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七)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七)4.第二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现代设计运动进入三、四十年代,第一代设计大师们一方面继续进行着他们已开创出来的现代家具事业,另一方面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整个社会的飞速运转,第二代设计大师应运而生,他们大多数人主要活跃于30年代至50年代,有些创作力极其旺盛的则一直到六七十年代,甚至八九十年代仍在进行勤奋创作。
同第一代经典大师相比,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除个别极罕见的天才人物如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他同时在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两方面都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或阿诺·雅克比松(Ame Jacobsen),他同时在家具设计、工业设计及建筑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成就显赫,大多数第二代大师基本上都是以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为主要职业领域,然而他们同第一代大师最本质的区别却在于对家具设计的理解和创作态度之间的区别,以及现代设计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看法上的不同。
对第一代设计大师而言,如密斯、柯布西耶、布劳耶、阿尔托等,家具设计同明天最初的建筑设计一样,这批经典大师的家具作品大都集中在他们设计生涯的早期,更多的是超越于日常的使用功能之上的“宣言性”的产物,其艺术化的特征,其强调机器美学的热情,使他们不可能充分地考虑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及产品造价等问题,这就使得许多垂青史的家具设计名作在实际使用时存丰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尤其表现在构造的轻便简洁,设计的人体工程学以及社会购买力等方面,密斯的设计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
二次大战期间以及战后重建家园的岁月中,严酷的现实条件迫使许多设计师开始关注家具设计和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现代设计不再是一件文化奢侈品,而成为现实生活中一个实实在在的组成部分。
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即后来的第二代家具设计大师决心投入更多的或毕生精力进行室内和家具设计,实际上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如今称作“室内建筑师”的职业,其职责除了具体的设计操作和生产组织之外,在更深层次意义上是作为现代科技、现代设计观念与社会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经典大师的设计
“子宫椅”是沙里宁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 公认为20世纪最舒服的椅子这一。
四、第三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
第三代大师们几乎尝试了他们所想到的所 有材料,包括空气和水,但其中最令人难 忘的是数十年来无处不见的塑料。塑料的 特性使他在设计上几乎无所不能,由此圆 了许多前代大师的未竟之梦。
**维纳· 潘东(Verner Panton,1926-1998年)
作品
设计历程证明,设计创造的**灵感之源有三 大类:
其一来自历史, 其二是大自然, 其三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
一、开创时期的现代家具设计师: 现代家具设计的开路先锋米切尔· 蒂奈特(Michael
Thonet,1796-1871年)
维 也 纳 椅
雅各布森以他1951-1952年间设计的三足“蚁 椅大获成功。50年代后期,雅克比松承接一 个大工程:北欧航空公司设于哥本哈根市中 心的皇家宾馆,在一整套设计中最不寻常的 是“蛋椅”和“天鹅椅”。
雅各布森作品
汉斯· 维格纳(Hans Wegner,生于1914年) 维格纳的家具设计则始自是对中国椅子设计 的净化。
卡路赛利412椅是现代设计中最舒适的休闲椅。
艾洛· 阿尼奥(Eero Aarnio,生于1932年)
阿尼奥对色彩的大胆运 用,对有机造型的持久的 偏爱,在此创造出传统椅 子设计中座、架腿等要素 融为一体的新型坐具,最 典型地反映出六七十年代 自由浪漫的生活气息。
1963年至1965年间,阿尼奥用合成材料反复试制他的新型设 计,终于推出名为“球体” (Ball)椅的看似航天舱的坐椅, Pastil 椅
3、密斯· 德· (ludwig Mies Vander rohe,1886-1969 凡· 罗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作品(1)
麦金托什1904年设计的靠背椅沙里宁1929年设计的一款餐椅赖特设计的工作区椅格林兄弟1907年设计的扶手椅格林兄弟设计的靠背椅里特维德1917-1918年设计的“红蓝椅”里特维德(Rietveld)1917-1918年设计的“红蓝椅”测绘图里特维德1920年设计的一件儿童椅里特维尔德1934年设计的“Z”形椅布劳耶1925年设计的瓦西里椅外观图布劳耶1925年设计的瓦西里椅实测图布劳耶(Breuer)1922年设计的一件扶手椅布劳耶1928年设计的悬挑椅(S形钢管椅)布劳耶1928-1929年设计的悬挑休闲椅密斯1927年设计的悬挑椅(MR椅)密斯1929-1930年为图根哈特住宅设计的布尔诺椅密斯(Mies)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椅外观图及实测图柯布西耶、吉那瑞特和帕瑞安德1928年合作设计的“Grand Comfort”沙发科特林1927年设计的悬挑扶手椅阿诺·雅克比松设计的“蚁椅”(1951-1952年)阿诺·雅克比松设计的“蛋椅”阿诺·雅克比松设计的“天鹅椅”芬·居尔设计的椅类家具维格纳设计的中国椅(1944年)维格纳设计的折叠椅维格纳设计的的“夹克椅”伊莫斯设计的躺椅及脚凳1946年伊莫斯设计的餐椅1948年伊莫斯设计的餐椅1951年伊莫斯设计的办公椅1958年埃罗•沙里宁1947-1948年设计的Womb椅系列之一(子宫椅)图91 塔佩瓦拉(Tapiovaara)1944-1945年设计的多姆斯椅,图92塔佩瓦拉设计的椅子图93 默里诺(Carlo Mollino)1940年设计的餐枯,图94 1952年设计一种扶手椅,图95 1950年设计的椅子图96 拉斯1950年设计的Antelope桌椅系列图97 拉斯(Race)1945年设计的BA系列椅图98 拉斯1953年设计的Neptune夹板椅图99 戴(Day)1950年设计的Hillestak椅、戴(Robin Day)1962-1963年设计的Proy椅图3 阿尼奥于1963年-1965年设计的Ball椅卡氏兄弟1960年设计的跪式椅鲍林于1967年设计的577号椅。
