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教师的定位和要求
新时代下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新时代下对教师角色的思考教师角色即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尤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进入新时代,传统的教师角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新课改的强势推进,必然会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挑战。
当代教师面对急剧变化的教育改革宏观环境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变化,必须重新进行自身角色定位。
通过反思传统教师的局限性,在新课改背景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我认为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整合者、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反思的实践者。
新时代的教师必然是要成为多重角色的担当者。
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们将不再仅仅是知识权威的拥有者,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们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类、各种学生所希望的教育课程,让学生们根据自己个性和特点,自己选择所需知识和信息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世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课标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例如在新课导入之前,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会利用课前几分钟为我们播放一集《一禅小和尚》,它是一档富有哲理性的动画节目,动画在妙趣横生的日常故事中,展现纷繁世间的纯净真情,最后结尾给读者讲述一个又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
老师会根据今天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让我们观看,在深入文本之前让我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我觉得教师心中装着学生,眼睛里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读书的时间、充分讨论的时间、充分说话的时间、充分动笔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分析课文应该由浅到深,步步深入,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文本的解读不是一味的评说,也不能是为了应试生搬硬套,而是重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地做到“授人以渔”。
二、学习资源的整合者魏书生老师的语文知识树将语文知识分为四大分支:文言知识、阅读与写作、文学常识和基础知识,他将其比作地图,有了地图就能明确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在教学中运用也有较大的可行性。
未来教师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
034成 长未来教师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 的重要基石。
在 2018 年 9 月 10 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发 展“ 九 个 坚 持 ”的 宝 贵 经 验 ,为 新 时代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随着经济 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 的深入发展,探讨未来教育的特 点和未来教师的发展,对于更好 地掌握教育规律和深化教育改 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未来教育的基本特点及 发展趋势教育 是面 向 未 来 的 事 业 ,谁 拥有未来的教育,谁就拥有未来。
只有充分把握未来教育的特点, 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 地发展。
渊一冤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大, 教育急功近利的现象愈演愈烈, 教育误入成“器”、成“材”之道。
然 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一生 的幸福和成长奠定基础。
正如原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所言:面向 2030 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心 灵和幸福,应该是更加人本化的 教育。
渊二冤更加注重个性发展 在过去,应试教育大行其 道,教学效率的低下致使学生 的 个性受到压抑。
在未来 ,随 着网 络 的 普 及 ,优 质 教 育 资 源 随 着 文 化 的 交 流 融 合 而 广 泛 传 播 ,学 生 的选择越来越多,学生个性化、 多 样 化 的 需 求 越 能 得 到 满 足 ,这 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 展。
渊三冤更加注重生活教育 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 充分说明教育源于生活。
在未来 社 会 ,教 育 、生 活 、学 习 之 间 的 联 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在生活中接 受教育、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交 流中收获成长将是未来教育的一 大特点,“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 化”将成为常态。
渊四冤更加注重终身教育 《未来的冲击》 指出: “鉴于可 以预见到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 推测,知识会越来越陈旧和过时, 今天人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明天将变成错误的东西……未来的文 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 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革命,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师生双边互动、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甚至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为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构建新型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平台。
以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该如何定位。
一、做开放的组织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开放的组织者,大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做开放的组织者,就是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学的需要,参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发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赏识学生,去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多考虑学生对学习这个内容,可能有哪些好奇或疑问。
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赏识其思维,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
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赏识学生,教师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而是互动的、创新的。
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走既定“路线”,应确定灵活多变的开放意识,把既定方案(即课前教学设计)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
二、做开明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开明的引导者,全心为学生塑造多维的学习空间。
教师做开明的引导者,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时,不能生搬硬套,过于直露,更不能越俎代庖,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使引导成为一种启迪,成为一串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做开明的引导者,关键是要启发学生自己感悟。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不断明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迷路时,教师不要直指目的地,而是引导他们去辨明方向,使引导成为一种激励,由于受已有知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看问题往往一叶障目,只看到表面现象。
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使命担当
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使命担当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培养主体在高校,在于高校教师。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高校教师,我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四史”学习中汲取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人民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社会道义的承担者和社会思想的风向标,保持高尚道德人格,自觉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一、正确定位师者角色早在1000多年前,韩愈先生就已为“师”这一崇高职业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正是为“师”的三重根本角色。
可以说,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韩愈先生的定义无疑是对教师职责和角色的最佳概括。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高校教师要顺利实现自身理应担当的职责与使命,就必须完成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努力使自己成为言传身教的育人者、授人以识的传导者、纳人以虚的亲和者、率人以先的创新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文化自觉”的传播者,作社会良知的维护者,为“撬动整个社会向上向善”尽一份责任,出一份力量。
二、为青年学生成长点一盏明灯新时代高校教师担负着“育新人”的使命,即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代青年有朝气、有梦想,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但往往因为缺乏在艰苦环境中的锻炼,容易沉湎于“小我”感受、满足于当下快乐,甚至向往“佛系”生活。
因此,更需要擦亮人才培养的政治底色,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打底工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牢固树立至诚报国的理想目标,在他们成长的心灵中埋下一粒种子,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发愤图强,切实担负起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
新时代对教师的定位和要求
新时代对教师的定位和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授研究方法。
学生的研究效果不仅与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关,还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相关。
因此,教师应该成为方法型的教师,教授学生如何研究和思考。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如阅读、记忆、思考、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等。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只有成为方法型的教师,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3.成为创新型的教师。
在新时代,教育需要有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成为创新型的教师,引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创造新的知识和理念。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创新的思维方法,如观察、发现、提问、实践、评价等。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只有成为创新型的教师,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向未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4.成为人格魅力型的教师。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成为人格魅力型的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成为人格魅力型的教师,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5.成为研究型和研究型的教师。
教师应该成为研究型和研究型的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研究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教育研究,探索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只有成为研究型和研究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教师应该成为引导型、方法型、创新型、人格魅力型、研究型和研究型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创新探索。
最后,创造型的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合作能力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新时代教师六大角色定位
新时代教师六大角色定位
新时代教师的六大角色定位可以包括:
