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及出别

合集下载

检出限的确定的5种方法

检出限的确定的5种方法

检出限的确定的5种方法方法检出限的5种确定方法方法检出限确定方法有多种,实验室可根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确定选择哪种。

实验室务必了解“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检测下限”等概念,避免混淆和计算错误。

1第一法:方法检出限的一般确定方法1.1空白试验中检测出目标物质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 n ( n ≥7)次空白试验,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或含量,计算 n 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公式(A.1)计算方法检出限。

MDL= t (n−1,0.99)× S(公式1)式中: MDL ——方法检出限;n——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t——自由度为n-1,置信度为99%时的t分布(单侧);S ——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其中,当自由度为n -1,置信度为99%时的t值可参考表1取值。

表1 t值表本方法应用最广,大部分实验室直接用MDL= 3×S,这里的系数“3”,其实是约数。

实际上,平行测定次数不同,系数不同。

如果空白试验的测定值过高,或变动较大时,无法计算检出限。

因此,本方法计算的检出限以下述条件为前提:任意测定值之间可允许的差异范围为“空白试验测定值的均值±估计检出限的1/2”以内。

1.2空白试验中未检测出目标物质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对浓度值或含量为估计方法检出限值2~5倍的样品进行n(n ≥7)次平行测定。

计算 n 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公式2和公式3计算方法检出限。

MDL值计算出来后,需判断其合理性。

针对单一组分的分析方法,如果样品浓度超过计算出的方法检出限的10倍或者低于计算出的方法检出限,则需要调整样品浓度重新进行测定。

在重新测定后,将前一批测定的方差(即S2)与本批测定的方差相比较,较大者记为S2A,较小者记为S2B。

若S2A/S2B>3.05,则将本批测定的方差标记为前一批测定的方差,再次调整样品浓度重新测定。

若S2A/S2B<3.05,则按下列公式计算方法检出限:(公式2)(公式3)式中:v A——方差较大批次的自由度,n A-1;v B——方差较小批次的自由度,n B-1; S p——组合标准偏差;——自由度为vA+vB,置信度为99%时的t分布。

仪器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检出限定义:是指某一特定分析方法在一定置信限下能够检出检测目标物的最小量。

检出限往往又称为检出下限。

由于方法的差异,既可以用浓度表示,也可以用绝对量表示(如ug.ng)检出限可分为: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三类(1)仪器检出限:仪器能可靠检测的最小信号所对应的待测元素的最小值。

仪器检出限反映的是仪器本身的检出能力。

其确定方法为:采用纯水,在一定时间内测定12次以上,以3倍标准偏差对应的含量或浓度表示。

(2)方法检出限:即某分析方法可检测的待测元素的最小浓度或含量。

这一参数反映了该方法对于适用类型样品的平均检出限。

其确定方法为,采用不同含量的标准物质,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不少于12次的测定,计算每个样品待测元素的标准偏差,以标准偏差对含量作关系曲线,利用该曲线外推计算该方法的检出限。

(3)样品检出限:即单个样品的检出限。

分析方法检出限采用的是一系列标准物质、基体各不相同,因此只能是一类型样品确定检出限,并非严格适用于单个样品。

对于单个样品确定检出限,必须固定样品基体,即样品检出限的确定应使用样品本身,采用标准加入法作出和方法检出限类似的曲线,使用外推法进行计算。

当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较高时,此类检出限的确定不具有明显的意义。

方法检出限和样品检出限的确定方法的差异在于前者使用的是一系列同类样品进行测定,基体在一定范围内是变化的,而后者使用的单个样品进行测定,基体严格保持不变。

标准偏差公式:S = Sqr(∑(xn-x拨)^2 /(n-1))公式中∑代表总和,x拨代表x的算术平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代表平方根。

ICP检出限单位/PPm铁0.0008 镉0.0002 铅0.0162 钠0.0009MP2检出限单位/PPm铅0.0073。

如何区分仪器 方法检出限 检测限

如何区分仪器 方法检出限 检测限

如何区分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

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

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一、检出限的概念1947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限的概念及相应估算方法,于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表示为: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CCα 和CCβ检测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α误差概率得出阳性结论。

检测能力(CCβ) 是指样品中物质以β误差概率能被检测、鉴别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

仪器检测限和方法检出限

仪器检测限和方法检出限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第一节: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 单位为mg/mlDv=2N / Sv, 单位为ml/mlDt=2N / St,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 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与其确定方法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与其确定方法