国际上重要现代家具设计师五人生平作品新
阿尔托为20世纪家具设计的另一杰出贡献是用层 压胶合板设计出悬挑椅。自马特·斯坦于1926年设计 第一件悬挑椅以来,钢材一直被认为是唯一能用于 这种结构的材料,然而到了1929年,经反复实验, 阿尔托开始确信层压板亦有足够的强度用作悬挑椅。
四、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托是举世公认的20 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大师和家 具设计大师,他60多年硕果 累累的工作几乎无人能比。 尽管他的设计影响到世界的 每个地区,其设计本身都与 他的祖国芬兰密切相关。芬 兰的社会传统和严酷的气候 环境使阿尔托对设计与人, 设计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敏感 和关注,由此产生他对现代 设计运动的巨大贡献。
阿尔托非常重视家具设计的连续性,他认为一 种设计不可能一次就很成熟,它们总有可改进之处, 至少可以变换成多种不同的面貌以调社会众口,成 立于1935年的阿代克公司(Artek)专门经销阿尔 托的家具。很多人每次进入其展示厅都能强烈感受 到阿尔托的这种在设计上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其他作品
甘蓝叶花瓶
三腿椅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 祈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 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 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 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 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里特维尔德于1919年设计 的矮柜
里特维尔德于1934年设 计的折弯椅(闪电椅)
包豪斯设计理念家具作品
包豪斯设计理念家具作品包豪斯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股前卫的设计运动,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注重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强调工艺与材料的结合。
在包豪斯设计中,家具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以下是一些包豪斯设计家具的代表作品。
1. “MR20”椅子(马儿椅)“MR20”椅子是包豪斯著名设计师密斯·凡·德·罗的作品,由金属管材和皮革制成。
它的造型简单而优雅,椅背和椅座的曲线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这款椅子的设计充分利用了金属管材的强度和可塑性,使其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结实耐用。
2. “Wassily”椅子(瓦西里椅)“Wassily”椅子也是密斯·凡·德·罗的作品,以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坎定斯基的名字命名。
这款椅子采用了金属管材和皮革组合,具有简洁的几何形状和极简主义风格。
椅背和椅座之间的结构与飞机座椅相似,使人坐下时感到轻盈而舒适。
3. “B3”椅子(熊熊椅)“B3”椅子是包豪斯设计师马尔塞尔·布劳尔的作品,被人们戏称为“熊熊椅”,因为它的形状像是一只巨大的毛绒玩具熊。
这款椅子采用了皮革和钢管材料,结构简单,线条流畅。
椅背和扶手之间的大面积开放空间,使人们能够舒适地坐下,并且可根据个人需要自由调整坐姿。
4. “Laccio”茶几“Laccio”茶几是包豪斯设计师马塞尔·布劳尔和布鲁诺·图契曼合作的作品。
这个茶几的设计简洁明快,由两根钢管和矩形玻璃桌面组成。
它的线条流畅自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为室内空间增添了一抹时尚的现代气息。
5. “LC2”沙发“LC2”沙发是包豪斯设计师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采用了钢管框架和皮革填充。
这款沙发的造型简洁明快,线条硬朗而有力,给人一种坚固稳定的感觉。
它的设计追求舒适和实用性,并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了包豪斯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四)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四)2.7美国的现代家具设计先驱美国在建国早期,在文化艺术、社会风尚的传播流行方面都多少会比欧洲晚上一个节拍,又都能随后跟上,并创造出不少惊人成绩。
到了19世纪末,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各种交流方式发展更新,使得欧洲出现的几乎所有艺术思潮、设计动向都能在同一时期传到美国,两个大陆在文化上从此得以同步发展。
在现代建筑、现代设计运动中,美国也同样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先驱人物,如家具设计与制作领域中一度生意极为兴隆的吉斯塔夫·斯蒂克莱(Gustav Sickley)兄弟,他们是美国工艺美术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专事生产“手工艺家具”,其设立十简单、粗矿,甚至有很大程度上的原始意味,但绝不含有与功能无关的装饰细节。
斯蒂克莱还创办定期刊物《手艺人》来宣传,推广他们的设计理念及制作的产品。
再如哈维?艾利斯(Harvey Ellis),也是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家具设计受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更深,具体手法尤其受到麦金托什的影响,这从其设计中集中式花饰拼嵌图案能清楚看出来。
然而,美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格林兄弟,而赖特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家具设计先驱,事实上赖特本人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建筑设计大师之一,其大胆而粗犷的家具设计也使他接近第一代家具设计大师的行列。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4-1959)是第一代几位建筑大师中最长寿的一位,这使他身兼设计先驱及现代设计大师双重身份,其创作时代经历了现代设计发展的不同阶段。
赖特最初是一位工程师,当他以结构工程师的功底进入沙利文(Sullivan)建筑事务所工作时,他对设计的理解就远比一般人要大胆和新颖。
他是勤奋而多产的建筑师,到1900年时他已经设计了50幢私人住宅并兼及室内设计以及其中一部分家具设计。