1. 教学者:作为教育的核心人物,教师承担着教学的责任,包括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指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制定学习的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3. 观察者: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需求和问题,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 激励者:教师应该具有激励学生的能力,通过鼓励、赞美和提供适当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管理者:教师需要管理教学环境和学生行为,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管理课堂秩序等。
6. 学习者: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意识,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理论和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个人素质和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能力。
明确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与定位
明确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与定位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与定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提升,基础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新时代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发展方向、定位以及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方向1. 立德树人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课程的全面推进和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个性化发展基础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多样的学科、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3. 全面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通过注重特色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锻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定位1. 全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全民共享的公共产品,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在优质教育资源中获得发展的权利。
重点发展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城市公办学校的均衡发展,减少教育资源的集中。
2. 国际化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应紧跟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解世界、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
3. 科技创新教育基础教育应强调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施策略1.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制定政策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平衡发展各地区的教育资源。
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师水平。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支持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教育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申论解释类作文范文
申论解释类作文范文
一
解释:新时代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教师队伍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角色定位也日益突出。
首先,教师在新时代下的角色是指导者和引领者。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从小就接触到各类信息,但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辨和利用,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导航员,引领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新时代下的角色是开拓者和创新者。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
教师应该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引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再次,教师在新时代下的角色是启发者和激励者。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具备启发学生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念。
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指导者和引领者,开拓者和创新者,启发者和激励者。
只有发挥好这些角色,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再谈新时代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再谈新时代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摘要: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很多年,但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有没有可借鉴的统一模式、如何使每一节课都高效起来仍然是所有学校和老师的梦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又要来临了,本文通过自己在上一轮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惑、体会和看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同行切磋,旨在从根本上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准确地定位角色,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师生之间感情互通,潜移默化间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对自己角色定位的理解与实施如何,将关系到课堂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民族的未来。
现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想法提出来,希望得到同行的指点与赐教。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看传统的教师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新时代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引导者。
教师要从知识的占有者、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从教育者转变为鼓动者,从组织者转变为策划者,从管理者转变为指导者。
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材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学会如何与同伴交流。
教师应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教学的重心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例如: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偏离了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引领学生回归“大道”,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保驾护航;当学生面对学习难点徘徊不前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给予援助,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当课堂氛围过于活跃或沉闷时,教师又必须通过适时的引导加以调控,以创设符合教学需求的和谐氛围,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二、从教学过程上看长期以来,一直把教师的任务看作只是教学,是按照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去教,习惯于“教教材”,教师成了机械的执行者,成了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照搬者,关注的只是教师如何教,很少论及学生如何学、如何轻松愉快地学。
准确定位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职责重大,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自从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以来,我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以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以下是我对教师定位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明确教师角色定位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
在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时,我认识到以下几点:1. 知识传授者:作为教师,我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要求我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求。
2. 学生成长引路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需要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3. 价值观塑造者:教师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启蒙者,我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把握教育教学定位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把握以下定位:1. 课程内容定位: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力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定位:针对不同学科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评价定位:在教学评价上,我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强化自我定位教师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自我提升。
以下是我对自我定位的几点思考:1. 终身学习:教师要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反思成长: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投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
四、实践与感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灵魂。
老师公开课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做一次公开课演讲。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本次公开课演讲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个主题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愈发重要。
新时代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1. 坚定理想信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信仰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3.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助力学生成长。
4. 强化责任担当。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传承与创新: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使命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人。
2.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新时代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提高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要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关心教师生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1. 坚定的理想信念。
新时代对于教师的新要求(三个“四”的内容)
新时代对于教师的新要求(三个“四”的内容)新时代对于教师的新要求(三个“四”的内容) 1教育部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这一意见和2018年出台的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在一起,构建起完备的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体系。
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促进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意义重大。
全国教育大会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
近日,教育部陆续发布了新时期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十项职业行为规范,制定了教师道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和办法。
这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了新时期教师职业规范,划定了师德底线,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计划,以教师为本;师德是教师的根本。