1.目的规范公司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的进行检测所出具报告书中的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

2.范围所有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的相关科室。

3.内容3.1检出限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可分为测量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

两种检出限相互关联,但不相等。

3.1.1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D.L)指在通过某一完整分析方法全部测定过程后(包括样品预处理过程),待测物质产生的信号能以99%置信度区别于空白样品而被测定出来的最低浓度。

方法检出限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测定20个空白样品,计算空白信号的标准偏差Sσ。

D.L=KSσ/a式中:Sσ—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标准偏差;a—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取K=3,计算检出限D.L3.1.2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这个浓度或量与特定的仪器能够从背景噪音中辨别的最小响应信号相对应。

仪器检出限与方法检出限的区别在于仪器检出限不考虑任何样品制备步骤的影响,一般以溶剂空白测定检出限,因此,仪器检出限值总是比方法检出限低。

仪器检出限反映的是仪器本身的检出能力。

其确定方法为:采用纯水,在一定时间内测定12次以上,以3倍标准偏差对应的含量或浓度表示。

3.2定量限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定量限体现了分析方法是否具备灵敏的定量检测能力。

定量限的两端称为定量下限和定量上限。

3.2.1定量下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定量下限。

定量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

在没有(或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他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一般情况下以3.3倍方法检出限的浓度作为定量下限浓度,其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10%。

检出限 测定下限

检出限 测定下限

检出限测定下限检出限和测定下限都是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概念。

它们是用来描述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指标。

虽然这两个概念有些相似,但它们的含义和应用场景是不同的。

检出限是指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被检测出的最小浓度。

通常情况下,检出限是指信号与噪声比为3:1时的浓度。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分析物,如果这个浓度低于检出限,那么我们就无法检测到它的存在。

检出限的大小取决于仪器的灵敏度、噪声水平和分析方法的选择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检出限的大小对于确定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确定样品中分析物的存在与否都非常重要。

测定下限则是指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被准确测定的最小浓度。

通常情况下,测定下限是指信号与噪声比为10:1时的浓度。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分析物,如果这个浓度低于测定下限,那么我们虽然可以检测到它的存在,但是无法准确地测定它的浓度。

测定下限的大小取决于仪器的灵敏度、噪声水平、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测定下限的大小对于确定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确定样品中分析物的浓度都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大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的大小取决于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的选择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指标,它们可以用来描述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检出限和分析方法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和分析方法检出限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第一节: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 单位为mg/mlDv=2N / Sv, 单位为ml/mlDt=2N / St,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 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及其确定方法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及其确定方法

1.目的规范公司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的进行检测所出具报告书中的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

2.范围所有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的相关科室。

3. 内容检出限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可分为测量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

两种检出限相互关联,但不相等。

3.1.1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D. L)指在通过某一完整分析方法全部测定过程后(包括样品预处理过程),待测物质产生的信号能以99%置信度区别于空白样品而被测定出来的最低浓度。

方法检出限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测定20个空白样品,计算空白信号的标准偏差 Sσ。

D. L = KSσ/a式中 : Sσ—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标准偏差;a—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

取 K = 3,计算检出限D. L3.1.2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这个浓度或量与特定的仪器能够从背景噪音中辨别的最小响应信号相对应。

仪器检出限与方法检出限的区别在于仪器检出限不考虑任何样品制备步骤的影响,一般以溶剂空白测定检出限,因此,仪器检出限值总是比方法检出限低。

仪器检出限反映的是仪器本身的检出能力。

其确定方法为:采用纯水,在一定时间内测定12次以上,以3倍标准偏差对应的含量或浓度表示。

定量限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定量限体现了分析方法是否具备灵敏的定量检测能力。

定量限的两端称为定量下限和定量上限。

3.2.1 定量下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定量下限。

定量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

在没有(或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他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检出限的分类和计算【最新版】

检出限的分类和计算【最新版】

检出限的分类和计算检出限和灵敏度等共同是有关化学仪器和方法具体量度指标, 标志着仪器和方法使用的合理与否, 是评价化学分析方法的重要依据。

检出限的分类有很多种观点:1分为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和样品检出限;2分为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和仪器的测定下限和方法的测定下限;3还有“方法检出限”、“仪器检出限”、“样品检出限”、“检测限”、“测定限”、“测定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跟检出限有关的名词。

