中,动作要轻柔,要防止出现肉眼看不见的溢液所形成的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液;尤其在打开粉剂安瓿时,应注意避免产生气雾,而通过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
拆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以防玻璃刺破手套,并不能将开口朝向自己的面部;稀释安瓿粉剂药物时,溶酶应沿着瓶壁缓慢注入,谨防粉尘飞扬。
(4)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并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药液外溢。
(5)用后的物品应放于专用袋内集中封闭处理,操作中若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溢出到桌面,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污染表面。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护ppt文档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护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00eb0d0e87101f69f319527.png)
配制时应注意
瓶装药液稀释后 立即抽出瓶内气 体,防止瓶内压 力过高药液从针 眼处溢出。
No Image
配制时应注意
No
Image 完成全部药液配置后,用清水或75% 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或操作台表面。
No Image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防护衣,用肥皂 及流动水彻底洗手,减轻毒性作用。
抗癌药物污染处理防护原则
❖ 措施2: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 措施3:严格操作规程
×
配制时应注意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药物剂量必须准确、 稀释液足量
配制时应注意
查对无误做到一 药一管,注射器 不交叉使用,抽 出药液不超过注 射器容量3/4
配制时应注意
割锯安瓿前轻弹 其颈部,使附着 药粉降至瓶底。 掰安瓿时垫纱布, 避免药粉、药液、 玻璃碎片四处飞 溅,并防止划破 手套。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护
学习内容
❖ 1.职业病的范畴 ❖ 2.化疗防护的基本措施 ❖ 3.操作者误触化疗药物的处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六十号公布
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修订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 危险因素
化疗药物毒性 个人体制差异、敏感度 接触化疗药物数量、时间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 急性影响 风疹、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头
昏、脱发
❖ 慢性影响 致癌、功能性障碍、病理性肥胖、月经周
期紊乱、早产、异位怀孕、肝脏损伤
化疗职业暴露的污染来源
•与化疗药物存放、溶解、配制、给药方式 等有关
他业业业业物理业业肺
化疗药的职业防护
![化疗药的职业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fe5e45233968011ca3009185.png)
应用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一、环境要求:1、设专门的化疗配药间。
2、如条件不允许可使用通风柜。
以减少医护人员被动吸收化疗药物的机会。
化疗药物配置应该在生物安全柜上进行,生物安全柜有一种特制的垂直流装置和HEPA过滤网,特有的负压操作环境,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的溢出,防止气体再循环,更有效地保护操作者。
3、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应安装排风设备,保证空气的流通。
二、个人防护1、执行化疗者应穿低渗透的隔离衣;戴有双层的手套,帽子能有效覆盖全部头发;戴护目镜,戴有十层纱布的口罩,外戴一层一次性口罩,配置完毕药物后丢弃外层口罩。
2、操作者最好先戴聚氯乙烯手套,再戴乳胶手套,不允许只戴乳胶手套。
这样,操作起来更安全。
在配置药物过程中,要防止手套破损,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
3、操作台可铺一次性纸巾,脚下踏一次性纸巾。
操作完毕后把纸巾按正规方法处理,如深埋等。
4、打开粉剂安瓶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安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在搅动。
使用大针头注射器抽取药液时,所抽得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器的2/3,防止药液溢出。
锯安瓶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打开安瓶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安瓶颈部,防止划破手或药液外溢造成污染。
5、操作时一定要保证针头和注射器、头皮针和输液管接头处的衔接紧密,以免药液外漏。
6、当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后排空气时或化疗扎针操作排空气时应用无菌纱布放在周围(向纱布排液后将纱布放置专用包装袋内封存),防止药液外流污染空气。
7、加药或输液结束拔针时,操作者须戴手套进行。
8、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里,应立即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
若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肥皂水擦洗,配药后要拖擦地面。
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排气后再拔针,以免药液排于空气中。
9、操作完毕脱手套之后要按六部洗手法认真洗手。
三、加强化疗后医用垃圾的安全处理: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及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废药瓶等用后一律放置在防渗漏专用(红色)袋(双层)中封闭处理,并注明标记。
化疗药物使用中的个人防护
![化疗药物使用中的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033c97f431126edb6f1a10ff.png)