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位,对于促进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自我行为规范的践行者、爱岗爱生爱校的模范,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打造中华民族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
师德师风关乎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教书育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更关系到教育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师德师风不正势必会损害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务必下大力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德、规范师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这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新时代的新任务。
教师肩负着神圣的社会责任,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不能仅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立德树人,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上大有作为。
新时代对教师的定位和要求
新时代对教师的定位和要求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角色的认识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训练技能的知识输出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工业高度发达,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社会,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知识输出者,其主要的职能从教转变为导,从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感情和调动者、协调者,学生品质的示范者,教学评价的参与者。
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基本角色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
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是引导型的、方法型的、创新型的、人格魅力型的。
作为研究者,教师应该是研究型和研究型的。
1、成为引导型的教师。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权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研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的角色转变为给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候给予学生引导和支持的导师。
2.成为方法型的教师。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新知识以爆炸的速度更新和递增,人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得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因此,教师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把浩如烟海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何况这些知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可能很快就过时。
知识经济时代要救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研究,而对于终身研究者来说,拥有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信息是解决问题的材料,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主人翁的过程中,新课程要求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学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方法的渗透。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过程中,探究的问题的结果如何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策略
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在不断推进。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我们应该明确职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应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策略。
一、提升专业素养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我们具有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高的教育教学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1.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掌握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发展动态,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
4. 注重实践,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实习,以实践为检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我们应该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努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1. 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和动态,积极拥护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 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3. 加强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三、提升教育教学业绩新时代,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未来的发展。
我们应该以提升教育教学业绩为核心,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努力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3.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教育教学实习、教育评价等手段,检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业绩。
对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几点思考
81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每个问题,从思维理念到方针原则,从工作部署到思路举措,都进行了综合思考、作出了系统阐述,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科学的思想方法,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抱负、理论品格、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高超政治智慧、宏阔战略视野、精湛领导艺术,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民出版社,2017.[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对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几点思考■陈春莲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102628)【摘 要】从古至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曾经多次对教师的标准、角色进行过定位。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三篇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三篇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一篇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人们把学校里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承担教育和教学任务的人称为教师。
教师的作用基本未超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范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鸿沟。
教师作为主体和主导,是教学过程的决定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和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而学生则被框定在被教育者被塑造者被管理者的角色之中。
随着我国教育由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1亲和力。
现代的教师再也不能将知识垄断于一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在某些方面是教师的老师。
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对潮流变迁的敏锐触觉更是教师所不及的。
所以,教师要和学生拉近距离,对学生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去感染学生。
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有巨大的亲和力,能和学生平等相处。
像朋友似地交往,像亲人般地接触,和学生真正地融为一体。
教师的亲和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爱的情感,一种爱的艺术。
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名好教师。
教学的艺术首先应该是爱的艺术,而这种爱,尤其表现在对后进生的态度上:亲切而不失严肃,诚恳而不失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呢?其关键在于教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如课前教师早到几分钟和学生聊聊天,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地请其坐下,学生作答有错要适当地点拨或鼓励,下课后让学生先出门,作业本上写下一段真诚的赞扬,上课时一个善意的微笑,甚至在篮球场上和学生进行一场比赛。
等等,不经意间,或许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亲密朋友。
2创新性。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要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教师必须是创新性的教师。
一个创新性的教师,不应只是简单机械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本领。
教师在内函的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建立新的体系和采取心的做法,要敢于对目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说不。
面向未来教育的教师角色定位
面向未来教育的教师角色定位未来还未来,但未来一定会来。
教育是面向未来培育人的事业,需要我们有前瞻性思考与创造性行动,尤其是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只有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才能让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美好。
对儿童珍爱,才会让人类的明天更美丽,让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我们曾经都经历过儿童的生活,儿童也都终将成长为我们这样的大人。
只有当我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每个儿童的生命都和我们的命运休戚与共时,都和祖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时,我们才能真正敬重儿童,才会真正走向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今天的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角色定位,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使命,同时还必须为自身如何适应未来的教育做准备,为终身的教育事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做准备。
教师自身也要走向未来,教育的未来会走向哪里?未来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教师自身能否适应教育的未来?今日的教师如何为十年后的教育做准备?这些都是今天的教师不得不思考的话题。
教师是立德树人的智慧者浇花浇根,育人养心。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培养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
高举立德树人的大旗。
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
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时空怎样变化,育人的根本永远在于立德,人无德不立是永恒的真理,这个德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更有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大德。
德“立”住了,人才能“树”起来,才能真正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才。
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
爱尔维修有这样一句教子格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四篇)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四篇)《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体会(四篇)学习体会一针对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现象,也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结合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意见基础上,根据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准则分别提出十个方面的准则要求,提出倡导希望,划定基本底线。