1检出限的分类和定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1997年出台的《分析术语纲要》(IUPAC Compendium of Analytical Nomenclature) 中规定:“检出限以浓度(或质量) 表示, 是指由特定的分析步骤能够合理地检测出的最小分析信号XL求得的最低浓度cL (或质量qL) ”。

仪器检出限(instrument detection limit) 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 是在仪器正常工作条件下, 仪器自身噪音引起测量读数的飘移和波动。

其物理含义是指在一定的置信范围内能与仪器噪音相区别的最小检测信号对应的浓度值。

方法检出限(method detection limit) 是某分析方法可检测的待测元素的最小浓度或含量, 该过程包括样品的全部处理和测定, 即样品制备和测定。

方法检出限反映了分析方法的检出灵敏度, 也是衡量不同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和分析人员效能的一个相对标准, 是分析化学中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参数。

样品检出限(sample detection limit) , 即单个样品的检出限, 指相对于空白可检测的样品的最小含量。

对于单个样品确定检出限, 必须固定样品基体, 即样品检出限的确定应使用样品本身, 采取标准加入法作出和方法检出限类似的曲线, 使用外推法进行计算。

通常情况下, 样品检出限要比方法检出限大。

样品检出限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是样品测试一个重要的质控指标, 也可用于不同实验室或不同分析方法测定同一类型样品的优劣比较。

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及出别

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及出别

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及出别1. 仪器检出限(Instrument Detection Limit, IDL)是指仪器对样品中存在的目标物质的最小可以被检测到的浓度。

它表示了仪器的灵敏度,即仪器能够识别样品中非常低浓度的目标物质。

2. 方法检出限(Method Detection Limit, MDL)是在分析方法中,仪器本体灵敏度加上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的无误差的干扰项对检出限的影响所致的最小目标物质浓度。

它反映了整个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并综合考虑到了仪器和方法操作中的影响因素。

3. 样品检出限(Sample Detection Limit, SDL)是指分析化学中对于特定样品矩阵,在特定条件下,能探测到的最小目标物质浓度。

它表示了在具体样品中测量目标物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4. 测定下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是指分析化学中能够测定目标物质浓度的最小限度。

它用于描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通常比检出限更高,因为它考虑了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和干扰项。

这四个概念在分析化学中的使用互相有别。

仪器检出限主要用于评估仪器的灵敏度,并且通常通过测量空白样品来确定。

方法检出限被用于评估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并且可以通过分析空白样品和加入已知浓度目标物质的标准溶液来确定。

样品检出限则是在实际样品中进行测量,并且受到样品矩阵的影响。

最后,测定下限是用来描述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通常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和样品特性来确定。

总的来说,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是在分析化学中用来描述仪器和方法的灵敏度和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几个重要概念和参数。

它们在实际分析中的应用和确定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检出限 测定下限

检出限 测定下限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一、概念解释1. 检出限(LOD)的定义检出限,全称为“检出限浓度”(Limit of Detection),是指在实验或分析过程中能够被检测方法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通常以信噪比、信号强度或测量结果的统计性质进行表达。

2. 测定下限(LOQ)的定义测定下限,全称为“测定下限浓度”(Limit of Quantification),是指在实验或分析过程中能够被检测方法可靠地测定出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与检出限相比,测定下限不仅要求能够检测出目标物质的存在,还需要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二、检出限与测定下限的关系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是密切相关的概念,二者常常视为检测方法的性能指标。

•检出限通常是测定下限的较低值。

它表示的是能够通过某一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地检测到目标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测定下限是比检出限更为严格的要求。

它表示的是能够通过某一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地测定出目标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优化和验证,以确定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并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三、检出限与测定下限的确定方法1. 检出限的确定方法检出限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下述几种常用方法:•标准偏差法:根据一系列浓度较低的标准溶液的测量结果,计算其标准偏差,将其与零浓度测量结果的信噪比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得到检出限的估计值。

•均值加2~3倍标准差法:根据零浓度测量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信噪比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到检出限的估计值。

•线性回归法: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截距和零浓度测量结果的信噪比,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出检出限的估计值。