化疗药物使用中的个人防护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提高人们生存质量,减少肿瘤病人痛苦,延长生存时间,化学药物治疗成为目前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治疗中、晚期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对人体的正常组织有抑制作用,并有近期和远期毒性,护理人员在接触化疗药物时,如不注意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如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变性。
所以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以及整个给药的过程中增强个人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大大减少职业性健康损害。
1 化疗药物的危害目前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大部分属于细胞毒性药物,在杀死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毒性对身体危害的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等;心脏毒性:如心肌细胞受损,心律失常等;肝脏毒性:如肝功能异常等;还有其它毒性:如皮肤毒性、神经毒性、脱发、性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等。
2 造成危害的主要途径化疗药物主要经呼吸道吸入、经口摄入、经皮肤及粘膜进入人体。
护理人员在以下几种情况中极易受到伤害:化疗药物在运输过程中容器破裂或药液溢出;在配药过程中打开安瓿或注入溶剂时粉末散出;溶药时加压过大,拔针时易造成药液喷出;操作过程中针头脱落致使药液溢出,发生针刺伤;在加药时药液溅到手上、工作服上或地面上;医疗废弃物及患者排泄物造成的空气污染。
3 防护措施3.1请领及储存由专人到药房领取,除按一般药品请领程序外,还要注意与其他药物严格分开放置。
为防止请领途中药瓶发生碰撞破裂,化疗药物放置在专用防渗漏盒里。
科室设有专用化疗药柜及冰箱,并做好标识。
3.2配制及使用设置化疗药物专用配置房间,安置通风设备,并在专用层流柜内完成药物准备,工作台面铺可吸收塑料垫。
操作护士必须穿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护目镜、聚氯乙烯手套、防护服。
配药时若药液不慎接触皮肤或进入眼睛,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制度
![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ef78296137ee06eef918ca.png)
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制度一、化疗药物配制及使用安全防护原则1、化疗药物的安全防护必须遵循两个原则:①医院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与化疗药物的接触;②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2、相关工作人员上岗前要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化疗药物相关知识、配制要求、潜在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提高防护意识。
3、配置化疗药物须在单独房间进行,配备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保持洁净的配药环境。
4、操作人员在妊娠及哺乳期避免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并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5、配置化疗药物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一次性帽子、N95口罩、护目镜、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PE手套(内层)、乳胶手套(外层)等,操作中手套破裂或污染立即更换。
6、废弃物处理:化疗药物污染物品应放入有毒性标志的容器中,标签醒目并封口。
二、化疗药物配制及使用时要求1、配制化疗药物应做好个人防护。
配药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透的治疗巾。
2、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液降至瓶底;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物外溅;溶媒沿安瓿瓶壁缓慢注入瓶内,应在瓶口垫纱布,注入药瓶中的负压不宜过高,以免拔针时药液外溅。
3、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物,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防止药液外溢。
抽取药液后放于垫有一次性治疗巾的无菌盘内备用。
4、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紧密,防止药液渗漏。
5、配置化疗药物后的注射器内的空气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以免污染环境。
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
6、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安瓿、密封瓶、一次性注射器(不需分离针头和毁型)及多余的药液等及时放入生物安全柜内备用的化疗专用的防漏防刺容器内。
7、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酒精擦拭生物安全柜内部和操作台面。
8、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洗手液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有条件者可以淋浴,减轻其毒性作用。
9、化疗药物应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三、化疗药物污染处理防护措施1、化疗药物外溢后处理(1)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员接触。
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
![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f6f958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e.png)
定期评估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收集员工反馈,针对性地改进措施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客观公正地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共同完善职业防护体系
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评估标准 定期交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共同开展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改进 互相监督,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06