一、坚定政治方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自觉爱国守法。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三、传播优秀文化。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潜心教书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关心爱护学生。
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不得歧视、侮辱学生,严禁虐待、伤害学生。
六、加强安全防范。
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学生安全,防范事故风险;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七、坚持言行雅正。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 ;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八、秉持公平诚信。
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对教师的定位和要求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角色的认识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训练技能的知识输出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工业高度发达,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社会,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知识输出者,其主要的职能从教转变为导,从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感情和调动者、协调者,学生品质的示范者,教学评价的参与者。
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基本角色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
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是引导型的、方法型的、创新型的、人格魅力型的。
作为研究者,教师应该是学习型和研究型的。
1、成为引导型的教师。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权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的角色转变为给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候给予学生引导和支持的导师。
作为引导型的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教师从过去教育主导地位上解放出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是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思想,决不是教师想要学生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做,教师不是教学和统治者,而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其次,教师也应该给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成长给予指引,使他们成为社会上不同类型的有用人才。
哈佛大学霍华德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和潜在人才。
教师应该肯定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允许奇才、怪才、狂才的发展,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给他们的成长引路,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位置上逐渐发展的升华。
2.成为方法型的教师。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新知识以爆炸的速度更新和递增,人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得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因此,教师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把浩如烟海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何况这些知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可能很快就过时。
知识经济时代要救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学习,而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信息是解决问题的材料,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主人翁的过程中,新课程要求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学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方法的渗透。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探究的问题的结果如何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要成为方法型的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人。
同时还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尝试,并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方法型的教师不仅是有方法和善于利用方法的人,还应该是善于将方法意识和多方面、多层次的方法教给学生。
方法型的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3.创造型的教师。
新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个体,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创造性时代,创造力就是生命力,是一切知识和财富的来源。
成为创造型的教师是时代赋于教师的任务。
作为创造型的教师,首先要树立作出创造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把创造性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自己最起码的职责。
其次,要树立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力的信念,让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类型学生创造力都能够自由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创造性地学习、生活和发展。
第三,要树立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信念,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自主、和谐、向上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第四,要树立创造力必须培养的信念,并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学生提供各种亲自操作、探索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落实到实处。
第五,关注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动态,把相关的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深刻地领会到:只有创新,社会才有进;只有创新,中华民族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4.成为人格魅力型的教师。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表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最有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知识,而是教师自身,是教师的人格。
只有具有和谐人格的教师,才能造就一代英才。
教师的宁静的沉思,潜心的创造,爱心的奉献,执着的追求,从容的表达,启迪智慧,张扬道义和公正的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为学生人生价值的生活准则的象征。
5.学习型的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多样化的时代,人只有不断从环境中吸收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来发展自身、完善自身,通过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必须成为地个终身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及各种媒体的影响,他们会比任何时代的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新鲜的事物,因此,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疑问会越来越多。
这样要求必须迅速回应学生的需要,及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维持他们对环境与事物探究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这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充实自己和专业知识和其它方面的知识,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作为学习型的教师,必须具有如下的素质。
第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作为职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第二,必须把学习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将学习与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在不断的反思与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第三,在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地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从而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它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其它的专家探讨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6.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优秀教师,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根基,更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研究青少年发展的规律。
教师不仅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更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者,实现学科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
作为研究型的教师,必须站在教学的第一线上,对教育实践过程进行研究。
研究情感、动机、兴趣、意志、烦恼、挫折、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障碍,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教育科研活动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其次,教师应该重视与其它教师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与需要,探讨教育规律,使教育工作更全面、更客观。
第三,教师必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学习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改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
最后,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家长进行广泛和交流与合作,使课程改革得到之社会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更广泛的教研空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纲要》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1世纪,根据教师角色特征和职业特点以及教师的劳动特点,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在21世纪,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一、师德修养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
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1、热爱教育事业。
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他关系到国家的振兴、民族素质的提高。
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这是一个崇高的事业。
每一个投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都应该感到无尚光荣,都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都应象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祖国人类未来的巨大作用。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2、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爱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教师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师爱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
师爱会影响到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
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而且师爱还可以换来学生的爱,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学好它。
所以师爱可以产生“爱屋及乌”“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
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为人师表。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
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