2. 测定下限的确定方法测定下限的确定方法可以借鉴检出限的确定方法,但需要更严格的统计学要求,以确保能够进行准确的定量测定。

•标准偏差法:与检出限的确定方法类似,但需要更多的标准溶液和更低的浓度范围,以确保可靠的测定下限。

•均值加2~3倍标准差法:同样需要更多的标准溶液和更低的浓度范围,并且要求测定结果的变异性更小,以满足测定下限的要求。

检出限与检出下限

检出限与检出下限
为99.7%时被检出的待测物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2)检出限的确定 ① 配制1份浓度为c,接近于空白值的标准溶液,测量
20次以上,得到平均信号( X ),求出测量信号的标 准偏差()。
② 用下式计算出检出限(用浓度单位表示)
cL
3 c X
2. 灵敏度 (Sensitivity)
灵敏度:待测物浓度(或质量)改变一个单位时 所引起的测量信号的变化量。用S表示,S=dx/dc,也 可以把灵敏度理解为分析曲线的斜率。
检出限与灵敏度的关系:
cL
3 S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 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检 出限有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两类。
A.仪器检出限 指产生的信号比仪器噪音大 3倍的待测物质的浓度,但不同仪器检出限定 义有所差别。
B.方法检出限 指当用完一完整的方法,在99% 置信度内,产生的信号不同于空白中被测物质的 浓度。
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对于化学工作者,要分清检出限与测定下限的含义和关系, 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更好地实现实验室质量控 制
谢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检出限(Detection Limit)
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 式样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式样中存有浓度 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 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 关。

制定检出限的步骤是怎样的

制定检出限的步骤是怎样的

制定检出限的步骤是怎样的我想知道大家在报告分析结果时候使用的检出限是怎样制定的。

例如结果报<0.010 mg/kg 那么这个0.010 mg/kg是怎样得出来的?我只听过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定量检出限三种。

我先说说我对三者的理解:1、仪器检出限:IUPAC规定是测量20次标准空白,然后求出标准偏差S,再测量标准曲线的斜率K,那么仪器检出限就是3×S/K2、方法检出限(MDL):跟仪器检出限的计算公式相同,不同的是方法检出限公式里面的标准偏差S是测量20次样品空白得出的(即不加样品,然后执行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例如干灰化和湿法消解)3、定量检出限(测定下限RQL)是将方法检出限乘以4倍(美国EPA)或者乘以10倍(日本JIS)=======请问我有没有理解错?========对检测限的制定过程还有一些疑问:(1)每次测定的标准曲线的斜率肯定有轻微的变化,那么计算3×S/K的时候,校准曲线的斜率K应如何确定?(2)方法检出限和定量检出限的计算都没有涉及称样量和稀释倍数。

那么是检出限与称样量、稀释倍数无关?还是这两个检出限都是指上机测试溶液的分析物浓度,而在报告结果的时候要把测试溶液的检出限转换成原始样品里面分析物的浓度,即报告的检出限=定量检出限×稀释倍数/称样量?如果需要把检出限×稀释倍数/称样量,那么是不是说,不同的称样量和稀释倍数,在打报告的时候,就应该给出不同的检出限?----------------------------例如测定20次干灰化法的样品空白计算出干灰化的方法检出限=0.50 ug/L (0.0005 mg/L),乘以10倍作为定量检出限=0.005 mg/L假设我有两个不同的样品,记作A和B,都使用干灰化法处理,但称样量和稀释倍数不同:A 称样1g,稀释至10mL,B 称样0.5g,稀释至100mL。

假设这两个样品上机测定的浓度恰好都是0.004 mg/L(都小于定量检测限0.005)这时我的分析报告这样写对吗?A < 0.005mg/L×10mL / 1g,即A < 0.05mg/kgB < 0.005mg/L×100mL / 0.5g,即B < 1mg/kg至于定量检出限我看过资料还有用3倍方法检出限表示的。

区别【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

区别【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

区别【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检出限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及测试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是指某一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内,可以定性地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 在检出限附近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

检出限可分为测量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

仪器检出限一般用于不同仪器的性能比较。

一般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δ)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

也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样品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浓度为LOD(Limit of Detection)。

如用非仪器分析方法时,通过已知浓度的样品分析来确定可检出的最低水平作为检出限。

表示方法常为:1.最低检出浓度:满足最低检出限要求时,进样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常见单位:mg/mL,ng/mL,mol/L等。

2,最低检出量:最低检出量=最低检出浓度×进样量,常见单位:ng,pg,fg等。

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不仅与仪器的噪音有关,还取决于样品测定的整个环节,如取样量,提取分离以及测定条件的优化等,实际工作中应注明具体实验条件。