烷化剂:通过与DNA结合导致细胞 死亡,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
抗肿瘤抗生素:破坏DNA结构,具 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作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抗代谢药:干扰DNA和RNA的合成, 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
护意识。
利用企业内部媒体, 如企业报、内部网 站等,发布职业防 护相关知识和动态, 增强员工对职业防 护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
科研支持:加 强科研投入, 研究更安全、 有效的防护措
施和技术。
宣传教育:开 展广泛的宣传 教育活动,提 高医护人员对 职业防护的重
视和意识。
培训指导:定 期组织职业防 护培训和指导, 提高医护人员 的防护技能和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 理职业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等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 况
定期开展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强化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 加强员工对新型化疗药物的认知,了解其潜在危害。 鼓励员工参与防护知识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
不孕不育。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d501f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d.png)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化疗是肿瘤治疗有效手段之一,静脉用药为主要途径,化学药物的配置及管理具其特殊性,在化疗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一些危害因素,严重危害着工作人员安全与健康,因此,对化疗药物配制护士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极其重要。
一、危害因素1、锐器伤: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2、化疗药物的暴露: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未能按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程执行,造成药物的挥发与弥漫。
化疗药物过期后未按规定处理,造成一定的危害。
3、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因为工作忙、个人习惯和观念上的因素,造成手卫生不规范。
4、化疗废物处理不当: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或称抗肿瘤药物属细胞毒性药物,其废弃物的主要物质为细胞毒性药物,细胞毒性废物危险性很大,可能有致畸、致突变、致癌性,由于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知识缺乏,对化疗废物处理不当,造成职业危害。
二、防护措施1、锐器的使用管理:使用锐器时,注意自我防护,使用过的注射器、静脉针不要回套针冒,锐器盒放置在有效距离内。
2、规范手卫生: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手卫生知识培训,是改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采取定期手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正确处理化疗过期药:化疗科室强化化疗药物管理,定期检查过期药物,包装完好但已过期的或已不再需要的药物可以返还给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处理。
4、注意自身防护:用于化疗药物的用具具有相当的近期及远期的毒性,接触化疗药的护士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首先要加强使用化疗药物的学习,及时学习新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在进行化疗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防护衣,以免直接接触化疗药,化疗药物配制的护士要定期进行体检。
5、规范化疗废物的管理: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化疗废物进行管理,做到分类正确,不得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化疗垃圾随时封闭,包装外贴有警示标志。
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并根据情况进行高温焚烧处置细胞毒性废物,所有细胞毒性废物的完全降解要求达到1200℃高温,以及应用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化学降解法可将细胞毒性化合物转化为非毒性化合物,适用于情理药品残余物,清洁被污染的便器、溢出物、防护服。
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
![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a8a7bc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f.png)
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随着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化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也逐渐凸显。
化疗药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和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较大,护士在化疗过程中接触这些药物,易受到各种职业危害。
那么,如何对护士进行安全防护以减少这些危害呢?一、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1. 接触污染物护士在化疗过程中与病人接触,接触到患者身上的污染物,如大小便、呕吐物等,这些污染物中可能含有化疗药物,护士接触后易受染。
2. 吸入毒物化疗药物可能通过气溶胶、粉尘的形式进入空气,护士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易受到吸入这些药物的危害。
3. 皮肤接触护士在化疗过程中与病人密切接触,药液可能会溅到护士的皮肤上,甚至可能会进入皮肤里面,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和伤口感染。