1897年他参与创办芝加哥工艺美术协会,积极推动美国工艺美术的运动的发展,尽管他本人以后设计的发展远远突破了工艺美术运动的范畴,但他仍时常接收来自欧洲设计界的各种最新信息。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五)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五)3.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大师(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经典大师的出现主要是由三种因素造成的:其一是整个社会的变化、进步;其二是一批先驱大师们的开拓,其三是几位经典大师本人的刻苦努力。
而经典大师们创造出的设计——建筑、家具及所有的工业设计——都是为现代生活服务的,所以称为现代设计,又叫“国际式”。
其含义是:简洁、功能、合理,并随着现代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人体工学方面的考虑。
但无论如何,“国际式”在一开始就受到某些评论家的责难:冷漠、单调、缺乏人性味等等。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任何新事物都会招致批评。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电和电器,但当法拉第发现电流当众做实验展示其发展潜力时,更多招来的是刻薄和讽刺:这玩意有什么用呢?法拉第的回答非常有力:“那么请问,一个新生儿有什么用呢?评价、抱怨往往伴随着新的创造,但这并不会妨碍新生事物引导社会的发展,“国际式”的现代设计就是这种新创造,更何况在以后的发展中其本身亦在不断完善着自己。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欧洲,整个社会风气,生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家庭越来越少,演变后的普通小家庭再也不需要那么多仆人,或者根本不需要仆人。
另一方面,传统家具构造材料,尤其木料,此时愈加受限制。
这样的社会状况,自然而使以前欧洲那种庞大笨重,装饰满布的家具显得非常不合时宜,现在人们对日常家具的要求,不论是普通人家还是公共场合,都是体量小、易于移动,并且最好是多功能的。
于是,这批思想超前并对社会需要非常敏感的设计大量出现了。
他们以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设计手段,结合新时代所提供的工业技术和和新的美学观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大都具有划时代的新意,对后世及同时代的设计师有着决定性的启发,这些设计大师于是被称之为本世纪的第一代设计大师。
第一代设计大师共有5位,他们同时被称作现代建筑大师,因为他们都在建筑设计领域多有独创,5位大师中,荷兰建筑师里特维德堪称开路先锋,他的设计更多地体现在设计观念和手法上,布劳耶、密斯和柯布西耶的设计则随时都考虑工业化生产及最新材料的运用,而阿尔托则以其设计中的人性味改变了人们对现代设计的古板形象。
家具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家具设计大师作品分析设计师简介:阿尔瓦·阿尔托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托家具设计在强调工业化生产的同时,又非常重视人情味,从而适用各种使用场合。
阿尔托对木材的革新和使用使人们对现代家具更具信心,尤其对家庭而言,木制家具更受欢迎。
阿尔瓦创作风格与设计理念:阿尔瓦·阿尔托设计中在保证功能性关系和细节的问题下,无论在不规则形状上还是结构上都表现出创造性和随意性。
在家具设计上他选择薄压的木头与胶合板,利用薄而坚硬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创作轻巧舒适的家具。
他的设计强烈认为应有人文性,所以他的设计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
曲美现代家具与阿尔瓦·阿尔托大师作品对比分析:(图一)(图二)图一:材质:金属颜色:黑色此款座椅是阿尔托的第一件重要的家居设计“帕米奥椅”是为他早期著名建筑“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
这把椅子凸显出了他的设计理念中简洁、实用,采用流线型设计,有一种流畅的动感,而且没有采用传统椅子的四条腿设计,用两根金属弯曲成流线的曲线,既实用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现代感。
图二:材质:实木布艺颜色:红色此款摇椅,弯曲木扶手和椅腿一气呵成,简约时尚,带给人自在的休闲享受。
主体的布艺面料,拆洗方便。
放置家居环境中可以打造随性柔和的气质和温馨感两款家具的设计椅背的弯曲造型都符合人力工程学,使脊柱得到舒适的放松。
扶手部分也充分考虑到了人体坐姿的特点,使手部舒服的放在弯曲的扶手处。
图二不足之处给人感觉不到一种时尚典雅的气息。
(图3)(图4)图三:材质:实木颜色:黄色此款椅子是阿尔瓦·阿尔托在1932年为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专门设计的,将木材巧妙地压成流畅的曲线,创作了弯曲木悬挑结构椅。
图四:材质:实木颜色:米黄色此款椅子是曲美的一款寝室家具,整个椅子的结构都是一气合成,形成完美的曲线结构。
两款休闲座椅都是运用弯曲木悬挑结构,将曲美精湛的弯曲木工艺和曲线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二)
4.2.2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年)埃罗•沙里宁,又称小沙里宁(以便与同样著名的父亲老沙里宁区别开来),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同时又是最有影响的家具设计大师。
在他以前,第一代大师如密斯、布劳耶等人主要将注意力放在革新材料和结构技术上,而小沙里宁测决心给20世纪的椅子形象一种新的定义:即有机的雕塑式的设计语言。
这种设计语言随即成为60年代新生代家设计的主流。
小沙里宁命中注定要成为20世纪首屈一指的设计大师。
他生于芬兰著名的设计师家庭,父亲老沙里宁自不必说,母亲洛雅•盖塞露丝则是一位雕塑家、纺织品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师及摄影师。
老沙里宁设计的自宅本身就是一座综合艺术博物馆,同时又兼作事务所,小沙里宁同姐姐碧帕珊等于是生在一个第一流的艺术学校里,加上老沙里宁的朋友们大都是芬兰、欧洲艺术界、设计界的名流人物,小沙里宁与这批导师频频接触,自是眼界开阔,心境极高。
老沙里宁毕生的强烈的竞争进取心赢得事业的巨大成就,他也将这种心态传统小沙里宁,于是,12岁的小沙里宁就获得当时瑞典火些设计国际竞赛的第一名。
第二年老沙里宁获美国芝加哥塔国际竞赛第二名,赢得巨额资金,全家由此移居美国。
老沙里宁同样在美国建造了充满艺术氛围的住宅,不久又受托创办匡溪艺术学院并任院长,由此接到巨大的建筑设计项目,即全校40座建筑的规划设计,小沙里宁在此完成他的第一件家具设计:造型大胆,充满雕像感的木椅,也许受母亲影响,小沙里宁自幼有雕塑天分,这种天分待他快成年时愈加强烈,并于1929年去巴黎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一年后他又回到美国加入父亲的设计事业。