例如:检测某化合物XY时,方法中规定取样100mg,经提取处理后定容为10ml分析,此时方法的检出限为1μg/g。

若改变方法使取样量增加至1g,则方法检出限为0.1μg/g。

若改变方法使取样量增加至1g且经提取处理后定容为1ml,则方法检出限为0.01μg/g。

样品检出限:即单个样品的检出限。

分析方法检出限采用的是一系列标准物质,基体各不相同,因此只能是一类型样品的平均检出限,并非严格适用于单个样品。

对于单个样品确定检出限,必须固定样品基体,即样品检出限的确定应使用样品本身,采取标准加入法作出和方法检出限类似的曲线,使用外推法进行计算。

检出限、检测限、报出限具体详解

检出限、检测限、报出限具体详解

检出限、检测限、报出限具体详解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

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

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一、检出限的概念1947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限的概念及相应估算方法,于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表示为: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CCα和CCβ检测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α误差概率得出阳性结论。

检测能力(CCβ) 是指样品中物质以β误差概率能被检测、鉴别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

对于未建立容许限的物质,检测能力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检测出来的最低浓度。

检出限与检出下限

检出限与检出下限
倍所对应的浓度 (或质量)。 当待测物的含量≥LQD,才可准确测定,所得分析
结果才有可靠性。
检出限只能粗略地表征体系性能,仅是一种定性的判断依 据,通常不能用于真实分析。测定下限则是痕量或微量分析定量 测定的特征指标。仪器的测定下限表示仪器进行定量分析时所 能达到的最低界限,是指在高置信度下测定物质的最低浓度或量。
整理课件
2
(1)检出限的定义:信号为空白测量值(至少20次) 的标准偏差的3倍所对应的浓度(或质量)。即置信度
为99.7%时被检出的待测物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2)检出限的确定 ① 配制1份浓度为c,接近于空白值的标准溶液,测量
20次以上,得到平均信号( X ),求出测量信号的标 准偏差()。
② 用下式计算出检出限(用浓度单位表示)
3 c
cL X
整理课件
3
2. 灵敏度 (Sensitivity)
灵敏度:待测物浓度(或质量)改变一个单位时 所引起的测量信号的变化量。用S表示,S=dx/dc,也 可以把灵敏度理解为分析曲线的斜率。
检出限与灵敏度的关系:
cL
3
S
整理课件
4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 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检 出限有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两类。
A.仪器检出限 指产生的信号比仪器噪音大3 倍的待测物质的浓度,但不同仪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限定义 有所差别。
B.方法检出限 指当用完一完整的方法,在99% 置信度内,产生的信号不同于空白中被测物质的 浓度。
整理课件
5
3. 检测下限 (Limit of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LQD) 定义:检测下限为信号空白测量值标准偏差的10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及其确定方法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及其确定方法

1.目的规范公司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的进行检测所出具报告书中的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

2.范围所有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的相关科室。

3. 内容3.1检出限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可分为测量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

两种检出限相互关联,但不相等。

3.1.1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D. L)指在通过某一完整分析方法全部测定过程后(包括样品预处理过程),待测物质产生的信号能以99%置信度区别于空白样品而被测定出来的最低浓度。

方法检出限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测定20个空白样品,计算空白信号的标准偏差Sσ。

D. L = KSσ/a式中: Sσ—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标准偏差;a—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

取K = 3,计算检出限D. L3.1.2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这个浓度或量与特定的仪器能够从背景噪音中辨别的最小响应信号相对应。

仪器检出限与方法检出限的区别在于仪器检出限不考虑任何样品制备步骤的影响,一般以溶剂空白测定检出限,因此,仪器检出限值总是比方法检出限低。

仪器检出限反映的是仪器本身的检出能力。

其确定方法为:采用纯水,在一定时间内测定12次以上,以3倍标准偏差对应的含量或浓度表示。

3.2定量限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定量限体现了分析方法是否具备灵敏的定量检测能力。

定量限的两端称为定量下限和定量上限。

3.2.1 定量下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定量下限。

定量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

在没有(或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他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

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

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一、检出限的概念
1947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限的概念及相应
估算方法,于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表示为:
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 CCα和 CCβ检测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α误差概率得出阳性结论。

检测能力(CCβ) 是指样品中物质以β误差概率能被检测、鉴别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

对于未建立容许限的物质,检测能力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检测出来的最低浓度。

如果容许限已经建立,检测能力就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检测到的容许限浓度。

二、检出限的不同分类
1、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分类
(1)仪器检出限: 即相对于背景,仪器检测的可靠最小信号。