4. 摄入毒素护士在工作时,可能会不经意地用手触摸口鼻或吃东西,由于接触化疗药物而导致摄入毒素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如何进行安全防护1. 加强个人防护护士要认真学习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危害性,必须在使用药物前,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在工作后,一定要淋浴更衣,防止残留物附着身体上,导致皮肤刺痛、痒等过敏反应。
2. 建立废弃物处置流程将废弃物物统一封装扔弃所在病房内设立一个专门的处置桶,以便病房保洁员安全收集废弃物物并进行统一处理,护士在清洁时亦应戴好手套,防止不小心接触到毒物。
3. 建立有毒物品清单病房内应设立有毒物品清单,让护士明确掌握每种化疗药物的毒性、应急处置方法以及接触后的反应、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
4. 行为准则制定作为医护人员,护士应严格按照化疗药物处理的规程进行操作。
每次使用化疗药物前,应认真检查容器是否完好。
在接触到化疗药物时,要尽量避免药液的溅洒,对于任何不符合操作要求的事件,应及时停止处理。
总结起来,护士在化疗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职业责任,但同时也必须面对化疗药物可能带来的危害性。
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护士应学习化疗药物相关知识,加强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化疗任务,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化疗药物职业暴露与防护制度
![化疗药物职业暴露与防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49f3b8fe4733687f21aa48.png)
化疗药物职业暴露与防护制度一、总体要求(一)护理人员到化疗科室工作要进行岗前教育,并定期接受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化疗科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
(二)接触化疗药物及做相关处理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防护服或使用一次性围裙,戴好口罩、帽子、眼罩、手套等,脱手套后应认真洗手。
二、化疗药液配置及临床应用(一)配化疗药需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双层手套(内层聚乙烯手套、外层乳胶手套)、口罩。
(二)打开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液外溅,溶粉剂时,溶酶沿安瓿壁缓慢注入,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注入药瓶中的负压不宜过高,以免拔针时药液外溅。
(三)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液,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溢。
(四)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以免药液外漏。
(五)不要将抽吸化疗药空针内的空气直接排到空气中。
(六)在配置化疗药、输入化疗药物时,如药液接触皮肤或溅到眼睛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为患者更换输液时戴手套。
(七)化疗药物应专人、专柜保管。
药瓶有损坏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三、废弃物处理(一)废弃化疗药安瓿、小瓶,用完后立即放入带盖密闭桶内,并及时清理。
(二)安瓿中如有剩余药液,不可直接丢弃,应放入密闭容器后丢弃。
(三)配置化疗药后的垃圾应按有毒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盛垃圾袋容器要加盖并及时清理,防止化疗药物蒸发于空气中污染环境。
四、环境保护(一)加强病房通风换气次数。
(二)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
工作台面、治疗车(盘)、等,使用后及时用清水擦拭,防止残留药物挥发到空气中。
(三)加强宣教,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要置于带盖容器中,如有遗撒应及时清理,并用清水反复擦洗。
(四)处理化疗患者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口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化疗职业防护的两个基本原则
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与抗癌药物的不必 要接触;
尽量减少抗癌药物污染环境。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操作人员防护要求
戴圆帽 穿防水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戴十二层纱以上口罩 护目镜 双层手套(只戴乳胶手套效果不佳)
手套
眼睛污染的器材。
人体排泄物的安全处理
细胞毒药物完全清除的时间根据个人和药 物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大多数细胞毒药物来 说,在服用后48h之内,其在尿中的清除基本 完成(范围1-6天);在服用后7天之内,其在 粪便中的清除基本完成(范围5-7天)。需要 注意安全的持续时间为48h。
化疗职业暴用各种擦拭和洗涤采样的
方法,都能检测到HDs污染。这些发现指 出:护士在处理未启封药瓶时未穿着PPE, 则有皮肤暴露的危险。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针对职业性接触抗癌药物人员,在流产时 自然早产和死胎的比例比较。
这项研究从选取了2976名药剂师和护士, 总共7094次妊娠进行分析。
危害药品
资料来源: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1990)(现在的ASHP)最初 提 出HDs的定义[a)-e) ];NIOSH(2004)完善了该定义[f)]。
与危险药品职业暴露有关的 潜在健康风险
职业暴露的护士和药房工作人员有更高的患癌 风险
孕期职业暴露导致的胎儿结构缺陷 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停孕、流产或自然流产;
医院必须有污水处理装置。
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须注意(一)
须经过培训的人员才有资格对病人进行施药; 需要准备:全套个人防护器材、一块织物垫子、
乙醇擦布、可封闭的塑料口袋、病人的药物; 在戴上手套之前,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溶解药物时,应将溶酶沿瓶璧缓缓注入瓶底,
待药粉浸湿后再搅动; 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
Ø建议使用双层手套(内层PVC、外层无粉乳胶) Ø通常每操作60min或遇到手套破损、刺破和被药物 沾污则需要及时更换手套 Ø在戴手套之前和脱去手套之后都必须立即洗手
口罩-正确佩戴!
