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个案

摘要:本次调查采用非概率定额抽样、偶遇抽样、雪球抽样的方法,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个案,在此高校各院系的各个专业开展此次调查。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以及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等方面分析高校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强烈程度来指出其中影响学生归属感的因素并探讨如何建立归属感及建立归属感对大学新生的意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大新生建立归属感的尝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学校;归属感;

一、导言

在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里,人们的心灵也需要一个家。那么刚刚走出父母的怀抱,背井离乡的大学生就更需要一个心灵之家。况且,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高素质的大学生,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大学生的问题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目前,随着高校的增多以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门,但不是每一个踏入大学的人都对自己的学校感到十分满意,特别是有些大学新生甚至对自己的学校感到厌恶,对自己的将来也失去信心,感到茫然。而其中,大学新生缺失归属感无疑是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而国内学校对归属感的研究较少,且集中在中小学,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相关研究,取得一定得研究成果,主要指出的是学校类型、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归属感的影响。然而,对大学生归属感的研究还很少,且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肯定存在很多的差异。并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承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展现均需要在团体中才能实现。对大学生来说,来到一个新的学校,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认识、接受这个新环境,是个很重要

的问题。也只有接受并认可这个学校后,学生才有可能形成比较健全的心理,才能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学习的投入才能有所增加。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一名大学生在学校及将来毕业后在其工作单位的表现。因此,研究大学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对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以及提高大学新生对自己的学校、学习以及今后的生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此次调查了西南地区某高校,该高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等。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该高校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以及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期望的了解来探讨如何使大学新生建立对学校较强的归属感,从而帮助新生较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也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该校14个有本科的院系共3108名在校大一本科新生,调查样本的选取主要是采用非概率定额抽样、偶遇抽样、雪球抽样的方法,即按照各个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配到各院,再把各院分配到的人数按照本院每个专业占本院总人数的比例分配,进行严格的定额抽样。具体的程序为:首先,确定样本规模为300个,根据已得知的各院总人数计算出占全院总人数的比例,以此就可以得出分配到各院的样本量,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各院的各个专业占本院人数的比例分配到相应的样本量,最后就是采用偶遇抽样、雪球抽样的方法按照上面的比例到各院的各个专业抽取样本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开展各项活动的态度、对谈到学校的态度、对学校的评价及期望等项目。

核心概念界定:1、归属感,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团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并受其影响而获得精神心理上的满足。归属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深深植根于人的心底,活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2、学校归属感(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指学生对自己所在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获得在精神心理上的满足。[1]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5份,回收率98%,回收有效问卷290份,有效回收率97%,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严格的抽样方法和足够大的样本量,使得该研究结果能够反映总体,并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实际抽样中男女分别为90、200人;宿舍在山上的160人、山下130人(山上的条件远远优于山下);本地占81人,省内(不包括本地,以下的“省内”将不再做特殊说明)占166人,省外共43人。经分析,该所得数据基本上符合该高校总体分布情况。

表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选项频次有效百分比

性别:男

女90

200

31%

69%

住宿:山上

山下160

130

55%

45%

籍贯:本地

省内

省外81

166

130

27.9%

57.3%

14.8%

(二)归属感强弱分布状况

通过对归属感量表(见附录表二)的赋值(即对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不确定、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赋值,正面分别为5、4、3、2、1分,反面则为1、2、3、4、5分),得到个人归属感测量分数,由于总分只有70分,我们对其采用百分制换算出最终结果。我们认为80分及以上是归属感非常强的,而处[60,80﹚这个阶段是归属感较中等,60分以下是归属感较弱的。经统计,发现存在一部分人归属感较低,但从总体上来说,该高校的大一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还是比较强的。

表二:归属感强弱分布状况表

归属感分段频次有效百分比

80分及以上18 6.2%

[60,80﹚191 65.9%

60分以下81 27.9%

(三)对影响大一新生归属感强弱因素的具体分析

1、新生在校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

经过调查,对问卷(见附录二)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开展各项活动的态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那些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与老师、同学相处好的新生对学校有较强的归属感,能够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存在少部分对社团活动、老师、同学持反对态度者即没能融入到校园生活中的新生则总经常会后悔自己属于这个学校,觉得自己有被遗忘的感觉,在学校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且本地的及省内的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显著高于省外学生。因此,可得知学习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人际关系的改变是影响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2、新生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

我们站在大一新生的角度,从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调查新生的看法,有61%的新生认为我校环境一般,30%的认为较好,只有4%的认为非常好和5%的人认为很差。认为我校的教学资源状况很好的占2%,较差的占13%。而对老师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们认为该校的老师大多都是尽职尽责、和蔼可亲、关心学生且知识比较丰富的。但当问及“和他人谈到你校时,你的态度是?”,只有5%的认为很自豪,而27%的人都觉得很惭愧,有68%的没有特殊感觉。就住宿条件而言,山上的大多认为自己的寝室是个温馨的小家庭,而山下的大多认为是一个临时住所甚至没有概念。可见,新生对学校的感受即学校的综合印象是影响其归属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3、新生对学校提出的期望

从问卷提及的“你认为我校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改进?”等问题回答来看,他们认为学校应该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着重培养学生独特的竞争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更多的新生希望学校加强对我校知名度的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