通常用信噪比(S/N) 表示,当 (S/N)≥3时,定义为仪器检出限。

(2)方法检出限: 即某方法可检测的最小浓度。

通常用外推法可以求得。

即在低浓度范围内选三个浓度(C1、C2、C3) ,对每一浓度水平分别重复测定,求出各浓度水平的标准偏差 S1、S2、S3,用线性回归法做出拟合曲线,延长该线与纵坐标相交于S0(浓度为零时空白样品的标准偏差)。

3S0则定义为方法检出限。

(3)样品检出限: 指相对于空白可检测的样品的最小含量。

它定义为三倍空白标准偏差,即3σ空白( 或3S空白)。

2、国内检出限分类
国内有研究人员刘菁和冉敬等也把检出限分类为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和样品检出限。

田强兵将检出限分为了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和仪器的测定下限和方法的测定下限。

三、检出限的介绍及影响因素
1、仪器的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是指在规定的仪器条件下,当仪器处于稳定状态时,仪器本身存在着的噪音引起测量读数的漂移和波动。

仪器检出限的水平可对同类仪器之间的信噪比、检测灵敏度、信号与噪音相区别的界限及分析方法进行测量所能达到的最低限度等方面提供依据。

仪器的检出限的物理含义为:在一定的置信范围内能与仪器噪音相区别的最小检测信号对应的待测物质的量。

通过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12份进行测量,可用下式计算:
2、方法的检出限
方法的检出限是指一个给定的分析方法在特定条件下能以合理的置信水平检出被测物的最小浓度,它是表征分析方法的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分析方法随机误差的大小不但与仪器噪声有关,而且决定了方法全过程所带来的误差总和,与样品性质、预处理过程都有关系。

为了能反映分析方法在整个分析处理过程的误差,可采用已知结果的标准物质或样品按照分析步骤进行测量,通过分析12份已知结果的实际样品来计算方法的检出限,计算公式如下:
3、样品的检出限
即单个样品的检出限,指相对于空白可检测的样品的最小含量。

故只有当空白含量为零时,样品检出限才等于方法检出限。

一方面空白含量往往不为零,由于空白含量及其波动的存在,尽管方法检出限通过外推法可能求得很低的浓度( 或含量),实际上样品检出限可能要比方法检出限大得多; 另一方面分析方法检出限采用的是一系列标准物质,基体各不相同,因此只能是一类型样品的平均检出限,并非严格适用于单个样品。

对于单个样品确定检出限,必须固定样品基体,即样品检出限的确定应使用样品本身,采取标准加入法作出和方法检出限类似的曲线,使用外推法进行计算。

正因为如此,在实际使用中,样品检出限要比方法检出限要有意义得多。

当被测样品种类变化或测定所用试剂和环境变化时,即使使用同一分析方法,样品检出限可能相差很大。

在痕量分析时,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白值的大小及空白值的波动情况。

设 Wt代表被测样品的总值,Wb 代表空白值,则被测组分的含量( Wt-Wb)与检测可靠性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中”σ空白”为测定分析空白时的标准偏差)。

4、空白对检出限的影响
在分析化学中,空白值可分为试剂空白、接近空白与真实空白。

真实空白是完全不含待测物质,其它组分与待测样品完全相同的一种分析样品,且按照待测样品的全部分析程序,测定空白试样。

但在实际分析中,许多分析工作者使用试剂空白或接近空白,试剂空白:按照真实空白的加入顺序和操作方法混合本实验所需的全部试剂。

接近空白: 在试剂空白中加入检出限2倍或3倍的待测物质。

由此可见,真实空白的基体较复杂,所以它的值高于试剂空白和接近空白。

在分析中应尽量使用真实空白,它更体现了体系的特征。

5、仪器的测定下限和方法的测定下限
检出限只能粗略的表征体系性能,仅是一种定性的判断依据,通常不能用于真实分析。

测定下限则是痕量或微量分析定量测定的特征指标。

仪器的测定下限表示仪器进行定量分析时所能达到的最低界限,是指在高置信度下测定物质的最
低浓度或量,其计算公式同式(2)只是一般取K=6,即D
=。

在高置信
D
度下,用特定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的待测物质最小浓度或量,称为该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

其计算公式同式(3) ,计算时一般
四、结语
当以检出限作为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比较标准时,应约定统一的检出限计算方法$测定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值$随着实验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痕量分析逐步成为实验室最主要的工作。

针对痕量分析方法以及一些基本应用理论的研究也愈发重要。

因此,为适应检验测试工作实际需要,应当对检出限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统一,从而不断促进实验测试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