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专家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附带超详细解析及作文范文)
2020北京新高考模拟考试卷(语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文字的产生,基础是“象形”。
最初写字就是画画,加上中国文字书写所用的特别的工具,可以使点画的形态有粗细、强弱、肥瘦、刚柔、方圆、曲直等变化,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字书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借助于点、线、形的种种变化、组合和结构以体现形式美的艺术。
即使从商代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古今汉字形体的不断演变,字形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逐渐增强,汉字的书写逐渐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书体形式。
我国历史上不少书法理论家,对于书法艺术的书体创作有过很好的讨论。
唐代孙过庭曾说过:“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孙氏的观点表明,书法艺术可以通过汉字的不同书体体现,不同的书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清代刘熙载则把不同的书体分为两大类,他说:“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1】,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
”依据刘氏的区分,前一类书体显然宜于表现静态之美,而后一类书体则宜于表现动态之美。
对于构成书法艺术美的现实根据,我国历史上的书法家、书法鉴赏家和理论家,也有很好的认识。
汉代书法家蔡邕就明确指出,书法的点画形体必须处处能引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种种美的形体和动态的联想,才算得上是艺术。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认为,书家在创作时应该把自己从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感受到的种种形态的美,集中地体现在书法的点画形体上,并由此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即所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书法是汉字造型的艺术,属于形象艺术。
但是,相比绘画、雕塑、戏剧等,它又是一种相对较为抽象的艺术。
北京专家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4~6题。
4.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80年代末, 敦煌研究院提出建设数字敦煌的构想, 这表明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进程并不落后于国 际。 B.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已经可以对文物完整的数字化存档并永久保存, 这是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技 术手段。 C.数字技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在此技术下, 我们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 如对敦煌莫高窟 的保护。 D.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国际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 只要借鉴国际经验, 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 化发展就能更快。
5.【答案】B 【解析】(“数字化后可安全储存”理解有误, 原文是“但是古籍数 字化存档也容易遭到病毒侵害, 存在被人为误删或者掉电等故障的风 险”)
6.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6.【答案】①从国家政府来说: 建立完备的综合数据源;加大资金 投入,建立专项支持资金。②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 建立保护实 验室平台,鼓励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③从人才培养来说: 培养一批既懂文化艺术又懂数字技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不乏实践 经验的复合型人才。④从技术进步来说: 数字化后的文化遗产应做 好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以促进中外技术互补。(每点2分,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 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从“天下”理念出发, 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 层层推进, 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言论, 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 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北京市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北京市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一款游戏能成为全民性、现象级的游戏,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
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
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
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
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全国普通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普通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
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
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
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
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
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
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
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
2020届北京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精品)

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2020北京市高模拟卷考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高考压轴卷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
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讯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
这些扰动因素不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法完全避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有关韧性城市(又译作“弹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便应运而生。
通常认为,韧性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做好应对、吸收、化解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准备;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维持城市系统基本运转;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韧性城市理念主张以“预防﹣减缓﹣适应”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强调接受挑战,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突发灾害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比如,为提升城市应对雨洪的“水弹性”,我国部分城市自2014年开始进入“海绵城市”试点,即对城市排水和集水系统升级改造,铺设渗水路面,增加市区水景和绿地的面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在下雨时能够渗水、蓄水、净水,同时又可实现蓄积雨洪的再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