主要用于控制微粒 而非控制微生物
• 会变得潮湿 • 20分钟后会产生气雾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防护设施:
细胞毒安全柜、安全操作台; 设立化疗备药操作室; 配备专业人员,并定期进行体检;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防护基本要求
保护操作者在备药和处理废物时不受 药物的气溶胶或气雾的损害;
保证配药环境无微粒物质(包括生物 性颗粒);
保护维修人员在常规检查、交换附件 或修理污染的滤器时的安全。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防护操作规程
防水性防护衣、一次性口罩帽子、 戴聚氯乙烯手套再加乳胶手套;
操作台铺一次性防护垫,操作完毕 后更换;
需要使用PPE的情况
抽取瓶装药液的插针 和拔针
使用针或注射器把药 物从瓶子转移到另外 的容器中
打开安瓿
从注药注射器排气
任何途径的化疗给药
处理化疗药泄露
穿刺装有化疗药的静 脉药输液袋和更换静 脉药输液管。
静脉输液管排气
处理输液管、注射器 和输液接头的泄露
丢弃化疗药和被污染 的物品
化疗职业暴露的污染来源
•与化疗药物存放、溶解、配制、给药方式 等有关
配药时:打开安瓿,注入药剂时粉末散出; 注药时:加压过大,拔针时瓶内为正压药液喷出; 操作时:污染手或操作台; 给药时:药液漏到手上或污染工作服甚至地面; 患者化疗后排泄物污染:呕吐物、大小便等。
配置过程中产生药物的气雾
废弃物丢置过程中可能发生药物接触
有关PPE指南
呼吸器/面罩
当有空气暴露危险如给予雾化HDs或处理 HDs泄漏时,使用NIOSH批准的面罩(例如非动 力的、空气净化、微粒过滤的面罩)。查阅物料 安全数据表(MSDS),使用适宜的面罩 (NIOSH,1996)。
外科口罩不提供呼吸保护。
有关PPE指南
眼睛和面部保护
戴防护面罩或者口罩面罩同时佩戴,提供 防溅保护。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六十号公布
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修订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 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例如:Thalidomide[沙利度胺][Celgene Corporation,2005])。 有几种靶向药物达到NIOSH关于HDs定义的标准,需
按照危险药品处理。包括 [伊马替尼、索拉菲尼、达沙替尼、苏
尼替尼、埃罗替尼和伏立诺他]。
IFN由于其生殖毒性被归类为HDs(OSHA,1995)。 由于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或毒素,共轭单克隆抗体被归
在我国,很多护士在配制抗肿瘤药物时未 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部分医院已设置专门的化疗药物配置室
但仍有部分医院的各级管理者中,并未对 化疗药物配制给医务人员带来的危害引起 高度重视
国内护士化疗防护现状调查
调查单位: 国内167家医院
化疗药集中配置的医院只占4.8% 只有38% 的医院有化疗防护设施 (63家) 在使用防护设备的医院中, 只有13%的医院使用了符
➢ 丢置在准备、使用细胞毒药物过程中用过的材料; ➢ 处理体液(如血液、尿液、粪便、呕吐物、腹水、
胸水、汗液); ➢ 处置吸收或污染有接受过细胞毒药物的患者体液
的材料和亚麻布织物(如桌布、抹布等); ➢ 清除溅出或溢出的药物。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中的薄弱环节
防护设备
很多接触化疗药物的医院或科室没有生物安 全柜;
保持瓶内稳定的压力;
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须注意(二)
手套和工作服如被污染后应立即更换; 所有用过的针筒、针头及药物的溶液袋都应完
整地丢置在带有明显标签的防漏防刺的容器中; 离开病人病房之前,防护器材应脱卸完整并妥
当处理; 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肥皂水或
清水彻底冲洗; 应准备有处理液滴的处理包和紧急处理皮肤及
类为HDs。
化疗职业性暴露现状