但终其一生,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家具设计,长沙里宁都能表现出天然的雕塑倾向。
回到美国,小沙里宁在纽约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一个多月后,即进入耶鲁大学建筑系学习,优秀的学业使他1934年毕业获两年的旅欧奖学金,第一年他全部用于四处周游,参观各国古典建筑及现代设计大师们的新作,第二年则回到祖国芬兰在维尔•艾克龙德建筑事务所工作(JARL Eklund)。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十四)
早在l 9∞ 霹 卡 玻 萝 就 ’ 始 构 思 唑 L去 真 正 粥 椅 7 的
种
悔 朱 ( ] Ha mi) 氯 其 公 司 宣 立 } 樗 藩 没 计 托 ±产 , 兰 , 进 两 J 出 l — 乃 由 上 H
就 应 诖 毕 业 , 根 没 直 必 做 牛 业 艘 f T
常 , 以 致 十 |_ 4茸 业 最 计 时
帅 衍十 多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库 艘罗 是 #中 最杰 勺 E盘
俯顾 客 a订 购 ,三 口 盎种 之后 , 与库卡 波 岁已
导 痒 卡 驶 柏 廖【 波 里 ‘ ] B 利 01 ] Ot g) 教 授 第 堂 d 就 }脆 地 对 埘 铱 夸 :
视 设计 教 育 , 以求设 计 与科 技 立 国, 从 而弥
只 要 一 个 设 计 师 真 正进 入 设 计 状 态 , 任 何
补 自 己 资 源 不 足 的 天 然 缺 陷 ) 竞 赛 机 制 的 ;
因素 ( 兰 自 立 国 至 今 , 始 终 是 各 种 设 计 芬
结果 都 是可 能 的 ,这 既是 挑 战 ,也是 一 种 机
四 处 出 击 , 在 首 饰 设 计 及 纺 织 品 设 计 上 捷 报 会 。 娜 娜 作 设 计 , 总 是 从 草 图 直 接 进 入 足 尺 频 传 。 60 年 代 初 娜 娜 理 所 当 然 地 又 成 为 丹 模 型 的 制 作 , 以 便 能 控 制 真 正 的 结 果 。 做 为
生 于 1 2 9 3年 )
( a n D t e N n a i z l,
麦
“ 卫 ”设 计 的核 心 人 物 之 一 , 同 维 纳 . 前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三)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三)2.4两位比利时先驱设计大师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大陆,巴黎早已不能保持唯一文化中心的地位,许多外国城市在许多方面比巴黎更吸引人,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布鲁塞尔在世纪之交比巴黎更重要,这完全是由两位德高望重的比利时设计大师所决定的,这两位大师就是霍塔(Horta)和凡·德·费尔德(Van de Velde)。
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ta ,1861-1947)生于比利时根特市,并在根特建筑学院学习建筑设计,不久便考入布鲁塞尔的皇家艺术学院。
当时的学风是由装饰浓重的新古典主义所负担重重的“历史主义”,并在自然界有机物构成元素的启发下,全新地发展出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成为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领袖人物,并于1912年被任命为皇家艺术学院的教授,一段时间曾担任院长,这使他的设计风格影响更大,不仅在本国,而且扩展至整个欧洲,如著名的法国“新艺术运动”首脑人物赫克托·贵玛德(Hector Guimard ,1867-1942)在设计上就受到霍塔极大的启发。
19世纪90年代霍塔设计了一大批私家住宅,对这些面目,他同麦金托什、高迪这些大师一样,既设计建筑物本身,也设计从里到外的任何东西。
包括地毯、灯具、绘彩玻璃,以其家具更具代表性。
从这批住宅,包括他自宅的设计中,霍塔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新艺术风格”,以自然曲线为主要构成元素,摒弃古典装饰传统,最后创造出风行一时的“霍塔流线”,形成另一种“古典风格”,这在霍塔的家具设计中表现尤为明显。
霍塔影响之大,以致有时在后来的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中成为阻力,这主要表现在由他担任首席评委的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竞赛方案的评定上,他关键的一票使柯布西耶的优秀方案落选。
然而,霍塔创造的设计风格在冲破历史框框方面功不可没,而其作品本身也都是精美的艺术品。
(图16)同霍塔一样,享利·德·费尔德(Herry.Van de Velde,1863-1957)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设计大师,但其活动范围更广,在家具设计上也影响更大。
18菲利普.史达克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思想及其作品(18)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4-4-8方海5.5.2 瓦伦·帕拉特奈尔(Warren Platner,生于1919年)同盖里一样,帕拉特奈尔也是一位开业建筑师,一生职业以建筑设计为主,但偶而为之的几件家具设计,都使他在现代家具设计史中留下重要的一笔。
生于巴尔蒂摩的帕氏早年考入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建筑系,1940年毕业后开始在不同的建筑事务所中工作。
1945-1950年间他先后在雷蒙德·洛威(RaymondLoewy)设计事务所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事务所工作过。
1960-1965年他又进入大名鼎鼎的埃罗·沙里宁建筑事务所工作,无论在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上都受到小沙里宁的重要影响。
直到1965年帕氏才在纽约建立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主要从事建筑设计。
帕氏一生最重要的家具设计就是1966年为诺尔公司设计的一套钢丝家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代号1705和1709的椅凳系列。
这套奇妙而优雅的家具其主体框架全部用电焊钢丝组合而成,其复杂的设计需要一千四百个彼此分开焊头,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
这套家具是一种贵族化的高级艺术品,如同伯托埃的1952年面世的“宝石椅”一样,帕氏的钢丝椅系列也是将功能与雕塑形式结合起来的成果。
帕氏基本上是一位现代功能主义建筑师,但他刻意追求一种从结构中自己产生的装饰效果。