(取材于孙浩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
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美国,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受灾地区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69项建议,其中包括升级改造电网、重新规划燃料供应链、加强无线网络建设、提高防洪建筑标准等诸多方面。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包含专家详细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完成1-5题。
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
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
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
“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
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
语文解析1 2020年北京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阅读材料阅读理解解析:多文本阅读考了5道题,这个数量比海淀等区期末所考的要少得多,而且有4道是选择题,1道是简答题,这个比例是北京近几年高考多本文阅读题比较常见的比例。
尤其是多文本阅读题4道选择题都是3分1道的正规选择题,而不是类似海淀期末试题很多2分的题。
王丹宁说,“用有限的分数尽量考大家更多的题目”的情况没有出现,对于一些担心多文本阅读难度大的考生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他认为,文言文阅读题难度不仅比海淀区期末试卷难度低,甚至比2019年文言文高考真题还要低,基本回归多年来文言文阅读考察的常见形态,即1道实词选择,1道虚词选择,1道翻译的客观选择题和1道文意理解的客观选择题。
但有个变化需要注意,这套试卷将主观翻译题的4分省掉了。
“这到底是不是2020年高考的方向,目前还要打一个问号。
”王丹宁表示,高考语文一路改革过来,在试题中增加主观翻译题,并将原来4道客观选择题减至3道,不考察虚词,而在实词部分把原来的4句话变成8句话,这套试卷明显看到这些部分回归到原来的样子。
另外,简答题难度不高,整个多文本阅读和文言文阅读难度没有变化,甚至有些下降。
诗歌欣赏原题:“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两句联诗出自《红楼梦》第 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是姊妹几人在凹晶馆赏月时即景吟出的。
湘云认为“冷月葬诗魂”一句“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
“冷月葬诗魂”一句隐含着小说中诗作者怎样的身世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论语》和《红楼梦》是今年高考必考篇目。
这套高考适应性测试题是如何体现的?以《论语》为例,首先,《论语》考题总分达7分,考了两道题,第一道题是有关断句及断句导致的不同理解,这道题需要较强的关于素材的把握能力。
第二道题要求考生对于《论语》当中出现的孔子的弟子要了解。
王丹宁表示,这次测试中,关于《红楼梦》的这道考题较之前做过的难度不高,实际上的考点也都是大家了解的,就是黛玉葬花的关键情节,考的是关于黛玉个人命运,所以这道题难度较低。
北京专家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答案

北京专家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答案1. A (B项“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有误,由原文“‘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可知,此处的“家庭”指“天下”;C项“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有误,由原文“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可知;D项“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误,从原文“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可知,是有利于“解决”,而不是“消除”。
)2. C (“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有误,梁漱溟的言论是为了表明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并不直接证明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
)3. C (“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有误,原文只是说“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不意味着西方世界观不开放和包容。
)4.D (“只要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就能更快”表意绝对,我们需要国际经验,但不是只要借鉴国际经验,就能快速发展。
)5.B (“数字化后可安全储存”理解有误,原文是“但是古籍数字化存档也容易遭到病毒侵害,存在被人为误删或者掉电等故障的风险”)6.(6分)①从国家政府来说:建立完备的综合数据源;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项支持资金。
②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建立保护实验室平台,鼓励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③从人才培养来说:培养一批既懂文化艺术又懂数字技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不乏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④从技术进步来说:数字化后的文化遗产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以促进中外技术互补。
(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7. B (“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理解有误,从全文来看,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暗示留守儿童和老人遭遇到的生活困难,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品格,但不是主要目的。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语文本试卷共10 页,共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 小题,共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 题。
材料一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
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
根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500 年开始,因病原微生物而起的疫病,就开始影响到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而1347-1353 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当时,民众的恐慌情绪急剧增长,以至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抚平与此相关的痛苦记忆。
由于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分布严重不均,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农奴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劳动者。
应该说,黑死病、麻风病等疫病从多方面影响了欧洲社会和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如果说欧亚之间的疫病传播最初还受到距离限制的话,那么当历史进入到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时期,病原微生物才真正开始了全球传播的旅程。
1519 年,西班牙人试图征服位于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人最初抵挡住了西班牙人的攻势,但战争形势随着感染过天花病毒的西班牙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不久,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16 世纪解剖学的发展,17 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 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加上19 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及20 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
而现代医学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府职能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