在对配制抗肿瘤药物的医务人员的调查表 明,他们的健康可能受到一些职业性危害。
当前的医护人员显然处于细胞毒素药物污 染的危险之下。
必要的防护方法也不充分,目前需要对那 些职业性接触抗癌药物的医务工作人员, 对工作环境的潜在危害性进行必要的教育。
化疗职业性暴露现状
打开安剖时轻敲将药粉降于瓶底, 垫纱布后打开;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溶解药物时,应将溶酶沿瓶璧缓缓 注入瓶底,待药粉浸湿后再搅动;
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 入双针头,保持瓶内稳定的压力;
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完成操作后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 备药后一切废弃物应放入密闭袋中进行
危害控制的五个层级
【美国劳工部(1998)】
消除危害因素 使用较低毒性物质替代 使用设备隔离或储存有害物质 管理控制——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个人防护用品(PPE )
有关PPE指南
手套
使用无粉,专门处理HDs的一次性手套。医用乳胶手 套可以提供防护,但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乳胶过敏。应用 丁腈(Singleton &Connor,1999)、聚氨酯、合成橡胶材料制 作的手套也可能提供防护(Connor,1999)。美国试验与材料 协会(2005)建立了监测手套耐化疗药物渗透性的标准。 FDA要求需经过渗透性试验的手套才可贴上标签作为化 疗专用手套。建议所有处理HDs都使用双层手套(配药、 给药和处理医疗性废弃物)(ASHP,2006;NIOSH,2004)。使 用前检查手套。当手套出现撕裂、刺穿或药物泄漏;或 穿戴30分钟以上需立即脱掉和丢弃(ASHP,;NIOSH,2004)。 手套不可重复使用。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规定、调整并公布。
职业病分类
其职职职职生物职职尘
他业业业业物理业业肺
职性性性性因因中性
业肿耳眼皮素素毒放
病瘤鼻病肤所所 射
喉 病致致 性
口
职职 疾
腔
业业 病
疾
病病
病
化疗药物的安全处理
许多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对医疗工作者是有危险 的。这里的“危险”是指药物可能导致暴露人员 出现健康风险而需要做特殊处理。这些风险是因 为药物的基因毒性所致(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ASHP,2006;国家职业 。 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2004)
治疗室通风设备差;
废弃物处理不当:暴露在空气中;
使用生化安全柜进行化疗药物配制,在室内 空气中或物体表面仍然存在可测量级别的化 疗药物污染。(欧洲:Sessink等1992)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中的薄弱环节
防护意识差
洗手不及时或不彻底 不戴手套或不穿隔离衣,白大衣换洗
时间过长 操作环节:配制、给药等环节受到污染 管理者不重视,未制订防护操作规程 年轻护士缺乏培训
泄物中,环磷酰胺含量的检测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Ø 加拿大,7位正在稀释或给予细胞毒药物的护士的尿液 中检测出环磷酰胺的代谢物; Ø 美国.在护士配制化疗药物区域,经過320小时的监控 ,检测出空气当中存在5-FU(0.12-82.6ng/m3),环磷酰胺 (370ng/m3)80小时; Ø Me-Devitt等在肿瘤病房和门诊患者治疗区的工作台面 上检测出环磷酰胺。
根据美国职业与安全管理局(OSHA,1995),无法确定 危险药品的职业暴露安全水平,也没有可靠的方 法监测与工作有关的职业暴露。因此,涉及危险 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为减少职业暴露而 制定的常规。
危险药品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