他认为作为一个设计师,到处都会出现装饰性的效果,其本质同法国洛可可装饰风格是大同小异的,但现代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则在于理性的思考,或换言之,外观造型是基于结构的考虑而非施加装饰,真正的经典作品会让你每天看到它时都能坦然接受它的存在,而且你不能再去改进它。
帕氏的钢丝家具正是这样一件经典之作。
(图1、2)图1 帕拉特奈尔1966年设计的钢丝休闲椅系列之一图2 帕拉特奈尔1966年设计的钢丝休闲椅系列之二5.5.3 盖塔诺·派西(GeatanoPesce,生于1939年)生于意大利的派西曾在威尼斯大学建筑系和工业设计系学习,于1965年毕业。
20世纪的中外家具设计师设计风格的分析评论
20世纪的中外家具设计师设计风格的分析评论—浅析彼得贝伦斯的家居设计风格在过去的20世纪当中,家具的演变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步,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并出现了一批群星灿烂的经典家具设计作品这些大师与设计精品一起构筑了现代家具金字塔的顶端,甚至可以说浓缩了现代家居设计的历史,他们是创造者们智愚和实践的结晶,是现代科技与现代制造工艺的相互融合。
这些家具精品,不仅是创意灵感的再现,更是行动实践的结果,这些高度创造性的设计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家具的发展,并在技术、工艺和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其中奥托·瓦格纳生于维也纳,1895年瓦格纳旗帜鲜明地宣称要抛弃当时欧洲大陆极为流行的“新艺术风格”,并出版一本名为《现代建筑》的书,反对装饰意味仍很浓重并时常转回历史风尚的新艺术风格,在当时的欧洲影响极为强烈。
瓦格纳的家具设计主要是为他所设计的建筑室内专门创作的,这其中最为成功也影响最广的当数他1905-1906年为奥地利邮政银行营业厅设计的扶手椅和方凳。
其设计手法具有超前的现代感,其铝合金的包饰件用在结构或使用上非常关键的部位,不仅仅有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保护功能。
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1870-1956)。
霍夫曼在设计思想上深受老师麦金托什的几何构图和纤绣而富于弹性的细节处理。
霍夫曼的家具作品数量很多,早期的设计中多能看到瓦格纳手法的影响,尤其金属包饰构件的运用,以后作品中则显出越来越强的个性,并时常表现出善于结合传统的高超技艺。
约瑟夫·霍夫曼1904年设计的NO.322餐桌椅空前绝后的设计怪杰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年)高迪最伟大之处,也是与众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任何时候对任何流行的设计思潮都持有他独特的并自成一体的做法。
高迪不仅是西班牙建筑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也是现代设计运动中的最关键的设计大师之一,其影响之大,似乎与日俱增,高迪所有的建筑设计作品都是从外观到室内再到家具的设计手法完善统一的整体,因此,高迪的家具设计也同他的建筑设计一样别具一格,同时又符合现代设计思想。
家具设计 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一代 家具设计师
(红蓝椅)
里特维德(荷兰) 布劳耶(匈牙利) 密斯凡德罗(德国) 柯布西耶(瑞士) 阿尔托(芬兰)
(红蓝椅)
(瓦西里椅 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 (巴塞罗那椅) (钢管躺椅) (实木悬挑椅、 派米奥椅)
一、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瓦西里椅)
派米奥椅
派米奥椅 密斯凡德罗 .巴塞诺那椅
第二阶段(20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
第二代 家具设计师
丹麦 美国 瑞典
雅可比松、瓦格纳、居尔、 穆根森、库奇
依姆斯夫妇、小沙里宁、伯托埃、尼 尔森
马松
蚂蚁椅 蚂蚁椅
天鹅椅
蛋椅
家具与陈设
模仿
直接模仿 间接模仿
指以某种模仿 原型为参照, 在此基础上加 以变化产生新 事物的方法。
西方20世纪的现代家具
20世纪是人类家具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世纪,它所取得的成就超过 了人类以往全部家具的总和。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设计与艺术思潮 的相互融合,这使得家具设计更具文化性和艺术性。“风格派”、“极 少主义”、“pop艺术”“后现代主义”等艺术思想先后对家具设计产
生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家具设计的开路先锋——托奈特Fra bibliotek家具与陈设
子宫椅
标题
副标题
标题
副标题
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资料
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一、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1902—-1971)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北欧的现代主义之父,也是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他在建筑、家具、灯饰、衣料以及各式各样的应用艺术上皆有很深的造诣,并成为享誉国际的传奇人物.他的家具作品具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机造型语言,将现代设计观念与丹麦传统风格相结结合,注重材料的应用和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功能设计与大批量生产相结合,使他的家具作品具有非凡、永恒的魅力。
他享誉国际的经典设计有蛋椅、蚁椅、天鹅椅,AJ灯系列等.雅格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8年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毕业。
从1930年至1971年去世,他一直致力于自己的设计事业。
它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批判的地方色彩”,是传统手法与功能信条的冲撞。
概念还加上了雅格布森个人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其每一个作品均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
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对作品,他注重细节,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从而产生概念与形式。
在雅格布森整体设计观的引领下,丹麦的家具和室内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风格:将形式、用途、施工、材料以及色彩融合在一起,追求一种平衡的效果。