可以说,人类正在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捍卫着自身的安全与幸福。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逐题解析(1)_202004071320521

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出品2020 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考试逐题解析一、本大题共5 小题,共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 题。
材料一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
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
根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500 年开始,因病原微生物而起的疫病,就开始影响到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而1347-1353 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当时,民众的恐慌情绪急剧增长,以至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抚平与此相关的痛苦记忆。
由于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分布严重不均,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农奴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劳动者。
应该说,黑死病、麻风病等疫病从多方面影响了欧洲社会和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如果说欧亚之间的疫病传播最初还受到距离限制的话,那么当历史进入到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时期,病原微生物才真正开始了全球传播的旅程。
1519 年,西班牙人试图征服位于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人最初抵挡住了西班牙人的攻势,但战争形势随着感染过天花病毒的西班牙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不久,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1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出品当然,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16 世纪解剖学的发展,17 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 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加上19 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及20 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
而现代医学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府职能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
可以说,人类正在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捍卫着自身的安全与幸福。
(取材于张大庆等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不.属.于.疫病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一项是(3 分)A.引发民众恐慌情绪B.改变社会结构形式C.动摇阿兹特克文明D.开展全球卫生防疫【答案】A【解析】正确答案为A 选项,通过题干可以得知应该选择的是“不属于疫病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的一项”,B 对应文本第二段“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C 选项对应文中“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D 选项对应文本最后一段“共同推进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A 选项“民众恐慌情绪”并不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所以选择A 选项。
北京专家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 答案.pdf

北京专家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答案1. A (B项“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有误,由原文“‘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可知,此处的“家庭”指“天下”;C项“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有误,由原文“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可知;D项“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误,从原文“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可知,是有利于“解决”,而不是“消除”。
)2. C (“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有误,梁漱溟的言论是为了表明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并不直接证明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
)3. C (“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有误,原文只是说“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不意味着西方世界观不开放和包容。
)4.D (“只要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就能更快”表意绝对,我们需要国际经验,但不是只要借鉴国际经验,就能快速发展。
)5.B (“数字化后可安全储存”理解有误,原文是“但是古籍数字化存档也容易遭到病毒侵害,存在被人为误删或者掉电等故障的风险”)6.(6分)①从国家政府来说:建立完备的综合数据源;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项支持资金。
②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建立保护实验室平台,鼓励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③从人才培养来说:培养一批既懂文化艺术又懂数字技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不乏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④从技术进步来说:数字化后的文化遗产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以促进中外技术互补。
(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7. B (“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理解有误,从全文来看,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暗示留守儿童和老人遭遇到的生活困难,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品格,但不是主要目的。
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模拟考试(第一次)2020.5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寒风凛冽的严冬,生活在北京的鸟类多是麻雀、喜鹊等留鸟。
到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京城的鸟会多起来,因为XXX来了。
在众多的夏候鸟中,最著名的是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是一种夏候鸟,由英国著名鸟类学家XXX在1870年发现。
北京雨燕的翅膀呈细长而尖的镰刀形,尾羽有分叉,体重只有31-41克,体长169—184毫米。
成鸟的体羽多为黑褐色,喉部呈灰白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
喙呈短三角形,口裂非常宽大,能够在飞行中捕食大量农林害虫,包括蚊、蝇、虻等。
北京雨燕每年4月底飞抵北京,繁殖、育雏,8月离开,飞往远方过冬。
它们具有超强的导航定向能力,常多年返回同一地点,有延用旧巢的性。
北京雨燕展现了高超的飞行技术,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10—200公里。
在风雨到来之前,它们常常作超低空飞行表演,流矢一般掠地而过,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标志。
雨燕身形小巧,在高空飞行时很少扇翅,尖长的翅膀能提供强大的升力。
展开双翅时,雨燕能够长距离地滑翔;向内收起翅膀时,又能够高速冲刺追捕飞虫。
尽管北京雨燕飞行技术高超,但它们的脚爪却很细弱,四趾向前,无法握住树枝,也就无法借此腾跃,要想飞起来,就只能在从高处向下落的过程中展翅飞翔。
这种生理结构特性决定了其迁徙到京城之后,会选择在高耸的城楼、高大的皇城建筑和古塔筑巢。
这些建筑飞檐翘角,梁、檩、椽纵横交错,形成一个个“人造洞穴”,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和起飞滑翔的平台。