它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视觉上的同一性,并以此来确保空间设计简洁纯净的本质.http://www。
zhaozhishi。
com/zonghe/jingdianjiaju/2011-07-29/2693。
html自从雅各布森和Peter Holmblad在1967年共同架构出「Cylinda—Line」不锈钢系列后,即于同年得到ID-PRIZE奖项,而1968年更获得国际设计大奖(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的殊荣,另外美国室内设计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Interior Designers)也颁发荣誉国际设计奖项给这位由建筑转为商业创作的奇葩。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二)2010-9-3 14:26:37 编辑:李洪锋来源:浏览量:[785] 2.2维也纳学派的贡献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种似乎是天然形成的艺术设计传统。
这种传统到了19世纪末便形成一股强劲的现代设计之风,无论是维也纳学派还是“分离派”都是有关这一设计思潮的组织表现,他们在欧洲大陆影响极大,尤其对近邻德国更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这个学派在世纪之交同时产生了一大批设计大师,以其既统一于功能主义的创新意味而又能各具特色的多姿多彩的成就,影响着后世许多设计师们,而这个学派的核心及导师就是奥托·瓦格纳(OttoWagner,1841-1918)。
瓦格纳生于维也纳,年轻时分别就学于维也纳工程技术学院、柏林工学院以及更重要的维也纳美术学院,并于1894年成为母校的教授并随后被任命为院长,从而更有效而迅速地在他身边形成一个意识超前的设计流派,其骨干自然都是他的学生,如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1870-1956),库尔曼·穆塞尔(Kolman Moser,1868-1918),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1870-1933)和约瑟夫·奥尔布里奇(Josef 0lbrich,1867-1908)等人,这批大师级学生后来都在现代建筑和家具设计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895年瓦格纳旗帜鲜明地宣称要抛弃当时欧洲大陆极为流行的“新艺术风格”,并出版一本名为《现代建筑》的书,反对装饰意味仍很浓重并时常转回历史风尚的新艺术风格,在当时的欧洲影响极为强烈。
瓦格纳本人拥有庞大的设计事务所,兼及建筑、室内、家具以及许多工业设计方面的内容。
瓦格纳的家具设计也同麦金托什一样,主要是为他所设计的建筑室内专门创作的,这其中最为成功也影响最广的当数他1905-1906年为奥地利邮政银行营业厅设计的扶手椅和方凳。
其设计手法具有超前的现代感,其铝合金的包饰件用在结构或使用上非常关键的部位,不仅仅有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保护功能。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相关搜索: 家具设计, 主流, 大师, 作品, 思想整整一个世纪就这样飞逝而过,想想在20世纪如此丰富多彩的现代家具设计的舞台上,竟然没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不免伤感了一阵。
好在刚刚完成初稿的博士论文《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为自己勉强挣回一点自尊,证明中国的设计文化绝非一无是处。
更有许多位设计大师坚定地认为,21世纪的设计舞台上一定会展现中国设计的显著地位。
感动之余,又突然茫然起来:中国设计师在下一个世纪凭什么去“展现中国设计的显著地位”呢?我们确实有非常优秀的设计传统,但中国人自己不会"使用"它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也愈来愈全面地了解世界,但设计领域却是在与"世界接轨"的行列最末,实际上至今仍是"概念模糊"。
由此深感悉心分析介绍别人的设计发展的必要。
已有的设计历程证明,设计创造的灵感之源有三大类:其一来自历史,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大的灵感之源,能够善于吸收先人的成果,加以现代的转化,创新出自己时代的作品,这正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二是大自然,人们生存环境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为设计师提供灵感,尤其是各种材料的运用,包括人类自己创造的各种合成材料,其本身就是设计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三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中国自古有"书画同源"。
而"艺术相通"的观念更是现代设计、现代艺术的一个基本概念。
现代绘画、现代雕塑的发展寓不开各大洲的"原始民间艺术品"提供直接的灵感,现代建筑、现代家具的发展更与绘画、雕塑的成就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往往会贡献出各种"新鲜血液"来,在这方面,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是个最鲜明的实例。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使西方现代家具设计"先富了起来"。
米切尔·蒂奈特
。
一把1859年的“蒂奈特椅”在展厅里并不抢眼,但你绝不能把它略过去。这是世界上第一把利用“实木弯曲技术 ”制造的椅子,也是第一把用“半手工化程序”生产出的椅子。设计者米切尔·蒂奈特(MichaelThonet),是一位奥地利家具商。从1836年起,他就一直致力于提高家具的生产效率。
设计者米切尔·蒂奈特(MichaelThonet),是一位奥地利家具商。从1836年起,他就一直致力于提高家具的生产效率。 1859年,他发展改进了当时的木料弯曲技术,使得实木杆可以弯曲成复杂的三维形式,“蒂奈特椅”就此诞生。�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一)(2006-09-08 10:22:59)
1.现代家具设计的开路先锋米切尔·蒂奈特(Michael Thonet,1796-1871年)
蒂奈物是奥地利人,生于莱茵河畔的城,并于1819年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家具作坊。1836年蒂奈特以层压板的新工艺获得专利,而后于1856年他又获得工业化生产弯曲木家具的专利,此前在1851年英国伦敦博览会上,他展出了自己的新产品并获一项铜奖。蒂奈特家具的最大特点是物美价廉,适合大批量生产。即使进入20世纪,其质量仍获得许多现代设计师的认同,勒·柯布西耶早年为自己的建筑室内所选择的家具中,即以蒂奈特椅为主。蒂奈特椅的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便于运输,它们虽非折叠式设计,但各构件间易于拆装,从而使运输空间达到极小。蒂奈特椅至今仍在生产中,包括数种变体形式,它是20世纪最为成功的椅子之一。除了英国的温莎椅和中国的明式椅,很难有其他的椅子能超过蒂奈特椅的生产年限。然而,对蒂奈特椅而言,更重要的是它内含的现代设计因素(图2、3)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六)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六)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33-1969)是第一代现代建筑经典大师,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教育家,他同时也对家具设计有相当投入的研究。
格罗皮乌斯生于柏林,少年时代分别就读于慕尼黑和柏林的理工学院建筑学科。
从1908年至1910年三年间,他进入当时最有名的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除建筑设计外,他也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室内设计。
1910年格罗皮乌斯加入“德意志制造联盟”,同年与阿道夫·迈耶合作设计事务所,完成了“法古斯工厂”建筑厂房等一批现代建筑。
1919年格罗皮乌斯被任命为魏玛工艺设计学校的校长,他很快着手将另一所美术学校合并,成立了后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设计学派包豪斯学院,并担任校长,一直到1928年初辞职,此间他以自己的全面才华汇集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创造出一整套的设计教育体系,其学生遍布于世界各地并带动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运动。
由于生活窘迫等因素,格罗皮乌斯1934年先去了英国,后又于1937年应邀去美国出任哈佛大学建筑教授,同时也继续他的建筑设计活动。
格罗皮乌斯的家具设计集中在20年代包豪斯时期,其建筑观念全新,手法亦极大胆,时常表现出结构主义观念的影响。
(图54)图54 格罗皮乌斯(Gropius )1923年为包豪斯校长办公室设计的一件扶手椅图55 查里奥(Chareau )1927年设计的一件靠背椅皮尔瑞·查里奥(Pierre Chareau,1833-1950)是法国早期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以室内、家具设计为主要领域的著名建筑师,他生于法国的包迪奥斯(Bordeaus ),大学毕业后先在巴黎的一家英国设计公司工作,1914年开始成为独立设计师,为相关建筑物设计专用家具。
1918年查里奥终于建立自己的设计师事务所,其设计领域涉及建筑、室内、家具、灯具及工业设计的多方面内容,其广泛的、充满现代气氛的设计很快为他赢来国际性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5.3.6马利奥·贝尔利尼(Mario Bellini , 生于1935年)贝尔利尼也是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受专业教育并于1959年毕业。
1961年至1963年间,他加入意大利著名的连锁百货商店La Rinascente并担任设计总经理。
1963年他与好友洛玛诺(Marco Romano)合作建立了建筑设计事务所,直到1973年,他在米兰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自1963年起贝尔利尼开始成为Dlivetti公司的主要设计顾问。
以后十几年间他为该公司设计了许多优秀产品,包括1973年面世的Divisumma计算器和1981年完成的Praxis系列打字机。
1969年至1971年间他曾担任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的主席。
1972年,在著名的纽约现代设计博物馆举办的“意大利:新家居景观展览”会上,贝尔利尼展出他的题为Kar-a-Sutra的可移动式微型生活环境设计,引起世人瞻目,并直接导致他以后与汽车企业的合作,1978年他被Renault汽车制造公司任命为设计研究顾问。
实际上,贝尔利尼是一位设计与研究并重的设计大师,70年代他专门组织实验车间广泛深入地探讨人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主题几乎体现在他的所有设计作品中。
贝尔利尼的研究活动是与他的教育生涯密切结合的,1962-1965年间他受聘为威尼斯高等设计学院的设计教授,1982-1983年间又担任威尼斯艺术学的工业设计教授,1986-1991年则担任米兰著名的多姆斯设计学的教授期间,贝利尼同时又担任《多姆斯》杂志的主编,自1979年起他一直是米兰国际博览会设计部的主持人之一。
贝尔利尼的家具设计也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的作品有:1972年为意大利B&B公司设计的名为LeBanbole的坐椅系统,1977年为Cassina公司设计的Cad坐具系统,以及1985年为Vitra博物馆设计的Figura办公室坐具系统。
此外他还为Flo公司设计灯具,为Artemide 和Erco公司设计工业产品,为Yahama和Brion Vega公司设计声学装置。
贝尔利尼至今已收到许多奖项,其中最著名的是七次Compassod'Ore意大利工业设计奖(图1、2)图1贝尔利尼(Bellini)于1976年设计的Cab系列椅,图2于1976年设计的Break椅5.4 两位才华出众的法国新派设计大师法国是世界艺术之都,不论古典艺术还是现代艺术,法国都是稳居最领先的地位。
但在现代设计方面,它却从来不能象北欧或意大利那样形成阵容强大、风格鲜明的现代设计流派。
然而这并没有使法国失去它艺术之都的光彩,因为法国毕竟在现代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产生几位在设计上独具特色的大师级人物,如属于第一代的皮尔瑞·查理奥(Pierre Chareau),属于第二代的简·普鲁威(Jean Prouve),他们的设计思想都是特立独行的,在精神上完全与国际上流行的现代设计相吻合,但设计中使用的具体手法却迥然不同,这种设计气质无形中也形成了一种卓尔不群的法国现代设计传统。
这种传统发展到六七十年代的第三代时,自然而然又会结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奇异花果”,丰厚的艺术传统,前两代大师的自觉与不自觉的熏陶,与新时代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精神融为一体,共同造成一批才华出众的新派设计大师,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位就是皮尔瑞·鲍林和奥利威尔·穆固。
5.4.1皮尔瑞·鲍林(Pierre Paulin,生于1927年)与时代大多数家具设计不同的是,鲍林在巴黎读书时学的是石雕和制陶,从这一点便非常容易理解他以后的家具设计所具有的感人至深的雕塑语言。
自1954年起鲍林有4年时间为欧洲著名的蒂奈特公司(Thonet)设计家具,而后则加盟荷兰Artifort家具制造公司,该公司生产了他的大部分家具作品,包括他的第一件塑料椅设计,这件代号157的椅子于1953年面世,是欧洲最早出台的塑料家具之一。