北京雨燕是极少数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动物之一。
春夏季节的黄昏,从太庙到雍和宫,从天安门到内外城的城门楼、箭楼,从天坛到十三陵,从通州的燃灯塔到海淀的慈寿寺塔,以及景山、颐和园等处的楼台亭阁,XXX倾巢而出,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尖锐叫声,一道道黑色的剪影划过天空,成为古都北京引人注目的景观。
北京专家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 答案PDF.pdf

北京专家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答案1. A (B项“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有误,由原文“‘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可知,此处的“家庭”指“天下”;C项“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有误,由原文“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可知;D项“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误,从原文“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可知,是有利于“解决”,而不是“消除”。
)2. C (“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有误,梁漱溟的言论是为了表明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并不直接证明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
)3. C (“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有误,原文只是说“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不意味着西方世界观不开放和包容。
)4.D (“只要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就能更快”表意绝对,我们需要国际经验,但不是只要借鉴国际经验,就能快速发展。
)5.B (“数字化后可安全储存”理解有误,原文是“但是古籍数字化存档也容易遭到病毒侵害,存在被人为误删或者掉电等故障的风险”)6.(6分)①从国家政府来说:建立完备的综合数据源;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项支持资金。
②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建立保护实验室平台,鼓励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③从人才培养来说:培养一批既懂文化艺术又懂数字技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不乏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④从技术进步来说:数字化后的文化遗产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以促进中外技术互补。
(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7. B (“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理解有误,从全文来看,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暗示留守儿童和老人遭遇到的生活困难,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品格,但不是主要目的。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本试卷共 9 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京张高铁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凝聚着中国先进的科学和管理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
京张高铁开通后,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成为我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京张高铁在全球铁路建设中首次全线采用BIM技术,实现从勘察、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开启了世界智能铁路的先河。
在此过程中,我国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5G通信等行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的领跑优势。
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重要配套工程,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按照“标准配置+奥运配置”的思路,形成了“龙凤呈祥”“瑞雪迎春”两种外观涂装方案。
“龙凤呈祥”是京张高铁的标准配置,“瑞雪迎春”则在奥运期间使用。
同时,京张高铁还将在动车组上提供全面的奥运服务,包括多语播报、滑雪板存放、高速互联网覆盖、奥运赛事直播等。
此外,京张高铁太子城站能直达奥运比赛核心区,方便游客观赛。
京张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通运营,不仅满足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交通服务需求,也让更多城市实现了顺畅贯通。
京张高铁衔接大张高铁、张呼高铁等多条高速铁路干线,接驳即将开通的京沈高铁,让北京与河北、内蒙、山西等地域多了一条交通大动脉,也将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国力提升的显著标志。
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路网规模、列车时速、运营效率走在世界前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以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为标志,中国铁路这张“国家名片”将越来越亮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言论,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相对狭隘的自信,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刘洋说:“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进程几乎与国际同步,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建设数字敦煌的构想。”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也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技术层面未说,通过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可以实现对文物完整的数字化存档并永久保存,这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
C.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D.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美育离不开文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美学水平
B.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水平
C.欣赏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深入探讨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D.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 种审美教育。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可以说,( )。欣赏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深入思索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 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中“他者”“自我”共生,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这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5.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绝密★启用前
2020年北京专家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辅相成 易如反掌 综合 内涵
B.密不可分 迎刃而解 联系 神韵
C.密不可分 易如反掌 联系 内涵
D.相辅相成 迎刃而解 综合 神韵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育的底色是文化,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B.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文化是美育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