1958至1959年间,鲍林乐于做一位“旅行设计师”,往来于荷兰、德国、日本和美国之间,在勤奋创作的同时也广泛吸取各地优秀现代设计的长处,以为已用。
直到60年代中叶他才以巴黎为主要基地建立了自己的工来设计事务所。
(图3 鲍林于1967年设计的577号椅)60年代开始以后,鲍林也同丹麦的潘东(Panton)、芬兰的库卡波罗(Kukkapuro)和意大利的科伦波(Colombo)等新一代大师一样,追随着时代潮流,开始全力发展自己的合成材的家具设计,这期间,他为Mobilier Nationale公司发展出一系列的坐椅设计,都是用泡沫软包面和聚酯坐面,包括一套可以无限制蛇形排列的模数制沙发。
鲍林的设计在法国的影响极大,尤其受法国上流社会的厚爱,1968年鲍林受邀为罗浮宫设计观众坐椅,此后他在业务上顺利展开,并多次获设计奖,如1965年他设计的Ribbon椅获1968年的AID奖(工业设计协会奖),他于1967年设计的“舌椅”更是反映出60年代日益增长的“不拘礼数”的设计风格,其中由泡沫软包形成的雕塑形式同时也能提供意想不到的舒适感。
1970年他为日本大阪博览会设计坐具,随时又受托设计爱丽舍宫的法国总统私人住宅。
1975年鲍林建立了ADSA合作设计事务所,其设计活动持续至今。
1983年鲍林又为受丽舍宫的总统办公室设计了一套家具,以后又为Mubilier Nationale公司设计了一系列的主要以手工制作的高档家具,做工极为精细。
除了成功的家具设计外,鲍林还为Simca公司设计过汽车室内,为Christian Dior公司进行包装设计,为Musee d'Orsay公司进行信号系统设计,还为爱立信公司设计过电话。
图4 鲍林(Paulin)于1963年设计的圆台坐椅系列,图5 鲍林于1968年设计的ABCD系列组合沙发鲍林的第一件成功的家具是1963年出台的545号休闲椅,其有力的造型,三件分开的上部构造,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上的轻快感。
这种造型尽管源自伊莫斯1956年的躺椅,但鲍林的设计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实际上他1959年设计的437号休闲椅更能表现出鲍林设计的特色,这是一件由两块分开的上部构造组成的一个视觉上极为简洁悦目的设计。
鲍林在1963年的另一件著名家具则为代号560的一种斜切圆台形坐椅,其构思显然来自中国传统的藤编家具,其抽象雕塑形态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印象。
同时它们也非常舒适,因为这种坐椅给使用者提供了大幅度的活动余地。
1965年鲍林设计出他最重要的作品Ribbon椅,这件更为雕塑化的坐椅也更为舒适,其设计大胆的摇篮式造型同时能提供更多的使用功能。
1968年的ABCD坐椅系列是鲍林又一件设计杰件。
这一系列以玻璃纤维做成壳体,而后分别覆以软包面形成多座沙发,或者不同色彩的合理搭配,自然形成明快的视觉效果。
以后鲍林的设计在这种雕塑化的道路上发展的越发得心应手,1973年他又推出一件"鲍林式"坐椅,代号为598号,其造型更为简洁,其利于清洁的特性使之非常适用于机场、旅馆等等的公共接待空间。
70年代末鲍林开始尝试压模一次成型塑料家具设计,并于1978年推出Dangari 椅,这种主要用于园林和户外的塑料椅是鲍林家具中销量最好的一种(图3-5)。
生于巴黎的穆固于1946年开始先是在巴黎学习室内设计,毕业后一边工作一边四处游学,特别是1958-1961年间他分别在瑞典和芬兰以及巴黎学习过,这使他见多识广,对当时的设计潮流,尤其是北欧学派的发展情况非常了解,也深受影响。
从1963年起他作为室内设计师为巴黎城建部门工作,也同时为Airborne公司设计家具。
1966年穆固在巴黎建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主要为Mobilier National公司设计家具,也为Reanault公司设计过汽车室内。
穆固的成名作是1965年面世的Djinn坐具系统,它们是使用当时刚研制不久的尿素泡沫软包的第一批现代家具,用这种泡沫软包覆于钢管框架之上,由此创造出来的高度雕塑化和拟人化的设计给人一种明显的“未来主义”的印象,以至于3年后被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用在他的科幻影片“2001年:一种奥德赛空间”中。
这种坐具系统包括躺椅和休闲椅,其中古怪的命名Djinn来自伊斯兰教神话中一种精灵,60年代对东方神话的兴趣在许多场合中都反映到西方的艺术及设计中,在形式语言上,这套家具的低矮的坐位典型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一种漫不经心的非正式的生活风尚。
与60年代大部分新派设计师一样,穆固也在设计中大量使用明确的色彩。
60年代新材料、新技术给广大设计师带来的最大财富就是无穷无尽的色彩和造型。
1968年穆固又隆重推出一件惊世之作,即Bouloum家具,它以设计师儿时伙伴命名,其高度拟人化的造型,使穆固在家具设计的形式语方上走向极致,有趣的是,穆固的Bouloum 椅和库卡波较的卡路赛利(Karuselli)椅,两者都是对人体工学研究的成果,而两位大师又交往密切,穆固多次去库卡波罗事务所参观交流,但两人的最终设计却是大相径庭。
穆固本人最喜欢这件作品,同时也因该椅体轻,所以他在外出旅游时总是带一件Bouloum椅,并在不同的环境中为它照下大量照片,有时写下有关的趣闻轶事,足见之喜爱之深。
(图6-7)图6 盖里(Gehry)于1986年设计的Cardboard系列椅图7 穆固(Mourgue)于1965年设计的Djinn躺椅穆固在法国名声日盛,依次为1967年蒙特利尔博览会和1970年大阪博览会设计了法国展馆的室内,1968年他同时被授予AID奖和Eurodomus奖。
与潘东和科伦波一样,穆固随后也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空间的观念性设计,1970年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带轮子的移动式工作室以及一个全方位软包面的塑料浴室单位,1971年又在德国举办的“视觉3号”展览会上展出他最新的模数式室内划分模型。
1976年穆固又在布列塔尼的Keralio建立一个工作室,同时成为布里斯特艺术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
5.5美国的三位代表人物六七十年代可说是现代家具设计运动中的“万花筒”时期,但这都只能适用于欧洲,在美国,家具设计领域却相对而言是寂寞的,自伊莫斯和埃罗·沙里宁之后,几乎没有再产生过影响比较大,创造上兼有深广二度的家具设计大师,这固然有一的历史原因。
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二次大战对全球的影响。
在欧洲,北欧学派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就是二战对它的破坏并不是很大,即使芬兰作为战败国受到一些损失,但也因人口稀少,从而能很快在建筑上恢复过来,建筑师很快过剩,指使大批极有才华的建筑师、设计师全身心投入在二战中城乡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也不是很大,尤其是意大利,第一流的建筑师一生中都有大量时间用于产品设计,自然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